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度实验题典型题30道讲解.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476292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782.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密度实验题典型题30道讲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密度实验题典型题30道讲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密度实验题典型题30道讲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密度实验题典型题30道讲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密度实验题典型题30道讲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密度实验题典型题30道讲解.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密度实验题典型题30道讲解.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密度实验题典型题30道讲解.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密度实验题典型题30道讲解.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密度实验题典型题30道讲解.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密度实验题典型题30道讲解.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密度实验题典型题30道讲解.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密度实验题典型题30道讲解.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密度实验题典型题30道讲解.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密度实验题典型题30道讲解.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密度实验题典型题30道讲解.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密度实验题典型题30道讲解.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密度实验题典型题30道讲解.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密度实验题典型题30道讲解.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密度实验题典型题30道讲解.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密度实验题典型题30道讲解.docx

《密度实验题典型题30道讲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密度实验题典型题30道讲解.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密度实验题典型题30道讲解.docx

密度实验题典型题30道讲解

密度专项练习——实验题

1、以下是小红和小明测量海水密度的实验过程。

1)小明用已调节平衡的天平进行测量,操作情况如下图所示,其中的两处错误是:

2)小红的实验步骤(顺序已打乱)是:

A.将一部分海水倒入量筒中,记下量筒中海水的体积,如图甲所示。

B.取海水样品倒入玻璃杯中,称出海水与玻璃杯的总质量,如图乙所示C.称出剩余海水与玻璃杯的总质量,如图丙所示。

D.利用测得的数据,求出海水样品的密度。

实验步骤的正确顺序:

根据上述步骤的情况,将实验数据填写在下表中

量筒中海水的体积玻璃杯和海水的质量剩余海水与玻璃杯的质量海水的密度

V/cm3m1/gm2/gρ/㎏·m-3

3).圆圆同学在喝完一瓶饮料后,想到了一个问题:

如何知道饮料瓶的容积多大?

请说出你的办法。

4).如图所示是一种砖的m-V图象,根据图象回答下列问题:

A、计算这种砖的密度是多少?

B、这种砖是由密度为2.5g/㎝3和1.0g/㎝3的两种材料混合制成的,若要制作500m3的这种砖,需要这

两种材料

各多少立方米?

2、小华妈妈担心从市场买回的色拉油是地沟油,小华为消除妈妈的担扰,由网络查得优质色拉油的密度在

0.91g/cm3-0.93g/cm3之间,地沟油的密度在0.94g/cm3-0.95g/cm3之间,并完成用测密度的方法鉴别油的品质的实验。

(1)将托盘天平放于水平的桌面上,移动游码至标尺左端“0”刻度处,发现指针静止时指在分度盘中央的

左侧,则应将平衡螺母向(选填“左”或“右”)调节,使横梁平衡。

(2)往烧杯中倒入适量的色拉油,用天平称出烧杯和色拉油的总质量为70g,然后把烧杯中一部分色拉油倒

入量筒,如图a所示,量筒内色拉油的体积是cm3;再称烧杯和剩下色拉油的总质量,加减砝码总不

能使天平平衡时,应移动。

天平再次平衡时所用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b所示,则倒入量筒的色

拉油的质量为__g。

3)该色拉油的密度为g/cm3,色拉油的品质是(选填“合格”或“不合格”)

3、下面是小方和小王设计的“测食用油密度”的实验方案,请完善他们的方案,并回答后面的问题:

(1)小方的方案:

用调节平衡的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1,向烧杯内倒

入适量食用油,再测出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m2,然后把烧杯内的食用油

全部倒入量筒内,读出量筒内食用油的体积为V1;其测得的食用油密度的

表达式是:

(2)小王的方案:

在烧杯内倒入适量的食用油,用调节平衡的天平测出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m3,然后将

烧杯内的适量食用油倒入量筒内,再测出烧杯和剩余食用油的总质量m4,读出量筒内食用油的体积V2。

其测

得的食用油密度的表达式是:

(3)按的实验方案进行测量,实验误差可能小一些;如果选择另一种方案,测得的密度值

(填“偏大”、“偏小”),

4)下图是按小王的实验方案进行某次实验的情况,请将实验的数据及测量结果填入表中

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g)

