化工安全生产知识竞赛题库共42页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444465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63 大小:13.0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工安全生产知识竞赛题库共42页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化工安全生产知识竞赛题库共42页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化工安全生产知识竞赛题库共42页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3页
化工安全生产知识竞赛题库共42页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3页
化工安全生产知识竞赛题库共42页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3页
化工安全生产知识竞赛题库共42页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3页
化工安全生产知识竞赛题库共42页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63页
化工安全生产知识竞赛题库共42页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63页
化工安全生产知识竞赛题库共42页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63页
化工安全生产知识竞赛题库共42页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63页
化工安全生产知识竞赛题库共42页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63页
化工安全生产知识竞赛题库共42页Word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63页
化工安全生产知识竞赛题库共42页Word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63页
化工安全生产知识竞赛题库共42页Word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63页
化工安全生产知识竞赛题库共42页Word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63页
化工安全生产知识竞赛题库共42页Word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63页
化工安全生产知识竞赛题库共42页Word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63页
化工安全生产知识竞赛题库共42页Word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63页
化工安全生产知识竞赛题库共42页Word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63页
化工安全生产知识竞赛题库共42页Word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63页
亲,该文档总共6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化工安全生产知识竞赛题库共42页Word下载.docx

《化工安全生产知识竞赛题库共42页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工安全生产知识竞赛题库共42页Word下载.docx(6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化工安全生产知识竞赛题库共42页Word下载.docx

B、二氧化碳灭火系统

C、囱代烷灭火系统

D、喷淋灭火系统

12、用灭火器进行灭火的最佳位置是()B

A、下风位置B、上风或侧风位置

C、离起火点10米以上的位置D、离起火点10米以下的位置

13、烟头中心温度可达(),它超过了棉、麻、毛织物、纸张、家具等可燃物的燃点,若乱扔烟头接触到这些可燃物,容易引起燃烧,甚至酿成火灾。

C

A、100~200℃B、200~300℃C、700~800℃

14、标明了安全使用注意事项和防护基本要求的是()。

B

A、化学品标志(biāozhì

)B、化学品安全(ānquá

n)标签C、危险(wēixiǎn)化学品标志

15、《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按照国家相关规定经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证书,方可上岗作业,下列哪些是属于特种作业人员?

A、电工、焊工、起重机司机

B、车工、钳工、模具工

C、建造业工人、造船工人

16、在发生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现场,疏散人员可通过旗帜、树枝或利用手帕等迅速辨明风向,并向()撤离。

A、上风向或侧风向B、下风向或侧风向C、低洼处

17、电流为()毫安时,称为致命电流。

A、50B.100C.120

18、身上着火后,下列哪种灭火方法是错误的()。

A、就地打滚B、用厚重衣物覆盖压灭火苗C、迎风快跑。

19、火灾中,对人员造成威胁最大的是(),因此,火灾中的人员应该首先做好防护逃生。

A、火B、烟气C、可燃物。

20、干粉灭火剂的主要灭火作用是什么?

B

A、窒息作用B、化学抑制作用C、冷却作用

21、二氧化碳灭火剂主要是靠什么作用来灭火的?

A、窒息作用B、冷却作用C、隔离作用

22、氨的爆炸浓度下限是15%、上限是28%,空气中氨的浓度是多少时会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A、小于15%时B、不小于15%且不大于28%时C、大于28%时

23、灭火时降低着火物的温度到其燃点以下而使燃烧停止的灭火方法叫什么?

A、隔离灭火B、窒息灭火C、冷却灭火

24、发生可燃气体火灾时,若将火焰扑灭但没有切断可燃气体的供给会有什么危险?

A、可燃气体与空气混合形成的爆炸性混合物爆炸B、可燃气体恢复燃烧C、可燃气体泄漏污染环境

25、接地是消除静电危害最简单的方法,主要用于消除哪一类的静电?

