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高三语文必考阅读强化练习附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459229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240.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人教版高三语文必考阅读强化练习附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新人教版高三语文必考阅读强化练习附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新人教版高三语文必考阅读强化练习附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新人教版高三语文必考阅读强化练习附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新人教版高三语文必考阅读强化练习附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新人教版高三语文必考阅读强化练习附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新人教版高三语文必考阅读强化练习附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新人教版高三语文必考阅读强化练习附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新人教版高三语文必考阅读强化练习附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新人教版高三语文必考阅读强化练习附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新人教版高三语文必考阅读强化练习附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新人教版高三语文必考阅读强化练习附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新人教版高三语文必考阅读强化练习附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新人教版高三语文必考阅读强化练习附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新人教版高三语文必考阅读强化练习附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新人教版高三语文必考阅读强化练习附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新人教版高三语文必考阅读强化练习附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新人教版高三语文必考阅读强化练习附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新人教版高三语文必考阅读强化练习附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新人教版高三语文必考阅读强化练习附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人教版高三语文必考阅读强化练习附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

《新人教版高三语文必考阅读强化练习附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人教版高三语文必考阅读强化练习附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新人教版高三语文必考阅读强化练习附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

这使中国文化长于实践理性而短于思辨理性,而西方文化偏向理性。

例如,传统的火药

不是依据化学方程式配制出来的,而活字印刷更不具备理论科学的特征。

在雕塑、绘画、书

法、小说,甚至园林艺术方面,与西方文化不同的是,中国人一开始就不以纯粹科学的手法

来摹仿自然,不以纯粹客观的态度来再现生活;

于是,无论是雕塑、绘画还是小说或书法,

总有一种“气韵生动”的美学效果,都达到了一种“登山而情满于山,观海而意溢于海”的

精神境界,而在戏曲文化和园林艺术上,总让人有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感觉,实

现了一种“神与物游”、“物我两忘”的审美理想,实为一种登峰造极的艺术形式。

中国没有“掷铁饼者”,没有《圣经》,没有《哈姆雷特》,没有凡尔赛宫。

但中国有《诗经》,有《离骚》,有《红楼梦》,有紫禁城,有苏州园林。

我们只要将它们拿来比较一下,我们就会发现谁更讲究天地自然融为一体,谁更在乎天人合一,谁更懂得和谐美。

中国古代的士大夫们可以不懂天文、历算知识,不懂科学哲学,但却必须用琴、棋、书、画来修养身心。

这不正是“诗性文化”的显著标志吗?

12.下列各项对文意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表现了中国的诗性文化之特征。

B.“诗性文化”是指古代中国以种诗性的思维和诗性的态度来对待世界。

C.中国文化在雕塑和绘画方面,不是以纯粹科学的手法来摹仿自然,而是着重追求一

种“气韵生动”的境界。

D.西方语系不具有汉语那种精炼美妙的特点,因而西方文化无法形成诗性的文化。

E.中国文化是一种“诗性文化”,中国人总是讲究以琴、棋、书、画来修养身心。

13.根据文意,下列判断不正确的项是(3分)

A.中国艺术受诗歌的影响颇深,中国人连挥刀、舞剑时,吟的也是诗。

B.在古代中国,火药并不是依据化学方程式配制出来的,这反映了国人崇尚感性而不重科学的特点。

C.中国艺术中没有“掷铁饼者”,中国艺术不以纯粹客观的态度来再现生活。

D.中国有紫禁城,中国建筑讲究天地自然融为一体,追求和谐的审美情趣。

14.作者认为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有哪些方面的不同?

