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安全应急预案和演练模板.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500470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110 大小:284.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产安全应急预案和演练模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0页
生产安全应急预案和演练模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0页
生产安全应急预案和演练模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0页
生产安全应急预案和演练模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0页
生产安全应急预案和演练模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0页
生产安全应急预案和演练模板.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0页
生产安全应急预案和演练模板.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0页
生产安全应急预案和演练模板.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0页
生产安全应急预案和演练模板.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0页
生产安全应急预案和演练模板.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0页
生产安全应急预案和演练模板.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0页
生产安全应急预案和演练模板.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10页
生产安全应急预案和演练模板.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10页
生产安全应急预案和演练模板.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10页
生产安全应急预案和演练模板.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10页
生产安全应急预案和演练模板.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10页
生产安全应急预案和演练模板.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10页
生产安全应急预案和演练模板.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10页
生产安全应急预案和演练模板.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10页
生产安全应急预案和演练模板.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生产安全应急预案和演练模板.docx

《生产安全应急预案和演练模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产安全应急预案和演练模板.docx(1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生产安全应急预案和演练模板.docx

生产安全应急预案和演练模板

预案编号:

版本号:

第2版

 

********有限公司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编制单位:

*********有限公司发布

日期:

2019年4月1日

 

******有限公司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编制:

审核:

批准: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开始施行

编制说明

安全生产是指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为了避免造成人员伤害和财产损失的事故而采取相应的事故预防和控制措施,使生产过程在符合规定的条件下进行,以保证从业人员的人身安全与健康,设备和设施免受损坏,环境免遭破坏,保证生产经营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相关活动。

本公司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存在发生火灾、机械伤害、触电等灾害事故和突发事件的可能。

为实现关口前移,做好超前防范是关键,同时一旦发生事故,只有及时采取得力的应急救援,方能最大限度地避免或减少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为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规范****有限公司安全应急管理工作,提高对事故的应变和控制能力,保证员工安全健康和生命安全,最大限度地减少财产损失、环境损坏和社会影响,根据国家有关生产的法律、法规、结合我公司生产系统的实际状况,公司专门组织生产系统、安全环保部门、工艺技术等有关人员,按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快速有效,救人优先”的原则,制定《********有限公司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以下简称《预案》)。

公司各级领导和各级部门在生产过程中必须坚持“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基本原则,在抓生产的同时抓好安全工作,实现安全与生产的统一,把生产和安全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两者不能分割更不能对立,应将安全融入生产的全过程。

该《预案》在对公司存在的危险因素、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及事故的危害程度进行全面分析,客观评价本公司应急能力,在充分借鉴同行业事故教训及应急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成立了应急预案编制工作组,按照《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T29639-2013进行了编制。

《预案》主要包括:

综合预案、专项应急救援预案及现场处置方案。

希望通过对此《预案》的贯彻、学习、培训、演练,能够进一步提高全员安全生产意识,增强企业抗灾能力,为实现*********有限公司安全生产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编制组

2018年9月1日

发布令

根据《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T29639-2013)的要求,我单位编制了本公司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已于2018年9月1日经我单位应急救援指挥部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总经理:

日期:

2018年9月1日

 

应急预案内部审核意见表

企业名称:

**********有限公司

内部审核意见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市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实施意见》、《生产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29639-2013)等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规定,我公司组织编制了《**********有限公司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通过内部对预案的评审,得出以下意见:

1、**********有限公司编制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依据较充分,内容符合GB29639-2013的基本要素。

2、《综合预案》、《专项预案》、《现场处置方案》危险性分析及应急程序和保障措施基本明确,与应急能力相适应。

3、《预案》附件提出的通信保障、物资装备保障、经费保障及其他保障措施基本准确,满足本单位应急救援的要求。

同意提报****县安监管理部门进行备案。

审核组长签字:

审核组成员签字:

 

2018年9月1日

应急救援预案内部评审员组成名单

内审组组成人员名单

姓名

部室

职称/职务

签字

总经理办

总经理

生产系统

副总经理

辅助部门

副总经理

公共部门

副总经理

安环部

经理

 

第一章综合应急预案

1总则

1.1编制目的

为规范*****包装有限公司生产安全事故应急管理和响应程序,提高应对突发事故的应急处置能力,作好事故预防及应急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财产损失,保障在突发事故中人员和设施的安全,结合本公司实际,编制本预案。

