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北京路历史史料.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474287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191.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州北京路历史史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广州北京路历史史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广州北京路历史史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广州北京路历史史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广州北京路历史史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广州北京路历史史料.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2页
广州北京路历史史料.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2页
广州北京路历史史料.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2页
广州北京路历史史料.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2页
广州北京路历史史料.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2页
广州北京路历史史料.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2页
广州北京路历史史料.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2页
广州北京路历史史料.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2页
广州北京路历史史料.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2页
广州北京路历史史料.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2页
广州北京路历史史料.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2页
广州北京路历史史料.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2页
广州北京路历史史料.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2页
广州北京路历史史料.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2页
广州北京路历史史料.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2页
亲,该文档总共3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广州北京路历史史料.docx

《广州北京路历史史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州北京路历史史料.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广州北京路历史史料.docx

广州北京路历史史料

一、历代广州城址变迁

广州自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秦统一岭南,设南海郡,郡尉任嚣在番禹(广州)筑“任嚣城”至今已有2223年历史。

而历代的城址变迁都在今越秀区域内。

公元前206年,赵佗建立南越国,筑建“城周十里”的“赵佗城”。

三国东吴时期,建安二十二年(217),交州刺史将交州治所由广信东迁至番禺,扩大“赵佗城”,称之为“步骘城”。

后梁贞明三年(917),南海王刘在广州建立大越国,国号为汉,史称南汉。

刘凿低番、禺二山,筑建“新南城”。

两宋时期,广州的城堩扩建和修缮10多次,修筑了中城、东城和西城。

 明代广州三城合一。

清代广州城进一步扩大。

从明新城东西两侧伸出建“鸡翼城”。

1、广州最早的城垣—任嚣城

秦始皇二十八年(前219),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制国家后,为了扩大疆域,继而进攻岭南。

是年,秦将屠睢受命率领50万大军南征百越。

因战失利,陷入困境,最后连主帅屠睢被越人所杀。

秦始皇随即增派兵将,命任嚣代屠睢为秦军主帅,率赵佗等楼船之士(水军)再攻百越。

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秦统一岭南,秦将任嚣遵从秦始皇之令,在这片荒蛮之地建立政权,推行郡县制。

当时原战国七雄的地区已建立了三十六郡,所谓“并一海内,以为郡县”(《史记.秦始皇本纪》)。

任嚣在岭南置南海、象、桂林三郡,率兵统一岭南的秦将任嚣出任总摄岭南三郡军政事的南海郡尉。

当时,别的郡设郡守以掌政务,郡尉以掌军事,郡监御史以掌监察,而南海郡则不设郡守,而让郡尉任嚣集政、军、财权于一身,并同时负统制桂林郡和象郡之责,是岭南最高军事长官,故后人称“东南一尉”。

南海郡辖今广东大部分地区,下设博罗、龙川、番禺、揭阳四县,赵佗任龙川县令。

任嚣就任郡尉,经对地形一番考察后,认为“番禺负山险,阻南海,东西数千里”形势极佳,于是就在统一岭南的当年(前214)在番禺县内(今广州仓边路以西的古番山和禺山上)建城作为郡治(治:

地方政府所在地),史称“任嚣城”。

任嚣城虽是“袤四里”的小城,却是广州建城见之于文献的最早的可靠记载。

“任嚣城”在当时背倚越秀山、白云山,南临珠江,这是肯定的,但城的具体位置至今未有定论。

主要有三种说法:

一,在今仓边路以西,西界广大路,北界越华路,南界今中山四路稍南。

如此,这座城几乎是正方形。

二,在今仓边路以东,东到广州图书馆,北界豪贤路,南界中山四路稍南,如此,城的形状和面积跟上差不多,只是位置东移了。

三,在今仓边路东西两侧,即今旧仓巷至芳草街之间。

如此,那城的面积要比上两说要大些。

一般笼统的说法是:

当年的“任嚣城”城址在仓边路一带。

南宋方信孺《南海百咏》引北宋初郑熊的《番禺杂志》说:

“今城东两百步,小城也。

始嚣所筑,后呼东城,今为盐仓,即旧番禺县也。

2、赵佗建都番禺城

秦始皇三十七年(前210),秦始皇暴死,太监赵高、丞相李斯伪造遗诏,小儿子胡亥继位,即秦二世,迫大公子扶苏自杀。

当时群雄并起,天下大乱。

这时任嚣病重,急召好友时任龙川县令赵陀至病榻前,说:

“秦为无道,天下苦之……州郡各共兴军聚众,虎争天下,中国忧乱,未知所安。

豪杰叛秦相立,南海僻远,吾恐盗兵侵地至此……番禺负山险,阻南海,东西数千里,颇有中国人相辅,此亦一州之主也,可以立国。

”意思就是要赵佗相机行事,割据岭南,以拒战乱骚扰。

说完便诈作诏书,委任赵佗为南海郡尉。

不久后病故。

赵陀继任南海郡尉后,采纳了任嚣的建议,封锁与中原的交通,拥兵自重。

随后攻取了桂林郡和象郡,统辖整个岭南。

公元前206年,汉高祖刘邦率兵攻占咸阳,秦朝覆亡。

汉高祖三年(前204),中原楚汉之争俱烈之际,赵佗建立了南越国,自称南越武王,定都番禺(今广州)。

这是岭南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王国,赵佗便是第一帝王。

赵佗立国后,原来只是作为南海郡治的“任嚣城”就显得太小。

于是赵佗增筑旧城,扩大到“城周十里”,后人称为“赵佗城”或“越城”以示区别,但正式名称叫番禺城。

城址在今广州中山四、五路一带,甘溪的东西两侧。

具体范围也有三说:

一说在今仓边路以西,西至广卫路华宁里,北界越华路,南界中山四、五路稍南。

如此,城则长方形。

一说其东至今中山三路芳草街一带,西至广宁路到教育路一带,南至西湖路。

北到越华路。

如此,这城还是长方形,但面积比上说要大些。

最后一说还是笼统的说法,在今仓边路的东、西两侧。

3、交州刺史建“步骘城”

汉元鼎五年(前112),汉武帝刘彻调集十万大军南下攻打南越,史称“汉武帝平南越”。

于元鼎六年(前111),越王赵建德与丞相吕嘉被捕杀,南越国历五主,93年,至此灭亡。

汉武帝灭了南越国后,复置南海郡,隶属交州治域(交州的治所在广信,即今广西梧州)。

进入东汉末年,中国的政治形势已经出现了吴、蜀、魏三国鼎立的局面。

赤壁之战后,孙权派步骘为交州刺史。

步骘经略岭南,镇守并开发南方,他来到南海郡治番禺,见巨海浩荡,原野殷阜,大为赞赏,于是在这里修筑城廓,并于建安二十二年(217)把交州州治由广信东迁至番禺。

《水经注·泿水》记载:

“建安中,吴遣步骘为交州,骘到南海……骘登高远望,睹巨海之浩茫,观原薮之殷阜,乃曰:

斯诚海岛膏腴之地,宜为都邑。

建安二十二年,迁州番禺,筑立城郭,绥和百越,遂用宁集”。

南越王赵佗约于公元前204年建国,其皇城就在今广州市北京路北段财厅前一带。

步骘把交州治所迁至番禺,扩大赵佗城,后世称之为步骘城,“其南门在番、禺二山之间,中间为南下海边大道,即今北京路到西湖路段。

”(见曾昭璇:

《广州市志·建置志》)步骘移治南海郡番禺县,进而控制了岭南形势。

为了加强对岭南的行政管理,吴国黄武五年(226)交州广州正式分治,分合浦以南为交州,合浦以北为广州。

因为州治是从广信迁来,便取“广”字为州名,从此,“广州’的名宇诞生了。

“步骘城”具体位置说法不一,一般认为:

东至文溪(今大塘街),西至西湖(今南方剧院九耀池),南至西湖路路以北(今北京路与西湖路相交处),北至赵佗城地王宫所在地(中山四路文化局附近)。

4、刘称帝筑“新南城”

