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冰川加速融化现状因果及其对策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467888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4.0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球冰川加速融化现状因果及其对策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全球冰川加速融化现状因果及其对策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全球冰川加速融化现状因果及其对策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全球冰川加速融化现状因果及其对策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全球冰川加速融化现状因果及其对策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全球冰川加速融化现状因果及其对策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6页
全球冰川加速融化现状因果及其对策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6页
全球冰川加速融化现状因果及其对策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6页
全球冰川加速融化现状因果及其对策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6页
全球冰川加速融化现状因果及其对策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6页
全球冰川加速融化现状因果及其对策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6页
全球冰川加速融化现状因果及其对策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6页
全球冰川加速融化现状因果及其对策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6页
全球冰川加速融化现状因果及其对策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6页
全球冰川加速融化现状因果及其对策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6页
全球冰川加速融化现状因果及其对策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6页
全球冰川加速融化现状因果及其对策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6页
全球冰川加速融化现状因果及其对策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6页
全球冰川加速融化现状因果及其对策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6页
全球冰川加速融化现状因果及其对策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6页
亲,该文档总共3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全球冰川加速融化现状因果及其对策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全球冰川加速融化现状因果及其对策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球冰川加速融化现状因果及其对策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全球冰川加速融化现状因果及其对策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有关专家认为,这可能是南极冰层总面积还在扩大的原因。

2、NASA发现南极西部冰川融化不可避免[1]

时间2014年5月14日消息,近日美国宇航局和美国加州大学欧文分校的研究人员进行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南极洲西部一块快速融化的冰原区域似乎处于无法逆转的状态,没有任何措施可以阻止这片区域的冰川融化。

这项研究展示了多条的证据,结合40年的观测表明,南极洲西部的阿蒙森海扇区“到达了无法挽回的地步”。

这些冰川加重了海平面的上升,每年向海洋里释放的冰量相当于整个格陵兰岛冰原。

它所包含的冰将足以让海平面上升1.2米,且冰融化速度之快远超出科学家们的预期。

“这片扇区将是导致未来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海平面上升的背后主谋,”里戈诺特说道。

“保守估计只需要几百年所有的冰川将全部融入海洋。

” 

 

三条主要的证据预测了冰川的最终灭亡:

流动速度的变化,海水上漂浮着的冰川量以与它们流过的地形坡度和位于海平面下方的深度。

为了定位这些点,研究人员结合了ERS-1和ERS2收集的冰川速度的数据和美国宇航局冰桥行动以与其它空中项目获得的冰川厚度数据,生成了一副更加精确的河床高程地图。

结果证实了6块冰川里有5块冰川的接地线的上游不存在定位点。

河床地形学是决定盆地里冰川命运的另一个关键因素。

随着朝陆更远的延伸,所有的冰川河床在海平面下方倾斜的更厉害。

随着冰川消退,它们将无法逃离海洋,温暖的海水将融化它们,且融化速度可能更快。

考虑到南极洲西部这片区域的重要性,美国宇航局冰桥计划将在今年10月开始的南极洲部署时,继续密切检测它的进化。

冰桥计划利用了一种特殊的研究舰队,上面搭载的最成熟精密的科研设备将记录冰川、冰原和海冰厚度的变化。

3、南极冰川整体融化加快[2]

极地冰雪融化导致全球海平面升高(2010)南极冰川融化的现状(2015年2月14日)

美国宇航局的冰川学家2002年利用激光高度计测量了南极洲6座冰川的厚度。

测量结果表明,这些冰川正在以相当于上世纪90年代时两倍的速度消融,每年融化的体积为250立方千米,比它们的年积雪量还高60%。

这些冰川消融成水,每年会造成海平面上升0.2毫米。

专家指出,冰川消融与极地海岸周围冰架的逐渐消失有关。

海水和大气温度升高,会直接使冰架底部消融,所以冰川就更容易滑向大海,加速其消失速度。

研究者认为,造成冰架融化的“罪魁祸首”是全球气候持续变暖。

他们利用卫星观测到,由于过去50年全球平均气温上升速度加快,南极一个名为“拉森B”的冰架在2002年塌陷了。

另外,在2000年至2003年间,南极洲有两座冰川融化的速度加快了7倍,另外两座冰川融化的速度加快了两倍。

同时,占世界冰储量91%的南极冰盖,1998年以来占总面积1/7的冰体已经消失,截至2013年底,美国地理协会报告了南极三个最大的冰川在十年变薄而减少了45米厚度。