(4分)

 

15.为什么说“中华民族的最高智慧则在诗歌里”,请结合全文加以分析概括。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小题。

伟大的批评者往往是伟大的爱国者张伟

8月13日,美国重量级的学者、麻省理工学院教授诺姆-乔姆斯基在北京大学接受名誉

博士学位并发表演讲。

只有经过仔细鉴别和彼此对照之后,才能弄清这位82岁的老人究竟

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作为著名的语言学家、哲学家和政论家,或按他自己喜欢的称呼,作为一名知识分子,

乔姆斯基在短暂的中国之行期间,用沙哑低沉的声音表达了对中国当下事务的认识,并延续

了批判美国政府的老调。

他带来一股旋风,除了知识界的欢呼外,《人民日报》也就此发表

报道,称他受欢迎的程度“超过国家元首”。

事实上,只要对这名学者的生平略作了解,我们便不会感到讶异。

乔姆斯基以“异见”

姿态闻名世界,他对美国政府的批评立场一生不变,曾把美国政府比作“饿狼”或“世界上

最大的恐怖组织”。

他甚至抨击美国人最珍视的“民主”,认为它是虚伪的。

无论我们是否愿意承认,一个无法回避的事实是,合格的批评者,以及对待批评者的宽

容态度,是我们社会当下亟须拥有的资源。

在目前这个变化急剧、事端丛生的发展阶段,缺

少合格的批评者,或者缺少对于批评者的宽容态度,将会带来无穷恶果。

在乔姆斯基看来,保持怀疑和批判的姿态,是知识分子的天职。

因为知识分子享有知识

的“特权”,并有专业能力对事物进行深刻剖析。

在他看来,知识分子永远面临着两种选择:

做一个向权威俯首帖耳的御用文人,或做一个独立的批评者。

他认为,选择成为一个批评者

尽管可能在当下遭遇烦恼,却能使知识分子最终避开历史和道义对他的审判。

也许正是基于

这种观点,乔姆斯基成了美国政府永远的反对派。

即使在中国之行的演讲中,他也会时不时

地将话锋转回到大洋彼岸那个“强权政府”上。

中国的知识界乃至整个社会,有必要对这一

番我们略有些陌生的言论进行检视,并且从中得到有益的思考。

我想,乔姆斯基的中国之行,

是促进这种思考的恰当时机。

我们的社会历来缺少对“批评”的集体思考。

无论是批评者,还是被批评者,都有必要

从乔姆斯基所带来的信息中学到点什么。

对于那些试图以自己的批评来使社会获得或大或小改进的人来说,学习乔姆斯基强硬而

坚持的姿态并不困难。

通常,他们只需要准备几句犀利的言辞和一副好胆量,就可以变成一

个无所不在的反对者。

然而他们需要思考的一个问题是:

如何使自己的批评变得真诚并获得

逻辑的力量,从而使自己的对手也不得不正视这种批评?

而对于被批评者而言,他们应该从乔姆斯基的身上得到更多启示。

乔姆斯基在对美国社会和政府提出千般批评的同时,内心却承认,美国仍是世界上最伟

大的国家。

他对美国的批评,与其说是一种敌视,毋宁说是一种认同:

一个人肯付出一生来

对一个国家的缺点进行批评,也许是他用来表达自己对这个国家热爱的最好方式。

古今的历

史一再证明:

伟大的批评者往往是伟大的爱国者。

一个如同乔姆斯基这样的批评者,对于一个公民社会而言意义重大。

他可以帮助警惕或

规避可能

存在的政策失误,也能抵消因为意见过于趋同而导致的独断和冒进。

甚至,这样一

个批评者能否存在,本身就是一个社会是否开明的评判标准。

如今,尽管批评声存在于我们社会的诸多领域,但在一些重要领域,尤其是在乔姆斯基

所重视的知识分子群体中,批评者的角色却愈发稀缺---至少,像他本人那样有品质的批评

者日益鲜见。

颇有意味的是,乔姆斯基发表演讲的北京大学,曾经因为引领知识分子的独立和批判精

神而广受美誉,如今却同样因为日渐失去这种精神而饱受批评。

不知道乔姆斯基这次来访,

是否能帮这所学校乃至整个中国知识界,拾回一些并不久远的记忆。

(选自2010年8月18日《中国青年报》)

12.下列说法中符合文意的两项是(5分)

A.乔姆斯基以“异见”姿态闻名世界,他曾经把美国政府比作“饿狼”或“世界上最

大的恐怖组织”,他甚至认为

美国人最珍视的“民主”是虚伪的。

B.文章认为,相对于被批评者而言,批评者从乔姆斯基身上得到的启示应该更多。

C.乔姆斯基认为,选择成为一个批评者尽管在当下会遭遇烦恼,却能使知识分子最终

避开历史和道义对他的审判。

D.乔姆斯基认为自己对美国的批评,与其说是一种敌视,毋宁说是一种认同:

