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概念总结.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3476112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概念总结.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最新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概念总结.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最新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概念总结.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最新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概念总结.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最新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概念总结.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最新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概念总结.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最新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概念总结.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最新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概念总结.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最新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概念总结.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最新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概念总结.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最新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概念总结.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最新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概念总结.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最新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概念总结.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最新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概念总结.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概念总结.doc

《最新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概念总结.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概念总结.doc(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最新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概念总结.doc

五年级数学下册概念汇总

第一单元   图形的变换

1、观察同一物体时,从不同位置看到的形状可能不同。

2、从同一位置观察不同物体,得到的平面图形可能是相同的。

3、根据从某一方向观察到的平面图形可以摆出多种立体图形。

4、从一个方向观察物体,最多可以看到它的3个面。

5、根据三个不同方向观察到的平面图形可以确定原来立体图形的形状。

6、根据三个面看到的图形形状拼搭立体图形的步骤:

A、根据图形较多的一面搭起来。

B、根据另一面搭。

C、与第三面比较。

第二单元   因数和倍数

A、因数和倍数

1、像0、1、2、3、4......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数叫做自然数。

0也是自然数。

0是最小的自然数。

2、在整数除法中,如果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被除数是除数的倍数,除数是被除数的因数。

例如,12÷2=6,我们就说12是2的倍数,2是12的因数。

12÷2=6,所以12是6的倍数,6是12的因数。

3、a ×b=c(a≠0,b≠0,a、b、c为整数),那么a、b叫做c的因数,c叫做a和b的倍数。

4、描述一个数的倍数或者因数时,应描述成谁是谁的因数或者倍数,而不能单独说谁是因数或倍数。

5、乘法算式中的因数和一个数的因数不同,倍和倍数也不同。

因数和倍可以是整数、小数、分数,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只能是整数。

6、三个不同的非零整数相乘,每个整数都是这三个整数乘积的因数,并且每两个整数的乘积也是这三个整数乘积的因数。

7、一个数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一个数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

8、一个数的最小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9、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可以列乘法算式(找)或者列除法算式(判断)。

10、找因数或倍数时,从1开始一对一找。

11、如果几个数都是一个数的倍数,那么这几个数的和也是这个数的倍数。

12、因数和倍数是互相依存的。

13、为了方便,在研究因数和倍数的时候,我们所说的数指的是自然数(一般不包括0)。

14、在规定一个有限范围内找一个数的倍数时,这个数的倍数个数就是有限的,在表示时不能加省略号。

15、1的因数只有1.

16、一个数的最大因数等于它的最小倍数。

17、1是所有非0整数的因数。

18、26的因数有1,2,3,6,这几个因数的关系是:

1+2+3=6.像6这样的数,叫做完全数(也叫做完美数)。

28、496、8128也是完全数。

一共有48个完全数。

B、2、5、3的倍数的特征

1、2、3、5的倍数的特征。

2的倍数:

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是2的倍数。

5的倍数:

个位上是0、5的数是5的倍数。

既是2又是5的倍数:

个位是0的整数。

2、整数按是不是2的倍数可以分成两类:

偶数和奇数。

整数中,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偶数(0也是偶数)。

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奇数。

(偶数都是双数,奇数都是单数。

)偶数和奇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3、在全部整数里,不是奇数就是偶数。

相邻两个偶数之间相差2,相邻两个奇数之间相差2。

4、最小的偶数是0,没有最大的偶数;最小的奇数是1,没有最大的奇数。

5、一般地,如果a是整数,偶数可以用2a表示,奇数可以用2a+1表示。

6、个位上是0的数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

同时是2和5的倍数的数个位上一定是0。

7、3的倍数:

各个位上的数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3的倍数个位上可以是任何数。

8、同时是2、3、5的倍数的特征:

A、个位是0;B、各位上数字和是3的倍数。

9、如果这个数的末两位是4的倍数,那么这个数就是4的倍数。

10、如果用a表示一个非0自然数,那么a+2既可以表示偶数,也可以表示奇数。

11、一个数各位上数的和是9的倍数,那么这个数就是9的倍数。

12、一个数是9的倍数,这个数一定是3的倍数。

13、在两位数中,是3的倍数的最小奇数是15,是3的倍数的最大偶数是96.

