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语文三年级上册课文重点知识点课文内容练习归纳(1)文档格式.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345134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7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语文三年级上册课文重点知识点课文内容练习归纳(1)文档格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部编语文三年级上册课文重点知识点课文内容练习归纳(1)文档格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部编语文三年级上册课文重点知识点课文内容练习归纳(1)文档格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部编语文三年级上册课文重点知识点课文内容练习归纳(1)文档格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部编语文三年级上册课文重点知识点课文内容练习归纳(1)文档格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部编语文三年级上册课文重点知识点课文内容练习归纳(1)文档格式.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部编语文三年级上册课文重点知识点课文内容练习归纳(1)文档格式.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部编语文三年级上册课文重点知识点课文内容练习归纳(1)文档格式.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部编语文三年级上册课文重点知识点课文内容练习归纳(1)文档格式.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部编语文三年级上册课文重点知识点课文内容练习归纳(1)文档格式.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部编语文三年级上册课文重点知识点课文内容练习归纳(1)文档格式.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部编语文三年级上册课文重点知识点课文内容练习归纳(1)文档格式.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部编语文三年级上册课文重点知识点课文内容练习归纳(1)文档格式.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部编语文三年级上册课文重点知识点课文内容练习归纳(1)文档格式.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部编语文三年级上册课文重点知识点课文内容练习归纳(1)文档格式.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部编语文三年级上册课文重点知识点课文内容练习归纳(1)文档格式.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语文三年级上册课文重点知识点课文内容练习归纳(1)文档格式.doc

《部编语文三年级上册课文重点知识点课文内容练习归纳(1)文档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语文三年级上册课文重点知识点课文内容练习归纳(1)文档格式.doc(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部编语文三年级上册课文重点知识点课文内容练习归纳(1)文档格式.doc

全诗描写的事物有:

牧童、黄牛、蝉。

11.“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上,忽然闭口立。

”这是清代诗人袁枚的作品。

此诗通过动静结合,描绘了林中牧童想要捕捉鸣蝉的情景,表现了牧童的天真烂漫以及作者对田园风光的喜爱之情。

按照课文内容填空:

1.大家穿戴不同,民族不同,来到学校,都成了好朋友,那鲜艳的服装,把学校打扮得绚丽多彩。

2.大家一起朗读课文,那声音真好听!

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

3.古老的铜钟,挂在大青树粗壮的枝干上,凤尾竹的影子,在洁白的粉墙上摇晃。

4.树枝在林中互相碰触着,绿叶在狂风里簌簌地响,雷去拍着大手。

第二单元

4.《古诗三首》:

《山行》—表达了诗人对秋天的喜爱之情。

《赠刘景文》—表达诗人勉励朋友珍惜大好时光,乐观向上,坚持不懈。

《夜书所见》——抒发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5.《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表达了我对秋天的喜爱,对生活的热爱。

6.《秋天的雨》一文以秋雨为线索,将秋天众多的景物巧妙地串联起来,从整体上描绘出一个美丽、丰收、欢乐的秋天。

7.《听听,秋的声音》一文,作者抓住秋天里大自然的一些声响,用诗的语言,展现了秋天景物的美好,赞美了秋天。

按课文内容填空:

1.每一片法国梧桐树的落叶,都像一个金色的小巴掌,熨帖地、平展地粘在水泥道上。

水泥道像彩色的地毯,棕红的小雨靴像棕红色的小鸟。

2.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轻轻地把秋天的大门打开了。

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

秋天的雨,藏着非常好闻的气味;

秋天的雨,吹起了金色的小喇叭,告诉大家冬天快要来了!

秋天的雨,带给大地的是一曲丰收的歌,带给小朋友的是一首欢乐的歌。

1.荷败菊残的秋天常常给人以悲壮的感觉,但是在宋朝诗人苏轼的眼中却有

另番景象,正如《赠刘景文》一诗中所写的“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2.在《夜书所见》一诗中,宋朝诗人叶绍翁用: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这两句诗描写了儿童夜捉蟋蟀的情景。

3.《山行》的作者是唐代的杜牧,这首诗描写的是秋季的景色,从“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两句诗中可以看出来。

诗人笔下除了写枫林外,还写了寒山、石径、白云、人家,这几样构成了一-幅秋色图,给人以清新明快的感觉。

诗人是为了观赏枫林而停下了马车。

4.《赠刘景文》是宋代诗人苏轼的作品,诗中从花写到枝,从枝叶写到果实,“最是橙黄橘绿时”一句呈现出一派熙熙融融的景象。

5.《夜书所见》的作者是宋代诗人叶绍翁,其中“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两句诗写了小孩在逗引蟋蟀的场景。

