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设计规范 (GB50061-2010).docx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345484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547.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66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设计规范 (GB50061-2010).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66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设计规范 (GB50061-2010).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66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设计规范 (GB50061-2010).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66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设计规范 (GB50061-2010).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66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设计规范 (GB50061-2010).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66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设计规范 (GB50061-2010).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2页
66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设计规范 (GB50061-2010).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2页
66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设计规范 (GB50061-2010).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2页
66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设计规范 (GB50061-2010).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2页
66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设计规范 (GB50061-2010).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2页
66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设计规范 (GB50061-2010).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2页
66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设计规范 (GB50061-2010).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2页
66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设计规范 (GB50061-2010).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2页
66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设计规范 (GB50061-2010).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2页
66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设计规范 (GB50061-2010).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2页
66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设计规范 (GB50061-2010).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2页
66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设计规范 (GB50061-2010).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2页
66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设计规范 (GB50061-2010).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2页
66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设计规范 (GB50061-2010).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2页
66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设计规范 (GB50061-2010).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2页
亲,该文档总共3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66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设计规范 (GB50061-2010).docx

《66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设计规范 (GB50061-2010).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66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设计规范 (GB50061-2010).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66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设计规范 (GB50061-2010).docx

  文中黑体字为强制条文

阅读点击图片放大阅读

1. 总则

1.0.1为使66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的设计做到供电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便于施工和检修维护,有利于环境保护和资源的综合利用,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66kV及以下交流架空电力线路(以下简称架空电力线路)的设计。

1.0.3架空电力线路设计应认真贯彻国家的技术经济政策,符合发展规划要求,积极地采用成熟可靠的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

1.0.4架空电力线路的杆塔结构设计应采用以概率理论为基础的极限状态设计法。

1.0.5本规范规定了66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设计的基本技术要求,当本规范与国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相抵触时,应按国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执行。

1.0.6架空电力线路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语

2.0.1电力线路powerline

应用于电力系统两点之间输电的导线、绝缘材料和各种附件组成的设施。

2.0.2架空电力线路overheadpowerline

用绝缘子和杆塔将导线架设于地面上的电力线路。

2.0.3输电线路transmissionline

作为输电系统一部分的线路。

2.0.4导线conductor

通过电流的单股线或不相互绝缘的多股线组成的绞线。

2.0.5地线overheadgroundwire

在某些杆塔上或所有的杆塔上接地的导线,通常悬挂在线路导线的上方,对导线构成一保护角,防止导线受雷击。

2.0.6档距span

两相邻杆塔导线悬挂点间的水平距离。

2.0.7弧垂sag

一档架空线内,导线与导线悬挂点所连直线间的最大垂直距离。

2.0.8爬电距离creepagedistance

在正常情况下,沿着加有运行电压的绝缘子瓷或玻璃绝缘件表面的两部件间的最短距离或最短距离的总和。

2.0.9机械破坏荷载mechanicalfailingload

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绝缘子串元件应独立经受施加在金属附件之间的拉伸荷载),绝缘子串元件试验时所能达到的最大荷载。

2.0.10杆塔poleandtowerofanoverheadline

通过绝缘子悬挂导线的装置。

2.0.11基础foundation

埋设在地下的一种结构,与杆塔底部连接,稳定承受所作用的荷载。

3. 路径

3.0.1架空电力线路路径的选择,应认真进行调查研究,综合考虑运行、施工、交通条件和路径长度等因素,统筹兼顾,全面安排,并应进行多方案比较,做到经济合理、安全适用。

3.0.2市区架空电力线路的路径应与城市总体规划相结合,路径走廊位置应与各种管线和其他市政设施统一安排。

3.0.3架空电力线路路径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要求:

1应减少与其他设施交叉;当与其他架空线路交叉时,其交叉点不宜选在被跨越线路的杆塔顶上。

2架空弱电线路等级划分应符合本规范附录A的规定。

3架空电力线路跨越架空弱电线路的交叉角,应符合表3.0.3的要求。

43kV及以上至66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不应跨越储存易燃、易爆危险品的仓库区域。

架空电力线路与甲类生产厂房和库房、易燃易爆材料堆场以及可燃或易燃、易爆液(气)体储罐的防火间距,应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的有关规定。

