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工程施工技术措施标准范本.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487871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9.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气工程施工技术措施标准范本.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电气工程施工技术措施标准范本.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电气工程施工技术措施标准范本.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电气工程施工技术措施标准范本.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电气工程施工技术措施标准范本.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电气工程施工技术措施标准范本.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电气工程施工技术措施标准范本.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电气工程施工技术措施标准范本.docx

《电气工程施工技术措施标准范本.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气工程施工技术措施标准范本.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电气工程施工技术措施标准范本.docx

电气工程施工技术措施标准范本

 

解决方案编号:

LX-FS-A46388

电气工程施工技术措施标准范本

Inthedailyworkenvironment,plantheimportantworktobedoneinthefuture,andrequirethepersonneltojointlyabidebythecorrespondingproceduresandcodeofconduct,sothattheoverallbehaviororactivityreachesthespecifiedstandard

 

编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

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A4打印/新修订/完整/内容可编辑

 

编写:

xxxxx

审核:

xxxxx

电气工程施工技术措施标准范本

使用说明:

本解决方案资料适用于日常工作环境中对未来要做的重要工作进行具有统筹性,导向性的规划,并要求相关人员共同遵守对应的办事规程与行动准则,使整体行为或活动达到或超越规定的标准。

资料内容可按真实状况进行条款调整,套用时请仔细阅读。

  1、防雷与接地工程

  防雷与接地工程施工执行质量标准:

  《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92。

  依工程设计证书知:

本工程属一类防雷建筑物,应按一类建筑物设防。

  1.1接地装置施工方案

  土建施工时,与土建密切配合,利用建筑物地板内结构钢筋做综合接地装置。

一般是在作为防雷引下线的柱子位置处,将底板内结构钢筋焊接,并与上面作为引下线的柱中钢筋焊接。

施工完毕,进行接地电阻测试,要求实测接地电阻≤4Ω,并及时做好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1.2接地引下线施工方案

  1.2.1利用柱内二根主钢筋作引下线,其间距不大于18M。

施工时,配合土建,按设计要求找出全部钢筋的位置,用油漆做好标记,保证每层钢筋上、下进行贯通性连接,随着钢筋专业逐层串联焊接至顶层,在首层及顶层用不小于12MM直径的钢筋将两根主筋进行连接。

  1.2.2接地引下线上部(屋顶上)与接闪器相连的钢筋必须焊接,不能采用绑扎连接,焊接长度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6倍,并应两面施焊。

  1.2.3在距护坡1.8M处的柱(或墙)的外侧,用角钢或扁钢制作的预埋连接板与柱(或墙)的主筋进行焊接,再用引出连接板与预埋连接板相焊接,引至墙体的外表面,作为接地电阻测试点。

  1.3屋面防雷施工方案

  屋面防雷由避雷网、避雷带和避雷针组成。

  本工程属一级防雷建筑物,防直击雷的接闪器应采用装设在屋角,屋脊、女儿墙或屋檐上的避雷带,并在屋面上装设不大于10M×10M的网格。

凸出屋面的物体应沿其顶部四周装设避雷带,在屋面接闪器保护范围外的物体应装接闪器,并和屋面的防雷装置相连。

  因整个现浇屋面板的钢筋都是连成一体的,故采用明装避雷带和暗装避雷网结合的方法,是最好的防雷措施。

  避雷网施工方案:

利用建筑物屋面板内钢筋作为接闪装置,与土建密切配合,现浇混凝土屋面板其网格均不大于10M×10M,将板与板间的甩头钢筋做成可靠的连接或焊接,保证整个现浇屋面板的钢筋都是连成一体的,同时将避雷网、引下线和接地装置三部分组成一个整体较密的钢铁大网笼。

具体做法参见《建筑电气安装工程图集》JD10-101。

  避雷带施工方案:

⑴避雷带采用镀锌圆钢,支持支架采用镀锌扁钢,使用前,先进行调直加工,然后将调直后的圆钢或扁钢,运到安装地点,提升到建筑物的顶部,顺直沿支持支架的路径进行敷设。

  ⑵支持支架的安装:

在直线段两端点(即弯曲处的起点)拉通线,确定好中间支架的位置,中间支架的间距为1-1.5M,相互间距离应均匀分布,在转弯处支架的间距为0.5M(距转弯中点的距离为0.25M),支持支架的尾部须开鱼尾口。

  ⑶避雷带与支持支架的连接:

避雷带必须使用镀锌扁钢卡子卡固在镀锌支持铁件上,严禁将避雷带焊接在支持铁件上,具体做法详见《92DQ13》中的13-18、19。

  ⑷避雷带在转角处应随建筑造型弯曲,一般不宜小于90°,弯曲半径不宜小于圆钢直径的10倍,绝对不允许弯成直角。

避雷带通过建筑物伸缩沉降缝处,将避雷带向侧面弯成半径为100MM的弧形,且支持卡子中心距离建筑物边缘距离减至400MM。

  ⑸突出屋顶上的所有金属管道及构件、避雷针等必须与避雷带(网)焊接成一个整体。

做法参见《92DQ13》中的13-12、13。

  避雷针施工方案:

避雷针在屋面安装时,可先组装好避雷针,在避雷针支座地板上相应的位置,焊上一块肋板,再将避雷针立起、找直、找正后进行焊接,然后加以校正,焊上其它三块肋板,具体做法参见《92DQ13》中的13-15。

  质量要求:

⑴避雷针安装要牢固,并与引下线焊接牢固,与避雷带(网)焊成一个整体。

  ⑵避雷针安装后针体应垂直,其允许偏差不应大于顶端针杆的直径。

  2、电气配管工程

  本工程执行的质量标准:

  《建筑电气安装工程质量检查验收标准》GBJ303-88。

  2.1材料

  本工程所使用的管材、管件、标准件、焊条均要有产品合格证,并符合设计要求。

  2.2暗管敷设基本要求。

  2.2.1暗配管宜沿最近的线路敷设,并应减少弯曲,埋入墙或混凝土内的管子,离表面的净距不应小于15MM。

  2.2.2进入落地式配电箱的管路,排列应整齐,管口应高出基础面不小于50MM。

  2.2.3埋入地下的管路不宜穿过设备基础,在穿过建筑物基础时,应加保护管。

  2.3管与管的连接:

  管径20MM及其以上钢管用管箍连接,接头应牢固紧密。

  2.3.1管路超过下列长度,应加装接线盒。

无弯时,45M;在弯时30M;有两弯时20M;有三弯时12M。

  2.3.2管路垂直敷设时,根据导线截面设置接线盒距离50MM攩2攪及以下为30M;70-90MM攩2攪哩,为20M;120--240MM攩2攪时,为18M。

  2.3.3暗敷设方式。

  ⑴在砌加气混凝土块墙时做管道敷设立管时时,该管最好放在墙心;管口向上者要堵好,短管入盒、箱可不套丝;可用跨接线焊接固定。

  ⑵现浇混凝土楼板配管。

  先找灯位,根据房间四周的厚度,弹出十字线,将堵好的盒子固定牢,然后敷管,有两个以上盒子时,要拉直线。

  2.3.4变形缝处理。

  变形缝处理做法:

变形缝两侧各预埋一个接线箱,先把管的一端固定在接线箱上。

另一侧接线箱底部的垂直方向开长孔,其孔径长宽尺寸不小于被接入管直径的2倍。

  2.3.5地线焊接。

  管路应作整体接地连接,穿过建筑物变形缝时,应有接地补偿装置。

如采用跨接方法连接,跨接地线两端焊接不得小于该跨线截面的6倍,焊缝均匀牢固,焊接处要清除药皮,刷防锈漆。

  要求:

⑴所有的暗配管要及时做好隐蔽工程检查验收记录。

⑵配管施工过程中,要分部进行质量检验评定,按不同检查部位、内容进行检查。

  3、管内穿线工程

  管内穿线工程执行的质量标准:

  《电气安装工程质量评定标准》GBJ303-88。

  3.1材料

  绝缘导线:

导线的规格、型号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并有出厂合格证;

  3.2施工条件

  3.2.1建筑的结构及土建施工作业完成。

  3.2.2经检查配管符合设计要求,并办完隐预检查手续。

  3.3.1导线连接:

  导线连接应满足的要求:

导线接头不能增加电阻值;受力导线不能降低原机械强度;不能降低绝缘强度。

  本工程2.5MM攩2攪以下的导线采用新型安全型压线帽连接方法。

  3.3.2线路检查及绝缘遥测

  3.3.2.1线路检查:

  接、焊、包全部完成后,应进行自检和互检;检查导线接、焊、包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及有关施工验收规范及质量验评标准的规定。

不符合规定时应立即纠正,检查无误后再进行绝缘遥测。

  3.3.2.2绝缘摇测:

  照明线路的绝缘遥测一般选用500V,量程为0-500兆欧的兆欧表。

  测量线路的绝缘电阻时,将兆欧表“E”和“L”两个端子分别接于被测的线路导线两端上,将灯头盒内的导线分开,开关盒内的导线接通,在开关箱处将干线和支线分开,一人遥测,一人读数记录,摇动速度应保持在120r/min左右,读数应以约一分钟后的读数为准。

