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作业8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476529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13.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时作业8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课时作业8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课时作业8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课时作业8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课时作业8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课时作业8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课时作业8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课时作业8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课时作业8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课时作业8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课时作业8Word格式.docx

《课时作业8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时作业8Word格式.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课时作业8Word格式.docx

2.

如图所示为α粒子散射实验装置,粒子打到荧光屏上都会引起闪烁,若将带有荧光屏的显微镜分别放在图中a、b、c、d四处位置.则这四处位置在相等时间内统计的闪烁次数符合实验事实的是(  )

A.1305、25、7、1

B.202、405、625、825

C.1202、1010、723、203

D.1202、1305、723、203

解析 由于绝大多数粒子运动方向基本不变,所以a位置闪烁次数最多,少数粒子发生了偏转,极少数发生了大角度偏转.符合该规律的数据只有A项.故A项正确,B、C、D项错误.故选A.

答案 A

3.1897年英国物理学家汤姆孙发现了电子并被称为“电子之父”,下列关于电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汤姆孙通过阴极射线在电场和磁场中的运动得出了阴极射线是带负电的粒子的结论,并求出了阴极射线的比荷

B.汤姆孙通过光电效应的研究发现了电子

C.电子的质量是质子质量的1836倍

D.汤姆孙发现,用不同材料的阴极和不同的气体做实验,阴极射线的比荷是不同的

解析 汤姆孙和他的学生测出阴极射线的电荷及比荷.

答案 AD

4.(2013·

福建)在卢瑟福α粒子散射实验中,金箔中的原子核可以看作静止不动,下列各图画出的是其中两个α粒子经历金箔散射过程的径迹,其中正确的是(  )

解析 金箔原子核带正电,与α粒子带同种电荷,彼此间相互排斥,又由曲线运动特征可知,α粒子所受金箔的排斥力应指向曲线的凹侧,故只有C项正确.

答案 C

5.关于电荷的电荷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电子的电荷量是由密立根油滴实验测得的

B.物体所带电荷量可以是任意值

C.物体所带电荷量最小值为1.6×

10-19C

D.物体所带的电荷量都是元电荷的整数倍

解析 密立根油滴实验测出了电子的电荷量为1.6×

10-19C,并提出了电荷量子化的观点,因而A、C项正确,B项错误;

任何物体的电荷量都是e的整数倍,故D项正确,因此选B.

6.关于阴极射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阴极射线就是稀薄气体导电的辉光放电现象

B.阴极射线是在真空管内由阴极发出的电子流

C.阴极射线是组成物体的原子

D.阴极射线在电场中沿直线传播,但在磁场中偏转

解析 阴极射线是原子受激发射出的电子;

碰到荧光物质时,能使荧光物质发光,阴极射线(即电子流)在方向适合的电场和磁场中均会发生偏转.

7.在卢瑟福进行的α粒子散射实验中,少数α粒子发生大角度偏转的原因是(  )

A.正电荷在原子中是均匀分布的

B.原子的正电荷以及绝大部分质量都集中在一个很小的核上

C.原子中存在带负电的电子

D.原子核中有中子存在

解析 α粒子散射实验证明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卢瑟福认为只有原子的几乎全部质量和正电荷都集中在原子中心的一个很小的区域,才有可能出现α粒子的大角度散射,B项正确.

8.

如图为卢瑟福α粒子散射实验装置的示意图,图中的显微镜可在圆周轨道上转动,通过显微镜前相连的荧光屏可以观察α粒子在各散射角度的散射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α粒子发生散射的主要原因是α粒子撞击到金原子后产生的反弹

B.在图中A、B两位置分布进行观察,相同时间内观察到屏上的闪光次数一样多

C.卢瑟福选用不同的金属箔片作为α粒子散射的靶,观察到的实验结果基本相似

D.卢瑟福根据此实验得出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解析 放在B位置时,相同时间内观察到屏上的闪光次数较少,而放在A位置时,相同时间内观察到屏上的闪光次数最多,B项错误;

α粒子撞击到金原子后,因库仑力作用,且质量较大,从而出现的反弹,A项正确;

选用不同金属箔片作为α粒子散射的靶,观察到的实验结果基本相似,故C项正确.卢瑟福根据此实验得出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D项正确.