14、一个数是2和3的倍数,一定也是6的倍数。

15、同时是2、3、5的倍数最小两位数是30,最大的两位数是90;最小三位数是120,最大的三位数990。

16、奇数和偶数:

奇数+奇数=偶数 偶数×偶数=偶数 偶数-偶数=偶数 

偶数-奇数=奇数奇数×偶数=偶数  奇数-奇数=偶数  

偶数+偶数=偶数  奇数+偶数=奇数

C、质数和合数

1、质数:

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或者素数)。

 合数:

一个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

2、质数有两个因数,合数至少有3个因数,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3、最小的质数是2,最小的合数是4.

4、不是所有的奇数都是质数,比如1。

不是所有的偶数都是合数,比如1.

5、自然数里不是奇数就是合数这句话是错误的,比如1是自然数,但它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6、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要依据这个数因数的个数。

7、质数不一定都是奇数,如2是质数不是奇数;所有的合数不一定都是偶数,如9是合数但不是偶数。

8、在1-20的自然数中,最小的质数是2,最小的合数是4,最小的偶数是2,最小的奇数是1.

9、在1-9的自然数中,相邻的两个质数是2和3,相邻的两个合数是8和9.

10、100以内质数表:

口诀

一位质数偶打头,2、3、5、7记得熟。

两位质数不用愁,可以编成顺口溜:

十位见了4和1,个位准有1、3、7;十位若是2、5、8,个位3、9往上加;十位若是3和6,个位1、7跟在后;十位一旦被7占,个位就是1、3、9;以上数字巧妙记,19,97最后写。

合起来从小到大就是:

2.3.5.7.11.13.17.19.23.29.31.37.41.43.47.53.59.61.67.7173.79.83.89.97

11、一个数不是质数就是合数。

这句话是错的,比如;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12、是2的倍数的数不一定是合数,比如2.

13、两个不同的质数相乘,积一定是合数。

14、100以内最大的质数是97

15、一个数的因数不一定比它的倍数小。

16、边长是一个非0自然数的正方形,它的周长一定是个合数。

17、凡是8的倍数的数也一定是2的倍数。

18、凡是6的倍数的数也一定是3的倍数。

19、4=2+2,6=3+3,8=5+3,10=7+3.。

那么,是不是所有大于2的偶数,都可以表示为两个质数的和呢?

这个问题是德国数学家哥德巴赫最先提出的,所以被称为哥德巴赫猜想。

哥德巴赫猜想看似简单,要证明却非常困难,成为数学中一个著名的难题,被称为“数学皇冠上的明珠”。

各国数学家都想攻克这一难题,但至今未解决。

我国数学家陈景润在这一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

第三单元 长方体和正方体

A、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1、棱和棱的交点称为顶点。

面和面相交的线段称为棱。

2、长方体的认识:

长方体是由6个长方形(特殊情况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

3、长方体的特点:

有6个面,8个顶点,12条棱,相对的面完全相同,相对的棱长度相等。

相邻的棱互相垂直。

长方体不一定每个面都是长方形,特殊情况:

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

4、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

长方体有4条长,4条宽,4条高。

通常把底面较长的一条棱叫做长,较短的一条棱叫做宽,垂直于底面的棱叫做高。

5、观察长方体最多能看到它的三个面。

6、长方体棱长总和公式:

长方体棱长总和=(长+高+宽)×4

长方体的长=棱长总和÷4-宽-高 长方体的宽=棱长总和÷4-长-高 长方体的高=棱长总和÷4-长-宽

7、正方体的认识:

正方体是由6个完全相同的正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

8、正方体的特点:

有6个面,8个顶点,12条棱,每个面都是正方形,面积都相等。

每条棱的长度都相等。

9、正方体的长、宽、高都相等,统称棱长。

10、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关系:

正方体是长、宽、高都相等的长方体。

11、正方体棱长总和=棱长×12     正方体的棱长=棱长总和÷12

12、所有的正方体都是长方体,所有的长方体不都是正方体。

13、两个完全相同的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减少了2个面,8条棱。

14、几何学是数学学科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源于土地测量等实际需要。

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被称为“几何之父:

,它的著作《原本》在数学发展史上有着深远的影响。

该书从17世纪初开始传入我国。

B、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长方体和正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的表面积。

2、长方体的上下两个面的面积相等,面积=长×宽;长方体的左右两个面面积相等,面积=宽×高;长方体的前后两个面面积相等,面积=长×高;所以

长方体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即:

S长=(ab+ac+bc)×2

3、正方体的每个面都是完全一样的正方形,每个面的边长都是正方体的棱长。

所以:

正方体表面积=棱长×棱长×6            即:

S正=6a²   

S正=底面积×6  S正底面积=表面积÷6

4、正方体的棱长(或长方体的长宽高)都扩大到原来的n倍,它的表面积扩大到原来的n2倍。

5、正方体的棱长(或长方体的长宽高)都缩小到原来的n分之一,它的表面积缩小到原来的n2分之一。

6、长方体或正方体的表面积值得是6个面的面积之和,但有时根据实际需要并不是求6个面的面积之和,例如水池、鱼缸、通风管等。

7、将一个物体锯成两部分,它的表面积比原来增加了两个截面的面积。

8、用几个完全一样的长方体拼成一个大的长方体,要想使表面积最大,必须把最小的面拼接在一起;要想使表面积最小,必须把最大的面接在一起。

C、体积和体积单位

1、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

体积大的物体,所占空间大;体积小的物体,所占空间小。

2、常用的体积单位从大到小有:

立方米(m³)立方分米(dm³)立方厘米(cm³)

3、棱长是1cm的正方体,体积是1cm³;一个手指尖的体积大约是1cm³。

棱长是1dm的正方体,体积是1dm³;粉笔盒的体积接近1dm³。

棱长是1m的正方体,体积是1m³.用3根1m长的木条做成一个互成直角的架子,放在墙角,所围成的空间的体积是1m³。

4、长度单位、面积单位和体积单位三者不能互相比较。

5、长方体的体积公式:

长方体体积(容积)=长×宽×高

长方体的长=体积(容积)÷宽÷高或者长方体的长=体积(容积)÷(宽×高)

长方体的宽=体积(容积)÷长÷高或者长方体的宽=体积(容积)÷(长×高)

长方体的高=体积(容积)÷长÷宽或者长方体的高=体积(容积)÷(长×宽)

即V=abh; a=V÷b÷h  b=V÷a÷h   h=V÷a÷b 

6、正方体体积(容积)=棱长×棱长×棱长     V=a³

7、a³读作a的立方,表示3个a相乘,即:

a³=a×a×a 

8、a³和3a不同,a³表示3个a相乘,3a表示3个a相加,即:

3a=a+a+a

9、长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长方体的底面积=体积÷高

长方体的高=体积÷底面积即V=Sh  h=V÷S S=V÷h 

这个长方体的体积公式同样适用于正方体即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

10、有时候可以把物体横截面的面积看作底面积。

11、占地面积=底面积贴瓷砖的面积=表面积蓄水的立方米数=体积

12、物体的体积是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与物体的形状无关。

13、用棱长位1cm的小正方体拼成一个大正方体,至少要用8个。

14、一个长方体的底面积扩大到原来的n倍,高不变,它的体积也扩大到原来的8倍。

15、两个底面积相等的长方体,它们的体积不一定相等。

16、体积相等的正方体,它们的棱长一定相等。

D、体积单位间的进率

1、每相邻两个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是1000。

即:

1m³=1000dm³    1dm³=1000cm ³    1m³=1000000cm ³

2、大变小乘进率,小变大除以进率。

3、单变复,整数部分大单位,小数部分原单位,把它变成复名数的小单位。

4、复变单,一样的,不要变,不同的,变相同,变出来后再相加。

5、将一个长方体融化铸成一个正方体,形状变了,体积不变。

这叫等积变形。

但在计算时注意单位要统一。

6、乘飞机的行李尺寸规定:

机场行李托运一般不超过此规格:

90、65、50;手提行李的三边之和一般不得超过115;(单位均为厘米)

7、我国古代数学名著《九章算术》中,集中而正确的给出了立体图形的体积计算公式。

书中在求底面是正方形的长方体体积时,是这样说的:

“方自乘,以高乘之即积尺。

”意思是说先用边长乘边长得底面积,再乘高就得到长方体的体积。

E、容积和容积单位

1、箱子、油桶、仓库等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通常叫做他们的容积。

容器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叫做容器的容积。

计量容积,一般就用体积单位。

计量液体的体积,如水、油等,常用容积单位:

升(L)和毫升(ml) 

2、容积单位和体积单位可以相互换算,但不能互相替代,液体体积才用体积单位。

1L=1dm³ 1L=1000ml 1ml=1cm³

3、一般用排水法和等积变形法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4、容积的计算方法和体积的计算方法完全相同,只是计算容积时要从容器里面量出它的长宽高,但在不计量厚度的情况下,一般就用这个容器的长宽高。

在不忽略容器厚度的情况下,物体的体积和容积不相等。

5、一个物体的体积一定比容积大。

6、有容积的物体一定有体积,但有体积的物体不一定有容积。

 

