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下的中国银行业未来五年改革与创新.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3482751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 页数:37 大小:13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球化下的中国银行业未来五年改革与创新.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全球化下的中国银行业未来五年改革与创新.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全球化下的中国银行业未来五年改革与创新.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全球化下的中国银行业未来五年改革与创新.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全球化下的中国银行业未来五年改革与创新.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全球化下的中国银行业未来五年改革与创新.doc_第6页
第6页 / 共37页
全球化下的中国银行业未来五年改革与创新.doc_第7页
第7页 / 共37页
全球化下的中国银行业未来五年改革与创新.doc_第8页
第8页 / 共37页
全球化下的中国银行业未来五年改革与创新.doc_第9页
第9页 / 共37页
全球化下的中国银行业未来五年改革与创新.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37页
全球化下的中国银行业未来五年改革与创新.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37页
全球化下的中国银行业未来五年改革与创新.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37页
全球化下的中国银行业未来五年改革与创新.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37页
全球化下的中国银行业未来五年改革与创新.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37页
全球化下的中国银行业未来五年改革与创新.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37页
全球化下的中国银行业未来五年改革与创新.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37页
全球化下的中国银行业未来五年改革与创新.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37页
全球化下的中国银行业未来五年改革与创新.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37页
全球化下的中国银行业未来五年改革与创新.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37页
全球化下的中国银行业未来五年改革与创新.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37页
亲,该文档总共3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全球化下的中国银行业未来五年改革与创新.doc

《全球化下的中国银行业未来五年改革与创新.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球化下的中国银行业未来五年改革与创新.doc(3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全球化下的中国银行业未来五年改革与创新.doc

中国银行业改革改制的成功经验

全球化下的中国银行业:

未来五年改革与创新

China’sBankingIndustryinGlobalization:

ReformandInnovation

编者按:

2006年岁末将至,此时中国银行业最热门的话题莫过于由入世过渡期行将结束而带来的全面开放的问题。

为了应对全面开放后的竞争,我们业已看到,2006年这一年中国银行业正在加快改革的步伐,建行、中行、工行先后成功上市;这一年,中国银行业改革开放的技术环节被广泛讨论,方向也越来越明了;这一年,转型与创新成为中国银行业经营上的主旋律;这一年,综合经营已经成为一些银行的战略选择;这一年,想尽各种办法补充资本金成为各类银行的共同任务。

所有的这一切的变化与努力都源于越来越加剧并且不可逆转的金融全球化趋势。

考虑到外资机构的全面进入,在今后的五年时间里,对于中国银行业非常关键。

有着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银行家精神的中国银行家们一直在探索这一问题,寻求解决之道。

为此,2006年10月14日,由本刊主办的中国银行家论坛’2006就以“全球化下的中国银行业:

未来五年改革与创新”为主题,让中国各商业银行的行长们来分享彼此的成果、共同解决面临的问题。

金融业发展问题需要深入思考与研究

刘鸿儒

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经过20年的努力,80年代初期设定的目标大部分都实现了,但是也遇到了一系列新的、复杂的问题,引起了各方面的关注,也引起很多的争论。

目前,争论还没有结束,很多问题还要认真地对待、深入地思考,问题如果搞不清楚,一时发热做了决策,将来后悔也来不及了。

并且,现在的问题都是国际性的问题,不光是中国的问题,所以要认真地反复地讨论。

有一些问题,比如说国有银行怎么变成商业银行,这是我们改革20年的难题。

目前各方认识也在逐步统一,各项措施也在分步实施,比如搞股份制、上市等。

但也引起争论,比如,治理结构能不能搞好,经营机制能不能转换,能不能提高竞争力,大家也是很担心。

又比如政策性银行系统,从80年代初就开始研究,到现在还没有形成一套真正符合客观经济需要的政策性银行系统,而没有这套系统,我们国家的金融体系是无法商业化的。

我们是农业大国,搞现代农村建设,农村金融体系到现在为止,改革很不理想。

广大农村是一个空白,每个人都去从事盈利的事业,农民谁管,县级经济谁管?

我们中小企业在成长,中小企业经营服务体系讨论了这么久,并没有解决好。

美国等国的经验证明,间接融资和直接融资是两个车轮,能够支撑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能够解决经济结构的调整问题,支撑经济稳定发展。

那么我们现在就以一个车轮为主,另外一个车轮很弱,能支撑我们多久呢?

又比如说,业务交叉迅速发展,业务分管越来越细,怎么办?

我们监管部门很多,宏观金融、战略部署、整体规划、重大政策的综合研究谁来做?

