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道整治项目建议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480620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14.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道整治项目建议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河道整治项目建议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河道整治项目建议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河道整治项目建议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河道整治项目建议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河道整治项目建议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河道整治项目建议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河道整治项目建议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河道整治项目建议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河道整治项目建议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河道整治项目建议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河道整治项目建议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河道整治项目建议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河道整治项目建议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河道整治项目建议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河道整治项目建议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河道整治项目建议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河道整治项目建议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河道整治项目建议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河道整治项目建议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河道整治项目建议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河道整治项目建议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道整治项目建议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河道整治项目建议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一年中5~9月累计平均降水量为715.4mm,占全年降水量的75.2%,对种植水稻很有利。

10~次年5月累计平均降水量为236.3mm,仅占全年降水量的24.8%,表明春冬降水量少,对小春作物生长有影响。

历年月最大降水量为479.8mm(1967年8月),最小降水量为0.0mm(1980年12月),可见本区年降水量比较丰沛,但季节分配不均,具有春干、冬旱、夏多暴雨洪涝,秋季绵雨的特点。

全区多年平均蒸发量为873.6mm,累计各月平均相对湿度为79~87%,年际变化稳定。

2.2流域概况

工程区位于成都市温江区,主要涉及江安河。

江安河亦称酸枣河,又名新开河,古称阿斗河,为后汉所凿。

江安河原在正南江(岷江)灌县分水,民国22年叠溪洪水爆发,河道淤塞,遂改于下游5km处张家湾分水。

1957年封闭江安河张家安分水口,由灌县城关天乙街分水,与走马河分流。

这样江安河源头从外江移到内江,成为都江堰内江主要灌溉干渠之一,兼排区间暴雨洪水。

江安河发源于都江堰走江闸,流经都江堰市幸福镇、聚源镇、土桥镇,郫县花园镇、友爱镇、清河乡后进入温江县境内;

经万春镇、柳城、涌泉、麦草堰后进入成都市区(武侯区);

经金花镇后,在牧马山干渠进水口下游约1km流出成都市区进入双流县境内,流经双流县的文星、大佛堰等地后,在华阳镇二江寺注入府河。

江安河系都江堰四大干渠之一,渠首流量100m3/s,全流程长95.8km,流域面积352.5km2。

有支渠17条,总长71.23km。

江安河温江段为温江区东北面的主要灌溉河道,自七十年代以来,区内江安河各支、斗渠已全面配套,灌溉面积达137238亩,占全区总灌溉面积的55.1%。

区境流程为41.03km,平均比降2.87‰,河道断面宽21~59m。

2.3设计过水流量

根据江安河的水温资料以及我院现场的实测流量,结合关渠与江安河进口节制闸的设计资料,本次关渠整治项目设计流量为11m³

/s。

由于本次整治河段的长度较小(3.5km),集雨面积亦非常之小,加之部分渠段两岸为小区,路面硬化,雨水直接进入市政排水系统,故排涝流量忽略不计。

综合确定本次关渠整治项目设计流量为11m³

3社会经济情况

温江区是成都市辖区,地处成都平原腹地,温江区与青羊区、双流区、郫县、崇州市、都江堰市接壤,全区幅员面积277平方公里,辖4街道6镇。

金马河、杨柳河、江安河、清水河贯穿全境,作为都江堰水利工程下游的第一座城市,因地处上风上水之地,更得“金温江”美名。

城西新商业中心光华商圈,台湾百货零售业巨头新光三越百货在温江打造大规模的单体百货店;

加上已经开业的家乐福、永辉超市、伊藤洋华堂、天来国际广场、珠江ShoppingMall等,一个全新商业中心在城西呈现。

2014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64.5亿元,增长8.2%。

其中:

第一产业增加值16.42亿元,增长3.3%;

第二产业增加值189.28亿元,增长8.8%;

第三产业增加值158.80亿元,增长7.9%。

一、二、三产业对全区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1.9%、59.8%和38.3%,人均地区生产总值78592元。

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4.5:

51.9:

43.6。

全区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212.30亿元,增长9.5%,占GDP的比重58.2%。

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66.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21亿元,下降4.2%;

第二产业增加值131.57亿元,增长11.9%;

第三产业增加值79.51亿元,增长5.1%。

2014年,全区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1.0%。

其中,食品类价格上涨1.6%,烟酒下降2.9%,衣着上涨1.3%,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下降2.7%,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上涨0.1%,交通与通信上涨0.2%,居住类上涨2.4%,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上涨0.7%,商品零售价格总水平上涨0.1%。

