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区城市排水状况的调研报告.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503090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6.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区城市排水状况的调研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城区城市排水状况的调研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城区城市排水状况的调研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城区城市排水状况的调研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城区城市排水状况的调研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城区城市排水状况的调研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城区城市排水状况的调研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城区城市排水状况的调研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城区城市排水状况的调研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城区城市排水状况的调研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城区城市排水状况的调研报告.docx

《城区城市排水状况的调研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区城市排水状况的调研报告.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城区城市排水状况的调研报告.docx

城区城市排水状况的调研报告

赣州市中心城区城市排水状况的调研报告

城市排水建设与管理是城市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保障城市居民的正常生活,提高市民生活质量,改善城市投资环境,促进经济繁荣发展,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为确保赣州市中心城区城市排水事业与城市建设和管理的协调发展,我们就赣州市中心城区当前的城市排水状况进行了专题调研。

一、中心城区城市排水的基本情况

赣州市中心城区地处章、贡两江交接处,建成区面积约为64平方公里,处于丘陵地貌,属亚热带丘陵湿润季风气候区。

具有冬、夏季风盛行,春、夏降水集中的气候特征。

年均降水量为1572毫米,3~9月的平均降雨量为1273毫米,占全年的80%以上,其中3~6月份主汛期,7~9月份受台风影响的后汛期。

呈现降水集中,雨季涝的特征。

(一)中心城区排水设施状况

河套老城区排水系统为雨污合流制排水系统,沿主要道路埋设有排水干管,沿江现有12处主要雨污水排放口,其中沿贡江7处,设置排水提升泵站2座(赣江路水叉口、八境公园)。

沿章江处主要雨污水排放口,设置排水提升泵站座(已建截污干管)。

河套老城区道路排水系统建设较早,设计标准低、管径小,布置混乱,而且管道老化、年久失修,使得管道排水能力下降或丧失,随着城市发展,部分原有管道已不能满足要求。

正在建设的章江新区实行雨污分流制。

由于规划衔接的原因,早期建设的章江北大道、长征大道、兴国路、赞贤路、瑞金路、客家大道等路段还是雨污合流制。

截至2010年,中心城区(不含开发区)共有223公里的排水管(渠)道、检查井3037座、雨水井5383座。

(二)中心城区排水设施的管养基本情况

赣州市水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中心城区截污干管及污水处理等设施管理和维护。

黄金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负责开发区范围内的市政排水设施(迎宾大道、飞翔路除外)管理养护。

赣州市市政工程管理养护处负责中心城区道路桥梁、排水设施的管理养护及城区防汛排涝工作,下设排水设施维修所具体实施排水设施的维护职能。

市政工程管理养护处在设施陈旧老化、资金紧张,城市排水管网排涝能力不强的情况下,不等不靠,兢兢业业的做好城区排水设施管理和养护工作,根据季节性、周期性、规律性,定期对职能范围内的城区排水设施进行清疏、维护。

近三年来,年均掏挖排水井4575座次,疏通下水管道15.6公里,清掏运送污泥和杂物1210吨。

基本保证了城区排水设施的通畅和正常运转。

二、中心城区城市排水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缺少排水管理规范,无章可循

还没有出台《赣州市城市排水管理办法》,给排水设施管理增加了难度,滋生了许多乱建设、乱驳接排水设施、违规排水现象。

(二)排水管理机制难以适应城市发展的需要,排水设施管理工作存在薄弱环节

城市排水问题还涉及规划、建设、城管、环保、房产、水务等多个部门,但是各个部门的责任不明确,也未形成统一监管的平台,在管理上出现一时宽,一时严,甚至出现监管的空白地带。

另外我市中心城区未实行排水许可制度,排泄物未得到有效无害化处理就直接排入下水道,导致排水管道经常被堵塞,影响下水道排水畅通,而且,污水超标准排放,亦加剧了排水设施的损坏。

突出表现为:

(1)大量的单位将油烟、未经任何处理的油污等不符合排污标准的排泄物直接排入城市排水管道,造成排水管道断面缩小,以至不能有效发挥排水管道的排水作用。

如市区三江大排档、锦江筷子餐厅、厚德路金源餐厅、中山路新中山排挡等餐饮企业的油烟都是未经处理直接排入下水道,造成流经地段城市主下水道经常堵塞。

(2)单位、社区、城中村的排水管道处于监管的空白,长期无人管理、清疏,维修,造成排水管道堵塞甚至完全报废。

城市排水是个系统问题,某个区域内的管道的淤塞,暴雨时路面水就无法及时排入排水管道内,只能沿路面顺势往低处流,造成区域内的低处积水和内涝现象。

单位、社区排水设施长期不疏通,造成下水道淤塞,地面水不能及时排出。

这类问题有12处,如龙都商城下水道、八一四大道5号院、孟衙巷农机公司宿舍、人民巷30号等,这些单位、社区的下水道属单位、社区自管,维修、养护也由单位、社区负责,没有纳入市政设施维修、养护范围。

有些单位、社区为了省钱,长期不去疏通、维修下水道,将造成淤塞,甚至整个下水道报废。

典型的是龙都街的下水道,该下水道由龙都物业公司建设、维修,但10多年没有请人系统、彻底的清疏,如今整个下水道淤塞,已无法疏通,平时不下雨,下水道里也满是淤泥,一旦下雨,全部雨水在街道上顺势流入邻近的云山小区,造成积水1米多深。

(3)有的房屋、店铺室内生活排水不按规范接入市政排水管道,直接排放到路面,造成污水外溢,污染环境;接入市政主排水管道的支管权属及维护责任不明晰。

(4)赣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排水设施未设置专业化的排水设施养护机构,排水设施长期未清疏。

(三)排水设施建设不规范

(1)由于原来没有编制赣州市中心城区排水专项规划,原有的城市主排水干管规划、设计不合理,线路混乱、管径偏小,造成雨水不能及时排出,在暴雨时存在积水现象。

比如环城路国光周边排水管道、东桥路二米厂主排水管道、八境路主排水管道、青年路名流主排水管道等。

地下管网不配套。

虽然城市主干道下水管近年基本换成大口径,可以满足过水,但一些节点上和老城棚户区还存在“瓶颈”。

宋城路地下主水管直径达到1.5m,已经很大,但暴雨后仍积水严重,原因是下水管流向章江时,需连续拐弯,经过地下暗渠(地面上已建设了大量的楼房,多年无法清疏),这是规划设计不尽科学造成的。

有的在主支干道积水基本消退后,局部地方还出现积水过膝,也查不清什么原因;有的小区管网对不上公共管网;虽经整治疏通,可由于历史变迁,地下管网资料不详,城市改造发展迅速等,存有不少盲区。

(2)一些小区和单位自行建造的排水设施,由于未按规划建设、设计不合理、不规范,建设的质量差,建设后甚至无人进行维护和保养,年久失修,淤堵严重。

一些城市道路建设排水系统时,未能按照设计和施工标准实施建设,存在排水井中穿管、排水管道平坡、反坡及随意改变排水标高等现象,排水能力差。

另外在排水设施建设不统一、不配套,如井盖大小不统一、井距不统一、型材不统一,部分地段未设雨水井,导致雨天路面积水严重。

最典型的例子一:

赣州市环城路农机局院内的排水管道,该管道从房屋下面穿过,也没有设置任何检查井,长期无法清疏,排水不畅经常造成内涝积水。

例子二:

前段强降雨期间迎宾大道消防支队门前路段下雨时积水严重是因为消防支队建设楼房时把排水出水管道压垮。

(3)部分道路因建设时序问题,未按规划先建设排水出口,造成排水管道排水逆流、囤水,比如虔城大道排水管道。

部分道路因为规划衔接问题,造成污水无法排放,比如:

兴国中路雨污分流制排水管与原兴国路的雨污合流排水管道的衔接问题。

(4)城区内开发的房屋、小区建设时破坏原有排水设施,未综合周边排水状况配套建设,造成居民密集区房屋、小区周边区域排水难,甚至进行排水改建工作都不易展开(涉及拆迁、排水设施重新设计等问题),多年来市民投诉最多的就是这类问题。

