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整理的政治50道简答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487609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7.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己整理的政治50道简答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自己整理的政治50道简答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自己整理的政治50道简答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自己整理的政治50道简答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自己整理的政治50道简答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自己整理的政治50道简答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自己整理的政治50道简答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自己整理的政治50道简答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自己整理的政治50道简答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自己整理的政治50道简答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自己整理的政治50道简答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自己整理的政治50道简答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自己整理的政治50道简答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自己整理的政治50道简答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自己整理的政治50道简答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自己整理的政治50道简答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自己整理的政治50道简答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自己整理的政治50道简答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自己整理的政治50道简答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自己整理的政治50道简答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自己整理的政治50道简答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自己整理的政治50道简答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己整理的政治50道简答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自己整理的政治50道简答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1、实事求是的科学含义P50可能是简答题

1941年,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明确地界定了实事求是的科学含义:

“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

我们要从国内外、省内外、县内外、区内外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其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即找出周围事变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

2、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及其相互联系。

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

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四个内容之间的关系是:

实事求是是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

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思想路线的前提和基础。

理论联系实际是思想路线的途径和方;

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思想路线的条件和目的。

3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要意义P52-53

它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过程中的运用、丰富和发展。

它是制定并贯彻执行正确的政治路线的思想基础。

它是加强党的思想作风建设和提高领导能力的重要内容。

第三章

1、近代中国革命的根本任务P65

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和主要矛盾,决定了近代中国革命的根本任务是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从根本上推翻反动腐朽的政治上层建筑,变革阻碍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为建设富强民主的国家、改善人民的生活、确立人民当家做主的政治地位扫清障碍,创造必要的前提。

2、民族资产阶级为何不是革命的主要力量P72辨析

民族资产阶级是一个带有两面性的阶级。

一方面,民族资产阶级既受帝国主义的压迫,又受封建主义的束缚,他同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有矛盾,是革命的力量之一。

另一方面,由于它在经济上和政治上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没有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勇气,在革命的关键时刻表现出明显的动摇性。

民族资产阶级的这种两面性,决定了它在一定时期中和一定程度上能够参加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而另一时期,又有跟在官僚资产阶级后面反对革命的危险。

因此,它虽然也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之一,但既不能充当革命的主要力量,更不可能是革命的领导力量。

3、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的比较P75

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性质不同。

新民主主义革命仍然属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的范畴,它是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在政治上争取和联合民族资产阶级去反对共同的敌人;

在经济上保护民族工商业,容许有利于国计民生的私人资本主义的发展,它要建立的无产阶级领导的各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而不是无产阶级专政。

社会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性质的革命,它所要实现的目标是消灭资本主义剥削制度和改造小生产的私有制。

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革命又是互相联系、紧密衔接的,中间不容横插一个资产阶级专政。

4、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纲领的主要内容P76-79

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是:

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建立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共和国。

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是:

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官僚资产阶级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

新民主主义的文化纲领是:

新民主主义文化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第4章主观考题出题可能性小

1、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和主要矛盾P90-P91

性质: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56年底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是我国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过渡的时期。

这一时期,我国社会的性质是新民主主义社会。

主要矛盾:

中国社会的阶级构成主要有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其他城市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等基本的阶级力量。

由于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既可以自发的走向资本主义,也可以被引导走向社会主义,其本身并不代表一种独立的发展方向。

因此,这三种基本的经济成分及与之相联系的三种基本的阶级力量之间的矛盾,就集中体现为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条道路,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两个阶级的矛盾。

随着土地改革的基本完成,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逐步成为国内的主要矛盾。

2、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P93

1953年6月,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正式提出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同年12月形成了关于总路线的完整表述: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

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3、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经验P102-104(论述题)

1坚持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

实践证明,党坚持社会主义改造与社会主义工业化同时并举的方针,对于在深刻的社会变革中保持社会稳定,促进生产力发展,逐步改善人民生活,推动社会进步,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采取积极引导、逐步过渡的方式。

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都采取了区别对象,用不同的办法积极引导、逐步过渡的方式。

中国的这场巨大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不仅没有对生产力的发展造成破坏,而且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3用和平方法进行改造。

在社会主义改造之前,无论是资本主义工商业,还是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所有制,都具有私有制的性质。

和平改造解决了诸如实现社会变革与经济发展、和平过渡与消灭剥削这类通常难以解决的矛盾问题。

当然,也出现了一些失误和偏差。

主要是1995年的夏季以后,农业合作化以及对手工业和个体工商业的改造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形式也过于单一,以致在长期间遗留了一些问题。

