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ACCESS笔试291.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465326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3.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级ACCESS笔试29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二级ACCESS笔试29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二级ACCESS笔试29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二级ACCESS笔试29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二级ACCESS笔试29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二级ACCESS笔试291.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二级ACCESS笔试291.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二级ACCESS笔试291.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二级ACCESS笔试291.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二级ACCESS笔试291.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二级ACCESS笔试291.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二级ACCESS笔试291.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二级ACCESS笔试291.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二级ACCESS笔试291.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二级ACCESS笔试291.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二级ACCESS笔试291.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二级ACCESS笔试291.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二级ACCESS笔试291.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二级ACCESS笔试291.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二级ACCESS笔试291.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二级ACCESS笔试291.docx

《二级ACCESS笔试29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级ACCESS笔试291.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二级ACCESS笔试291.docx

二级ACCESS笔试291

二级ACCESS笔试-291

(总分:

96.00,做题时间:

90分钟)

一、选择题(总题数:

35,分数:

70.00)

1.在窗体中添加一个名称为Cmd的命令按钮,然后编写如下程序:

PublicxAsinteger

PrivateSubCmd_Click()

x=10

Calladd1

Calladd2

MsgBoxx

EndSub

PrivateSubadd1()

x=x+20

EndSub

PrivateSubadd2()

DimxAsinteger

x=x+40

EndSnb

窗体打开运行后,单击命令按钮,则消息框的输出结果为()。

(分数:

2.00)

 A.10

 B.60

 C.30 √

 D.70

解析:

[解析]公有变量x,在add1中对其值加20为30,但在add2中又定义了私有变量x,这时私有变量有效。

所以x的值仍然为30。

2.应用数据库的主要目的是()。

(分数:

2.00)

 A.解决数据保密问题

 B.解决数据完整性问题

 C.解决数据共享问题 √

 D.解决数据量大的问题

解析:

[解析]数据库中的数据具有“集成”与“共享”的特点,亦即数据库集中了各种应用的数据,进行统一构造与存储,而使它们可以被不同应用程序所使用,故选项C正确。

3.下列关系模型中术语解析不正确的是()。

(分数:

2.00)

 A.记录,满足一定规范化要求的二维表,也称关系 √

 B.字段,二维表中的一列

 C.数据项,也称分量,是每个记录中的一个字段的值

 D.字段的值域,字段的取值范围,也称为属性域

解析:

[解析]记录是二维表中的一行,称为元组。

4.现实世界中的事物个体在信息世界中称为()。

(分数:

2.00)

 A.实体 √

 B.实体集

 C.字段

 D.记录

解析:

[解析]实体的定义:

现实世界中客观存在并且可以相互区别的事物称为实体。

实体可以是实际的事物,也可以是抽象的事件。

实体集是同类实体的集合,实体在计算机世界中用记录来描述,记录中的属性称为字段。

5.查询能实现的功能有()。

(分数:

2.00)

 A.选择字段,选择记录,编辑记录,实现计算,建立新表,建立数据库

 B.选择字段,选择记录,编辑记录,实现计算,建立新表,更新关系

 C.选择字段,选择记录,编辑记录,实现计算,建立新表,设置格式

 D.选择字段,选择记录,编辑记录,实现计算,建立新表,建立基于查询的报表和窗体 √

解析:

[解析]查询能实现的功能有选择字段、选择记录、编辑记录、实现计算、建立新表、建立基于查询的报表和窗体。

6.数据流图用于抽象描述一个软件的逻辑模型。

数据流图由一些特定的图符构成,下列图符名标识的图符不属于数据流图合法图符的是()。

(分数:

2.00)

 A.控制流 √

 B.加

 C.数据存储

 D.源和潭

解析:

[解析]数据流图包括四个方面,即加工(转换)(输入数据经加工变换产生输出)、数据流(沿箭头方向传送数据的通道,一般在旁边标注数据流名)、存储文件(数据源)(表示处理过程中存放各种数据的文件)、源和潭(表示系统和环境的接口,属系统之外的实体)。

不包括选项中的控制流。

7.没有数据来源,且可以用来显示信息、线条、矩形或图像的控件的类型是()。

(分数:

2.00)

 A.结合型

 B.非结合型 √

 C.计算型

 D.非计算型

解析:

[解析]非结合型控件可以在没有数据源的情况下来显示信息、线条、矩形或图像。

8.用链表表示线性表的优点是()。

(分数:

2.00)

 A.便于随机存取

 B.花费的存储空间较顺序存储少

 C.便于插入和删除操作 √

 D.数据元素的物理顺序与逻辑顺序相同

解析:

[解析]链式存储结构克服了顺序存储结构的-缺点:

它的结点空间可以动态申请和释放;它的数据元素的逻辑次序靠结点的指针来指示,不需要移动数据元素。

故链式存储结构下的线性表便于插入和删除操作。

9.在数据库设计中,将E-R图转换成关系数据模型的过程属于()。

(分数:

2.00)

 A.需求分析阶段

 B.逻辑设计阶段 √

 C.概念设计阶段

 D.物理设计阶段

解析:

[解析]E-R模型即实体-联系模型,是将现实世界的要求转化成实体、联系、属性等几个基本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连接关系。

数据库逻辑设计阶段包括以下几个过程:

从E-R图向关系模式转换,逻辑模式规范化及调整、实现规范化和RDBMS,以及关系视图设计。

10.报表中的报表页眉是用来()。

(分数:

2.00)

 A.显示报表中的字段名称或对记录的分组名称

 B.显示报表的标题、图形或说明性文字 √

 C.显示本页的汇总说明

 D.显示整份报表的汇总说明

解析:

[解析]报表中的报表页眉是用来显示报表的标题、图形或说明性文字。

11.结构化程序设计主要强调的是()。

(分数:

2.00)

 A.程序的规模

 B.程序的效率

 C.程序设计语言的先进性

 D.程序易读性 √

解析:

[解析]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的主要原则可以概括为自顶向下、逐步求精、模块化及限制使用goto语句,总的来说可使程序结构良好、易读、易理解、易维护。

12.在设置或编辑“关系”时,下列不属于可设置的选项是()。

(分数:

2.00)

 A.实施参照完整性

 B.级联更新相关字段

 C.级联追加相关记录 √

 D.级联删除相关记录

解析:

[解析]在设置或编辑关系时,可以设置的选项有:

实施参照完整性、级联更新相关字段和级联删除相关记录等,不包含级联追加相关记录选项,故选择C。

13.下面示例中准则的功能是()。

字段名

准则

工作时间

Between#99-021-01#And#99-12-31#

(分数:

2.00)

 A.查询99年1月之前参加工作的职工

 B.查询99年12月之后参加工作的职工

 C.查询99年参加工作的职工 √

 D.查询99年1月和2月参加工作的职工

解析:

[解析]BetweenAAndB的功能是介于A与B之间的值,上面设置的值是99-01-01到99-12-31,所以该查询是查询99年参加工作的职工。

14.用于创建窗体或修改窗体的窗口是窗体的()。

(分数:

2.00)

 A.设计视图 √

 B.窗体视图

 C.数据表视图

 D.透视表视图

解析:

[解析]利用窗体的设计视图来设计和修改窗体。

15.要限制宏操作的范围,可以在创建宏时定义()。

(分数:

2.00)

 A.宏操作对象

 B.宏条件表达式 √

 C.窗体或报表控件属性

 D.宏操作目标

解析:

[解析]要限制宏操作的范围,可以在创建宏时定义激活宏的表达式。

16.特殊运算符“In”的含义是()。

(分数:

2.00)

 A.用于指定一个字段值的范围,指定的范围之间用And连接

 B.用于指定一个字段值的列表,列表中的任一值都可与查询的字段相匹配 √

 C.用于指定一个字段为空

 D.用于指定一个字段为非空

解析:

[解析]特殊运算符“In”的含义是用于指定一个字段值的列表,列表中的任一值都可与查询的字段相匹配。

17.在查询中,默认的字段显示顺序是()。

(分数:

2.00)

 A.在表的“数据表视图”中显示的顺序

 B.添加时的顺序 √

 C.按照字母顺序

 D.按照文字笔画顺序

解析:

[解析]在查询中,默认的字段显示顺序与用户在“简单查询向导”对话框中选定字段的次序或在设计视图中添加字段的顺序相同。

因此,选项B是正确的。

18.为窗体上的控件设置Tab键顺序,应设置控件的属性是在哪个选项卡中?