4工程地质

4.1概述

场地所处地貌为成都冲积平原沱江水系毗河二级阶地,拟建工程位于江安河一级阶地及河漫滩上。

工程所在区域地震活动频率小、强度底,根据对《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及《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附录A.0.17的划分,工程区地震基本烈度为Ⅶ度。

场地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0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三组,特征周期值Tg为0.45s。

区内未发现晚更新以来的断层或晚更新世以来的阶地、夷平面发生错位的现象。

4.2区域地质概况

4.2.1区域地质概况

根据区域地质资料,成都市辖区位于成都平原,在大地构造体系上通常称为成都坳陷,西距北东走向的龙门山褶皱带约60km,东距走向相同的龙泉山褶皱带约20km,成都坳陷呈北东35°

方向展布,受喜山期运动的内力地质作用,龙门山和龙泉山构造带相对上升,而坳陷盆地相对下降,在岷江水系长期的搬运和沉积作用下,在坳陷盆地内堆积了厚度不等的第四系冲洪积地层,不整合于白垩系(K)地层之上。

第四系(Q)厚度从东向西阶梯状增厚,其土层结构在平面和剖面上呈有序分布。

成都平原下伏基岩内存在有北东走向的蒲江—新津断裂(南起蒲江,北至新津后隐伏于第四系地层之下,向北区域消失、沿此断裂的蒲江曾于1734年发生过5级地震,2010年5月8日发生过3级地震;

新都—磨盘山断裂(北起新都三河场之毗河,南抵金牛区永丰乡,全长约21KM),沿此断裂带的新都曾于1971年发生过3.4级地震;

以及其他次生、隐伏断裂构造和地震活动较微弱,近期无明显活动表征,场地处于周围微弱活动环绕中的地壳稳定区。

图1成都平原位置及构造略图

根据区域地质资料结合5.12特大地震对新都区的影响综合分析,防洪渠区无不良地质构造,稳定性良好。

4.2.2地层岩性

拟建场地主要由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填土(Q4ml)和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层(Q4al+pl)层组成。

本次勘察深度范围内各地层特征从上至下分别描述如下:

(1)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填土层(Q4ml)

①素填土(Q4ml):

褐色~灰褐色,稍湿,结构松散。

其成分以粘性土为主,夹少量建筑垃圾及植物根须。

场地内均有分布,局部地段有杂填土。

(2)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层(Q4al+pl)

②粉质粘土(Q4al+pl):

褐黄色~黄褐色,可塑,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泽,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含铁锰质结核及钙质结核。

场地内部分地段分布。

③粉土:

黄褐色,稍密,稍湿,含云母片及氧化铁,无摇震反应,无光泽反应。

场地内局部地段分布。

④卵石(Q4al+pl):

黄灰色~褐灰色,稍湿~饱和,松散~密实。

卵石成份以岩浆岩为主,少量为变质岩和沉积岩;

以强风化和中等风化者居多,少量微风化。

4.3建筑材料

(1)砂砾石料:

在温江寿安镇存在砂砾石,距离工程场地约15km,交通便利。

(2)土方:

就近取运削坡、裁弯取顺及渠道内的土料,土质多为壤土及砂壤土。

 

5工程建设规模

5.1工程建设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1、该渠道两岸均未加固护堤,该渠道在汛期时由于水量较大,经常出现排水不畅,对渠道两侧耕地冲刷严重,甚至威胁到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现状照片1

现状照片2

2、该渠道由于长期冲刷垮塌导致河道变浅,渠道深度差别较大,严重影响汛期泄洪安全。

渠底存在严重渗漏,使得旱期河道蓄水能力差,给当地群众生产生活带来严重不便;

3、整治渠道起点上端至取水口位置为金河谷房地产开发区,渠道已经整治完成。

4、该渠道与沿河道路相邻,继续冲刷会破坏相邻道路,影响交通及周边民众的日常生活。

5.2工程建设的必要性

(1)渠道两岸的房地产业及服务业等快速发展,给下游区域的经济发展带来难得的机遇,极大地提升整个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

居民对居住环境、生态环境等方面要求越来越高,而该渠道现在状况与周边环境极不匹配。

(2)渠道两岸受河水冲刷严重,两岸自然坡面淘空、坍塌,缩小行洪断面,加重洪涝灾害;