A、导电体上的静电B、绝缘体上的静电C、易燃液体上的静电

26、安全带的正确挂扣应该是()。

A、同一水平 B、低挂高用 C高挂低用

27、下列()灭火剂是扑救精密仪器火灾的最佳选择。

A、二氧化碳灭火剂B、干粉灭火剂C、泡沫灭火剂

28、气焊产生的有害因素主要有()。

A、电焊尘B、氮氧化物C、一氧化碳D、乙炔

29、下列哪种燃料不准在锅炉炉膛内燃烧?

A、煤炭B、汽油C、油渣

30、焊接及切割用的气瓶应附什么安全设备?

A、防止回火器B、防漏电装置C、漏电断路器

31、氧气瓶应每()年作技术检验,超期未检的气瓶停止使用。

A、3B、4C、5

32、焊接作业(zuò

)所使用的气瓶应存放在下列哪种地方?

A、阴凉(yīnliá

ng)而空气流通的地方B、隔烟房内C、密闭(mì

)地方

33、气瓶在使用过程中,下列哪项操作是不正确的?

A、当瓶阀冻结时,用敲击的方法将冻阀敲开B、当瓶阀冻结时,不能用火烤C、要慢慢开启瓶阀

34、乙炔瓶的储存仓库,应避免阳光直射,与明火距离不得小于()A

A、10米B、15米C、20米

35、为防止有害物质对人体的危害,应采取哪些措施?

(ABCD)

A、改进生产工艺,以无毒,低毒的原料代替有毒、高毒原料;

B、改进生产设备,实现生产过程的密闭化;

C、搞好通风排毒;

D、隔离操作。

36、劳动保护的内容包括(ABCDEF)

A、劳动安全B、劳动卫生C、女工保护D、未成年工保护

E、工作时间F、休假制度

37、生产过程中的危险因素有哪几类?

ABC

A、物理性危险因素B、化学性危险因素C、生物性危险因素

D、遗留性危险因素

38、所有机器的危险部分,应()确保工作安全。

A、标上机器制造商名牌B.涂上警示颜色C.安装合适的安全防护装置

填空题:

1、热水和冷水相比,热水灭火效果要比较好。

2、安全标志分为禁止标志、警告标志、指令标志和提示标志。

3、《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规定,根据生产安全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事故一般分为特别特别重大事故、重大事故、较大事故、一般事故。

4、在爆炸危险场所的绝缘电线应采用金属管穿管敷设,电缆应采用电缆沟暗敷。

5、由于易燃液体和可燃气体具有受热膨胀的特性,在灌装易燃液体时,其容器应留有5%的空间,充装可燃气体时,其容器应留有15%的空间。

6、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全面负责。

7、“三同时”是指:

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的安全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8、安全生产工作“五同时”是指生产与安全要做到同时计划、同时布置、同时检查、同时总结和同时评比。

9、爆炸极限是可燃气体、可燃液体蒸气或粉尘与空气混合后,与火会产生爆炸的最高或最低浓度,甲醇的爆炸极限%(V/V):

6.0—36.5% 二甲醚的爆炸极限%(V/V):

3.5—26.7%

10、甲醚着火可采用的灭火剂有雾状水、二氧化碳、干粉、砂土。

11、按照爆炸性质分,爆炸可分为物理爆炸、化学爆炸和核爆炸。

12、使用测爆仪测量气体或蒸气浓度应小于或等于其爆炸下限的20%,方可判定动火分析合格。

13、燃烧是一种复杂的物理化学过程(guò

ché

ng)。

同时伴有发光、发热激烈的氧化反应。

其特征是发光、发热、生成新物质。

燃烧三要素包括可燃物、助燃(zhù

n)物、着火源(huǒyuá

n)。

14、扑救室内电气火灾应优先选用二氧化碳灭火器。

15、个人劳动防护用品是指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为免遭或减轻事故伤害和职业危害的个人随身穿戴的用品。

16、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在有较大危险因素的生产经营场所和有关设施、设备上,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

