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单元测试题电化学基础A卷附答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475257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42.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学单元测试题电化学基础A卷附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化学单元测试题电化学基础A卷附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化学单元测试题电化学基础A卷附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化学单元测试题电化学基础A卷附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化学单元测试题电化学基础A卷附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化学单元测试题电化学基础A卷附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化学单元测试题电化学基础A卷附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化学单元测试题电化学基础A卷附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化学单元测试题电化学基础A卷附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化学单元测试题电化学基础A卷附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化学单元测试题电化学基础A卷附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化学单元测试题电化学基础A卷附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化学单元测试题电化学基础A卷附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化学单元测试题电化学基础A卷附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化学单元测试题电化学基础A卷附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化学单元测试题电化学基础A卷附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化学单元测试题电化学基础A卷附答案.docx

《化学单元测试题电化学基础A卷附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学单元测试题电化学基础A卷附答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化学单元测试题电化学基础A卷附答案.docx

化学单元测试题电化学基础A卷附答案

单元训练金卷·高三·化学卷(A)

第十二单元电化学基础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

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C:

12N:

14O:

16Al:

27Cu:

64Zn:

65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课堂学习中,同学们利用铝条、锌片、铜片、导线、电流计、橙汁、烧杯等用品探究原电池的组成。

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A.原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成电能的装置

B.原电池由电极、电解质溶液和导线等组成

C.图中a极为铝条、b极为锌片时,导线中会产生电流

D.图中a极为锌片、b极为铜片时,电子由铜片通过导线流向锌片

2.如图,在盛有稀H2SO4的烧杯中放入用导线连接的电极X、Y,外电路中电子流向如图所示,关于该装置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外电路的电流方向为X→外电路→Y

B.若两电极分别为铁和碳棒,则X为碳棒,Y为铁

C.X极上发生的是还原反应,Y极上发生的是氧化反应

D.若两电极都是金属,则它们的活动性强弱为X>Y

3.下列有关电化学装置完全正确的是

A

B

C

D

铜的精炼

铁上镀银

防止Fe被腐蚀

构成铜锌原电池

4.烧杯A中盛放0.1mol/L的H2SO4溶液,烧杯B中盛放0.1mol/L的CuCl2溶液(两种溶液均足量),组成的装置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A为原电池,B为电解池

B.A为电解池,B为原电池

C.当A烧杯中产生0.1mol气体时,B烧杯中产生气体的物质的量也为0.1mol

D.经过一段时间,B烧杯中溶液溶质的浓度减小

5.锌空气燃料电池可用作电动车动力电源,电池的电解质溶液为KOH溶液,反应为2Zn+O2+4OH-+2H2O===2Zn(OH)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充电时,电解质溶液中K+向阳极移动

B.充电时,电解质溶液中c(OH-)逐渐减小

C.放电时,负极反应为Zn+4OH--2e-===Zn(OH)

 

D.放电时,电路中通过2mol电子,消耗氧气22.4L(标准状况)

6.原电池电极的“正”与“负”不仅与电极材料的性质有关,也与电解质溶液有关。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由Fe、Cu和FeCl3溶液组成的原电池中,负极反应式为:

Cu-2e-===Cu2+

B.由Al、Cu和稀硫酸组成的原电池中,负极反应式为:

Cu-2e-===Cu2+

C.由Al、Mg和NaOH溶液组成的原电池中,负极反应式为:

Al+4OH--3e-===AlO

+2H2O

D.由Al、Cu和浓HNO3溶液组成的原电池中,负极反应式为:

Al-3e-===Al3+

7.某小组为研究原电池原理,设计如图装置,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若X为Fe,Y为Cu,铁为正极

B.若X为Fe,Y为Cu,电子由铜片流向铁片

C.若X为Fe,Y为C,碳棒上有红色固体析出

D.若X为Cu,Y为Zn,锌片发生还原反应

8.某小组设计电解饱和食盐水的装置如图,通电后两极均有气泡产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铜电极附近观察到黄绿色气体B.石墨电极附近溶液呈红色

C.溶液中的Na+向石墨电极移动D.铜电极上发生还原反应

9.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铁制品生锈、铝制品表面出现白斑等众多金属腐蚀现象。

现通过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探究。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图Ⅰ所示装置进行实验,为了更快更清晰地观察到液柱上升,可用酒精灯加热具支试管

B.图Ⅱ是图Ⅰ所示装置的原理示意图,图Ⅱ所示装置的正极材料是铁

C.铝制品表面出现白斑的原理可以通过图Ⅲ所示装置进行探究,Cl-由活性炭向铝箔表面迁移,并发生电极反应:

