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必修一至必修三全三册知识点汇总完整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470215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43 大小:849.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地理必修一至必修三全三册知识点汇总完整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高考地理必修一至必修三全三册知识点汇总完整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高考地理必修一至必修三全三册知识点汇总完整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高考地理必修一至必修三全三册知识点汇总完整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高考地理必修一至必修三全三册知识点汇总完整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高考地理必修一至必修三全三册知识点汇总完整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3页
高考地理必修一至必修三全三册知识点汇总完整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3页
高考地理必修一至必修三全三册知识点汇总完整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3页
高考地理必修一至必修三全三册知识点汇总完整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3页
高考地理必修一至必修三全三册知识点汇总完整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3页
高考地理必修一至必修三全三册知识点汇总完整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3页
高考地理必修一至必修三全三册知识点汇总完整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3页
高考地理必修一至必修三全三册知识点汇总完整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3页
高考地理必修一至必修三全三册知识点汇总完整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3页
高考地理必修一至必修三全三册知识点汇总完整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3页
高考地理必修一至必修三全三册知识点汇总完整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3页
高考地理必修一至必修三全三册知识点汇总完整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3页
高考地理必修一至必修三全三册知识点汇总完整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3页
高考地理必修一至必修三全三册知识点汇总完整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3页
高考地理必修一至必修三全三册知识点汇总完整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3页
亲,该文档总共4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地理必修一至必修三全三册知识点汇总完整版.docx

《高考地理必修一至必修三全三册知识点汇总完整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必修一至必修三全三册知识点汇总完整版.docx(4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地理必修一至必修三全三册知识点汇总完整版.docx

高考地理必修一至必修三全三册知识点汇总完整版

2022年高考地理必修一至必修三全三册知识点汇总(完整版)

必修I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第一节:

地球的宇宙环境

一、宇宙的组成物质----天体

类型多样,包括星云、恒星、行星、卫星、彗星、流星体、星际物质等。

其中,恒星和星云是最基本天体。

二、天体系统的层次

概念:

距离相近的天体因相互吸引而相互绕转,构成不同级别的天体系统

级别:

总星系

三、地球的普通性和特殊性

1.地球在太阳系中位置

地球是太阳系中八大行星之一,其在太阳系中的位置及相互关系如下图所示:

 

2.普通性的表现

(1)从运动特征看,地球与其他行星绕日公转

1方向一致(同向性)

轨道近似圆形(近圆性)

轨道面几乎在同一平面上(共面性)

(2)从结构特征看,地球与水星、金星和火星有许多相似之处。

3.特殊性

(1)表现:

地球是太阳系中唯一存在生命的天体。

(2)存在生命的条件和原因

A.宇宙环境①安全的行星环境:

八大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②稳定的恒星环境:

太阳光照的稳定

B.自身条件(适宜的温度,适宜的大气,液态水)

①日地距离适中,地表温度适宜,地表水多以液态存在。

②体积和质量适中,引力能使大量气体聚集形成地球大气层,经漫长演化形成以氮和氧为主。

第二节: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一、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辐射能量来源于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

2.太阳辐射根据波长范围,分为红外光区、可见光区、紫外光区。

3.对地球的影响

A.太阳直接为地表提供光能和热能,维持地表温度,为生物繁衍生长、大气和水体运动等提供能量。

B.太阳能为人类生产生活提供一种新能源

二、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大气分层与太阳活动

太阳活动的类型较多,其中最主要是黑子和耀斑,周期约为11年,具体下图所示:

2.太阳活动的影响

(1)影响气候;

(2)影响电离层,干扰地面无线电短波通信;

(3)影响磁场,产生磁暴现象;

(4)高纬度地区产生极光现象;

第三节:

地球的自转及其地理意义

一、基本规律

1.

