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瓷牙粘固的知识大全.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484151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5.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瓷牙粘固的知识大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全瓷牙粘固的知识大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全瓷牙粘固的知识大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全瓷牙粘固的知识大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全瓷牙粘固的知识大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全瓷牙粘固的知识大全.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全瓷牙粘固的知识大全.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全瓷牙粘固的知识大全.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全瓷牙粘固的知识大全.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全瓷牙粘固的知识大全.docx

《全瓷牙粘固的知识大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瓷牙粘固的知识大全.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全瓷牙粘固的知识大全.docx

全瓷牙粘固的知识大全

全瓷牙一般折断部位是在边缘较薄处或有裂痕处,故制作过程及试戴过程都禁忌用硬物敲打,以免产生裂纹。

    全瓷内冠调磨时应该选用砂粒较细的车针,而且一定要用慢速手机调磨,但这步最好交给技工完成。

    全瓷修复体的粘固

    由于不同系统陶瓷材料性质的不同,应使用配套的粘固剂,并根据产品说明进行酸蚀、喷沙等相应的的粘固前处理。

另外,陶瓷具半透明性,故除了修复体的配色外,也要根据患者自然牙体色泽选择色彩不同的粘固剂。

如果因牙冠缺损过大而做 “核桩”的,要先涂遮色层后粘固。

    在粘固时要注意严密隔湿,特别是2类嵌体,推荐使用橡皮障。

    粘结剂作为修复体结合到牙釉质上的媒介,具有稳定剩余牙体组织的作用,而粘结操作过程则直接影响到牙体硬组织与陶瓷之间粘结区域的使用寿命。

具较好美学性能的低强度陶瓷必须用复合树脂粘结剂粘固。

    由于树脂粘接剂有2%~4%的聚合收缩,一些患者术后会出现温度刺激下的敏感问题。

其中由于贴面受牵拉的面比较少,所以术后敏感比较小。

嵌体恰恰相反。

内部张力比较大。

如果冠修复后出现敏感等,2~3个月后一般可以消失。

否则可以重新做冠,一般都可以解决问题。

 

    全瓷修复体粘结剂选择和操作基本步骤:

 

     *长石质/硅酸盐类陶瓷,如Vitabloc/Empress/CERECBloc等,用于嵌体、高嵌体、贴面、单冠修复。

    该类材料粘结剂可采用下列材料和方法粘固:

    

(1)复合树脂光固化或双重固化粘结:

临床常用Variolink偶联剂和粘结剂。

准备过程如下:

修复体组织面氢氟酸酸蚀→偶联剂涂布→粘结剂涂布;牙釉质或牙本质预备面酸蚀→牙釉质或牙本质粘结剂涂布;树脂粘结剂粘结固化。

操作需要使用橡皮障隔湿。

    

(2)光固化或双重固化的自粘结复合树脂(贴面不可用)粘结:

常用RelyXUnicem、MultilinkSprint。

操作如下:

修复体组织

    面氢氟酸酸蚀→偶联剂涂布;牙体预备面清洁;树脂粘结。

     *二硅酸锂陶瓷,如e.maxpress/CAD

    该类材料粘固剂可采用:

    

(1)复合树脂粘结剂,常用MultilinkAutomix、Panavia。

过程如下:

修复体氢氟酸酸蚀→偶联剂偶联→牙本质粘结剂粘结。

操作中需要隔湿。

    

(2)自粘结复合树脂,常用RelyXUnicem、MultilinkSprint。

操作如下:

修复体氢氟酸酸蚀→偶联剂处理,牙体组织清洁。

   *玻璃渗透氧化陶瓷,In-CeramSpinell/Alumina/Zirconia,用于修复单冠、三个单位固定桥。

(Spinell仅用于前牙)

粘结剂可采用:

    

(1)自粘结复合树脂,常用RelyXUnicem、MultilinkSprint。

操作如下:

修复体组织面喷砂(50μm的Al2O3颗粒,2.5bar压力)或二氧化硅涂层工艺处理,牙体组织面清洁→粘结剂。

     