2Cl--2e-===Cl2↑

D.图Ⅲ所示装置的总反应为4Al+3O2+6H2O===4Al(OH)3,生成的Al(OH)3进一步脱水形成白斑

10.锂电池的构造如图所示,电池内部“→”表示放电时Li+的迁移方向,电池总反应可表示为Li1-xCoO2+LixC6

LiCoO2+6C,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电池的负极为LiCoO2

B.电池中的固体电解质可以是熔融的氯化钠、干冰等

C.充电时的阴极反应:

Li1-xCoO2+xLi++xe-===LiCoO2

D.外电路上的“→”表示放电时的电子流向

11.下图是一种燃料型电池检测仪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仪器工作时酒精浓度越大,则电流强度越大

B.工作时外电路电子流向为X→Y

C.检测结束后,X极区的pH增大

D.电池总反应为2CH3CH2OH+O2===2CH3CHO+2H2O

12.LiOH是制备锂离子电池的材料,可由电解法制备。

工业上利用如图装置电解制备LiOH,两电极区电解液分别为LiOH和LiCl溶液,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B极区电解液为LiOH溶液

B.电极每产生22.4L气体,电路中转移2mole-

C.电解过程中Li+迁移入B电极区、OH-迁移入A电极区

D.电解池中总反应方程式为:

2HClH2↑+Cl2↑

13.把物质的量均为0.1mol的CuCl2和H2SO4溶于水制成100mL的混合溶液,用石墨作电极电解,并收集两电极所产生的气体,一段时间后在两极收集到的气体在相同条件下体积相同。

则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电路中共转移0.6NA个电子

B.阳极得到的气体中O2的物质的量为0.2mol

C.阴极质量增加3.2g

D.电解后剩余溶液中硫酸的浓度为1mol·L-1

14.某原电池装置如图所示,电池总反应为2Ag+Cl2===2AgCl。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正极反应为AgCl+e-===Ag+Cl-

B.放电时,交换膜右侧溶液中有大量白色沉淀生成

C.若用NaCl溶液代替盐酸,则电池总反应随之改变

D.当电路中转移0.01mole-时,交换膜左侧溶液中约减少0.02mol离子

15.用电解法可提纯含有某些含氧酸根杂质的粗KOH溶液,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阳极反应式为4OH--4e-===2H2O+O2↑

B.通电后阴极区附近溶液pH会增大

C.K+通过交换膜从阴极区移向阳极区

D.纯净的KOH溶液从b口导出

16.用Na2SO3溶液吸收硫酸工业尾气中的二氧化硫,将所得的混合液进行电解循环再生,这种新工艺叫再生循环脱硫法。

其中阴、阳离子交换膜组合循环再生机理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X为直流电源的负极,Y为直流电源的正极

B.阳极区pH增大

C.图中的b>a

D.该过程中的产品主要为H2SO4和H2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17.根据下列原电池的装置图,回答问题:

(1)若C为稀H2SO4溶液,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B电极材料为Fe且作负极,则A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进行一段时间后溶液C的pH将________(填“升高”“降低”或“基本不变”)。

(2)若需将反应:

Cu+2Fe3+===Cu2++2Fe2+设计成如上图所示的原电池装置,则负极A极材料为____________,正极B极材料为____________,溶液C为____________。

(3)用CH4和O2组合形成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结构示意图如下:

①则电极b是____(填“正极”或“负极”),电极a的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②若线路中转移2mol电子,则上述燃料电池消耗的O2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____L。

18.化学在能源开发与利用中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

氢气是一种新型的绿色能源,又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

Ⅰ.氢氧燃料电池能量转化率高,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现用氢氧燃料电池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图中所用电极均为惰性电极):

(1)对于氢氧燃料电池,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________。

A.a电极是负极,OH-移向负极

B.b电极的电极反应为O2+2H2O+4e-===4OH-

C.电池总反应式为2H2+O22H2O

D.电解质溶液的pH保持不变

E.氢氧燃料电池是一种不需要将还原剂和氧化剂全部储藏在电池内的新型发电装置

(2)上图右边装置中盛有100mL0.1mol·L-1AgNO3溶液,当氢氧燃料电池中消耗氢气112mL(标准状况下)时,此时AgNO3溶液的pH=______(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Ⅱ.已知甲醇的燃烧热ΔH=-726.5kJ·mol-1,在直接以甲醇为燃料的电池中,理想状态下,消耗1mol甲醇所能产生的最大电能为702.1kJ,则该燃料电池的理论效率为________(燃料电池的理论效率是指电池所产生的最大电能与燃料电池反应所能释放的全部能量之比)。

19.