5甲类厂房、库房,易燃材料堆垛,甲、乙类液体储罐,液化石油气储罐,可燃、助燃气体储罐与架空电力线路的最近水平距离不应小于电杆(塔)高度的1.5倍;丙类液体储罐与电力架空线的最近水平距离不应小于电杆(塔)高度1.2倍。

35kV以上的架空电力线路与储量超过200m3的液化石油气单罐的最近水平距离不应小于40m。

6架空电力线路应避开洼地、冲刷地带、不良地质地区、原始森林区以及影响线路安全运行的其他地区。

3.0.4架空电力线路不宜通过林区,当确需经过林区时应结合林区道路和林区具体条件选择线路路径,并应尽量减少树木砍伐。

10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的通道宽度,不宜小于线路两侧向外各延伸2.5m。

35kV和66kV架空电力线路宜采用跨越设计,特殊地段宜结合电气安全距离等条件严格控制树木砍伐。

3.0.5架空电力线路通过果林、经济作物林以及城市绿化灌木林时,不宜砍伐通道。

3.0.6耐张段的长度宜符合下列规定:

135kV和66kV架空电力线路耐张段的长度不宜大于5km;

210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耐张段的长度不宜大于2km。

3.0.735kV和66kV架空电力线路不宜通过国家批准的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和缓冲区内。

4. 气象条件

4.0.1架空电力线路设计的气温应根据当地15年~30年气象记录中的统计值确定。

最高气温宜采用+40℃。

在最高气温工况、最低气温工况和年平均气温工况下,应按无风、无冰计算。

4.0.2架空电力线路设计采用的年平均气温应按下列方法确定:

1当地区的年平均气温在3℃~17℃之间时,年平均气温应取与此数邻近的5的倍数值;

2当地区的年平均气温小于3℃或大于17℃时,应将年平均气温减少3℃~5℃后,取与此数邻近的5的倍数值。

4.0.3架空电力线路设计采用的导线或地线的覆冰厚度,在调查的基础上可取5、10、15、20mm,冰的密度应按0.9g/cm3计;覆冰时的气温应采用-5℃,风速宜采用10m/s。

4.0.4安装工况的风速应采用10m/s,且无冰。

气温应按下列规定采用:

1最低气温为-40℃的地区,应采用-15℃;

2最低气温为-20℃的地区,应采用-10℃;

3最低气温为-10℃的地区,宜采用-5℃;

4最低气温为-5℃的地区,宜采用0℃。

4.0.5雷电过电压工况的气温可采用15℃,风速对于最大设计风速35m/s及以上地区可采用15m/s,最大设计风速小于35m/s的地区可采用10m/s。

4.0.6检验导线与地线之间的距离时,应按无风、无冰考虑。

4.0.7内部过电压工况的气温可采用年平均气温,风速可采用最大设计风速的50%,并不宜低于15m/s,且无冰。

4.0.8在最大风速工况下应按无冰计算,气温应按下列规定采用:

1最低气温为-10℃及以下的地区,应采用-5℃;

2最低气温为-5℃及以上的地区,宜采用+10℃。

4.0.9带电作业工况的风速可采用10m/s,气温可采用15℃,且无冰。

4.0.10长期荷载工况的风速应采用5m/s,气温应采用年平均气温,且无冰。

4.0.11最大设计风速应采用当地空旷平坦地面上离地10m高,统计所得的30年一遇10min平均最大风速;当无可靠资料时,最大设计风速不应低于23.5m/s,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山区架空电力线路的最大设计风速,应根据当地气象资料确定;当无可靠资料时,最大设计风速可按附近平地风速增加10%,且不应低于25m/s。

2架空电力线路位于河岸、湖岸、山峰以及山谷口等容易产生强风的地带时,其最大基本风速应较附近一般地区适当增大;对易覆冰、风口、高差大的地段,宜缩短耐张段长度,杆塔使用条件应适当留有裕度。

3架空电力线路通过市区或森林等地区时,两侧屏蔽物的平均高度大于杆塔高度的2/3,其最大设计风速宜比当地最大设计风速减少20%。

5. 导线、地线、绝缘子和金具5.1一般规定

5.1.1架空电力线路的导线可采用钢芯铝绞线或铝绞线,地线可采用镀锌钢绞线。

在沿海和其他对导线腐蚀比较严重的地区,可使用耐腐蚀、增容导线。

有条件的地区可采用节能金具。

5.1.2市区10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遇下列情况可采用绝缘铝绞线:

1线路走廊狭窄,与建筑物之间的距离不能满足安全要求的地段;

2高层建筑邻近地段;

3繁华街道或人口密集地区;

4游览区和绿化区;

5空气严重污秽地段;

6建筑施工现场。

5.1.3导线的型号应根据电力系统规划设计和工程技术条件综合确定。

5.1.4地线的型号应根据防雷设计和工程技术条件的要求确定。

5.2架线设计

5.2.1在各种气象条件下,导线的张力弧垂计算应采用最大使用张力和平均运行张力作为控制条件。

地线的张力弧垂计算可采用最大使用张力、平均运行张力和导线与地线间的距离作为控制条件。

5.2.2导线与地线在档距中央的距离,在+15℃气温、无风无冰条件时,应符合下式要求:

5.2.3导线或地线的最大使用张力不应大于绞线瞬时破坏张力的40%。

5.2.4导线或地线的平均运行张力上限及防振措施应符合表5.2.4的要求。

5.2.535kV和66kV架空电力线路的导线或地线的初伸长率应通过试验确定,导线或地线的初伸长对弧垂的影响可采用降温法补偿。

当无试验资料时,初伸长率和降低的温度可采用表5.2.5所列数值。

5.2.610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的导线初伸长对弧垂的影响可采用减少弧垂法补偿。

弧垂减小率应符合下列规定:

1铝绞线或绝缘铝绞线应采用20%;

2钢芯铝绞线应采用12%。

5.3绝缘子和金具

5.3.1绝缘子和金具的机械强度应按下式验算:

5.3.2绝缘子和金具的安装设计可采用安全系数设计法。

绝缘子及金具的机械强度安全系数应符合表5.3.2的规定。

6. 绝缘配合、防雷和接地

6.0.1架空电力线路环境污秽等级应符合本规范附录B的规定。

污秽等级可根据审定的污秽分区图并结合运行经验、污湿特征、外绝缘表面污秽物的性质及其等值附盐密度等因素综合确定。

6.0.235kV和66kV架空电力线路绝缘子的型式和数量,应根据绝缘的单位爬电距离确定。

瓷绝缘的单位爬电距离应符合本规范附录B的规定。

6.0.335kV和66kV架空电力线路宜采用悬式绝缘子。

在海拔高度1000m以下空气清洁地区,悬垂绝缘子串的绝缘子数量宜采用表6.0.3所列数值。

6.0.4耐张绝缘子串的绝缘子数量应比悬垂绝缘子串的同型绝缘子多一片。

对于全高超过40m有地线的杆塔,高度每增加10m,应增加一片绝缘子。

6.0.56kV和10kV架空电力线路的直线杆塔宜采用针式绝缘子或瓷横担绝缘子;耐张杆塔宜采用悬式绝缘子串或蝶式绝缘子和悬式绝缘子组成的绝缘子串。

6.0.63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的直线杆塔宜采用针式绝缘子或瓷横担绝缘子;耐张杆塔宜采用蝶式绝缘子。

6.0.7海拔高度超过3500m地区,绝缘子串的绝缘子数量可根据运行经验适当增加。

海拔高度为1000m~3500m的地区,绝缘子串的绝缘子数量应按下式确定:

6.0.8通过污秽地区的架空电力线路宜采用防污绝缘子、有机复合绝缘子或采用其他防污措施。

6.0.9海拔高度为1000m以下的地区,35kV和66kV架空电力线路带电部分与杆塔构件、拉线、脚钉的最小间隙,应符合表6.0.9的规定。

6.0.10海拔高度为1000m及以上的地区,海拔高度每增高100m,内部过电压和运行电压的最小间隙应按本规范表6.0.9所列数值增加1%。

6.0.113kV~10kV架空电力线路的引下线与3kV以下线路导线之间的距离不宜小于0.2m。

10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的过引线、引下线与邻相导线之间的最小间隙应符合表6.0.11的规定。

采用绝缘导线的架空电力线路,其最小间隙可结合地区运行经验确定。

6.0.1210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的导线与杆塔构件、拉线之间的最小间隙应符合表6.0.12的规定。

采用绝缘导线的架空电力线路,其最小间隙可结合地区运行经验确定。

6.0.13带电作业杆塔的最小间隙应符合下列要求:

1在海拔高度1000m以下的地区,带电部分与接地部分的最小间隙应符合表6.0.13的规定:

2对操作人员需要停留工作的部位应增加0.3m~0.5m。

6.0.14架空电力线路可采用下列过电压保护方式:

166kV架空电力线路:

年平均雷暴日数为30d以上的地区,宜沿全线架设地线。

235kV架空电力线路:

进出线段宜架设地线,加挂地线长度一般宜为1.0km~1.5km。

33kV~10kV混凝土杆架空电力线路:

在多雷区可架设地线,或在三角排列的中线上装设避雷器;当采用铁横担时宜提高绝缘子等级;绝缘导线铁横担的线路可不提高绝缘子等级。

6.0.15杆塔上地线对边导线的保护角宜采用20°~30°。

山区单根地线的杆塔可采用25°。

杆塔上两根地线间的距离不应超过导线与地线间垂直距离的5倍。

高杆塔或雷害比较严重地区,可采用零度或负保护角或加装其他防雷装置。

对多回路杆塔宜采用减少保护角等措施。

6.0.16小接地电流系统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无地线的杆塔在居民区宜接地,其接地电阻不宜超过30Ω;

2有地线的杆塔应接地;

3在雷雨季,当地面干燥时,每基杆塔工频接地电阻不宜超过表6.0.16所列数值。

6.0.17钢筋混凝土杆铁横担和钢筋混凝土横担架空电力线路的地线支架、导线横担与绝缘子固定部分之间,应有可靠的电气连接并与接地引下线相连,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部分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杆的非预应力钢筋可兼作接地引下线;

2利用钢筋兼作接地引下线的钢筋混凝土电杆,其钢筋与接地螺母和铁横担间应有可靠的电气连接;

3外敷的接地引下线可采用镀锌钢绞线,其截面不应小于25mm2;

4接地体引出线的截面不应小于50mm2,并应采用热镀锌。

7. 杆塔型式

7.0.1架空电力线路不同电压等级线路共架的多回路杆塔,应采用高电压在上、低电压在下的布置型式。

山区架空电力线路应采用全方位高低腿的杆塔。

7.0.235kV~66kV架空电力线路单回路杆塔的导线可采用三角排列或水平排列,多回路杆塔的导线可采用鼓型、伞型或双三角型排列;3kV~10kV单回路杆塔的导线可采用三角排列或水平排列,多回路杆塔的导线可采用三角和水平混合排列或垂直排列;3kV以下杆塔的导线可采用水平排列或垂直排列。

7.0.3架空电力线路导线的线间距离应结合运行经验,并应按下列要求确定:

135kV和66kV杆塔的线间距离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2使用悬垂绝缘子串的杆塔,其垂直线间距离应符合下列规定:

1)66kV杆塔不应小于2.25m;

2)35kV杆塔不应小于2m。

3采用绝缘导线的杆塔,其最小线间距离可结合地区经验确定。

380V及以下沿墙敷设的绝缘导线,当档距不大于20m时,其线间距离不宜小于0.2m;3kV以下架空电力线路,靠近电杆的两导线间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0.5m;10kV及以下杆塔的最小线间距离,应符合表7.0.3的规定。

7.0.4采用绝缘导线的多回路杆塔,横担间最小垂直距离,可结合地区运行经验确定。

10kV及以下多回路杆塔和不同电压等级同杆架设的杆塔,横担间最小垂直距离应符合表7.0.4的规定。

注:

表中0.45/0.6系指距上面的横担0.45m,距下面的横担0.6m。

7.0.5设计覆冰厚度为5mm及以下的地区,上下层导线间或导线与地线间的水平偏移,可根据运行经验确定;设计覆冰厚度为20mm及以上的重冰地区,导线宜采用水平排列。

35kV和66kV架空电力线路,在覆冰地区上下层导线间或导线与地线间的水平偏移,不应小于表7.0.5所列数值。

7.0.6采用绝缘导线的杆塔,不同回路的导线间最小水平距离可结合地区运行经验确定;3kV~66kV多回路杆塔,不同回路的导线间最小距离应符合表7.0.6的规定。

7.0.766kV与10kV同杆塔共架的线路,不同电压等级导线间的垂直距离不应小于3.5m;35kV与10kV同杆塔共架的线路,不同电压等级导线间的垂直距离不应小于2m。

