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案新部编本《玩出了名堂》.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474840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9.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案新部编本《玩出了名堂》.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案新部编本《玩出了名堂》.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案新部编本《玩出了名堂》.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案新部编本《玩出了名堂》.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案新部编本《玩出了名堂》.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案新部编本《玩出了名堂》.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案新部编本《玩出了名堂》.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案新部编本《玩出了名堂》.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案新部编本《玩出了名堂》.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案新部编本《玩出了名堂》.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案新部编本《玩出了名堂》.docx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案新部编本《玩出了名堂》.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案新部编本《玩出了名堂》.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案新部编本《玩出了名堂》.docx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案新部编本《玩出了名堂》

 

教师学科教案

[20–20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

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

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

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15玩出了名堂(第一次备课教案)

 

教学理念:

1.引发学生质疑,促进学生主动探究和发现,从而理解课文内容,提高学生自主读书的能力。

2.把握语文的特点,注重语言文字的教学,注重朗读能力的培养。

教学目标:

1.会认6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正确读写、理解“名堂、调节、拜访、千里迢迢”等15个词语,能理解本课的专业术语,如“微生物、显微镜”等。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围绕“列文虎克玩什么玩出了什么名堂?

”中心问题展开研读,引导学生从探究的过程中受到启发。

3.激发学生从玩中增强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创造意识。

4.学有余力的学生能写写自己玩中体会到的快乐和收获。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了解列文虎克是怎样从玩中发明显微镜和发现微生物的。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能从列文虎克的事件中受到启发,养成从玩中获取知识的习惯。

教学准备:

1.教师制作幻灯片

2.学生课前了解和课文内容相关的资料,如显微镜的作用等

教学过程:

一、成语积累,导入存疑:

1.认读成语:

玩忽职守玩世不恭玩火自焚玩物丧志

师导入:

这样的玩好吗?

课间、午间老师都能见到我们同学玩耍的身影,当汗水布满你的额头时,老师感受到你玩得是多么尽兴;当快乐溢满你的笑脸时,老师感受到你玩得是多么幸福,但如果你们能从中玩出名堂,那么老师会由衷地为你感到自豪。

怎样玩才能出名堂呢?

今天这节课,让我们从荷兰生物学家列文虎克身上去寻找答案!

出示课题,齐读:

玩出了名堂

2.针对课题质疑

梳理,形成:

(1)什么是名堂?

(2)玩什么玩出了名堂?

(3)是怎么玩的?

(4)玩出了什么名堂?

二、初读课文

1.给予3分钟的自主读书时间,

教师出示自读要求。

(1)画出不理解的词语,可以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想想词语的意思,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读完两遍课文以后,想想自己能解答同学们提出的哪些问题?

学生自主读书,教师巡视帮助。

2.交流,理解“名堂”的意思

 

(1)花样;名目:

联欢会上名堂真多,既有跳舞,又有杂耍。

 

(2)成就;结果:

他这么努力,一定会搞出名堂来的。

(3)道理;内容:

真不简单,这里面还有名堂呢!

反馈,交流:

列文虎克从玩中玩出了成就。

三、精读课文

1、解决第一个问题:

列文虎克喜欢玩什么?

(1)读读课文2-4自然段,边读边想:

列文虎克喜欢玩什么?

可用横线划出来。

(2)反馈,形成板书:

玩镜片玩放大镜

师:

你们喜欢玩这两样东西吗?

你们玩出了什么名堂?

2.形成第二个探究题:

列文虎克是怎样玩的?

第一步:

先来看他是如何玩镜片的?

指名读第3自然段,读后反馈,教师点拨:

把厚玻璃磨薄是()!

(预设:

枯燥的、费时间的、没有什么意思的)但他还是有(兴趣、很喜欢、很耐心地)把厚玻璃的四周磨薄,做成放大镜,用来看细微的东西或者阅读字很小的书籍。

插入资料:

列文虎克曾经磨出过比一粒大米还要小的放大镜!

小结:

一直重复磨镜片的动作是一件很枯燥的事,需要花费很多的时间,需要很大的毅力去坚持,但列文虎克做到了。

从中我们感受到了他玩时有兴趣、很耐心、很用心。

第二步:

他是如何玩放大镜的?