答案 ACD

9.下图是电子射线管示意图.接通电源后,电子射线由阴极沿x轴方向射出,在荧光屏上会看到一条亮线.要使荧光屏上的亮线向下(z轴负方向)偏转,在下列措施中可采用的是(  )

A.加一磁场,磁场方向沿z轴负方向

B.加一磁场,磁场方向沿y轴正方向

C.加一电场,电场方向沿z轴负方向

D.加一电场,电场方向沿y轴正方向

解析 若加磁场,由左手定则可判断其方向应沿y轴正方向;

若加电场,根据受力情况可知其方向应沿z轴正方向,故只有B项正确.应明确管内是电子流,然后根据洛伦兹力和电场力方向的判定方法进行判定.

10.

根据α粒子散射实验,卢瑟福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如图所示为原子核式结构模型的α粒子散射图景,图中实线表示α粒子运动轨迹.其中一个α粒子在从a运动到b、再运动到c的过程中,α粒子在b点时距原子核最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卢瑟福在α粒子散射实验中发现了电子

B.α粒子出现较大角偏转的原因是α粒子运动到b时受到的库仑斥力较大

C.α粒子从a到c的运动过程中电势能先减小后变大

D.α粒子从a到c的运动过程中加速度先变大后变小

解析 卢瑟福在α粒子散射实验中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α粒子出现较大角偏转的原因是,正电荷集中在原子极小的区域内,α粒子运动到b时受到的库仑斥力较大.α粒子从a到c的运动过程中,电场力先做负功再做正功,电势能先变大后减小.所受电场力先变大后变小,加速度先变大后变小.

答案 BD

11.

根据α粒子散射实验,卢瑟福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图中虚线表示原子核所形成的电场的等势线,实线表示一个α粒子的运动轨迹.在α粒子从a运动到b、再运动到c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动能先增大,后减小

B.电势能先减小,后增大

C.电场力先做负功,后做正功,总功等于零

D.加速度先变小,后变大

解析 α粒子从a点经b点到达等势点c的过程中电场力先做负功,后做正功,α粒子的电势能先增加,后减少,回到同一等势线上时,电场力做的总功为零,故C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

12.密立根油滴实验进一步证实了电子的存在,揭示了电荷的非连续性.如图所示是密立根油滴实验的原理示意图,设小油滴的质量为m,调节两极板间的电势差U,当小油滴悬浮不动时,测出两极板间的距离为d.则可求出小油滴的电荷量q=________.

解析 由平衡条件得:

mg=q

解得:

q=

.

答案 

13.

如图所示为测量某种离子的比荷的装置.让中性气体分子进入电离室A,在那里被电离成离子.这些离子从电离室的小孔飘出,从缝S1进入加速电场被加速.然后让离子从缝S2垂直进入匀强磁场,最后打在底片上的P点.已知加速电压为U,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B,缝S2与P之间的距离为a,离子从缝S1进入电场时的速度不计,求该离子的比荷

解析 离子在电场中qU=

mv2①

离子在磁场中Bqv=m

2R=a③

联立①②③得

14.在汤姆孙测阴极射线比荷的实验中,采用了如图所示的阴极射线管,从C出来的阴极射线经过A、B间的电场加速后,水平射入长度为L的D、G平行板间,接着在荧光屏F中心出现荧光斑.若在D、G间加上方向向下,场强为E的匀强电场,阴极射线将向上偏转;

如果再利用通电线圈在D、G电场区加上一垂直纸面的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图中未画),荧光斑恰好回到荧光屏中心,接着再去掉电场,阴极射线向下偏转,偏转角为θ,试解决下列问题:

(1)说明阴极射线的电性;

(2)说明图中磁场沿什么方向;

(3)根据L、E、B和θ,求出阴极射线的比荷.

解析 

(1)由于阴极射线向上偏转,因此受电场力方向向上,又由于匀强电场方向向下,则电场力的方向与电场方向相反,所以阴极射线带负电.

(2)由于所加磁场使阴极射线受到向下的洛伦兹力,由

左手定则得磁场的方向垂直纸面向里.

(3)设此射线带电量为q,质量为m,当射线在D、G间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有

qE=Bqv

当射线在D、G间的磁场中偏转时,有

Bqv=

同时又有L=r·

sinθ

解得

答案 

(1)带负电 

(2)垂直纸面向里 (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