7、表面积扩大棱长倍数的平方倍,体积扩大棱长倍数的立方倍。

8、一个长方体和一个正方体的体积相同,表面积不一定相同。

9、把一个正方体泥块捏成长方体,它的体积不变。

 

第四单元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A、分数的产生和意义

1、在进行测量、分物或计算时,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数的结果,这时常用分数来表示。

2、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或是一些物体等都可以看作一个整体。

把这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

3、一个整体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我们通常把它叫做单位“1”.单位1和自然数1不同。

4、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者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5、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

分数单位其实是分母分之一。

分数都是由几个分数单位组成的。

6、求分率:

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求另一个量占总份数的几分之几。

7、在分数中,分子表示所取得份数,分数线表示平均分,分母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的总份数。

8、分母不同的分数(即平均分成的份数不同),它们的分数单位不同。

9、一个分数,它的分母越小,分数单位越大;它的分母越大,它的分数单位越小。

10、、求单量:

总量÷数量=单量(用分数表示)(单量、分率的分母都是平均分的总份数)

11、两个半份能合成一份的前提是两个半份的单位1相同。

12、3m的7分之1和1m的7分之3一样长。

a

被除数

B、分数与除法

b

除数

1、分数与除数的关系:

被除数÷除数=   a÷b=----(b≠0)

2、分子相当于被除数,分母相当于除数,分数线相当于除号。

3、分数与除法有密切的练习,但分数不等同于除法。

除法是一种运算,分数是一种数。

4、一个分数,不但可以从分数的意义上理解,也可以从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上理解。

例如,五分之二可以理解位把单位1平均分成5份,表示其中2份的数;也可以理解为把2平均分成5份,表示这样1份的数。

5、“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解题思路与“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解题思路相同,都是用一个数除以另一个数。

也符合“是”字的前面多......

6、单位一有规律,“的”前“占”后“是”字后。

7、单位换算:

把低级单位的名数换成高级单位的名数时,如果低单位上的数不能被进率整除,商就可以用分数表示。

(结果要约分)

C、真分数和假分数

1、分数大小的比较:

分母相同的两个数,分子大的数比较大。

分子相同的两个数,分母小的数比较大。

2、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

特征:

真分数小于1。

真分数的个数=分母-1

3、分子比分母大或者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做假分数。

特征:

假分数大于1或者等于1。

4、由整数和真分数合成的数叫做带分数。

写带分数时,分数部分的分数线要与整数的中间对齐。

读带分数时,在整数和分数中间加个“又”字。

5、假分数的分子恰好是分母的倍数,它实际上是整数;假分数的分子不是分母的倍数,可以写成带分数。

6、把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的方法:

用分子除以分母时,能整除的,所得的商就是整数。

用分子除以分母时,商做带分数的整数,余数是分子,分母不变。

7、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的方法:

整数乘分母加分子做分母,分母不变。

8、比较带分数的大小:

先比较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带分数就大。

整数部分相同,再比较分数部分,分数部分大的带分数就大。

9、每个合数都可以由几个质数相乘得到。

比如:

4=2×2,15=3×5.。

用短除法可以分解质因数。

其中每个质数都是这个合数的因数,叫做这个合数的质因数。

10、质数是对一个数的性质而言,它是独立存在的;质因数不能独立存在,只能相对某一个合数而言。

11、分数单位是a分之一的最大真分数是a分之(a_1),最小的假分数是a分之a.

12、一个带分数有(整数×分母+分子)个分数单位。

D、分数的基本性质

1、分数的基本性质:

(1)分数的分子和分母都乘或者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2)一个分数的分母不变,分子扩大若干倍,分数大小也扩大若干倍,如果分子不变,分母扩大若干倍,分数大小反而缩小相同的倍数。

2、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要注意以下四点:

A、分数的大小不变;b、分子分母进行的同一种运算只能是乘或除;c、分子和分母乘或除以的是相同的数,而且必须是同时计算;d、分子和分母乘或除以的数不能是0.

E、最大公因数

1、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

几个数公有的因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因数。

几个数的公因数中最大的一个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比如:

1,2,4是8和12公有的因数,叫做他们的公因数,其中4是最大的公因数,叫做他们的最大公因数。

2、两个数的公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其中最小公因数是1。

3、利用分解质因数的方法,可以比较简便地求出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4、两数的最大公因数是两数的公因数的倍数。

5、公因数只有1的两个数,叫做互质数。

例如,5和7是互质数。

6、互质的两个数不一定都是质数。

比如:

每相邻的两个数都是互质数。

7、合数和合数也可能成为互质数,例如15和16.

