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3480133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 页数:157 大小:2.7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7页
最新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7页
最新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7页
最新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7页
最新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7页
亲,该文档总共15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doc

《最新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doc(15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最新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doc

教师电子备课

学科:

数学

册数:

三年级上册

教师姓名:

任教班级:

155

第一单元《时、分、秒》

一,教材分析:

第一阶段是在一年级上册,主要让学生学会看整时和半时,初步认识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第二阶段是在一年级下册,主要让学生会读、写几时几分,知道1时=60分;第三阶段就是本册教材本单元,主要教学时间单位“秒”,以及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具体内容的编排顺序如下:

1、在具体情境中感悟时间单位“秒”。

2、观察钟表,得出1分=60秒。

3、时间单位之间的简单换算。

4、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

二、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能选择合适的单位和工具对时间进行度量。

2、过程与方法:

结合生活经验体验时间的长短,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会用一定的方法估计时间。

结合具体的生活情境,体会时刻与经过时间的区别与联系,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估计意思,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三、教学重点:

1.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能选择合适的单位和工具对时间进行度量。

2、结合具体的生活情境,体会时刻与经过时间的区别与联系,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四、教学难点:

结合生活经验体验时间的长短,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会用一定的方法估计时间。

五、具体措施:

时间单位不像长度、重量单位那样容易用具体的物体表现出来,比较抽象,单位之间的进率也比较复杂。

但是时间又时时伴随着人们的生活。

因此,教材从教学材料的选择到呈现方式,都十分注意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力求让他们在实际情境中,体会时、分、秒的实际意义,掌握有关时间的知识。

六、、教学安排:

4课时

1、秒的认识、秒和分之间的关系、体验时间的长短------1课时

2、时间单位之间的简单换算-------------1课时

3、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1课时

4、时、分、秒的巩固练习-----------1课时

秒的认识

共课时,总第1课时,上课日期:

2017年月日

教学内容:

秒的认识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借助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交流、合作,自主认识新的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

过程与方法:

通过动手操作等丰富的学习活动,让学生体验一段时间,建立1秒及1分(60秒)的时间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渗透爱惜时间的教育,教育学生要珍惜分分秒秒。

教学重点:

借助丰富的活动,让学生体验一段时间,建立正确的时间观念。

教学难点:

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学生)口算卡片,每人准备一个时钟。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播放新年联欢晚会的片段)

谈话:

新年的钟声将敲响,让我们一起来倒计时。

(课件出示钟面,伴随着“滴答”声,让学生共同进行倒计时)

谈话:

刚才,我们进行倒计时,像这样计量很短的时间,我们常用比分更小的单位——秒。

今天,我们就共同来认识这个新朋友。

(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一)认识时间单位“秒”

1、师:

你知道怎样计量用“秒”做单位的时间吗?

请仔细观察你们所带的钟表,看看有什么发现。

2、学生自主探索,共同探究。

3、学生反馈:

①时钟有3根针,走得最快的那根是秒针。

②秒针走1小格是1秒。

走1大格就是5秒。

③如果是读取电子表上的时间时,让学生可以利用以前学过的电子表的读法进一步类推。

4、体验1秒钟

①师:

1秒到底有多长呢?

让我们闭上眼睛,仔细听一听。

(利用时钟的“滴答声”让学生感受。

)钟表发出“滴答”一声所经过的时间就是1秒。

②学生跟着时钟的“滴答声”,做拍手练习,每一秒拍一下手,看看谁拍得最准。

③比一比,哪位学生不看时钟,每秒数一个数,看谁数得最准确。

④小结:

刚才,我们听到钟声“滴答”一声就是一秒,我们拍一下手用1秒,数一个数也是用1秒。

1秒的时间确实很短,但是有些现代化的工具在这短短的1秒钟里却可以做很多事情呢。

(举几个具有说服力的数据说明1秒钟的价值)所以,我们可别小看了这短短的1秒钟,它的作用可大了。

我们要珍惜时间,不浪费每1分、每1秒。

5、师:

(边拨秒针)秒针从数字12走到数字6,这表示经过几秒?