做得怎么样?

大家都是十分关心的。

所以,要研究的问题很多。

希望中国银行家论坛不断地引导大家深入研究面临的问题,更好地启发大家思考问题,推动我国金融改革逐步深入,促进我国金融事业合理正确地发展。

构建价值创造型的商业银行管理会计体系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吴晓灵

会计准则与国际标准接轨应该说是中国金融业与国际接轨的一项基础性工作。

以往我们比较重视会计财务工作,但对管理会计的研究略显不足。

构建价值创造型管理会计体系有重要意义

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构成了现代会计理论与实践的两大分支。

财务会计是对外会计,负责企业经济事项的确认、计量、记录和对外信息披露。

管理会计是对内会计,负责为企业管理层提供预测、决策、控制、考评等相关信息,以促进内部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和经济效益增长。

在财务会计领域,就会计准则制定层面而言,我们已经基本实现了和国际惯例的接轨。

但我国的管理会计理论与实践,特别是银行业管理会计理论与实践发展远远落后于财务会计。

从当前的管理实践来看,管理会计在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的重要性尚未得到充分认识,应用效果也没有得到充分体现,管理会计价值创造的理念也还有待传播。

构建价值创造型管理会计体系是实现财务精细化管理的客观要求

在比较长的时间内,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国商业银行在财务管理方面都沿袭了“统一法人、分级管理”的模式,实行分层核算、分层考核的“块块”管理。

随着国外银行业进入、我国金融市场的管制逐步解除和国内商业银行改制上市步伐的不断加快,我国银行业的经营环境已经发生了深刻变化,原有的粗放式财务管理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形势发展的需要。

——从市场竞争角度看,外资银行不断涌入和国内商业银行市场营销力度逐渐增强,致使同业之间对高端客户的争夺日趋激烈,“金融脱媒”的不断加剧,利率市场化的持续推进对商业银行价值创造模式形成持续压力。

——从资本市场角度看,资本的流动性不断增加,各商业银行,特别是上市银行的经营管理要充分考虑如何满足股东的利益要求,面临的资本回报压力显著增大。

——从外部监管角度看,为保持金融业的稳定发展,我国政府对银行业的监管范围不断扩大,监管力度逐年增加,特别是资本充足率监管的加强,形成了对我国银行业扩张速度和发展模式的硬约束。

——从财务制度角度看,由于我国银行业财务会计标准已经基本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接轨,会计核算日趋规范和稳健,商业银行资产质量发生的任何劣变都将通过准备提取直接反映在当期财务报告中。

如果资产质量状况不能持续稳定地保持在良好状态,必然会影响商业银行价值增长的目标实现。

——从激励约束角度看,原有的分机构预算和评价模式相对比较粗放,难以准确度量产品、部门、客户对银行价值创造的贡献,不利于形成完善的商业银行内部激励约束和财务资源配置机制。

一家不能创造价值的商业银行是注定要被市场淘汰的,一家不能持续创造价值的商业银行将来也是要被市场淘汰的。

经营环境的转变要求我国商业银行转变原有的粗放式财务管理模式,应用成熟的现代管理会计方法和工具,将以“块”为主的财务管理转变为“条块结合”的精细化管理模式,做到规模越大,核算越细,努力增强价值创造能力。

目前,国际先进银行和我国部分领先商业银行已经建成或正在探索建立财务精细化管理体系,实现分产品、分部门、分机构、分客户业绩价值管理。

分产品、分部门等分部业绩报告已经不仅是预算评价等内部管理的基础,也成为对外信息披露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否实行财务精细化管理已经成为体现银行公司治理水平的重要标志。

构建价值创造型管理会计体系是进行产品合理定价的内在需要

市场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通过价格机制来引导供求关系。

有没有定价手段和定价能力,是市场供给主体竞争力的具体体现。

目前,从国际上看,领先商业银行不仅具有很强的价格意识,也有比较完善的定价手段和很强的定价能力。

从我国的情况看,制造企业等提供有形产品的行业定价机制已经日趋完善;而提供无形产品的行业,特别是商业银行在产品定价上相对处于比较初级的阶段,主要存在两个问题,首先是缺乏对产品的明确定义,其次是没有获得产品成本准确信息的计量方法和计量手段。

商业银行的产品价格,特别是存贷款利率长期以来受到严格管制,商业银行既没有进行产品定价的自主权,也没有这方面的经验积累。

现在,贷款利率上限和存款利率下限已经基本放开,其他中间业务产品的价格也在逐步市场化,这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此外,还应当看到,随着金融创新的不断丰富,越来越多的金融产品会不断涌现。