英国极地观测与模拟研究中心研究团队利用新型卫星经过三年的观测发现,南极洲冰川近三年每年融化达1590亿吨。

这是对南极洲冰原海拔高度变化的首次完整评估[4]。

根据近年来的研究,极地冰川的消融很有可能是不可逆的。

与2005年至2010年间相比,卫星监测到的南极洲西部冰原变薄速度大幅加快,融化速率提高了31%。

从2010年到2013年,南极洲西部、东部、南极半岛年平均减少分别减少了1340亿吨、30亿吨、230亿吨冰雪,冰川融化每年导致全球海平面升高0.45毫米。

研究报告作者、英国利兹大学博士马尔科姆·

麦克米兰(MalcolmMcMillan)表示:

“冰川融化十分突出,阿蒙森海域出现了急速流动的冰流。

派恩岛、斯维特和斯密斯冰川以每年4到8米之间的速度在融化。

美盛顿大学的伊恩·

尤因(IanJoughin)博士近期模拟了南极洲冰原未来消失的趋势,他指出:

“研究揭示了阿蒙森海岸冰川的大幅变薄趋势,这与此前其他显示该地区冰川消融的理论和模型的结果一致。

4、南极B-15A冰山融化解体[32]

B-15A冰山

B-15A冰山正漂浮于南极麦克默多海峡之中。

B-15A冰山是2000年11月从南极罗斯冰架之上分离出来的。

总面积相当于卢森堡国土面积的B-15A冰山近日发生解体崩裂后,在冰山原来的位置上出现了3座新的冰山。

长期负责观测B-15A冰山的有关科学家介绍说,这座冰山解体后已经改变了南极地区的地形地貌,随后还将对南极的气候变化产生影响。

据悉,解体崩裂而形成的3座新冰山的体积仍然十分庞大,其中体形最大的一座长度达到75公里。

5、南极冰川加速融化 

可改变地球引力场[5]

  从2009年起,南极大陆约750千米长的海岸线上,几块冰川开始以每年60立方千米的速率融化,至今已经融化了300万亿升水流至周围海洋。

南北极冰川融化速率不同

  同样是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同样是地球的极点地区,北极与南极的冰川融化速率并不一样。

  中国南极测绘研究中心名誉主任鄂栋臣向《中国科学报》记者解释,北极是海冰,南极是陆地冰川。

与南极相比,北极的气候系统比较复杂,对于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比较直接,海冰对于气候变化也更敏感。

  一直以来,北极海冰的消融是不争的事实。

根据资料显示,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北极海冰就出现了明显的快速减少现象,尤其是在2007年和2012年。

  相反,南极的陆地冰川相对比较稳定,2012年和2013年,南极的海冰面积甚至还有所增加。

对此,气象专家解释,由于南极是大洋包围大陆,南极海冰每年消融再重生,具有强烈的季节性变化,而北极海冰则是经历漫长时间的累积沉淀形成,很难再生。

  不过,鄂栋臣表示,近年来有多个研究显示,尤其是南极洲西部的冰原正在加速融化。

 两年“融化”一座珠峰

  英国布里斯托尔大学冰川学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使用欧洲航天局的CryoSat-2卫星的雷达监测南极半岛南部冰原时发现,在过去的六年时间里,那里的冰表面开始以每年4米的速率下降,且已经向海洋输送了300立方千米的水量。

  事实上,早在2014年5月,美国宇航局和美国加州大学欧文分校的研究人员就发现,南极洲西部阿蒙森海扇区冰川的融化速度正在加快,而且似乎不可逆转。

要知道,西南极洲冰川蕴藏的水量足以使海平面上升至少1米,因此,它的融化也被认为是未来导致海平面上升的重要原因。

  更让人震惊的是,根据美国航天局以与欧洲航天局的雷达和卫星监测发现,过去21年中,南极洲冰川每两年的融化量相当于一座珠穆朗玛峰。

  鄂栋臣表示,人们对海平面上升的关注往往只考虑北极海冰的融化,南极冰原的消融不被考虑在。

因此,随着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南极冰盖加速消融,研究人员有必要提高对海平面上升速度的预测。