1.2编制依据

序号

名称

文号

实施日期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主席令第13号

2014-12-01

2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主席令[2011]第五十二号

2011-12-31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主席令[2008]第六号

2009-05-01

4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

主席令[2007]第六十九号

2007-11-01

5

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法

主席令[2013]第4号

2014-01-01

6

山东省安全生产条例

山东省第十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

2006-06-01

7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

国务院令[2007]第493号

2007-06-01

8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国务院令[2011]第591号(2013修订)

2013-12-07

9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49号

2009-05-01

10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

安监总局令88号

2009-05-01

11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印发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评审指南的通知

安监总局[2009]第73号

2009-04-29

12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

GB6441-86

1987-02-01

13

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

GB/T29639-2013

2013-10-01

14

标准化指南第4部分:

标准中涉及安全的内容

GB/T20002.4-2015

2015-09-11

15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演练指南

AQ/T9007-2011

2011-09-01

16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主席令第9号

2015-01-01

17

防雷减灾管理办法

中国气象局令第24号

2013-06-01

18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实施意见

*安监发[2011]39号

2011-2.21

19

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办法

财企[2012]16号

2012-02-14

1.3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有限公司负责或参与处置突发事件的应对工作;本预案指导*********有限公司的突发事件应对工作。

1.4编制程序

我单位应急预案依据《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T29639-2013)规定的内容和程序进行,编制程序如图1-1,

图1-1应急预案编制程序

1.5应急预案体系

公司生产安全应急预案体系由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现场处置方案以及附件构成。

1、综合应急预案是单位各部门制定并共同签署的应急工作总体预案,是应对突发事件的规范性文件。

2、专项应急预案是应对某一类型或某几种类型突发事件而制定的具体的应急操作预案。

主要内容包括火灾事故、机械伤害事故、触电事故等应急预案。

3、现场处置方案是针对具体的事故、装置或设施、岗位所制定的预案处置措施。

应急预案体系如图1-2所示。

 

1.6应急工作原则

1、以人为本,减少危害。

认真履行公司安全承诺,救人胜于救场,把保障公众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作为首要任务,最大限度地减少突发事件造成的人员伤亡和危害。

2、预防为主、居安思危。

高度重视安全应急管理,常抓不懈,防患未然,努力增强忧患意识,坚持预防与应急相结合,常态与非常态相结合、做好应对突发事件的各项准备工作。

3、统一领导,分级负责。

在公司的统一领导下,建立健全分类管理、分级负责,条块结合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充分发挥应急体制作用。

4、依法规范,加强管理。

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相关要求,加强应急管理,使公司应对突发事件的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程序化。

5、依靠科技,提高素质。

加大安全监测、预测、预警、预防和应急处置技术的投入,充分发挥专家队伍和专业人员的作用,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科技水平和指挥能力,避免发生次生、衍生事件;加强宣传和培训教育工作,提高员工自救、互救和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综合素质。

6、快速反应,协同应对。

建立和周边单位、政府的联动协调机制,形成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功能齐全、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管理机制。

7、先行控制,随后消除;先救重点,后援一般。

2事故风险描述

2.1生产经营单位概况

******有限公司,位于********经济开发区驻地。

现在员工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人,管理人员*名,操作人员***人,是一家以生产塑料包装膜、塑料彩印包装袋为主营业务的企业,公司占地*******平方米,车间、办公楼、宿舍楼建筑面积达***多平方米,注册资本****万元,拥有固定资产*****万元。

公司于***年*月再次通过了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总局资质审核,获得了全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认证;***年*月,公司又通过了ISO22000:

2016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年(A)级国际质量体系认证的基础上顺利的完成了BRC(A)级认证及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在此基础上12月份还通过了“沃尔玛”美国标准的“人权及社会责任”验厂考核。

企业现有生产设备100台(套),能够生产三层共挤塑料包装膜、塑料复合包装膜、塑料彩印包装袋等十几种产品。

现已形成年产各种规格袋型的塑料彩印包装袋2亿条、真空包装袋8000万条、自动包装机所用塑料包装膜3500吨的生产能力。

产品主要销往美国、欧洲东南亚国家和地区。

公司厂区总体呈南北长方形布局。

总平面布置以南大门为中心,将厂区分为东西两块,东部分由南往北依次是停车区、办公区、暂存区、复合车间、制袋车间、成品库;西部分由南往北依次是绿化区、原料区、油墨库、杂品库。

