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复习计划.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3463142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复习计划.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复习计划.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复习计划.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复习计划.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复习计划.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复习计划.doc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复习计划.doc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复习计划.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复习计划.doc(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复习计划.doc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辅导计划

一、辅导目标:

1、熟练计算10以内加、减法和20以内进位加法;

2、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大小、组成、基数和序数含义;

3、准确认读钟面上表示整时、大约几时的时刻;

4、初步体验数据的整理过程,认识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统计表,能根据图表中的数,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5、能识别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等几何体;

6、会比较多少、大小、长短、高矮、轻重等、会按照一定标准或自定标准进行分类;能确定物体前后、左右、上下的位置与顺序;

7、能熟练运用加减法的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8、培养学生的良好审题、书写、检查作业的学习习惯。

二、辅导内容:

知识与技能

(一)数

1、认识1-20各数,进一步体会数的意义。

2、能熟练计算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数的加法,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3、进一步巩固数的意义、性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4、能根据观察发现规律。

 

(二)空间与图形

1、根据特征进一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2、巩固认识左右、前后、上下方位。

 (三)事情发生的可能性

1、能熟练比较多少、大小、轻重、高矮、长短、远近、宽窄、粗细、厚薄。

2、能进行简单的数据整理,进一步了解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统计表。

 (四)实践与综合运用

1、能运用学过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能初步了解用数学研究问题的方法。

三、辅导重、难点:

1、20以内数的顺序、大小、组成、基数和序数含义

2、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四、学生现状分析:

1、倾听习惯很差,有一点会,就觉得很会了,注意力集中时间极短。

2、口头与笔头联系不好:

会回答,但不会做题。

3、识字能力很差,影响答题。

4、学生对有一点点相似的题极容易混淆。

如一图四式与带有大括号的题发生混淆,还与写出得数是15的加法算式之类的题也发生混淆。

五、辅导措施:

1、将学生的零散知识集中起来,使知识纵成行、横成片,形成互相联系的知识网络。

(先利用书上的总复习按内容进行首次复习并结合做单元卷;然后按题型进行讲练结合;最后进行综合练习)

2、采用专项练习与综合练习结合的方式,使学生能掌握一些解基本题的技巧。

3、加强对后进生进行个别辅导,加强对优秀生提优。

六、课时安排:

1、复习认数、认识钟表、认识物体以及简单的统计方法。

(2课时)

2、复习加减法:

10以内的加减法,20以内的加法。

(2课时)

3、复习解决实际问题。

(2课时)

4、综合性练习。

(5课时)

七、复习的详细方案:

第一部分复习认数、认识钟表、认识物体。

复习认数

1、到现在为止,我们学习了哪些数,你能从小到大说一说吗?

2、你能把这些数分一下类吗?

(单数和双数,一位数和两位数)

3、第100页第1题:

你能看图写出相应的数吗?

(1)你是怎么数的?

(有序)

(2)这副图用什么表示?

为什么用0表示?

0除了表示一个也没有,还表示什么?

(3)1捆有几根,也就是几个一是1个十,那2个十是几十?

2写在哪个数位上,个位上写几?

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位,第二位是()位。

(4)13十位上是几,个位上是几,13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4、第100页第2题:

(1)出示直尺,画一条直线,并标出直线上的点。

让学生整理数。

让学生在整理数的顺序的过程中,再次认识直线上的点越往右,它所表示的数就越大。

(2)做第2题。

学生填写,然后汇报交流。

(3)全班抢答:

接近()的数,()前面的数,()后面的数,()相邻的数。

(4)同桌互问互答。

(5)做第3题。

    1个十和3个一合起来是()。

    1个十和5个一合起来是()。

    2个十是()。

    17里面有()个十和()个一。

    20里面有()个十。

5、根据规律填数。

  2、4、6、()、10、12

  15、()、11、9、()、5

  1、4、()、10、()、()

追问:

数排的顺序是怎样的?

相邻的两个数中间隔几个数,其实填的是什么数?

6、比较数的大小。

  11()10   2()8   3()10-3   4+5()10

  18()8+10  17()5+8 ()>9+4  10-6<()

复习时间

1、这学期我们认识了哪2类时间?

(正好几时和大约几时)怎样判断正好几时和大约几时呢?