从数字6走到8,表示经过几秒?

请你轻轻告诉同桌的小朋友你是怎么知道的。

6、你还知道秒针从哪儿走到哪儿也是10秒?

(二)探索分与秒之间的关系

1、师:

如果秒针从数字12起,走一圈,又回到数字12,这时经过多长时间,分针有没有什么变化。

2、让学生小组合作,仔细观察钟面,自主探索。

3、学生反馈。

4、小结:

秒针走1圈,就是60秒,这时分针走1小格,也就是1分钟,所以1分=60秒。

(三)练习:

体验1分钟

1、让学生看钟表,通过读秒来体验1分钟的长短。

2、师:

1分钟能做什么呢?

让学生分组画画、写字、做口算、摸脉搏体验1分钟实际的长短。

3、让学生举例,说说1分钟可以做什么事。

(四)小结

师: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认识时间单位——秒)有了秒针,计时就更准确了,时针、分针、秒针在时间王国里分工合作,准确地为人们报时。

三、巩固练习1、完成“练习一”第2题。

填上合适的时间单位。

补充:

①们上一节课的时间是40()。

②小明跑100米要用19()。

2、跑步比赛

师:

让我们一起到紧张激烈的运动场上去看看。

50米决赛刚结束,你能通过钟表的显示,说出运动员的成绩吗?

从这张成绩表中,你能看出什么?

3、活动:

师:

下课铃声响了,请大家安静,迅速地将课桌上的学习用品整理到书包里,看看需要多少时间。

看谁整理得又快又好。

(学生整理,教师报时)

师:

相信大家今后每时每刻都能这样珍惜分分秒秒,做时间的主人。

四、作业收集有关时间的信息。

作业:

板书设计:

时间的换算及计算

共课时,总第2课时,上课日期:

2017年月日

教学内容:

时间的换算及计算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加深学生对时间单位的认识,发展学生的时间观念。

过程与方法:

会进行一些简单的时间计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重、难点:

时间单位的简单转换和求经过时间的方法。

教具准备:

时钟模型、投影仪、课件。

教学过程:

一、猜谜游戏引入:

1、猜谜语:

矮子走一步,高个走一圈。

矮子走一圈,高个走半天。

2、学生猜出谜底后,教师拿出一个钟面模型,提问:

①“矮子指的是什么”?

“高个指的又是什么?

②“分针走一小格的时间是多少”?

“分针走一圈的时间是多少”?

“时针走一大格的时间是多少”?

“时针走一圈的时间是多少”?

③“1时等于多少分”?

“1分等于多少秒”?

3、教师演示课件,拨出不同的时刻,让学生读出时间。

如:

5时,3时20分,6时,9时50分等。

4、引出课题:

我们已经学会看时间,但如何计算经过的时间呢,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时间的计算”。

(板书课题)

二、教学新课:

1、教学例1:

2时=()分

(1)教师:

1时等于„„?

(学生答)那2时呢?

(2)学生合作、自主探究。

(3)反馈a、60+60=120分

b、2时就是2个60分,即60×2=120分

(4)教师小结。

2、完成第4页“做一做”先独立完成,再集体订正,订正时,可以指名学生说一说得数是多少?

是怎样想出来的?

然后教师小结出时间转换的方法。

方法

(一):

时、分、秒是从大到小的单位,像百位、十位、个位一样;

方法

(二):

时、分、秒中从小单位向相邻大单位换算,即秒向分换算,分向时换算是满六十进一,进位原理与个位到十位、十位到百位的进位类似。

60秒=1分(10个1=1个10)

60分=1时(10个10=1个100)

反过来也是一样的。

3、教学例2。

(1)教师投影例2的情境图,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图,说说图意:

小明7时30分离家,7时45分到校。

(2)师:

小明从家到学校用了多少时间呢?