但是,不能因为出现这些失误而否定社会主义改造的伟大意义。

第五章

1、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内涵P117-118

邓小平对提出的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论断: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所作的概括,一方面强调必须集中力量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另一方面指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手段和目的。

它的基本内涵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纳入社会主义的本质。

这是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一个十分明显和突出的特点。

首先,从中国的具体国情看,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其次,从时代特征看,和平和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

最后,发展生产力还有一个解放生产力的问题。

2突出强调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指出了社会主义的发展目标,并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阐明了实现这个目标的途径。

首先,邓小平从中国的具体国情出发,把实现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的结合。

其次,在中国的具体条件下,在社会生产力还没有充分发展以前,仍然会在一定范围内和一定程度上存在剥削现象和出现两极分化的可能性。

最后,社会主义的本质和优越性将伴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主义社会由低级到高级、由不完善到逐步完善的发展过程而逐步地得到充分体现。

2、如何理解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P126-127

①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大力促进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是中国共产党站在时代前列,保持先进性的根本体现和根本要求。

②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总的目标是改造落后生产力,提升传统生产力,发展先进生产力,最终整体达到发达的生产力水平。

③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是同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的不断完善密切地联系在一起的。

党要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要使生产关系与上层建筑的各个方面不断体现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④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必须充分发挥全体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不断的提高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劳动群众以及全体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不断提高他们的劳动技能和创造技能。

⑤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还必须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努力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

第六章

1、如何正确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P137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是指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即从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有两次含义:

第一,就其性质来说,我国已进入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脱离社会主义;

第二,就其发展程度来说,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决不可超越阶段。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区别P137-138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继新民主主义社会后的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它同新民主主义社会因为都存在多种经济成分而有某些相似之处,但却在社会性质上存在着明显的区别。

从经济基础方面看,它们之间的根本区别在于:

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是否成为社会经济的主体,从而整个经济社会生活是否牢牢建立在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上。

新民主主义社会公有制经济虽然处于领导地位,但不是社会经济的主体。

因此这个时期社会的阶级关系主要矛盾和由此决定的根本任务也不同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虽然发展程度还比较低,但它毕竟属于社会主义制度已经确立起来了的新社会的范畴。

而新民主主义社会则属于社会主义社会制度还没有建立、正在为进入社会主义社会而过渡的历史阶段。

3、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的关系P151

1实现共产主义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最高纲领,同时在革命和建设的不同发展阶段,党也制定了最低纲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纲领,就是党在现阶段的最低纲领。

2最高纲领与最低纲领既有区别,又有联系,辩证统一于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的全部历史过程。

最高纲领为最低纲领的制定指明前进方向;

最低纲领为最高纲领的实现准备必要的条件。

3科学阐明和正确处理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是中国共产党在理论上政治上清醒和成熟的重要标志。

4、十八大提出全面建成小康审核的新要求

第七章

1、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P168

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改革、发展、稳定三者是统一的。

它们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

1只有坚定不移地推进发展,才能不断增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更好地解决前进中的矛盾和问题;

2只有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才能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3只有坚定不移地维护稳定,才能不断为改革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

2、党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经验和主要原则P169

①保持改革、发展、稳定在动态中的相互协调和相互促进。

②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

③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

要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工作路线,要坚持给人民群众以看得见实际利益的工作原则,要坚持以着力解决人民群众生活中面临的实际问题为工作重点。

第八章

4、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内涵P182

邓小平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奠基人。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具有丰富的内涵:

1突破了过去公认的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师代表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经济制度本质属性的观念,认为它们都是经济手段。

2计划和市场作为调节经济的两种手段,它们对经济活动的调节各有自己的优势和长处,在社会化大生产和存在着复杂经济关系的条件下,市场经济对促进经济发展具有更强的适应性、更显著的优势和较高的效率。

两者也都有自身的不足和缺陷,如计划经济不能有效解决效率和激励的问题,市场经济的自发性、盲目性会引发恶性竞争、短期行为、道德缺失等。

3市场经济作为资源配置的一种方式本身不具有制度属性,但是,它与社会主义相结合而形成的经济体制则必须体现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特征。

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P184

1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

2在分配制度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3在宏观调控上,以实现最广大劳动人民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社会主义国家能够把人民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结合起来,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更好的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

6、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基本依据P185-187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提出,表明我们党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坚持从中国的实际出发解决问题,因此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有了越来越清晰的认识。

确立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其基本依据是:

①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区别于资本主义的本质特征,是劳动人民当家作主的经济基础,也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

②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还不发达,生产社会化的程度还不高,发展还很不平衡,需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以适应生产力的要求。

