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编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文本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449315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3.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编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文本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新编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文本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新编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文本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新编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文本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新编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文本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新编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文本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新编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文本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新编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文本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新编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文本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新编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文本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新编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文本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新编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文本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新编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文本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新编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文本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新编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文本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新编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文本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新编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文本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新编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文本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编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文本文档格式.docx

《新编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文本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编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文本文档格式.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新编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文本文档格式.docx

安培一边思考数学题一边用心算了起来。

  1、理解心算

  2、他用手指头在自己的衣襟上画呀画的,可是越算越复杂,这时候,他觉得需要找个地方来计算一下。

理解“计算”。

  3、正在这时候,他发现了什么?

(一块“黑板”)

  4、这真是他所需要的,此时此刻,他的心情怎样?

(高兴)指导朗读“太好了”并评价。

  5、引读句子:

“安培高兴地走过去,从口袋里掏出粉笔,在‘黑板’上演算起来。

  设疑:

安培口袋里怎么会有粉笔呢?

(引导学生认识安培对学术的执着认真)

  6、他为了能随时随地地进行科学研究,随身带着粉笔,从这里你又体会到了什么呢?

(生交流)

  学习第四节

算着算着,“黑板”慢慢地向前移动了。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找出描写黑板移动的句子。

  1、“算着算着,这块‘黑板’动了起来,慢慢地向前移。

安培忙说:

‘别动,别动,再等一会儿就得到结果了!

’”

  

(1)此刻的安培在想些什么呢?

  

(2)是呀,结果马上就要出来了,可是黑板居然动了起来,他怎么能不着急呢!

谁来读。

  (3)指导朗读

  2、“可是‘黑板’还在向前移动,安培不由自主地跟着‘黑板’走,继续聚精会神地演算着。

  

(1)此刻的安培还在想什么?

  

(2)他是怎样演算的?

(理解:

聚精会神)

  (3)从这里你又体会到什么?

  (4)指导朗读学习第五节过渡:

安培聚精会神地演算着数学题,那块“黑板”越走越快,这真是一块神奇的黑板,谁来做一做这块黑板

  1、指导朗读第一句

  2、安培追不上马车了,才发现,引读第二句。

(这时候他才发现,那不是一块“黑板”,而是一辆马车车厢的后笔壁,所以课题中的黑板要用引号,因为这不是一块真正的黑板。

  3、从这里,你又体会到了什么?

  三、说话训练此时此刻,如果你就站在安培的面前,你会对安培说些什么?

  四、小结:

  今天,我们从这个有趣的故事里感受到了安培搞科学研究非常专心,希望小朋友们能向安培一样,对待学习专心致志,聚精会神。

  新编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文本2

  《难忘的泼水节》

  1、学会本课12个生字和由这些生字促成的词。

  2、看图学文了解周总理是怎样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体会周总理和傣族人民的深厚感情。

  3、学习用“先人物后背景”的方法观察图画。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4个自然段。

  重组成的词语,会用“四面八方”、“笑容满面”造句。

  2、通过点难点

了解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情景;

体会周总理和傣族人民的深厚感情。

  教学时间

  3课时。

  第一课时

  一、自读识字

  

(一)介绍相关知识,导入新课。

  泼水节是云南省西双版纳地区傣族人民的盛大节日,在每年的清明节前后,这一天,傣族人民互相泼水,互相祝福。

1961年,周总理和傣族人民在西双版纳的黎旺城,与傣族人民共度泼水节。

  此教学过程用课件《难忘的泼水节》中系列图片“泼水节”及视频“傣族的泼水节”辅助完成。

  

(二)指导看图。

  出示大课文插图或叫学生看课本插图。

  

(1)图上画的是谁和谁?

他们在干什么?

(用谁和谁干什么的句式说一句话)

  

(2)除人物之外,图上还画了什么?