厂房办公楼、厂区设有防雷设施;生产区设有灭火器、消火栓、消防水池、防火沙等消防灭火设施;以及吸收垫、沙土、沙袋等火灾控制设施。

针对存在的危险源,公司采取了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建立了应急监控系统和自动报警系统,生产车间设置了烟雾报警器20个、监控探头20个,楼层设置了自动报警器10个。

同时公司配备对讲机26部,警铃10个,厂区设有保安人员及严格地出入管理制度。

车间配置了防毒面罩10副、耐酸碱手套10双以及长筒靴、安全帽、警示带个体应急防护用品等,厂内配备应急救援药箱、应急车辆等。

2.2危险源与风险分析

2.2.1主要危险物质

根据公司生产现场涉及的危险物品种类,主要印刷辅助材料粘合剂、油墨、乙醇、乙酸乙酯、正丙酯,主要风险是由于各种因素可能引发这些辅助材料在生产装置、储存、装卸等环节发生火灾,并导致引生烧烫伤和中毒窒息等威胁生命安全、环境污染、生态环境受到破坏的后果,可能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以及不良社会影响。

本公司生产过程涉及的危险物质有粘合剂、乙醇、油墨。

表2-1主要危险物质的危险特性表

序号

物质名称

危险性分类

沸点(℃)

爆炸极限(%)

火灾危险性

危险特性

1

乙醇

易燃液体

78.3

3.5%~18.0%

甲类

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与氧化剂接触发生化学反应或引起燃烧。

2

乙酸乙酯

易燃液体

77.2

2.0%~11.5%

甲类

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与氧化剂接触会猛烈反应。

在火场中,受热的容器有爆炸危险。

3

正丙酯

易燃液体

-92.5

1.7%~8.0%

甲类

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

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着回燃。

4

粘合剂

易燃液体

79.6~110.8

-

-

易燃。

其胶粘剂中的溶剂蒸汽与空气混合可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火有燃烧爆炸危险。

5

油墨

易燃液体

-

-

-

油墨是一种具有一定流动性的浆状胶粘体,具有可燃性。

2.2.2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

1、根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搬运、使用或贮存危险物质,且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

而单元的定义是:

“指一个(套)制冷装置、设施或场所,或同属一个工厂的边缘距离小于500m的几个(套)制冷装置、设施或场所”。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的辨识依据是物质的危险特性及其数量。

单元内存在的危险化学品的数量根据处理危险化学品种类的多少分为以下两种情况:

(1)单元内存在的危险化学品为单一品种,则该危险化学品的数量即为单元内危险化学品的总量,若等于或超过其对应的临界量,则定为重大危险源;

(2)单元内存在的危险化学品为多品种时,则按式

(1)计算,若满足式

(1),则定为重大危险源:

式中:

q1,q2……qn—每种危险化学品实际存在量,单位为吨(t)。

Q1,Q2……Qn—与各危险化学品相对应的临界量,单位为吨(t)。

2、根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将厂区现有设施作为一个辨识单元进行辨识。

3、根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本公司涉及的危险化学品属于重大危险源辨识中的物质为乙醇、乙酸乙酯、正丙酯。

4.单元中危险化学品存在量的计算过程

公司乙醇主要储存于溶剂库及印刷车间,该公司仓库最大存量(年使用量)为0.1t,车间最大存放量为0.002t,则本公司乙醇最大储存量(整个单元内乙醇储量)0.1t。

公司乙酸乙酯主要储存于溶剂库及车间暂存间,该公司仓库最大存量为4t,暂存间最大存放量为3.2t,则本公司乙醇最大储存量(整个单元内乙醇储量)7.2t。

公司正丙酯主要储存于溶剂库及印刷车间,该公司仓库最大存量为3.6t,暂存间最大存放量为3.1t,则本公司乙醇最大储存量(整个单元内乙醇储量)6.7t。

5.重大危险源辨识如附表2-2。

附表2-2重大危险源辨识结果

序号

构成重大危险源的危险化学品名称

临界量/t

实际量/t

是否构成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

q1/Q1+q2/Q2

+…+qn/Qn

1

乙醇

500

0.1

0.0002<1

2

乙酸乙酯

500

7.2

0.0144<1

3

正丙酯

1000

6.7

0.0067<1

合计

0.0213<1

经辨识,**********有限公司整个厂区(作为一个单元)未构成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