(1)高铁酸钾(K2FeO4)不仅是一种理想的水处理剂,而且高铁电池的研制也在进行中。

如图1是高铁电池的模拟实验装置:

①该电池放电时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维持电流强度为1A,电池工作十分钟,理论消耗Zn________g(已知F=96500C·mol-1)。

②盐桥中盛有饱和KCl溶液,此盐桥中氯离子向______(填“左”或“右”)移动;若用阳离子交换膜代替盐桥,则钾离子向________(填“左”或“右”)移动。

③图2为高铁电池和常用的高能碱性电池的放电曲线,由此可得出高铁电池的优点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人设想以N2和H2为反应物,以溶有A的稀盐酸为电解质溶液,可制造出既能提供电能,又能固氮的新型燃料电池,装置如图所示,电池正极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__,A是________。

(3)利用原电池工作原理测定汽车尾气中CO的浓度,其装置如图所示。

该电池中O2-可以在固体介质NASICON(固溶体)内自由移动,工作时O2-的移动方向________(填“从a到b”或“从b到a”),负极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Ⅰ.如图所示为探究金属腐蚀条件的实验装置图,请分析实验并回答下列问题:

(1)若起始时甲、乙、丙3套装置的导管中液面高度相同,过一段时间后液面最高的是________。

(2)通过甲、乙装置的对比说明钢铁中碳的含量越________(填“高”或“低”),钢铁越易腐蚀。

(3)乙装置中发生电化学腐蚀时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利用化学反应:

2FeCl3+Cu===2FeCl2+CuCl2,请你选择合适的电极材料和电解质溶液,设计一个原电池。

可供选择的电极材料:

铁棒、铜棒、石墨棒。

可供选择的电解质溶液:

CuCl2溶液、FeCl2溶液、FeCl3溶液。

请填写下列空白:

(1)选择________作正极材料,________作负极材料;选择________作电解质溶液。

(2)写出有关的电极反应式:

正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负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知识的梳理和感悟是有效学习的方法之一。

某学习小组将有关“电解饱和食盐水”的相关内容进行梳理,形成如下问题(显示的电极均为石墨)。

(1)图1中,电解一段时间后,气球b中的气体是________(填化学式),U形管________(填“左”或“右”)边的溶液变红。

(2)利用图2制作一种环保型消毒液发生器,可制备“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则c为电源的________极;该发生器中反应的总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氯碱工业是高耗能产业,一种将电解池与燃料电池相组合的新工艺可以节(电)能30%以上。

该工艺的相关物质运输与转化关系如图3所示(其中的电极未标出,所用的离子膜都只允许阳离子通过)。

①燃料电池B中的电极反应式分别为

负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分析图3可知,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为a%、b%、c%,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

单元训练金卷·高三·化学卷(A)

第十二单元电化学基础

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答案】D

【解析】原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成电能的装置,A正确;原电池由电极、电解质溶液和导线等组成,B正确;图中a极为铝条、b极为锌片时,构成原电池,导线中会产生电流,C正确;图中a极为锌片、b极为铜片时,锌片作负极,电子由锌片通过导线流向铜片,D错误。

2.【答案】D

【解析】外电路电子流向为X→外电路→Y,电流方向与其相反,X极失电子,作负极,发生氧化反应,Y极得电子,作正极,发生还原反应。

若两电极分别为铁和碳棒,则Y为碳棒,X为铁。

3.【答案】C

【解析】电解精炼铜时,应该用粗铜作阳极,精铜作阴极,A错误;铁上镀银时,应该用银作阳极,铁作阴极,B错误;C是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法,正确;铜锌原电池中,锌应插入硫酸锌溶液中,铜应插入硫酸铜溶液中,D错误。

4.【答案】B

【解析】构成A装置的是活泼性不同的两电极,两电极均浸在电解质溶液中,两极形成了闭合回路,所以A装置为原电池装置,且A装置为B装置提供电能,B装置为电解池。

A装置中的电极反应式为正极:

2H++2e-===H2↑,负极:

Fe-2e-===Fe2+。

B装置中的电极反应式为阴极:

Cu2++2e-===Cu,阳极:

2Cl--2e-===Cl2↑。

B装置是电解氯化铜溶液,放出Cl2并析出Cu,溶液溶质的浓度减小。

5.【答案】C

【解析】K+带正电荷,充电时K+应该向阴极移动,A项错误。

根据该电池放电的总反应可知,放电时消耗OH-,则充电时,OH-浓度应增大,B项错误。

放电时,Zn为负极,失去电子生成Zn(OH)

,其电极反应为Zn+4OH--2e-===Zn(OH)