(除了人物之外,图上还有撒了满地的花瓣和盛开的鲜花。

  (三)初读课文。

  

(1)读准字音。

  

(2)学生借助汉语拼音自由小声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不能直呼音节的,先拼读后直呼。

  (3)指名中差生读课文,学生听后评议,纠正读错的字音。

  (4)指名认读生字,师生共同纠正错误。

  二、合作交流

  1、认读生字词语

  2、读好长句。

  

(1)学生标出自然段的序号,尝试读好长句。

  

(2)检查自然段标序号情况。

  (3)指导读长句,让学生在课文中标出停顿符号。

  傣族人民一年一度的泼水节/来到了。

//今年,//傣族人民特别高兴,//因为/敬爱的周恩来总理/要和他们一起过泼水节。

///周总理一手端着盛满清水的/银碗,//一手拿着柏树枝/蘸了水,//向人们泼水,//为人们祝福。

///

  3、读好感叹句。

  

(1)找出感叹句。

  

(2)指导读好感叹句,让学生在课文中标出重音符号。

  4、读重点段。

  

(1)哪个自然段写周总理来到傣族人民中间?

读一读。

  

(2)哪个自然段写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互相泼水祝福?

  5、看课件的课文范读视频,进一步整体感知课文。

  (四)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

  2、阅读《自读课本》中27课《绿色的竹楼》,28课《关怀》。

  第二课时

  三、品读领悟

  

(一)复习检查。

  1、指名朗读课文。

  2、指名认读生字及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二)细读课文。

  1、指名朗读第一自然段。

  

(1)火红火红,一年一度是什么意思?

(火红火红——特别红;

一年一度——一年一次)

  

(2)体会“火红”与“火红火红”有什么不同?

(火红只是客观地描写凤凰花的颜色,而火红火红则倾注了作者特别兴奋特别激动的感情。

  (3)读第一自然段。

先读“火红的凤凰花开了,……”再读“火红火红的凤凰花开了,……”,体会作者的感情。

  2、指名读第二自然段。

  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一说这段话的内容。

(原句是先果后因,改句是先因后果,注意“他们”在什么地方用。

  

(1)先自由小声说。

  

(2)指名说。

(今年,因为敬爱的周恩来总理要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所以他们特别高兴。

  (3)齐读第二自然段。

  3、自由小声读第三自然段,想想这段共几句?

每句话写什么?

这段话写了什么?

  

(1)学生讨论。

(共4句话,第1句写人们从四面八方赶来了。

第2句写人们在地上撒满了凤凰花的花瓣。

第3句话写人们赛龙船放花炮。

第4句写人们热情欢呼。

这一段写傣族人民热情欢迎周总理。

  

(2)四面八方、赶来是什么意思?

(四面八方——各处,范围很大。

赶来——急着按时到达,生怕来迟了。

  把“赶来”换成“走来”行不行?

为什么?

  (3)“一条”和“一条条”,“一串”和“一串串”有什么不同?

  (4)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人们是怎样欢迎周总理的?

(要按句子的顺序有条理地说,理解了的词要用自己的意思表达。

  4、齐读第四自然段。

  

(1)指名读第1句话,说这句话写什么?

(周总理外貌)

  

(2)找出这句话中描写颜色的词,用“~~~~”标出。

  (3)笑容满面是什么意思?

用“~~~~”标出这个词。

  (4)看图,理解“咖啡色、水红色、笑容满面”等词语。

  (5)比较读课文。

先去掉“~~~~”标出的词读这句话,再加上“~~~~”标出的词读,体会哪样写好,说说为什么。

  (6)自由小声读第2句,用“——”标出表示周总理动作的词。

  (7)有感情地朗读这一自然段,边读边想象当时的情景。

  5、指名读第五自然段。

  

(1)祝福、祝愿是什么意思?

(祝福——祝愿人幸福平安。

祝愿——向人表示良好的愿望。

  

(2)想象周总理会说什么?

傣族人民会说什么?

  (3)这段话共几句话?

每句话的意思是什么?

(共3句话,第1句泼水节开始,第2句周总理泼水向人民祝福,第3句傣族人民泼水祝周总理健康长寿。

  (4)看图理解:

周总理端着银碗,向人民祝福;

傣族人民有的端着水碗,有的端着水盆,有的拿水瓶,有的打着象脚鼓,个个兴高采烈,祝周总理健康长寿。

  (5)有感情地朗读,边读边想象当时的情景。

  (6)尝试背诵这一自然段。

  6、学习第六、七、八自然段。

  

(1)“开心”是什么意思?

“令人难忘”是什么意思?

为什么傣族人民这么开心?

1961年的泼水节为什么令人难忘?