(3)现有渠道两岸均为自然河岸,未加设任何护砌,加上缺乏行之有效的管理,防洪能力低,存在严重安全隐患;

(4)工程建设有利于社会稳定

项目所在地渠道两侧冲刷严重,边界随着变化,当地群众为保护各自利益常引起纠纷,严重影响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

渠道整治工程的建设将大大化解矛盾,促进群众团结和社会稳定,为地方经济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因此,本着片区用地集约规划,优化片区排洪设施的布置,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完善片区的城市防洪、排涝体系,对现状关河渠道进行改造十分必要和迫切的。

5.3项目建设依据及范围

5.3.1项目建设依据

本期项目建议书报告编制主要依据如下:

(1)《温江区十二五规划》;

(2)《2015年四川省温江区政府工作报告》;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防洪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标准》(GB50201-2014);

(5)《堤防设计规范》(GB50286-2013);

(6)《河道整治设计规范》(GB50707-2011)。

5.3.2项目建设范围

本次渠道整治段起点位于成都市温江区与青羊区交接处,金河谷楼盘开发区内,终点位于下穿温江区凤翔大道东北至西南向260米处,渠道全长3.5km。

5.4工程布局及建设规模

渠道整治工程的总体布局是以原有渠道走势及整治河道宽度为依据,进行沿原渠道损、旧现状拆除重修及沿线生态景观打造布置,控制水势,防止塌岸,确保渠道原有灌溉排洪功能,并与周边的发展相匹配。

渠道整治工程建设的重点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

1、打造沿线生态景观渠道,满足居民对居住环境、生态环境等方面越来越高的要求,实现渠道与周边环境匹配。

2、重修关河渠道,恢复渠道原有灌溉、防洪功能,并满足新城市建设条件下的灌溉防洪要求。

6整治原则、目标和方案

6.1整治原则

总体走势不变,沿用原渠道的整体走势,保护原有渠道的生态现状,不大开大挖。

(1)渠首高程应与现状上游排洪渠道底板高程平顺衔接;

(2)渠道在两岸为居民的地段,尽量沿原渠线布置,减少占地。

(3)渠线的布置应满足区域总体规划要求。

(4)渠道断面的选择除了要考虑渠道的主导功能、土地利用情况之外,还应结合河岸生态景观,体现亲水性,尽量为水陆生态系统的连续性创造条件。

在渠道断面的选择上,应尽可能保持天然渠道断面,同时避免断面的单一化。

(5)生态护岸原则,使用植物与土工材料的结合,具备一定的结构强度,能减轻坡面及坡脚的不稳定性和侵蚀,同时能够实现多种生物的共生与繁殖、具有自我修复能力、具有净化功能、可自由呼吸的水工结构。

6.2整治目标

目前,关河渠道两岸的房地产业及服务业等快速发展,给下游区域的经济发展带来难得的机遇,极大地提升整个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

渠道两岸受河水冲刷严重,两岸自然坡面淘空、坍塌,缩小行洪断面,加重洪涝灾害现有河道两岸均为自然河岸,未加设任何护砌,加上缺乏行之有效的管理,防洪能力低,存在严重安全隐患。

结合本渠道的实际情况,从河道防洪、沿河两岸经济方案河道治理的要求考虑,河道整治应达到的目标为:

1、通过沿线生态景观渠道的打造,满足居民对居住环境、生态环境等方面越来越高的要求,实现渠道与周边环境匹配。

2、通过重修关河渠道,恢复其原有灌溉、防洪功能,并满足新城市建设条件下的灌溉防洪要求。

6.3整治方案

根据工程河段的地形地质条件和当地天然建筑材料的实际情况,为不影响河道的行洪能力,尽可能不占用河道断面,不改变河道走势,局部对原河道进行修整,对该段进行全面渠化和生态绿化;

为节约投资,在保证安全稳定的前提下,针对不同的河段采用不同的断面形式,同时其结构型式尽可能适应工程区的地形地质条件,达到工程安全可靠、便于施工和美化城市等目的。

7整治工程设计

7.1渠线的布置

渠线布置的原则:

综上所述,渠线基本顺沿原渠线布置,部分进行裁弯取直。

7.2断面尺寸的确定

根据资料本次整治河段流量为为11m³

/s,平均坡降为0.1%,根据以下公式:

Q-渠道流量,m³

/s;

V-渠道平均流速,m/s;

A-渠道过水断面,m2;

C-谢才系数;