(2)自固化复合树脂粘结剂,如MultilinkAutomix、Panavia。

修复体表面喷砂(50μm的Al2O3颗粒,2.5bar压力)和涂瓷处理剂,牙体预备面涂牙本质粘结剂,操作需隔湿。

   *多晶相氧化物陶瓷,In-CeramYZ、In-CeramAL、ProceraZirCAD、Lava、SironainCorisAL、SironainCorisZI等。

用于单冠、固定桥修复。

    该类材料粘结剂可采用:

    自粘结复合树脂,常用RelyXUnicem、MultilinkSprint。

修复体组织面喷砂或二氧化硅涂层工艺处理

    粘接和粘结

    许多种粘接及粘结的技术已被应用于现代全瓷修复中。

    磷酸锌、聚羧酸锌,和常规的玻璃离子粘接剂通过酸碱反应来固化,这些材料会增加粘接剂的酸性而有增加陶瓷修复体表面瑕疵的趋势。

玻璃离子容易早期溶解,会导致粘接剂内部产生促进裂隙生成和扩展的微裂纹。

树脂改良型玻璃离子水门汀通过酸碱反应和光或者化学方式引发聚合。

它综合了传统玻璃离子粘接剂和复合树脂的优点,能够产生更高的强度、断裂韧性及耐磨性。

为了增加玻璃基和氧化铝基陶瓷修复的成功率,推荐使用非酸性粘固剂。

    酸蚀全瓷冠内冠时(比如铸瓷、EMAX时),一定要注意酸蚀时间的要求。

EMAX(铸瓷三代)酸蚀时间不能超过20秒,否则可能会丧失太多内冠材料,(内冠很容易被酸蚀),会降低瓷冠的抗折强度,将来裂纹会出现在酸蚀过的瓷内冠组织面上。

是否可以被酸蚀的标准是是看瓷冠是否含有玻璃成分(硅化合物)。

 

   可被酸蚀的全瓷材料有:

    长石类瓷冠,铸瓷EMPRESS,EMPRESSII,EMAX等。

这时需要氢氟酸酸蚀,硅烷化处理以及树脂类粘接剂。

    不可被酸蚀的全瓷材料有:

    VITAINCERAM的氧化铝全瓷冠和氧化锆类全瓷冠。

这时需要用直径是50微米的氧化铝砂粉喷砂,然后用帕娜碧亚等树脂粘接剂粘接。

    不能用树脂改性玻璃离子或者复合体类的粘接材料粘接此类修复体。

否则会吸水导致瓷裂。

谨记

    对常规玻璃陶瓷修复体而言,粘接技术是取得成功的粘结效果的关键。

运用5%-9.5%的氢氟酸对陶瓷表面的酸蚀处理以及37%磷酸对牙齿结构进行酸蚀,并且应用硅烷偶联剂能够使树脂粘结剂与长石质材料有最高的粘结强度。

长石材料与牙体的化学粘结是通过复合树脂中的硅烷偶联剂来完成。

酸蚀界面的粘结强度可以通过在牙体表面形成深的错综复杂的可供树脂流动并且锁结的外形来得到改善。

对长石质修复体决只能进行酸蚀而不能用喷砂处理来增加内表面的粗糙程度,因为这样会导致磨损及随之产生的体积减小及形态改变。

    复合树脂的压应力(320Mpa)高于磷酸锌(121Mpa),后者支持作用有限。

碎裂及水门汀的溶解可导致微渗漏、边缘着色、牙髓激惹、继发龋、冠脱落以及破裂载荷降低。

粘接型水门汀可增加断裂载荷并提高生存率。

由具有良好的物理特性复合树脂支持的玻璃陶瓷修复体可以承受更高的咀嚼力,并且有更好的临床表现。

  玻璃陶瓷建议使用光固化,双固化以及化学固化型复合树脂进行粘结。

已有报道表明双固化型复合树脂粘结剂和化学固化型复合树脂粘结剂相比,其粘结的长石质嵌体成功率有所降低(VITABLOCS MarkII;VITAZahnfabrik)。