方向:

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方向旋转从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方向旋转

2.周期:

23时56分4秒,即一个恒星日

3.速度

(1)角速度:

每小时15度,除南北极点外,其他地点都相同

(2)线速度:

由赤道向两极递减,极点为0(纬度越高,线速度越小)

二、自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交替:

地球自身不发光,不透明,太阳只照亮地球的一半-----产生昼夜现象(晨昏线分地球为昼半球和夜半球)②地球自转

2.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

 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赤道上不偏转。

(南左北右赤不偏) 

 判断方法:

北半球用右手,南半球用左手,掌心向上,四指指向物体运动方向,大拇指所示方向为水平运动物体偏转方向。

 

3.产生时差

(1)地方时:

因经度不同而不同的时刻,东早西晚。

(2)区时:

全球划分为24个时区,每个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整个时区统一使用的时间,叫做区时。

(3)计算:

求北京时间(东八区区时)或已知北京时间求其他时区的区时。

(数轴法)

第四节:

地球的公转及其地理意义

方向:

自西向东

周期:

1恒星年:

365日6时9分(真正周期)

一.公转特征

近日点快,时间为1月初

远日点慢,时间为7月初

轨道:

接近正圆的椭圆,太阳位于其中一个焦点上

二、黄赤交角与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1.黄赤交角:

黄道面与赤道平面的夹角,目前度数23.5°

2.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见图)(地面垂直接受阳光照射的点,叫做太阳直射点。

太阳高度为90°,)

三、公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长短的变化

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1)方法:

正午太阳高度直射点处最大,离直射点越近,高度越大;远离直射点,高度变小,靠近直射点,高度变大。

(2)变化规律:

1纬度变化:

同一时刻,从太阳直射点所在纬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2季节变化

节气

夏至

春、秋分

冬至

太阳直射点位置

北回归线

赤道

北回归线

达全年最大值的地区

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

赤道

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

达全年最小值的地区

南半球

北半球

3.四季的形成和五带的划分

四、光照图的判读

1.标自转方向,判断晨昏线 

晨昏线:

昼与夜的分界线。

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由夜进入昼的分界线,为晨线;反之,则为昏线。

2.定日期:

 

⑴北极圈出现极昼(或南极圈出现极夜)为6月22日(夏至日); ⑵北极圈出现极夜(或南极圈出现极昼)为12月22日(冬至日); ⑶晨昏线与经线重合,为3月21日或9月23日。

(春分或秋分日)

 3.时间计算:

 

①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地方时为6点; ②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地方时为18点;   

 4.确定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 

由日期定直射点的纬度:

春秋分日——0°(赤道);夏至日——23.5°N(北回归线);冬至日——23.5°S (南回归线)

第二章: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第一节:

地球的结构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

一、地球的圈层结构

二、地壳的物质组成

1.三大类岩石

①岩浆岩成因:

岩浆侵入地壳上部或喷出地表冷却凝固而成(花岗岩、玄武岩)、

②沉积岩成因:

裸露在地表的岩石在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结成岩的作用下形成(砂岩、页岩、砾岩、石灰岩)、

③变质岩成因:

地壳中原有的岩石,在高温高压下,矿物成分和结构发生不同程度的改变而形成(大理岩、片麻岩、板岩)

2.地壳的物质循环

 

第二节:

内力作用于地表形态

一、内外力作用

分类

能量来源

表现形式

相互关系

内力作用

主要来自地球内部的热能

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

内力作用使地表变得高低起伏,外力作用使地表趋于平缓

外力作用

主要来自地球外部的太阳辐射

风化、侵蚀、搬运、堆积等

二、内力作用于地表形态

1、板块构造学说

 

2.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

常见类型

成因

地形表现

背斜

岩层受挤压向上拱起

一般

地形倒置

山岭

山谷(背斜顶部受张力,岩层断裂,易侵蚀成谷)(储油气构造,打隧道)

向斜

岩层受挤压向下弯曲

山谷

山岭(向斜槽部受挤压力,岩石坚硬,不易侵蚀成山)(储水构造)

断层

岩层受力断裂,并沿断裂面发生明显错动或位移

谷地、陡崖、或断块山(岩层活跃,工程建设要尽量避开)

上图中A背斜,B向斜,C、D断层

第三节:

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1、外力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

 