因为他

认为这是他表达自己对这个国家热爱的最好方式。

E.乔姆斯基这样的批评者能否存在,可以作为一个社会是否开明的评判标准。

13.根据文意,下列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乔姆斯基被美国媒体评为当代全球最具影响力的l00名公共知识分子之首,但并不

意味着人们需要全部赞同乔姆斯基的尖锐抨击,以及他彻底的无政府主义观点。

B.几句犀利的言辞和—副好胆量,就可以变成—个像乔姆斯基—样的无所不在的反对者。

C.一个卓越的批评者,可以帮助政府警惕或规避可能存在的政策失误,也能抵消因为

意见过于趋同而导致的独断和冒进。

D.批评者也需要思考如何使自己的批评变得真诚并获得逻辑的力量,从而使自己的对

手也正视自己的批评这一问题。

14.文章说乔姆斯基受欢迎的程度“超过国家元首”,请问其魅力主要体现在哪几个方

面?

15.为什么说“伟大的批评者往往是伟大的爱国者”?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2~15题。

中国哲学的问题和精神(节选)冯友兰

中国哲学的历史中有个主流,可以叫做中国哲学的精神。

为了了解这个精神,必须首先

弄清楚绝大多数中国哲学家试图解决的问题。

有各种的人。

对于每一种人,都有那一种人所可能有的最高的

成就。

例如从事于实际政

治的人,所可能有的最高成就是成为大政治家。

从事于艺术的人,所可能有的最高成就是成为大艺术家。

人有各种,但各种的人都是人。

专就一个人是人说,所可能有的最高成就是成为什么呢?

照中国哲学家们说,那就是成为圣人,而圣人的最高成就是个人与宇宙的同一。

问题就在于,人如欲得到这个同一,是不是必须离开社会,或甚至必须否定“生”?

另有一种哲学,注重社会中的人伦和世务。

这种哲学只讲道德价值,不会讲或不愿讲超

道德价值,(爱人,是道德价值;

爱上帝,是超道德价值。

有人会倾向于把超道德价值叫做

宗教价值。

)这种哲学,即普通所谓“入世的哲学”。

从入世的哲学的观点看,出世的哲学是太理想主义的,无实用的,消极的。

从出世的哲学的观点看,入世的哲学太现实主义了,太肤浅了。

它也许是积极的,但是就像走错了路的人的快跑:

越跑得快,越错得很。

有许多人说,中国哲学是入世的哲学。

很难说这些人说的完全对了,或完全错了。

从表

面上看中国哲学,不能说这些人说错了,因为从表面上看中国哲学,无论哪一家思想,都是

或直接或间接地讲政治,说道德。

在表面上,中国哲学所注重的是社会,不是宇宙;

是人伦

日用,不是地狱天堂;

是人的今生,不是人的来世。

孔子有个学生问死的意义,孔子回答说:

“未知生,焉知死?

”(《论语·

先进》)孟子说:

“圣人,人伦之至也。

”(《孟子·

离娄上》

照字面讲这句话是说,圣人是社会中的道德完全的人。

从表面上看,中国哲学的理想人格,

也是入世的。

中国哲学中所谓圣人,与佛教中所谓佛,以及耶教中所谓圣者,是不在一个范

畴中的。

从表面上看,儒家所谓圣人似乎尤其是如此。

在古代,孔子以及儒家的人,被道家

的人大加嘲笑,原因就在此。

不过这只是从表面上看而已,中国哲学不是可以如此简单地了解的。

专就中国哲学中主

要传统说,我们若了解它,我们不能说它是入世的,固然也不能说它是出世的。

它既入世而

又出世。

有位哲学家讲到宋代的新儒家,这样地描写他:

“不离日用常行内,直到先天未画

前。

”这正是中国哲学要努力做到的。

有了这种精神,它就是最理想主义的,同时又是最现

实主义的:

它是很实用的,但是并不肤浅。

入世与出世是对立的,正如现实主义与理想主义也是对立的。

中国哲学的任务,就是把

这些反命题统一成一个合命题。

这并不是说,这些反命题都被取消了。

它们还在那里,但是

已经被统一起来,成为一个合命题的整体。

如何统一起来?

