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专项训练溶液的浓度培优单元测试题A卷含答案解析.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488374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40 大小:232.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化学专项训练溶液的浓度培优单元测试题A卷含答案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中考化学专项训练溶液的浓度培优单元测试题A卷含答案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中考化学专项训练溶液的浓度培优单元测试题A卷含答案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中考化学专项训练溶液的浓度培优单元测试题A卷含答案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中考化学专项训练溶液的浓度培优单元测试题A卷含答案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中考化学专项训练溶液的浓度培优单元测试题A卷含答案解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0页
中考化学专项训练溶液的浓度培优单元测试题A卷含答案解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0页
中考化学专项训练溶液的浓度培优单元测试题A卷含答案解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0页
中考化学专项训练溶液的浓度培优单元测试题A卷含答案解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0页
中考化学专项训练溶液的浓度培优单元测试题A卷含答案解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0页
中考化学专项训练溶液的浓度培优单元测试题A卷含答案解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0页
中考化学专项训练溶液的浓度培优单元测试题A卷含答案解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0页
中考化学专项训练溶液的浓度培优单元测试题A卷含答案解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0页
中考化学专项训练溶液的浓度培优单元测试题A卷含答案解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0页
中考化学专项训练溶液的浓度培优单元测试题A卷含答案解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0页
中考化学专项训练溶液的浓度培优单元测试题A卷含答案解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0页
中考化学专项训练溶液的浓度培优单元测试题A卷含答案解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0页
中考化学专项训练溶液的浓度培优单元测试题A卷含答案解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0页
中考化学专项训练溶液的浓度培优单元测试题A卷含答案解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0页
中考化学专项训练溶液的浓度培优单元测试题A卷含答案解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0页
亲,该文档总共4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化学专项训练溶液的浓度培优单元测试题A卷含答案解析.docx

《中考化学专项训练溶液的浓度培优单元测试题A卷含答案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化学专项训练溶液的浓度培优单元测试题A卷含答案解析.docx(4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考化学专项训练溶液的浓度培优单元测试题A卷含答案解析.docx

中考化学专项训练溶液的浓度培优单元测试题A卷含答案解析

中考化学专项训练:

溶液的浓度培优单元测试题(A卷)含答案解析

一、初中化学溶液的浓度选择题

1.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根据图象及相关知识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t2℃时,a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等于c物质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B.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从t1℃升高到t2℃时,所得物质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a>b

C.t1℃时,100ga、c两物质的溶液中,含a、c的质量相等

D.t2℃时,等质量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温度降低到0℃时,所得溶液中溶剂质量最多的是c

【来源】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2019届中考化学一模试卷

2.20℃时,往100g硝酸钾溶液中加入20g硝酸钾,充分搅拌,硝酸钾部分溶解。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硝酸钾的溶解度变大B.溶质的质量分数保持不变

C.所得溶液是饱和溶液D.所的溶液的质量为120g

【来源】2014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福建莆田卷)化学(带解析)

3.下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10℃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浓度相同

B.保持20℃,蒸发溶剂可使接近饱和的乙溶液变成饱和溶液

C.30℃时,将40g甲物质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溶液的质量为80g

D.10℃时,将两种饱和溶液升温至30℃,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都增大

【来源】2015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重庆B卷)化学(带解析)

4.右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b>c

B.t2℃时,将50ga物质放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恰好得到a的饱和溶液(a物质不含结晶水)

C.将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关系b>c=a

D.将c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降温的方法

【来源】[首发]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2017届九年级中考模拟(5月)化学试题

5.下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50℃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B>C

B.50℃时,把50gA放入50g水中能得到A的饱和溶液,其中溶质与溶液质量比为1∶3

C.将50℃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度20℃时,这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B>C=A

D.将C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降温的方法

【来源】2013届北京市海淀区中考一模化学试卷(带解析)

6.20℃时,取甲、乙、丙、丁四种纯净物各20g,分别加入到四只各盛有50g水的烧杯中,充分溶解后的情况如下表所示,该温度下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物质

未溶解固体的质量/g

4.2

2

0

9.2

A.所得四杯溶液都是饱和溶液

B.丁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最大

C.20℃时四种物质溶解度的关系为:

丁>甲>乙>丙

D.所得溶液的质量关系为:

丙>乙>甲>丁

【来源】宁夏银川九中英才学校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

7.常温下向一定质量的石灰石中逐滴加入稀盐酸,充分反应(忽略挥发)。

下列图象正确的是

A.