学生自由读第4自然段,读后反馈。

随着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

两片放一起

(1)指导学习:

“啊,不得了,蚊子的腿看上去像兔子的腿。

”指导读出列文虎克的那种惊喜。

想象练习:

啊,不得了,蚂蚁的触角——————。

啊,————,头发变得——————。

啊,——————,————————。

小结:

列文虎克是带着好奇心在玩得,他善于观察。

第三步:

他玩出什么大名堂了?

请一个读得最棒的同学读读最后一段,其余同学用心听,这大名堂是什么?

板书:

发现微生物

(1)通过课后的资料袋简单介绍微生物的作用。

(2)你还从哪里看出是大名堂?

在当时的人们也像我们一样被列文虎克和他的玩具吸引,英国的女王、俄国的沙皇千里迢迢来了。

理解什么是“千里迢迢”?

举例:

星期天,妈妈去沈家门逛街,叫不叫千里迢迢?

千里迢迢,路太远了。

师:

列文虎克是一个看门人,女王和沙皇的权利是至高无上的,而且英国和俄国离荷兰可不止千里远,就因为这玩具,女王和沙皇从那么远的地方来拜访一个看门人,看看这玩具和这小人国的吸引力大吧?

这都是列文虎克玩出的——名堂!

四、联系实际,畅谈收获

1.你们的玩呀,和列文虎克就差了那么一点,差什么呢?

(请学生思考,并发表自己的意见)等你们长大了,再想起这个问题,会找到适合自己的答案的。

2.老师希望你们对于自己喜欢的事情,能够玩出大名堂。

到那个时候,美国的总统、俄罗斯的总统去看你。

老师也一定去看看你,也给你写一篇文章,题目就叫做《玩出了名堂》。

五、课外延伸

课后,我们还可以收集有关列文虎克、显微镜、微生物的图片和相关资料,也可以搜集古今中外“玩出名堂的”故事,下一节课交流。

 

反思:

整堂课备完了,总感觉少了些什么。

是语文味儿?

还是学生的主动性?

反复看了教案觉得老师束缚的太多,学生按照老师的要求一步一步地学习,自由性太少。

而且开头的词语积累也比较难,毕竟是三年级学生。

课堂上提高学生学习的灵活性,把一篇科普文上出语文味道来,还得重新备课。

 

15.玩出了名堂(第二次备课)

教学理念:

把握语文课堂的特点,注重语言文字的训练,注重朗读能力的培养。

课堂上要精简教师的提问,力求问得有效,问得巧妙,引导学生围绕重点展开学习,在理解中探究列文虎克能玩出名堂的原因是什么。

教学目标:

1.会认6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正确读写、理解“名堂、调节、拜访、千里迢迢”等15个词语,能辨别本课多音字的不同读音。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围绕“列文虎克为什么能玩出名堂的”中心问题展开研读,引导学生从探究的过程中受到启发。

3.激发学生从玩中增强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创造意识。

4.学有余力的学生能写写自己玩中体会到的快乐和收获。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了解列文虎克是怎样从玩中发明显微镜和发现微生物的。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能从列文虎克的事件中受到启发,养成从玩中获取知识的习惯。

教学准备:

1.教师制作幻灯片

2.学生课前了解和课文内容相关的资料,如显微镜的作用等

第一课时的教学要点:

(上课教案)

1.字词教学。

2.探究列文虎克“为什么能玩出名堂的”

教学过程:

一、看图说话,揭题质疑

1.出示多幅学生课间、午间活动的图片,运用下列句式说话。

我们特别喜欢玩,看,有的在玩(),有的在玩(),还有的在玩(),大家玩得()。

2.师:

但有时候在我们有些父母和老师的眼里“玩耍常常被认为是浪费时间的行为”,你们同意这样的观点吗?

学生反馈

师: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要从荷兰生物学家列文虎克的故事中去找寻如何才能“玩出名堂”?

出示课题,齐读,学生针对课题质疑。

二、初读课文,扎实字词的学习

1.给予3分钟的自主读书时间,出示自读要求。

(1)画出不理解的词语,可以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想想词语的意思,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读完两遍课文以后,想想自己能解答同学们提出的哪些问题?

学生自主读书,教师巡视帮助。

2.交流,

(1)多音字积累

认读看(看守、看家、看门)(看见、观看、看书)

磨(磨牙、磨灭、磨擦)(磨坊、石磨)

认写:

笔画多的腿、随

易写错的具拜

(2)理解“名堂”的意思

 A花样;名目:

联欢会上名堂真多,既有跳舞,又有杂耍。

 B成就;结果:

他这么努力,一定会搞出名堂来的。

C道理;内容:

真不简单,这里面还有名堂呢!