这是中国哲学所求解决的问题。

求解决这个问题,是中国哲学的精神。

(选自《中国哲学简史》,有删改)

12.下列的说法,与文章内容相符合的两项是(5分)

A.了解中国哲学的精神,必须先弄清楚绝大多数中国哲学家解决了的问题。

B.中国的佛家、道家和西方的哲学家都认为人如欲与宇宙同一必须否定生。

C.作者认为,出世的哲学太理想主义,无实用;

而入世的哲学太现实主义了,太肤浅。

D.有许多人说,中国的哲学是入世的哲学。

这是从表面上看所得出的结论。

E.在古代,孔子被道家的人嘲笑,原因在于孔子是儒家所谓的圣人。

F.专就主要传统说,中国哲学既不只是入世的,也不只是出世的。

13.根据文章内容,下列不符合“出世的哲学”的一项是(3分)

A.看破红尘B.生亦何欢

C.弃圣绝智D.肉体是灵魂的监狱

14.在文中,“入世的哲学”关注哪些内容?

(3分)

15.根据原文,中国哲学的主流认为人欲成为“圣人”,是否“必须离开社会,或甚至必须

否定‘生’”?

为什么?

(5分)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2-15小题。

弘扬文学理想的超越性品格孙缓

文学理想致力于寻求日常生活经验之外的某种更为崇高深远的东西,关注着人类对生命

存在意义和终极价值的追问和把握,超越性是其基本品格。

弘扬文学理想的超越性品格,意味着文学创作可以而且应该借助人的情

感心理因素,否

定现实有限性,追求理想美,从而最大限度地开启了文学营造诗化人生境界的进程。

古往今

来的优秀作品之所以能够打动我们,吸引我们,就在于其中渗透着一种超越日常生活的精神

理想,它可以把日常生活中惶惑、短暂、缺乏意义的零散经历成功地转变为令人振奋的、有

意义的、跨越时空的人生体验。

只有在超越性文学理想的作用下,文学作品才可能揭示出生

命和存在的深层意义,帮助他们超越—般生命物的生存状态,并使其体味到人类梦想中的神

圣和至善,看到凡俗人生

背后的庄严和美好。

司马迁《史记》中对项羽兵败自杀场面的描写,

对李广蒙冤而死过程的叙述,可谓是笔墨激越沉郁,使人读来心动神摇。

造成这种审美效果

的根本动因是,项羽、李广都属于非凡的、具有传奇色彩的英雄人物,虽然他们都以悲剧命

运告终,但是却在有限的人生历程中迸发出了壮丽炫目的生命火花。

从这些英雄人物的悲剧

命运中,我们可以感受到顽强而壮烈的人生精神:

崇高的意志能够超越现实的有限性,即使

既定的命运无法战胜,人的意志也是不可屈服的。

这是《史记》对于生命存在本质和永恒意

义的独特发现,亦是文学理想超越性品格的集中体现。

可以确定,文学理想超越性品格的重要功用即在于通过否定现实有限性,获得特殊的审

美价值,拥有强大的精神力量。

但是,对现实有限性的否定并不意味着割断文学与现实的血

脉关系,向壁虚构无法成就文学理想,超越性也不等于脱离现实凌空蹈虚。

无论何时,文学

理想都源于

现实人生,关注现实亦是文学理想超越性的不可或缺之维。

只不过,这里的关注

现实指的不是对生活琐屑场景的观察和描摹,而是对人生普遍问题的认识和思考。

回首历史

上体现出超越性文学理想的伟大作品,无不熔铸着对人生普遍问题的深入思考:

汤显祖的《牡

丹亭》深入思考了情与理的问题;