刘(889~942),汉语拼音:

yǎn,原名刘岩,又名刘陟。

刘岩于926年为自己改名为“刘”,自创“”字,取自《易经》中“飞龙在天”之意。

刘是五代十国时南汉(917~971)开国者,原籍上蔡(今属河南),其祖因经商南海,迁居泉州(今属福建)。

唐代广州城从南到北依次为南城、子城和官城。

今财政厅所在地为隋唐广州刺史署。

唐朝末年,刘的父亲刘谦在岭南的封州(现广东封开)任刺史,拥兵过万,战舰百余。

刘谦死後,刘的兄长刘隐继承父职。

唐天祐二年(905年),刘隐任清海军(岭南东道)节度使。

907年,刘隐受後梁封为南平王,次年改封为南海王。

刘隐死后,其官爵授予刘,封南海王。

刘凭借父兄在岭南的基业,于後梁贞明三年(917),下令停止向后梁朝贡,在番禺(今广州)称帝,建国号“大越”,次年改国号为“大汉”,史称“南汉”。

升广州为兴王府,作为都邑。

南海王刘大兴土木,凿低番、禺二山,取土垫高,拓展城垣,名为“新南城”。

城区突破了唐城的南界,扩展到约现在大南路、文明路一线。

“新南城”的南城门叫鱼藻门,约在今北京路与大南路、文明路相交处。

刘在造昭阳殿时,以金为顶,以银铺地,还耗费了大量珍珠、水晶、琥珀作装饰。

同时遍筑离宫别院,在城西开凿西湖(又称“仙湖”,在今教育路南方戏院北侧),长500丈,地连南宫。

5、宋三城

宋代广州为广东东路治。

两宋时期,广州的城亘扩建和修缮10多次,修筑了中城、东城和西城。

北宋庆历五年(1045),知州魏瓘在修筑中城(子城)。

“环五里”、“雉堞三百”, 以南汉的宫城为基础。

中城分衙署区、商业区南北两部分。

北部为官衙所在,包括南越国宫署、南海郡和广州府治均设在这里,以今省财政厅所在地为中心(今中山四路以北地区);南部为商业区,以北京路为中心,直到西湖路附近,珠江沿岸即大市所在,也就是沿江商业区,包括河边码头,位于今惠福路一带。

熙宁元年(1068),知州张田在子城东面建起东城,东城范围较小,“环七里”,紧附于中城之东。

范围约在今德政路西面至小北路、豪贤路。

同年七月,吕居简、王靖主持烧砖,改建东城、子城,这是广州见诸史籍记载最早的砖城。

熙宁四年(1071)左右年,广州经略使程师孟觉得城西商业区更需要城墙保护,命人设计了西城墙图纸,奏报宋神宗。

神宗非常重视,不但迅速批准,还派熟悉修城的官员左藏库副使张节爱带着中原先进的筑城技术设备到广州,指挥建西城。

西城环13里,城广180步,高10米,历时10个月筑成,约在今北到百灵路稍北、南至濠畔街、西至人民路的范围。

从此,广州城池形成中、东、西三大区域。

当日从城墙上俯瞰广州三城,可见高门映日、楼宇生烟、濠水泛波、桥影荡漾、商品缤纷、人头攒动的繁华景象。

由于商贸不断发展,至南宋中期时,三城容纳不下增加的商民。

于是,商民又在三城之南的珠江边拓展居住地与贸易场地。

此时,珠江北岸又向南淤积起不少地面,经新居民开发,这里渐成街道。

嘉定三年(1210),广州经略使陈岘主持修筑东西雁翅城,从三城南面城墙向江边延伸,东翅并建“番禺都会亭”,西翅并建“南海胜观亭”。

这东西雁翅城也有人称之为南城。

元初,广州城池平毁。

 