烧杯和剩余

油的总质量/

(g)

倒出油的质量/(g)

倒出油的体

积/(cm3)

油的密度

/(g/cm3)

34.1

16.8

4、小刚同学想测醋的密度,但家里只有天平、小空瓶,而没有量筒,他思考后再利用生活中常见液体自己设计进行了测量,请你帮他写出实验步骤(用字母记录所测各物理量),并用测量结果写出密度表达式。

实验步骤:

,,,,

密度表达式:

5、某小组测量—种易溶于水且形状不规则的固体小颗粒物质的密度,测量的部分方法和结果如图14、15所

示。

 

(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使天平平衡。

接着,用天平测量适量小颗粒的质量。

当天平重新平衡时,

砝码质量和游码位置如图14所示,则称量的颗粒质量是g

3cm

(3)

g/cm

该物质的密度是

(4)在步骤C中,若摇动不够充分,则测出的密度比实际密度值偏

6、小梦同学在用天平和量筒测盐水密度的实验中

(1)他用调好的天平按下图中甲、乙、丙的顺序进行实验,根据图中数据可知道,量筒中盐水的质量

3

是g,体积是ml,盐水的密度是kg/m3

(2)在交流讨论的过程申,同组的小雨提出了另一种实验方案,其实验步骤:

①用天平测出空量筒的质量;②往量筒中倒入适量的盐水,测出盐水的体积;③用天平测出量筒和盐水的总质量。

对上述实验步骤你所持的观点是()

A.能测出盐水的密度且步骤合理

B.测出盐水的密度偏小,不可取

C.易使量筒从天平上倾斜而摔碎,不宜提倡

7、小铃为了鉴别一工艺品是否铜做的,做了以下实验:

如图26.

 

4)小铃根据工艺品的密度与铜的密度不等而得出工艺品不是铜做的结论.此结论是否可靠?

为什么?

8、随着县域经济的发展,现在有多家庭周末都选择去饭店吃饭,消除买菜、做饭之累。

但每次张宏的妈妈总是不愿意,说有很多地沟油流入我县的餐饮行业。

张宏认为:

与压榨油相比,地沟油含有较多的盐,无论怎么提炼,盐都无法避免,于是想和班上同学用测量密度的方法来检查油品是否是地沟油或是否勾兑了地沟油。

(1)甲同学用已调好的托盘天平测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操作情况如图甲所示,其中的错误是

①:

;②:

;③:

(2)乙同学的操作是:

测得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为l03.2g后,把烧杯中的食用油倒入量筒

中一部分,如图乙所示,量筒中食用油的体积是mL;测量烧杯和杯中剩余食用油的总质量时,所加

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丙所示,则其总质量是g,由此可算出该食用油的密度为

kg/m3。

(3)丙同学的操作是:

测得空烧杯的质量m0,再用量筒取一定体积V的食用油倒入烧杯,再测量

烧杯和杯中牛奶的总质量m,由此求出食用油密度的表达式为;

(4)

请你分别对三个同学的实验做出评价:

 

9、小红小明在岸边拾到了几块光滑而美丽的鹅卵石,小红问小明,你能测出鹅卵石的密度吗?

小明在家找了些器材,就是没有找到量筒,只找到了烧杯、水、杆秤,小明思索了一会就说:

用杆秤把空烧杯的质量称出来为m1kg;将烧杯装满水,称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m2kg;将杯中的水全部倒完后,将鹅卵石放入烧杯中,称出烧杯和鹅卵石的总质量为m3kg;再将装鹅卵石的烧杯装满水,用杆秤称出它们的总质量为m4kg;这样

就可以测出鹅卵石的密度了吗。

请你根据小明说的步骤和物理量,试回答下列问题。

(1)被测的鹅卵石的质量的表达式m=(;2)被测的鹅卵石的体积的表达式V=;

(3)被测的鹅卵石的密度的表达式ρ=。

10、下列是测盐水密度的实验。

(1)将正确顺序按序号填在空线上。

m2

A.称出玻璃杯和剩余盐水的总质量m1B.在玻璃杯中盛盐水,测出杯和盐水总质量

C.将m、V结果代入公式ρ=m/V中算出ρ

D.将杯中盐水倒入量筒中一部分,测出这些盐水的体积

E.计算出量筒中的盐水的质量m=m1-m2

2)测量情况如下图5所示:

说明:

B中测量值为玻璃杯和盐水的总质量;A中测量值为玻璃杯和剩余盐水的总质量。

请将图中结果填写下表:

(将空白处填上有关内容)

玻璃杯和盐水的总质量(g)

玻璃杯和所剩盐水的总质量(g)

量筒中盐水的质量(g)

量筒中盐水体积V(cm3)

盐水的密度

ρ(kg/m3)

11、某山区初级中学的同学在学习了“科学探究的方法”和“密度”知识后,产生了探究马铃薯(俗称洋芋)密度的兴趣。

他们经过讨论提出如下猜想:

A.洋芋的密度与品种有关;B.洋芋的密度与质量有关;C.洋芋的密度与成熟度有关。

(1)请你根据生活经验,再提出一个猜

想:

(2)为了验证猜想A,需要控制洋芋的和,为此他们从市场上选购了“小紫芋”、

“黄心洋芋”和“白心洋芋”三个不同品种的洋芋。

(3)请根据表中数据计算“白心洋芋”密度值为kg/m3。

比较三次的实验数据可以得到结

论:

次数

品种

成熟度

质量/kg

体积/cm3

密度/(kg/m3)

1

小紫芋

2

1

1.

0

8

11×103

黄心洋芋

2

1

1.

2

0

8.3

09×103

1

8.7

白心洋芋

12、今有一种未知液体和一小块未知固体,将液体倒入水中,发现液体沉入水底,将固体放入水中,也沉入水底。

请你设计一个比较这种液体和小块固体密度大小的方案,器材不限,简要说明方法即可。

13、小明学会了测定液体的密度后,问老师:

“能不能不用量筒测出未知液体的密度呢?

”老师说:

“我相信你一定能成功!

于是老师给了小明下列仪器和材料:

一只空瓶、水、待测液体、天平和砝码.

请你想一想,如何利用上述器材测出液体的密度,请你写出:

⑴主要实验步骤及所要测量的物理量(用字母表示):

⑵待侧液体的密度表达式为:

14、问题解决一-测量翠玉手镯的密度:

叶子姐姐有一只翠玉手镯,她想知道手镯的密度。

现在给你一个水槽和足量的水、细线、刻度尺、一个正方体木块。

(1)推导出测量翠玉手镯密度的数学表达式;

(2)说明测量步骤。

(配图说明,图画在方框内)

 

 

参考答案

砝码用手取放

、实验,探究题

1、

(1)物体放在右托盘,砝码放在左托盘

(2)BACD

量筒中海水的体积

V/cm3

40

玻璃杯和海水的质量

m1/g

73.4

剩余海水与玻璃杯的质量

m2/g

28.4

海水的密度ρ/㎏·m1.1×103

 

3).将饮料瓶装满水后,把瓶中的水倒入量筒中测出水的体积就是饮料瓶的容积

(4).(A)

(B)V1=333.3立方米,V2=166.7立方米

5)

A)B

B)1.2g/cm

2、

(1)右

(2)20游码18.4(3)0.92合格

3、

(1)(m2-m1)/V;

(2)(m3-m4)/V;(3)小王的方案;偏大;(4)17.3;20;0.84.

4、实验步骤:

1.用天平测出空瓶的质量为m1

2.将瓶内装满水,测出其总质量为m2

3.把水倒出,将瓶内装满醋,测出其总质量为m3

密度表达式:

(m3-m1)ρ水/(m2-m1)

5、

(1)

147.6

(2)60

(3)2.46

(4)

6、

(1)111

100

1.l×l03

(2)C

7、

(1)89

(2)10

(3)大小

(4)不可靠,工艺品有可能是空心物体

8、

(1)①用手加减砝码;②砝码不该放在左盘;③加减砝码对,游码没有移至零刻度处;

(2)30780.84

×10(3)(4)甲同学的操作错误;乙同学的操作规范,优化测量过程以减小测量误差;

丙同学的实验误差较大。

 

10、BDAEC90.470.619.8

18

1.1

 

11、答案:

(1)洋芋的密度与种植地点有关等

(2)质量成熟度(3)1.07×103洋芋的密度与洋

芋的品种有关

12、

13、⑴实验步骤

1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并调节天平横梁平衡;

2用天平称出空瓶的质量m0;

3瓶中装满水,并称出瓶和水的总质量m1;

4

瓶中换满待测液体,并称出瓶和待测液体的总质量

14、

推导方法:

它的下表面到水面的距离h1,如案图10;

2

h2.如案图1l;

将翠玉手镯放在木块上,用刻度尺测出它的下表面到水面的距离

3用细线将翠玉手镯系在木块下方,然后放入水中,用刻度尺测出它的下表面到水面的

距离h3,如案图12

4

中,计算ρ镯

将上述数据代入公式

15.为了研究物质的某种特性,某同学分别用甲、乙两种不同的液体做实验。

实验时他用量筒和天平分

别测出甲、乙液体在不同体积时的质量。

下表记录的实验测得得数据及求得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

物质

实验次数

体积(cm3)

质量(g)

质量/体积(g/cm3)

1

10

18

1.8

2

20

36

1.8

3

30

54

1.8

4

10

8.0

0.8

5

20

16

0.8

6

30

24

0.8

(1)分析上表中的实验次数1与2或4与5的体积及质量变化的倍数关系,可归纳出的结论是:

(2)分析上表中实验次数,可归纳出的结论是相同体积的甲、乙两种液体,它们

的质量是不同的。

(3)分析上表中甲、乙两种液体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的关系,可以归纳出的结论是:

选用天平、量筒、小矿石、细线、烧杯和水,进行

16、(特殊)同学们在实验室里测某种小矿石的密度了如下的实验操作:

A.将小矿石用细线系好后慢慢地放入量筒中并记下总的体积.

B.把游码放在标尺的零刻度线处,调节横梁上的螺母,使横梁平衡.

C.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

D.将小矿石放在左盘中,在右盘中增减砝码并移动游码直至横梁平衡.

E.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并记下水的体积.

⑴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是_____(只填字母序号).

⑵在调节天平时,发现指针位置如图9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___调(选填“左”或“右”).

⑶用调节好的天平称小矿石的质量.天平平衡时,放在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9乙所示;量筒量

出小矿石的体积如图9丙所示,由此可知,小矿石的密度ρ=___kg/m3.

3.(句子)小明用天平、大杯、小杯和密度为ρ的水测一石块密度.

(1)天平平衡时如图10所示,石块的质量m=

(2)小明测量石块体积的操作步骤如下:

a.测出空小杯的质量m1

b.把装了水的大杯和空的小杯如图11放置

c.把石块缓缓放入大杯中,大杯中部分水溢进小杯

d.测出承接了溢出水的小杯总质量m2

请你指出步骤b的错误之处:

(3)用本题中出现过的物理量符号表示石块体积为

石块密度为(设步骤b中的错误已改正)

17、某同学在测定盐水密度的实验中,其方法和步骤完全正确,如图15甲显示的是

他将烧杯中的部分盐水倒入量筒后,天平重新平衡时的情景,乙显示的是倒入盐水后量筒的读数。

1)根据图中相关数据帮小东将下表填写完整。

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g

倒出部分盐水后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1/g

倒出盐水的

质量m2/g

盐水的密

度ρkg/m

33

(2)另一位同学的实验方法是:

先测出空烧杯质量,并在量筒中倒入盐水,测出盐水的体积,再把量筒内盐水全部倒入烧杯,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然后计算盐水的密度,用这种方法测出盐水的密度ρ'与小东测出盐水的密度ρ相比较,则ρ'ρ

(选填“<”、“>”或“=”)

1)

ρ石

18.(蜡块)用天平、量筒、水、细铁丝来测不规则蜡块的密度。

采用如下步骤:

a.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并调平;b.测量蜡块的质量m蜡;c.往量筒中注入适量的水,并记下体积V1;

22.(体积比量筒大)小明在实验室里测量一块形状不规则、体积较大的矿石的密度.

(1)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矿石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2l所示,矿石的质量是g.

 

(3)矿石的密度是kg/m3,从图A到图B的操作引起的密度测量值比真实值(选填“偏大”、

“偏小”、“不变”).

