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综合测试3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475685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35.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综合测试3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专题综合测试3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专题综合测试3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专题综合测试3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专题综合测试3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专题综合测试3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专题综合测试3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专题综合测试3Word文件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专题综合测试3Word文件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专题综合测试3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专题综合测试3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专题综合测试3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专题综合测试3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专题综合测试3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专题综合测试3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专题综合测试3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专题综合测试3Word文件下载.docx

《专题综合测试3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综合测试3Word文件下载.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专题综合测试3Word文件下载.docx

B.将培养液静置一段时间后,用吸管从锥形瓶吸取一定量的培养液

C.在血球计数板中央滴一滴培养液,盖上盖玻片,并用滤纸吸去边缘多余培养液

D.将计数板放在载物台中央,待酵母菌沉降到计数室底部,在显微镜下观察、计数

解析 本题考查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难度中等。

应将干酵母放入有一定营养物质的液体培养基中,不能放入清水中,否则酵母菌不会繁殖;

从锥形瓶中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之前,需要对锥形瓶轻轻振荡几次,用以让酵母菌均匀分布,不至于引起误差;

先将盖玻片放在计数室上,再用吸管吸取培养液,滴于盖玻片的边缘,让培养液自行渗入。

4.(2014·

广东卷)以下过程一定存在反馈调节的是(  )

①胰岛素分泌量对血糖浓度的影响 ②运动强度对汗腺分泌的影响 ③降雨量对土壤动物存活率的影响 ④害虫数量对其天敌鸟类数量的影响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④

解析 本题考查对反馈调节的理解。

胰岛素为唯一降血糖激素,通过调节胰岛素分泌量调节血糖浓度时,使血糖浓度维持在一定的水平,血糖浓度反过来影响胰岛素的分泌,存在反馈调节,①存在;

运动强度越大,代谢越旺盛,汗腺分泌汗液越多,但汗腺分泌汗液不影响运动强度,②不存在反馈调节;

降雨量影响土壤动物存活率,但土壤动物存活率不会影响降雨量,③不存在反馈调节;

害虫数量和天敌鸟类的数量相互影响,使二者的数量维持在相对稳定的水平,存在反馈调节,综合上述内容,D项合理。

5.(2014·

江苏卷)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富营养化水体出现蓝藻水华的现象,可以说明能量流动的特点

B.生态系统中能量的初始来源只有太阳能

C.食物链各营养级中10%~20%的能量会被分解者利用

D.无机环境中的物质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被生物群落反复利用

解析 蓝藻水华现象与水体中N、P增多而引起蓝藻大量繁殖有关,体现了物质的利用,未体现出能量流动的特点,A错误;

生态系统中能量的初始来源包括太阳能(光合作用固定)和氧化无机物时释放的化学能(化能合成作用利用),B错误;

食物链各营养级中10%~20%的能量流向下一营养级,C错误;

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间物质可以循环反复利用,D正确。

6.(2014·

江苏卷)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生态系统中捕食者的存在可以促进物种多样性的提高

B.把沼泽地改造成人造林是增加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手段

C.花费大量人力物力保护无经济价值的物种是为人类生存发展保留空间

D.农田是具有高度目的性的人工生态系统,清除杂草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原则不矛盾

解析 生态系统中捕食者的存在,可以增加该生态系统的物种丰富度,从而提高了物种的多样性;

人造林物种较为单一,因此把沼泽地改造成人造林会降低生物多样性;

人和其他物种都属于生态系统中的成分,它们的存在提高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更有利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农田生态系统是人工建立的生态系统,清除杂草的目的是使能量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这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原则并不矛盾。

答案 B

7.(2014·

北京北师特学校第四次月考)如图中a表示某种物质,b表示相关细胞,对两者关系描述正确的(  )

A.如果a表示甲状腺激素,b可能是下丘脑细胞,也可能是垂体细胞

B.如果a表示神经递质,b表示神经细胞,此时b会兴奋

C.如果a表示抗原分子,b可能是浆细胞或记忆细胞

D.如果a表示胰高血糖素,作用于肌肉细胞b,将导致血糖含量上升

解析 甲状腺激素可通过反馈调节作用于下丘脑和垂体细胞,A项正确;

a若为抑制性神经递质,b不会兴奋,B项错误;

浆细胞不能识别抗原,C项错误;

肌肉细胞不是胰高血糖素的靶细胞,D项错误。

答案 A

8.(2014·

福建福州质检)图为某基因突变鼠和正常鼠运动对血糖浓度的影响。

基因突变鼠出现图中状况的原因最可能是(  )

A.胰岛B细胞受损

B.细胞缺乏胰岛素受体

C.细胞缺乏胰高血糖素受体

D.细胞无法吸收葡萄糖合成肝糖原

解析 从图示看出,基因突变鼠在运动后血糖浓度低,因此可能缺乏胰高血糖素或其受体;