6、明清新老二城、东西翼城

 明代广州三城合一。

洪武十三年(1380),坐镇广东驻广州的永嘉侯朱亮祖下令扩建广州城,把宋代三城合一,城周长21里,称“老城”。

此城辟东北越秀山麓扩建城墙800余丈,即在光孝寺东北伸延筑到象岗山脚,沿越秀山北至桂花岗南;东沿今越秀路接大东门,南至宋三城的北界。

依地形凿象岗(今解放北路北段)设大北门,东面截文溪建小北门,这就是今日越秀山西门一带称“大北”、东门一带称“小北”的原因。

在越秀山城墙最高处,还建了一座五层城楼,大壮广州观瞻。

登此楼可远看珠江烟波浩渺,故命名为望海楼,后称镇海楼,俗称五层楼。

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广州城又向南扩展。

明代时,广州范围内的珠江北岸线已南移至今万福路一线,故城墙再扩展到珠江边,称为“新城”,周长6里多。

以后,城墙多次修葺或扩建,北倚越秀山、南临珠江,颇为壮观。

清代广州城进一步扩大。

由于珠江北岸新积滩地渐多,江岸线约在今珠光路、太平沙、一德路稍南、十三行一线。

这一片滩地商铺渐多,亟需保护,故官府于清顺治四年(1647)又从明新城东西两侧伸出建城墙,犹如鸡翼,故又称“鸡翼城”。

东翼城即从今万福路转南至越秀南路北段,西翼城在今一德路至人民南路一带。

城西也渐有开发,最突出的是西关一带。

宋西城之西,俗称西关,原多为低洼之地。

明代时,西关已发展有“十八甫”街墟商业区。

“十八甫”包括第一津、第二甫、第三甫……十七甫、十八甫。

清代时广州众多纺织工场集中于西郊一带,纺织工人(俗称机房仔)聚集于此。

后来,西关成了富人聚居之地。

 

千年古道—北京路

一、北京路话旧

北京路名堂颇大,2002年北京路步行街改造过程中,意外地在路面下挖掘出南汉、唐、宋、明、清五朝11层古代路面遗迹和宋代“双阙”楼遗址。

由此,这条路的漫长历史渐渐为更多人所了解。

北京路千年来的长盛不衰,由于珠江水退,路基抬升,如今的北京路又铺设在历代路基之上,使路面越来越高,掩埋了古道的千年倦容。

犹如敦煌莫高窟中的壁画,宋代重新敷上泥土,作画其上,覆盖了唐代的壁画,而唐代的壁画之下,又有南北朝时期的典型作品,以至考古学家难以取舍。

北京路和广州城一样的古老。

公元前204年南越王赵佗建国,其皇城就在今北京路北段财厅前一带。

三国时,交州刺史步骘把交州治所迁至番禺(古广州名),扩大赵佗城,世称步骘城,“其南门在番、禺二山之间,中间为南下海边大道,即今北京路到西湖路段”(见曾昭璇《广州市志·建置志》)。

  秦汉时,广州城称为番禺城,是因为城内有番山和禺山两座山冈,而北京路的位置就在这两座小山冈之间。

今天北京路西侧还有禺山路可作为见证。

当时,北京路一带是广州城的古代中轴线和商业中心,后来北京路逐渐成为广州市中心区的一条繁华大马路。

北京路历史悠久,曾四度易名。

老广州会把北京路中段叫“双门底”。

917年,南汉王刘,改建清海楼,因有两个并排的门洞,人称“双阙”。

故俗称为“双门”,这是“双门底”的最初由来。

元、明、清三代,双门楼都是羊城的权威报时楼。

元代制作的报时器“铜壶滴漏”一直放于楼上(今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广州博物馆有复制件)。

清顺治十年(1653),官府把双门楼改建,命名为“拱北楼”。

后来民国拆城墙筑马路时,拱北楼最终还是被拆掉了。

清光绪年间的《广州府志》上有一张地图,可以看到当时北京路南端—永清门的位置,在泰康路口附近。

北京路北段(即中山路以北)那时叫布政司前街,明代叫承宣直街;中山路至青宫门前叫承宣直街;青宫至西湖路口叫双门大街;西湖路口至大南路口叫雄镇直街(因顺治十一年巡抚李栖题楼匾“雄镇南邦”而得名)。

城墙就是今天的大南路与文明路一线。

永清门即大南门,出了永清门,就直通天字码头和接官亭了。

北京路在民国时期曾称汉民路,后来称永汉路。

1918年,永清街(北京路)失火,市政公所遂乘势拆掉城门,接着拆拱北楼,筑起长137米的马路。

因清朝已推翻,便反“永清”之意为“永汉”,此路定名为永汉路。

后来永汉路扩展至财厅前,全长1252米,宽16米,一直是广州商业中心街道之一。

如今社会上流传说永汉路在20世纪20年代末改名“汉民路”,为的是纪念国民党元老胡汉民。

其实,这是1936年五六月间的事。

因为当时主粤的陈济棠与胡汉民的关系特别密切,胡汉民1936年5月去世后,才把永汉路改名汉民路。

1945年,汉民路又复名永汉路。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这条路改名为“北京路”,沿用至今。