2.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作用因素

作用形式

对地貌影响

流水作用

侵蚀

坡面被冲刷,下切成沟谷,水流汇集使沟谷不断加宽加深

常形成峡谷;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

堆积

流水在搬运过程中,由于流速降低,所携带的物质沉积下来

山区山口处洪积扇或冲积扇的形成;河流中下游地区的冲积平原和河口三角洲

风力作用

 

侵蚀

在干旱地区风力扬起沙石,吹蚀地表

形成风蚀蘑菇和风蚀洼地等

堆积

风在搬运沙石的过程中,当风力减小或气流受阻时,导致风沙沉积

形成沙丘、沙垄等

方法指导:

1.先判读是侵蚀(少了物质)还是堆积(多了物质)地貌

2.在判读是流水(湿润地区)还是风力(干旱地区)作用

第四节:

大气受热过程

一、大气垂直分层

二、对流层大气的受热作用

1.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作用形式

参与作用的大气成分

波长范围

作用特点

吸收

臭氧(平流层)

紫外线

有选择性,大部

分可见光可穿透

水汽、二氧化碳

(对流层)

红外线

反射

云层、尘埃

各种波长同样被反射

无选择性,反射光呈白色

散射

空气分子、微小尘埃

蓝色光最易被散射

有选择性,改变太阳辐射方向

2.大气的保温作用

注:

大气逆辐射的强弱取决于云层的厚度和空气湿度(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含量)

3.意义: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使得白天的温度不会太高;大气的保温作用,使得晚上的温度不会太低,从而降低了昼夜温差。

 

第五节:

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

一、热力环流形成的原理

1.形成原理

冷热不均

热:

上升

垂直运动

冷:

下沉

水平气压差(高低气压差)

水平运动(高压指向低压)

2.常见的热力环流

海陆风

山谷风

城市风

 

二、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1.高空风:

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作用,风向与等压线平行。

2.近地面风:

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共同作用,风向与等压线斜交。

方法指导:

等压线图上任一地点风向的画法

第一步:

在等压线图中,按要求画出过该点的切线并作垂直于切线的虚线箭头(由高压指向低压,但并非一定指向低压中心),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

第二步:

确定南、北半球后,面向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向右(北半球)或向左(南半球)偏转30°~45°角,画出实线箭头,即为经过该点的风向。

如上图所示(北半球):

三、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及季节移动

1.形成因子①太阳辐射对不同地表纬度加热不均②地转偏向力

2.分布:

气压带、风带在全球的分布是以赤道为轴南北对称,且气压带,风带相间分布,如下图所示:

3.

风带:

北三撇,南三捺。

3.移动规律:

气压带和风带随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而移动,就北半球而言,大致是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四、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1.大气活动中心

 

2.季风环流

地区

东亚

南亚,东南亚

气候类型

温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成因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

风向

冬季

西北风(亚洲大陆)

东北风(亚洲大陆)

夏季

东南风(太平洋)

西南风(印度洋)

第六节:

常见的天气系统

一、锋面系统——冷锋和暖锋

冷锋

暖锋、

概念

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

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动

天气特征

过境前

单一气团控制,天气晴朗

单一气团控制,低温晴朗

过境时

阴天、雨雪、刮风、降温

连续性降水

过境后

气压升高,气温下降,天气晴朗

气温上升,气压下降,天气转好

降水的分布

降水一般出现在锋后

降水一般出现在锋前

大气举例

北方夏季暴雨,冬春季大风,寒潮,沙尘暴

一场春雨一场暖

二、低压、高压系统——气旋和反气旋

气旋

反气旋

气压

低气压(中心低,四周高)

高气压(中心高,四周低)

水平运动

四周向中心辐合(北逆南顺)

中心向四周辐散(北顺南逆)

垂直运动

上升

下沉

天气

多阴雨天气

多晴朗、干燥天气

举例

台风

长江流域的伏旱,北方“秋高气爽”天气

方法指导:

北半球气旋,反气旋用右手表示:

大拇指向上,表示气流上升,四指弯曲方向表示气流在水平方向上呈逆时针方向流动。

大拇指向下表示反气旋中心气流下沉,四指弯曲表示气流在水平方向呈顺时针方向流动。

气旋

反气旋

中心气压

低压

高压

四周气流

中心气流

北半球

南半球

北半球

南半球

 

