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 练习题1教学教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462255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5.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代汉语 练习题1教学教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现代汉语 练习题1教学教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现代汉语 练习题1教学教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现代汉语 练习题1教学教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现代汉语 练习题1教学教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现代汉语 练习题1教学教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现代汉语 练习题1教学教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现代汉语 练习题1教学教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现代汉语 练习题1教学教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现代汉语 练习题1教学教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现代汉语 练习题1教学教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现代汉语 练习题1教学教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现代汉语 练习题1教学教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现代汉语 练习题1教学教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现代汉语 练习题1教学教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现代汉语 练习题1教学教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现代汉语 练习题1教学教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汉语 练习题1教学教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现代汉语 练习题1教学教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b仿词为了表达的需要更换现成词语中的某个语素,临时仿造出的新词

c反复d对偶

9、下列短语只有(c)的功能类别(即相当于什么词性)不同于其余三个。

a热情歌唱b十分谦虚

c感谢老师d贯彻执行

10、下面的词组没有歧义的是(c)

a不爱穿高跟鞋的女孩b职工家属都来了

c加快人才交流d试验改良品种

1指出下面句子中作定语的短语的结构类和功能类

<

1>

耐心,是获得甜果的自豪家(A)

A动宾短语B偏正短语C主谓短语D中补短语

2>

恒心,是攀登高峰的通天梯(B)

A连谓短语B动宾短语C中补短语D偏正短语

2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意义上相关,结构上互不做句法成分的分句加上贯通全局的句调构成的是(D)

A并列复句B联合复句C顺承复句D复句

3常见的标点符号有(A)种

A16种B15种C14种D13种

4(A)是名词性短语里中心语前面的修饰语

A定语B状语C补语D谓语

5语法的三要素包括语音、词汇和(A)

A语言B词C短语D句子

6下列几项中哪一项不是名词作定语(C)

A小的深度B野地的花C动听的歌D洪湖水

7下列几项中属于偏正短语的是(A)

A狡猾的狐狸B上山采药C请他进来D我们大家

8从修辞角度看:

“这辆车久经风尘,该庆古稀高寿,早该退休了”属(B)辞格

A比喻B比拟C借代D夸张

9汉语表示语法意义的主要方式是?

(D)

A形态B虚词C语序D虚词和词序

1用上一句结尾的词语做下一句的起头,使前后的句子头尾蝉联,上递下接,这种词格是?

(B)

A排比B顶针C回环D婉曲

2下列哪项不是检查语病的方法?

(C)

A朗读法B减缩法C对比法D类比法

4“禁止吸烟”是(A)

A动词非谓语句B省略句C动宾短语D联合短语

5下列不属于语法单位的是(D)

A语素B词C句子D语序

7用上一句结尾的词语做下一句的起头,使前后的句子头尾蝉联,上递下接,这种词格是?

9下列句子运用比喻修辞的是(A)

A没有智慧的头脑就像没有蜡烛的灯笼。

B多读多写,作文就会进步。

C春天到了,梨树开花了,

D他是忘了,还是故意不来的?

10下列是主谓短语的是(A)

A粮食丰收B想他C今天和明天D非常宽

3、下列各句中,“的”是结构助词的有(A)

A、我是外来的 

 

B、我是喜欢的

C、我昨天到的武汉 

D、这是我买的书

4、“给”属动词的是(D)

A、他给人骗了 

B、你给我翻译 

C、给我打了一针 

D、给他织了一件毛衣

5、下列句子中,哪一个选项是施事主语的语义结构(A)

A、武松打死了老虎 

B、老虎打死了 

C、北京美丽的秋天 

D、羊被狼咬死了

7、 

利用上下文的联系,把用于甲事物的词语巧妙地用于乙事物,这种辞格叫(C)

A,借代 

B,双关 

粘连 

婉曲

10、“我们既然拿来了,就不带回去了”属于(C)

A.目的复句 

B.转折复句 

C.因果复句 

D.条件复句

4、划分词类的目的是(C)

A说明语句的结构规律

B说明各类词的用法

C说明语句的结构规律和各类词的用法

D明确词的分布

7、“我们应当禁绝一切空话,但是主要的和首要的任务,是把那些又臭又长的懒婆娘的裹脚,赶快扔到垃圾桶里去。

”所应用的比喻类型是(B)

A、明喻B、借喻C、暗喻D、讽喻

8、“面对这一派大好形势,我们能无动于衷吗?

”属于(A)

A、疑问句B、陈述句C、祈使句D、感叹句

9、属于使令式的兼语句(A)

A、中国的变化令人惊奇B、他妈妈也骂他是个懒鬼

C、大家选他当代表D、轮到你值班了

10、属于主谓短语的是(C)

A、有书B、鱼在水里C、阳光灿烂D、这件好

1、句子“客人吃不吃晚饭呢?