,C项正确。

消耗1molO2转移4mol电子,故转移2mol电子时消耗0.5molO2,0.5molO2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11.2L,D项错误。

6.【答案】C

【解析】前两项都按常规,应该是活泼金属作负极;C项中Al能与NaOH溶液反应,作负极。

D项中Al在浓HNO3中钝化,Cu能与浓HNO3溶液反应,Cu作负极。

7.【答案】C

【解析】Fe比Cu活泼,Fe作负极,电子从Fe流向Cu,故A、B两项错误;若X为Fe,Y为C,电解质溶液为硫酸铜,则正极C上析出Cu,故C正确;Zn比Cu活泼,Zn作负极发生氧化反应,故D错误。

8.【答案】D

【解析】根据电解饱和食盐水的装置,如果通电两极均有气泡产生,则金属铜一定是阴极,该极上的反应为:

2H2O+2e-===H2↑+2OH-,石墨为阳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

2Cl--2e-===Cl2↑,故石墨电极附近观察到黄绿色气体,铜电极附近溶液呈红色,A、B错误;选项C,Na+应向阴极也就是铜电极移动,故C项错误;选项D,铜电极为阴极,发生还原反应,故D正确。

9.【答案】D

【解析】A项,加热使具支试管中气体体积增大,部分气体逸出,冷却后,气体体积缩小,导管中形成液柱,并不能证明金属发生吸氧腐蚀,错误;B项,负极材料应为铁,错误;C项,铝箔为负极,活性炭为正极,正极反应为O2+4e-+2H2O===4OH-,负极反应为Al-3e-+3OH-===Al(OH)3,错误;D项,将正极反应式和负极反应式相加可得图Ⅲ所示装置的总反应为4Al+3O2+6H2O===4Al(OH)3,生成的Al(OH)3进一步脱水形成白斑,正确。

10.【答案】B

【解析】根据锂离子的移动方向,确定LiCoO2是负极,碳电极是正极,电子从负极经外电路移向正极,充电时为电解池,阴极发生得电子的还原反应,故A、C、D正确。

干冰是固体二氧化碳,属于非电解质,故B错误。

11.【答案】C

【解析】选C。

A.该图为酒精燃料电池,该仪器工作时酒精浓度越大,则单位时间内转移电子数越多,电流强度越大,正确;B.燃料电池中通入燃料的一极发生氧化反应作原电池的负极,所以X是负极,Y是正极,电子从外电路的负极流向正极,正确;C.酒精发生氧化反应生成乙醛和氢离子,所以X极区的氢离子浓度增大,pH减小,错误;D.燃料电池的反应实质就是乙醇与氧气反应生成乙醛和水,所以电池总反应为2CH3CH2OH+O2===2CH3CHO+2H2O,正确。

12.【答案】A

【解析】电解制备LiOH,两电极区电解液分别为LiOH和LiCl溶液,由图可知,右侧生成氢气,则B中氢离子放电,可知B为阴极,A为阳极,在B中生成LiOH,则B极区电解液为LiOH溶液,A正确;A极区电解液为LiCl溶液,氯离子放电生成氯气,则阳极反应式为2Cl--2e-===Cl2↑,电极每产生标况下22.4L气体,电路中转移的电子才是2mol,B错误;Li+向阴极移动,即由A经过阳离子交换膜向B移动,OH-向阳极移动,但是阳离子交换膜不允许氢氧根离子通过进入A电极区,C错误;电解池的阳极上是氯离子失电子,阴极上是氢离子得电子,电解的总反应方程式为:

2H2O+2LiClH2↑+Cl2↑+2LiOH,D错误。

13.【答案】A

【解析】选A。

阳极开始产生Cl2,后产生O2,阴极开始产生Cu,后产生H2,根据题意两极收集到的气体在相同条件下体积相同,则阴极产生0.2molH2,阳极产生0.1molCl2和0.1molO2,则转移电子数为0.6NA,A正确、B错误;阴极析出铜0.1mol,即6.4g,C错误;电解后溶液的体积未知,故不能计算浓度,D错误。

14.【答案】D

【解析】原电池的正极发生得电子的还原反应:

Cl2+2e-===2Cl-,负极发生失电子的氧化反应:

Ag-e-+Cl-===AgCl,阳离子交换膜右侧无白色沉淀生成;若用NaCl溶液代替盐酸,电池总反应不会改变;当电路中转移0.01mol电子时,负极消耗0.01molCl-,右侧正极生成0.01molCl-,左侧溶液中应有0.01molH+移向右侧,约减少0.02mol离子。