  南极质量减小致引力削弱

  除此之外,科学家认为,南极冰川流失巨大会导致该区域地球引力场开始发生变化。

根据欧洲空间局的地球重力场和海洋环流探测卫星(GOCE)获取的南极洲重力场的精确测量数据显示,在冰川消融的地方,地心引力也在削弱。

  鄂栋臣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这并不难理解。

任何物体都存在一个吸引周围物体的引力场,而引力的强弱则取决于物体的质量。

地球的质量并不是均匀分布,因此,地球表面的引力也强弱不一。

“南极的质量是以冰川的形式存在的,由于冰川大量融化,冰川融水向低纬度地区转移,南极地区的质量就明显减少了,引力场也就随之发生变化。

”不过鄂栋臣表示,引力场变化的幅度是很小的,目前对地球的影响也是非常微弱的,人们不必为此担心。

二、北极地区冰川消融现况

北极地区与斯瓦尔巴特群岛冰雪情况(2015、12、14)

1、北极海冰夏冬季对比图[32]

北极海冰对比图

这幅图是北极海冰分布的围,分别在夏季和冬季呈最小化和最大化的显著对比图。

该图反映了北极海冰的周期性循环,也是北极地区气候变化的重要指示器。

在过去25年中,北极海冰围在夏末时已经显著退化,即使在冬季最高峰时,海冰也比以前更年轻、冰层更薄。

2011年冰川融化的时候,船甚至可以顺利的驶过连接北大西洋和太平洋的西北通道,这在以前是不可能的事情。

美国冰雪数据中心公布的数据显示,北极冰川目前的覆盖面积为165万平方英里,自1979年开始对北极冰川面积进行卫星测量以来,这是有记录以来最少的一次。

2、北极冰层融化速度惊人,七十年或将完全消失[6]

挪威的研究人员报告称北极海冰正变得越来越薄而且越来越脆弱。

上个月,部分浮冰的每年融化程度达到30多年来卫星监测的最低水平。

埃德蒙-汉森博士。

参与研究的科学家埃德蒙-汉森告诉我他非常惊讶于今年融化的尺寸和速度:

“作为一名科学家我知道这在1500年历史上是史无前例的。

根据格兰德博士所说,即使是冰层处于一种非常薄的状态也会发生额外的升温。

他说到:

“一旦积雪融化就能直接照射。

如果冰层变薄就会有更多的光线穿透冰层,那样就能使海水升温。

最谨慎的预测称北极地区的冰层将在21世纪80年代或者90年代的某个夏天全部融化。

但是对这一情况的最新预计已经把时间提前了。

当北极没有冰之后,它将不再是白色的,而且会吸收更多的,那种变化将会影响海风系统。

金姆-霍尔曼说到:

“对于北欧来说,这可能意味着更多的降雨,南欧则会变得更干燥,因此整个大陆会出现大规模的迁移。

3、北极温度升高冰川融化形成罕见湖(4/4)[9]

提到北极,人们的脑海中可能浮现的是冷峻的冰原和刺骨的寒风,但北极环境观测站的摄像头却为我们揭示了一个不同的故事。

英国《每日邮报》2013年7月25日报道,自7月13日起,持续两周的温暖天气导致高北极地区融冰成湖。

美国国家冰雪数据中心报告称,2013年7月初,北极的气温为1-3度;

高出大部分北冰洋的平均温度。

在被称为北极融冰月的7月,冰的融化度到达最高值。

由于目前在该地区发展的气旋,冰层预计还将进一步破碎。

2016年7月下旬温度高达+10—13度,当我们的科考船到达北纬近82度时,洋面上基本都是融化了的浮冰,根本无需破冰船也能顺利航行。

伯特·

武泰博士(DrBertWouters)领导的研究小组对比了9年以来卫星测量的格陵兰岛和南极洲的冰川,试图确定冰川加速融化趋势是由海冰融化和海平面上升造成的。

尽管研究显示,每年南极和北极地区损失约3000亿吨冰,但他们不排除冰原消退现象也是自然过程推动使然。

4、专家预测2050年冰川融化船只可直接穿越北极[10]