比如造成风车巷排水问题、忠节营小巷排水问题、白云村和红旗村排水难问题等。

(四)不尊重自然,沟塘填平、地面硬化使城市行洪能力锐减

赣州市海拔高程相对较低,原始地貌沟塘纵横,这些星罗棋布的沟塘水系是千百年来风雨冲刷、塑造的结果,具有天然良好的调蓄雨水、涵养渗流的功能。

在多年城市建设中,因认识缺位、随意求成,缺乏科学考虑和论证,盲目填水挖山,致使许多沟塘被填成平地,建起楼房、道路。

作为城市行洪“命脉”的不少河道被填埋或覆盖,或变成暗沟,行洪能力锐减,例如赣江路排涝站旁原有一口大水塘——蕹菜塘,如遇暴雨能起到蓄洪的作用,随着近几年城市建设,蕹菜塘已基本被填平,如今一遇暴雨,就需及时启用排涝设施,才能避免产生内涝现象。

随着城市的开发建设,这些受纳水体都被填掉,为了排水,开发单位自建排水管,没有进入统一建设、规划,甚至有的设施建在房屋下面、有的没留检查井,造成长期无法清疏,遇雨积水严重,典型的是环城路农机局院内,几百米的下水道没有设检查井,几近报废。

大量沟、塘的消失,原有自然水系遭到破坏、切割、萎缩,使得区间暴雨产生的径流无法及时下泄,导致自然排蓄雨水、径流的能力大为减弱。

在多年城建中,一个不容忽视的情况是地面硬化。

原始地面基本全部采用混凝土或沥青硬化,造成整个城市大范围地表密不透气。

天上雨水进不去,地下水汽蒸发不出。

原始地面土壤具有渗透、吸纳、涵养水份功能,降雨通过地表迅速吸收,部分水体还通过渗透进入沟塘,通过蒸发进入天空,形成良性循环。

原土地面、沟塘水系还具有调节小气候、降温吸热和过滤净化空气的功能。

当整个城市硬化穿上密闭的“盔甲”后,雨季降水只能通过人造的排水系统化解,在高温夏季被混凝土硬化的地面却很难散热。

(五)重建设轻管理养护,管理养护经费投入不足,并缺乏合理和科学的核定

由于市政排水设施量每年都在递增,社会对其管养要求也不断提高,但是财政核拨的年度养护经费增幅远远小于市政设施排水设施量的增幅。

养护经费的核定也不科学,财政核拨排水设施管理养护的单价为2元/米,年度管理养护经费44.6万元,远远低于实际单价的14.06元/米和需要的实际年度管理养护经费627.1万元,这些费用连正常的养护都满足不了,更不用说进行排水改造了。

另外,我市现在排水设施的清淤、疏通工作还是以人力为主,采用手工作业。

由于没有先进的排水养护机械设备,排水设施管养水平严重滞后,养护效率和质量受很大影响。

(六)市民爱护排水设施的意识比较淡薄。

有的居民习惯将垃圾倒入附近的雨水井格栅槽和排水管沟中,造成下水道堵塞情况经常发生。

垃圾小到易拉罐、饭盒,大到床垫、沙发,什么都有。

施工工地把施工泥浆直接排入排水管道、街边大排档将剩饭剩菜、油污水倒入下水井,造成下水道堵塞;另外,也有人把树叶、垃圾、淤泥扫入道路雨水井格栅槽,堵塞了下水道进水口。

三、近几年赣州城区排水管护及管网建设改造取得的成效

今年4月份以来,全国16个省份连续遭受暴雨的袭击,很多城市因为城市排水不畅成为了“水城”。

虽然我市中心城区在这次强降雨过程中未出现大面积、长时间的内涝现象,但是在面对频繁的极端气候条件下,比如在2007年“圣帕”台风袭击期间,也存在积水区、内涝点20余处,形成了较重的内涝。

中心城区排水设施暂时未暴露出严重问题,主要原因有:

(一)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排水建设改造工作取得的成效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我市中心城区的排水建设工作,先后完成了赣州市中心城区排水专项规划的修编、实施了贸易广场排水管道顶管、截污干管及污水处理厂等一系列工程项目,使中心城区排水事业得到了很大发展,形成了城市排水、污水处理、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局面。

对一些不合理的排水管道设施通过改造,逐年减少内涝点。

近几年我处经多方论证,对赣州市八一四大道贸易广场段下水道、东桥路二米厂主下水道、青年路名流主下水道、文明大道人事大厦门口进行了改造,通过今年的使用,证明改造效果良好,改造后未发生大面积积水问题。