17、噪音对人体的危害,主要取决于接触噪音的时间长短及强度。

18、漏电保护装置作用有防止人身触电事故和设备漏电火灾事故。

19、常见的防毒面具有过滤式、隔绝式、送入空气式三种

20、高处作业“三宝”是安全帽、安全带、安全网。

21、根据HG23011-1999规定,在动火作业时氧气瓶、乙炔瓶两瓶的安全距离是不小于5米,与明火的距离是不小于10米。

22、化工生产中动火类别有一级动火、二级动火、特殊动火。

23、化工生产高处作业的级别有一级、二级、三级、特殊。

24、防止触电事故的技术措施有绝缘、屏保、障碍、间隔、漏电保护装置、安全电压、保护接地、接零。

25、装设避雷针、避雷线、避雷网、避雷带是直击雷防护采取的主要措施。

26、电流对人体的伤害有两种类型,即电击和电伤。

27、人体发生触电的常见电源有交流电、直流电、静电、雷电。

26、常用的安全装置有防护安全装置、信号安全装置、保险安全装置、联锁安全装置。

它们根据设备的类型而装设在不同的设备上。

27、压力容器按用途可分为反应容器、换热容器、分离容器和贮运容器等。

28、压力容器的安全附件一般有安全阀、爆破片、易熔塞(片)、压力表、温度计、液位计、紧急切断阀和紧急排放装置等。

29、火灾、爆炸事故发生的原因非常复杂,经大量的事故调查和分析,原因基本有以下五个方面人为因素、设备因素、物理因素、环境因素、管理因素。

30、燃烧类型可分为闪燃、着火、自燃、爆炸四种。

31、凡能引起可燃物质燃烧的能源,统称为着火源。

着火源主要有明火、火花和电弧、危险温度、化学反应热、其他热量五种。

32、凡盛有或盛过化学危险物品的容器、设备、管道等生产、储存装置,在动火作业前必须进行清洗置换,并经分析合格后方可动火作业。

33、在进行设备内作业时,在作业前30分钟需对设备内的气体进行采样分析。

34、二氧化碳不导电、不含水、不污染仪器设备,因此,最适用于扑救电气设备、精密仪器、图书档案火灾。

35、事故处理“四不放过”原则:

事故原因不清楚不放过,事故责任者和员工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事故责任者没有处理不放过,没有落实防范措施不放过。

36、工业毒物侵入人体的途径:

呼吸道、消化道、皮肤。

37、火场上的扑救原则是先人后物,先重点后一般,先控制后消灭。

38、爆炸范围通常用可燃气体、可燃蒸气在空气中的体积百分数表示。

爆炸极限的范围越宽、爆炸下限越低,爆炸危险性越大。

39、夏季(xià

)四防内容:

防雨、防汛(fá

nɡxù

n)、防暑降温、防雷电(lé

idià

n);

冬季四防内容:

防冻、防滑、防火、防中毒。

40、我国公布的《工业企业噪声卫生标准》规定8小时工作新建企业的噪声容许标准为85分贝。

41、我国规定安全电压额定值的等级为42、36、24、12、6伏。

当电气设备采用的电压超过安全电压时,必须按规定采取防止直接接触带电体的保护措施。

42、在遇到高压电线断落地面时,为防跨步电压触电,导线断落点10米内,禁止人员进入?

43、氧气、乙炔瓶的颜色各是蓝色、白色,氧气、乙炔胶管各为红色、黑色。

44、压力容器的安全阀定期校验的周期是1年。

45、职业病危害按其来源和性质可分为三个方面:

来源于生产过程、来源于劳动过程和来源于生产环境。

判断题:

1、特殊动火作业和一级动火作业的《作业证》有效期不超过24h。

(×

)(有效期不超过8h)

2、二级动火作业的《作业证》有效期不超过72h,每日动火前应进行动火分析。

(√)

3、火灾致人死亡的主要原因是烧伤致死。

)(有毒气体中毒,如一氧化碳;

缺氧、窒息;

烧伤致死;

吸入热气。

4、可燃物、助燃物、着火源同时存在,则燃烧必定发生。

)(“三要素”同时存在,燃烧能否实现,还要看是否满足量上的要求。

5、煤矿企业为了取得矿井的安全生产许可证,应当先申请领取煤炭生产许可证。

,煤矿企业为了取得矿井的煤炭生产许可证,应当先申请领取安全生产许可证。

6、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对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企业可以给予关闭。