6.《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是张秋生写的一篇散文,“金色巴掌”指的是梧桐树的落叶,从“水泥道像铺上了块彩色的地毯。

这是一块印着落叶图案的、闪闪发光的地毯,从脚下一直铺到很远很远的地方,一直到路的尽头”这个比喻句可以看出门前的水泥道很美。

7.《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一文中,“我”背着书包上学,水泥道像彩色的地毯,因为上面落满了像金色的小巴掌的梧桐叶,“我”感觉门前的水泥道

真美!

8.《秋天的雨》一文以秋雨为线索,将秋天的众多景物巧妙地串起来,描绘出了一个美丽、丰收、欢乐的秋天,表达了作者对秋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9.《秋天的雨》带给大地的是一曲丰收的歌,带给小朋友的是一首欢乐的歌。

10.《听听,秋的声音》文主要写了秋天里黄叶、蟋蟀、大雁和秋风四种事物的声音,抒发了作者对秋天的赞美和喜爱之情。

古诗运用:

1.老师经常引用苏轼的诗句: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来劝勉我们,不要因为一点挫折就意志消沉,要有一颗乐观向上的心。

2.在一个秋天的夜里,客游在外的诗人叶绍翁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想起了自己的童年时光,他不禁吟诵道:

3.深秋时节,一登上北京香山,映入眼帘的便是满山的红叶,真漂亮!

怪不得诗人杜牧也称赞道:

“停车最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4.秋天是萧瑟的,但是只要你用心去观察,就会发现秋天的美丽,正如杜牧所写的: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5.秋天,树叶枯了,花儿谢了,但它们仍有自己的美丽和傲骨,就像苏轼所写的: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6.秋风瑟瑟、寒气袭人容易引起游子漂泊流浪、孤单寂寞的思乡之感,如叶绍翁看见秋天感叹道: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第三单元

《去年的树》——会唱歌的鸟——真挚情谊

《那一定会很好》——快乐的手推车——默默奉献

《在牛肚子里的旅行》——聪明的蟋蟀——机智勇敢

《一块奶酪》——值得尊敬的蚂蚁队长——严于律己

1.《去年的树》通过讲述一只鸟儿为兑现自己的诺言,到处寻访自己的好朋友树,最后面对着由树做成的火柴点燃的灯火唱歌的故事,赞美了鸟儿与树之间真挚的友谊。

2.《那一定会很好》写了一粒种子随着时间变化,度过了从一棵大树、一辆手推车、一把椅子到木地板的生命历程,赞扬了它无私奉献的精神。

3.《在牛肚子里旅行》主要讲述了两只蟋蟀在玩捉迷藏时,其中一只不幸被牛吞进肚子里,在牛肚子里“旅行”了一次,最后在另一只蟋蟀的帮助下,侥幸逃脱的危险经历。

4.《一块奶酪》写了蚂蚁队长带领小蚂蚁们搬运粮食的事,通过对一丁点儿奶酪残渣的处理,让我们看到了一位以身作则、严于律己的蚂蚁队长。

1.本单元我们主要学习了一种文章体裁童话,它是一种借助拟人手法讲述故事来让我们懂得道理并学习知识的文章。

在这个单元,我们认识了珍惜友谊

的小鸟,无私奉献的种子,勇敢机智的蟋蟀青头,严于律己的蚂蚁队长。

2.《去年的树》的体裁是童话,是通过对话展开故事情节,推动故事发展的。

全文共有四次对话,第一次是鸟儿与树的对话;

第二次是鸟儿与树根的对话;

第三次是鸟儿与门先生的对话;

第四次是鸟儿与小女孩的对话。

一文中的小鸟让我们懂得了做人要讲信用,对待朋友要真诚。

3.《去年的树》中,一棵树与一只鸟是好朋友,歌是鸟儿唱给树的,鸟儿为了找到自己的好朋友树,先后问了树根、大门、小女孩,分别去了山谷、工厂、村子,最后在小女孩家找到了树点亮的煤油灯。

4.《那一定会更好》通过种子的心理活动展开故事情节,讲述了一粒种子不愿被包裹着,努力长成了一棵高大的树被做成了一辆手推车,后来手推车被拆了,做成椅子,最后又被拼成了美丽的木地板的一段历程。