3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

7、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P189

1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公有资产占优势,要有量的优势,更要注重质的提高。

2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就国民经济整体而言的。

公有制经济所占的比重,会在不同地方、不同产业有所差异。

3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

8、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多种分配方式的内容P195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个人收入分配实行的是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这是由社会主义公有制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的。

前者是实行按劳分配的所有制基础,后者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

2按劳分配是指根据各尽其能的原则,按照个人贡献的大小和能力的高低获得消费品的分配方式,它是对几千年来的剥削关系的否定。

3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对于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性质具有重要的意义:

只有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才能体现公有制主体地位的最终实现和社会主义初级阶级基本经济制度的社会主义性质;

才能保证人们相互之间在平等的经济关系基础上建立和谐的经济利益关系;

才能保证向共同富裕这一目标前进。

4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是收入分配制度的一大特点。

按劳分配以外的多种分配方式,其实质就是按对生产要素的占有情况进行分配。

9、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总体目标P206

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总体目标是:

到2020年,使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国家安全的能力显著增强,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研究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取得一批在世界上具有影响的科学技术成果,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为在本世纪中叶成为世界科技强国奠定基础。

第9章出题热点章节

1、人民民主专政的中国特色P223

人民民主专政是适合中国国情和革命统一的一种形式,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1从政权组成的阶级结构来看,参加国家政权的群体更广泛,最广大的人民都享有民主,只对极少数人实行专政;

2从党派之间的关系看,实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于政治协商;

3从概念表述上看,人民民主专政的提法更全面,更明确地表示出人民民主和人民专政这两个相互联系的方面。

2、人民政协的主要职能P229

团结和民主事人民政协的两大主题。

人民政协的主要职能是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

1人民政协的政治协商时中国共产党领导多党合作的重要体现,是党和国家实行科学民主决策的重要环节,是党提高执政能力的重要途径。

2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是我国社会主义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基础上通过提出意见、批评、建议的方式进行的政治监督。

3人民政协的参政议政是人民政协履行职能的重要形式,也是党政领导机关经常听取参加人民政协的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的意见和建议,切实做好工作的有效方法。

3、依法治国的科学内涵P236

深刻理解依法治国的科学内涵,应注意把握:

①依法治国的主体是党领导下的人民群众,也就是党领导人民实行依法治国。

②依法治国的客体是国家事务、经济文化事业和社会事务。

③依法治国就是要保证对所有这些事业、事务的管理工作都要依法进行。

④依法治国所依之法,最重要的是宪法和法律。

我国宪法和法律体现了党的主张和人民利益、人民意志的统一。

4、依法治国的重要意义P236-237

依法治国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显著标志,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第一,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的重大转变,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第二,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保证。

第三,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客观需要。

第四,依法治国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第十章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地位(必修坚持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P250-251

在当代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和谐文化,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社会主义社会是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社会。

只有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都搞好,使它们相互促进、协调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才能顺利推进,社会主义建设的目标才能实现。

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凝集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重要标志。

在当代社会,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任何社会的生存和发展,都需要一种普遍的社会认同和凝聚力,以维护社会的协调与稳定。

这种认同和凝聚力主要来自文化。

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能够提高人们的科学文化水平,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大量的科技人才和科技成果,能够提高劳动者的科学文化素质,开发人的智力资源。

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的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从思想上保证了现代化建设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P251

根本任务:

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着力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切实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方针P253-254

1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2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3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不断推进文化创新。

4坚持立足当代有继承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立足本国又充分吸收世界优秀文化成果。

5坚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

4、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意义P261-262

1荣辱观是人们对荣誉和耻辱的根本看法和态度。

树立正确的荣辱观,是形成良好社会风气的重要基础。

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对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的精辟概括,是对新时期社会主义道德的系统总结,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2社会主义荣辱观旗帜鲜明地指出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应当坚持和提倡什么、反对抵制什么,为全体社会成员判断得失、作出道德选择、确定价值取向,提供了基本的价值准则和行为规范,为我国公民道德建设树起了新的标杆。

3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对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全面系统、准确通俗的表述。

“八荣八耻”涵盖了个人、集体、国家三者之间的关系,涉及人生态度、社会风尚等方方面面,体现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体现了依法治国同以德治国的结合,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对新形势下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将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十一章

1、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涵义P276

1一是要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性质。

2二是要正确把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关系。

3三是要正确把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系。

两者相互包含、相辅相成。

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意义P278-279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意义:

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1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2是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3是对共产党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党执政理念的升华。

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意义P280

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四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及时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部署,有利于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2使社会更加和谐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标志,切实做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工作,有利于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切实维护和促进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确保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

3促进社会和谐是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所在,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任务落实到实处,有利于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4社会和谐是应对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