()

(分数:

2.00)

 A.格式选项卡

 B.数据选项卡

 C.其他选项卡 √

 D.事件选项卡

解析:

[解析]控件的常用格式属性包括标题、字体名称、字体大小、字体粗细、前景颜色、背景颜色;特殊效果等,在“格式”选项卡中设置这些属性。

控件的常用数据属性包括控件来源、输入掩码、有效性规则、有效性文本、默认值、是否有效、是否锁定等,在“数据”选项卡中设置这些属性。

控件的常用事件属性包括单击、双击、获得焦点、失去焦点、鼠标按下、鼠标移动、鼠标释放等,在“事件”选项卡中设置这些属性。

控件的常用其他属性包括名称、状态栏文字、自动Tab键、控件提示文本等,在“其他”选项卡中设置这些属性。

19.软件设计包括软件的结构、数据、接口和过程设计,其中软件的过程设计是指()。

(分数:

2.00)

 A.模块间的关系

 B.系统结构部件转换成软件的过程描述 √

 C.软件层次结构

 D.软件开发过程

解析:

[解析]软件设计包括软件结构设计、数据设计、接口设计和过程设计。

其中结构设计是定义软件系统各主要部件之间的关系;数据设计是将分析时创建的模型转化为数据结构的定义;接口设计是描述软件内部、软件和操作系统之间及软件与人之间如何通信;过程设计则是把系统结构部件转换成软件的过程性描述。

20.哪个查询会在执行时弹出对话框,提示用户输入必要的信息,再按照这些信息进行查询?

()

(分数:

2.00)

 A.选择查询

 B.参数查询 √

 C.交叉表查询

 D.操作查询

解析:

[解析]参数查询会在执行时弹出对话框,提示用户输入必覃的信息,再按照这些信息进行查询

21.用单链表表示的链式队列的队头在链表的()位置。

(分数:

2.00)

 A.链头 √

 B.链尾

 C.链中

 D.链表尾部前一个位置

解析:

[解析]用单链表表示的链式队列的队头在链表的链头位置。

22.既可以直接输入文本,又可以在列表中选择的控件是()。

(分数:

2.00)

 A.选项框

 B.列表框

 C.组合框 √

 D.文本框

解析:

[解析]组合框既可以直接输入文本,又可以在列表中选择选项。

23.以下关于Access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分数:

2.00)

 A.设计表的主要工作是设计表的字段和属性

 B.表是Access数据库中的重要对象之一

 C.一个表中一般可以包含一到两个主题的信息 √

 D.表是窗体、报表或数据访问页的主要数据源

解析:

[解析]Access提供了表、查询、窗体、报表、页、宏和模块等七个对象,其中表对象是数据库中所有数据的载体,是数据存储的地方。

数据库中其他对象(如窗体、报表、数据访问页)对数据库中数据的任何操作都是基于表对象进行的。

因此,表是Access数据库中最重要的对象之一。

在Access数据库中,表是由相同主题的信息组成,即一个表只能包含一个主题的信息。

数据库建好后首先要建立表,在建立表之前,一般要先设计表结构,即表由哪些字段组成,这些字段的属性是什么。

24.对报表属性中的数据源设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分数:

2.00)

 A.只能是表对象

 B.只能是查询对象

 C.既可以是表对象也可以是查询对象 √

 D.以上说法均不正确

解析:

[解析]报表的数据源既可以使用表对象也可以使用查询对象。

25.用SQL语言描述“在学生表中查找女学生的全部信息”,以下语句中正确的是()。

(分数:

2.00)

 A.SELECTFROM学生表IF(性别='女')

 B.SELECT性别FROM学生表IF(性别='女')

 C.SELECT*FROM学生表WHERE(性别='女') √

 D.SELECT*FROM性别WHERE(性别='女')

解析:

[解析]查询语句的基本格式是:

SELECT*|字段名

FORM表名

WHERE条件

26.设有如下窗体单击事件过程:

PrivateSubForm_Click()

a=1

Fori=1To3

SelectCasei

Case1

a=a+1

Case2,4

a=a+2

EndSelect

Nexti

MsgBoxa

EndSub

打开窗体运行后,单击窗体,则消息框的输出结果是()。

(分数:

2.00)

 A.3

 B.4 √

 C.5

 D.6

解析:

[解析]当i=1时,执行a=a+1,当i=2时,执行a=a+2,当i=3时不执行任何操作,当i=4时退出循环,a的值为4。

27.窗体中的信息不包括()。

(分数:

2.00)

 A.设计者在设计窗口时附加的一些提示信息

 B.设计者在设计窗口时输入的一些重要信息 √

 C.所处理表的记录

 D.所处理查询的记录

解析:

[解析]窗体中的信息不包括设计者在设计窗口时输入的一些重要信息。

28.下列属于操作查询的是()。

①删除查询②更新查询③交叉表查询④追加查询⑤生成表查询

(分数:

2.00)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④⑤ √

解析:

[解析]操作查询包括删除查询、更新查询、追加查询、生成表查询。

29.数据结构中,与所使用的计算机无关的是数据的()。

(分数:

2.00)

 A.存储结构

 B.物理结构

 C.逻辑结构 √

 D.物理和存储结构

解析:

[解析]数据结构概念一般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数据的逻辑结构、存储结构及数据上的运算集合。

数据的逻辑结构只抽象地反映数据元素之间的逻辑关系,而不管它在计算机中的存储表示形式。

30.检查软件产品是否符合需求定义的过程称为()。

(分数:

2.00)

 A.确认测试 √

 B.集成测试

 C.验证测试

 D.验收测试

解析:

[解析]确认测试的任务是验证软件的功能和性能,以及其他特性是否满足需求规格说明中确定的各种需求。

31.设有如下程序:

PrivateSubCommand1_Click()

DimsumAsDouble,xAsDouble

sum=0

n=0

Fori=1To3

x=n/i

n=n+1

sum=sum+x

Nexti

EndSub

该程序通过For循环来计算sum的值,sum值的精确结果是()。

(分数:

2.00)

 A.1+1/2+2/3

 B.1+1/2+1/3+1

 C.1/2+2/3 √

 D.1/2+1/3

解析:

[解析]第一次循环时n、sum均为0,所以sum值为0,第二次循环时n为1、i为2,所以sum值为1/2,第三次循环时n为2、i为3,所以sum值为1/2+2/3。

32.能被“对象所识别的动作”和“对象所执行的活动”分别称为对象的()。

(分数:

2.00)

 A.方法和事件

 B.事件和属性

 C.事件和方法 √

 D.属性和事件

解析:

[解析]事件是Access窗体或报表及其上的控件等对象可以“辨识”的动作;方法描述了对象的行为。

33.在窗体中添加一个名称为Cmd1的命令按钮,然后编写如下事件代码:

PrivateSubCmd1_Click()

a=125

Ifa>60Then

k=1

ElseIfa>70Then

k=2

ElseIfa>80Then

k=3

ElseIfa>90Then

k=4

EndIf

MsgBoxk

EndSub

窗体打开运行后,单击命令按钮,则消息框的输出结果是()。

(分数:

2.00)

 A.1 √

 B.2

 C.3

 D.4

解析:

[解析]a的值为125,满足条件a>60,则k值为1。

34.下列不属于控件格式属性的是()。

(分数:

2.00)

 A.标题

 B.正文 √

 C.字体大小

 D.字体粗细

解析:

[解析]在控件的属性中不包含正文属性。

35.在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人工管理阶段、文件系统阶段和数据库系统阶段。

其中数据独立性最高的阶段是()。

(分数:

2.00)

 A.数据库系统 √

 B.文件系统

 C.人工管理

 D.数据项管理

解析:

[解析]人工管理阶段是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前出现的,数据不独立,完全依赖于程序;文件系统是数据库系统发展的初级阶段,数据独立性差;数据库系统具有高度的物理独立性和一定的逻辑独立性。

二、填空题(总题数:

13,分数:

26.00)

36.数据的逻辑结构有线性结构和【1】两大类。

(分数:

2.00)

填空项1:

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非线性结构)

解析:

[解析]数据的逻辑结构有线性结构和非线性结构两类。

37.顺序存储方法是把逻辑上相邻的结点存储在物理位置【2】的存储单元中。

(分数:

2.00)

填空项1:

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相邻)

解析:

[解析]常用的存储表示方法有四种:

顺序存储、链式存储、索引存储、散列存储。

其中』匝序存储方法是把逻辑上相邻的结点存储在物理位置也相邻的存储单元中。

38.一个类可以从直接或间接的祖先中继承所有属性和方法。

采用这个方法提高了软件的【3】。

(分数:

2.00)

填空项1:

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可重用性)

解析:

[解析]本题考查了继承的优点:

相似的对象可以共享程序代码和数据结构,从而大大减少了程序中的冗余,提高了软件的可重用性。

39.软件工程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

【4】技术和软件工程管理。

(分数:

2.00)

填空项1:

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软件开发)

解析:

[解析]基于软件工程的目标,软件工程的理论和技术性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

软件开发技术和软件工程管理。

软件开发技术包括:

软件开发方法学、开发过程、开发工具和软件工程环境,其主体内容是软件开发方法学。

软件工程管理包括:

软件管理学、软件工程经济学以及软件心理学等内容。

40.关系操作的特点是【5】操作。

(分数:

2.00)

填空项1:

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集合)

解析:

[解析]在关系操作中,所有操作对象与操作结果都是关系。

而关系定义为元数相同的元组的集合。

因此,关系操作的特点是集合操作。

41.查询设计器分为上下两部分,上半部分是表的显示区,下半部分是【6】。

(分数:

2.00)

填空项1:

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查询设计区)

解析:

[解析]查询设计器分为上下两部分,上半部分是表的显示区,下半部分是查询设计区。

42.创建分组统计查询时,总计项应选择【7】。

(分数:

2.00)

填空项1:

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GroupBy)

解析:

[解析]在“设计”视图中,将用于分组字段的“总计”行设置成GroupBy,就可以对记录进行分组统计了。

43.过程是完成指定任务的一段程序代码,可以通过调用的方式使用,过程有【8】和【9】两种类型。

(分数:

2.00)

填空项1:

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8]函数

[9]子程序)

解析:

[解析]过程是完成指定任务的一段程序代码,可以通过调用的方式使用,过程有函数和子程序两种类型。

44.表操作共有三种视图,分别是设计视图、打印视图和【10】视图。

(分数:

2.00)

填空项1:

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版面预览)

解析:

[解析]表操作共有三种视图,分别是设计视图、打印视图、版面预览视图。

45.在窗体上添加两个文本框和一个按钮,在按钮的单击事件中添加如下代码:

Privatesubcommand1_Click()

Text1="vbatest"

Text2=text1

Text1="testend"

Endsub

单击按钮后,text2中的文本内容是【11】。

(分数:

2.00)

填空项1:

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vbatest)

解析:

[解析]当用户单击(Click)命令按钮(Command1)之后:

①"vbatest"字符串赋值给Text1。

②再将Text1中的内容赋值给Text2。

③将"testend"赋给Text1。

所以最后Text1中的内容是"testend",而Text2中的内容是"vbatest"。

46.若窗体中已有一个名为Cmd的命令按钮、一个名为Label1的标签和一个名为Text1的文本框,且文本框的内容为空,然后编写如下事件代码:

PrivateFunctionf(xAsLong)AsBoolean

IfxMod2=0Then

f=False

Else

f=True

EndIf

EndFunction

PrivateSubCmd_Click()

DimnAsLong

n=Val(Me!

text1)

p=IIf(f(n),"奇数“,"偶数")

Me!

Labell.Caption=n&"是"&p

EndSub

窗体打开运行后,在文本框中输入11,单击命令按钮,则标签显示内容为【12】。

(分数:

2.00)

填空项1:

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1是奇数)

解析:

[解析]输入11后将11转换为数值类型并调用函数f,利用mod运算判断奇偶数,若为偶数返回False,若为奇数返回True。

47.在窗体上有一个文本框控件,名称为Text1。

同时,窗体加载时设置其计时器间隔为1秒,计时器触发事件过程则实现在Text1文本框中动态显示当前日期和时间。

请补充完整。

PrivateSubFrom_Load()

Me.Timerinterval=【13】

EndSub

PrivateSub【14】

Me.text1=Now()

EndSub

(分数:

2.00)

填空项1:

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3]1000

[14]Form_Timer())

解析:

[解析]因为要设置计时器间隔为1秒,所以将Timerinterval属性设为1000,单位为毫秒。

事件为Form_Timer()事件。

48.下面VBA程序段运行时,内层循环的循环总次数是【15】

Form=0To7step3

Forn=mTom+1

Nextn

Nextm

(分数:

2.00)

填空项1:

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6次)

解析:

[解析]外循环每循环一次,内循环会循环2次,共6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