托尔斯泰的《复活》深入思考了罪恶与救赎的问题……对

人生普遍问题的思考使这些作品既具有深刻的现实性和历史性,又具有强烈的理想性和超越

性,足以跨越时空,在千百年后仍然能够给人带来直叩心灵的震撼感觉。

文学艺术之所以有存在的价值,很重要的一点是因为它可以帮助人实现精神飞扬的梦

想,就这一意义而言,弘扬文学理想的超越性品格,不是我们强加给文学创作的任务,而是

由文学自身的属性所决定的。

身为文学创作者,应该树立这样的意识:

文学的使命在于丰富

和提升人的精神世界,促进人的自由解放和全面发展。

正如著名作家史铁生所说:

“写作就

是要为生存找到一个至一万

个精神上的理由,以便生活不只是一个生物过程,更是一个充实、

旺盛、快乐和镇静的精神过程。

”文学理应坚持高远的理想追求,培养超拔的精神境界。

创作主体精神境界的高低,也是决定作品能否迸发出文学理想超越性光芒的关键因素。

只有

当作家拥有足以抗衡时代鄙俗风气的理想追求和精神境界时,他们才能够打破生活的常规,

将超越性的理想维度引入文学创作,揭示生命所应具备的完整性和丰富性,重建人们所需要

的精神家园。

当然,揭示现实人生境遇,强化文学的批判精神同样是文学的使命。

只有沉潜

到现实人生内部,认真倾听来自生命深处的困惑和希冀,才能在文学创作中点燃理想之光,

引导人们走向精神的彼岸。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弘扬文学理想的超越性,并不一定要为人生

困境提供出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答案,更多的时候,揭示和批判本身就是一种超越。

12.下列说法中不符合文意的两项是(5分)

A.文学理想关注的是人类对生命存在意义和终极价值的追问和把握,而超越性则是其基本品格。

B.文学创作应该借助人的情感心理因素,否定现实性,追求理想美,最大限度地开启

了文学营造诗化人生境界的进程,以弘扬文学理想的超越性品格。

C.有了超越性文学理想的作用,文学作品就得以揭示出生命和存在的深层意义,帮助

读者们超越一般生命物的生存状态。

D.文学理想本来源自现实人生,追求文学理想的超越性品格并不意味着文学创作可以

脱离现实,向壁虚构。

E.弘扬文学理想的超越性品格,是由文学自身的属性所决定的;

而帮助人实现精神飞

扬的梦想,也是文学存在的重要价值。

13.根据文意,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西游记》中塑造的孙悟空体现了人类追求自由和自我完善的梦想,寄托了作者超

越性的文学理想。

B.《红楼梦》中大量的对生活场景和各种细节的逼真描摹,体现了曹雪芹对现实的深

切关注,使作品具有深刻的现实性和历史性。

C.《哈姆雷特》中,莎士比亚使我们在主人公的悲剧结局中体会到处于现实和理想矛

盾中的人文主义者崇高的意志,超越了现实的有限性。

D.《三国演义》塑造了诸葛亮这样一个集天下智慧和美德于一身的具有传奇色彩的英

雄人物,体现了文学作品强烈的理想性和超越性的追求。

14.创作者应如何肩负起弘扬文学理想的超越性品格的责任?

请根据文意分条加以概括。

(4

分)