”是疑问句类型中的(D)

A是非问B特指问C选择问D正反问

2、以下不属于常见句法错误的是(C)

A搭配不当B句式杂糅C歧义现象D语序不当

3、以下实词是处所名词的是(A)

A以西B周围C东郊D里屋

4、“在这里,蓝天明月,秃顶的山,单调的黄土,浅濑的水,似乎都是最恰当不过的背景,无可更换。

”该句运用的修辞是(B)

A层递B排比C拈连D映衬

5、病句:

“报晓的公鸡是集结的信号“是下列哪种句法失误(C)

A成分残缺B句式杂糅C搭配不当D语序不当

7、辞格的综合运用中不包括下列哪种类型(C)

A连用B兼用C移用D套用

8、紧缩句由什么构成(B)

A单句B复句C长句D短句

9、下列句子运用暗喻这一修辞的是(C)

A没有智慧的头脑就像没有蜡烛的灯笼

B鲁迅在一篇文章说道“如果不打落水狗,他一旦跳起来就要咬你”

C中国是一直沉睡的雄狮

D真理像星星一样闪出光亮照亮一切

10、下列各句中运用借代中具体代抽象的是(B)

A中国人民中实在有成千上万的“诸葛亮”

B搞好菜园子,丰富菜篮子

C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D林先生早已汗透棉袍,虽然显得那么着急,但他还是很愉快

二、填空

1、现代汉语语法的主要性质表现为(概括性)、(稳固性)和(民族性)。

2、实词和虚词的重要区别在于:

(能否单独充当句子成分)。

3、代词分为(疑问代词)、(人称代词)、(指示代词)。

4、一个语法单位的分类,可以按其外部的(组合特点)分,也可以按其内部的(结构特点)分。

5、兼语短语是由一个(动宾)短语和一个(主谓)短语套叠构成的。

6、主谓谓语句是指以(主谓短语)作谓语的句子。

7、一部分不能做谓语但具有分类作用和对立性质的词叫(区别词)。

8、划分词类是根据词的语法功能,词的语法功能指的是词的(组合能力和词的(造句功用)。

9、词的分类是逐级进行的,根据能否充当句子成分把词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

10、虚词的特点是:

(1)虚词总是(附着)在实词或短语上边,表示一定的语法作用;

(2)虚词不能单独充当(句子的结构成分);

(3)虚词在句法结构中的位置比较固定。

1量词表示计算单位,可分为(名量词)和(动量词)两大类。

2短语是由(语法)上能够搭配的词组合起来的(语言单位),又叫(词组)

3常见的句法失误有(搭配不当)、(残缺和多余)、(语序不当)和句式杂糅。

10(分不出主语和谓语)的单句叫做非主谓句。

3连词具有双向性和多向性。

6语法这个术语有两个含义,一是语法事实,另一个是语法学。

2、三类特殊动词:

(判断动词“是”)、(能愿动词)、(趋向动词)

5、句子可分为(单句)和(复句),单句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来分出(句型)和(句类)。

10、复句运用中常见的错误有分句间缺乏密切联系、分句间次序混乱、分句间层次不清、关联词语的错误。

8、划分词类的依据是词的(语法功能)(形态)和(意义)三方面

9、只有一个意义的短语叫(单义短语)

10、主语可分为(名词性短语)和(谓语性短语)

1、语法具有(抽象性)、(稳固性)、(民族性)的性质。

2、检查语病的方法有(阅读法)、(简缩法)、(类比法)

4、分析下列短语的结构类型

灯火辉煌(偏正短语)柴米油盐(联合短语)

上山采药(连谓短语)首都北京(同位短语)

6、语法的单位主要有四级(语素)(词)(短语)(句子)

7、分不出主语和谓语的单句叫(非主谓句)

8、调换原句的成分位置的变式句叫(倒装句)

10、比拟的基本类型有(拟人)(拟物)

三、判断

1、“跑了一匹马”和“杀了一匹马”的宾语“一匹马”都是受事。

(×

2、“很聪明”和“很了解”都能受程度副词修饰,因而可以归入形容词。

3、“他总是说这孩子很聪明。

”“他总是夸奖这孩子聪明。

”前一句的“聪明”是形容词,后一句里的“聪明”是名词。

4、“武侠小说我从来没看过。

”是个倒装句。

5、夸张可以通过其他修辞格来实现。

(√)

6、语法讲的是词、短语和句子等语言单位的结构规律。

7、主谓短语和动宾短语主要是依靠语序这种语法手段。

8、“他家有机会出国”和“他家有人出国”都属于连谓短语。

9、“请他参加”和“希望他参加”都属于兼语短语。

(×

10、“一本新书”的第一层次划为“一”和“本新书”是违反了意义的原则。

1区别词能单独作主语、谓语、宾语(x)