而胰岛B细胞受损时,机体分泌的胰岛素减少,会出现高血糖症。

9.(2014·

天津南开中学)如图为人体对体温与水平衡的调节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当受到寒冷刺激时,①②③④过程均会加强

B.③与④分泌增多,从而促进骨骼肌与内脏代谢活动增强,产热量增加

C.由图可知人体对体温与水平衡的调节主要是体液调节的结果

D.⑤是由下丘脑神经细胞产生的

解析 人在寒冷的环境中,冷觉感受器产生兴奋并将兴奋传至下丘脑,下丘脑一方面通过合成和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①作用于垂体,促进垂体前叶合成和分泌促甲状腺激素②作用于甲状腺,促进甲状腺激素③的合成和分泌。

另一方面,下丘脑又通过有关神经将兴奋传至肾上腺,促进肾上腺产生肾上腺素④,A项正确;

③甲状腺激素与④肾上腺素在促进机体产热方面是协同作用,B项正确;

人体对体温的调节过程中还有神经调节的作用,C项错误;

抗利尿激素是由下丘脑神经细胞产生的,D项正确。

10.(2014·

东北三校联考)成年健康小白鼠下丘脑的部分结构被破坏后,其代谢状况与环境温度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可能出现的情况是(  )

解析 下丘脑是体温调节中枢,小白鼠下丘脑的部分结构被破坏后,体温不能维持恒定,环境温度低,其体温也低,则其代谢状况与环境温度的关系类似于青蛙等变温动物,即随环境温度的降低耗氧量减少;

D项错误的原因是耗氧量的多少并非单纯与酶的活性有关。

11.(2014·

广东调研)现象Ⅰ:

小明的手指不小心碰到一个很烫的物品而将手缩回;

现象Ⅱ:

小明伸手拿别人的物品被口头拒绝而将手缩回。

两个现象中的缩手反应比较见下表,正确的是(  )

选项

比较项目

现象Ⅰ

现象Ⅱ

A

反射弧的完整性

不完整

完整

B

是否需要大脑皮层参与

可以不要

一定需要

C

参与反射的神经元数量

D

缩手相关肌细胞数量

解析 两个现象中的缩手反射的反射弧都是完整的,否则不能完成缩手反射;

现象Ⅰ是非条件反射,中枢在脊髓,现象Ⅱ是条件反射,中枢在大脑皮层;

两个现象中现象Ⅱ参与条件反射的神经元数量更多些,而参与二者缩手反射的相关肌细胞数量相当。

12.(2014·

中山四校联考)如图为过敏反应的原理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过敏反应为抗原首次进入机体引起的免疫反应,表现为发作迅速,反应强烈

B.图中首次进入人体的过敏原与再次进入的过敏原的类型可相同,也可不同

C.过敏反应属于特异性免疫中的细胞免疫,其调节方式为神经—体液调节

D.过敏反应有明显的个体差异和遗传倾向,图中靶细胞释放的组织胺等物质可引起毛细血管扩张,平滑肌收缩等

解析 A项错误:

抗原首次进入机体并不能引起过敏反应,而是产生抗体结合在某些细胞的表面形成致敏靶细胞;

B项错误:

图中再次进入的过敏原与首次进入的应是相同的,否则不能引起组织胺的释放;

C项错误:

过敏反应属于特异性免疫中的体液免疫,其调节方式为体液调节。

13.(2014·

安徽示范名校联考)图为一个密闭生态缸处于良性状态的碳循环模式图,下列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A.行为信息在无机环境和异养生物①之间可进行单向或双向传递

B.三种生物的成分自左向右依次分别代表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C.生态缸需要放置在一个有适宜散射光的位置才能正常运转

D.可通过观察自养生物等成分的生活状况来判断生态缸是否处于稳定状态

解析 行为信息只存在于生物与生物之间;

生态缸需要有能量的输入才能维持正常的运转,因此需要适宜的光照,但不能放在直射光的环境中;

若自养生物等成分能正常生活,说明生态缸处于稳定状态。

14.(2014·

吉林一中二模)一个生态养殖大棚里,水底养着螃蟹,水面漂浮着无土栽培的蔬菜,水面上方黄瓜藤枝蔓茂盛。

漂浮蔬菜和黄瓜生长所需的肥料来自螃蟹的排泄物,大棚里同时种了一种特殊辣椒起驱虫作用。

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只需输入太阳光能即可维持该生态系统的稳定

B.特殊辣椒的驱虫作用依赖于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

C.蔬菜和黄瓜从螃蟹的排泄物中获得养分,所以蔬菜和黄瓜也可以作为分解者

D.该生态系统中螃蟹、漂浮蔬菜、黄瓜构成了生物群落

解析 该生态系统是农业生态系统,人的作用很关键(灌溉、施肥、除草等),不是只需输入光能即可维持稳定,A项错误;

