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必修三常考经典非选择题集锦.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452418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86.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必修三常考经典非选择题集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历史必修三常考经典非选择题集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历史必修三常考经典非选择题集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历史必修三常考经典非选择题集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历史必修三常考经典非选择题集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历史必修三常考经典非选择题集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历史必修三常考经典非选择题集锦.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历史必修三常考经典非选择题集锦.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历史必修三常考经典非选择题集锦.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历史必修三常考经典非选择题集锦.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历史必修三常考经典非选择题集锦.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历史必修三常考经典非选择题集锦.docx

《历史必修三常考经典非选择题集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必修三常考经典非选择题集锦.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历史必修三常考经典非选择题集锦.docx

历史必修三常考经典非选择题集锦

1.(9分)阅读下列材料:

现在春天来了嘛,一百种花都让它开放,不要让几种花开放,还有几种花不让它开放,这就叫百花齐放。

又说:

百家争鸣是诸子百家,春秋战国时代,二千年前那个时候,有许多学说,大家自由争论,现在我们也需要这个。

----1956年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第七次会议上的讲话

(1)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两个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根本原因。

社会大变革奴隶制瓦解封建制形成新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确立(4分)

(2)秦汉时期,“百家争鸣”局面结束过程中的两个重大事件是什么?

新中国“百花齐放”局面遭遇寒流主要是在什么时期?

焚书坑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文革时期

(3)由此你能得出什么认识?

(2分)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处理好文学艺术和政治的关系(2分)

 

2.(16分)阅读下列材料;

 根据《自然科学大事年表》的统计,从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1000年,中国在世界重大科技成就中所占的比例约计50%-71%。

公元1000年后的宋元时期的几项重大发明对促进世界文明的发展和进步又做出了极其重要的贡献。

但自16世纪以后,欧洲诞生了近代科学,中国文明却没能够在亚洲产生与欧洲相似的近代科学。

(1)宋元时期,对世界文明与进步产生重要影响的发明有哪些?

其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

(9分)

印刷术、指南针、火药。

(3分,每点1分)

影响:

火药推动了欧洲火药武器的发展,为成长中的资产阶级提供了战胜封建势力的有力武器,还促进了生产技术的进步;指南针的使用促进了远洋航行,迎来了地理大发现的时代;印刷术大大推动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和社会的进步。

(2)举出近代欧洲在物理学和生物学方面(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除外)取得的成果及其发明者各两项。

(4分)

物理学——伽利略发现了自由落体定律;牛顿提出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普朗克提出量子假说,爱因斯坦利用量子理论成功地解释了光电效应,玻尔提出了量子理论。

生物学——胡克开启了细胞学说;拉马克提出早期的生物进化思想;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创立生物进化论。

(3)试从经济发展水平、统治政策和思想文化方面,分析16世纪以后中国为什么不能产生与欧洲相似的近代科学?

(3分)

当时中国封建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统治者推行重农抑商政策、文化专制政策和八股取士制度,科技的发展缺乏足够的物质条件和思想自由。

3.(13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一种思想解放潮流的出现往往预示着一场重大社会变革的到来,而且这种潮流还会冲破地域的限制,对东西方社会文化产生深远的影响。

(1)14—18世纪的西欧,出现了哪三次影响巨大的思想解放潮流?

(1分)18世纪至19世纪末,受启蒙思想影响欧美地区和中国发生了哪些政治变革?

(3分)

文艺复兴运动、宗教改革运动、启蒙运动。

(1分)变革:

北美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戊戌变法。

(3分)

材料二政治上的自由是公共自由,要保障公共自由,就应该避免把权力单独委托给一个人、几个人或少数人,因为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

为此,提出一条原则,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用权力来约束权力,形成一种能联合各种权力的机制,其中各种权力既调节配合,又互相制约,即权力要分开掌握和使用。

——孟德斯鸠《罗马盛衰原因论》

(2)归纳材料二所体现的思想,并指出这一思想的历史影响。

(3分)

“分权与制衡”(即三权分立,制约与平衡)的思想。

(1分)它否定了封建专制制度的合理性,奠定了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基本原则

材料三孙中山先生一生追求真理,始终与时俱进。

孙中山先生始终站在时代前列,以“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为自己的座右铭,强调要“内审中国之情势,外察世界之潮流,兼收众长,益以新创”。

孙中山先生注重学习世界上的先进知识和有益思想成果,并希望结合中国的实际用来改造中国。

——胡锦涛《在孙中山先生诞辰14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2006年11月12日)

(3)举出辛亥革命后孙中山“与时俱进”的事例,并分析促成孙中山这些重大发展的主客观原因是什么?

(6分)

提出了新三民主义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与中共合作,掀起国民革命运动。

(2分)主客观原因:

孙中山坚持民主革命精神,有强烈的爱国心和救国救民的责任感,顺应时代潮流;依靠军阀屡遭失败;苏联的帮助(或十月革命的影响);中国共产党的支持和影响

4、19世纪30年代到20世纪初,自然科学基础理论研究取得了哪三项伟大的成就?