光无法完全透射过陶瓷修复体将会导致底层复合树脂粘结剂聚合不完全,使修复体缺乏支持力。

双固化粘接剂含有化学聚合系统中所包括的过氧化物以及胺组分,同时还有光聚合系统含有的光敏剂。

这两种催化机理要求,为了使粘接剂达到最大的强度和粘结性能,需要减少残留双重粘结剂的量。

自聚时会出现更慢的聚合反应、更高的溶解度及吸水率。

完全依靠双固化复合树脂中的自聚组分,将会导致粘结剂的硬度降低以及过早的失败。

    非粘结型粘固更多依靠宏观的机械固位,而不是粘结固位。

尽管随后出现的粘结技术,边缘线位于釉牙骨质界以下将导致明显的粘结力下降。

因树脂不能渗透入牙骨质,而酸蚀后的牙本质可以,牙龈边缘微机械固位对整体粘结强度的提高作用有限。

当边缘线不位于釉质内时,粘结效果变得不可预测。

    有很多关于不同表面处理方法对于复合树脂粘结剂与氧化铝陶瓷的粘结强度的评价。

用于玻璃陶瓷粘结的酸蚀剂不能使玻璃渗透致密烧结的氧化铝陶瓷表面变得足够粗糙。

一种有效的使玻璃渗透氧化铝陶瓷(In-CeramAlumina;VitaZahnfabrik)变粗糙的方法是通过摩擦涂覆二氧化硅工艺(Rocatec; 3MESPE)。

这种方法是清洁表面后250KPa下在陶瓷表面涂覆110μm高纯度氧化铝(RocatecPre; 3MESPE)14秒,以产生一个均质的粗糙外形。

这伴随着用110μm(RocatecPlus;3MESPE)或者更小的粒度为30μm(RocatecSoft; 3MESPE)的氧化硅改良型高纯度氧化铝进行摩擦化学涂覆。

氧化铝使得其部分表面覆以随后可被硅烷(3MESPESil;3MESPE)调节的SiO2,以与复合树脂进行粘结。

这种摩擦化学工艺对玻璃渗透陶瓷(In-CeramAlumina;VITAZahnfabrik)造成的体积减小是长石基玻璃陶瓷(IPSEmpress;IvoclarVivadent)的1/36,并且不会改变其表面成分。

玻璃浸润氧化铝(In-CeramAlumina;VITAZahnfabrik)的摩擦工艺预处理(Rocatec; 3MESPE)使得树脂粘结的持久性达5年以上。

已发现,与以9.6%HF酸蚀2分钟,以车针打磨联合37%磷酸酸蚀2分钟,以及不进行处理相比,用50μm氧化铝喷砂处理15S是使致密烧结氧化铝内冠(Procera;NobelBiocareA)产生最大粘结强度的最有效的方法。

  据报道,表面处理,包括摩擦二氧化硅涂层工艺(Rocatec; 3MESPE),以250-μm或50-μm氧化铝进行喷砂处理,以50-μm氧化铝喷砂联同以38%氢氟酸酸蚀,或者以钻针打磨对氧化锆(Denzir;DecimA)粘结强度的影响很小。

1例研究表明,摩擦二氧化硅涂层工艺以及树脂粘接剂与氧化锆的初始粘接在模拟老化实验后便失败了,同时另一例研究表明这并没能提高复合树脂的粘接强度。

尽管不会马上显现出来,由喷砂(用50-μm 氧化铝在276KPa下持续5S)造成的损伤削弱了氧化铝及氧化锆陶瓷的疲劳强度。

已经发现许多种粘结剂能够粘结氧化锆全瓷冠(Lava; 3MESPE),包括复合树脂(PanaviaF2.0;Kuraray,Tokyo,Japan),复合体(DyractCemPlus;DentsplyIntl),树脂改良型玻璃离子(RelyXLuting; 3MESPE),以及自粘结型复合树脂(RelyXUnicem; 3MESPE)。