美国专家预测,在本世纪只将能够直接穿越北极。

大约在2050年,北极冰原将变得非常稀薄以至于破冰船能够开凿开一条穿越太平洋到大西洋的笔直路线。

“从没有人讨论过开船经过北极顶部的可能性,”

科学家研究了7个已确立的2040年至2059年的气候模拟,从而确定北极海冰未来的厚度。

他们利用了一个电脑程序找寻潜在的9月可开放的新航线,9月是一年中北极最适合通航的月份。

这项预测显示,至21世纪中叶,大多数开放水域的船只将无需破冰船的帮助,直接穿越航线进入俄罗斯海域。

这条路线比穿过伊士运河距离要短40%。

穿过北极的航线将在世界上两大海洋之间提供破冰船前进的通道,它将比航线的路程短20%。

目前,西北航道平均每7年只有大约1年的时间可通航,使得它不适合用于通商航行。

但到2050年9月海冰预计将极大融化到适合每隔一年通行。

数个世纪以来,北冰洋因存在通过白令海峡而穿越太平洋到达大西洋的可能性,而一直让探索者极度着迷。

去年夏天,航线一共成功的完成了46次航行。

开放水域船只在夏季能够进入北冰洋的前景极提升了制定国际法律法规的必要性,从而保护环境和航海者的安全。

5、北极海冰融化加速,十年可能变成无冰海洋[7]

欧洲航天局(EuropeanSpaceAgency)的科学家宣称,因为全球变暖,北极海冰融化正在加速,北极可能在未来10年变成一片没有冰的海洋。

2011年北极地区有900立方千米的海冰消失,这比环境学家过去预估的融化速度高50%。

6、2050年北极冰川或全部消融未来极端天气恐增多[8]

2050年北极冰川恐完全融化

近年来北极数据报告(表1)

科学家已经做出警告,到了2050年北极冰川可能会全部消失。

  根据外国媒体报道,北极冰川融化速度已经超过预期,此前的研究普遍预测北极完全无冰的日期在2015-2100年之前,但这次NOAA的报告却将期限大大提前到2020-2050年。

  相关负责人表示,北极正常情况下总会有一些海冰覆盖,每年夏季融冰,冬季则结冰,如此循环。

但最近几年随着全球暖化,北极海冰在夏季的融化速度被大大提高。

根据去年一份关于海冰融化的记录指出,自1980年代以来北极已经损失了十分之四的海冰。

在未来夏日期间北极海冰大量消融有3点重大影响:

会为该地区钻探资源和航运打开大门、会毁灭北极熊和其他海洋哺乳动物的栖息地、会给生活在更南部维度的人们带来更多极端天气。

虽然他表示现阶段很难下判断说两年前的特大暴风雪或者珊迪飓风是由北极造成的,但随着北极暖化而越来越多极端天气出现。

7、北极冰川融化的速度比想象还要糟

北极海冰的覆盖面积也在不断缩小,2016年3月24日,冬季北极海冰达到年度最大值,覆盖面积为1452万平方公里,但这却是自1979年有卫星记录以来的最小值,这个数值比1981年至2010年冬季北极最大海冰覆盖面积的平均值,缩减了111.6万平方公里。

预计北极海冰的覆盖面积在9月下旬达到最小。

2016年7月中下旬(7、17-26)北极的天气尽管有时有雾,但温度大都达+8—10度,有两天甚至高达+10—13度;

当我们从下而上徒步完2公里左右的冰碛垅时,听到了左前方冰川崩塌的声音不下20余次,作者大惊失色,非常震撼。

据初步估计,30年来,冰川至少后退了5公里左右。

当时,我们的科考船(来自全世界120名左右的北极专家和业余爱好者)甚至可以开到距冰川不到200米的距离,河谷里水面上满是成片成片大小不等的浮冰。

我们担心,北极熊等动植物链将在不久的未来轰然断裂,数百万计生灵面临遭受灭顶之灾?

