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灾应急预案演练的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火灾应急预案演练的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火灾应急预案演练的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16点59分矿调度联系12051下顺槽掘进工作面,安排掘二队张东青查明情况后向调度室汇报。
17点01分矿调度室监控中心显示屏显示12051下顺槽温度为35℃,CH4为
0.35%,一氧化碳浓度为
0.0036ppm。
17点02分掘二队张东青向矿调度室汇报:
12051下顺槽发生火灾事故,已经切断动力电源,正在组织现场抢救。
17点03分矿调度员通知矿救护队队长史建国,让其组织人员准备抢险。
17点04分矿调度室通知矿值班领导王**、路**:
12051下顺槽发生火灾。
随即又通知总经理李金书、党委书记韩秀堂、总工程师孙云虎、生产副总路用明、机电副总李保民,以及副总工李跃华、于海栓、郭成立、秦定国、**金生,医院院,培训中心,掘二队李区生,调度室主任刘青山,机电科郭继继,生产部刘玉坤,通防部孙世金,总经办孟运清,后勤部吕玉杰,李晓波。
17点06分值班矿长王**到达调度室并询问井下火灾原因和撤人情况。
17点06分总经理李金书到达调度室询问井下情况,调度员简要说明情况。
随后韩秀堂、路用明、李保民、孙云虎到达调度室。
17点07分总经理李金书命令地面监控中心郭青云切断井下所有生产地区动力电源。
17点07分总经理李金书命令调度室值班人员,把12采区人员撤到12采区轨道**绞车房待命。
并通知井下各地区负责人把人员撤离并向调度室汇报,随后通知井下带班领导李锋到现在组织灭火。
同时命令:
掘二队李区生通知12051下顺槽所有人员在火势不大的情况下,利用现场灭火器材组织灭火。
通防部孙世金补充道:
所有人员必须在火势的上风侧进行灭火,防止烟雾呛人,同时联系12051下顺槽瓦检员杨杰军检查12051下顺槽瓦斯、一氧化碳、温度等情况的变化,随时向矿调度室汇报。
命令监控员郭青云注意观察12051下顺槽瓦斯、一氧化碳、温度等情况的变化,如果显示不正常现象,随时向领导汇报。
17点08分总经理李金书下达命令:
立即启动矿井火灾应急预案,成立12051下顺槽火灾事故应急救援小组,命令调度员向鑫龙公司汇报,并通知各区队、部室负责人到调度室待命,医院做好抢险救援准备工作,保卫科做好矿区安全保卫工作。
17点08分矿调度室向鑫龙调度汇报12051下顺槽发生火灾及目前人员撤离情况。
17点09分通防部部长孙世金向总经理李金书汇报12051下顺槽瓦斯浓度为
0.9%,温度40℃,一氧化碳为38ppm。
17点10分总经办主任孟运清汇报:
应急车辆已到办公楼前待命。
保卫科人员已安排到位,矿兼职救护队员已经集中到位。
17点10分总工程师孙云虎命令监控中心继续密切监视井下各地区瓦斯,温度,一氧化碳变化情况。
17点11分瓦检员杨杰军汇报12051下顺槽瓦斯浓度为
0.35%。
17点11分安监员李士强汇报12采区人员已经撤离到制定地点。
17点12分总经理李金书命令调度员统计井下人数。
17点13分矿调度室通过定位系统统计入井人数为345人,灯房入井领灯人数345人,仪器室发放自救器345个并向调度室主任刘青山汇报。
17点15分刘青山向李总汇报井下人数与人员定位、矿灯、自救器数目相符。
17点18分掘二队张东青汇报12051下顺槽火势已被扑灭。
17点19分总经理李金书命令掘二队张东青继续观察,防止复燃。
17点20分通防部孙世金汇报监控显示12051下顺槽瓦斯为
0.30%,一氧化碳为0,温度27℃,12采区回风瓦斯为
0.15%,一氧化碳为0,温度24℃,通风系统正常。
18点10分总经理李金书命令:
演练结束,可以恢复生产。
同时向鑫龙公司汇报演练结束,演练达到预期目的。
三、演练达到的目标:
通过演练,在12051下顺槽掘进工作面发生火灾的紧急情况下,井下人员能够迅速、高效、有序的安全撤离受火灾影响的区域,做好火灾灾害的防灾避灾和抢险救灾应急工作。
同时,进一步锻炼、增强各级人员的抢险救灾意识,加强、完善、提高各单位之间的协调配合能力,提高了正确、安全、快速、科学地处理火灾事故的能力,及时有效地开展了应急救援工作。
通过开展这次应急预案演练检验了我矿应对处置火灾事故的能力,整个过程按照统一领导,分级负责、职责明确、运转有序、反应迅速、处置有力的要求进行。
各单位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参演人员严格服从指挥,保证了指令命令的贯彻执行和各项演练任务的完成。
在统一指挥下,各参演部门相互配合,整体联动。
参演人员均按指定的地点集结,确保了演练效果,保证演练了工作圆满完成。
四、演练存在的不足及应对措施:
1、调度室调度员在通知人员撤退时,下达的命令力度不到位、不严格。
整改措施:
加强对调度员的培训。
2、人员撤退缓慢。
加强对职工的培训,使职工能自己判断事故发生后,避灾路线的选择,认识到发生事故后,时间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