8. 杆塔荷载和材料8.1荷载

8.1.1风向与杆塔面垂直情况的杆塔塔身或横担风荷载的标准值,应按下式计算:

8.1.2风向与线路垂直情况的导线或地线风荷载的标准值,应按下式计算:

8.1.3各类杆塔均应按以下三种风向计算塔身、横担、导线和地线的风荷载:

1风向与线路方向相垂直,转角塔应按转角等分线方向;

2风向与线路方向的夹角成60°或45°;

3风向与线路方向相同。

8.1.4风向与线路方向在各种角度情况下,塔身、横担、导线和地线的风荷载,垂直线路方向分量和顺线路方向分量应按表8.1.4采用。

注:

1X为风荷载垂直线路方向的分量,Y为风荷载顺线路方向的分量;

2WSa为垂直线路风向的塔身风荷载;

3WSb为顺线路风向的塔身风荷载;

4WSc为顺线路风向的横担风荷载。

8.1.5拉线高塔和其他特殊杆塔的风振系数β,宜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的有关规定采用,也可按表8.1.5的规定采用。

8.1.6风荷载档距系数α应按表8.1.6采用。

8.1.7杆塔的荷载可分为下列两类:

1永久荷载:

导线、地线、绝缘子及其附件的重力荷载,杆塔构件及杆塔上固定设备的重力荷载,土压力和预应力等;

2可变荷载:

风荷载,导线或地线张力荷载,导线或地线覆冰荷载,附加荷载,活荷载等。

8.1.8各类杆塔均应计算线路的运行工况、断线工况和安装工况的荷载。

8.1.9各类杆塔的运行工况应计算下列工况的荷载:

1最大风速、无冰、未断线;

2覆冰、相应风速、未断线;

3最低气温、无风、无冰、未断线。

8.1.10直线型杆塔的断线工况应计算下列工况的荷载:

1单回路和双回路杆塔断1根导线、地线未断、无风、无冰;

2多回路杆塔,同档断不同相的2根导线、地线未断、无风、无冰;

3断1根地线、导线未断、无风、无冰。

8.1.11耐张型杆塔的断线工况应计算下列两种工况的荷载:

1单回路杆塔,同档断两相导线;双回路或多回路杆塔,同档断导线的数量为杆塔上全部导线数量的1/3;终端塔断剩两相导线、地线未断、无风、无冰;

2断1根地线、导线未断、无风、无冰。

8.1.12断线工况下,直线杆塔的导线或地线张力应符合下列规定:

1单导线和地线按表8.1.12的规定采用;

2分裂导线平地应取1根导线最大使用张力的40%,山地应取50%;

3针式绝缘子杆塔的导线断线张力宜大于3000N。

8.1.13断线工况下,耐张型杆塔的地线张力应取地线最大使用张力的80%,导线张力应取导线最大使用张力的70%。

8.1.14重冰地区各类杆塔的断线工况应按覆冰、无风、气温为-5℃计算,断线工况的覆冰荷载不应小于运行工况计算覆冰荷载的50%,并应按所有导线及地线不均匀脱冰,一侧覆冰100%,另侧覆冰不大于50%计算不平衡张力荷载。

对直线杆塔,可按导线和地线不同时发生不均匀脱冰验算。

对耐张型杆塔,可按导线和地线同时发生不均匀脱冰验算。

8.1.15各类杆塔的安装工况应按安装荷载、相应风速、无冰条件计算。

导线或地线及其附件的起吊安装荷载,应包括提升重力、紧线张力荷载和安装人员及工具的重力。

8.1.16终端杆塔应按进线档已架线及未架线两种工况计算。

8.2材料

8.2.1型钢铁塔的钢材的强度设计值和标准应按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的有关规定采用。

钢结构构件的孔壁承压强度设计值应按表8.2.1-1采用。

螺栓和锚栓的强度设计值应按表8.2.1-2采用。

8.2.2环形断面钢筋混凝土电杆的钢筋宜采用Ⅰ级、Ⅱ级、Ⅲ级钢筋;预应力混凝土电杆的钢筋宜采用碳素钢丝、刻痕钢丝、热处理钢筋或冷拉Ⅱ级、Ⅲ级、Ⅳ级钢筋。

混凝土基础的钢筋宜采用Ⅰ级或Ⅱ级钢筋。

8.2.3环形断面钢筋混凝土电杆的混凝土强度不应低于C30;预应力混凝土电杆的混凝土强度不应低于C40。

其他预制混凝土构件的混凝土强度不应低于C20。

8.2.4混凝土和钢筋的材料强度设计值与标准值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的有关规定采用。

