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剂 温里剂.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469091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677.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方剂 温里剂.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方剂 温里剂.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方剂 温里剂.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方剂 温里剂.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方剂 温里剂.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方剂 温里剂.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5页
方剂 温里剂.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5页
方剂 温里剂.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5页
方剂 温里剂.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5页
方剂 温里剂.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5页
方剂 温里剂.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5页
方剂 温里剂.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5页
方剂 温里剂.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5页
方剂 温里剂.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5页
方剂 温里剂.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5页
方剂 温里剂.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5页
方剂 温里剂.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5页
方剂 温里剂.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5页
方剂 温里剂.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5页
方剂 温里剂.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方剂 温里剂.docx

《方剂 温里剂.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方剂 温里剂.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方剂 温里剂.docx

方剂温里剂

Ø第六章温里剂

Ø概念:

凡以温热药为主组成,具有温里祛寒、回阳救逆、温经散寒作用,用以治疗里寒证的方剂,称为温里剂。

属“八法”中“温法”。

Ø适应症:

里寒证。

但寒不热,喜温畏寒,神疲肢冷,口淡不渴,小便清长,

舌淡苔白,脉沉紧、沉弦或沉迟等

Ø分类:

温中祛寒代表方:

理中丸;

回阳救逆代表方:

四逆汤;

温经散寒代表方:

当归四逆汤。

Ø注意事项:

1、注意辨清寒证的部位、真假、虚实。

(里实寒证者宜“治以辛热”,多用大辛大热药为主组方,或配伍少量补气药,以温散为主;而里虚寒证者宜“治以甘热”,多用辛热药与甘温补气药配伍组方,温补并重。

2、素体阴虚内热,失血伤阴者,虽有寒象,也须慎用,以免伤阴或动血。

3、三因制宜(药量增减)。

4、阴寒太盛,服热药入口即吐者,可少佐寒凉之品或热药凉服或小量频服等。

5、寒邪易伤阳气,故多配伍补气药物。

 

Ø第一节 温中祛寒剂

Ø理中丸

Ø《伤寒论》

Ø组成:

人参干姜甘草炙白术各三两(各9g)

Ø主治:

1、中焦虚寒证:

脘腹疼痛,喜温喜按,呕吐便溏,脘痞食少,口淡不渴,舌淡苔白润,脉沉迟。

(呕、利、冷、痛)

2、阳虚失血:

出血,血色暗淡质稀,面色恍白,气短神疲,脉沉细。

3、小儿慢惊、病后喜唾涎沫、胸痹等。

Ø证候病机分析:

失温:

    四肢不温、腹痛

失运(升降失常):

食少、呕吐、大便糖稀

失化(土不荣木):

抽搐(慢惊)  

失摄:

     出血、喜唾涎沫

阴寒上乘,胸阳不振、心脉痹阻:

胸痛舌淡苔白润,脉沉细或沉迟无力

Ø病机:

中焦虚寒,纳运无能,升降失司。

Ø功用:

温中祛寒,补气健脾。

 

Ø治法与方解:

Ø特点:

温补并行,以温为主;体现了“辛热甘温法”。

Ø服用方法:

丸、汤互用。

“蜜和为丸……日三四服,夜二服。

腹中未热,益至三四丸,然不及汤。

“温服一升,日三服。

服汤后,如食顷,饮热粥一升许,微自温,勿发揭衣被。

(现代用法:

1蜜丸,日服2-3次,每次9g,温开水送下;2或作汤剂,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定,水煎取汁,分二次温服。

3服后饮热粥适量。

Ø临床运用:

辨证要点:

四肢不温,腹中绵绵作痛,喜温喜按,呕吐便溏,脘痞食少,舌淡苔白,脉沉细。

Ø本方为治疗中焦虚寒证的基础方。

临证加减及附方:

(3)阳虚寒凝,气机阻滞:

脘腹胀满

加枳实、茯苓(枳实理中汤)

(4)出血:

吐血、便血,加黄芪、当归、阿胶、艾叶

(胶艾理中汤)

月经延长、漏下,加艾叶、益母草(固本止崩汤)

(5)唾涎沫:

加益智仁、山药

(6)表兼风寒者:

加桂枝(桂枝人参汤)

重点:

组成、功用、主治及方中干姜与人参的配伍意义。

【方歌】

理中汤主理中乡,参术甘草与干姜,

脾胃虚寒与霍乱,虚寒胸痹在温阳。

 