B.

C.

D.

【来源】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2019届九年级中考模拟二化学试题

8.以下关于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A.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B.溶液一定是无色的

C.配置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一般步骤为计算、称量、溶解、装瓶存放

D.若100g水中溶解了10g氯化钠固体,则此时所得氯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

【来源】【区级联考】山东省济南市天桥区2019届中考化学一模试卷

9.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t1℃时,A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30%

B.t2℃时,A、B的溶液蒸发掉等质量的水,A析出的晶体多

C.将C的饱和溶液从t2℃降低到t1℃,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

D.从B的溶液中得到B,通常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

【来源】河南省商丘市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

10.固体物质W在水、乙醇两种溶剂中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右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物质w在乙醇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

B.t1℃时,物质w在水中的溶解度小于在乙醇中的溶解度

C.将t2℃时物质w的水溶液降温至t1℃有晶体析出

D.t2℃时,物质w在水中与在乙醇中的溶解度都为mg

【来源】2012年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中考一模化学试题(带解析)

11.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升高温度可使接近饱和的C溶液变为饱和

B.当A中含有少量B时,可以通过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A

C.t1℃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C>B>A

D.将t2℃时A、B、C的饱和溶液同时降温至t1℃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C>B>A

【来源】江苏省连云港市2018届九年级招生统一文化模拟考试化学试题

12.盐场晒盐后得到的卤水中含有MgCl2、KCl和MgSO4等物质,它们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MgSO4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先增大后减小

B.t2℃时,200gMgCl2的饱和溶液中含有100gMgCl2

C.t1℃时,等质量的KCl和MgSO4的溶液中所含溶质质量一定相等

D.将t1℃时KCl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溶液由饱和变为不饱和

【来源】2015届江苏省无锡市北塘区九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带解析)

13.物质甲与乙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常温下,乙易溶于水

B.t2℃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比乙的饱和溶液大

C.从t2℃降至t1℃,甲溶液中有晶体析出

D.甲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程度比乙的大

【来源】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实验初中、江都三中等六校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

14.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t2℃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B.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C.分别将t3℃时甲、乙、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则所得的三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乙>甲>丙

D.t1℃时,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0%

【来源】2010年全国中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考点20饱和溶液、溶解度

15.氢氧化钡是合成酚醛树脂的催化剂,下表中列出了氢氧化钡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

温度/℃

0

40

80

溶解度/g

1.67

8.22

101.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升高温度可使氢氧化钡溶液由不饱和变成饱和

B.40℃时,100g氢氧化钡饱和溶液中氢氧化钡的质量为8.22g

C.40℃时和80℃时可配制溶质质量分数相等的氢氧化钡溶液

D.40℃时,氢氧化钡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约为7.6%

【来源】云南省红河州建水县勒白中学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16.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t1℃时,甲和丙的溶解度都为20g

B.通过冷却热饱和溶液,可以分离甲中混有的少量乙

C.t2℃时,60g甲加到100g水中,能得到150g饱和溶液

D.将t2℃甲、乙、丙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顺序为:

乙>甲=丙

【来源】广东省中山市卓雅外国语学校2018年中考考前信息卷化学中考模拟试题

17.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随温度升高,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均增大

B.t2℃时,把50ga放入50g水中,可得到100ga的饱和溶液

C.将t2℃时等质量的a、b饱和溶液降温到t1℃,析出晶体的质量a大于b

D.t1℃时,a、c的溶解度相等,则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也相等

【来源】2016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四川宜宾卷)化学(带解析)

18.根据下图溶解度曲线,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1℃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