2由主语、谓语两个成分构成的单句叫主谓句(V)

3检查语病的方法有朗读法、简缩法、类比法(V)

4带有浓厚的感情和感叹语气的句子叫做感叹句(V)

5一种句类不可使用不止一个语气词,也可以不用语气词(x)

6谓语性主语由谓词性词语充当,包括:

动词、形容词、代词、词性短语、形容词性短语(V)

7主语可分为名词性主语和谓语词性主语(X)应该是宾语词性

9短语一方面是做句法成分,所有短语都能充当一个更大的短语里的组成成分;

另一方面是成句,大部分短语加上句调不能独立成句(X)

2夸张可分为夸大、缩小、超前三类(√)

3语法系统是使客观存在的、语言的结构规律(√)

5要求对方做或者不做某事的句子是祈使句(√)

8由主语谓语两个成分构成的单句叫主谓句。

(√)

1、一般代名词包括人称代词、疑问代词、指示代词和处所代词。

2、词法学研究词的分类、词的构成;

句法学研究句子中的句法结构、句子分类和句子的形态变化。

4、“小王和小张一起在灯下读语法书”中的“和”是连词。

(√)

5、谓语包含动语,但谓语中不一定有动词(√)

6、这种小包子,我一次能吃掉十多个。

是一个陈述句(×

8、说话时特意把关键性的部分隐下不说,以造成疑义,随后在适当的时候说出来,消除疑义,使语义明了,这种辞格叫设问(×

10、“天一亮就出去锻炼”属于紧缩句(√)

1、“何陋之有?

2、“摔碎了泥人再重和,再捏一个你来再捏一个我;

哥哥身上有妹妹,妹妹身上有哥哥。

”运用了顶真的修辞格。

(×

3、汉语组成短语的语法手段是语序和虚词。

4、“他在图书馆”和“他在学习”中的“在”是动词。

5、名词、动词、形容词都可以受不的修饰。

6、句子根据语气可以分为四种类型,即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

四、简答题:

1."

把"

字句有什么特点(6分)

动词是动作意义及物动词,有处置性,前后有别的成分,"

字后受事是确指的,否

定词,助动词放在"

字前.

2.举例说明单句和复句的区别(6分)

结构上,单句单一结构,复句复合结构;

复句多有关联词语,有语音停顿.

3.举例说明比喻和比拟有什么联系和区别(7分)

比喻重在"

喻"

甲乙两事物一主一从,比拟重在"

拟"

甲乙两事物彼此交融,浑然一

体.

4、借代和借喻有什么异同?

举例说明。

借喻和借代的相同点表现在:

都是用喻体或借体代替本体,本体不出现,语言形式相同。

区别是

(1)构成基础不同(相似与相关不同)。

(2)作用不同(描绘作用突出和不突出形象色彩的区别)。

(3)转换方式不同(能否转换为明喻或暗喻的区别)。

5、举例说明假设复句与转折复句的区别:

①即使天气很好,我也不去。

②虽然天气很好,我也不去。

例①和例②的A分句和B分句之间都有转折关系,即B不是顺着A说,而是转到A的对立面去了。

不同之处在于例①的A分句是假设性的,有的甚至根本无法实现的,例如“即使天塌下来,我也不去。

而例②的A分句则是事实,已实现或证实了的。

区别的标志:

假设复句B分句不能用关联词语“但是、可是、然而”等。

6、举例说明时间名词和时间副词差别

这两类词的主要功能差别是:

(1)时间名词可以修饰名词,时间副词不能修饰名词。

“刚才”可以修饰名词(如“刚才的事”“刚才的话”),应归入时间名词,而“刚刚”只能归入时间副词。

(2)时间名词前面可以加介词“在”、“到”或者“从”,构成介词结构,时间副词前面不能加这些介词。

根据这个差别,可以确定“早上、平时、日前”之类是时间名词,“从来、时常、立刻”之类是时间副词。

这两条标准只要满足一条便可以确定是时间名词,因为副词除了作状语外不能再作其他成分。

由于部分时间名词跟介词组合有一定困难(即习惯上反而不用介词),如“在现在”,因此第一条标准最简单可行。

7、“我催着他干活。

”和“我瞒着他干活。

”是同样的句型吗?

为什么?