5.一粒种子,当它被泥土紧紧地包裹着时,它想:

站起来;

当它成了一棵高大的树时,它想:

做一棵会跑的树;

当它变成一辆手推车时,它想:

停下来,坐着休息一会儿;

当它变成一把椅子时,它又想:

躺下。

6.种子的一生一共经历了长成一棵高大的树,被农夫做成一辆手推车、一把椅子,最后年轻的农夫把它拼成了美丽的木地板。

7.《在牛肚子里旅行》讲述了红头在牛肚子里的冒险经历,它的好朋友青头在牛背上大声指引帮助它,让它从牛的胃里回到了牛嘴里,最后又让牛打喷嚏,使得好朋友成功获救的故事。

8.《在牛肚子里旅行》讲述了两只蟋蟀玩捉迷藏,一只叫红头的小蟋蟀,在与朋友青头游戏的过程中,被一头大黄牛吞到嘴里,在牛肚子里作了一次惊险的旅行的故事。

9.《在牛肚子里旅行》学习后,告诉我们的科学小知识是:

牛有四只胃,牛吃食具有反刍现象。

前三个是用来贮藏食物的,只有第四个胃才是管消化的。

10《一块奶酪》讲述了蚂蚁队长和蚂蚁们一起搬奶酪,不小心弄掉了一块奶酪,最后它让小蚂蚁吃掉奶酪渣,大家一起搬回奶酪的故事。

11.《一块奶酪》一课写一位蚂蚁队长在搬运奶酪的过程中以身作则,克服了自私的心理,从而赢得了蚂蚁们的拥护的故事,告诉人们作为领导要大公无私才能赢得人们的尊重。

11.《一块奶酪》一文中的蚂蚁队长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后,它自己并没有吃掉那块奶酪渣子,而是让年龄最小的蚂蚁吃了,结果蚂蚁们干起活来,劲头比刚才更足了。

13.除了本单元的几篇童话,我还知道叶圣陶的《稻草人》,格林兄弟的《格林童话》,以及安徒生的《安徒生童话》。

第四单元

1.《总也倒不了的老屋》讲述了一间老屋在每次准备倒下时,因为分别答应小猫、老母鸡、小蜘蛛的请求,给予它们帮助而总也倒不了的故事,赞扬了老屋乐于助人的品质。

2.《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这篇课文围绕胡萝卜先生和他的长胡子展开有趣的情节,故事虽然没有结束,但让我们知道他的长胡子帮助了他人。

3.《不会叫的狗》写一只不会叫的狗学叫的故事。

它学小公鸡叫,遭到狐狸的嘲笑;

学杜鹃叫,差点被猎人打死。

最后,课文设计了三种不完整的结局,引导我们预测并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

1.《总也倒不了的老屋》一文中,老屋在准备倒下的时候,先是应小猫的请

求坚持了一个晚上;

然后是应老母鸡的请求坚持了二十一天;

最后应小蜘蛛

的请求,直坚持着没有倒下,因为小蜘蛛的故事一直没有讲完。

2.读了《总也倒不了的老屋》一文,我知道了小猫用老屋避雨睡觉;

老母鸡用老屋孵小鸡;

小蜘蛛用老屋织网捉虫。

3.《总也倒不了的老屋》一文中,老屋帮助了小猫、老母鸡、小蜘蛛,最后在小蜘蛛的陪伴下晒太阳,体现了老屋乐于助人的精神。

4.《总也倒不了的老屋》一文中的“老屋”活了一百多岁,在它快要倒的时候,小猫因为找不到安心睡觉的地方、小鸡因为找不到安心孵蛋的地方、小蜘蛛因为找不到安心织网抓虫的地方请求它别倒,老屋都答应了,体现了老屋乐于助人的精神。

5.《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一文中,胡萝卜先生常常为胡子发愁,因为他长着浓密的胡子,必须每天刮。

一天,他漏刮了根胡子,这根胡子随着他的步伐

而变长,后来,这根胡子被小男孩当成风筝线,被鸟太太当成晾衣绳。

文章末尾是一个省略号,想象一下,还有小白兔用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做了跳绳。

可以看出胡萝卜先生是个善良、有爱心的人。

5.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并没有被胡萝卜先生发现,一路上却帮助了放风筝的男孩和晾尿布的鸟太太,将来也许还会帮助更多的人,这说明了我们每个人身上或许都有自己未发现的优点,不要轻易低估自己,要积极向上。