如何确定商业银行产品的成本和价格,既会影响到内部责任会计制度的实施效果,也将直接关系到这些产品是否有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产品定价的目的是为商业银行创造价值,而价值创造首先要弥补这个过程中的成本耗费。

这必然要求以成熟的成本核算和成本管理为前提,对某一产品是否提供、提供数量等进行判断。

因此,要做到合理定价,需要应用成本性态分析、作业成本制、本量利分析、责任会计制度等管理会计手段和方法,建立一种以价值创造为目的的管理会计体系。

构建价值创造型管理会计体系是强化银行业宏观管理的必要条件

银行业作为对国民经济有重要影响的行业,能否稳健运行对全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具有关键的支撑作用。

在各国货币政策的执行过程中,通过调整信贷政策等手段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始终是一项重要内容。

这种调控既要达到抑制经济泡沫产生的目的,又不能挫伤经济的活跃性,最终的目的还是为了促进国民财富的真正增加。

通过货币政策进行宏观调控要做到行之有效,必须建立在及时、准确、全面地掌握银行业整体运行情况的基础上。

从商业银行内部信息的生成过程来看,财务会计报告信息的产生主要是在经济事项的核算过程,也就是财务会计过程实现的。

而管理信息报表信息的产生主要是通过商业银行的管理信息系统,经过数据挖掘和加工得到,这已经是管理会计的范畴了。

如果没有管理会计手段的支撑,这种信息的生成很可能成为财务会计报告信息的重复。

信息的导向对依据信息进行调控的结果是有决定作用的。

一种以价值增长为目标的宏观调控,必然要求以一个构

建良好的价值创造型管理会计体系作为必要条件。

商业银行如何构建价值创造型管理会计体系

围绕着价值创造这个核心,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着手构建价值创造型管理会计体系。

推行以价值创造为目标的全面预算管理制度

我们通常讲的全面预算管理,往往是单维度的预算管理,是一种“分块”预算管理,也就是将预算指标层层分解到各级机构,强调的是自上而下的任务分配机制。

在价值创造型管理会计体系下,全面预算管理是多维度、全过程、全要素的预算管理,以价值创造为核心,在充分考虑商业银行内外部环境和各级机构经营管理特点的前提下,运用本量利分析、目标成本制等管理会计工具确定期望的利润,在机构分块预算的基础上,编制以产品、部门为预算单元的“分条”预算,形成“条块结合”的精细化预算管理模式,从而将价值创造的任务和目标传导到商业银行的每一级机构、每一个部门和每一个岗位,最终形成奔向价值创造目标的管理合力。

目前,国外银行大多实行以产品单元、业务线为流程的事业部管理制度。

在我国,由于国情的限制,各商业银行主要还是按照地区设置分支机构,实行“分块”管理,但也有部分商业银行已经开始探索对某些产品进行集中管理,比如我们很多商业银行都设置了专门的票据业务经营机构。

不管是否实行事业部制度,以价值创造为目标的全面预算管理能否取得良好效果,关键在于怎么处理好集权和分权的关系,分产品、分部门、分机构预算相结合,把价值创造的终极目标传导到每一个岗位、部门和机构。

完善以价值创造为导向的业绩评价机制

要保证预算目标的实现,获得价值的稳定增长,就要有一个与“条块结合”的全面预算管理制度相配套的业绩评价机制。

既然预算按照产品、部门、机构分别编制,那么业绩评价也应该按照这样的口径来进行设计。

目前,从我国商业银行的实际情况来看,大部分银行在业绩考评上仍然实行的是分机构考评,能够进行部门考评和产品考评的很少,拥有完善的客户贡献度分析手段的银行就更少了。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很难对产品部门、机构的贡献率做出准确的判断。

按照价值链会计的思想,一个企业应该将所有的经营活动划分为增加价值的经营活动和不增加价值的经营活动,对前者要不断扩大价值创造能力,对后者则要努力压缩。

但是怎么对经营活动的价值创造能力进行区分?