“我催着他干活。

”是一个兼语句。

“我瞒着他干活。

”是一个连谓句。

二者的区别是:

(1)连谓句前后两个动词为同一个主语,可以分化为“我瞒着他,我干活。

”而兼语句的前后两个动词分别有自己的主语,可以分化为“我催着他,他干活。

(2)连谓句前一个动词的宾语只是受事,而兼语句中的兼语既是前一个动词的受事,又是后一个动词的施事。

8、举例说明并列复句与选择复句的区别:

①他不是老实,而是愚蠢。

②他不是去苏州,就是去杭州。

以上两个复句中,A分句和B分句都是对立的,但是,例①肯定B而否定A,说话者的意思明确无误,因而是并列复句;

例②可能否定A肯定B,也可能否定B而肯定A,说话者在这二者之间选择未定,因而是选择复句。

区别标志是:

第一、并列复句关联词语“不是…而是”;

选择复句关联词语“不是…就是”

9、举例说明并列复句与顺承复句的区别:

①公路冲跨了,树木冲断了,房屋冲塌了。

②大堤决口了,洪水扑进村了。

房屋冲塌了。

例①几个分句前后可以互换而意思基本不变,分句间按雁行式排列,因而是并列复句;

例②几个分句的顺序有先后,位置不能互换,分句间关系是相继的,按鱼贯式排列,因而是顺承复句。

10、举例说明对比与对偶的区别:

(1)对比的基本特点是内容上“对立”,对偶的基本特点是形式上“对称”。

(2)对比是从意义上说的,它要求意义相反或相对,而不管结构形式如何。

对偶主要是从结构形式上说的,它要求结构相称字数相等。

对偶里的“反对”就意义说是对比,就形式说是对偶。

6多层定语的一般排列次序?

答:

领属关系——时间、处所——量词短语或指示代词——动词性短语和主谓短语——形容词性短语——表示质料、属性或范围的名词、动词

9“二”与“两”的区别?

相同:

在表示度量衡单位的量词可以通用,连继使用时,前一个可通用,后一个只能是“二”

百、千、万前可以通用,连续使用时前一个可以用“两”,后一个只能用“二”

不同:

序数用“二”不用“两”

分数、小数用“二”不用“两”

3>

在常用的量词前,只有一位数时用“两”不同“二”,两位数以上用“二”不用“两”

4>

“两”句以表概数“二”只能表示确定的数目。

10多重复句分析步骤

确定分句的数目

抓住关联词语

纵观全局,准确确定好第一层及其关系

第二……层关系,直到分句为止。

5、说出补语和宾语的区别?

(1)宾语可以放在句首,补语不能放在句首

(2)补语说明数量的是补语,补语说明动作是宾语

9、条件复句与假设复句的区别

①共同点:

前一个问句都是条件,后一个问句都是结果,都是没有成为现实

②区别:

条件复句前重的是条件,假设复句前重假设

10夸张的作用:

(1)深刻地表现出作者对事物的鲜明的感情态度,从而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

(2)通过对事物的形象渲染,可以引起人们丰富的想象,有利于突出事物的本质和特征。

1、简述同位短语与联合短语的区别。

(1)、同位短语的前后项异名同物,关系是互相说明;

联合短语的前后项是异名异物,关系有选择、并列、递进等。

(2)、同位短语中间不能插入虚词,但联合短语可以。

(3)、同位短语是名词性的,而联合短语有名词性的和其他词性的。

5、改正下列病句,并说明理由。

(1)、家乡的变化,对于我们都是非常了解的。

答:

本句犯了主客颠倒的毛病,是“我们”理解家乡的变化,不是家乡的变化了解我们。

应将对于移到句首或在我们后面加上“来说”

(2)、在加强学生学习上,老师提出了几条建议。

“在….上”里面应是名词性短语,而加强学习是动词性短语,应将上改为方面,或者在学习后加上“问题”一词。

2、指出病句的病因并修改

(1)为了争取高速度,我们必须狠抓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把国民经济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搞上去。

答:

语序不当。

“把国民经济”放在“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后面。

(2)由于游泳技术的提高,为广泛深入地开展群众性游泳活动提供了条件。

成分残缺。

把“由于”去了。

3、简述虚词的特点

一是依附于实词或语句,表示语法意义;

二是不能单独作语法成分;

三是不能单独成句;

四是不能重叠。

4、简述修改语病的原则

答:

一分析和修改相结合

二修改要符合原意

三修改要保持原句的结构

四修改不要顾此失彼,出现新问题

五小改比大改好

5、简述比喻的作用

一是使深奥的道理浅显化,帮人加深体味;

二是使抽象的事物具体化,叫人便于接受;

三是使概括的东西形象化,给人鲜明的印象。

7、顺承复句和连动复句的比较

分局不能对调

不同:

1:

顺承是复句,连动是单句

2:

顺承复句的单句可以有不同的主语,而连动复句的主语只能有一个

3:

顺承复句可以加关联词,联动不可以。

4:

顺承复句可以停顿,连动不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