它们对技术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和人类的思想认识产生了哪些深远影响?

参考答案:

(1)三大成就:

法拉第等人的电磁感应理论、达尔文的进化论和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2)影响:

①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使机械能可以转化为电能,为制造发电机创造了可能,这就为开辟人类生活的新时代一一电的时我创造了条件,从而推动了以电力技术推广和应用为中心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加速了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

②达尔文的进化论科学地解释了生物物种的发展变化,是对生物学的一次伟大综合,使人的认识从宗教迷信中解放出来。

③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打破了传统的物理学观念,确立了现代理论物理学的基础。

它揭示了时空的可变性,使人的认识深入到微观高速运动领域,其质能关系式奠定了利用原子能的理论基

5.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2分)

材料一:

两位决定时代发展的科学家和他们的成果

材料二:

二次工业革命后,人类社会生活发生重大变化:

 

回答:

(1)材料一认为“两位科学家决定时代发展”。

为种观点对不对?

说明理由。

(5分)

(2)阅读材料二,二次工业革命后,人类社会生活发生哪些重大变化?

(3分)

(3)材料三反映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是什么?

(4分)

参考答案:

(12分)

(1)对。

瓦特改良研制成“万能蒸汽机”,解决了工业发展的动力问题,大规模的生产越来越多使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在他的理论指导下,发电机和电动机相继产生,电力作为一种新能源,带动机器生产,并影响人类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使人类社会进入电汽时代。

(5分)

(2)蒸汽机车和电车的出现,使人类交通运输事业发生彻底改变,尤其是电车为城市居民出行提供了方便。

(3分)

(3)积极:

促进了新的城市形成,随着经济发展,城市变得更加繁荣,城市变得日益重要;消极:

污染环境更加严重,影响了可持续性发展。

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不必尽索之于经文,而必无悖于经义。

如其心圣人之心,行圣人之行,以孝悌忠信为德,以尊主庇民为政,虽朝运汽轮,夕驰铁路,无害为圣人之徒也。

材料二:

君权日益尊,民权日益衰,为中国致弱之根源——君权与民权合,则情易通,议法与行法分,则事易就,二者斯强矣。

材料三:

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的一切黑暗。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近代中国哪个派别的观点?

在向西方学习方面,这一派别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3分)

(2)材料二反映了近代中国哪个派别的观点?

其代表人物有谁?

他们提出了什么救国方案?

(6分)

(3)材料四反映了近代中国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救国方案,这一方案是什么?

他们为了实现自己的主张,进行了什么活动?

你如何评价这一活动?

(8分)

(4)依据上述材料,试说明中国向西方学习经历了一个怎样的发展历程。

(3分)

4.

(1)派别:

地主阶级洋务派(1分)。

指导思想: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2分)。

(2)派别:

资产阶级维新派(1分)。

代表人物:

康有为、梁启超、严复(3分)。

救国方案:

维新变法,实行君主立宪(2分)

(3)方案:

民主和科学(2分)。

活动:

新文化运动(1分)。

评价:

①新文化运动是资产阶级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反封建斗争,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②使人民的思想特别是青年的思想得到空前解放。

③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④推动了中国自然科学的发展。

⑤对东西方文化存在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的片面性。

(5分)

(4)从学习外国的先进技术到学习外国的政治制度,再到学习外国的思想文化,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不断提高的发展历程。

(3分)

5.(18分)阅读下列材料(原创):

材料一:

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李鸿章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函

材料二:

欲自强,必先致富;欲致富,必首在振工商;欲振工商,必先讲求学校,速立宪法,尊重道德,改良政治。

——郑观应《盛世危言》

材料三:

泰西近政论,皆有三权:

有议政之官,有行政之官,有司法之官,三权立,然后事体备。

以我朝论之,皇上则为元首,百体所从,军机号曰政府,出纳王命。

——康有为《应昭统筹全局折》

材料四:

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众生谋幸福,因不愿少数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

这三样有一样做不到,也不是我们的本意。

达到了这三样目的之后,我们中国就当成为完美的国家。

——孙中山《在东京民报创刊两周年庆祝大会上的演讲》

材料五:

1915年,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并在创刊号上发表《敬告青年》一文。

他号召必须树立变革现实的思想,要有探究的勇气和创新的胆识。

这样,陈独秀等人举起了新文化的大旗,揭开了一场空前规模的新文化运动序幕。

请回答:

(1)材料一是近代哪一政治派别的主张?

(1分)其主要观点是什么?

(1分)

(2)材料三与材料二的主张有何相似之处?

(1分)

(3)康有为维新思想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1分)

(4)材料四中的民族革命、政治革命和社会革命分别与三民主义中的哪些一一对应?

(3分)三民主义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1分)

(5)根据材料五,判断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是什么?

(1分)并指出后期新文化运动的“新”主要“新”在哪里?

(1分)。

(6)上述材料反映了在近代中国,为了挽救民族危机,先进的中国人在中国分别掀起了什么运动?

(4分)从中可得出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主要阶段特征是什么?

(2分)

(7)这一系列学习均宣告失败,其主要原因是什么?