(二)职能单位认真负责、积极应对

1、雨季强暴雨具有时间短、雨量急、成灾重的特点。

加强平时排涝管理及雨季应急预案非常重要,做到:

①汛前全面完成排涝设施养护工作,每年汛后至来年3月,要完成全部泵站、泵机及配套设备的全面维修、保养和检测,组织对泵机及闸门、拍门、拦污栅等关键设备的检查和调试。

②重点做好市区下水管网、雨水井、盖板沟等清淤疏浚养护工作。

特别是老城区小街巷以及低洼易涝区的管道疏通维护,做到仔细筛查,无一遗漏,保证管道畅通。

对城市主要出水口进行整治,做好城市主要过路箱涵及出水口整治检查。

③加大对明、暗渠清淤的监管力度。

汛前完成城市明、暗渠全部清淤、清障工作,暴雨来临前,尽量降低水体水位,以利排蓄水。

2、强暴雨往往短时就形成猝不及防的复杂局面,针对特殊雨情、涝情、灾情,制定了应急抢险预案。

雨季来临后,确保统一指挥、统一调度,强排设施和抢险人员随时待命,24h巡查,快速反应、快速应对。

成立应急小分队,大雨天气加强路面巡视,发现雨水口被杂物堵塞的,及时清理,使雨水及时进入主下水道,避免路面人为积水。

3、春节过后,在汛期来临前未雨绸缪,及时采购、储存防汛物资,组织人员对八境路、八境公园、赣江路排涝站、建春门、涌金门、东郊路(协记药店)、水没洞、滨江四期及全市各出水口进行清淤、疏通,对排涝设备进行全面检修、保养,对闸门、机组添加黄油等维护,共检修、保养拍门21座,打扫、刷防锈漆21座、门4个、窗3扇及走廊,出水口检查、清疏21座,清疏淤泥67.5m3,从严从早抓实了防汛相关工作,确保了防汛设施正常安全运行。

对新接交的八境公园排涝站及时组织施工队伍进行改造,抓进度、保质量,确保汛期来临前排涝设施能正常运转,将原已淘汰的水泵、真空泵全部更换,安装好水泵控制柜、出水管路,泵房已全部改建完毕。

四、对策及建议

(一)制定排水管理规范,实行排水许可制度

国家建设部2007年3月1日发布实施的《城市排水许可管理办法》(152号令)是针对城市排水许可工作的管理办法而不是针对排水设施管理的综合性规章,关于排水设施的规划和建设、设施的维护和管理、对损坏设施行为的执法标准等方面的管理内容均无章可循、无法可依。

所以建议根据国家建设部《城市排水许可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借鉴其他城市的经验,尽快制定出符合我市实际的《赣州市城市排水管理办法》,加强排水监管。

目前哈尔滨等城市已制定了《城市排水管理条例》,南昌、九江等城市制定了《城市排水管理办法》。

(二)建设权责明确的管理体制,提升城市排水管理水平。

  应进一步理顺规划、建设、环保、城管、房产等部门共管的关系,形成权力、义务、责任相对等的管理机制。

特别要明确环保与城市管理部门的职责和关系。

对从事制造、建筑、电力和燃气生产、科研、卫生、住宿餐饮、娱乐经营、机动车清洗及其他服务活动的单位和个体经营者向城市排水管网及其附属设施排放污水,要由城管部门根据排放水质检测结果,符合要求的发放排水许可证,不符合水质要求的,要限期整改直至达到排放水质要求;要强化赣州市城市管理局局市政管理养护处的政府管理职能,全面负责中心城区内城市排水管理工作,参与城市排水设施工程设计方案、施工图纸的审查和竣工验收;负责城市排水管道设计、接驳市政排水管网、城市排水管线迁移、临时占用或移动排水设施申请等事项的行政许可;加强单位、社区、小区、城中村自有排水设施的监督管理,建立排水管理的基层组织。

(三)完善城市排水规划,制定符合地区实际的规划建设方案,加强监管

2008年我市制定了《赣州市中心城区排水专项规划》,规划结合我市的排水现状实际,并根据城市发展的总体规划确定了排水工程的远近期建设规划,区块划分,排水体制的采用,成为目前我市排水基础设施建设的单项指导性文件。