有关容参看文献[46],具有远见性的文章见[45]。

北极冰川崩塌后洋面上漂浮大小不等的冰块(2016、7、17-26)

三、青藏高原冰川消融状况

1、青藏高原85-90%的冰川在融化,未来数十亿人将受威胁[15]

由世界气象组织主办的“极地观测、研究与服务”专家组第4次会议近日在召开。

与会专家表示,多年观测表明,地球“第三极”青藏高原地区85%至90%的冰川都在退缩,严重威胁到未来数十亿人的生产生活。

专家组成员、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研究员效存德说,“全球变暖冰先知”,中国从上世纪80年代加入极区观测和研究的行列,多年的观测研究显示,地球“第三极”青藏高原地区85%至90%的冰川都在退缩。

第三极”正经历着以变暖和要特征的显著变化,严重威胁到未来数十亿人的生产生活。

资料显示,2012年夏季出现了北极海冰面积的历史新低、格陵兰冰盖融化围达到冰盖总表面的97%。

极地气候变化导致全球海平面上升、全球极端气候现象频发等负面影响。

世界气象组织成立的“极地观测、研究与服务”专家组由18个国家的24位专家组成。

从2009年开始,先后在加拿大、澳大利亚和芬兰相继召开会议,主要关注全球变暖对于南北极地区自然生态系统和经济社会系统产生的重要影响。

2、青藏高原冰川达两千年来最高温度:

30年间缩小15%[16]

据国外媒体报道,青藏高原拥有数万个冰川,冰川融水成为许多淡水河流的源头,养育了亚洲20亿居民。

目前,最新一项研究报告显示,近50年来青藏高原冰川融化升温已达到过去2000年最高温度。

据悉,青藏高原冰川是该地区一些大型河流的水源,其中包括:

黄河、扬子江、雅鲁藏布江、湄公河等。

该项研究发现,本世纪青藏高原冰川的温度和湿度很可能继续攀升。

今年5月份,一份研究报告显示,青藏高原和周边地区的冰川在过去30年里已缩小15%。

3、珠峰冰川或在2100年前几乎全部融化[17]

  欧洲地球科学联盟科学杂志《冰冻圈》(TheCryosphere)刊登的尼泊尔、荷兰和法国学者的共同研究报告称,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地区的冰川可能在2100年前融化96%。

  根据未来的气候变化趋势预计,珠峰地区的冰川将在21世纪的一百年间继续融化。

2050年前融化量可能达到冰川总量的35%至62%,与此同时,气温稳步上升可能导致2100年前融化量达到冰川总量的73%至96%。

珠峰地区的冰川集中在5000米至6000米高处,它们对温度和雪线变化很敏感。

  此外,都得科西河流域的冰川融化,融化的水流入印度比哈尔邦的戈西河,将来这可能威胁到尼泊尔和印度的农业与水力发电。

研究称,冰川融化可能导致被冰碛堵塞的冰蚀湖的形成,雪崩和地震可能引发这些自然堤坝决堤,后果可能是灾难性的,因为在这种情况下,尼泊尔戈西河流域的河流流量可能增加百倍并引发洪水。

尼泊尔戈西河曾多次泛滥,引发洪水。

此外,河道也可能经常发生改变。

4、青藏高原冰川融化速度惊人[18]

青藏高原与珠峰地区上世纪冰雪状况(1970、1、1)

2015年,青藏高原气温上升速度比亚洲其它地区快四倍,高原上绝大部分冰川和永动层或许不久就消失殆尽,这将影响亚洲各地淡水供应。

青藏高原面积和西欧差不多,是包括长江、湄公河、萨尔温江、印度河、雅鲁藏布江和黄河在大头,向亚洲近20亿人供应淡水。

受气候变化影响,这里冰川迅速消退,草原面积不断减小,荒漠化面积不断增加,区域降水反常,几条大河水位不断下降,永冻层持续融化。

青藏高原平均每年有247平方公里冰川消融。

森林大火、焚烧秸秆与家庭厨灶等碳排放都致青藏高原冰川融化。

中国藏区、印度和不丹等最重要资源是水,水资源是消除贫困、发电和发展农业的关键。

至2011年中国有28000条小河流消失。

中科院预测,到2100年青藏高原可能超过80%永久冻土消失,近40%永久冻土在不久的将来就可能消失,届时将危与亚洲数十亿人。

青藏高原冰川持续融化消退[19]