今天的北京路,是一条熙熙攘攘的商业街。

而在更长的历史时期里,它是一条官道,和政治紧密联系在一起。

北京路的北端一带向来是广州行政中心,官衙林立。

从南越国开始,历朝历代众多的官衙机构就设在这里。

以今天北京路376号省财厅为例,唐代为岭南道清海军节度使署,南汉国为宫殿,宋代为经略安抚使司署,元代为广东道宣尉使司都元帅行中书省署,明代为广东行中书省、承宣布政使司署,清代为承宣布政使司署,民国为广东财政厅。

官员们从官署出来,都是沿着北京路走到南门或珠江边。

几百年来,北京路一带名店林立,一直是广州最繁华的商业街。

当年这一带本来就兴旺,加上当地官员重点装饰,自然是商铺绵延不断,繁华至极:

有酒肆茶楼名吃、文房四宝店、洋服店以及古籍书店。

不管“城头变幻大王旗”,北京路繁华依旧。

民国年间,云集了大百货公司—大新公司、广州市最早的肉菜市场—禺山市场。

还有名牌食肆惠如、涎香、南如、吉祥、永乐等茶楼,还有哥伦布西餐、丽都大酒店。

沿路散布着广州人妇孺皆知的传统百年老字号致美斋、精益、李占记。

娱乐场所有中国电影院、永汉电影院、南关影画院、天星影画院、中央舞厅等。

如今这里的购物商场有:

新大新公司、广州百货大厦、光明广场、名盛广场、五月花广场等大中型百货商场10多座。

文化娱乐设施有:

几家专业书店和新华书店,三多轩,集雅斋,文一文化用品公司,永汉电影院,青年文化宫,长江琴行,新以泰中山四体育用品商店。

短短的一条北京路,可以说是广州的缩影,从中可以感受到广州的历史、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巨大变化。

它随着城市的建设,必然成为现代化都市的一条主要干道,重新焕发出青春活力。

 

二、北京路千年古道遗址

2002年6、7月间,在北京路整饰商业步行街开挖路面工程中,出土了大量砂岩石条与古城墙砖。

总面积420平方米。

北段位发现了由唐至民国时期共11层路面;南段位在广州百货大厦前面,发现了宋代至明清时期共5层拱北楼建筑基址。

北段探沟长44米、宽3.8米,在距地表深3米以上,揭开了层层叠压的11层路面,由上而下分属民国、明代、宋元、南汉、唐代等五个历史时期。

在唐代路面以下,距地表深约3.5米,为青灰色的淤泥层,含有南越国时期的瓦片。

该层遗迹以下为灰褐色淤泥。

由此表明现北京路的北段在唐以前为低洼的河涌地,其后不断填高,成为唐宋以来老城区的重要中轴线。

该古道的发现,说明了广州古代城市中心街道是以南越王宫、布政司衙署为中心的城市轴线。

现在的财政厅一带,从南越国开始就是“政府办公”的地段。

 其中北京路122—372号等近70家的具有岭南风格的骑楼建筑,保存较为完整。

关于北京路,考古工作者挖掘出的“三朝古道”以及相关的古道的保护和展示:

在距离人行路面1.5米的地方,考古工作者相继挖掘出民国时期红、黄砂岩、麻石板路面,明清时期黄砂岩石板路面,宋朝青灰砖路面“三朝古道”。

秦汉已渺,不可寻觅,许多情况下,一个事物的名字要比它本身有着更多值得玩味的故事。

越秀区有关部门在征询各方意见后,决定用玻璃钢罩覆盖其上向市民展示。

东莞、汕头的两家公司承担了南北两个玻璃罩的制作。

2002年12月下旬,来自河南洛阳文物考古所的专家对北京路“千年古道”(包括其中的拱北楼基址建筑余件等)进行整饰,并对其进行防潮、防长草等技术性处理。

2003年1月,整饰后的“千年古道遗址”正式开放。

 

三、千年古楼—拱北楼遗址

2002年,在北京路整饰商业步行街开挖路面工程中,不但在北段位发现了由唐至民国时期共11层路面,还在南段位在广州百货大厦前面,发现了宋代至明清时期共5层拱北楼建筑基址。