在实施中,必须严格按规划要求,统筹兼顾、科学合理安排建设时序,制定出我市中心城区实际的建设方案。

比如,制定章江新区早期建设的兴国路、赞贤路、长征大道等雨污合流制的部分道路排水系统的改建方案,制定各个片区排水出口的建设方案。

由于排水设施是地下隐蔽管线,使用时间长,建设不当产生的后果严重,同时管道维修难道大,所以排水设施建设时要严把设计关,高标准实施,严把排水设施施工的质量关、验收关。

对城市开发小区建设中不完善市政配套设施、不按规划及设计要求、质量不符合要求的不给予驳接市政排水管网,从而确保新建小区的排水设施完善。

今后城市建设发展,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原有生态环境,树立科学发展观,谋求人水和谐,不能盲目“愚公移山,精卫填海”。

具有涵养水源及景观价值的沟、塘、河道是城市蓄洪、排水的重要载体,应严格保护,不能随意填埋或侵占,即使小沟塘填埋也要分析论证,城市较大的洼地并不适合建设民居,可作为“湿地”公园加以保护利用。

在城市建设中,道路及闹市、商区的地面硬化是必须的。

但机关、学校、社区等空地并非全部需要硬化,甚至广场、人行道等地面也非全部采用硬化,更不能像过去简单用水泥将地面全部封闭起来,应留有种花植草的空间。

在机关、社区等停车场、内部道路必须硬化的部分,可选用生态透水硬化方案,采用有孔面砖,混合土基层。

这样既能满足地面强度、停车和人行等需要,又能使地面透水透气,减少瞬间积水,还可以散热,孔内也可以长草,达到美化、净化环境的效果。

城市河、湖驳岸在满足功能前提下,应尽量采用生态草皮防护,少用浆砌块石护岸,以利渗水。

当城市地面各小环境改善后,就会有效吸纳雨水,减轻局部内涝和城市排水压力。

(四)加大对排水设施建设改造和管理养护的资金投入,进一步完善排水设施,提高排水设施的管理水平和养护标准

根据赣州中心城区排水专项规划,逐步新建、改建部分排水设施。

加快对城中村、城乡结合部等排水设施完善配套的建设。

对老城区排水功能弱化、带病工作的部分排水设施进行维修和改造。

比如对福寿沟进行维修、对环城路国光周边排水管道进行系统改造,等等。

加大对排水设施的管理和养护的资金投入,解决重建轻养问题。

增加排水设施管理养护经费,由于目前核拨的下水道管养经费不足,导致排水设施清疏养护工作“治标不治本”。

由于管养经费只有实际业务的20%,经费严重滞后导致了排水设施管养水平的滞后。

市政排水清疏工人好似消防队员一样,哪里出现堵塞,就到哪里清疏,没有长效的清疏周期。

加大市政设施管养经费投入,确保城市排水设施的管理维护工作有稳定的资金来源,建立排水信息化管理系统,不断提高排水设施的管理和养护水平。

清疏管养的专业设备落后和不全,是制约排水体系发展的屏障。

我市的清淤工作基本还是靠人力,因为人工到井下、沟渠内作业,不但存在安全隐患,而且会导致泥水混合,形成新的淤泥沉淀,清淤不彻底,大大影响了养护质量。

目前,市政工程维修管理处仅有的3台清污运泥车,没有窑封装置,造成二次污染,建议统筹解决此类专业设备,使排水设施养护工作向机械化发展迈进。

(五)重视宣传教育,动员广大市民参与城市排水管理。

深入开展城市排水设施建设和管理的主题教育活动,利用各种形式(电视、广播、简报等)加大宣传力度,创造强烈的舆论氛围,唤起全社会高度重视,使广大群众真正了解城市排水设施是城市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是保护环境、防治水污染的重要基础设施,是城市生产、人民生活免受涝害的保障体系,从而真正地从思想上关心、重视排水设施的建设和管理,让所有居民共同做好城市排水设施的建设与管理工作。

通过加强宣传教育,加强城市管理部门与市民的沟通,提高市民维护公众卫生、自觉爱护城市排水设施和保护环境的意识和素质。

使广大市民自觉维护市政设施、市容卫生和社会秩序,以创造一个全民齐参与,共创文明城市的局面。

 

赣州市政工程管理养护处

二○一○年六月一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