反馈,理解题目意思:

列文虎克从玩中玩出了成就。

三、精读课文,围绕中心问题展开研读

1.自由读课文2-4自然段,边读边想:

列文虎克玩什么玩出了名堂?

学生反馈,教师形成板书:

玩镜片、玩放大镜

2.追问:

你们喜欢玩这两样东西吗?

你们玩出了什么成就?

为什么列文虎克玩这两样东西就能玩出名堂?

再读读课文2-4自然段,边读边想:

列文虎克是怎样玩的?

从他的玩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3.交流:

(1)他很有兴趣的、非常耐心地玩镜片。

主要句子:

“他把厚玻璃的四周磨薄,做成放大镜,用来看细微的东西,或者阅读字很小的书籍。

点拨:

把厚玻璃磨薄是()!

(预设:

枯燥的、费时间的、没有什么意思的)但他还是有(兴趣、很喜欢、很耐心地)把厚玻璃的四周磨薄,做成放大镜,用来看细微的东西或者阅读字很小的书籍。

插入资料:

列文虎克曾经磨出过比一粒大米还要小的放大镜!

(2)他善于思考,有很强的好奇心。

主要句子:

“他突然想到:

把两片放大镜放在一起,会怎么样呢?

”“他越玩越带劲,就把一片放大镜固定,让另一片放大镜可以随意调节,这样就做成了一架简单的显微镜。

点拨训练感情朗读

A指导学习:

“啊,不得了,蚊子的腿看上去像兔子的腿。

”指导读出列文虎克的那种惊喜。

想象练习:

啊,不得了,蚂蚁的触角——————。

啊,————,头发变得——————。

啊,——————,————————。

B指导朗读:

“他用显微镜观察水,看见水里有许多的小生命挤来挤去;观察牙齿,看见里面有一种从来没有见过的小东西。

首先学生练习读出那份喜悦、不可思议、惊奇等语气。

其次看图感受显微镜下的微生物

最后让学生看真正显微镜下的微生物,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再次朗读上面这段文字。

四、存疑结课:

师:

是不是我们在玩时做到有兴趣的、非常耐心、善于思考,有很强的好奇心,就能玩出名堂呢?

(是的)从列文虎克的玩的经历中能给我们很多启示。

那么我们能从列文虎克的玩出的名堂中又能体会到什么呢?

下一节课学习。

五、作业完成。

1.抄写词语:

玩耍、浪费、看守、清闲、阅读、大腿、带劲、调节、名堂、固定、观察、镜片、

2.完成课堂作业本第一、二、三题

六、课外延伸

课后,我们还可以收集有关列文虎克、显微镜、微生物的图片和相关资料,也可以搜集古今中外“玩出名堂的”故事,下一节课交流。

 

第二课时教学要点:

1.字词巩固。

2.感受列文虎克玩出的名堂是多么了不起。

3.能写写自己从玩中获得的收获与乐趣。

教学过程:

一、字词巩固

二、感受名堂的了不起

1.读读课文第5自然段,想想这个名堂了不起在哪?

2.反馈交流:

指名读第5自然段

体会:

英国皇家学会英国女皇俄国沙皇

体会:

千里迢迢点拨:

妈妈去沈家门买东西,能说千里迢迢吗?

理解“玩具”指什么?

“居民”指什么?

讨论为什么不直接写去欣赏他发明的显微镜,观看显微镜下的微生物。

感受语言的优美性。

4.插入学习60页的资料袋

5.齐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6.交流:

你们知道科学史上还有哪些发明创造也是从玩中获得的吗?

资料:

一个眼镜商的儿子简森无意间将两片镜片,隔着一段距离观看,竟然发现远方的教堂变大了,把他吓了一跳。

老简森以一个商人的敏感性,试将一块凹透镜与一块凸透镜分别装在一根直径1英寸、长1英尺半的铜管的两端,世界上第一台原始的望远镜便诞生了。

三、联系实际,畅谈感受

1.你曾经有过类似的经历吗?

或者从玩中发现了什么?

2.交流(从中任选其一)

A让我在玩时,我会这样告诉自己:

()

B当我玩得正尽兴时妈妈阻止了我,我会这样告诉妈妈:

()

四、完成作业(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