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材初验判断标准整理.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484371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51 大小:3.1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药材初验判断标准整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药材初验判断标准整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药材初验判断标准整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药材初验判断标准整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药材初验判断标准整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药材初验判断标准整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1页
药材初验判断标准整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1页
药材初验判断标准整理.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1页
药材初验判断标准整理.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1页
药材初验判断标准整理.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1页
药材初验判断标准整理.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1页
药材初验判断标准整理.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1页
药材初验判断标准整理.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1页
药材初验判断标准整理.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1页
药材初验判断标准整理.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1页
药材初验判断标准整理.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1页
药材初验判断标准整理.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1页
药材初验判断标准整理.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1页
药材初验判断标准整理.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1页
药材初验判断标准整理.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1页
亲,该文档总共5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药材初验判断标准整理.docx

《药材初验判断标准整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药材初验判断标准整理.docx(5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药材初验判断标准整理.docx

药材初验判断标准整理

 

药材初验判断标准整理

 

(资料来源于中药世家)

 

《中国药典》:

大黄

【拼音名】DàiHuánɡ

【英文名】RADIXETRHIZOMARHEI

【来源】本品为蓼科植物掌叶大黄RheumpalmatumL。

、 唐古特大黄RheumtanguticumMaxim。

exBalf。

或药用大黄RheumofficinaleBaill。

的干燥根及根茎。

秋末茎叶枯萎或次春发芽前采挖,除去细根,刮去外皮,切瓣或段,绳穿成串干燥或直接干燥。

【性状】本品呈类圆柱形、圆锥形、卵圆形或不规则块状,长3~17cm,直径3~10cm。

除尽外皮者表面黄棕色至红棕色,有的可见类白色网状纹理及星点(异型维管束)散在,残留的外皮棕褐色,多具绳孔及粗皱纹。

质坚实,有的中心稍松软,断面淡红棕色或黄棕色,显颗粒性;根茎髓部宽广,有星点环列或散在;根木部发达,具放射状纹理,形成层环明显,无星点。

气清香,味苦而微涩,嚼之粘牙,有砂粒感。

【鉴别】

(1)本品横切面:

根木栓层及皮层大多已除去。

韧皮部筛管群明显;薄壁组织发达。

形成层成环。

木质部射线较密,宽2~4列细胞,内含棕色物;导管非木化,常1至数个相聚,稀疏排列。

薄壁细胞含草酸钙簇晶,并含多数淀粉粒。

根茎髓部宽广,其中常见黏液腔,内有红棕色物;异型维管束散在,形成层成环,木质部位于形成层外方,韧皮部位于形成层内方,射线呈星状射出。

粉末黄棕色。

草酸钙簇晶直径20~160μm,有的至190μm。

具缘纹孔、网纹、螺纹及环纹导管非木化。

淀粉粒甚多,单粒类球形或多角形,直径3~45μm,脐点星状;复粒由2~8分粒组。

(2)取本品粉末少量,进行微量升华,可见菱状针晶或羽状结晶。

(3)取本品粉末0。

1g,加甲醇20ml浸渍1小时,滤过,取滤液5ml,蒸干,加水10ml使溶解,再加盐酸1ml,置水浴上加热30分钟,立即冷却,用乙醚分2次提取,每次20ml,合并乙醚液,蒸干,残渣加氯仿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

另取大黄对照药材0。

1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

再取大黄酸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B)试验,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4μl,分别点于同一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为黏合剂的硅胶H薄层板上,以石油醚(30~60℃)-甲酸乙酯-甲酸(15:

5:

1)的上层溶液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

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五个橙黄色荧光主斑点;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橙黄色荧光斑点,置氨蒸气中熏后,日光下检视,斑点变为红色。

【含量测定】照高效液相色谱法(附录ⅥD)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甲醇-0.1%磷酸溶液(85:

1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54nm。

理论板数按大黄素峰计算应不低于1500。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大黄素、大黄酚对照品各5mg,分别置50ml量瓶中,用甲醇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分别精密量取大黄素溶液1ml、大黄酚溶液2ml,分别置25ml量瓶中,加甲醇至刻度,摇匀,即得(大黄素每1ml中含4μg、大黄酚每1ml中含8μg)。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本品粉末(过四号筛)约0.1g[同时另取本品粉末测定水分(附录ⅨH第二法)],精密称定,置50ml锥形瓶中,精密加甲醇25ml,称定重量,加热回流30分钟,放冷,再称定重量,用甲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精密量取续滤5ml,置50ml圆底烧瓶中,挥去甲醇,加2.5mol/L硫酸溶液10ml,超声处理5分钟,再加氯仿10ml,加热回流1小时,冷却,移置分液漏斗中,用少量氯仿洗涤容器,并入分液漏斗中,分取氯仿层,酸液用氯仿提取2次,每次约8ml,合并氯仿液,以无水硫酸钠脱水,氯仿液移至100ml锥形瓶中,挥去氯仿,残渣精密加甲醇10ml,称定重量,置水浴中微热溶解残渣,放冷后,再称定重量,用甲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测定法分别精密吸取上述两种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5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大黄素(C15H10O5)和大黄酚(C15H10O4)的总量不得少于0.05%。

【炮制】大黄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厚片或块,晾干。

酒大黄取净大黄片,照酒炙法(附录ⅡD)炒干。

熟大黄取净大黄块,照酒炖或酒蒸法(附录ⅡD)炖或蒸至内外均呈黑色。

大黄炭取净大黄片,照炒炭法(附录ⅡD)炒至表面焦黑色、内部焦褐色。

【性味】苦,寒。

【归经】归脾、胃、大肠、肝、心包经。

【功能主治】泻热通肠,凉血解毒,逐瘀通经。

用于实热便秘,积滞腹痛,泻痢不爽,湿热黄疸,血热吐衄,目赤,咽肿,肠痈腹痛,痈肿疔疮,瘀血经闭,跌打损伤,外治水火烫伤;上消化道出血。

酒大黄善清上焦血分热毒。

用于目赤咽肿,齿龈肿痛。

熟大黄泻下力缓,泻火解毒。

用于火毒疮疡。

大黄炭凉血化瘀止血。

用于血热有瘀出血症。

【用法用量】3~30g,用于泻下不宜久煎。

外用适量,研末调敷患处。

【注意】孕妇慎用。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防蛀。

【制剂】大黄流浸膏

【摘录】《中国药典》

图:

大黄正品

伪品大黄

  品种较多,外观形状及表面颜色不一,藏边大黄、河套大黄呈类圆锥形,外表红棕色、黄褐色;华北大黄、天山大黄、心叶大黄呈类圆柱形,外表为黄棕色、棕褐色或黑褐色;信州大黄多加工成椭圆形块状,表面棕褐色。

断面大部分无正品的特征,横切面大多无星点;闻之无正品大黄的特异气味,大多气微,口尝味微苦,有的微涩。

  伪品虽与大黄为同科植物,但不具备大黄的各种功效,故不可代替大黄药用,以免误用伪品贻误治疗。

《中国药典》:

太子参

【拼音名】TàiZǐShēn

【英文名】RADIXPSEUDOSTELLARIAE

【别名】孩儿参、双批七、异叶假繁缕

【来源】本品为石竹科植物孩儿参Pseudostellariaheterophylla(Miq.)PaxexPaxetHoffm.的干燥块根。

夏季茎叶大部分枯萎时采挖,洗净,除去须根,置沸水中略烫后晒干或直接晒干。

【性状】本品呈细长纺锤形或细长条形,稍弯曲,长3~10cm,直径0.2~0.6cm。

表面黄白色,较光滑,微有纵皱纹,凹陷处有须根痕。

顶端有茎痕。

质硬而脆,断面平坦,淡黄白色,角质样;或类白色,有粉性。

气微,味微甘。

【鉴别】

(1)本品横切面:

木栓层为2~4列类方形木栓细胞。

皮层薄,仅数列薄壁细胞,切向延长。

韧皮部窄,射线宽广。

形成层成环。

木质部占根的大部分,导管稀疏排列成放射状,初生木质部3~4原型。

薄壁细胞充满淀粉粒和草酸钙簇晶。

(2)取本品粉末1g,加甲醇10ml,温浸,振摇30分钟,滤过,滤液浓缩至1ml,作为供试品溶液。

另取太子参对照药材1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

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μl,分别点于同一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为黏合剂的硅胶G薄层板上,以正丁醇-冰醋酸-水(4:

1:

1)为展开剂,置用展开剂预饱和15分钟的展开缸内,展开,取出,晾干,喷以0.2%茚三酮乙醇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

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性味】甘、微苦,平。

【归经】归脾、肺经。

【功能主治】益气健脾,生津润肺。

用于脾虚体倦,食欲不振,病后虚弱,气阴不足,自汗口渴,肺燥干咳。

【用法用量】9~30g。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防潮,防蛀。

【摘录】《中国药典》

图:

太子参正品

假太子参有数种之多,湖北假太子参最常见的有百合科的粗根宝铎草和石竹科的石生蝇子草,云南则有以石竹科的云南繁缕的根伪充太子参。

1.石竹科植物石生蝇子草SielenetatarinowiiRegel的干燥块根。

单个或数个簇生,呈长圆柱形,多弯曲或稍扭曲,有时具分枝,长2~13cm,直径0.2~0.8cm,顶端具多数疣状突起的茎残基或茎痕。

面粗糙,淡黄色或土黄色。

断面具大的裂隙,黄白色或类白色,类角质。

薄壁组织中不含簇晶。

2.百合科植物宝铎草Disporumsessile(Thunb.)D.Dor.Var.pachyrrhizumHandMazz.的根,多数簇生,圆锥形或细长条形,略弯曲,长3~6cm,直径0.1~0.4cm。

表面淡黄棕色,质硬而脆,有细纵纹。

断面平坦,黄白色,久置灰褐色,折断时常连有细韧的木心。

气微,味淡。

3.石竹科植物云南繁缕StellariayunnanensisFranch的根。

根数个簇生,顶端有疙瘩状茎基,根细纺锤形,长3~9cm,直径0.2~0.4cm,两端细尾状,外表黄白色,有细纵皱。

质脆,断面黄白色,角质样,中柱白色。

《中国药典》:

茯苓

【拼音名】FúLínɡ

【英文名】PORIA

【别名】茯苓个、茯苓皮、茯苓块、赤茯苓、白茯苓

【来源】本品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 Poriacocos(Schw.)Wolf的干燥菌核。

多于7~9月采挖,挖出后除去泥沙,堆置“发汗”后,摊开晾至表面干燥,再“发汗”,反复数次至现皱纹、内部水分大部散失后,阴干,称为“茯苓个”;或将鲜茯苓按不同部位切制,阴干,分别称为“茯苓皮”及“茯苓块”。

【性状】茯苓个:

呈类球形、椭圆形、扁圆形或不规则团块,大小不一。

外皮薄而粗糙,棕褐色至黑褐色,有明显的皱缩纹理。

体重,质坚实,断面颗粒性,有的具裂隙,外层淡棕色,内部白色,少数淡红色,有的中间抱有松根。

无臭,味淡,嚼之粘牙。

茯苓皮:

为削下的茯苓外皮,形状大小不一。

外面棕褐色至黑褐色,内面白色或淡棕色。

质较松软,略具弹性。

茯苓块:

为去皮后切制的茯苓,呈块片状,大小不一。

白色、淡红色或淡棕色。

赤茯苓:

将棕红色或淡红色部分切成块状或片状。

白茯苓:

切去赤茯苓后的白色部分。

【鉴别】

(1)本品粉末灰白色。

不规则颗粒状团块及分枝状团块无色,遇水合氯醛液渐溶化。

菌丝无色或淡棕色,细长,稍弯曲,有分枝,直径3~8μm,少数至16μm。

(2)取本品粉末1g,加丙酮10ml,加热回流10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冰醋酸1ml使溶解,再加硫酸1滴,显淡红色,后变为淡褐色。

(3)取茯苓片或粉末少量,加碘化钾碘试液1滴,显深红色。

【炮制】取茯苓个,浸泡,洗净,润后稍蒸,及时切取皮和块或切厚片,晒干。

【性味】甘、淡,平。

【归经】归心、肺、脾、肾经。

【功能主治】利水渗湿,健脾宁心。

用于水肿尿少,痰饮眩悸,脾虚食少,便溏泄泻,心神不安,惊悸失眠。

【用法用量】9~15g。

【贮藏】置干燥处,防潮。

【备注】

(1)如偏于寒湿者,可与桂枝、白朮等配伍;偏于湿热者,可与猪苓、泽泻等配伍;属于脾气虚者,可与党参、黄耆、白朮等配伍;属虚寒者,还可配附子、白朮等同用。

对于脾虚运化失常所致泄泻、带下,应用茯苓有标本兼顾之效,常与党参、白朮、山药等配伍。

可用为补肺脾,治气虚之辅佐药。

对于脾虚不能运化水湿,停聚化生痰饮之症,可用半夏、陈皮同用,也可配桂枝、白朮同用。

治痰湿入络、肩酸背痛,可配半夏、枳壳同用。

用于心神不安、心悸、失眠等症,常与人参、远志、酸枣仁等配伍。

【摘录】《中国药典》

图:

茯苓正品

茯苓伪品——假茯苓块

[来源]用淀粉或含淀粉较多的植物粉末经加工而成。

[性状]为扁平块片状,大小不一。

淡黄白色或灰白色。

医学'教育网收集整理气微,味淡,嚼之不粘牙。

[鉴别]1.粉末淡黄白色。

淀粉粒众多,单粗圆形、类圆形、半圆形或不规则形,直径3-15μm。

脐点点状、短缝状或星状,层纹隐约可见。

复粒由2~3粒组成。

可见纤维、导管、树脂道、草酸钙方晶及簇晶。

2.取本品小块或粉末少量,加碘化钾碘试液1滴,显蓝黑色。

法半夏 

【英文名】RHIZOMAPINELLIAEPREPARATUM

【来源】本品为半夏的炮制加工品。

【性状】本品呈类球形或破碎成不规则颗粒状。

表面淡黄白色、黄色或棕黄色。

质较松脆或硬脆,断面黄色或淡黄色,颗粒者质稍硬脆。

气微,味淡略甘、微有麻舌感。

【鉴别】

(1)本品粉末淡黄色至黄色。

照半夏项下的〔鉴别〕

(1)项试验,显相同的结果。

(2)取本品粉末2g,加盐酸2ml,氯仿20ml,加热回流1小时,放冷,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无水乙醇0.5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

另取甘草次酸对照品,加无水乙醇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B)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5μl,对照品溶液2μl,分别点于同一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为黏合剂的硅胶GF254薄层板上,以石油醚(30~60℃)-苯-醋酸乙酯-冰醋酸(10:

20:

7:

0.5)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254nm)下检视。

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暗红色斑点。

【炮制】取净半夏,大小分开,用水浸泡至内无干心,取出;另取甘草适量,加水煎煮二次,合并煎液,倒入用适量水制成的石灰液中,搅匀,加入上述已浸透的半夏,浸泡,每日搅拌1~2次,并保持浸液pH值12以上,至剖面黄色均匀,口尝微有麻舌感时,取出,洗净,阴干或烘干,即得。

每100kg净半夏,用甘草15kg、生石灰10kg。

【性味】辛、温。

【归经】归脾、胃、肺经。

【功能主治】燥湿化痰。

用于痰多咳喘,痰饮眩悸,风痰眩晕,痰厥头痛。

【用法用量】3~9g。

【注意】不宜与乌头类药材同用。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防蛀。

【摘录】《中国药典》

图:

法半夏正品

法半夏伪品

水半夏:

天南星科植物鞭檐犁头尖Typhoniumflagelliforme(Lodd.)Blume.的干燥块茎。

性状鉴别要点:

(1)椭圆形、圆锥形或半圆形。

表面不平滑。

(2)顶端有常呈偏斜而稍凸起的叶痕或根痕,根痕不显著。

(3)直径0.5~1.5cm,高0.8~3cm。

犁头尖:

天南星科植物犁头尖Typhonium clivaricatum(L.)Dence.的干燥块茎。

性状鉴别要点:

(1)体积小,长椭圆形、圆锥形,下端稍尖。

(2)表面有稀疏的圆点状根痕,顶端有较大而凸起褐色芽疤。

(3)直径0.3~0.6cm。

《中国药典》:

甘草

【拼音名】GānCǎo

【英文名】RADIXGLYCYRRHIZAE

【来源】本品为豆科植物甘草 GlycyrrhizauralensisFisch.、胀果甘草 GlycyrrhizainflataBat.或光果甘草 GlycyrrhizaglabraL.的干燥根。

春、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晒干。

【性状】甘草:

根呈圆柱形,长25~100cm,直径0.6~3.5cm。

外皮松紧不一。

表面红棕色或灰棕色,具显着的纵皱纹、沟纹、皮孔及稀疏的细根痕。

质坚实,断面略显纤维性,黄白色,粉性,形成层环明显,射线放射状,有的有裂隙。

根茎呈圆柱形,表面有芽痕,断面中部有髓。

气微,味甜而特殊。

胀果甘草:

根及根茎木质粗壮,有的分枝,外皮粗糙,多灰棕色或灰褐色。

质坚硬,木质纤维多,粉性小。

根茎不定芽多而粗大。

光果甘草:

根及根茎质地较坚实,有的分枝,外皮不粗糙,多灰棕色,皮孔细而不明显。

【鉴别】

(1)本品横切面:

木栓层为数列棕色细胞。

皮层较窄。

韧皮部射线宽广,多弯曲,常现裂隙;纤维多成束,非木化或微木化,周围薄壁细胞常含草酸钙方晶;筛管群常因压缩而变形。

束内形成层明显。

木质部射线宽3~5列细胞;导管较多,直径约至160μm;木纤维成束,周围薄壁细胞亦含草酸钙方晶。

根中心无髓;根茎中心有髓。

粉末淡棕黄色。

纤维成束,直径8~14μm,壁厚,微木化,周围薄壁细胞含草酸钙方晶,形成晶纤维。

草酸钙方晶多见。

具缘纹孔导管较大,稀有网纹导管。

木栓细胞红棕色,多角形,微木化。

(2)取本品粉末1g,加乙醚40ml,加热回流1小时,滤过,药渣加甲醇30ml,加热回流1小时,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水40ml使溶解,用正丁醇提取3次,每次20ml,合并正丁醇液,用水洗涤3次,蒸干,残渣加甲醇5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

另取甘草对照药材1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

再取甘草酸铵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2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B)试验,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1~2μl,分别点于同一用1%氢氧化钠溶液制备的硅胶G薄层板上,以醋酸乙酯-甲酸-冰醋酸-水(15:

1:

1:

2)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

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橙黄色荧光斑点。

【含量测定】照高效液相色谱法(附录ⅥD)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甲醇-0.2mol/L醋酸铵溶液-冰醋酸(67:

33:

1)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50nm。

理论板数按甘草酸单铵盐峰计算应不低于2000。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甘草酸单铵盐对照品约10mg,精密称定,置50ml量瓶中,用流动相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每1ml含甘草酸单铵盐对照品0.2mg,折合甘草酸为0.1959mg)。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本品中粉约0.3g,精密称定,置50ml量瓶中,加流动相约45ml,超声处理(功率250W,频率20kHz)30分钟,取出,放冷,加流动相至刻度,摇匀,滤过,即得。

测定法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本品含甘草酸(C42H62O16)不得少于2.0%。

【炮制】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厚片,干燥。

【性味】甘,平。

【归经】归心、肺、脾、胃经。

【功能主治】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

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挛急疼痛,痈肿疮毒,缓解药物毒性、烈性。

【用法用量】1.5~9g。

【注意】不宜与京大戟、芫花、甘遂同用。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防蛀。

【摘录】《中国药典》

图:

甘草正品

伪品刺果甘草:

外观虽也呈圆柱形,但顶端有多数茎残基,表面灰棕色,有纵横纹但不太明显,皮孔横生;横断面灰白色,木部浅黄色,中央有小型的髓,不具备环纹和菊花心这一特征;闻之气微,口尝味苦涩。

伪品甘草(红芪饮片加工品) 为类圆形或椭圆形的厚片,直径0.6~2cm。

外表皮红棕色,可见纵皱纹。

外皮易脱落,剥落处淡黄色。

切面皮部黄白色,木质部淡黄棕色,有放射状纹理,形成层环浅棕色。

气微,味甜,无入喉感。

嚼之微有豆腥味。

《中国药典》:

黄连

【拼音名】HuánɡLián

【英文名】RHIZOMACOPTIDIS

【别名】云连、雅连、川连、味连、鸡爪连

【来源】本品为毛茛科植物黄连CoptischinensisFranch.、三角叶黄连CoptisdeltoideaC.Y.ChengetHsiao或云连CoptisteetaWall.的干燥根茎。

以上三种分别习称“味连”、“雅连”、“云连”。

秋季采挖,除去须根及泥沙,干燥,撞去残留须根。

【性状】味连:

多集聚成簇,常弯曲,形如鸡爪,单枝根茎长3~6cm,直径0.3~0.8cm。

表面灰黄色或黄褐色,粗糙,有不规则结节状隆起、须根及须根残基,有的节间表面平滑如茎杆,习称“过桥”。

上部多残留褐色鳞叶,顶端常留有残余的茎或叶柄。

质硬,断面不整齐,皮部橙红色或暗棕色,木部鲜黄色或橙黄色,呈放射状排列,髓部有的中空。

气微,味极苦。

雅连:

多为单枝,略呈圆柱形,微弯曲,长4~8cm,直径0.5~1cm。

“过桥”较长。

顶端有少许残茎。

云连:

弯曲呈钩状,多为单枝,较细小。

【鉴别】

(1)本品横切面:

味连木栓层为数列细胞。

皮层较宽,石细胞单个或成群散在。

中柱鞘纤维成束,或伴有少数石细胞,均显黄色。

维管束外韧型,环列。

束间形成层不明显。

木质部黄色,均木化,木纤维较发达。

髓部均为薄壁细胞,无石细胞。

雅连髓部有石细胞。

云连皮层、中柱鞘及髓部均无石细胞。

(2)取本品粗粉约1g,加乙醇10ml,加热至沸腾,放冷,滤过。

取滤液5滴,加稀盐酸1ml与含氯石灰少量,即显樱红色;另取滤液5滴,加5%没食子酸乙醇溶液2~3滴,蒸干,趁热加硫酸数滴,即显深绿色。

(3)取本品粉末50mg,加甲醇5ml,加热回流15分钟,滤过,滤液补加甲醇使成5ml,作为供试品溶液。

另取黄连对照药材,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

再取盐酸小檗碱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0。

5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B)试验,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1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苯-醋酸乙酯-异丙醇-甲醇-水(6:

3:

1。

5:

1。

5:

0。

3)为展开剂,置氨蒸气饱和的展开缸内,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

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黄色荧光斑点;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一个黄色荧光斑点。

【炮制】 黄连:

除去杂质,润透后切薄片,晾干,或用时捣碎。

酒黄连:

取净黄连,照酒炙法(附录ⅡD)炒干。

每100kg黄连,用黄酒12.5kg。

姜黄连:

取净黄连,照姜汁炙法(附录ⅡD)炒干。

每100kg黄连,用生姜12.5kg。

萸黄连:

取吴茱萸加适量水煎煮,煎液与净黄连拌匀,待液吸尽,炒干。

每100kg黄连,用吴茱萸10kg。

酒黄连、姜黄连、萸黄连照上述总灰分的方法测定,均不得过4.0%。

【性味】苦,寒。

【归经】归心、脾、胃、肝、胆、大肠经。

【功能主治】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用于湿热痞满,呕吐吞酸,泻痢,黄疸,高热神昏,心火亢盛,心烦不寐,血热吐衄,目赤,牙痛,消渴,痈肿疔疮;外治湿疹,湿疮,耳道流脓。

酒黄连善清上焦火热。

用于目赤,口疮。

姜黄连清胃和胃止呕。

用于寒热互结,湿热中阻,痞满呕吐。

萸黄连舒肝和胃止呕。

用于肝胃不和,呕吐吞酸。

【用法用量】2~5g。

外用适量。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

【备注】

(1)配黄芩、大黄等,能治湿热内蕴之症。

对湿热留恋肠胃,常配合半夏、竹茹以止呕,配木香、黄芩、葛根等以治泻痢。

对热病高热、心火亢盛,有良好疗效,常配合山栀、连翘等同用;对于血热妄行,可配伍黄芩、大黄等同用;对热毒疮疡,可配伍赤芍、丹皮等药同用。

用于胃火炽盛的中消证,可配合天花粉、知母、生地等同用。

外用以黄连汁点眼,可治火盛目赤;涂口。

可治口舌生疮。

【摘录】《中国药典》

图:

鸡瓜连(味连)

图:

雅连

图:

云连

黄连伪品 伪品一 为某种植物的根茎,单枝或不规则分枝,常弯曲,长为2-3厘米,直径0.3-0.6厘米。

表面呈灰褐色或暗褐色,有环节和纵皱纹,散生圆点状徽突起的根痕。

质坚脆,易折断,断面呈黄色、草黄色或黄褐色。

气微臭,味苦,嚼之唾液不染黄。

 

 伪品二 为某种木本植物的茎。

木质,圆柱形,直径约Z厘米。

外皮大都剥落,露出灰褐色的木部,残留外皮浅黄褐色,有约裂纹。

质坚实,断面残黄褐色,有明显的放射状纹理。

气微,味淡。

 

红花

【拼音名】HónɡHuā

【英文名】FLOSCARTHAMI

【别名】草红花

【来源】本品为菊科植物红花CarthamustinctoriusL.的干燥花。

夏季花由黄变红时采摘取管状花,注意勿伤基部的子房,除去杂质,阴干或微火烘干,此时质较软,色深红最佳。

(采收花朵时,应趁早晨露水未干、苞叶锐刺较软时进行,但也不宜过早。

【性状】本品为不带子房的管状花,长1~2cm。

表面红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