8、1和任意大于1的自然数互质;2和任何奇数都是互质数;相邻的两个自然数是互质数;相邻的两个奇数是互质数;不相同的两个质数是互质数。

9、1和任意非0自然数的最大公因数是1.

10、a是b的倍数,a和b的最大公因数是b。

11、相邻两个非0自然数只有公因数1.

12、a是一个大于或者等于2的自然数,那么a的最大因数是a.

F、约分

1、约分的意义:

把一个分数化成和它相等,但分子、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叫做约分。

约分时,通常要约成最简分数。

2、最简分数:

分子、分母只有公因数1的分数,叫做最简分数。

3、约分的方法:

一找二除三简,即一找到最大公因数,二同时除以最大公因数,三检查结果是不是最简分数。

4、分子是1的真分数都是最简分数;分子和分母都是质数的分数,一定是最简分数;分子和分母是相邻自然数的分数,一定是最简分数。

5、约分时要注意观察分子和分母的特点:

(1)分数的分母是分子的倍数,就同除以分子,得几分之一。

(2)分数的分母和分子都是整十整百数,约分时划去分母分子末尾同样多的0后再约分比较简便;

(3)分数的分子分母都是偶数,先用分子分母除以2,再约分。

(4)分数的分子和分母都是“双双数”(22、33、44......),先用分子分母除以11再约分。

6、约分结果必须是最简分数

7、约分只改变分数单位,分数的大小不变。

G、最小公倍数

1、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

几个数公有的倍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倍数。

几个数的公倍数中最小的一个,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如;12,24.36....是4和6公有的倍数,叫做他们的公倍数。

其中,12是最小的公倍数,叫做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2、两个数的公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只有最小公倍数,没有最大公倍数。

3、两个数是倍数关系时,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是较小数,最小公倍数是较大数。

4、两个数是互质关系时(或者只有公因数1),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是1,最小公倍数是它们的乘积。

5、两个不同自然数(0除外)的最大公因数一定比最小公倍数小。

6、最小的质数和最小的合数的最小公倍数是4,最大公因数是2.

7、两个质数相乘的积是他们的最小公倍数。

8、一个数它既是a的倍数,又是a的因数,这个数是a。

9、两个非0自然数的积一定是这两个数的公倍数。

H、通分

1、分母相同,分子不同的两个分数,分子大的分数大。

2、分子相同,分母不同的两个分数,分母小的分数大。

3、通分的意义:

把异分母分数分别化成和原来分数相等的同分母分数,叫做通分。

4、通分时分子分母都要同乘一个非0的相同数,结果是两个分数变成了同分母分数。

5、通分使异分母分数的分数单位相同了,通分实际上是统一分数单位,它不改变分数大小。

6、约分和通分都运用了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基本性质是约分和通分的依据。

7、比一个分数小又比另一分数大的分数有无数个。

I、分数和小数的互花

1、小数化分数的方法:

小数化分数,原来有几位小数,就在1后面写几个0作分母,把原来的小数去掉小数点作分子,化成分数后,能约分的要约分。

2、分数化小数的方法:

分数化小数,要用分子除以分母,除不尽的,可以根据“四舍五入”保留几位小数。

没特殊要求的一般保留2位小数。

3、分数和小数混在一起比较大小时,一般将分数化成小数。

如果都化成分数比较,需要通分,比较麻烦。

4、判断一个最简分数能否化成有限小数的方法:

一个最简分数,如果分母中除了2和5以外,不含有其它的质因数,这个分数就能化成有限小数。

反之则不能。

5、分数小数互化时,都不要漏掉整数部分的数。

37、常用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1/2=0.51/4=0.253/4=0.751/5=0.22/5=0.43/5=0.64/5=0.81/8=0.1253/8=0.3755/8=0.6257/8=0.875

第五单元图形的运动(三)

1、物体绕着某一点或某条轴转动,这种运动现象称为旋转。

2、旋转三要素:

旋转中心、旋转方向和旋转角度。

3、旋转只改变图形的位置、方向,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大小。

4、旋转时,图形的每一条边和每一个顶点绕旋转中心转过的方向、角度都相同,且相对应的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都相等。

5、在方格纸上画简单图形旋转90度后的图形:

(1)确定旋转图形关键点;

(2)确定旋转中心、旋转方向和旋转角度;

(3)由关键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确定对应点;

(4)顺次链接上述各对应点。

6、选择的旋转中心不同,即使旋转方向和角度都相同,得到的图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