第七节:

水循环

1.类型:

海陆间循环、海上内循环、陆上内循环

2.环节:

蒸发、植物蒸腾、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地表径流、地下径流

促进了地球上各种水体的更新,维持了全球水的动态平衡

3.意义使地表各个圈层之间、海陆之间实现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

改造地表形态,是地球表层最为活跃,影响最为深刻的动力过程之一

A蒸发

B降水

C水汽输送

D降水

E地表径流

F蒸腾作用

G地下径流

H下渗

I蒸发

第八节:

洋流

一、洋流的分布规律(见右图)

1.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

北顺南逆,东暖西寒

2.以副极地为中心的大洋环流:

北逆南无,东寒西暖

二、洋流的地理意义

全球性大洋环流可以促进高低纬之间的热量输送和交换,调节全球热量平衡

暖流:

增温、增湿

寒流:

降温、减湿

意义寒暖流交汇处:

北海道渔场、北海渔场、纽芬兰渔场

上升流海区形成的渔场:

秘鲁渔场

对航运的影响:

顺流:

省时、省力、更安全,航行比逆流航行速度快

对海洋污染物的影响:

污染范围扩大;加快净化速度,降低污染程度

第三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第一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1.含义:

组成自然环境的要素(气候、水文、地形地貌、生物、土壤)之间相互联系与相互作用,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2.表现:

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体的改变。

(牵一发而动全身)如:

黄土高原环境的变迁。

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对其他地区甚至全球的自然环境产生影响。

如:

全球变暖。

第二节:

自然环境的差异性

1.形成原因

纬度位置:

热量植被

地理位置气候陆地自然带

海陆位置:

水分土壤

2.陆地自然带的分布

3.地域分异基本规律

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纬度位置——热量(从赤道向两极递减)——景观差异(东西延伸,南北更替)

(原因)(基础)自然带排列成“三”字

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

海陆位置——水分(从沿海向内陆递减)——景观差异(南北延伸,东西更替)

(原因)(基础)自然带排列成“川”字

垂直分异规律

海拔——水热)——景观差异自然带排列呈“金字塔”型

(原因)(基础)

第四章:

自然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一、地形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聚落的分类:

城市和乡村

地表形态

对聚落的影响

实例

类型

分布

规模

平原

团聚型、棋盘式

集中、紧凑

大、

人口多

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地区

山区

点状、散状

分散、多沿山谷或河流分布,或在山前洪积扇、冲积扇的中下部

小、

人口少

南方低山丘陵区、西南地区、塔里木盆地

二、地表形态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地表

形态

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实例

交通线形态

限制性因素

工程量及造价

选线原则

平原地区

一般呈网状分布

小,低

充分考虑沿线的自然、经济、社会、交通、技术、生态等因素的综合影响,选择有利地形,避开不利地段,尽可能降低工程造价,设法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华北平原

东北平原

山区

公路呈“之”字形

大,高

川西高原、云贵高原

地势

影响交通线路的密度,如我国由第三级梯向第一级阶梯交通线路密度逐渐减少

三、全球变暖

1、原因:

二氧化碳(CO2)等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

大量矿物燃料的燃烧;森林的减少。

2、危害:

全球变暖——两极冰川融化——海平原上升——淹没沿海低地。

还会导致:

全球极端天气出现频率增加;危害人体健康。

3.对策:

(1)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如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量;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大力发展新能源;控制水田和垃圾填埋场甲烷的排放量等)。

(2)增加温室气体吸收(如植树造林和采用固碳技术)。

(3)适应气候变化(如培育新的农作物品种,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建设海岸堤坝等)。

(4)政府可能采取的政策手段(如实行直接控制,运用经济手段,鼓励公众参与等措施)。

(5)努力加强国际合作。

(重点记1.2点)

四、自然资源

1.概念:

同时具有自然属性(存在于自然界中)和社会属性(产生经济价值)

2.分类:

(1)按自然属性:

矿产资源、气候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等。

(2)按自我再生的性质:

可再生资源(合理利用的前提下)和不可生资源。

(能够举例判断)

3.当前主要利用的是能源资源:

石油、天然气;我国能源结构煤炭占主导地位,石油天然气的比重不断上升。

五、自然灾害

1.概念:

同时具有自然属性(发生于自然界中)和社会属性(产生危害:

人员的伤亡和财产的损失)

2.类型

(1)气象灾害:

干旱、洪涝、台风、寒潮

(2)地质灾害:

地震、滑坡、泥石流

(3)生物灾害:

虫灾、鼠灾(4)海洋灾害

3.中国的洪涝灾害频发的原因

(1)自然因素

气候因素:

暴雨范围广、历时长和强度大,往往引发特大洪水,气候异常会加剧洪涝灾害。

注:

我国降水主要有夏季风带来,洪涝的发生与夏季风的强弱和进退有关

夏季风强:

北涝南旱

夏季风弱:

南涝北旱

地形因素:

地势低洼,排水不畅的地区易发生洪涝灾害。

水文因素:

河流流域面积大则汇水面积广;河道弯曲,则其流水通畅程度低,排水速度慢;与河流相通的湖泊少,则调节洪水功能低,这些均会造成流域的排水速度低于汇水速度,使堤坝溃决形成洪灾。

(2)人为因素

破坏流域内植被

大规模围湖造田

占用分洪区

(3)对策:

兴建水库,退耕还林,提高对洪水的调蓄能力

修筑堤坝,防止洪水漫溢

疏浚河道,加快泄洪速度

加强监测与预报

必修II第一章:

人口与环境

第一节:

人口增长模式人口合理容量

一、人口自然增长及影响因素

1、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衡量人口增长的快慢)

2、影响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因素:

生物学规律、社会因素(经济发达程度、文化教育水平、医疗卫生条件、妇女就业状况、婚姻生育观、宗教信仰、风俗习惯、战争、人口政策)、自然灾害等。

但人口增长的快慢,归根结底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3、人口增长模式:

“高高低”模式(原始型和传统型):

(1)原始人口增长模式:

基本特点是高出生率、高死亡率、极低的自然增长率,它与原始社会时期,以采集、狩猎经济为主的极为低下的生产力水平相适应;

(2)传统人口增长模式:

基本特点是高出生率、高死亡率、较低的自然增长率,它与手工劳动为基础的自然经济相适应。

(非洲少数国家属此类型)

“高低高”模式(过渡型):

表现为高出生率、低死亡率和高自然增长率。

发达国家在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属于此种人口增长模式。

从20世纪50年代起,这种模式普遍存在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导致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出现严重的人口问题。

“低低低”模式(现代型):

表现为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三低”的现代人口增长模式。

发达国家和少数发展中国家属此类型。

中国人口增长状况:

由于计划生育的实施,20世纪70年代以来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都有大幅下降,人口增长模式已经进入“三低”型。

二、不同地区人口增长的主要特点

1.发展中国家:

人口增长的主要特点:

发展中国家大多面临人口出生率高、自然增长快、人口基数大

面临问题:

人口增长过快,会加大对经济、就业、资源和环境等方面的压力

对策:

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以降低过高的人口自然增长率。

2.发达国家

人口增长的主要特点:

发达国家普遍面临人口问题是人口增长缓慢和人口老龄化。

面临问题:

人口老龄化会带来劳动力不足、青壮年负担过重等一系列社会问题。

对策:

鼓励生育的政策,并接纳来自海外的移民

典型:

西欧德、法国等

三、人口容量、人口合理容量、环境承载力的概念

1.人口容量:

一定的自然资源和经济社会条件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所能容纳的最高人口数量。

2.人口合理容量:

指在有效和持续地利用资源、环境并获得最大经济效益的情况下,一定地区所能容纳的人口数量,即最适宜人口数量。

3、环境承载力:

一定时期内,在维持相对稳定的前提下,环境、资源所能容纳的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的大小。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控制目标应该低于人口容量,并以此作为人口控制的最终警戒线。

影响人口容量的因素:

资源、科技发展水平,地区的对外开放程度(正相关)、人口的消费水平。

(负相关)

第二节人口迁移地域文化与人口

1、人口迁移:

人口移动的一种形式,是指人们变更定居点的空间流动行为。

根据人口迁移空间范围的不同,人口迁移可以分为1)国际迁移:

是指一个国家的居民进入另一个国家定居的现象;2)国内迁移:

是指一个国家内部的居民从一个行政区进入另一个行政区定居的现象。

由于社会发展的大趋势是城市化和劳动力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因而,由农村到城市的人口迁移,是发达国家历史上和发展中国家当前人口迁移的主要类型。

2、引起人口迁移的因素:

(推拉理论)

1)自然生态因素:

气候、土壤、水和矿产资源、自然灾害等等

2)经济因素:

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经济发展、城市化、区域开发、大型工程建设等)是引起人口迁移的重要原因。

一般经济落后地区迁出率高,而发达地区迁入率较高。

3)政治因素:

国家政策(如深圳的崛起)、战争(战争难民)等

4)社会文化因素:

文化教育、家庭婚姻、宗教信仰、种族民族等。

我国人口迁移的现状:

总体表现为从农村到城市和工矿区、从内地到沿海地区、从经济欠发达地区流向发达地区。

三、地域文化与人口

地域文化:

是指在一定地域长时期形成的特定文化现象。

(文化=物质财富+精神财富)

外国文化与人口:

文化的差异对人口发展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其中婚俗(如初婚年龄、婚姻的稳定程度)和宗教对人口发展的影响很大。

中国文化与人口:

生育——从早婚早育到晚婚晚育,从多育多子到只生一个;

职业选择——从“学而优则仕”到“全民皆商”;

人口流动——从安土重迁到“四海为家”

第二章城市与环境

第一节城市空间结构

1、区位是指某一事物与其他事物的空间关系。

城市的自然地理区位是指城市与周围的山脉、河流、湖泊、海洋等自然地理事物的空间关系。

自然因素

影响结果

原因

实例

地形

平原

大多数城市分布在平原地区

地势平坦、土壤肥沃,便于农耕、交通、节省建设投资

我国城市大多在第三级阶梯上

气候

气候适宜

城市主要分布在中低纬度沿海地区

适度的降水、适中的气温

湿润区的城市比例高

河流

供水

城市常沿河分布

城市需大量的生活用水和生产用水

长江沿岸城市

河运起点和终点处易形成城市

货物在此集聚、转运

赣州

干支流汇合处易形成城市

大量人流、物流集聚、中转

宜宾、重庆、武汉

河口处易形成大城市

河运、海运的转换处、人流、物流集散

上海、广州

城市的经济地理区位:

交通运输、矿产资源、旅游资源、商业贸易等

政治文化地理区位:

国家政策、外交、宗教、军事、科技教育等。

城市的空间分布特点:

1)人口密集地区城镇数量多,在人流、物流集聚部位形成比较大的城市;2)沿河、沿湖、沿海地区城镇较多,河流交汇处或大的河流入海处,往往会形成比较大的城市;3)在交通运输枢纽处,往往会形成较大的城市;4)在历史文化胜地、著名旅游胜地、大规模的商品集散地和边境口岸可能形成较大的城市。

2、城市土地利用:

城市用地可分为商业用地、工业用地、住宅用地、政府机关用地、交通和其他公共事业用地、农业用地、休憩和绿化用地、水面等。

3、城市功能分区:

①住宅区:

为城市居民提供休养生息的场所,是城市最基本的功能区。

②工业区:

一般分布在城市外围,并沿主要交通干线分布。

③商业区:

由商业街和各种商场等组成,大多呈团块状或条状,且多分布于交通便捷的市中心和街道两侧。

4、中心地理论:

是研究城市空间组织和功能布局的一种城市区位理论。

中心地理论提出了关于中心地、服务范围、门槛人口等概念。

(教材P34)

规律:

1)城镇是周围乡村的中心地;2)城镇等级越高,数目越少,服务范围越大,服务种类越多。

第二节:

城市化过程与特点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