R-水力半径,m;

i—渠道坡降;

n-渠道糙率,取0.025;

b-底宽,m;

m-边坡系数;

h-水深,m;

P-湿周,m。

经计算并结合现有渠道的尺寸,确定整治后的尺寸为:

1、梯形,深2m,底宽6m,边坡系数1:

1。

2、矩形,深2m,宽10m。

7.3断面方案比较

本次设计选取两种结构型式进行方案比较。

方案一:

C20生态砼多孔砌块护坡;

方案二:

C20埋石砼重式挡墙结构。

两种渠身方案的断面结构布置见下图。

方案比选:

两种结构形式都对渠道底板进行硬化,方案一相对较为经济,且对地基要求较低,为生态护坡,比较符合生态农业,较为美观。

从节省投资和地基安全的角度上考虑,本阶段推荐采用方案一。

但某些位置由于受地形限制(如七星桥以上河段,两岸为已开发楼盘,长约200m),只能采用方案二。

7.4工程布置

7.5河道整治工程量

根据推荐方案河道整治工程总体布置和所确定的断面结构形式,河道整治工程量见下表。

河道整治工程量表

表单位:

m3

项目名称

单位

数量

备注

土方开挖

30800

 

石方开挖

3388

土石夯填

18370

清淤

3850

C20砼挡墙

4180

C20砼渠底

6540.6

C20砼

6990.5

栏杆

7000

人行道地砖

m2

8750

C20生态砼多孔砌块(20cm)

16500

格栅覆土植草(10cm)

绿化种草面积

10500

聚乙烯闭孔泡沫板

m

42400

涵洞

10

8工程管理

8.1工程建设管理

为加强成都市温江区关河渠道整治工程建设的管理,保证工程建设的顺利实施,成立项目建设单位(成都市温江区关河渠道整治工程建设指挥部),下设办公室(以成都市温江区水务局为主,作为项目法人)为项目实施单位。

项目在建设过程中,要严格执行国家计委、水利部等有关部门制定的相应项目管理办法,严格按国家基本建设程序进行项目建设管理,并积极推行项目法人制、建设监理制和工程招投标制“三项制度”改革。

建议吴忠市水务局为本项目的建设主管部门,负责办理招投标及开工报建手续,监督、检查工程建设,主持验收等工作。

成都市温江区水务局作项目法人单位,负责工程建设和建成后的运行管理。

8.2工程运行管理

(1)管理机构

根据成都市温江区关河渠道整治工程的的实际情况,并结合目前河道管理的现状,工程建成后不需增设专门的管理机构对工程进行管护。

建议由温江区水务局全面负责关河渠道整治工程的管理和维护。

(2)人员编制

依据水利部颁布的《水利工程管理单位编制定员试行标准》(SLJ708-81)中的有关规定计算,温江区关河整治工程所需管理人员由温江区水务局防汛办内部调整,不再增加人员编制。

9建设项目招标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水利部《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招标管理规定》、《四川省招标管理办法》和《成都市建设项目招标投标管理细则》的规定,结合国家计委“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增加招标内容及核准招标事项暂行规定”的要求,确定本项目招标内容、范围及招标组织形式。

9.1招标范围

成都市温江区关河渠道整治工程勘察设计工作,以项目建设主管单位委托的方式请具备资质等级的勘察设计单位完成;

对工程建设监理,以项目建设主管单位委托的方式请具备资质等级的监理单位完成;

工程施工,采用邀请方式确定具备资质等级的施工单位完成。

整个渠道整治工程可依据建设项目划分标段招标。

9.2建设项目招标内容

土建工程以土方填筑砌石工程为主,施工方法和技术以常规施工为主,施工技术要求不高,工程建设所需材料主要以土方、块石、砂子、石子、水泥为主,属常规建材,没有其他重要材料。

9.3招标组织方式

招标组织方式采用委托代理招标方式,由项目的建设主管单位委托具有水利工程招标代理资质的机构代理招标,办理有关招标事宜。

10施工组织

10.1施工条件

10.1.1水文、气象条件

一年中5~9月累计平均降水量为715.4mm,占全年降水量的75.2%。

10~次年5月累计平均降水量为236.3mm,仅占全年降水量的24.8%。

5月下旬至9月份为洪水期,大部分工程也无法施工。

因此成都市温江区关河渠道生态整治工程最佳施工期安排在2016年的10~12月和2017年的1~4月。

10.1.2交通条件

本工程区位温江区城区,区内地势平坦,有二级公路及多条县级公路经过,对外交通均可利用这些现成的公路,对外交通条件非常方便。

工程位于温江区郊区,区内有城市道路及园区道路经过,场内交通完全可以利用这些现有公路进行施工。

故本工程的场内交通也比较方便。

10.1.3供电、供水条件

施工用水可直接取用河水;