6.《不会叫的狗》一文中,狗先跟小公鸡学叫,发出了喔喔喔的叫声,结果被狐狸嘲笑;

接着又跟杜鹃学叫,发出了咕咕的叫声,结果差点被猎人打中。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应该尊重客观事实,事物都有它本来的样子。

7.《不会叫的狗》中的动物对待这只狗的态度不同:

小公鸡关心小狗,诚心诚意地教;

狐狸嘲笑、看不起小狗;

杜鹃怜悯、关心小狗。

这是一只有尊严、有追求的小狗。

1.胡萝卜先生常常为胡子发愁,因为他有着浓密的胡子,必须每天刮胡子。

2.胡萝卜先生因为近视,所以漏刮了一根胡子,这根胡子因为蘸了果酱,所以一点一点地变长了。

3.小蜘蛛的故事一直没讲完,因此,老屋到现在还站在那儿,边晒太阳,边听小蜘蛛讲故事。

4.这根胡子长在下巴的右边,胡萝卜先生吃果酱面包的时候,胡子蘸到了果酱。

对一根胡子来说,果酱是多么好的营养品啊!

5.它一不会像狗一样叫,不会像猫一样叫,也不会像牛那样哞哞叫,更不会像马那样嘶鸣。

它是一只不会叫的小狗,不知道自私到了一个没有狗的国家。

6.就在那几天,人们开始打猎了,树林里来了很多猎人,里面还有百发百中的神枪手。

哪怕是一只夜莺,他们也会给打下来。

第五单元

1.《搭船的鸟》文,作者以一个小孩子的口吻写了他在大自然中观察、认识翠鸟的过程,字里行间流露出对翠鸟的喜爱之情。

2.《金色的草地》讲述了生活在乡下的兄弟俩经常在草地上玩耍,以及哥哥发现草地颜色的变化及其变化的规律和原因的故事,告诉人们要观察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无穷的乐趣。

1.《搭船的鸟》以一个孩子的口气写了他在大自然中认识翠鸟的过程,字里行间充满了一颗童心对自然的爱。

它搭着顺风船捕鱼的情景令我们难以忘怀,更加令我们难忘的是它那艳丽的色彩和敏捷的身手。

2.文章以“搭船的鸟”为题,“搭”是“乘、坐”的意思,“搭船”即“顺便乘坐船。

”一个“搭”字使鸟儿具有了灵性,体现了鸟和人在自然中的和谐。

搭船的鸟是一只漂亮的翠鸟。

它搭了“我们”的船,在捕鱼吃呢!

3.《金色的草地》叙述了“我”发现蒲公英傍晚花瓣合拢、日出重新张开这一奇特的自然现象,从此非常喜爱蒲公英的过程。

文中描写了兄弟之间嬉戏玩乐的情景,表现了他们团结和谐的亲情。

从作者的身上我学到了仔细观察、善于思考的品质。

4.文章末尾说蒲公英“和我们一起睡觉,和我们一起起床”,这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5.《金色的草地》一文中写到早上草地是绿色的,因为蒲公英的花瓣还没张开;

中午,草地是金色的,因为蒲公英的花瓣张开了;

傍晚,草地是绿色的,因为蒲公英的花瓣合拢了。

6.童年时的作者对蒲公英一直是最喜爱的吗?

不是的。

最初,只是兄弟间寻开心时才揪掉“这些并不引人注目的蒲公英”;

后来,通过观察,发现了蒲公英的奇妙变化,从那时起,蒲公英成了我们最喜爱的一种花。

7.《金色的草地》中草地早晨、中午、晚上的颜色分别是绿色、金色、绿色。

原来蒲公英的花就像我们的手掌,可以张开、合上。

花朵张开时,花瓣是金色的,草地也是金色的;

花朵合拢时,金色的花瓣被包住了,草地就变成绿色的了。

1.多么美丽的小鸟啊!