  照明线路的绝缘电阻值不小于0.5兆欧。

  动力线路的绝缘电阻值不小于1兆欧。

  所有线路必须在施工完毕时进行绝缘电阻摇测,摇测合格后,及时填写“绝缘电阻测试记录”。

  4、配电箱、配电盘安装工程

  4.1材料

  4.1.1铁制配电箱(盘):

箱体应有一定的机械强度,周边平整无损伤,油漆无脱落,二层底板厚度不小于1.5MM,箱内各种元器件应安装牢固,导线排列整齐,压接牢固,并有产品合格证。

  绝缘导线:

导线的规格、型号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并有产品合格证。

  4.2配电箱(盘)体的固定

  4.2.1明装挂式配电箱采用金属膨胀螺栓在加气混凝土砌块墙固定,经弹线定位后准确找出固定点位置,用冲击钻在固定点位置钻孔,其孔径应刚好将金属膨胀部分塞入墙内,且孔洞应平直,不得歪斜,将暗配管内的支路电线绑扎成束,分清支路和相序,在箱(盘)找准位置后,将导线端头引至箱内,逐个剥削导线端头,逐个压接在器具上,将保护接地压在明显的地方。

并将箱调整后固定。

  4.2.2暗装配电箱的固定:

根据预留孔洞尺寸,先将箱体找好标高及水平尺寸,并将箱体固定好,然后用水泥砂浆填实周边并抹齐平。

待水泥砂浆凝固后,结合土建进度再安装盘面和贴脸,如箱底和外墙平齐时,应在外墙固定金属网后再做墙面抹灰,不得在箱底板上抹灰。

  4.2.3盘面固定

  盘面的安装要求平整,周边间隙均匀对称,贴脸平面规正,螺丝垂直受力均匀。

  4.2.4绝缘摇测

  配电箱(盘)全部电器安装完毕后,用500V兆欧表对线路进行绝缘摇测。

摇测项目包括相线与相线之间,相线与零线之间,相线与地线之间,零线与地线之间。

两人进行摇测,同时做好记录,做为技术资料存档。

  配电箱安装质量要求:

  ⑴箱、盘、板的垂直度:

体高50CM以下允许偏差1.5MM;

  体高50CM以上允许偏差3MM。

  ⑵回路编号齐全、正确、字迹清晰。

  ⑶箱体内外整洁。

  ⑷保护接地线(PE线)连接正确,无遗漏。

  5、灯具、开关、插座控制箱安装工程

  5.1灯具安装

  材料:

所有灯具必须有产品合格证,其型号、规格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国家标准的规定。

  日光灯相线应接镇流器一端,不能接反。

新型的节能型镇流器应按其说明书要求接线。

  灯具安装完毕要逐个试亮,试亮工作必须是在各分支线路的绝缘电阻摇测合格后进行。

试亮时,要使用临时电源只给试亮的分支线路送电,临时电源与分支线路的连接处要设置漏电保护器加以保护。

  5.2开关、插座、控制箱的安装

  材料:

各种开关、插座、控制箱均必须有产品合格证,其型号、规格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开关安装:

所有开关均要按“上开下关”方向安装;所有开关必须控制相线。

开关安装位置要求:

一般水平距门边框300MM,高度为地平以上1.4M,均以开关中心计算。

  插座安装:

普通插座距地面0.5M,插座接线要求为:

单相两孔为“左零右相”或“下零上相”,单相三孔为“左零右相中间地(PE),三相四孔为“左A右B下C上地(PE)”,凡单相三孔插座中的接地端子均要接保护接地(PE),并采用黄绿双色线。

插座安装时,要留有10CM左右维修用线,不要留线过短。

  开关、插座安装质量要求:

水平并列高差不大于0.5MM;同一场所的高差不大于5MM;面板垂直度不大于0.5MM,所有导线的压接要紧密,无松动现象。

  5.3控制箱的安装:

  控制箱的规格型号要符合设计要求,并有产品合格证。

  安装后根据施工图要求,检查其安装位置是否符合要求;根据系统图检查其型号、规格是否符合要求,摇测其绝缘,所有回路均要在1兆欧以上,根据系统图的控制原理,空载通电试验,检查其控制性能是否与设计要求相符;

  摇测被控设备的绝缘情况,其绝缘电阻要在1兆欧以上,检查设备要运转自由,无阻碍现象;

  控制箱,固定要平正、牢固。

控制箱固定好后,即可将电源及负载线分别压接好,保护接地线(PE)正确压接好;

  核对导线连接是否正确无误,确定无误后送电试运行;

  将设备名称、编号等填写在卡片框内卡片上,填写内容要清楚明了,与设备规格型号相一致。

请在该处输入组织/单位名称

PleaseEnterTheNameOfOrganization/OrganizationHere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