(3)学生讨论回答,试着让学生归纳出计算时间的各种方法:

a、分针从6走到9。

走了3大格,是15分钟。

b、45-30=15,是15分钟。

4、小结

5、请一至两名学生说说自己从几点出门到学校是几点。

让台下的学生帮忙算一算。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第5页“做一做”。

集体订正时,可以指名到黑板前的钟表上实际操作一下。

2、填空:

(1)50分比1时少(  )分,1时比45分多(  )分。

(2)一节课是(  )分,课间休息(  )分,再加上(  )分,就是1时。

3、竞赛:

教师口头报时刻,如:

3时至3时45分,经过几分?

学生抢答,看谁抢答得快,教师给予奖励。

四、全课总结,回归评价:

教师:

现在是几时几分?

我们刚才是从9时开始上课,从上课到现在经过了几分?

一节课40分钟很快就过去了,“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是啊,时间就像金子那样宝贵,我们要珍惜每一分时间,多学一点本领,长大更好地建设祖国。

 

作业: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

共课时,总第3课时,上课日期:

2017年月日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初步理解时间和时刻的意义,会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加深学生对24时计时法的认识。

过程与方法:

在自主探究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过程中,初步掌握一些求简单的经过时间的方法,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体会简单的时间计算在生活中的应用,建立时间观念,体会合理安排时间的重要性,养成珍惜时间的良好好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会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加深学生对24时计时法的认识。

教学难点:

理解计算经过时间方法的原理。

三、教学准备:

课件、钟面。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课件出示情境图:

教师:

从情境图中,你了解了哪些信息?

学生汇报交流。

教师:

根据信息你能提出数学问题吗?

预设:

到奶奶家要坐多长时间的火车?

教师:

这个问题怎么解决呢?

这就是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

(板书:

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

(二)自主探究,寻找策略

1.学生独立思考,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教师:

解决这个问题,你有什么好办法吗?

2.小组讨论交流。

教师:

和同学说一说你是用什么办法解决问题的。

3.全班汇报。

请各小组派代表向全班汇报。

预设:

(1)在钟面上通过拨针的方法,数出到奶奶家要坐9小时的火车。

(操作演示)

(2)利用普通计时法分段计算。

先求出上午坐火车的时间,再加上下午坐火车的时间。

即:

12-9=3(小时),3+6=9(小时)。

结合学生的汇报教师出示“时间轴”进行演示。

(3)运用24时计时法计算。

将下午6时用24时计时法表示,用结束的时刻减开始的时刻,就等于经过的时间。

下午6时是18︰00,18-9=9(小时)。

结合学生的汇报教师出示“时间轴”进行演示。

教师应对策略:

在进行解决问题的方法展示时,学生中可能出现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不管学生用哪种方法,只要能推算出坐火车经过的时间,教师都要给予肯定,最后再通过讨论、交流、汇报等环节,完善和优化自己的推算方法。

4.检验结果,回顾反思。

教师:

怎样知道你解答得对不对呢?

回忆一下刚才解决问题的过程,同学们计算经过时间时都用到了

哪些方法?

教师:

这几种方法中,你认为哪种方法解决问题更方便快捷?

你更喜欢哪种方法?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教材第84页做一做。

                              亮亮一共睡了多长时间?

学生独立思考,交流方法。

让学生在交流中,感受所要计算的经过时间横跨两天,用分段计算思考比较容易。

2.练习十八第4题。

(1)春风饭店晚上营业时间是从下午到晚上。

(2)一天共营业多长时间?

(3)你能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并解答吗?

理解题意,知道营业牌上用的是24时计时法。

一天的营业时间=上午的营业时间+下午的营业时间。

3.填一填。

(1)两个剧场上午共放映(    )场,下午共放映(    )场。

(2)下午最晚结束放映的节目是(      )。

(3)小龙下午3时买当天的票,他可以看哪几个节目?

4.同学们看表演。

表演从上午9时开始,预计需要1小时45分钟。

带队老师决定11时带同学们乘车离开剧场,合适吗?

为什么?

让学生逐步体会到生活中的问题与书本上的数学问题的联系和区别。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有哪些新的收获?

还有哪些问题?