,需报请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权限决定给予关闭。

7、我国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方针是:

安全第一,质量第一。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8、特种作业人员未经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未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上岗作业导致事故的,应追究生产经营单位有关人员的责任。

9、当有刀子、木棒等物刺入腹部时,在急救时应立即拔除,然后再送往医院救治。

送医院前,不能冒然将异物拔出)

10、腹部受伤的患者,如果没有医生的许可,不要饮水和进食。

11、在心脏停止跳动的1分钟内,可以叩击患者心前区,以恢复其心跳。

12、对于工作和生活中出现的危急病人,要尽量避免在现场对其进行急救,而应及时去医院救治。

,应尽可能进行现场急救,以争取进行医院救治的时间)

13、进行心脏按摩时,按压深度不能超过2厘米,否则会造成患者肋骨骨折。

,一般应达到3-5厘米)

14、对于容易产生静电的场所,应保持地面潮湿,或者铺设导电性能好的地板。

(√)

15、泡沫灭火器可用于带电灭火。

16、可燃气体与空气形成混合物遇到明火就会发生爆炸。

17、火场上扑救原则是先人后物、先重点后一般、先控制后消灭。

18、一氧化碳(yīyǎnghuà

n)的爆炸极限是12.5%~74.5%,也就是说,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的浓度小于12.5%时,遇明火时,这种混合物也不会爆炸。

19、气瓶使用(shǐyò

ng)到最后应该留有余气。

20、防有机气体(qì

tǐ)苯、丙酮、醇类、二硫化碳、四氯化碳、三氯甲烷、溴甲烷时使用5号白色滤毒罐。

)(3棕色)

21、防酸性气体酸性气体和蒸气、二氧化硫、氯气、硫化氢、氮的氧化物时使用7号黄色滤毒罐。

简答题:

1、何为“三违”?

答:

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

2、事故“四不放过”的原则是什么?

事故原因分析不清不放过、事故责任者和群众没受到教育不放过、没有防范措施不放过,事故责任者没有受到严肃处理不放过。

3、什么叫建设项目“三同时”和安全生产“五同时”。

“三同时”:

凡新建、扩建、改建和重大技术改造工程项目(含引进项目),其劳动安全卫生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五同时”:

生产单位负责人在“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生产工作的同时,要“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安全工作,它表明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

4、《安全生产法》对生产经营单位特种作业人员有什么要求?

生产经营单位的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方可上岗作业。

5、安全生产工人“四懂”的内容是什么?

懂得设备结构、懂得设备原理、懂得设备性能、懂得工艺流程中的作用。

6、什么叫接触电压?

如果人站在漏电设备附近的地面上,手摸到漏电设备或与漏电设备相连的金属物体时,就会发生触电事故,这是因为手所接触的电位高,脚所站的地面电位低,手与脚之间电位差叫接触电压。

7、什么叫跨步电压?

当人走近带电的设备或电气线路区域时,虽然未接触任何设备,但也可能发生触电事故,这是因为人走近漏电设备时在电流入地处有一个看不到的电位分布线,人的两脚所踩得电位不同,形成两脚之间的电位差叫跨步电压。

8、操作工的六个严格指的是?

严格执行交接班制;

严格进行巡回检查;

严格控制工艺指标;

严格执行操作规程;

严格遵守劳动纪律;

严格执行安全规定。

9、安全色分别是什么颜色?

含义如何?

红色:

表示禁止、停止蓝色:

表示指令绿色:

表示提示黄色:

表示警告。

10、发生事故后,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应当采取什么措施?

(1)迅速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抢救;

(2)按规定如实向当地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报告;

(3)不得故意破坏事故现场、毁灭有关证据。

11、从业人员应履行的安全生产义务有哪些?

遵守公司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接受安全生产方面的教育与培训(pé

ixù

n)、报告事故隐患及其他不安全因素。

12、甲醚对健康(jià

nkāng)有哪些危害?