这就要借助于分产品、分部门、分机构和分客户的业绩评价。

只有在对产品、部门、机构和客户的价值贡献进行完整、公正评价的前提下,我们才能按照价值创造的原则进行取舍。

当然,我们应当注意到,要想完成这样的业绩评价,必须在对产品、机构、部门和客户进行明确定义的基础上,借助内部转移价格、成本分摊制度、责任会计制度等管理会计手段和工具,依托计算机信息技术才能实现。

建立以价值创造为依据的内部资源配置机制

业绩评价要起到促进商业银行价值增长的激励约束作用,还要将评价结果落实到机构、部门和个人获得的回报上,将内部资源配置和价值创造相结合。

首先,引导内部经营资源向价值创造能力强的区域和产品倾斜。

目前,对价值创造能力的衡量国际上有一个比较公认的指标,那就是经济增加值。

我们可以以经济增加值为依据,将投入和回报结合起来,把内部的经营资源,比如人才、资金等用于最能为银行创造价值,也就是经济增加值的地区和产品上,从而优化内部资源配置结构,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和效益。

其次,引导内部费用资源向价值创造贡献大的机构、部门和个人倾斜。

根据经营费用的成本形态,将经营费用分为固定费用和变动费用,实行分类管理。

固定费用是那些维持部门、机构日常经营且与产品经营相关性较小的费用,实行标准制和责任制管理;变动费用是那些与产品营销密切相关的激励性薪酬、宣传、招待、广告等费用,实行与产品业绩挂钩的管理模式。

根据预算完成情况分配变动费用,引导变动费用向价值创造贡献大的机构、部门和个人倾斜,增强费用资源使用的激励和约束作用。

构建商业银行价值创造型管理会计体系的基础工作

商业银行价值创造型管理会计体系的建设要经历一个逐步探索、逐步完善的过程。

到目前为止,我们有几家商业银行已经进行了一些探索。

但这是一项艰巨的工程,离成熟运用还有一定的距离,我们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基础工作。

(1)实施审慎的会计制度,完善会计核算体系,实现稳健经营,为价值创造型管理会计体系的建立奠定良好基础。

(2)建立以价值创造为核心,以全面成本管理为主要内容,财务信息及时、准确、顺畅的财务运行机制。

(3)建立完善的信息披露制度,提高经营管理的透明度,发挥市场的监督约束作用。

关于银行业和谐发展的思考

中国银监会副主席唐双宁

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发展,我国银行业逐步趋于健康,自身纵向比是越来越好,目前总体上是和谐的。

主要表现在风险状况逐步改善,管理水平逐步提高,公司治理逐步完善,竞争能力逐步增强,服务水平逐步提高,员工素质逐步提高,银行文化逐步形成,适应宏观调控和应对经济波动的能力逐步增强,监管手段逐步完善以及外部环境逐步改善等10个方面。

我国银行业现实发展中存在不和谐因素

在肯定我国银行业发展总体和谐的同时,也要看到仍然存在的不和谐因素,主要表现为三大不平衡。

一是机构发展不平衡。

大银行改革发展相对较快,中小银行特别是小银行改革发展相对滞后。

近几年,虽然金融体制改革在整体推进,但由于大银行在我国经济金融中的特殊地位,国家将改革重点实际上主要放在了大银行的改革上,先后投入了大量财力物力,加上大银行自己的努力,使各项指标显著改善,公司治理架构基本建立并开始发挥作用,下一步的工作主要是深化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增强自身竞争力。

与大银行的改革相比,中小银行特别是小银行改革发展相对滞后,在很多方面存在差异。

表现在:

历史包袱化解措施有差异。

对大银行的历史包袱,中央政府采取了综合措施进行化解,先后两次对不良资产进行集中处理,1999年一次性集中剥离1.4万亿元,近两年帮助处置不良资产7000多亿元,使工、中、建、交四家股改银行不良资产比例下降到4%左右。

而中小银行的不良资产主要依靠自身消化,部分由地方政府协助处置,由于各地对处置中小银行不良资产的重视程度不同,相应采取的措施各异,至今相当一部分机构的包袱并没有得到化解。

资本金补充方式有差异。

对大银行,国家通过发行特别国债和动用外汇储备,以及财政注资等方式增加资本金,使资本充足水平显著提高。

工、中、建、交四家股改银行资本充足率均超过了10%。

而中小银行的资本金主要依靠股东增资和自身积累,部分上市银行则主要依靠上市融资。

由于各类机构的资本补充能力和措施相差很大,资产质量状况差别也较大,因此,资本充足状况很不平衡,相当一部分中小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未能达标。

信用状况有差异。

大银行具有国家信誉,无论是对国内外投资者,还是金融消费者,都具有很大的吸引力。

国外战略投资者对入股大银行表现踊跃,国内百姓对在大银行存款也深信不疑。

政策环境有差异。

大银行改革发展始终得到国家政策的支持,各方面对其改革发展创造了较好的条件。

与之相比,中小银行的政策支持比较缺乏,在办理存款、结算、不良资产处置等方面还存在不合理的歧视性政策,比如有的规定预算外资金必须存在大银行,住房公积金及其配套贷款只能在大银行办理,财政、军队、社保等存款不能存入中小银行机构等,不仅限制了存款业务,也影响中间业务的发展。