(用“因为、、所以、、”的句式回答)

  

(2)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六——八自然段。

  (3)熟读,尝试背诵第六——八自然段。

  (4)背诵五——八自然段。

  (三)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2、背诵课文五——八自然段。

  四、巩固延伸

  

(一)学习生字。

  1、指名认读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词。

  2、分析记忆字形。

  

(1)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分析记忆字形。

  泼炮鲜祝

  泼,三点水右边加“发”字。

  炮,火字旁右边加“包”字。

  鲜,鱼字旁右边加“羊”字。

  祝,示字旁右边加“兄”字。

  

(2)用替换部件的方法分析记忆字形。

  瓣:

辩字中间的“讠”换成“瓜”,就是瓣。

  (3)用偏旁加部件的方法分析记忆字形。

  敬节福驶毯幸

  敬,左边草字头下加“句”字,右边是反文旁。

节,草字头下面加单耳刀。

  福,示字旁右边加“一”“口”“田”。

  驶,马字旁右边是扁口,加一撇一捺。

  毯,毛字旁,右上加两个火字。

  幸,土字头,下面点、撇,一个“干”字。

  (4)用数笔画的方法分析记忆字形。

  3、指导书写。

  

(1)指导学生观察生字在田字格的位置。

  鲜,左右相等,鱼字的第8笔要写成提。

  瓣,左中右相等,三部分都写窄一点,左边辛字的第7笔写成撇。

  节,上小下大,单耳刀要写得宽短一些。

  福,左窄右宽,右边的“一”“口”“田”写得紧凑些。

  毯,半包围结构,毛字的第4笔要托住两个火字。

教师边指导,边板书,学生跟着写一遍。

  

(2)学生自己练习,每字写3个,教师巡回指导。

  (3)学生对照黑板自批自改,教师了解批改情况。

  新编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文本3

  《找春天》

  学习目标

  1、会认12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春天的美景,体验投身到大自然怀抱中去的情趣。

  3、热爱春天,愿意去观察、发现。

  教学重点、难点:

2、3

  教学准备:

演示文稿布置学生课前在校园或其他地方寻找春天。

  教学时间:

2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在你的印象中春天是什么样子呢?

这节课,我们一起去找一找春天好吗?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

  1、了解预习情况

  师:

课前我们已经预习了课文。

在预习中你都解决了什么问题?

(指名回答)

  2、检查生字读音。

  

(1)出示带本课词语的句子。

  ◆春天像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

  ◆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那是春天的眉毛吧?

  ◆树木吐出点点嫩芽,那是春天的音符吧?

  ◆我们触到了它。

她在柳枝上荡秋千。

  ◆她在喜鹊、杜鹃嘴里叫。

  ①学生自由读。

②指名读句子。

(一个学生读一句,读完把生词读两遍。

在读的过程中正音)

  

(2)出示生词。

(采取各种形式读)

  (3)出示生字。

(采取各种形式读,并扩词,引导学生说记字的方法。

  三、答疑、点拨。

《找春天》优秀教学设计

  

(一)自读质疑

来,看一看我们的学习要求。

(出示:

1、自由地读课文,想一想自己能从课文中知道些什么?

2、认真思考,提出与课文内容有关的问题。

  1、生自读。

  2、小组交流收获。

  3、指名交流。

(师根据学生回答把有价值的问题板书或打在屏幕上。

  ★问题预设:

1、为什么春天像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

2、为什么要仔细地找啊找?

3、(有关比喻句的可能学生会不明白)4、为什么小朋友们是冲出家门……

  

(二)答疑

  1、学习1、2自然段

  自读,从中能体会到什么?

(通过指导朗读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体会到孩子们的兴奋,从而理解“冲”“奔”)

  2、交流一下课前寻找春天的情况。

(指名交流)

  3、他们找到春天了吗?

都找到了什么?

  

(1)自读课文找出有关段落。

(反复读4——7自然段,体会句子的优美从而理解句子。

  

(2)试背。

  4、出示最后一自然段

  

(1)自读,找出表动作的词语,指导朗读体会句子的写法。

  

(2)仿照最后一自然段写句子。

  四、达成

  通过这节课你们都有哪些收获呢?

同学们的收获可真多!

让我们课后继续寻找春天。

  五、课后布置:

背诵课文。

  板书:

  找春天

  留心观察

  高兴:

冲出奔向

  害羞:

仔细找

  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上节课学习的内容。

  2、学写本课生字。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找春天》这一课,谁愿意来背一背这篇课文?