2、做第5题。

让学生先认一认钟表上的时间,再相互交流,说说几时在干什么。

还可以让学生说说在钟表上认时间的方法。

3、根据老师写的时间进行拨种练习,再同桌互练。

4、如果让你来画某个规定的时刻,你觉得要注意什么?

(时针短,分针长。

5、学生进行画针练习。

 

复习认识物体

1、做第6题。

这题综合了认物体、认位置、分一分、几和第几,以及统计等方面的知识。

复习时,可以分小组讨论、填表,并在小组里相互说一说,然后集体交流。

2、对于讨论“还可以怎么分?

”时,可以按颜色分,按楼层分,或按有无曲面来分,等等,只要说的合理就要肯定。

3、正方体上面有(),下面有(),圆柱左面(),右面()。

4、同桌互说物体的方位。

板书:

长方体    平面            不能滚动(很稳)

     正方体  平面            不能滚动(很稳)

     圆柱   既有平面又有曲面  能滚动(比较稳)

     球    只有曲面          易滚动(不稳)

课堂总结

这2节课我们复习了数的有关概念和认时间、认物体……等方面的知识,在课后希望小朋友能运用所复习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第二部分复习计算。

复习10以内的加减法

1、听算:

不仅有计算,也可说比5大比8小的数有(),几前面的数是几,几后面的数是(),几相邻的数是()。

2、同桌在2分钟时间内计算算式卡片,老师统计“口算小行家”前三名。

     3、计算练习。

比一比,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6+3=     4+5=      8-0=      3+7=

10–8=    10–5=     2+4=     6–1=

5+3=     2+6=      6–6=    0+9=

10–6=    7–4=     1+9=     4+4=

4、你觉得在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5、总结:

这些10以内的加减法都是请分与合来帮忙的,因此你们也应熟练分与合。

6、○○○○○○○○○你能先把这9个圆分一分,再列出4个算式吗?

7、○○○○○○○○你能把这8个圆分一分,但是只能写2个算式吗?

8、○○○○○○○○○若用虚线分,还能列几道算式呢?

9、你能从1、0、3、4、8、7这几个数中选择三个数写4道算式吗?

加法算式和减法算式有怎样的联系?

出示错误示范:

0+3=3。

  复习20以内的进位加法

1、复习:

在学习20以内的进位加法时,我们采用的是什么方法?

(凑十法)9加几是把几凑成10,要借几;8、7加几是把几凑成10,要借几。

除了用凑十法,还能用什么方法?

(推算、找好朋友、找规律)

2、听算:

不仅有计算,也可说比15大比18小的数有(),几前面的数是几,几后面的数是(),几相邻的数是()。

3、同桌在2分钟时间内计算算式卡片,老师统计“口算小行家”前三名。

     4、计算练习。

比一比,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9+2=      16–9=    13–4=      5+7=

15–5=    6+8=     11–3=      8+8=

13–6=    12–7=    9+6 =      10+7=

17–8=    14–8=    7+7=        18–9=

4+8=     13–5=    8+3=        3+9=

5、你觉得在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6、比较大小:

  8+4○8+3   10-5○10-7 5+4+3○5+2+6 10+1-1○5+4+3

  比较大小时一定要先计算出得数才能比吗?

7、复习求未知加数:

  2+()=10   10-()=2 ()-2=10

第三部分复习解决实际问题。

复习10以内的加减法的实际问题

1、复习用括线表示的实际问题:

(1)第102页第8题:

同桌两人互说数学故事,互列算式。

  ‚为什么一个用加法,一个用减法?

                          ○○○◎◎

    ◎○○○◎

    

                                  10个

○有6个,◎有几个呢?

‚◎有4个,○有几个呢?

○有6个,◎有4个,一共有几个呢?

追问:

第1题只有2句话,你能把3句话的数学故事说完整吗?

为什么第1、2题都用减法,而第3题要用加法呢?

2、第102页第9题:

(1)你能根据图意说一个数学故事吗?

同桌互说。

(2)5和4怎么得来的?

数出来的吗?

(3)为什么用加法?

(知道了2部分,求总数。

3、第102页第10题:

(1)观察这张表格,看懂了什么?

17个、7个表示什么?

求什么?

能齐说三句话的数学故事吗?

(2)同桌互说足球和跳绳的数学故事,互列算式。

(3)为什么用减法计算?