B.t2℃时,甲、乙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

C.t3℃时,将甲、乙的饱和溶液都蒸发掉10g水,甲析出的晶体质量大

D.把t1℃时甲、乙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3℃时,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都会增大

【来源】2012届北京市大兴区第一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带解析)

19.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b>c

B.P点表示t1℃时,a、c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C.将c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降温的方法

D.t2℃时,将30g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搅拌,得到80ga的饱和溶液

【来源】2015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湖北孝感卷)化学(带解析)

20.如图是不含结晶水的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2℃时,将50g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搅拌,得到100ga的饱和溶液

B.用等质量的a、b、c三种固体配制成t2℃时的饱和溶液,所得溶液质量的大小关系是:

c溶液>b溶液>a溶液

C.将t1℃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

b>a=c

D.将t2℃时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析出晶体的质量:

a>b

【来源】2016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云南曲靖卷)化学(带解析)

21.下图表示是KNO3和NaNO3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1℃时,两种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一定不相等

B.t1℃时,在50g水里加入15gKNO3固体,充分溶解,得到60g溶液

C.t1℃时,将KNO3和NaNO3两物质饱和溶液升温到t2℃,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D.两种饱和溶液都从t2℃降温到t1℃时,析出晶体:

硝酸钾一定多于硝酸钠

【来源】2016届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九年级中考第二次网上适应性测试化学试卷(带解析)

22.“食盐加碘”通常是在氯化钠中加入碘酸钾。

如图是氯化钠和碘酸钾的溶解度曲线图。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氯化钠易溶于水

B.碘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C.20℃时不可能制得相同质量分数的碘酸钾溶液和氯化钠溶液

D.20℃时两者的饱和溶液,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大

【来源】2018年春九年级人教版(安徽版)化学下册同步习题:

第九单元滚动小专题

(一)溶解度曲线的应用

23.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B.20℃时,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等于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C.40℃时,分别在100g水中加入40g甲、乙,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D.分别将甲和乙的饱和溶液从40℃降低到20℃,甲会析出晶体,乙则不会

【来源】2016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四川乐山卷)化学(带解析)

24.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从一杯质量分数为10%的食盐溶液中倒出一半,余下的溶液质量分数为5%

B.某饱和溶液降温后析出晶体,此时它就变成不饱和溶液

C.向某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加少量该物质,恒温下放置一定时间后,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分数变大

D.稀溶液可能是饱和溶液,浓溶液也可能是不饱和溶液

【来源】新疆特克斯县齐勒乌泽克乡中学2019届第二学期第一次调研九年级化学试卷

25.下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时,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

B.

℃时,30g乙加到100g水中形成饱和溶液

C.

℃时,各100g饱和溶液降温到

℃析出固体甲多于乙

D.

℃时,75g甲的饱和溶液中加100g水得到20%的溶液

【来源】河南省新乡市卫辉市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

26.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

B.t1℃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均为30g

C.t2℃时,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大于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D.甲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

【来源】河南省周口市扶沟县汴岗中学2019届九年级(上)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27.将13.7gNa2CO3和NaHCO3的固体混合物,加热至固体质量不再减少,然后向此固体中加入一定量的氯化钙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后过滤,得到117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不饱和溶液,则原固体混合物中钠元素的质量为

A.2.3gB.4.6gC.6.9gD.9.2g

【来源】2015届山东省济南市槐荫区九年级一模化学试卷(带解析)

28.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甲、乙、丙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t1℃时,甲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B.固体甲中含少量杂质乙,可采用降温结晶方法提纯

C.t2℃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丙分别配制成饱和溶液,所加水的质量甲>乙>丙

D.t2℃时,将甲乙丙等质量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所得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

乙>甲>丙

【来源】2019年四川省达州市中考适应性化学试卷

29.氯化钠和硝酸钾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硝酸钾的溶解度小于氯化钠的溶解度

B.常用冷却结晶的方法从氯化钠溶液中获得其晶体

C.将20℃的硝酸钾饱和溶液升温至60℃,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增大

D.40℃时,将35g硝酸钾晶体放入50g水中,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39.0%

【来源】【市级联考】江苏省徐州市2019届九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

30.如图是M、N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由溶解度曲线得出以下几条信息,你认为正确的是(  )

A.