施工用电可就近变压器架设用电线路;

施工所用水泥、钢材、石料,可就近材料市场购买。

10.2料场

(2)土方:

10.3主体工程施工

10.3.1施工方法

施工方法:

土方填筑采用装载机载运,8t自卸汽车和农用车运输,碾压机具应使用12t~15t平碾碾压。

土方开挖以挖掘机为主,人工为辅。

砂石料采用8t自卸汽车和农用车拉运,砌筑工程均采用人工砌筑。

10.3.2施工导流

主体工程施工主要安排在枯水期施工,其施工导流采用枯水期导流。

为了满足河滩堤脚砌筑要求,可直接关闭上游分水闸闸门,使水流不进入关渠直接汇入江安河主河道;

部分低洼处地下水位较高,渗流量大,防洪堤基础开挖时,需配置抽水设备进行基坑排水。

10.3.3主体工程施工

1、土方开挖:

采用1.6m3液压挖掘机开挖,用于回填部分就近堆放,其余部分全部采用8t自卸汽车运输至弃渣场堆放,平均运距约2.0km。

2、开挖料回填夯实:

全部利用原状开挖料回填,采用1.6m3液压挖掘机挖运平料,人工洒水,蛙式夯实机2.8kw振动碾碾压。

3、混凝土浇筑:

本工程生态混凝土采用砌块,采用M10砂浆砌筑。

其他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厂家直接运输至施工现场,直接入仓浇筑;

采用组合钢模板施工,振动器1.1kw振捣密实。

4、钢筋制安:

钢筋由加工厂制作,5t自卸汽车运至工作面,10t塔式起重机

运送至至工作面,人工现场绑扎安装。

5、路面砼:

采用商品混凝土,厂家直接运输至工地,直接入仓,人工平仓,插入式振捣器振捣密实。

6、砂砾石垫层:

砂砾石垫层料均采用外购,自卸汽车运输至工地,运距约5km。

施工布置包括砂石料场、拌和站、仓库等设施。

本工程水工建筑物布置较分散,但施工区地势均较平坦开阔,且交通条件较好,故本工程施工布置并不十分困难。

考虑本工程项目较单一但施工点较分散的情况,结合本工程场地条件,本工程施工布置采用集中布置与分散布置相结合的布置方式。

合理利用地形和场地,布置尽量紧凑,减少占地面积和准备工程量,满足主体工程施工工艺要求,避免干扰,避免和减少场料的重复、往返运输,为平衡生产创造条件。

10.4临时工程

临时工程包括施工道路、供水、供电和建设单位用房等。

11工程投资估算

11.1编制原则及依据

11.1.1编制原则

估算编制按水利水利部水建(1999)284文设计概(估)算编制办法、费用及计算标准进行编制,并结合工程建设的实际情况,材料及设备价格执行2005年第一季度的市场综合价。

11.1.2编制依据

(1)能源部、水利部水规[1991]825号文“关于试行《水利水电工程初步设计概算编制办法》的通知”。

(2)黄规计[2001]133号文“关于印发《黄河水土保持生态工程概(估)算费用构成及计算标准》的通知”。

(3)水利部水建(1994)284号文“关于印发《〈水利工程设计概算(估)算标准〉和〈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机械台班费定额〉的补充规定》的通知”。

(4)水利电力部(86)水电基字第81号文《水利水电建筑工程预算定额》。

(5)能源部、水利部能源水规(1991)1272号文《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机械台班定额》。

(6)地方补充定额。

11.2基础单价分析

参照区水利水规[1991]43号文,及水建[1994]284号。

人工单价:

砼18.58元/日。

材料预算价格:

材料预算价格,依据2005年第一季度宁夏回族自治区建设工程造价管理站发布的市场综合价分析计算。

①主要材料预算价格

根据原水建[1994]284号文的规定,进入工程单价的材料预算价格,高于水利部水建284号文规定的定值价格部分计取税金后,作为材料价差单独计列。

②施工用电、水预算价格

施工用电按0.53元/kW.h计,用水按5元/m3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