(4)生独立完成下面表格:

 

西瓜

菠萝

椰子

原来

3个

7个

10个

又运来

5个

7个

8个

一共

()个

()个

()个

(5)比较2张表格,为什么一个用减法,一个用加法?

4、第103页第14题:

(1)这幅图只告诉你2句话:

原来停了9辆汽车,现在有多少辆,能求吗?

还缺哪一句话?

你能把三句话说完整吗?

(2)怎么列算式?

问题中没有“一共”,只有“现在”,为什么还是用加法?

复习20以内的进位加法的实际问题

1、第103页第5题,卷纸游戏:

(1)卷一卷:

拿自己准备好的长方形纸卷一卷,看看卷出的物体像什么?

(圆柱)和我们以前所认识的圆柱之间有什么不同?

(少了上下2个面)

(2)折一折:

老师拿这张长方形纸先折一折,再围起来,你们看它像什么?

(3)学生动手试着折一折。

(4)小组讨论还可以怎样折,怎样卷?

试一试。

2、第104页第6题:

(1)游戏:

小小旅行团。

老师想去天目湖秋游,想邀请5位同学和老师一起去,谁想去?

(邀请5位同学上台,将队伍排成一列纵队,老师排在第1个。

)老师说:

我的后面有5人,你知道我们这个团一共有几个人呢?

(2)请你说说判断的理由。

(3)出示第104页第6题:

这一队一共有几个人?

为什么?

图中不是只有6人吗?

能靠数吗?

(4)出示第104页第6题:

你从图上知道了什么?

你能帮最后这位同学解决心中的疑问吗?

(5)结合情境,比较2道题中的“8人”,表示的含义相同吗?

3、第104页第7题:

(1)观察图意,小组交流:

图中告诉我们什么?

你是怎么想的?

(2)讨论:

有多少根树苗能看出来吗?

那么怎样判断一共要挖多少个树坑呢?

(3)全班交流,师小结:

“还差很多”说明比7个树坑要多得多,所以要选较多的16个。

4、第104页第8题:

(1)思考:

要给幼儿园小朋友每人发一个面包,买哪2盒比较合适?

(2)小组交流:

我是怎样选的?

为什么?

(3)试一试,如果小班有17人,应该怎样选?

第四部分综合练习。

一、复习内容:

1、10以内加减法

2、20以内进位加法

3、钟:

认识整时、大约几时

4、认识立体图形:

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

5、数学思想方法:

数一数、比一比、分一分、认位置。

二、复习目标:

1、熟练计算10以内加、减法和20以内进位加法

2、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大小、组成的含义

3、准确认读钟面上表示整时、大约几时的时刻。

4、初步体验数据的整理过程,认识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统计表,能根据图表中的数,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5、能识别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等几何体。

6、会比较多少、大小、长短、高矮、轻重等、会按照一定标准或自定标准进行分类;能确定物体前后、左右、上下的位置与顺序;

7、能熟练运用加减法的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8、培养学生的良好审题、书写、检查作业的学习习惯。

三、复习重、难点:

1、20以内数的顺序、大小、组成、基数和序数含义

2、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四、学生现状分析

 1、倾听习惯很差,有一点会,就觉得很会了,注意力集中时间极短。

2、口头与笔头联系不好:

会回答,但不会做题。

3、识字能力很差,影响答题。

4、学生对有一点点相似的题极容易混淆。

如一图四式与带有大括号的题发生混淆,还与写出得数是15的加法算式之类的题也发生混淆。

五、复习措施

1、将学生的零散知识集中起来,使知识纵成行、横成片,形成互相联系的知识网络。

(先利用书上的总复习按内容进行首次复习并结合做单元卷;然后按题型进行讲练结合;最后进行综合练习)

2、采用专项练习与综合练习结合的方式,使学生能掌握一些解基本题的技巧。

3、加强对中下生进行个别辅导。

六、精心划分内容,合理分配时间

根据学生实际,结合本期内容,将学生的零散知识集中起来,使知识纵成行、横成片,形成互相联系的知识网络。

采用变换复习的方式,开展游戏活动等多种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复习时间做以下划分:

       生活中的数(0—20各数的认识)、比较

       计算题训练(20以内的加减法)

       分类、位置与顺序、认识物体

       认识钟表、统计知识

       回顾、梳理、反思本学期的学习情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