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PS控制测量复测方案.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346022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GPS控制测量复测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GPS控制测量复测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GPS控制测量复测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GPS控制测量复测方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GPS控制测量复测方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GPS控制测量复测方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GPS控制测量复测方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GPS控制测量复测方案.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GPS控制测量复测方案.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GPS控制测量复测方案.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GPS控制测量复测方案.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GPS控制测量复测方案.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GPS控制测量复测方案.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GPS控制测量复测方案.doc

《GPS控制测量复测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GPS控制测量复测方案.doc(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GPS控制测量复测方案.doc

XX标段

(DK00+150~DK1234+400)

GPS控制测量复测方案

编写:

复核:

审核:

批准:

XX项目部

2009年6月

目录

一、概况 2

二、技术依据 2

三、技术方案 3

(一)工作流程 3

(二)测量方案 4

1、平面控制网复测实施方案 4

1.1复测方法 4

1.2GPS测量作业的基本技术要求 4

1.3保证GPS测量精度的操作要点 5

2、高程控制网复测实施方案 6

2.1复测方法 6

2.2质量保障措施 7

2.3复测成果处理 8

2.4数据处理与平差 8

四、进度安排 8

五、任务划分与组织安排 9

(一)任务划分 9

(二)组织安排 9

六、仪器设备 11

七、测量成果 11

12

一、概况

XX铁路位于XX、XX、XX和XXX,线路自XX新建西港口站引出,跨过XX后进入XX市,在XX境内跨越XX高速公路、XX铁路、XX河等。

跨过XX河后进入XX市,在XX境内XX跨小凌河,跨过XX后进入XX市境内,接入在建XX铁路XX站。

线路基本沿南东-北西方向走行。

线路全长XXkm。

本标段线路位于XX省XX境内。

起于DK82+950止于DK123+150,全线均在XX境内,正线长度40.2公里。

主要包括:

特大桥X座,大中小桥(含公跨铁)XX座,涵洞XX座,隧道XX座5584延米,车站2个,一个会让站X,一个中间站X。

为完成本段工程施工,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共提供了247个GPS点和一级导线点,20个水准点。

本次复测任务主要内容是:

1、综合03标段控制网复测及贯通测量;

2、综合03标段全线三等水准点复测及贯通测量。

二、技术依据

1、《新建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101-99

2、《全球定位系统(GPS)铁路测量规程》TB10054-97;

3、《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8-1991

4、《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5、设计交桩纪要。

6、坐标及高程系统

6.1平面坐标系统采用1954北京坐标系

6.2中央子午线经度120º30′

6.3高程投影面300米

6.4高程系统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

三、技术方案

(一)工作流程

由于本标段复测线路长达40.2km,测量任务大,精度要求高。

为此必须分别制定平面控制网和高程网复测作业计划指导书,严格按计划实施。

实施作业计划流程内容如下:

编写复测技术设计书

制订复测实施方案

组织人员进场及仪器设备调度

制订严格的工作计划

外业测量

GPS外业

测量

三等水准外业测量

内业处理、集中分析

编写复测成果报告

交接桩和接收资料

(二)测量方案

1、平面控制网复测实施方案

(1)复测方法

平面控制网的复测遵照《新建铁路工程测量规范》和《全球定位系统(GPS)铁路测量规程》TB10054-97中的要求执行,采用GPS测量的方法按E级要求的进行复测。

(2)GPS测量作业的基本技术要求

级别

项目

D

E

卫星高度角(°)

≥15

≥15

有效卫星总数

≥4

≥4

时段中任一卫星有效观测时间(min)

≥15

≥15

时段长度(min)

1~2

1~2

观测时段数

≥2

1~2

数据采样间隔(S)

15~60

15~60

PDOP或GDOP

≤10

≤10

天线的对中精度为1mm,每时段观测前后分别量取天线高,每次量高时读数三次,读数精确至1mm,误差不大于2mm,取平均值作为最终结果。

(2)GPS作业前准备工作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根据网的技术设计所确定的作业模式,在接收机或控制器上配置预制参数,参与作业的接收机所配制的参数应相同。

②每天出工之前,必须检查电池容量是否满足作业要求,数据存储设备应有足够的存储空间,仪器及其附件必须齐全。

③天线安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a)天线应利用脚架直接对中。

b)需在觇标的基板上安置天线时,应先卸去觇标顶部,将标志中心投影至基板上,依投影点安置天线。

c)天线定向标志宜指向正北方向。

d)天线圆水准气泡必须居中。

e)雷雨季节架设天线时,要注意防雷击。

雷雨过境时,应停止观测,并卸下天线。

(3)保证GPS测量精度的操作要点

①观测组必须严格遵守调度命令,按规定时间同步观测同一组卫星。

当没按计划到达点位时,应及时通知其他各组,并经观测计划编制者同意对时段作必要调整,观测组不得擅自更改观测计划。

②经检查,接收机的电源电缆、天线电缆等项连接正确,接收机预置状态和工作状态正常后,方能启动接收机开始测量。

③每个时段观测前后,应各量取天线高一次,两次量测值互差不得大于2mm,取平均值作为最后天线高。

当互差超限时,应查明原因,提出处理意见并记入测量手簿。

观测中,作业员应逐项填写测量手簿。

④接收机开始记录数据后,应及时将测站名、测站号、时段号、天线高等信息记录在手簿上。

同时应注意仪器的警告信息,及时处理各种特殊情况。

⑤一个时段观测过程中严禁进行以下操作:

关闭接收机重新启动,进行自测试,改变接收设备预置参数,改变天线位置,按关闭和删除文件功能键等。

⑥静置和观测期间应防止仪器震动,不得移动仪器,要防止人员或其他物体碰动天线或阻挡信号。

⑦在作业过程中,不应在天线附近使用无线电通讯。

当必须使用时,对讲机应距天线10m以上,车载电台应距天线50m以上。

⑧经检查,调度命令已执行完毕,所有规定的作业项目已完成并符合要求,记录和资料完整无误,且将点位标识和觇标恢复原状后方可执行下一个调度命令。

2、高程控制网复测实施方案

(1)复测方法

本次水准测分2个小组进行作业,每组在衔接处应复核2个公共点以上确保复测质量。

为了提高控制网的精度指标,高程控制网复测按三等水准测量的要求进行,复测相邻水准点间的高差。

按照国家三等水准测量规范进行水准测量。

复测采用高精度的天宝(Trimbe)电子水准仪进行测量,严格按《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8-1991的要求执行。

(2)三等水准测量质量保障措施。

①测量实施应进行往返观测,观测顺序为:

往测:

奇数站为后—前—前—后,偶数站为前—后—后—前

返测:

奇数站为前—后—后—前,偶数站为后—前—前—后

②测量时应保证前后视距尽可能相等,前后视距差不符值应满足规范要求。

③用竹竿辅助安置水准尺,确保水准尺在观测时处于竖直状态。

④水准测量时,将尺垫安放在坚实的地方,防止尺垫下沉。

⑤选择观测时间,避开中午炎热时段。

外业观测的前一天制定好观测计划,外业观测时严格执行调度计划,按规定时间进行同步观测作业。

每台接收机都配备对讲机等通讯工具,以手机作为辅助通讯工具,确保调度指令畅通。

(3)、复测成果处理

复测值与设计值的比较,当平面控制点的复测满足X、Y坐标差值不大于±2cm的要求时,采用设计单位勘测成果。

当三等水准的设计值与复测值≤12(L为测段长度,单位以千米计)时,采用设计单位勘测成果。

当复测成果与设计单位提供的勘测成果不符合规定要求时,应重新复测进行确认,当确认勘测设计成果有误或精度不符合规定要求时,应及时与设计单位进行协商,对勘测成果进行改正。

(4)数据处理与平差

GPS平面控制网采用GPS随机后处理软件进行基线解算和平差处理;基线处理时删除观测条件差的时段和观测条件差的卫星不让其参与平差,基线处理合格后网平差时,采用CP0WGS-84空间直角坐标进行约束,中央子午线经度、坐标系统的椭球参数、投影带与设计的投影分带保持一致,确保坐标基准一致。

中央子午线取120°30´,投影面大地高取300m。

相邻水准点间的高差计算时,取符合规范要求的往返观测值的平均值作为最终成果。

外业观测的当天晚上应对观测数据进行初步整理,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四、进度安排

根据业主及设计交桩情况分析,本标段的平面控制网有一级导线点和GPS点,为提高控制网精度我部全部采用GPS测量按E级网的要求进行。

在业主及设计提供的控制点中有一部分为改线前的控制点,远离本标施工区域,故不参与本次复测。

经过统计,本次复测的控制点共计186个(含相邻标段衔接点)共计186个,根据GPS测量作业的基本技术要求,E级网需观测1个时段,我们计划投入8台GPS(其余做RTK测量),一天可观测3个时段,每天可完成个20控制点,要10天测完,排除外界天气条件影响,计划12天内完成。

水准测量理论线路长40.2km,往返共计80.4km左右。

计划分2个水准小组进行外业作业,每天作业4km,2小组共计8km,排除外界天气条件影响,预计在14天内完成。

内业计算在外业测量同时进行,每天晚上外业结束后首先将GPS数据导入电脑中进行备分,然后将数据初步处理。

水准数据首先要进行数据复核,然后把各点之间的高差进行附和。

当外业作业完成后开始全面的内业计算、平差,列出平面坐标比较表和高差比较表,编写复测成果报告书,整个工作预计3天内完成,全程测量工作共计需要20天完成,其中不包括天气等自然条件的影响。

如果遇到天气等不利自然条件,时间安排将做适当调整。

五、任务划分与组织安排

(1)GPS测量组总负责人:

XXX(工程师)

GPS测量小组

姓名

职称

职务

XXX

工程师

XXX

工程师

XX

硕士研究生

XX

技术员

XX

技术员

XXX

技术员

XXX

技术员

另外配备10名技术人员、车辆两台

复测里程:

DK82+950~DK123+150

(2)水准测量组总负责人:

杨兴发(高级工程师)

①水准测量一组

姓名

职称

职务

XXX

高级工程师

XX

硕士研究生

XXX

技术员

另外配备4名技术人员、车辆一台

复测里程:

DK82+950~DK100+450

②水准测量二组

姓名

职称

职务

XX

教授

XX

硕士研究生

XX

技术员

XXXX

技术员

另外配备4名技术人员、车辆一台

复测里程:

DK100+450~DK123+150

六、仪器设备

主要复测仪器设备配备如下:

序号

设备名称

仪器型号

仪器精度

数量(台)

检定情况

1

GPS接收机

S82

5mm+1ppm

8

已检定

2

精密电子水准仪

Dini12

±0.3mm

2

已检定

3

精密水准仪

wildN3

±0.4mm

2

已检定

4

铟钢条码尺

2M

合格

4

已检定

5

铟瓦钢尺

2M

合格

2

已检定

6

交通车

4

七、测量成果

测量作业结束后将测量成果编写成册上报,其中包括以下内容:

(1)原始观测记录;

(2)GPS网联测图;

(3)GPS网原始观测数据、手簿;

(4)GPS网平差计算资料;

(5)GPS网成果表;

(6)控制网成果表、水准点成果表;

(7)人员资质证书及仪器检定证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