2.2.3主要危险有害因素

本公司生产过程中涉及的印刷溶剂乙醇、乙酸乙酯、正丙酯、油墨、粘合剂具有易燃特点,锅炉蒸汽具有高温灼烫等特点。

通过对生产工艺过程及产品、原料特性分析,可以确认在生产运行过程中主要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为火灾、触电、灼烫、机械伤害、车辆伤害、噪声等危害。

各危险有害因素分布及严重程度,见表2-3。

表2-3主要危险因素分布表

危险因素

单元

火灾

机械

伤害

灼烫伤害

触电伤害

车辆

伤害

噪声危害

锅炉房房

吹膜车间

印刷车间

复合车间

制袋车间

变配电室

溶剂库

2.2.4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2.2.4.1火灾

1、辅助原料发生火灾

乙醇、乙酸乙酯、正丙酯具有属于易燃液体:

乙醇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接触发生化学反应或引起燃烧。

在火场中,受热的容器有爆炸的危险。

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乙醇爆炸极限(V%)3.3-19.0,遇明火或电气火花等有可能发生燃烧甚至爆炸的危险;乙酸乙酯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与氧化剂接触会猛烈反应。

在火场中,受热的容器有爆炸危险;正丙酯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

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着回燃。

油墨、粘合剂含常含有可燃性有机溶剂和化学物质,具有燃烧性质,与其他混合物发生燃烧后可产生有毒气体,与车间聚乙烯颗粒或包装袋等混合,遇明火或电气火花等都有可能发生重大火灾的危险。

(1)辅助原料溶剂库库若无专门的库房或防雷设计不当、防雷接地不良、接地电阻超过规定时,易发生感应雷,有发生火灾爆炸的危险。

(2)溶剂存放地方使用电气线路设计安装不当,产生短路、过载等产生的电火花。

(3)车间在使用溶剂过程中,如发生包装桶倾倒、破裂而泄漏遇明火或电气火花。

2、锅炉房的火灾

(1)保持锅炉稳负荷运行,防止负荷严重波动导致超压,可能会发生锅炉爆炸的危险。

(2)严重缺水会使锅炉蒸发受热面管子过热变形甚至被烧塌;管子胀口渗漏以致胀管脱落;受热面钢材过热或过烧,降低或丧失承载能力,管子爆破,炉墙损坏。

处理不当时可能导致锅炉爆炸。

(3)未定期对锅炉及安全附件进行检验检测,锅炉可能存在安全隐患,锅炉发生安全事故的几率将大大增加。

(4)若锅炉检修不及时,运行过程中发生跑、冒、滴、漏或电气线路裸露,均有发生火灾的危险。

(5)设备、管道没有定期测厚、检修和维护保养,或检查力度不够,没有发现隐患,或发现隐患没有及时整改,因设备带病运行导致燃料或易燃物引发火灾的危险。

3、车间发生火灾

(1)未严格执行动火制度,违章进行动火作业,因施焊造成明火导致火灾爆炸的危险;作业场所没有建立健全并落实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导致管理混乱,工人责任心不强、技术素质差,违章、盲目、误操作,或有关人员在现场私自吸烟、存放易燃易爆物品,有引发火灾爆炸危险。

(2)避雷设施不能覆盖整个应保护的车间厂房,避雷引下线接地电阻超标,引至室外的放散管无防雷保护设施,则有遭受雷击,引发火灾爆炸的危险。

(3)操作人员未经岗前培训,操作时出现违规违章操作,有可能引发火灾事故。

(4)企业没有根据实际情况编制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或有预案没有定期组织培训演练,出现突发事故不能、不会处理,贻误处理时机,会使事故扩大。

(5)车间原料或成品堆放无序,随意混放造成挤压、摩擦导致发生的火灾。

4、电气系统的火灾(爆炸)危险

(1)电气线路火灾(爆炸)

变配电室及生产作业现场电力电线、电缆的绝缘层是由橡胶和塑料、纸、油、麻、沥青等各种可燃物组成,因此,电线(电缆)具有着火爆炸的可能性。

导致电线(电缆)引起的原因有以下几项:

①绝缘损坏引起短路;

②长时间过载运行;

③接头松动,接触不良,接触电阻过大;

④外界火源和热源;

⑤线路敷设不当,如在水中浸泡等。

电力电线、电缆既是可燃物又是着火源,一旦电线、电缆发生火灾可迅速蔓延,并引燃周围其他可燃物,因此电线、电缆的火灾危险性和严重性更大。

(2)电气设施的火灾

在下列情况下都能产生电弧或电火花,除引发电气火灾外并形成点火源,引燃其他易燃易爆物质。

①电气设施因绝缘损坏而发生短路(相间、接地);