(4)本实验中测矿石体积的方法在初中物理中经常用到,请举一例:

26.(2011威海)小刚同学想测中会漂浮在水面上,无法测出它

⑴用调好的天平测出软木塞的质量

A.用天平测量塑料球的质量,天平平衡时如图a所示。

记录塑料球质量为m;

B.把适量的水倒进量筒中如图b所示,记录此时水的体积为V1;

C.用细线在塑料球下吊一个小铁块放入水中,静止时如图c所示,记录此时量筒的示数为V2;

D.把小铁块单独放入水中静止时如图d所示,记录此时量筒的为V3;

E.利用密度公式计算出结果。

根据上述实验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使用天平测出塑料球的质量m=g,塑料球的体积V=cm3,计算出塑料球的密度

3

ρ=g/cm.

(2)实验拓展:

本实验中若不用天平,只在B、C、D三个步骤中增加一个步骤也可以测出塑料球的密

度。

请你写出这个操作步骤。

根据你补充的步骤,写出计算塑料球密度的表达式。

(用字母表示,水的密度为ρ水)

27.小刚看到学校操场上正在挖一个跳远用的沙坑,他想知道这样一坑沙子的质量有多少?

(1)他量出了沙坑的长、宽、深分别为10m、3m、0.7m。

(2)他取了一小包沙子作样品,找到了一个量筒和一架天平,但未找到配套的砝码

经过思考,他又利用一个标有准确质量为250g的盐袋和一张纸,测出了一些样品的质量。

他的做法是:

①把天平放在,把纸放在天平盘中,调节天平平衡时,发现天平的指针偏

向分度标尺的右侧。

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选填“左”或“右”)调,直至天平平衡。

②他把盐袋放在天平的盘中,然后向纸上加沙子,直至。

(3)他把上的沙子倒入量筒中,测出其体积为125cm3。

(4)据此,他求出了一满坑沙子的质量。

请写出求质量的计算过程。

28.小明用天平、量筒和水(ρ水=1.0g/cm3)等器材测干燥软木塞(具有吸水性)的密度时,进行了下列操作:

⑵将适量的水倒入量筒中,读出水面对应的示数V1;

⑶用细铁丝将软木塞浸没再装有水的量筒中,过段时间后,读出水面对应的示数V2;

⑷将软木塞从量筒中取出,直接用调好的天平测出其质量m2。

Ⅰ.指出小明操作中的不规范之处:

Ⅱ.下表是小明实验中没有填写完整的数据记录表格。

请根据图15中天平和量筒的读数将表格中的

数据填写完整。

物理量

m1/g

V1/cm3

V2/cm3

m2/g

-3

干燥软木塞的密度ρ/(gc·m-3)

测量值

6

370

Ⅲ.对具有吸水性物质的体积测量提出一种改进方法。

29.在一次郊游中,小明拾到一块颜色特别的石块,他想通过实验测出这块石块的密度。

1)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发现指针在分度盘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选填“左

或“右”)移动。

2)用调节好的天平测石块的质量,所用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石块的质量是g。

3)再用量筒测出石块体积如图丙是:

,则石块密度是g/cm3=kg/m3

分析上述实验操作过程,发现会导致测量的密度值偏小,原因

30、学习了密度的知识后,同学们准备测量食用油的密度.他们选取的实验器材有:

食用油、量简、天平(带砝码)、烧杯.

(1)【设计实验和进行实验】小新和小杨同学分别设计了一种实验方案,请在方案中的空白处填空:

(2分)

方案一:

①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1;②向烧杯中倒人一些食用油,

测出它们的总质量m2,则这些食用油的质量为;③再将烧杯中的食用油倒人量筒中,测出食用

油的体积V;④计算出食用油的密度ρ.

方案二:

①将天平置于水平台后,立即调节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②用天平测出装有适量食用油的

烧杯的总质量m1;③将烧杯中的一部分食用油倒人量筒中,记录量筒中食用油的体积V;④测出烧杯及

剩下食用油的总质量m2;⑤计算出食用油的密度ρ=.

(2)【评估与交流】①请分别找出两种方案中的不足之处:

(4分)

方案一:

方案二:

②你准备选择方案来做实验,为顺利完成该实验,该方案中不足之处应改为:

(3分)

1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