作业:

板书设计:

时、分、秒的练

共课时,总第4课时,上课日期:

2017年月日

教学内容:

时、分、秒的练习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素材,在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中充分体会时、分、秒的实际意义。

过程与方法:

通过练习,学生比较熟练地进行一些简单的时间计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进一步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教学重点:

时间单位的简单转换和求经过时间的方法。

教学难点:

用时针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1、完成“练习一”第3题。

要求学生先估计,再实际进行验证,验证的数据可以由学生和家长一起完成。

2、完成“练习一”第4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让学生说一说每一题是怎么比较的,允许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比较,只要说得有道理就行。

3、完成“练习一”第5题。

读读书上的三个例子,并要求学生根据生活经验说一说做这些事情需要多长时间。

4、完成“练习一”第6题。

先让学生尝试做一做,分别测量在跑步或跳绳后,1分钟内心跳和呼吸次数的变化情况。

5、完成“练习一”第8题。

学生计算经过的时间。

如果部分学生有困难,让他们借助钟面模型加以演示、理解,教师给予适当的帮助。

6、完成“练习一”第9题。

指名说说题意。

学生独立列式,说说自己的计算方法。

二、补充题目。

1、1分=()秒  4时=()分  9分○9秒  36分○2时

5分=()秒  150秒○2分  400分○4时 10分○1时

2、电影《神奇的宇宙》从2:

05开始,到2:

50结束,这场电影放映了多长时间?

 

三、全课总结:

你现在回算经过的时间吗?

计算经过的时间应注意什么?

四、布置作业:

“练习一”的第10、11题。

第五、六课时、第一单元测试及试卷分析

共课时,总第课时,上课日期:

2017年月日

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减法

(一)

共课时,总第1课时,上课日期:

2017年月日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对算法的比较探索,使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自己得出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使学生理解“十位满十向百位进1”的算理,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有顺序地、有条理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自主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养成独立思考与善于倾听的习惯。

重点:

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而且在前一位上的数相加时,要记得加上进上来的1。

难点:

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法则的理解。

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复习引入

师:

今天古丽老师带同学们去参观“世博会”同学你们愿不愿意和古丽老师一起去?

生:

愿意。

师:

好,请看书(第9页)。

师:

仔细观察这幅图你发现了什么?

师:

能不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

(1)班41人五

(2)班42人

(1)班39人六

(2)班43人

(1)班35人三

(2)班36人

(1)班36人四

(2)班38人

(1)班35人一

(2)班34人

(1)班39人二

(2)班44人

例1:

(1)一年级一共要买多少张票?

35+34=

一,先算35+30=65二,先算30+30=60

再算65+4=69再算5+4=9

后算60+9=69

师:

你是怎样计算的?

和同学交流一下.

(2)二年级一共要买多少张车票?

39+44=

先算39+40=79

再算79+4=83

师:

还可以怎样算?

巩固练习。

第10页做一做

练习二第1,2,3,4题。

作业: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

共课时,总第2课时,上课日期:

2017年月日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对算法的比较探索,使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自己得出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使学生理解“各位不够减向十位退1”的算理,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有顺序地、有条理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自主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养成独立思考与善于倾听的习惯。

重点:

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从前一位退1.

难点:

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法则的理解。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1、口算。

26+41=  19+41=  56+28=  83+12=  75+11=  75+21=  

67+21=  72+15=  45+24=  58+42=  57+17=  48+37=

2、谈一谈你是怎样算的。

35-20=        35-2=        36-8=

二、探究新知

1、获取信息,理解题意。

谈话: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11页的例2内容,说一说从图文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专线大巴票价:

48元,普通快客票价:

65元,动车票价:

54元)

提问:

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1)普通快客的票价比动车贵多少元?

(2)专线大巴的票价比普通快客便宜多少元?

2、尝试解决,探究算法

(1)两位数的不退位减。

师:

我们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这个问题该怎么列式呢?

生:

用减法计算,列式65-34.

师:

我们学习过两位数减整十数、一位数的计算方法,这道题中的减数既不是整十数,又不是一位数,应该怎么计算呢?