Ø案例一

Ø患者王月生,男性,39岁,缝纫工,江西于都人,初诊于1949年2月11日。

病者腹泻已逾一年。

经常肠鸣,大便稀溏,日下八、九次,食欲欠佳,完谷不化,曾经数十医诊治而少效。

予诊时,患者面色惨白无华,精神疲乏,腹部稍胀而喜按,舌苔浮有一层黄色厚腻,脉细迟。

此是脾虚泄泻,治宜补中益土,方用仲景理中汤。

处方:

人参三钱炒白术三钱黑干姜二钱五分炙甘草二钱。

连服六剂后复诊,病情大有好转,继进前方六剂,药尽即瘥。

(谢俊明.1964.袁文裴医案.江西医药,4(3):

149)

[按]脾主运化,胃主腐熟。

若脾阳虚,釜底无焰,则水反为湿,谷反为滞,湿滞下注而泄泻不已。

此例腹泻肠鸣,完谷不化,兼见面白神疲,纳呆,苔厚腻,脉细迟,显系脾虚中寒,寒湿下注之候。

理中汤功专温中散寒,健脾祛湿,故投之可愈。

Ø案例二

Ø开庆己未年七月间,裕斋马观文夫人费氏,病气弱怠,四肢厥冷,恶寒自汗,不进饮食。

一医作伏暑治之,投暑药,一医作虚寒治之,投热药,无效。

召仆诊之,六脉虽弱,而关独甚,此中焦寒也。

中焦者,脾也。

脾胃既寒,非特但有是证,必有腹痛吐泻之证。

今四肢厥冷属脾,是脾胃虚冷,无可疑者。

答云:

未见有腹痛吐泻之证。

今用何药治之?

仆答云:

宜用附子理中汤。

未服药,间旋即腹痛而泻。

莫不神之,即治此药,一投而瘥。

清·魏之琇《续名医类案》卷七泄泻

小建中汤

《伤寒论》

Ø组成:

桂枝去皮,三两(9g)甘草炙,二两(6g)大枣十二枚芍药六两(18g)生姜三两(9g)胶饴一升(30g)

Ø主治:

中焦虚寒之虚劳里急证。

(中焦虚寒,肝脾失调,阴阳不和证。

腹中拘急疼痛,时发时止,喜温喜按;或虚劳心中悸动,虚烦不宁,面色无华;或虚劳发热,手足烦热,咽干口燥,舌淡苔白,脉细弦而缓。

Ø病机:

中焦虚寒,肝脾失调,阴阳不和。

Ø功用:

温中补虚,和里缓急。

Ø

Ø

Ø

Ø特点:

Ø配伍:

本方辛甘酸甘合化以调和阴阳,重用甘温质润以抑木缓急。

Ø组成:

★桂枝汤倍用芍药重用饴糖。

Ø用量:

桂枝:

芍药=1:

2★

Ø药味配伍:

辛甘化阳;酸甘化阴。

Ø关于方名:

本方重在温补中焦,建立中气,故名“建中”。

“是方甘与辛和而生阳,酸得甘助而生阴,阴阳相生,中气自立。

——《金匮要略心典》

(气血营卫不足取治于中,通过温建中气,助营卫化生,以养五脏,故名“建中”,甘温补中,调养阴阳,药用平和。

Ø临床运用:

辨证要点腹拘急疼痛,喜温喜按,舌淡苔白,脉细弦而缓。

Ø本方为治疗中焦虚寒,肝脾失调,阴阳不和证常用方。

治疗虚热,寓有“甘温除热”之意。

Ø临证加减:

寒甚加干姜;气滞加木香;便溏加白术;虚甚加人参、黄芪、当归;虚烦不眠者,加酸枣仁、浮小麦。

Ø使用注意:

1.呕吐及中满者不宜使用;

2.阴虚内热之胃脘疼痛者忌用。

Ø桂枝汤与小建中汤比较:

Ø桂枝汤:

为发表解肌之剂。

桂、芍等量,寓收于散,更有啜粥温覆之法,意在解肌发表,调和营卫,使外感之风寒从汗而出,其作用主在肌表。

Ø小建中汤:

为温中补虚之方。

芍量倍于桂,更加饴糖,寓散于收,即桂枝辛温发散得大量饴糖、白芍之甘缓、酸收,而转为温阳守中,意在温中补虚,和里缓急,使中焦之虚寒从内而解,其作用主在脾胃。

小建中汤与理中丸比较:

Ø小建中汤:

温补之中配以调理肝脾之品,重在温中补虚,缓急止痛。

主治中焦虚寒之虚劳里急证,

以脘腹拘急疼痛,喜温喜按,面色无华,舌淡苔白,脉细弦而缓为辨证要点。

Ø理中丸:

纯用温补,以温中健脾为主。

主治中焦虚寒,运化无能,升降失司之中焦虚寒证,以腹痛喜温喜按,吐利不渴,舌淡苔白,脉沉迟为辨证要点。

重点、难点:

1与理中丸的区别。

2如何由桂枝汤变化而来。

方歌:

小建中汤君饴糖,方含桂枝加芍汤,

温中补虚和缓急,虚劳里急腹痛康。

案例一

Ø张某,男性,42岁,某厂,门诊病例号529,1966年6月10日初诊。

胃脘隐痛反复发作已五年,经检查诊断为“胃黏膜脱垂”。

近症常饿时胃脘痛,恶寒怕冷,口中和,不思饮。

无恶心吞酸,大便微溏,日行2次,下肢酸软。

先与附子理中汤治不效,后细问症,据有汗出恶风,脉缓,知为表虚中寒之证,故与小建中汤:

桂枝10克白芍18克生姜10克大枣4枚炙甘草6克饴糖45克(分冲)。

Ø结果:

上药服六剂,胃脘疼已,但饿时仍不适,大便溏好转,仍日二行,仍服上方。

7月1日复诊,除大便微溏外,他无不适。

[胡希恕医案,录自冯世纶等.1994.经方传真.北京: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Ø[按]本例胃脘隐痛,饿时痛作,恶寒怕冷,大便溏薄,中焦虚寒也。

中焦主脾胃,为营卫气血生化之源,中焦虚寒,生化乏源,营卫气血不足,营卫不和,则伴汗出恶风而脉缓。

证属中焦虚寒,营卫气血不足。

先投附子理中汤不效。

因附子理中汤重在祛寒,而本案虚多,故不效。

小建中汤乃桂枝汤倍用芍药,重加饴糖而成,既能温中补虚,缓急止痛,复能调补阴阳而和营卫,投之故诸症皆效。

Ø案例二

Ø施某,20岁。

形寒而六脉弦细,时而身热,先天不足,与诸虚不足小建中汤法。

白芍六钱炙甘草三钱生姜四钱桂枝四钱胶饴一两大枣四枚,服六十剂后,诸皆见效。

[吴瑭.1985.吴鞠通医案.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Ø[按]时而身热者,内伤发热也;而伴形寒畏冷,脉象弦细,是脾胃虚寒,化源匮乏,营卫气血不足,阴阳俱虚,阴阳失调所致。

与小建中汤既能温中益气,以助化源,又能调补阴阳,使营卫气血充裕,阴平阳秘,则寒热自除。

由此观之,小建中汤乃甘温除热治法之祖剂也。

Ø吴茱萸汤

Ø《伤寒论》

Ø组成:

★吴茱萸一升人参三两大枣十二枚生姜六两

Ø主治:

1、胃寒呕吐证:

食谷欲呕,胃脘疼痛,吞酸嘈杂,舌淡脉沉弦而迟。

2、肝寒上逆证:

巅顶头痛,干呕吐涎沫,舌淡沉弦。

3、肾寒上逆证:

呕吐下利,手足厥冷,烦躁欲死,舌淡脉沉细。

Ø《伤寒论》:

Ø“食谷欲呕,属阳明也,吴茱萸汤主之。

(阳明篇243条)

Ø“少阴病,吐利,手足逆冷,烦躁欲死者,吴茱萸汤主之。

”(少阴篇309条)

Ø“干呕,吐涎沫,头痛者,吴茱萸汤主之。

(厥阴篇378条)

Ø主治证候分析

(阳明寒呕)胃中虚寒,浊阴上逆:

呕吐,不食、食则欲呕,或胃脘冷痛,吞酸嘈杂。

(厥阴头痛)肝寒犯胃,浊阴上逆:

干呕吐涎沫,头痛,巅顶痛甚。

(少阴吐利)肾寒犯胃:

吐利,手足厥冷,烦躁欲死。

舌淡,脉沉弦而迟细,为阳虚寒胜之象。

Ø病机及证候分析:

Ø

Ø病机:

肝胃虚寒,浊阴上逆。

Ø功用:

温胃暖肝(温中补虚),降逆止呕。

Ø

Ø特点:

肝肾胃三经并治,温降补三法兼行,主以温中降逆。

Ø吴茱萸汤与理中丸比较:

二者均有温中祛寒之功。

理中丸主治脾胃虚寒,侧重于脾虚不化,证以腹痛下利为主。

吴茱萸汤主治肝胃虚寒,侧重于胃寒气逆,证以脘痛呕吐为主。

Ø临床应用:

辨证要点:

食谷欲呕,或巅顶疼痛(夜半转剧,天明渐减,痛时欲吐),干呕吐涎沫,畏寒肢冷,舌淡苔白滑,脉沉弦或迟。

Ø治疗肝胃虚寒,浊阴上逆证之常用方。

临证加减:

呕吐甚者加半夏、陈皮、砂仁;

头痛剧者加川芎;

虚寒重者加干姜、小茴

Ø使用注意:

1、吴茱萸有小毒,用量不宜重。

2、胃热呕吐、阴虚呕吐以及肝阳上亢之头痛均禁用。

3、服药后出现胸中不适,头痛眩晕加剧,应卧床休息半小时。

重点、难点:

1主治、病机、功效。

2生姜重用。

【方歌】

吴茱萸汤人参枣,生姜五两温里好,

阳明寒呕厥阴逆,温肝暖胃止下利。

Ø案例一

Ø某女,67岁。

患梅尼埃病两年,加重一周。

证见头晕目眩,耳如蝉鸣,不能站立,立则如坐舟船,旋转不定,伴剧烈呕吐、呕吐物为清涎,舌淡,苔白厚腻,脉弦细。

辨证:

肝寒犯胃,浊阴上逆

方药:

吴茱萸汤

一剂呕止,呻吟渐止,安然入睡,原方再进一剂,能坐起进食,续服五剂,诸证悉除,观察十二年未再复发。

——《中医杂志》1983,9:

43

Ø案例二

Ø姜某,女,40岁。

一个多月来食后即呕,有时所食之物全部呕出,饮水亦呕,四肢倦怠,脉虚细,舌淡白,手足冷,口中觉冷而不渴,腹软。

《伤寒论》云:

“食谷欲呕者,属阳明也”,此系胃气虚寒,不能腐熟水谷,又兼浊阴上逆。

用吴茱萸汤加丁香二钱,连服二剂呕止。

后因食欲不振,四肢倦怠改用六君子汤调理。

[刘金发.1964.吴茱萸汤的临床运用经验.福建中医药,9(5):

425-26]

Ø[按]胃主受纳,性喜通降下行。

胃虚则不纳,胃寒则气逆,故食入即呕;四肢倦怠,手足厥冷,口中冷,舌淡苔白,脉虚细,乃中气虚寒之征。

吴茱萸汤善于温胃散寒,补益胃气,降逆止呕,更加丁香以增散寒止呕之力,故二剂呕止。

余有胃纳不佳,四肢倦怠,乃脾胃尚弱,故改用六君子汤健脾和胃善后。

Ø第二节回阳救逆剂

Ø适应证:

阳衰阴盛,内外俱寒,甚则阴盛格阳,或戴阳证。

Ø临床症见:

四肢厥冷,精神萎靡,恶寒蜷卧,下利清谷,甚则大汗淋漓,脉微细或脉微欲绝等症。

Ø四逆汤

Ø《伤寒论》

Ø组成:

附子生用,一枚(15g)干姜一两半甘草炙,二两

水煎服。

生附子先煎1小时左右。

强人可大附子一枚,干姜三两。

Ø主治:

1、少阴病,心肾阳衰寒厥证。

四肢厥逆,恶寒踡卧,神衰欲寐,面色苍白,呕吐不渴,腹痛下利,舌苔白滑,脉微欲绝。

2、太阳病误汗亡阳证。

Ø病机及证候分析:

Ø

Ø病机:

心肾阳衰,阴寒内盛。

Ø治法:

回阳救逆。

Ø功效与方解:

Ø

Ø特点:

本方大辛大热以速挽元阳,少佐甘缓以防虚阳暴散。

Ø临床应用:

辩证要点:

四肢厥逆,神衰欲寐,面色苍白,舌淡苔白,脉微欲绝。

本方为回阳救逆的基础方。

Ø使用注意:

1、附子生用有毒,应审慎其用量,并须久煎。

2、服药呕吐者,可采用冷服法,或加猪胆汁。

3、本方纯用辛热之品,中病手足温和即止,不

可久服。

4、真热假寒者禁用。

Ø案例一

Ø唐叟,年逾古稀。

冬月感寒,头痛发热,鼻流清涕。

自服羚翘解毒丸六九,自觉精神甚疲,而且手足发凉。

其子恳余诊。

切其脉未久,唐即侧头欲睡,握其手,凉而不温。

切其脉不浮而反沉,视其舌则淡嫩而白。

余曰:

此少阴伤寒,肾阳已虚,如再进凉药,恐生叵测,法当急温,以回肾阳。

与四逆汤。

服一剂,精神转佳。

再剂,手足转温而愈。

(刘渡舟医案,录自刘渡舟.1984.新编伤寒论类方.太原:

山西人民出版社)

Ø[按]年逾古稀,肾阳已虚,外感于寒,复因误用寒凉,以致阳气式微,阴寒内盛,故精神委靡,时时欲睡,手足发凉,脉沉。

《伤寒论》曰:

“少阴病,脉沉者,急温之,宜四逆汤。

”四逆汤为破阴回阳救逆之剂,使阴寒得散,阳气得复,故厥回而愈。

Ø案例二

Ø肺炎,13岁女孩。

因肺炎持续高热数日,用强而有效之注射剂,高热降至37度,但元气已衰,食欲衰败,口干欲饮,与之则不进。

颜面色青,朦胧似睡,时时烦躁,且呻吟,如抽搭哭泣。

脉浮细而数,尿频。

此为里寒阳虚之重证,故与四逆汤。

服后呻吟止,1小时之后,欲食点心,谈笑自如,用1--2剂即痊愈。

此患者,可能强以洋药,抑阳气太过之故。

Ø《临床应用汉方处方解说》矢数道明

附方:

1、通脉四逆汤

组成:

四逆汤倍干姜,附子适当加量。

功用:

破阴回阳,通达内外。

主治:

心肾阳虚,阴盛格阳证。

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手足厥逆,脉微欲绝,身反不恶寒,其人面色赤,或腹痛,或干呕,或咽痛,或利止,脉不出者。

若“吐已下断,汗出而厥,四肢拘急不解,脉微欲绝者,加猪胆汁半合,名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汤。

2、四逆加人参汤

组成:

四逆汤加人参

功用:

回阳救逆,益气固脱。

主治:

心肾阳虚,恶寒蜷卧,脉微而复自下利,利虽止而余证仍在者。

3、白通汤

组成:

葱白四茎,干姜一两,附子一枚(生)

功用:

破阴回阳,贯通上下。

主治:

心肾阳虚,阴盛戴阳证。

手足厥逆,下利脉微,面赤者。

若“利不止,厥逆无脉,干呕,烦者”,加猪胆汁一合,人尿五合,名白通加猪胆汁汤。

4、参附汤

组成:

人参四钱,附子炮三钱,用水煎服,阳气脱陷者,倍用之。

功用:

益气回阳救脱。

主治:

阳气暴脱证。

四肢厥逆,冷汗淋漓,呼吸微弱,脉微欲绝。

Ø第三节温经散寒剂

Ø适应症:

寒凝经脉之血痹寒厥,阴疽等。

Ø临床症见:

手足厥寒,肢体痹痛或发为阴疽等。

Ø组方用药规律:

Ø

Ø当归四逆汤

Ø《伤寒论》

Ø组成:

当归三两桂枝三两芍药三两细辛三两

甘草炙,二两通草二两大枣二十五枚

Ø主治:

血虚寒厥证。

手足厥寒,舌淡苔白,脉细欲绝或沉细者;或寒入经络,腰、股、腿、足、肩臂疼痛。

营血虚弱,经脉受寒,

损伤阳气

Ø病机:

血虚受寒,寒凝经脉,血行不畅。

Ø功用:

温经散寒,养血通脉。

Ø

Ø特点:

Ø配伍:

辛温甘酸并用,温而不燥,补而不滞。

Ø组成:

桂枝汤去生姜,倍大枣,加当归、细辛、通草。

Ø临床运用:

Ø辨证要点:

手足厥寒,舌淡苔白,脉沉细。

Ø使用注意:

1、少阴阳衰寒厥者,本方不宜使用。

2、治疗冻疮已溃者,应减桂枝、细辛的用量,以免加速溃烂。

Ø临证加减:

1、经脉受寒,血脉不利,不通则痛——痛证

 胃脘痛:

加吴茱萸、生姜、佛手、党参  头痛:

加川芎、玄胡

 腰腿痛:

加牛膝、杜仲、狗脊

2、寒滞经脉,血脉不利,血行不畅

          ——肢冷、肌肤紫黯

冻疮:

加丹参、川芎、鸡血藤

 紫斑肢寒(雷诺氏病):

重用白芍,加丹参、川芎、附子

3、厥阴肝经寒证

 痛经:

加桃仁、红花、川芎、泽兰、香附

 疝痛:

加台乌、小茴香

 前阴冷痛:

加台乌、川楝、淫羊藿

Ø

Ø

Ø附方:

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

Ø组成:

当归四逆汤加吴茱萸二升、生姜半斤。

Ø功用:

温经散寒,养血通脉,和中止呕。

Ø主治:

血虚寒凝,手足厥逆,兼寒邪犯胃,呕吐腹痛者。

Ø

思考题:

大承气汤、四逆散、四逆汤、当归四逆汤均能治疗“四肢厥逆”,如何区别使用?

(请从组成、病因病机、治法、临床辨证要点等方面进行全面分析。

重点、难点

1.组成、功效、主治、方解(为何以当归为君,且去生姜,重用大枣,加配通草、细辛)。

2.大承气汤、四逆散、四逆汤、当归四逆汤比较。

案例

赵XX,男性,30余岁,滦县人。

于1946年严冬之际,天降大雪,当时国民党反动派军队,以清乡为名,大肆搔扰,当地居民被迫逃亡,流离失所,栖身无处,死亡甚多,赵男奔至渤海滨芦丛中,风雪交加,冻扑于地,爬行数里,偃卧于地而待毙,邻近人发现后,抬回村中,其状极危,结合病情,以其手足厥逆,难以转侧,遂投与仲景当归四逆汤:

当归9克,桂枝9克,芍药9克,细辛3克,

木通3克,炙草6克,大枣4枚。

嘱连服4剂,以厥回体温为度,4剂药后,遍身起大紫泡如核桃,数日后即能转动,月余而大愈。

[按]当归四逆汤系仲景为厥阴病“手足厥寒,脉细欲绝”而设。

冻僵与厥阴似无关系,但手足厥寒,究其病机,则同为寒邪所干,血脉不利,血行凝滞,阳气不得随血行敷布外达所致,故用当归四逆汤异病同治。

本方内能温通血脉,外可解肌散寒,直驱寒邪从表而出,方证相合,是以得愈。

Ø黄芪桂枝五物汤(《金匮要略》)

Ø本方要点

1.治疗血痹的代表方

血痹:

气血不足,外受风邪,客于血脉,气血痹阻,肌肤失濡,以致麻木不仁。

2.方以益气养血,温经散邪,和营通痹立法。

•【组成】

黄芪三两芍药三两桂枝三两生姜六两大枣十二枚

(水煎服)

•【主治】

卫外不固,腠理疏松:

动则汗出,微恶风寒

营阴亏虚,筋脉失养,

加之风寒之邪客于血脉:

肌肤麻痹不仁,舌淡苔白,脉微涩而紧

•【病机】营卫虚弱,寒痹经脉

•【治法】益气温经,和营通痹

•【方解】君:

黄芪——补肺脾之气,固表实卫

臣:

桂枝——发散风寒,温经通痹

白芍——滋阴养血

佐使:

生姜——疏散风邪

大枣——养血益气姜枣同用可调和脾胃

一、临床应用:

本方为治疗血痹之常用方。

二、辨证要点:

肌肤麻痹不仁,舌淡苔白,脉微涩而紧

三、临证加减:

风邪偏重者加羌活、防风、独活

血滞偏重者,可加当归尾、红花、姜黄

四、现代应用:

多发性神经炎、皮肌炎、股外侧皮神经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格林-巴利综合征等属于气虚血滞,微感风邪者,可用本方治疗。

【名医论方】

“黄芪桂枝五物汤,在风痹可治,在血痹亦可

治也。

以黄芪为主固表补中,佐以大枣;以桂枝

治卫升阳,佐以生姜;以芍药入营理血,共成绝

美。

五物而营卫兼理,且表营卫里胃肠亦兼理

也。

推之中风于皮肤肌肉者,亦兼理也。

固不必

多求他法也。

——《金匮要略方论本义》

•    复习题

1、吴茱萸汤治疗呕吐,为何配伍甘补之人参、大枣?