(指名背诵)

  二、指导写字

这节课我们来学写本课的生字。

(出示生字)

这些字你觉得那些字最难写呢?

还有哪些字需要提醒大家要注意一些问题?

(对于难写的字教师边讲解边范写。

  三、学生组词并书写。

  四、展示。

(共同分析优缺点)

  新编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文本4

  《开满鲜花的小路》

  教学要求:

  1、会读会写本课生字。

利用加一加、减一减、联系生活实际等识字方法记忆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在分角色朗读中,能读好每个角色的语气,注意读出大家对开满鲜花的小路的赞美之情。

  3、能够结合生活实际结合图画理解“五颜六色”、“绚丽多彩”等词语的意思。

  4、能够通过“惊奇地”“奇怪地”等词语体会小动物们对开满鲜花的小路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

  识记生字,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1、激趣导入。

同学们看到图上画了什么这是一条什么样的小路呢?

开满鲜花的小路。

是呀,这真是一条开满鲜花的小路(板书课题),一起读。

  今天,我就要带大家走上这条开满鲜花的小路。

这条开满鲜花的小路的来历还有着一个有趣的故事,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吧!

  2、初读识字。

  

(1)你们想读一读这个故事吗?

  

(2)那就请同学们借助拼音大声读课文,别忘了和生字娃娃打打招呼。

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学生朗读课文,自主学习。

  4、看到小朋友们这么用心地学习,我给大家设立了关检查同学们的学习情况,大家有勇气闯过去吗?

  第一关:

看生词娃娃们可高兴啦,忍不住先跳出来和大家见见面,(出示生字卡)让我们一起叫叫生字娃娃们的名儿吧。

全班齐读生词。

  5、师:

大家真棒,第二关等着大家呢?

快来看生字娃娃们也跑出来了,让我们开火车读一读吧。

  

(1)开火车读生字。

  

(2)请个别同学试读。

  6、第三关:

下面它们脱掉了拼音小帽,变了样儿,你还能认出它们吗?

(课件出示去掉拼音的生字)

  

(1)指名学生当小老师领读。

  

(2)开火车读一个组一个词,进行检查过关。

  7、师:

生字娃娃很高兴和大家交朋友,不过,你们要想办法记住他们的样子才行。

  

(1)生自由认读。

  

(2)小组交流、全班交流识记字形的方法(主要利用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联系生活实际的方法引导识字,并出示词卡加强记忆。

  (3)邮、递、裹、粒、懊、啊、猬、籽都可以运用熟字加偏旁识记。

  (4)堆、礼可以利用熟字换偏旁识记。

  (5)破、漏、局可以联系生活实际形象识记。

  8、检查读生字词。

  同桌互相读生字,画笑脸鼓励。

  二、品读领悟。

  1、生字、生词宝宝又跑回了课文中,让我们再来读读课文,大家思考一下:

  课件出示:

课文中出现的动物有()、()、()、)和()。

(训练学生说完整的话)

  借机识记刺“猬”太太的“猬”字,利用象形字图形变化课件进行记忆。

  2、这条开满鲜花的小路是什么时候出现的?

为什么会在春天出现?

这些鲜花是什么样子的?

课文哪些自然段写了这些美丽的鲜花?

找出相关的句子读一读。

  (课件出示)

  

(1)看到门前开着一大片绚丽多彩的鲜花,她惊奇地说“这是谁在我家门前种的花?

多美啊!

  

(2)看到门前开着一大片五颜六色的鲜花,她奇怪地问“这是谁在我家门前种的花?

真美啊!

  (3)松鼠太太走出门,花香扑鼻,她看见门前的小路上花朵簇簇。

小松鼠、小刺猬和小狐狸在那里快活地蹦啊跳啊。

  3、品读。

  

(1)见过开满鲜花的小路吗?

是什么样子的?

  (绚丽多彩的鲜花是指各种各样的花色彩灿烂美丽,形容色彩华丽,绚丽无比。

  

(2)课文中还有哪个词也是说明鲜花颜色多的?

  (五颜六色)

  小路上有五颜六色的花,你猜一猜有什么颜色的?

  这么美的小路、这么美的鲜花,谁能美美地读一读?

(读完请学生评价)

  (3)分角色朗读7—11自然段。

  4、谈话:

同学们读得多好呀!