8.2.5拉线宜采用镀锌钢绞线,其强度设计值应按下式计算:

8.2.6拉线金具的强度设计值应按金具的抗拉强度或金具试验的最小破坏荷载除以抗力分项系数1.8确定。

9. 杆塔设计

9.0.1杆塔结构构件及连接的承载力、强度、稳定计算和基础强度计算,应采用荷载设计值;变形、抗裂、裂缝、地基和基础稳定计算,均应采用荷载标准值。

9.0.2杆塔结构构件的承载力设计,应采用下列极限状态设计表达式:

9.0.3杆塔结构构件的变形、裂缝和抗裂计算,应采用下列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表达式:

9.0.4杆塔结构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控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在长期荷载作用下,杆塔的计算挠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1)无拉线直线单杆杆顶的挠度:

水泥杆不应大于杆全高的5‰,钢管杆不应大于杆全高的8‰,钢管混凝土杆不应大于杆全高的7‰;

2)无拉线直线铁塔塔顶的挠度不应大于塔全高的3‰;

3)拉线杆塔顶点的挠度不应大于杆塔全高的4‰;

4)拉线杆塔拉线点以下杆塔身的挠度不应大于拉线点高的2‰;

5)耐张型塔塔顶的挠度不应大于塔全高的7‰;

6)单柱耐张型杆杆顶的挠度不应大于杆全高的15‰。

2在运行工况的荷载作用下,钢筋混凝土构件的计算裂缝宽度不应大于0.2mm,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计算裂缝宽度不应大于0.1mm;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构件的混凝土拉应力限制系数不应大于1.0。

10. 杆塔结构10.1一般规定

10.1.1钢结构构件的长细比不宜超过表10.1.1所列数值。

注:

柔性预拉力腹杆可不受长细比限制。

10.1.2拉线杆塔主柱的长细比不宜超过表10.1.2所列数值。

10.1.3无拉线锥型单杆可按受弯构件进行计算,弯矩应乘以增大系数1.1。

10.1.4铁塔的造型设计和节点设计,应传力清楚、外观顺畅、构造简洁。

节点可采用准线与准线交会,也可采用准线与角钢背交会的方式。

受力材之间的夹角不应小于15°。

10.1.5钢结构构件的计算应计入节点和连接的状况对构件承载力的影响,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的有关规定。

10.1.6环形截面混凝土构件的计算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的有关规定。

10.2构造要求

10.2.1钢结构构件宜采用热镀锌防腐。

大型构件采用热镀锌有困难时,可采用其他防腐措施。

10.2.2型钢钢结构中,钢板厚度不宜小于4mm,角钢规格不宜小于等边角钢

 40×3。

节点板的厚度宜大于连接斜材角钢肢厚度的20%。

10.2.3用于连接受力杆件的螺栓,直径不宜小于12mm。

构件上的孔径宜比螺栓直径大1mm~1.5mm。

10.2.4主材接头每端不宜小于6个螺栓,斜材对接接头每端不宜少于4个螺栓。

10.2.5承受剪力的螺栓,其承剪部分不宜有螺纹。

10.2.6铁塔的下部距地面4m以下部分和拉线的下部调整螺栓应采用防盗螺栓。

10.2.7环形截面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的最小配筋量应符合表10.2.7的要求。

10.2.8环形截面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的主筋直径不宜小于10mm,且不宜大于20mm;主筋净距宜采用30mm~70mm。

10.2.9用离心法生产的电杆,混凝土保护层不宜小于15mm,节点预留孔宜设置钢管。

10.2.10拉线宜采用镀锌钢绞线,截面不应小于25mm2。

拉线棒的直径不应小于16mm,且应采用热镀锌。

10.2.11跨越道路的拉线,对路边的垂直距离不宜小于6m。

拉线柱的倾斜角宜采用10°~20°。

11. 基础

11.0.1基础的型式应根据线路沿线的地形、地质、材料来源、施工条件和杆塔型式等因素综合确定。

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应优先采用原状土基础、高低柱基础等有利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