在距现地表深1.8米以上共发现层层叠压的5层拱北楼的建筑基址,分属清代、明代、宋代三个历史时期。

这表明北京路在广州百货大厦前面原是地势较高的山岗地,南汉时才削平。

延续千年的拱北楼一直坐落在这里,成为广州古城重要的地标性建筑。

老广州会把北京路中段叫“双门底”。

唐末天三年(906),清海节度使刘隐扩大广州南城,命人凿低南门两侧的番山、禺山,在南门上建清海军节度使楼。

917年,刘隐之弟刘岩在岭南割据称帝,国号大越,次年改为“汉”,史称南汉,定都兴王府(即广州城)。

他再把清海军楼改建,因有两个并排的门洞,人称“双阙”并扩宽楼南面两边道路,发展商业。

971年宋灭南汉,把广州南城墙拆掉,城市向南拓展,直至江边,“双阙”楼成了城内屹立的高楼。

宋淳枯四年(1244),把“双阙”大规模改建。

建成后,“规模宏壮,中州未见其比”。

楼长十丈四尺、深四丈四尺、高三丈二尺,上为楼,下为两个并列的大门,故俗称为“双门”,以今天的西湖路(当时叫西湖街)为界,以北是双门底上街,以南是下街,在清代是商业重地。

这是“双门底”的最初由来。

居大均《广东新语》曰:

“刘龚凿平之,叠石建双阙其上。

宋经略某改双阙为双门,民居其下,今号曰‘双门底’云。

元、明、清三代,双门楼都是羊城的权威报时楼。

元代以来,拱北楼的楼门一直安放着一座“铜壶滴漏”(今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广州博物馆有复制件),是广州城镇城之宝之一,也是我国现存最大和最完整的古代计时器。

据清人笔记所说,白天悬挂时辰牌,晚上击柝打更“百年不爽”,百姓称便。

清顺治十年(1653),官府把双门楼改建,命名为“拱北楼”。

其楼的双门不变,双门底的商业更为热闹,而以卖书坊、古董市、花市最为著名。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国侵略军兵临珠江之上,在断断续续的炮击中,北京路上的很多商铺受到破坏,拱北楼更是被击毁。

咸丰十一年,拱北楼修复,同治三年(1864)再重修。

后来民国拆城墙筑马路时,拱北楼最终还是被拆掉了。

南越国水闸遗址

2000年4月,西湖路光明广场大楼施工。

一段段埋藏于地下的大木柱逐渐呈现。

考古专家们发现“万岁”瓦当及西汉云纹瓦当、板瓦、陶网坠等构件与南越国御花苑所出的遗物一致,确定这是西汉南越国时期的城市排汲水利工程遗存无疑。

也就是说这是南越国都城南端的建筑遗址,是目前中国城市考古发现时代最早、规模最大、保存最好的一处木结构水闸遗址。

木构水闸距今地表约4米,其上叠压有东汉、晋、南朝和唐、宋等晚期的建筑遗迹。

水闸位于当时的珠江北岸,南北向,闸口的南北均呈八字形敞开。

其构造是:

底部用方或圆形的枕木横放,形成基座,两侧竖木桩用榫卯嵌入枕木的两端,木桩内横排三块档土木板,闸口中有两根木桩凿出凹槽,用来插板闸水,闸板仅留最底的一块。

从发掘现场得知,水闸的底部北高南低,水是由北向南排入珠江的。

当珠江潮水升高时,放下闸板可防止倒灌;提起闸板又可汲江水入城内。

经过国家多位专家研究,这是2000多年前西汉南越国时期,广州城防洪、排汲水设施的一座重要遗存。

古时广州是一座“水城”。

有文物专家大胆猜测,这处水闸极可能是南越都城南边的“水关”,当时的人过珠江,从南面要进入城中,都要经过这道关卡。

在水闸东侧的大佛寺周边发现有大段的南越古城墙,那就可以证明“水关”一说成立,这也就证明,南越都城的最南端就在西湖路上。

【1-1-12】南越国木构水闸遗址

秦汉时代造船工场遗址

1974年,在位于广州中山四路的广州市文化局院内距地面下约5米深处,经试掘发现大型木建筑遗址。

据广州文物管理处研究认为,此遗址是“秦汉造船工场”遗址,始建于秦代统一岭南时期,经测定距今已达二千一百多年,到了西汉初年的文、景之际即南越赵佗割据称帝之后,该造船工场才被废弃填覆的。