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然后汇报。

生1:

先算65-50=15,再算15-4=11。

生2:

也可以先算65-4=61,再算61-50=11。

师:

同学们回答得很好,这两种方法都是把减数54分成50和4两部分,然后从被减数65中先后去掉50和4,在口算两位数减两位数时,可以把它们转化成我们学过的两位数减整十数、一位数。

(2)两位数的退位减。

师:

怎么解决第二个问题呢?

生:

列式65-48.

师:

请根据刚刚的口算经验,尝试算一算65-48是多少,并说说你们是怎么想的。

然后尝试填写下列():

先算65-(  )=(  )    再算(  )○(  )=(  )

生:

把48拆分成40和8两部分,从65里分别去掉40和8。

可以先算65-40=25,然后再算25-8=17,也可以先算65-8=57,然后再算57-40=17。

学生根据讨论填空。

(3)比较算式。

师:

观察上边的两个算式,它们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

都是两位数减去两位数。

不同点:

前者不退位,计算时直接个位数减个位数,十位数减十位数;后者退位,计算时不能直接减。

三、巩固练习1、完成“练习二”第6题。

以开火车的方式完成计算,看谁算得又快又准。

2、完成“练习二”第7题。

(1)学生读题,理解题意,独立思考后填空。

(2)指名回答,集体订正。

3、接力赛。

老师给每一组的第一个同学一个数字,后面的同学每人给一个运算符号和一个数字,第一个同学把数字告诉第二个同学,第二个同学根据第一个同学的数进行计算,然后告诉下一个同学结果,以此类推完成接力赛。

四、课堂小结这节课主要讲了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方法,一般把减数看成一个整十数和一个一位数,再从被减数里依次减去整十数和一位数。

作业:

板书设计:

《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

共课时,总第3课时,上课日期:

2017年月日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学习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能正确进行计算,掌握笔算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迁移旧知识解决新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2,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学重点:

1、正确计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

2、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及计算的能力。

教学难点:

掌握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口算和笔算的算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口算卡。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1、口算。

53+6=    85-5=    67+9=      72-6=

20+40+3000=      900-700+80=      300+20+60=

80-60+200=        100+400+50=      900-300-200=

2、口答。

(1)6个百和7个十组成的数是多少?

 67个十组成的数是多少?

(2)540是由几个百和几个十组成的?

 540是由多少个十组成的?

3、拆数游戏。

(1)把下列各数拆成整百和整十数。

360    480    520    790    210

(2)把下列各数拆成整百和一百几十的数。

720    270    450    840    910

二、探究新知

1、几百几十加几百几十的笔算方法。

(1)出示教材例3的第

(1)问题。

从题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要求的问题是什么?

(2)列式计算:

380+550

(3)探究算法。

(学生自由发表意见)

算法1:

38+55=93,所以380+550=930。

算法2:

300+500=800    80+50=130    800+100+30=930

算法3:

因为38个十加55个十等于93个十,所以380+550=930。

师:

同学们提出了这么多计算方法,很厉害,实际上除了用口算的方法计算之外,还有一种笔算的方法,可以更加简便地计算出结果,我们一起来看看。

师板书笔算竖式:

          百  十  个

            3  8  0

          + 51  5  0

            9  3  0

在竖式计算加法时各数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哪一位上满十向前一位进一。

提问:

A、竖式中的十位为什么写3呢?

    B、为什么百位上不是8?

(百位上3+5=8,还要加上从十位进上来的1,所以是9)

注意:

为了不遗漏加上满十进上来的一,通常情况下会在相应的数位上标上一个小一点的“1”,如十位相加为13,十位上写3,向百位进一,在百位上写一个小一点的1,百位相加为8,再加上进上来的1,百位写9。

2、几百几十减几百几十的笔算方法。

(1)出示教材例3的第

(2)问题,从题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要求的问题是什么?

(2)列式:

550-380

(3)探究算法。

(学生自由发表意见)

算法1:

55-38=17,所以550=38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