时,M、N两物质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B.由

升温到

时,N物质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C.M物质的溶解度大于N物质的溶解度

D.N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来源】湖北省襄阳市枣阳市兴隆一中2019届中考模拟化学试卷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初中化学溶液的浓度选择题

1.D

【解析】

【分析】

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

①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②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③判断物质的

解析:

D

【解析】

【分析】

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

①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②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③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

【详解】

A、在t2℃时,a物质的溶解度大于c物质的溶解度,所以a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c物质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故A不正确;

B、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从t1℃升高到t2℃时,溶解度不变,溶质不变,溶剂不变,所以所得物质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a<b,故B不正确;

C、t1℃时,100ga、c两物质的溶液中,溶液状态不能确定,所以含a、c的质量不能确定,故C不正确;

D、t2℃时,a物质的溶解度最大,c物质的溶解度最小,所以等质量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c溶液中的溶剂质量最大,所以温度降低到0℃时,溶剂质量不变,还是t2℃时的溶剂质量,所得溶液中溶剂质量最多的是c,故D正确。

故选D。

【点睛】

2.C

【解析】

【分析】

【详解】

A、硝酸钾的溶解度只受温度一个外界因素的影响,温度不变,溶解度不变,故A不正确;

B、硝酸钾部分溶解,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大,故B不正确;

C、硝酸钾部分溶解,则溶液为

解析:

C

【解析】

【分析】

【详解】

A、硝酸钾的溶解度只受温度一个外界因素的影响,温度不变,溶解度不变,故A不正确;

B、硝酸钾部分溶解,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大,故B不正确;

C、硝酸钾部分溶解,则溶液为饱和溶液,故C正确;

D、20g的硝酸钾部分溶解,溶液的质量小于120g,故D不正确。

故选C。

3.D

【解析】

【分析】

【详解】

A、根据溶解度曲线,10℃时,甲、乙的溶解度都是20g,故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浓度相同,选项A正确;

B、保持20℃,蒸发溶剂可使接近饱和的乙溶液变成饱和溶液,

解析:

D

【解析】

【分析】

【详解】

A、根据溶解度曲线,10℃时,甲、乙的溶解度都是20g,故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浓度相同,选项A正确;

B、保持20℃,蒸发溶剂可使接近饱和的乙溶液变成饱和溶液,选项B正确;

C、根据溶解度曲线,3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为60g,故将40g甲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并充分搅拌,只能溶解30g,故充分溶解后溶液的质量为80g,选项C正确;

D、根据溶解度曲线,物质甲、乙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故10℃时,将两种饱和溶液升温至30℃,都成为30℃时的不饱和溶液,但溶液中的溶质、溶剂质量都不变,故溶质质量分数也不变,选项D错误。

故选D。

4.C

【解析】

【详解】

A.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t2℃时,a、b、c三种物质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b>c,故A正确;

B.t2℃时,a物质的溶解度是50g,所以将50ga物质(不含结晶水)

解析:

C

【解析】

【详解】

A.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t2℃时,a、b、c三种物质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b>c,故A正确;

B.t2℃时,a物质的溶解度是50g,所以将50ga物质(不含结晶水)放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得到150ga的饱和溶液,故B正确;

C.t1℃时,b物质的溶解度最大,a物质次之,降低温度,a、b物质会析出晶体,c物质降低温度不会析出晶体,应该按照50℃时的溶解度进行计算,所以将50℃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20℃时,这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b>a>c,故C错误;

D.c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所以将c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降低温度的方法,故D正确;

故选C。

5.C

【解析】

【分析】

【详解】

A、由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知,在50℃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B>C,选项A正确;

B、由A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知,在50℃时

解析:

C

【解析】

【分析】

【详解】

A、由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知,在50℃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B>C,选项A正确;