②接头松脱、接触电阻过大;

③熔断器熔断、断路器开关、继电器触头开关等产生的电火花和电弧。

2.2.4.2灼烫伤害

本公司作业过程使用蒸汽,出现以下情况有发生烫伤事故危险:

1、蒸汽管道或汽包日常维护不到位,锅炉本体、安全阀、压力表未定期进行检验,导致蒸汽喷射,有发生烫伤事故危险。

2、操作人员未穿戴好劳保防护用品,人员误接触蒸汽管道或蒸汽设备,有发生烫伤事故危险。

3、若蒸汽管道或汽包上的安全阀泄压管口朝向操作人员一侧,未引至安全处泄放时,蒸汽超压泄放有导致人员烫伤事故危险。

4、发生触电、火灾也可能导致发生烧烫、灼烫伤事故。

2.2.4.3机械伤害

本公司主要的机械设备包括搅拌机、吹塑薄膜机组、印刷机、复合机、印刷检品机、分切机、系列制袋机等,以及锅炉、叉车等特种设备,这些设备自身安全防护措施齐备,机械伤害主要发生在设备维修、设备操作过程和运行中发生易发生安全事故。

1、机械维修、保养时发生伤害

机械的维修、保养一般是在停机状态下进行的。

由于作业的特殊性,检修时往往迫使检修人员采取一些非常规的作法,例如攀高、进入设备内或其他狭小或几乎封闭的空间、将安全装置短路或停用、进入正常操作不允许进入的区域(必须办理相关审批手续)等。

使维护和修理过程容易出现正常操作不存在的危险,因而在设备检修时,是发生机械伤害最集中的时段。

2、安全防护设施存在缺陷

主要设备的岗位停车按钮、连锁保护、限位开关等安全保护装置失效而得不到及时的修复,机械外露的转动部位安全防护罩(护栏)被拆除,检测仪表及安全附件不定期检验等致使设备的安全性得不到可靠的保证,间接的导致机械设备发生伤人事故。

2.2.4.4触电

1、触电伤害的内容

触电又称电击,是电气伤害的一种重要形式,触电是电流通过人体内部,人体受到局部电能作用,使人体内细胞的正常工作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产生生物学效应、热效应、化学效应和机械效应,会引起压迫感、打击感、痉挛、疼痛、呼吸困难、血压异常、昏迷、心率不齐等,严重时会引起窒息、心室颤动而死亡。

2、触电伤害的场所

本公司用电设备较多,具有用电环境潮湿、线路分散的特点,因而在电气设备的接线端、电线接头、电缆头、灯头、插座、接触器、熔断器、分支线等处、最容易发生短路、闪络和漏电,因此也最容易发生触电事故。

3、电气线路、用电设备的触电

(1)变压器、配电装置及电动机等电气设备缺少安全防护接地措施(保护接地、保护接零),这些电气设备的金属壳体、金属构架正常时不带电,发生故障(绝缘击穿、接地)时金属可导电产生危险的接触电压,一旦人体接触,即会发生触电事故,对人体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2)开关柜五防功能不全引起误操作或无防护措施造成人员误入带电间隔,发生人身触电事故。

(3)配电柜周围地面未设置绝缘胶垫,可能会造成操作人员触电。

(4)若操作人员与电气设备带电部位安全距离不足,人体过分接近高低压带电设备,有发生触电事故的危险。

(5)若检修人员使用不合格的绝缘安全用具和防护用品、或检修时安全技术措施不完善、或检修未结束人员未撤离,联系不周误送电、或安全措施有误引起反送电,这些都有可能造成人员触电事故的发生。

(6)电气线路或电气设备在设计、安装上存在缺陷或在运行中缺少必要的检查、维护、使设备或线路存在短路、绝缘老化、绝缘击穿等隐患,造成漏电。

(7)违章带电作业,人体触及带电体;

(8)检修人员使用不合格的绝缘安全用具或防护用品;

(9)未严格执行“操作票”制度,违章作业。

4、发生触电的情况

变配电室、压缩机房系统用电作业较多,有些部位用电环境恶劣,如果管理不当或在潮湿多雨的季节,易发生触电事故,在下列情况下,都可能发生触电:

①电线安装不规范,电气设施及开关箱金属外壳、电动设备外壳没有保护接地,或接地线对地电阻超标;没有相应的触电保护措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