15.请根据文章内容简要分析文学作品如何做到现实性与超越性的统一。

(4分)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2-15题。

闲的视镜汪涌豪

①“闲”是古代文论主体范畴中很重要的一个概念,由其所指称的主体的自我处置与安

顿方式,形成了一种特殊的心性趣味,既深刻地影响了古人看取世界的方式,也直接决定了

他们表现世界的结果。

所以在实际运用中,它不仅仅影响人的气性修养,还成就了作品的体

调与风格。

而这种气性修养与体调风格,因贴合着创作主体的自在个性和日常趣味,相对而

言,比较能脱开政教的牵绊,直显艺术的本真。

所以,对它的形成发展历史作深入的追原,

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究明古代文学创作和批评的某些特点。

②深入地看这种“闲”所指谓的处世态度和审物视界,可以发现,它有湛深的思想背景,

儒道两家都曾为其提供过直接的精神资源。

③一般以为,儒家讲究德礼,注重修身,最是庄敬不过。

其实,它并不排斥悠闲的处身

方式,相反,对生活中许多快乐体验和才艺赏会都很在行,以为这种玩物适情,正可涵养人

的德性。

譬如孔子就尚“身心一如”、“文质彬彬”,雅好以音乐怡情悦性,尝从人学琴,与人同歌,与弟子一起披春服而咏归,享受在大自然中的体憩乐趣。

此外又“盛容饰”,当一个人燕居独处时,“申申如也,夭夭如也”。

故《礼记》有((仲尼燕居》和《孔子闲居》,一者“善而不倦”,一者“倦而不亵”。

④儒家虽一人安居,仍恒慎其独。

至若礼乐之文,射御书数之法,在他们看来也都寓有

至理,可博人旨趣,此孔子所以说“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正是持这样的人

生态度,儒者即使人在陋巷,箪食瓢饮,也能做到不改其乐。

⑤道家于此,贡献尤巨。

道家非“礼”崇“无”,最崇尚个体的精神自由。

如果说,儒

家重视在社会秩序中安顿人群,道家则尤重在自然秩序中安顿自己,故论道过程中每常言及

“闲”字。

其代表人物如庄子,不但常用“闲”指称人的闲暇,如《庄子·

知北游))篇之“今

日晏闲,敢问至道”,《天地》篇之“闲居三月,复往邀之”,《寓

言》篇之“向者弟子欲请夫子,夫子行不闲,是以不敢”等等,更周此来指称人由“身闲”而及“心闲”的精神性活动,如《天道》篇有“以此退居闲游,则江海山林之士服”,《知北篇》有“尝相与无为乎,淡而静乎,漠而清乎,调而闲乎”,《刻意》篇有“就薮泽,处闲旷,钓鱼闲处,无为而已矣,此江海之士,避世之人,闲暇者之所好也”。

⑥这种心闲以及对心闲的深切体认,显然包含有否定世俗功利和遵从个性自由的意思。

至于他好讲逍遥游,也如唐人所说,“义取闲放不拘,怡适自得”。

由此“乘物以游心”,放眼六合之外,属意于无己、无功、无名,实际上都是为了达至他在《大宗师》中所说的“其

心闲而无事”的高上境界。

⑦统合两家思想,可以看到,儒道对“闲”的论说虽分属各自的思想体系,一个隐居以

求志,

一个修德以就闲,内里却有着共通的气息相勾连。

即它都不是发生在广庭与热场,也

无关于名利与禄位,它更多表现为个人的选择,如周敦颐《思归旧隐》所谓,“闲方为达士,

忙只是劳生”,关乎的是个人在日常安处中的道德精进与精神修养,所以一个要进行“己有

耻”的“慎独”,一个依赖“坐忘”、“朝彻”而“见独”。

至于其本质的落脚处,都不在形迹,而在精神。

⑧后世文人士大夫追求“闲心乐地”,讲究“闲处从容”,并“寝兴从闲逸,视听绝喧哗”,除了还受到“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这样的养生理论,以及后世佛教与禅宗的影响外,大抵都不出此两家思想的范围。

(选自《中国文学批评范畴十五讲》,有删改)

12.下列选项中不符合文意的两项是()()(5分)

A.“闲”因为比较能脱开政教的牵绊,直显艺术的本真,所以贴合着创作主体的自在个性和日常趣味。

B.儒家讲求修身敬德,有着极其严肃的人生态度,但同时,儒家也认为人生中的许多

快乐体验也可以怡情悦性,涵养德性。

C.“闲”有湛深的思想背景,儒道两家都曾为“闲”提供过直接的精神资源。

相对而言,道家贡献更多。

D.儒道虽分属不同的思想体系,但在对“闲”的论说上存在着本质的联系,即都不重

在表面的形态,而在内里的精神。

E.后世文人士大夫追求“闲心乐地”,讲究“闲处从容”,都不出儒道两家思想的范围。

13.下列材料中不能反映古人修心养“闲”的处世态度和审物视界的一项是(3分)

A.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陶渊明《饮酒》)

B.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

(王羲之《兰亭集序》)

C.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杜甫《春望》)

D.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苏轼《赤壁赋》)

14.请结合文本①段,简要分析“闲”的作用?

l5.儒、道两家分别为“闲”提供了哪些直接的精神资源?

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