B、由A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知,在50℃时,A物质的溶解度是50g,把50g A放入50g水中能得到A的饱和溶液,只能溶解25gA物质,其中溶质与溶液质量比为25g∶(25g+50g)=1∶3,选项B正确;

C、将50℃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20℃时,由于A、B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形成的是20℃时饱和溶液,此时溶质质量分数B>A;由于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仍是原来50℃时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因此从图中可以判断,降温至20℃时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

B>A>C,选项C错误;

D、由C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知,C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增大,所以将C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降温的方法,选项D正确。

故选C。

6.D

【解析】

【详解】

A、丙中无固体剩余,故丙不一定是饱和溶液,故A错误;

B、丁溶液中未溶解的固体最多,溶质质量分数最小,故B错误;

C、20℃时物质溶解度的关系为:

丙>乙>甲>丁,故C错误;

解析:

D

【解析】

【详解】

A、丙中无固体剩余,故丙不一定是饱和溶液,故A错误;

B、丁溶液中未溶解的固体最多,溶质质量分数最小,故B错误;

C、20℃时物质溶解度的关系为:

丙>乙>甲>丁,故C错误;

D、溶解的丙最多,故溶液质量最大,溶解的乙其次多,故乙的溶液质量小于丙,溶解的甲的质量第三多,故甲溶液质量小于乙,溶解的丁最少,故丁溶液的质量最小,故D正确;

故选:

D。

7.C

【解析】

【分析】

常温下向一定质量的石灰石中逐滴加入稀盐酸,石灰石中的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石灰石中的杂质不跟盐酸反应。

【详解】

A、石灰石中的杂质不跟盐酸反应,剩余固

解析:

C

【解析】

【分析】

常温下向一定质量的石灰石中逐滴加入稀盐酸,石灰石中的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石灰石中的杂质不跟盐酸反应。

【详解】

A、石灰石中的杂质不跟盐酸反应,剩余固体的质量不为零,图示错误;

B、常温下,石灰石是固体,反应开始时,溶液的质量从零开始,图示错误;

C、石灰石和盐酸反应过程中不断放出热量,到碳酸钙完全反应时,放出热量最多,溶液温度最高,再继续加入盐酸,温度会逐渐降低,图示正确;

D、石灰石中的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碳酸钙完全反应后,二氧化碳的质量不再增加,图示错误。

故选C。

8.C

【解析】

【详解】

A、溶液是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具有均一性、稳定性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故A选项错误;

B、溶液不一定是无色的,如硫酸铜溶液是蓝色的,高锰酸钾溶液是紫红色的,故B选项错误;

C

解析:

C

【解析】

【详解】

A、溶液是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具有均一性、稳定性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故A选项错误;

B、溶液不一定是无色的,如硫酸铜溶液是蓝色的,高锰酸钾溶液是紫红色的,故B选项错误;

C、配置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一般步骤为计算、称量、溶解、装瓶,故C选项正确;

D、若100g水中溶解10g氯化钠固体,则溶质的质量为10g,溶液的质量为110g,溶质的质量分数=10g/110g×100%=9.1%,故D选项错误;

故选:

C。

9.C

【解析】

【详解】

A、t1℃时,A物质的溶解度是30g,所以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

×100%≈23.1%,故A错误;

B、t2℃时,A、B的溶解度相等,所以等质量的A、B饱和溶液蒸发掉等质

解析:

C

【解析】

【详解】

A、t1℃时,A物质的溶解度是30g,所以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

×100%≈23.1%,故A错误;

B、t2℃时,A、B的溶解度相等,所以等质量的A、B饱和溶液蒸发掉等质量的水,析出的晶体相等,故B错误;

C、C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所以将C的饱和溶液从t2℃降低到t1℃,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故C正确;

D、B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所以从B的溶液中得到B,通常采用蒸发溶剂的方法,故D错误。

故选C。

【点睛】

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

①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②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③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

10.C

【解析】

【分析】

【详解】

A、根据溶解度曲线图可知,物质w在乙醇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根据溶解度曲线图可知,t1℃时,物质w在水中的溶解度小于在乙醇中的溶

解析:

C

【解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