这是2016年4月19日在林芝市波密县境的米堆冰川缩退后遗留下的冰碛湖。

据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长期的遥感与地面观测显示:

过去约30年间,青藏高原与其相邻地区的冰川面积由5.3万平方公里缩减至4.5万平方公里,退缩了15%。

我国有46000多条冰川,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

一些研究人员预测,青藏高原上绝大部分的冰川和永冻层不久就将消失殆尽,这将影响亚洲各地的淡水供应。

“世界屋脊”青藏高原是长江、黄河、澜沧江、雅鲁藏布江等多条大河的源头,向亚洲近20亿人供应着淡水。

但受气候变化影响,这里的冰川迅速消退,草原面积不断减小,荒漠化面积不断增加,区域降水反常,几条大河的水位不断下降,永冻层也在持续融化。

最新的《高原环境变化科学评估》报告于去年11月份发布的报告显示:

高原环境变化的突出特征是变暖和变湿。

过去五十年,高原气温平均每10年升高0.32摄氏度,增幅约为全球同期平均升温幅度的两倍。

位于浪卡子县境的正在融化的桑拉姆冰川(2016年2月21日摄)。

新华社记者普布扎西摄

正在消退的山南浪卡子县境的岗布冰川(2014年12月6日摄)。

新华社记者觉果摄

山南浪卡子县境正在融化的桑拉姆冰川(2016年2月21日摄)。

林芝市波密县境正在融化的米堆冰川(2007年9月20日摄)。

正在融化的那曲双湖县普若岗日冰川(2011年12月19日摄)。

正在消退的那曲双湖县普若岗日冰川(2011年12月19日摄)。

新华社记者觉果摄

位于浪卡子县境的正在融化的卡若冰川(2016年2月21日摄)。

新华社记者东君摄

青藏高原冰川持续融化消退[20]

这是2016年4月19日在林芝市波密县境的米堆冰川缩退后遗留下的冰碛湖。

四、天山南北和中亚冰川消融状况

1、天山冰川消融加剧,落实“禁令”已迫在眉睫[21、23]

据中科院天山冰川观测站站长忠勤介绍,仍在进行的旅游、放牧、采矿等活动,加剧了冰川消融的趋势,落实“禁令”已迫在眉睫。

据显示,随着气温逐年升高,天山一号冰川持续加速消融和退缩。

天山一号冰川是乌鲁木齐河、头屯河、三屯河和乌拉斯台河等流域的源头,也是乌鲁木齐市、昌吉市、和静县与五家渠市生产生活的水源地。

  近年来,受自然因素以与区域的旅游、工业生产、矿业开发、机动车辆尾气、放牧等人为因素影响,其生态环境持续恶化,冰川持续萎缩。

天山一号冰川消融加剧

据正在现场考察伊犁鼠兔的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生态学会副秘书长维东介绍,游客的干扰,加上牧民采集雪莲等中草药,造成伊犁鼠兔食物减少,目前,栖息在这里的伊犁鼠兔生存已受到极大威胁。

  此外,记者在现场看见,一号冰川保护区仍有采矿的车在附近的山上作业,货车也不时从这里通过。

在距离一号冰川数十公里处,一家电池厂排放的烟尘在上空形成灰色的“雾带”,也在威胁着一号冰川的生态安全。

天山南北冰川雪线分布(2012、12、22)

天山一号冰川,位于乌鲁木齐市西南天山山脉的天格尔山中,是世界上离城市最近的冰川(仅50公里),一号冰川海拔3700米以上为裸岩冰雪带,最高峰天格尔Ⅱ峰海拔4486米,周围分布76条现代大小冰川。

1958年以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