它有一张红色的长嘴,羽毛是翠绿的,翅膀带着一些蓝色,比鹦鹉还漂亮。

2.它一下子冲进水里,不见了。

可是,没一会儿,它飞起来了,红色的长嘴衔着一条小鱼。

它站在船头,一口把小鱼吞了下去。

所填的词语都是动词,表现出了翠鸟动作的敏捷。

3.早上,草地是绿色的,因为蒲公英的花是合拢的;

中午,草地是金色的,因为蒲公英的花的张开的。

4.观察时不仅用眼睛看,用耳朵听,还可以用手摸,用鼻子闻,有时还可以尝一尝。

5.生活中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法国罗丹

第六单元

1.《古诗三首》中,《望天门山》描绘的是天门山夹江对峙,长江波澜壮阔的雄奇秀丽的景色;

《饮湖上初睛后雨》描绘的是西湖在不同天气下呈现的不同风姿;

《望洞庭》勾勒了一幅优美的洞庭湖秋月图。

这三首诗都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与赞美。

2.《富饶的西沙群岛》一文。

作者按海水、海底、海岛的顺序具体形象地介绍了西沙群岛瑰丽的风光和丰富的物产,抒发了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3.《海滨小城》展现了绚丽多彩的海滨景象以及美丽整洁的小城风光,抒发了作者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4.《美丽的小兴安岭》描述了我国东北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美丽的景色和丰富的物产,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山河的热爱赞美之情。

1.《古诗三首》:

(1)《望天门山》一诗中用了断、开、流、回、出、来六个动词,写出山水景物呈现出跃跃欲出的动态,描绘了天门山一带的雄奇阔远。

(2)《饮湖上初晴后雨》把西湖比作西施,写出了西湖迷人的神韵。

《望洞庭》中,在诗人的笔下,湖面就是一面未经打磨的铜镜,君山就是青螺,洞庭湖就是白银盘。

(3)《饮湖上初晴后雨》诗中的“西子”是指春秋时代越国有名的美女西施,后两句诗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把西湖比作西施,表达了作者对西湖喜爱。

(4)《饮湖上初晴后雨》一诗抓住西湖时晴时雨的特征,描绘了西湖在晴天和雨天的不同美景,再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刻画了西湖的美丽多娇,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5)《望洞庭湖》诗中“洞庭湖”在我国湖南省境内。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一句把湖面比作白银盘,写出了秋夜月光下洞庭湖的美景。

(6)《望洞庭》是唐代诗人刘禹锡写的,描写了秋月映照下的洞庭湖的优美景色,表达了诗人对洞庭湖的美景的喜爱、对大自然的热爱的思想感情。

(7)《望天门山》一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李白。

诗的前两句用铺叙的方法,描写了天门山的雄奇壮观和江水浩荡奔流的气势,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乐观豪迈的思想感情。

2.《富饶的西沙群岛》一文是从海面、海底、海岛三个方面,按方位顺序具体描写了西沙群岛的景色和物产的。

3.《海滨小城》一文按照空间变换的顺序,抓住海滨和小城的特点,描绘了这座海滨小城的美丽景色,表达了作者对海滨小城的喜爱和赞美。

4.《海滨小城》按照空间的顺序,抓住美丽和整洁的特点,描绘了这座海滨小城的景色。

5.《美丽的小兴安岭》文写了我国东北的小兴安岭的树多,按照时间的顺序,

从春天、夏天、秋天、冬天这样的顺序,描绘出小兴安岭的美丽的景色和丰富的物产,表达了作者对小兴安岭的喜爱之情。

1.《富饶的西沙群岛》讲述了西沙群岛位于南海的西北部,是我国海南省三沙市的一部分。

那里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个可爱的地方。

那里的鱼很多,所以人们说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

随着祖国建设事业的发展,可爱的西沙群岛,会更加美丽,更加富饶。

2.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诱人,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

3.远在南海上的西沙群岛是我国的海防前哨,那里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个可爱的地方。

4.小兴安岭的春天,树木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

夏天,树木长得葱葱茏茏,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封得严严实实;

秋天,森林向人们献出了酸甜可口的山葡萄;

冬天,雪花在空中飞舞,树上积满了白雪。

5.早晨,雾从山谷里升起来,整个森林浸在乳白色的浓雾里。

太阳出来了,千万缕像利剑一样的金光,穿过树梢,照射在工人宿舍门前的草地上。

6.除了沥青的大路,都是用细沙铺成的,踩上去咯吱咯吱地响,好像踩在沙滩上一样。

人们把街道打扫得十分干净,甚至连一片落叶都没有。

1.暑假里,爸爸带我游赏杭州西湖。

在看到西湖晴天与雨天的美丽景色时,我不禁感叹道:

“怪不得宋代诗人苏轼把西湖比作美女西施,写出了千古名句

“欲把西湖比西子,浴妆浓抹总相宜。

”,西湖真美啊!