15.【答案】C

【解析】选C。

A项,阳极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为4OH--4e-===2H2O+O2↑,A正确;B项,阴极发生还原反应,消耗氢离子产生氢气,必然会使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减小,所以溶液pH增大,B正确;C项,钾离子是通过交换膜从阳极移向阴极,这样才可以达到提纯氢氧化钾的作用,C错误;D项,纯净的KOH在阴极制得从b口排出,D正确。

16.【答案】

【解析】选B。

由图可知与X电极相连的电极区发生还原反应:

2H++2e-===H2↑,所以Pt(Ⅰ)为阴极,X为直流电源的负极,Y为直流电源的正极,A正确。

在阴极区由于发生反应2H++2e-===H2↑,破坏了附近的水的电离平衡,水继续电离,最终导致阴极区的c(OH-)增大,pH增大,溶液碱性增强;在阳极区,发生反应SO

-2e-+H2O===SO

+2H+,HSO

-2e-+H2O===SO

+3H+,溶液中的c(H+)增大,溶液的酸性增强,pH减小,B错误。

根据B选项的分析可知在阳极区由于不断产生硫酸,所以产生的硫酸的浓度比加入的硫酸的浓度要大,C正确。

在反应的过程中,阳极区不断产生H2SO4,阴极区不断产生H2,阴极区得到的Na2SO3溶液则循环使用,因此该过程中的产品主要为H2SO4和H2,D正确。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17.【答案】:

(1)2H++2e-===H2↑ 升高 

(2)Cu 石墨(或比铜活泼性弱的金属) 含Fe3+的溶液

(3)①正极 CH4-8e-+2H2O===CO2+8H+②11.2

【解析】

(1)若C为稀H2SO4溶液,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B电极材料为Fe且作负极,电极反应式为Fe-2e-===Fe2+,A电极为正极,溶液中氢离子得到电子生成氢气,电极反应式为2H++2e-===H2↑;氢离子浓度减小,氢氧根离子浓度增大,溶液pH升高。

(2)将反应Cu+2Fe3+===Cu2++2Fe2+设计成如题图所示的原电池装置,Cu元素的化合价由0价升高到+2价,失电子作原电池的负极,则负极A极材料为Cu,正极B极材料为石墨或比铜活泼性弱的金属,Fe3+在正极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溶液C用可溶性铁盐,即含Fe3+的溶液。

(3)①根据甲烷燃料电池的结构示意图可知,电子流出的电极为负极,a为负极,b为正极,在燃料电池中,氧气在正极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甲烷在负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所以电极a的反应方程式为CH4-8e-+2H2O===CO2+8H+。

②根据正极电极反应式:

O2+4e-+4H+===2H2O,可知线路中转移2mol电子时,消耗的O2为0.5mol,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0.5mol×22.4L/mol=11.2L。

18.【答案】Ⅰ.

(1)CD 

(2)1 Ⅱ.96.6%

【解析】Ⅰ.

(1)C项电池反应不需要反应条件,故C错;随着燃料电池的不断反应,水越来越多,KOH溶液浓度逐渐减小,pH逐渐降低,故D错。

(2)右池为电解池,其电极反应为阳极:

4OH--4e-===O2↑+2H2O,阴极:

4Ag++4e-===4Ag,当氢氧燃料电池中消耗氢气112mL(标准状况下)时,转移电子数为0.01mol,右池中共消耗0.01molOH-,故生成0.01molH+,c(H+)=

=0.1mol·L-1,pH=1。

Ⅱ.该燃料电池的理论效率=

×100%≈96.6%。

19.【答案】

(1)①FeO

+4H2O+3e-===Fe(OH)3↓+5OH- 0.2 ②右 左 ③使用时间长、工作电压稳定

(2)N2+8H++6e-===2NH

 氯化铵

(3)从b到a CO+O2--2e-===CO2

【解析】

(1)①放电时石墨为正极,高铁酸钾在正极上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为FeO

+4H2O+3e-===Fe(OH)3↓+5OH-;若维持电流强度为1A,电池工作十分钟,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1×10×60÷96500=0.0062mol。

理论消耗Zn的质量为0.0062mol÷2×65g·mol-1≈0.2g。

②电池工作时,阴离子移向负极,阳离子移向正极,所以盐桥中氯离子向右移动;若用阳离子交换膜代替盐桥,则钾离子向左移动。

③由题图中高铁电池和常用的高能碱性电池的放电曲线,可知高铁电池的优点有使用时间长、工作电压稳定。

(2)该电池的本质反应是合成氨反应,电池中氢气失电子在负极发生氧化反应,氮气得电子在正极发生还原反应,则正极反应式为N2+8H++6e-===2NH

,氨气与HCl反应生成氯化铵,则电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