粘结剂的机械性能对玻璃陶瓷修复体很重要,而对于氧化锆全瓷冠,由于其抗折强度高,常规粘接即可。

氧化锆基修复体不需要一个粘接界面来固位。

1

全瓷牙一般折断部位是在边缘较薄处或有裂痕处,故制作过程及试戴过程都禁忌用硬物敲打,以免产生裂纹。

    全瓷内冠调磨时应该选用砂粒较细的车针,而且一定要用慢速手机调磨,但这步最好交给技工完成。

    全瓷修复体的粘固

   

    由于不同系统陶瓷材料性质的不同,应使用配套的粘固剂,并根据产品说明进行酸蚀、喷沙等相应的的粘固前处理。

另外,陶瓷具半透明性,故除了修复体的配色外,也要根据患者自然牙体色泽选择色彩不同的粘固剂。

如果因牙冠缺损过大而做 “核桩”的,要先涂遮色层后粘固。

    在粘固时要注意严密隔湿,特别是2类嵌体,推荐使用橡皮障。

    粘结剂作为修复体结合到牙釉质上的媒介,具有稳定剩余牙体组织的作用,而粘结操作过程则直接影响到牙体硬组织与陶瓷之间粘结区域的使用寿命。

具较好美学性能的低强度陶瓷必须用复合树脂粘结剂粘固。

    由于树脂粘接剂有2%~4%的聚合收缩,一些患者术后会出现温度刺激下的敏感问题。

其中由于贴面受牵拉的面比较少,所以术后敏感比较小。

嵌体恰恰相反。

内部张力比较大。

如果冠修复后出现敏感等,2~3个月后一般可以消失。

否则可以重新做冠,一般都可以解决问题。

 

    全瓷修复体粘结剂选择和操作基本步骤:

 

     *长石质/硅酸盐类陶瓷,如Vitabloc/Empress/CERECBloc等,用于嵌体、高嵌体、贴面、单冠修复。

    该类材料粘结剂可采用下列材料和方法粘固:

    

(1)复合树脂光固化或双重固化粘结:

临床常用Variolink偶联剂和粘结剂。

准备过程如下:

修复体组织面氢氟酸酸蚀→偶联剂涂布→粘结剂涂布;牙釉质或牙本质预备面酸蚀→牙釉质或牙本质粘结剂涂布;树脂粘结剂粘结固化。

操作需要使用橡皮障隔湿。

    

(2)光固化或双重固化的自粘结复合树脂(贴面不可用)粘结:

常用RelyXUnicem、MultilinkSprint。

操作如下:

修复体组织

    面氢氟酸酸蚀→偶联剂涂布;牙体预备面清洁;树脂粘结。

     *二硅酸锂陶瓷,如e.maxpress/CAD

    该类材料粘固剂可采用:

    

(1)复合树脂粘结剂,常用MultilinkAutomix、Panavia。

过程如下:

修复体氢氟酸酸蚀→偶联剂偶联→牙本质粘结剂粘结。

操作中需要隔湿。

    

(2)自粘结复合树脂,常用RelyXUnicem、MultilinkSprint。

操作如下:

修复体氢氟酸酸蚀→偶联剂处理,牙体组织清洁。

   *玻璃渗透氧化陶瓷,In-CeramSpinell/Alumina/Zirconia,用于修复单冠、三个单位固定桥。

(Spinell仅用于前牙)

粘结剂可采用:

    

(1)自粘结复合树脂,常用RelyXUnicem、MultilinkSprint。

操作如下:

修复体组织面喷砂(50μm的Al2O3颗粒,2.5bar压力)或二氧化硅涂层工艺处理,牙体组织面清洁→粘结剂。

     

(2)自固化复合树脂粘结剂,如MultilinkAutomix、Panavia。

修复体表面喷砂(50μm的Al2O3颗粒,2.5bar压力)和涂瓷处理剂,牙体预备面涂牙本质粘结剂,操作需隔湿。

   *多晶相氧化物陶瓷,In-CeramYZ、In-CeramAL、ProceraZirCAD、Lava、SironainCorisAL、SironainCorisZI等。