2.在看到天门山那江水回旋的壮观景象后,我吟诵起了唐代诗人李白的诗句“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3.乘坐轻舟行驶在长江上,耳听两岸的猿啼声,又看见两旁的山影,小明不禁吟诵起《早发白帝城》中的诗句: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第七单元

1.《大自然的声音》一文采用总分的段落结构,以清新活泼的笔调介绍了大自然中风的声音、水的声音和动物的声音,让我们感受到了大自然声音的美妙。

2.《父亲、树林和鸟》通过写“我”和父亲在树林里谈论鸟,表现了父亲对鸟儿、对大自然深深的喜爱之情,同时启发我们应该爱鸟、护鸟,保护大自然。

3.《带刺的朋友》这篇课文用生动的语言描述来了一只聪明的小刺猬偷枣的过程,表达了作者对小刺猬的喜爱与钦佩之情。

1.《大自然的声音》一文的中心句是大自然有许多美妙的声音。

文中把风、水、动物都看作是大自然的音乐家。

文中有许多描写声音的词语:

如:

叽叽喳喳、叮叮咚咚,你还能写出三个这样的词语吗?

哗啦哗啦、轰隆轰隆、滴滴答答。

2.《大自然的声音》一文中主要为我们介绍了两位“音乐家”是风、水,和一位“歌手”,是动物。

作者运用了拟人和排比的手法为我们描绘了大自然中的各种声音,我们能从作者优美的文字感受到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

3.“我真高兴,父亲不是猎人。

”这句话是说父亲爱鸟而不会伤害鸟,这样写也表现了作者对鸟的喜爱。

4.《父亲、树林和鸟》一文开头用“父亲一生最喜欢树林和歌唱的鸟”这句话直接点题,概括了父亲、树林和鸟三者的关系,文章最后以“我真高兴,父亲不是猎人”这句话结尾,表现了父亲对鸟的喜爱,照应了开头。

父亲因为喜欢树林和歌唱的鸟,所以,即使他十分了解鸟的习性,也不会对鸟儿有任何伤害。

5.《父亲、树林和鸟》记叙了父亲带我走过树林遇见鸟的事,从作者的视角可以感受到“父亲”对鸟的了解和喜爱,侧面突显了“父亲”爱鸟之情。

6.《带刺的朋友》一文描写了一只可爱的刺猬,在作者家的院子里偷枣的事。

文章通过作者细致入微的观察,描写了刺猬偷枣的过程,表现了刺猬的可爱,文章妙趣横生,风趣的语言表达出作者对刺猬的喜爱之情。

7.《带刺的朋友》一文中描写刺猬活动的顺序是:

上树、摇树、下树、归枣、扎枣、驮枣离去。

8.“带刺的朋友”指的是_刺猬,它能利用刺来偷枣。

9.刺猬偷枣的经过是:

爬树摇枣——落地归枣——打滚扎枣——驮枣快跑。

文中表达了“我”对刺猬的喜爱之情。

10.文中作者对刺猬的称呼由那个东西到那个家伙,最后说小东西,可以看出作者对刺猬的情感变化从好奇到觉得有趣,最后生出钦佩和喜爱之情。

1.动物是大自然的歌手。

走在公园里,听听树上叽叽喳喳的鸟叫;

坐在一棵树下,听听唧哩哩唧哩哩的虫鸣;

在水塘边散步,听听蝈蝈的歌唱。

2.水,也是大自然的音乐家。

下雨的时候,他喜欢玩打击乐器。

小雨滴敲敲打打,一场热闹的音乐会便开始了。

滴滴答答……叮叮咚咚……所有的树林,树林里的每片树叶;

所有的房子,房子的屋顶和窗户,都发出不同的声音。

3.春天的黎明,父亲来到树林边闻到了鸟味;

没有风,看到了树叶在动,就知道“林子里有不少鸟”。

第八单元

《司马光》——司马光——砸缸救人——沉着机智

《掌声》——英子——上台演讲——找回自信

《手术台就是阵地》——白求恩——阵地手术——国际主义精神

1.《司马光》是一篇文言文,通过记叙司马光小时候砸缸救友的故事,赞颂了司马光遇事沉着冷静、肯动脑筋的品质。

2.《掌声》讲述了残疾女孩英子在同学们热烈的掌声中变得开朗、自信的故事,告诉我们在生活中要多给他人一点关爱和鼓励。

3.《灰雀》讲述了列宁、灰雀和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