1975年试掘,结果发现有3个并排的造船台和木料加工场。

其中1、2号船台还各揭开了一部分造船工场。

由平行滑板组成滑道,下垫枕木,上置木墩构成造船台。

船台滑板间宽1.8米和2.8米,长度在100米以上。

这里还出土有锛、凿等铁工具和秦、汉半两钱、铜锁等。

在船台下发挖大量浅海浮游生物,如孔虫、泥蚶等遗体。

但目前在学术界,有一些学者对于“秦汉造船工场”遗址的定性,表示各自程度不一的质疑。

【1-1-13】秦汉造船工场遗址

南汉水关遗址

南汉水关遗址,1994年发掘,位于德政中路中段担杆巷,该处揭出3处唐、宋年间的大型遗址。

其中南汉水关遗址在唐代木构基址的西侧,压在基址之上约0.5米处。

水关即城墙下的排水涵洞。

遗址为长条形砖砌券顶的隧洞形式,南北向。

出水口在南面,砖筑呈八字形的敞口。

入水口在北面,宽与券洞同。

出入水口两头还有木柱与厚板构成的接引段,即在水口两边各直竖几根木桩,内衬厚木板组成,连同接引段全长约16米。

券墙已遭严重毁坏,仅存两边起券的部位,残留最高处1.6米。

南面出水口的券墙基内,埋设一条地栿,为方条硬木,地栿上当中镶嵌一块铁板,上列5个菱形方孔,用来插入铁栅栏,但栅栏已不存。

【1-1-14】南汉水关遗址

 

西湖(仙湖):

古城西帝苑

如今广州车水马龙、店铺林立的西湖路当年曾是一片碧波荡漾的仙湖(又称西湖)。

据悉,古西湖曾是广州天然湖泊之一,其水北接文溪,东连沙澳(即东澳),流出珠江,可通舟楫。

按《永乐大典》广宇《广州府南海县之图》得知明初连三城时,西湖北起现在的中山路,南至惠福路,东傍流水井街、龙藏街,西至朝观街。

南北长而东西窄,长达150余丈。

【1-5-5】古代西湖示意图(曾昭旋绘)

根据史料推断,早在汉代南越王时期,西湖就已出现,据《南越志》记载,有湖上造船时发生人溺死的说法。

至迟在南北朝时(429~454)已可确证西湖的存在。

关于西湖的称谓,唐以前称“仙湖”,宋初称“西园”,入宋后才改成为“西湖”。

或许与其位于宋以前的古城之西有关。

【1-5-6】宋西湖堤坝遗址(今中山五路与教育路交界)

古西湖的真正出名,与南汉主刘有关。

当时刘皇帝朝朝饮宴,夜夜欢娱,修建了很多离宫别馆。

每天不是在城西的离宫别苑和妃嫔们歌舞游玩,就是在越秀山与群臣喝酒赏菊。

他大兴土木,把番山削平,移山填海,把中山四路、北京路一带的河汊水道、曲渚回湾,统统填平,在上面筑路建楼。

南汉乾亨三年(919),刘在今西湖路、教育路一带,利用原来的天然池沼罚罪民凿长湖“五百余丈”(约合今16万平方米)史称“仙湖”或“西园”。

其范围据清初人张明先《学署考古记》记载:

“其南九曜坊,北为观莲街,东为兴隆街,西为朝观街,四至整然”。

刘还在湖滨筑南宫,以便于观赏。

据《南海百咏》称:

“每岁端午令宫人竞渡其间”。

湖滨还有黄鹂港(即现在的黄泥巷),据说黄鹂甚多,且杨柳夹岸,鹂鸣绿罩,花香荷影,景色宜人。

明代李士祯在《街史》描绘南汉时代的华宁里:

“两堤夹植杨柳,上多黄莺,故名黄鹂巷”。

湖中还建有一洲,称为“藥洲”,又称“石洲”,或曰“葛仙洲”。

一说刘聚方士在此炼丹求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