螃蟹排泄物中的有机物先被分解者分解成无机盐,才能为蔬菜和黄瓜提供养分,C项错误;

群落是指区域内所有生物的总和,而不是只包含螃蟹、漂浮蔬菜、黄瓜,D项错误;

辣椒的驱虫作用显然是利用生态系统中的化学信息传递实现的,B项正确。

15.(2014·

河南郑州一模)右图是一个处于平衡状态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图解,其中A、B、C、D分别代表不同营养级的生物类群,对此图解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就是A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减去自身呼吸消耗的能量

B.D中所含的能量与C中所含的能量之比就是能量从C传递到D的效率

C.B同化的能量要大于B、C、D呼吸消耗的能量之和

D.由于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一定的,所以B获得的能量越多,留给C、D的能量就越少

解析 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就是A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A项错误;

能量从C传递到D的效率是指D同化的能量与C同化的能量之比,B项错误;

B同化的能量要大于B、C、D呼吸消耗的能量之和,因为还有一部分能量流向了分解者,C项正确;

B获得的能量越多,留给C、D的能量也越多,D项错误。

二、简答题(共45分)

16.(14分)(2014·

天津卷)Kisspeptin,简称Kp,是Kp神经元产生的一类多肽类激素,它通过调节生物体内雌激素含量来调控生殖活动。

Ⅰ.通常情况下,上图中的过程①参与鹌鹑体内雌激素含量的调节;

排卵前期,启动过程②进行调节。

据图回答:

(1)神经元内合成Kp的细胞器是__________。

Kp作用的靶细胞是__________。

器官A是__________。

(2)在幼年期,通过过程①反馈调节,Kp释放量__________,最终维持较低的雌激素含量;

排卵前期,启动过程②的生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_,促进排卵。

Ⅱ.Kp10是Kp的一种。

为研究Kp10对鹌鹑产蛋的影响,对生长至20日龄的鹌鹑连续20天腹腔注射一定剂量的Kp10。

从产蛋之日起统计每日的产蛋率,结果见图。

(3)据图可知,Kp10__________(影响/不影响)鹌鹑开始产蛋的日龄。

在50日龄内,Kp10影响产蛋率的趋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Ⅲ.综合分析

(4)综合Ⅰ、Ⅱ分析,推测Kp10调控鹌鹑产蛋的方式属于__________调节。

解析 

(1)Kp是Kp神经元产生的一类多肽类激素,所以合成Kp的细胞器为核糖体;

从图中可看出Kp作用的靶细胞是GnRH神经元;

器官A能产生促性腺激素,所以A为垂体。

(2)过程①是抑制Kp神经元1的活动,使Kp的释放量减少;

排卵前期,启动过程②促进Kp神经元2释放Kp,Kp促进GnRH神经元释放GnRH,GnRH又促进A释放促性腺激素,最终维持较高雌激素含量。

(3)从图中可看出实验组与对照组都从42日龄起产蛋,所以Kp10不影响鹌鹑开始产蛋的日龄;

在50日龄内,Kp10影响产蛋率的趋势是随着日龄的增加,提高产蛋率的作用逐渐加强。

(4)Kp10调控鹌鹑产蛋涉及激素的调节,而这些激素的分泌又直接或间接的受神经元的调节,因此Kp10调控鹌鹑产蛋的方式属于神经—体液调节。

答案 

(1)核糖体 GnRH神经元 垂体

(2)减少 通过反馈调节使Kp释放量增加,最终维持较高雌激素含量

(3)不影响 随着日龄的增加,提高产蛋率的作用逐渐加强

(4)神经—体液

17.(9分)(2014·

四川卷)将某稻田等分为互不干扰的若干小区,均种上水稻苗(28株/m2)和3种杂草(均为1株/m2),随机向不同小区引入不同密度的福寿螺(取食水生植物)。

一段时间后,测得各物种日均密度增长率如图所示。

(1)本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用样方法调查水花生种群密度时,常用的取样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稻田生态系统中的福寿螺属于________,它和鸭舌草之间构成________关系。

(3)实验期间,中密度处理小区福寿螺种群的出生率________死亡率,高密度处理小区的水花生种群数量呈________型增长。

(4)若实验结束后停止人工管理,低密度处理小区将经历________演替,时间足够长,最可能演替为以________为主的水生植物群落。

(5)若实验结束后除去福寿螺和杂草,该生态系统的________稳定性将降低。

解析 

(1)该实验作了4组实验,空白对照、低密度、中密度、高密度福寿螺,自变量为福寿螺的密度;