二是地区发展不平衡。

东部地区改革发展较快,中西部和东北地区改革发展相对滞后。

由于种种原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地区经济发展差距迅速扩大,形成了东部、中部、西部、东北等不同的经济带,不同经济带之间的金融发展也存在严重的不平衡。

主要反映在三个方面:

存款资源分布有差异。

存款反映的是一个地区的金融资源。

资料显示,银行体系资金来源区域分布不均衡,大部分存款集中在东部地区。

2005年末,东部地区本外币各项存款占全国的比重为61%,其中储蓄存款占55%,企业存款占70%,外汇存款占83%。

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不仅存款数量小,而且结构相对单一,主要是储蓄存款。

资料还表明,这种差距仍在继续扩大。

贷款投放水平有差异。

贷款反映的是投入一个地区的信贷资金量,体现的是对该地区的支持力度。

2005年末,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分别为11.1万亿元、2.9万亿元、3.2万亿元和1.5万亿元,东部地区集中了全国大部分的信贷资金,贷款占全国的比重达到57%,而中、西、东北地区分别仅占14.9%、16.4%和7.7%。

机构数量有差异。

中资银行中,5家大银行和12家中型商业银行的总部全部设在东部,中型银行分支机构也主要在东部;外资银行机构中,14家外资法人机构全部在东部,189家外资银行分行中177家在东部。

三是城乡发展不平衡。

城市金融改革发展较快,农村金融改革发展相对滞后

城乡经济发展的二元性,使得金融发展的二元特征十分明显,主要表现在8个方面:

改革时间先后有差异。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是农村先于城市,而金融体制的改革却是城市先于农村,城市金融改革启动相对较早,力度相对较大,步子相对较快。

目前,城市金融机构股份制改造基本完成,正在推进公司治理改革,初步开始实施经营企业化、管理集约化、业务垂直化、机构扁平化。

相对于城市金融而言,农村金融基本还是按照行政区划设置机构,业务单一,管理粗放,风险突出,改革滞后,基本上落后10年左右,有的地区甚至更长。

资金投入水平有差异。

2005年末,县以下银行业金融机构存贷比为56.3%,全国为69.02%,县以下比全国低12.72个百分点;农村地区人均贷款余额不足5000元,城市人均贷款余额超过50000元,差额10倍多;县以下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年均增长率为9.72%,全国为15.66%,相差5.94个百分点。

网点覆盖程度有差异。

2005年末,全国银行业机构网点约17.5万个,平均每万人1.34个,而其中农村银行网点仅为2.7万个,平均每万人0.36个。

全国平均每万人金融服务人数城市为43人,县及县以下为11人,行政村平均不到1人。

业务发展水平有差异。

全国城市金融创新较快,业务品种相对丰富,银行卡、电子银行、代客理财、衍生产品、资产证券化等新的金融产品层出不穷,基本能够满足城市居民的需求。

而目前农村金融只能提供基本的存、贷、汇“老三样”服务,农村金融创新能力不足,业务品种缺乏,服务方式单一,结算手段落后,难以满足多元化的金融服务需求。

风险程度有差异。

一是农村金融机构的资产质量普遍不高,2005年末整体比城市金融机构高20多个百分点;二是农村金融机构的资本充足率严重不足;三是农村金融机构的操作风险严重,案件数量普遍高于城市,仅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案件数量就占整个银行业的一半以上。

从业人员素质有差异。

城市金融机构员工的学历普遍较高,年龄相对较轻,整体素质较好。

而农村金融机构员工文化程度低,高素质人才匮乏,年轻员工占比低,年龄趋于老化,人力资源结构性矛盾和队伍素质问题日渐突出。

其中,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员工大学学历占比不到1%,平均年龄接近40岁。

内控管理水平有差异。

城市金融机构基本建立了公司治理架构,内控制度相对健全,经营机制比较灵活,具有良好的管理信息系统,IT覆盖率基本达到100%;全部实行了贷款5级分类,部分大银行已经开始12级分类。

农村金融机构的公司治理普遍存在缺陷,内部控制薄弱,经营机制不灵活,IT覆盖率较低,辖内尚未联网。

经营发展环境有差异。

一是竞争环境不平衡。

城市金融的整体发展水平较高,金融机构之间主要是服务水平和质量的竞争;农村金融一般是低水平竞争,且恶性竞争比较严重。

二是信用环境不平衡。

城市的征信体系已开始建立,理性消费群体初步形成,信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