2、试述理中丸与小建中汤在组成、药物配伍、功效、

主治方面的异同。

3、在温里剂中写出三首桂枝、芍药同用的方剂,并

答出其用药比例及在方中的配伍意义。

4、写出四首治疗“四逆”证的方剂,并答出其病机及

及药物配伍意义有何不同。

 

Ø阳和汤

Ø《外科证治全生集》

Ø组成:

熟地一两(30g)白芥子炒,研,二钱鹿角胶三钱

肉桂去皮,研粉,一钱姜炭五分麻黄五分(2g)生甘草一钱

Ø主治:

阳虚血弱,寒凝痰滞之阴疽。

如贴骨疽、脱疽、流注、痰核、鹤膝风等,患处漫肿无头,皮色不变,酸痛无热,口不渴,舌淡苔白,脉沉细或沉迟。

Ø

Ø

Ø治法:

温阳补血,散寒通滞。

阳气虚弱

君熟地黄(重用)——温补营血,填精补髓

鹿角胶——补肾助阳,益精血,强筋壮骨

臣炮姜——温中,破阴通阳

肉桂——温通血脉

佐麻黄(少用)——发越阳气,开腠理,散寒凝

白芥子——温化寒痰,通络散结

佐使甘草——解毒,调和诸药

特点:

温阳与补血药并用,辛散与温通同施。

补而不滞,温而不燥;

补不敛邪,散不伤正。

Ø关于方名:

本方治疗阴疽,犹如仲春温暖和煦之气,普照大地,驱散阴霾,而布阳和,故以“阳和”名之。

Ø临床应用:

辩证要点:

  患处漫肿无头,皮色不变,酸痛无热。

临证加减:

兼气虚者,加人参,黄芪

阴寒重者,加附子,肉桂改桂枝

    

Ø使用注意:

1、阳证疮疡红肿热痛者禁用。

2、阴虚有热,或阴疽破溃,本方不宜使用。

 

3、熟地重用,麻黄轻用。

 

Ø重点、难点

1.组成、功用、主治、方解。

2.注意麻黄的配伍。

阴疽之治“非麻黄不能开其腠理,非肉桂、炮姜不能解其寒凝,此三味虽酷暑不能缺一也,腠理一开,凝结一解,气血乃行,行则凝结之毒亦随之消矣”(《外科证治全生集》)。

【方歌】

阳和汤法解寒凝,熟地鹿角炮姜桂,

麻黄白芥草相乘,温阳补血消阴疽。

案例:

王洪绪治姚氏女,年二十九,小产月余,左肩手搭处,先发一毒,周尺有五。

半月,背添一毒,上下长三寸,上阔下尖,皆自陷。

十日后始延治,势甚笃,连服阳和汤三剂,能起坐,五剂自能便溺,十二剂其续发者全消,先发之搭手亦消。

剩疮顶如棋子大,不痛而溃,四日收工。

后云背上如负一版,转舒不快,以小金丹十丸,每日三进痊愈。

清·魏之琇《续名医类案》卷三十一臂痈

[按]本案发于妇人小产之后。

妇人产后多营血亏虚,阳气不足,故易招寒邪入侵,寒凝经脉,血行不畅,痰瘀互阻,血肉腐败,发为阴疽。

其女发毒虽在肩背,但不红不痛,顶部色白下陷,是为阴证。

病在产后,病程迁延十日方才治疗,邪盛正虚,故用阳和汤温阳补血以扶助正气,散寒通络化痰以驱除邪气。

服药十余剂,正气回复,疮痈皆消。

惟“背上如负一板,转舒不快”,此痰瘀互阻,经脉欠通畅。

因患者正气已渐回复,故治疗以化痰通络驱邪为主,改用小金丹痊愈。

 

 

WelcomeTo

Download!

!

!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