调查植物种群密度方法为样方法,常采用五点取样法和等距取样法。

(2)在稻田生态系统中,据图示可知,福寿螺以水稻、水花生、鸭舌草为食。

福寿螺属于消费者,鸭舌草是其食物之一,二者构成了捕食关系。

(3)在不同密度的小区中,福寿螺日增长率均大于0,均表现为出生率大于死亡率。

而鸭舌草日增长率大于0,且不为直线增长,为S型增长类型。

(4)停止人工管理后,小区会在此基础上进行演替,属于次生演替,由于在演替过程中,水稻、水花生、鸭舌草增长速率减慢,会逐渐处于劣势,狐尾草成为优势种,福寿螺不以之为食,同时其他水生植物减少,狐尾草种群密度逐渐增大。

(5)生态系统稳定性包括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

抵抗力稳定性与生态系统中组分多少成正比。

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自我调节能力越强,抵抗力稳定性就越高,当除去生态系统中福寿螺和杂草时,抵抗力稳定性会降低。

答案 

(1)福寿螺的密度 五点取样法和等距取样法

(2)消费者 捕食

(3)大于 S

(4)次生 狐尾草

(5)抵抗力

18.(12分)(2014·

山东卷)6月8日是世界海洋日。

海洋是生物圈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

(1)根据图甲分析,要获得最大持续捕捞量,捕捞后大黄鱼种群数量应处于________点。

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大黄鱼种群密度时,若标记个体更易于被捕食,则种群密度的估计值_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不变”)。

(2)海洋鱼类生活在不同的水层,这体现了生物群落的________结构。

新建码头的桩柱表面很快被细菌附着,随后依次出现硅藻、藤壶、牡蛎等,该过程称为________。

(3)图乙表示某海域能量流动简图,A、B、C、D表示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图中________和________(填字母)在碳循环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

能量在第一营养级和第二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为________。

(4)海洋会受到石油、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等污染。

如果污染超过海洋生态系统的________,海洋生态系统就很难恢复到原来的状态。

解析 

(1)根据图甲的种群增长率曲线可知,要获得最大持续捕捞量,捕捞后应使种群的增长速率最大,即种群数量处于6点。

标志重捕法的计算公式为N=M×

n/m(种群数量为N,初次捕获并标记个体数为M,第二次捕获个体数为n,其中被标记的个体数为m),若标记个体更易于被捕食,则会导致m比实际值偏小,所以N会偏大,即种群密度的估计值会偏高。

(2)海洋鱼类生活在不同的水层体现了生物群落的垂直结构。

新建码头的桩柱表面原先没有生物生长,从细菌开始,随后依次出现了硅藻、藤壶、牡蛎等生物,该演替的类型属于初生演替。

(3)分析图乙可知,A是生产者,B是分解者,C是次级消费者,D是初级消费者。

故图中A和B在碳循环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

能量在第一营养级和第二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是(1.5×

106)/(7.5×

100)×

100%=20%。

(4)任何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都是有一定限度的,当污染超过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时,就很难恢复到原来的状态。

答案 

(1)b 偏高

(2)垂直 (群落的)演替(或初生演替)

(3)A B(注两空可颠倒) 20%

(4)自我调节能力(或自净能力)

19.(10分)(2014·

安徽安庆二模)“稻鱼共生系统”中,鲤鱼通过冲撞稻秧导致稻飞虱等害虫落入水中并食之,同时使清晨水稻叶片上的露水滴落,减轻稻瘟病原孢子的产生和菌丝体生长;

鲤鱼的游动,又使水浑浊,抑制水中杂草的生长;

稻叶在给鲤鱼提供食物的同时,还为鲤鱼生长创造良好环境。

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与水稻单种系统相比,稻鱼共生系统取得了明显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分别表现在:

①生态效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经济效益:

(2)“亚洲鲤鱼”被引入美国,在当地已经构成了生态入侵,它与美国的本地物种之间可能存在着________、________的关系,导致入侵地的________锐减。

(3)科学家通过研究种间捕食关系,构建了“捕食者—猎物”模型,如图所示(图中箭头所指方向代表曲线变化趋势)。

仅从该模型分析,图中最可能代表猎物和捕食者K值的数据分别为________和________。

其曲线变化趋势反映了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的________调节。

解析 

(1)稻鱼共生系统作为人工农业生态系统,可以减少农药使用、降低环境污染,还降低生产成本,增加农民收入。

(2)外来入侵物种与本地物种之间可能存在竞争、捕食关系,导致入侵地的生物多样性锐减。

(3)分析该模型不难发现,猎物种群数量超过N2,则引起捕食者种群数量增加;

捕食者种群数量超过P2,则引起猎物数量减少,两者相互作用,使猎物和捕食者的数量在N2和P2水平上保持动态平衡。

答案 ①减少农药使用,降低环境污染或充分合理利用资源,利于维持生态系统稳态(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②降低生产成本或增加鱼的产出,增加农民收入(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2)竞争 捕食 生物多样性

(3)N2 P2 (负)反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