对中枢神经系统(xì

tǒng)有抑制作用,麻醉作用弱;

吸入后可引起麻醉、窒息感;

对皮肤有刺激性,其液体可引起冻伤。

13、甲醇对健康有哪些危害?

主要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具有明显的麻醉作用,可引起脑水肿;

对于视神经和视网膜有特殊的选择作用,易引起视神经萎缩,导致双目失明;

其蒸汽对呼吸道和粘膜有强烈的刺激作用,可致代谢性酸中毒。

14、被困电梯里如何避灾自救?

(1)不要慌张,不要强行扒门,也不要从电梯顶部安全窗逃生,以免造成伤害。

(2)要利用电梯内的电话或对讲机向外面有关人员求救,或按下标盘上的警铃报警。

(3)如无电话,就拍门大声叫喊,或脱下鞋子,用鞋拍门,发出求救信号。

如无人回应,要冷静观察周围动静,保持体力,等待救援,不要不停的呼救。

15、发现火灾,如何正确拨打119火警电话报警?

(1)要讲清着火单位详细地址。

(2)说明燃烧的物质、火势大小、是否有人员被困、有无爆炸危险品。

(3)讲清报警人姓名和联系电话号码。

(4)报警后要安排人到路口、厂门口,为消防车指引到火场的道路。

16、如何扑救电气火灾?

(1)首先应切断电源。

(2)如果无法切断电源,灭火时应注意两点:

1)不能使用泡沫灭火器灭火,可使用干粉或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

2)带电设备与灭火人员及其使用的导电消防器材间必须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

17、哪些环境触电危险性比较大?

(1)潮湿(相对湿度大于75%);

(2)有导电性粉尘;

(3)金属占有系数大于20%;

(4)炎热高温天气;

(5)有导电性地板;

(6)人既有与电气设备金属外壳接触的可能,又有与其他导电性物质同时接触的可能。

18、动火作业“六大禁令”是指什么?

(1)动火证未经批准,禁止动火;

(2)不与生产系统可靠隔绝,禁止动火;

(3)不清洗,置换不合格,禁止动火;

(4)不消除周围易燃物,禁止动火;

(5)不按时作动火分析,禁止动火;

(6)没有消防措施,禁止动火。

19、进入容器、设备的“八个必须”是指什么?

(1)必须申请、办证,并得到批准;

(2)必须进行安全隔绝;

(3)必须切断动力电,使用安全灯具;

(4)必须进行置换、通风;

(5)必须按时间要求进行安全分析;

(6)必须佩戴规定的防护用具;

(7)必须有人在器外监护,并坚守岗位;

(8)必须有抢救后备措施。

20、电气事故的特点?

(1)危害性大:

可引起人员伤亡(一般占总工伤事故死亡率的10%左右),在爆炸危险场所可引起火灾和爆炸(占工业爆炸事故的85%左右)。

(2)危险隐患不易识别:

漏电、短路、绝缘降低等不易被人们察觉,使得电气事故往往来得猝不及防。

(3)涉及面广:

涉及到国民经济,任何一个行业和部门,还涉及到非用电场所,因电能的释放,也会造成灾害或伤害。

如雷电、静电和电磁场危害

21、电焊引起的火灾有几种(jǐzhǒnɡ)情况?

飞散的火花、熔融金属和熔渣的颗粒,燃着焊接处附近的易燃物及可燃气体引起火灾,尤其是含有可燃气、液的地沟;

电焊机的软线长期拖拉,使绝缘破坏发生短路而起火,或电焊回线乱搭乱放,造成火灾;

电焊机本身(běnshēn)或电源线绝缘损坏短路发热造成火灾。

22、动火(dò

nghuǒ)分析合格判定?

a、使用人工化验分析手段时,被测的气体或蒸汽的爆炸下限大于等于4%时,其被测浓度小于等于0.5%,

举例:

甲醇的爆炸极限6.0%—36.5%,其下限为6%>4%,含有甲醇的管线、设备动火时,置换合格标准<0.5%

b、当被测的气体或蒸汽的爆炸下限小于4%时,其被测浓度小于等于0.2%

举例:

我公司二甲醚爆炸下限3.5%,置换时必须小于0.2以下。

c、如使用测爆仪或其它类似手段时,被测的气体或蒸汽浓度应小于或等于爆炸下限的20%。

23、生产区内十四个不准

(一)加强明火管理,防火、防爆区内,不准吸烟。

(二)生产区内,不准带进小孩。

(三)禁火区内,不准无阻火器车辆行驶。

(四)上班时间,不准睡觉、干私活、离岗和干与生产无关的事。

(五)班前、班上不准喝酒。

(六)不准使用汽油等挥发性强的可燃液体擦洗设备、用具和衣物。

(七)不按工厂规定穿戴劳动防护用品(无包括工作服、工作鞋、工作帽等)者,不准进入生产岗位。

(八)安全装置不齐全设备不准使用。

(九)不是自己分管的设备、工具不准动用。

(十)检修设备时,安全措施不落实,不准开始检修。

(十一)停机检修后的设备,未经彻底检查,不准启动。

(十二)不戴安全带,不准登高作业。

(十三)脚手架、跳板不牢,不准登高作业。

(十四)石棉瓦上不固定好跳板,不准登石棉瓦作业。

24、静电的危害及消除静电措施?

危害:

(1)爆炸和火灾

(2)电击(3)妨碍生产

措施:

(1)工艺控制法:

从工艺流程、设备结构、材料选择等方面采取措施,限制输送速度

(2)接地泄漏法:

接地是消除导电体上静电最有效的方法。

(3)静电中和法:

用静电消除器来消除绝缘体上的静电。

(4)人体防护:

穿全棉工作服和导电鞋。

25、噪声的危害?

(一)干扰休息和睡眠、影响工作效率

(二)损伤听觉、视觉器官

(三)对人体的生理影响①损害心血管。

②对女性生理机能的损害。

③噪声还可以引起如神经系统功能紊乱、精神障碍、内分泌紊乱甚至事故率升高。

26、职业危害(wēihà

i)一般包括?

(一)在生产过程中的危害,可分为化学因素的危害,如有毒物质和生产性粉尘的侵害;

物理因素的危害,如高温高压、电离辐射、噪音等;

生物因素的危害,如生产劳动过程中的疫病、细菌、病毒感染等。

(二)与劳动状况有关的危害,如作业时间(shí

jiān)过长,劳动负荷过重等。

(三)与生产环境有关的危害,如厂房狭小,通风和照明不合理,缺乏防寒取暖和防暑降温设施等。

27、防雷电(lé

n)主要对策

1)对直击雷采用避雷针、避雷线、避雷带、避雷网等,引导雷电进入大地,使建筑物、设备、物资及人员免遭雷击,预防火灾爆炸事故的发生。

2)对雷电感应,应采取将建筑物内的金属设备与管道以及结构钢筋等予以接地的措施,以防放电火花引起火灾爆炸事故。

3)对雷电侵入波应采用阀型避雷器、管型避雷器、保护间隙避雷器、进户线接地等保护装置,预防电气设备因雷电侵入波影响造成过电压,避免击毁设备,防止火灾爆炸事故,保证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

28、拨打急救电话应该讲清的事项有哪些?

答:

简要准确地讲清需要急救的确切地点、联系方法(如电话)、具体行走路线、伤害事故性质、病人症状和程度、现场情况等。

29、根据GB4968-2008《火灾分类》的规定火灾可以分为几类?

具体内容是什么?

火灾可分为A、B、C、D、E、F四类。

A类火灾是指固体物质火灾,这种物质一般具有有机物性质,一般在燃烧时能产生灼热的余烬,B类火灾是指液体火灾和可溶化固体火灾,C类火灾是指气体火灾,D类火灾是指金属火灾,E类火灾是带电火灾,物体带电燃烧的火灾,F类火灾是烹饪器具内的烹饪物(如动植物油脂)火灾。

30、什么是特殊危险动火作业?

是指在生产运行状态下的易燃易爆物品生产装置、输送管道、储罐、容器等部位上及其它特殊危险场所的动火作业。

31、什么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