用于单冠、固定桥修复。

    该类材料粘结剂可采用:

    自粘结复合树脂,常用RelyXUnicem、MultilinkSprint。

修复体组织面喷砂或二氧化硅涂层工艺处理

    粘接和粘结

    许多种粘接及粘结的技术已被应用于现代全瓷修复中。

    磷酸锌、聚羧酸锌,和常规的玻璃离子粘接剂通过酸碱反应来固化,这些材料会增加粘接剂的酸性而有增加陶瓷修复体表面瑕疵的趋势。

玻璃离子容易早期溶解,会导致粘接剂内部产生促进裂隙生成和扩展的微裂纹。

树脂改良型玻璃离子水门汀通过酸碱反应和光或者化学方式引发聚合。

它综合了传统玻璃离子粘接剂和复合树脂的优点,能够产生更高的强度、断裂韧性及耐磨性。

为了增加玻璃基和氧化铝基陶瓷修复的成功率,推荐使用非酸性粘固剂。

    酸蚀全瓷冠内冠时(比如铸瓷、EMAX时),一定要注意酸蚀时间的要求。

EMAX(铸瓷三代)酸蚀时间不能超过20秒,否则可能会丧失太多内冠材料,(内冠很容易被酸蚀),会降低瓷冠的抗折强度,将来裂纹会出现在酸蚀过的瓷内冠组织面上。

是否可以被酸蚀的标准是是看瓷冠是否含有玻璃成分(硅化合物)。

 

   可被酸蚀的全瓷材料有:

    长石类瓷冠,铸瓷EMPRESS,EMPRESSII,EMAX等。

这时需要氢氟酸酸蚀,硅烷化处理以及树脂类粘接剂。

    不可被酸蚀的全瓷材料有:

    VITAINCERAM的氧化铝全瓷冠和氧化锆类全瓷冠。

这时需要用直径是50微米的氧化铝砂粉喷砂,然后用帕娜碧亚等树脂粘接剂粘接。

    不能用树脂改性玻璃离子或者复合体类的粘接材料粘接此类修复体。

否则会吸水导致瓷裂。

谨记

    对常规玻璃陶瓷修复体而言,粘接技术是取得成功的粘结效果的关键。

运用5%-9.5%的氢氟酸对陶瓷表面的酸蚀处理以及37%磷酸对牙齿结构进行酸蚀,并且应用硅烷偶联剂能够使树脂粘结剂与长石质材料有最高的粘结强度。

长石材料与牙体的化学粘结是通过复合树脂中的硅烷偶联剂来完成。

酸蚀界面的粘结强度可以通过在牙体表面形成深的错综复杂的可供树脂流动并且锁结的外形来得到改善。

对长石质修复体决只能进行酸蚀而不能用喷砂处理来增加内表面的粗糙程度,因为这样会导致磨损及随之产生的体积减小及形态改变。

    复合树脂的压应力(320Mpa)高于磷酸锌(121Mpa),后者支持作用有限。

碎裂及水门汀的溶解可导致微渗漏、边缘着色、牙髓激惹、继发龋、冠脱落以及破裂载荷降低。

粘接型水门汀可增加断裂载荷并提高生存率。

由具有良好的物理特性复合树脂支持的玻璃陶瓷修复体可以承受更高的咀嚼力,并且有更好的临床表现。

  玻璃陶瓷建议使用光固化,双固化以及化学固化型复合树脂进行粘结。

已有报道表明双固化型复合树脂粘结剂和化学固化型复合树脂粘结剂相比,其粘结的长石质嵌体成功率有所降低(VITABLOCS MarkII;VITAZahnfabrik)。