(1分)为此,我们得到的主要启示是什么?

(1分)

5.

(1)①(1分)洋务派

②(1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维护清朝统治。

(2)(1分)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即君主立宪制。

(3)(1分)把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学说同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

(4)①(3分)民族革命——民族主义,政治革命——民权主义,社会革命——民生主义。

②(1分)民权主义

(5)①(1分)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或《新青年》)

②(1分)在中国宣传马克思主义(或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6)①(4分)洋务派——洋务运动,维新派——维新变法,革命派——辛亥革命,资产阶级激进派——新文化运动。

②(2分)器物——制度——思想文化

(7)①(1分)其学习的内容不符合中国的国情,即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状况。

②(1分)要与中国的国情相结合;要实事求是;要理论联系实际;只有赢得民族独立,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社会性质,中国才可能走上富强、民主的道路。

(任答一点就给分)

6.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站在时代前列,探求救国救民的真理,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现代化)进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地主阶级抵抗派代表人物有哪些?

他们主张向西方学习什么?

(2分)

(2)19世纪90年代,康有为、梁启超等人主张向西方学习什么?

简要说明其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4分)

(3)20世纪初,出现了新文化运动,请写出其中一位代表人物。

该运动对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4分)

6.

(1)林则徐、魏源,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器物),师夷长技以制夷

(2)学习西方的君主立宪政治制度。

作用:

①戊戌维新是一场资产阶级启蒙运动,开阔了知识分子们的眼界,提高了他们参与政治的热情。

②戊戌维新是近代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探索救国救民真理的一次爱国运动。

他们将救亡与政治变革结合在一起,虽然没有成功,但对中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③维新派对封建制度的批判,客观上有利于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

(3)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等(任意一个)

新文化运动对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的影响:

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是一次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促进了科学文化的发展;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传播和五四运动的发生。

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进新时代,高举旗帜开创未来……”——《走进新时代》

材料二“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崛起座座城……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春天的故事》

请回答:

(1)材料一是建国以来党的三代领导集体丰功伟绩的写照。

歌词中“当家作主站起来”“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描绘的分别是哪三大理论成果的产物?

(3分)

(2)材料二中的“老人”是谁?

(1分)“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与哪次会议的召开有关?

(2分)

(3)材料二中“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的“诗篇”围绕的根本问题是什么?

有何重要意义?

(4分)

7.

(1)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3分)

(2)邓小平。

(1分)十一届三中全会。

(2分)

(3)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2分)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标志着邓小平理论成熟并形成体系。

(2分)

11.工业革命虽然没有刀光剑影,却对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深刻影响,大大改变了世界面貌。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列出两次工业革命中新兴工业部门。

(各举一例)(2分)

(2)两次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生产组织形式产生了怎样的变化?

(2分)

(3)下列四幅图片中重大发明出现于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是()(2分)

ABCD

(4)汽车是你常坐的交通工具,你认为汽车发明的前提条件是什么?

汽车的发明给人类带来了哪些积极影响?

又有哪些消极影响?

11.

(1)工业革命:

棉纺工业;钢铁工业等。

(1分)第二次工业革命:

出现电力、化学、石油开采和加工、汽车、飞机制造等新工业(举出一个即可)。

(1分)

(2)工业革命:

工厂成为最基本的组织形式;(1分)

第二次工业革命:

产生了垄断组织。

(1分)

(3)B(2分)

(4)条件:

内燃机的发明;(1分)积极影响:

改善了交通条件,密切了各地之间的联系,为世界市场的发展提供了先进的物质条件。

(2分)

消极影响:

汽车尾气含有较多的有毒气体,对环境有污染。

(其他言之有理也可得分)(1分)

1.儒家思想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它既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世界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请回答:

(1)儒家思想为什么能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

(3分)

(2)儒家思想在春秋战国、秦朝和西汉时期有何不同遭遇?

(3分)

(3)在宋明时期又有何新的发展?

作出贡献的历史人物分别是谁?

(2分)

(4)在近代历史上,儒家思想的地位是如何遭到挑战的?

(6分)

1.答:

(1)董仲舒发展了儒家思想,使之适应统治者的需要;法家思想治国实践的失败;统治者采取“罢黝百家,独尊儒术”政策等。

(3分)

(2)不同的遭遇。

春秋战国时期,备受冷落,“百家争鸣”。

秦朝时,受到沉重打击和摧残,“焚书坑儒”。

西汉时,备受推崇,确立其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逐渐成为中国封建文化传统的主流思想。

(3分)

(3)宋朝:

出现新的儒学体系―“理学”,代表人物是程颖、程颐,明朝;“心学”,代表人物是王阳明。

(2分)

(4)①地主阶级“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思想的出现,主张向西方学习以挽救封建统治,直接冲击了儒学的历史地位。

②资产阶级维新派和革命派,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不仅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而且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要改变中国的政体,在反封建问题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③新文化运动倡导民主和科学,宣传马克思主义,把斗争的矛头直接对准封建统治的思想基础,冲击了封建伦理道德及其政治意识,动摇了封建思想的正统地位,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6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