这条开满鲜花的小路实在太美了。

动物太太们赞不绝口,小动物们在小路上蹦啊跳啊。

可是,这条开满鲜花的小路是怎么来的呢?

怎么会开满鲜花呢?

让我们带着这些疑问,下节课再来解决吧!

  三、拓展延伸。

  思考:

这条开满鲜花的小路是怎么来的呢?

你能找到答案吗?

试试看吧!

  四、作业。

  1、抄写生字并组词。

  2、选择“绚丽多彩”或“五颜六色”任一个词写一句话。

  新编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文本5

  《日月潭》

  学习目标:

  1、识9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日月潭的美景,读出向往之情。

  3、有盼望台湾回归、祖国早日实现统一的愿望。

  一、谈话看片,揭示课题

  1、小朋友们,我们祖国有许许多多美丽的地方,你去过哪些地方?

  2、在我国的宝岛台湾,也有许多风景如画的地方,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播放有关日月潭的风光短片)。

  3、朋友们,上学期我们曾做过一次小导游,向大家介绍了自己的家乡。

今天,老师想在你们中间挑选几位优秀的导游,带大家一起走进这美丽的日月潭。

(揭示课题,齐读)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要成为日月潭的导游,首先要了解那里的情况。

  请大家自己朗读读课文。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提示:

不要加字,减字。

  自己喜欢的句子多读读,自己认为难读的句子更要多读几遍。

  2、反馈朗读情况

  

(1)指名逐段朗读课文,教师点评、指导、正音。

(可采用多种方式进行朗读)

  (在读的过程中注意读准“绕”“盛”的翘舌音、“盛”“省”“胜”的后鼻音、“隐”的前鼻音以及“环”的介音)

  

(2)看图识词

  在学生朗读之后,适机出示带有生字的词语:

  附近、群山、环绕、树木、茂盛、建筑

  请四个学生上台,读词,并在画面中指出对应的事物。

  其他学生评议、帮助正音。

  (3)看图,在组内分节朗读课文

  三、朗读感悟

  1、自读课文,喜欢读的自然段多读几遍。

  2、你喜欢哪部分内容,能有感情地读给大家听吗?

  

(1)指名读

  

(2)集体评议

  (3)教师指导后再指名读

  (在学生读文过程中,适机出现“群山环绕”“隐隐约约”“清晰”“朦胧”等词,让学生多读读这些词所在的句子理解词义,在理解的基础上运用词语说话。

  A、那里群山环绕,树木茂盛,周围有许多名胜古迹。

  B、晨星和灯光隐隐约约地倒映在湖水中。

  C、周围的建筑清晰地展现在眼前。

  D、景物一片朦胧,就像童话中的仙境。

  3、朗读全文。

(每个自然段请喜欢读的小朋友站起来读。

  4、交流讨论:

你在文中读到了什么?

了解了些什么?

请用读课文的方法告诉大家。

  5、如果你是导游,你会先介绍什么给游客呢?

(对日月潭的总体介绍)

  你能来试一试吗?

(多请几名学生说,鼓励他们用自己的语言说,不看书;

再介绍给同桌听)

  6、说说你认为日月潭最美的是什么?

(请每位同学在学习小组里,把自己最感兴趣的内容介绍给组员听)

  7、你最欣赏哪位导游?

能说说理由吗?

  8、请学生再次观看有关日月潭的视频,几位优秀导游为大家作介绍。

(集体评议,教师鼓励其他同学向他们学习)

  9、向好友介绍日月潭。

(此内容也可在课后进行)

  10、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对自己喜欢的部分可背诵。

  四、课外拓展,组织活动

  (课前要求学生收集有关台湾风景名胜的文字和图片资料。

  1、放有关台湾的风景短片,请小朋友来当当小导游,介绍景点。

  2、知道在台湾还有哪些风景优美的地方吗?

你能介绍给大家听吗?

  五、生字书写

  1、出示生字。

  说说这几个生字在书写时要注意些什么?

(“绕”注意不要多加一点)教师范写。

  2、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指导。

(注意学生的书写姿势)

  六、课后作业

  1、向爸爸妈妈或你的好朋友介绍日月潭。

  2、画画你心中的日月潭。

  3、把你会写的词语都抄下来,记载在好词佳句本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