光无法完全透射过陶瓷修复体将会导致底层复合树脂粘结剂聚合不完全,使修复体缺乏支持力。

双固化粘接剂含有化学聚合系统中所包括的过氧化物以及胺组分,同时还有光聚合系统含有的光敏剂。

这两种催化机理要求,为了使粘接剂达到最大的强度和粘结性能,需要减少残留双重粘结剂的量。

自聚时会出现更慢的聚合反应、更高的溶解度及吸水率。

完全依靠双固化复合树脂中的自聚组分,将会导致粘结剂的硬度降低以及过早的失败。

    非粘结型粘固更多依靠宏观的机械固位,而不是粘结固位。

尽管随后出现的粘结技术,边缘线位于釉牙骨质界以下将导致明显的粘结力下降。

因树脂不能渗透入牙骨质,而酸蚀后的牙本质可以,牙龈边缘微机械固位对整体粘结强度的提高作用有限。

当边缘线不位于釉质内时,粘结效果变得不可预测。

    有很多关于不同表面处理方法对于复合树脂粘结剂与氧化铝陶瓷的粘结强度的评价。

用于玻璃陶瓷粘结的酸蚀剂不能使玻璃渗透致密烧结的氧化铝陶瓷表面变得足够粗糙。

一种有效的使玻璃渗透氧化铝陶瓷(In-CeramAlumina;VitaZahnfabrik)变粗糙的方法是通过摩擦涂覆二氧化硅工艺(Rocatec; 3MESPE)。

这种方法是清洁表面后250KPa下在陶瓷表面涂覆110μm高纯度氧化铝(RocatecPre; 3MESPE)14秒,以产生一个均质的粗糙外形。

这伴随着用110μm(RocatecPlus;3MESPE)或者更小的粒度为30μm(RocatecSoft; 3MESPE)的氧化硅改良型高纯度氧化铝进行摩擦化学涂覆。

氧化铝使得其部分表面覆以随后可被硅烷(3MESPESil;3MESPE)调节的SiO2,以与复合树脂进行粘结。

这种摩擦化学工艺对玻璃渗透陶瓷(In-CeramAlumina;VITAZahnfabrik)造成的体积减小是长石基玻璃陶瓷(IPSEmpress;IvoclarVivadent)的1/36,并且不会改变其表面成分。

玻璃浸润氧化铝(In-CeramAlumina;VITAZahnfabrik)的摩擦工艺预处理(Rocatec; 3MESPE)使得树脂粘结的持久性达5年以上。

已发现,与以9.6%HF酸蚀2分钟,以车针打磨联合37%磷酸酸蚀2分钟,以及不进行处理相比,用50μm氧化铝喷砂处理15S是使致密烧结氧化铝内冠(Procera;NobelBiocareA)产生最大粘结强度的最有效的方法。

  据报道,表面处理,包括摩擦二氧化硅涂层工艺(Rocatec; 3MESPE),以250-μm或50-μm氧化铝进行喷砂处理,以50-μm氧化铝喷砂联同以38%氢氟酸酸蚀,或者以钻针打磨对氧化锆(Denzir;DecimA)粘结强度的影响很小。

1例研究表明,摩擦二氧化硅涂层工艺以及树脂粘接剂与氧化锆的初始粘接在模拟老化实验后便失败了,同时另一例研究表明这并没能提高复合树脂的粘接强度。

尽管不会马上显现出来,由喷砂(用50-μm 氧化铝在276KPa下持续5S)造成的损伤削弱了氧化铝及氧化锆陶瓷的疲劳强度。

已经发现许多种粘结剂能够粘结氧化锆全瓷冠(Lava; 3MESPE),包括复合树脂(PanaviaF2.0;Kuraray,Tokyo,Japan),复合体(DyractCemPlus;DentsplyIntl),树脂改良型玻璃离子(RelyXLuting; 3MESPE),以及自粘结型复合树脂(RelyXUnicem; 3MESPE)。

粘结剂的机械性能对玻璃陶瓷修复体很重要,而对于氧化锆全瓷冠,由于其抗折强度高,常规粘接即可。

氧化锆基修复体不需要一个粘接界面来固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