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籍测量 实习报告.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505520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3.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籍测量 实习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地籍测量 实习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地籍测量 实习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地籍测量 实习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地籍测量 实习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地籍测量 实习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地籍测量 实习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地籍测量 实习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地籍测量 实习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地籍测量 实习报告.docx

《地籍测量 实习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籍测量 实习报告.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地籍测量 实习报告.docx

地籍测量实习报告

地籍测量实习报告

地籍测量实习报告

一、实习目的和任务

1.进一步了解地籍测量与土地管理的基本方法2.掌握地籍权属调查的过程和内容3.熟悉地籍测量的精度要求4.掌握地籍要素调查的方法与技巧5.学会地籍管理系统软件的使用

6.了解常规地籍测量与数字化地籍测量的不同点7.能够使用CASS测绘软件绘制地籍图8.学会数字化地籍图的分幅、标注等内业工作9.了解地籍图和地形图、房产图的不同点和相同处。

二、实习时间

20xx年6月28号20xx年7月7号

三、实习器材

外业:

全站仪一台,三脚架两个,花杆一个,反光镜两个,皮尺一个内业:

计算机一台,南方CASS7.0软件

四、实习过程

(一)外业控制测量

1.领取仪器后,对仪器进行检校。

经检校仪器均正常。

2.对中整平,在选定的测站点和后视点上分别架设全站仪和反光镜,并对其进行对中整平。

3.新建文件及已知数据录入

打开仪器进入初始界面,点击键盘上的“ESC”进入初始界面,界面下方包括“测量”“内存”“配置”点击“内存”,进入内存菜单界面,该界面含“文件操作”“已知坐标”“代码操作”选择“文件操作”进入“文件操作”菜单界面。

选择“文件选取”,在“列表”中选择一个数据量,输入控制点数据,点“ESC”返回到“内存”菜单界面,选择其中的“已知坐标”,进入后选择“键盘输入”,将控制点的X,Y坐标输入,注意记清各控制点名。

4.测站定向

(1)回到初始界面,选择“坐标”,进入坐标菜单界面,选择“测站定向”,随后选择“测站坐标”,可以手动输入,也可以通过“调取”该控制点的数据,随后点击“OK”即可。

(2)后视定向

点“ESC”返回至测站定向界面,选择“后视定向”。

将仪器对准下一个控制点,选择“坐标定向”,可以手动添加控制点坐标,最好利用界面下方的“调取”来调取所需的控制点,选择好点之后确定。

(3)选择另一控制点,将其按照碎部点进行测量坐标:

ESC到初始界面,选择“坐标”,在坐标菜单界面中选择“测量”,则进行碎部点的测量,且仪器自动算出所测点的坐标,测得的坐标与该控制点求得的理论值对比,误差在厘米级的才符合精度要求,才可进行碎部测量注:

每在一个新的控制点上碎部站点之前都需要进行测站定向工作。

(4)碎部点测量

ESC到初始界面,选择“坐标”,在坐标菜单中选择“测量”,则进行碎部点的测量,且仪器自动算出所测点的坐标,需要按照草纸数据该点的名称,并且“OK”之后才能完成碎部点的记录。

(5)数据导出

将全站仪与计算机相连,然后通过仪器的内存找到文件,查看其参数,然后打开数据通讯软件中的coord,在“通讯”中选择“参数设置”,修改其波特率,使其一致,然后点击“通讯”的“数据下载”,再操作全站仪,选好文件,回车,此时文件后出现“out”,点击“OK”即可,最后将导出的数据“另存为”即可。

(二)内业成图1.启动南方CASS7.0,在出现的窗口中,依次点击“绘图处理”→“展野外测点点号”在命令行出现比例尺,选择相应的比例尺(本次无需改动),回车后弹出加载对话框,选定tg-8.dat文件。

确定即可。

2.在“地籍”下拉菜单中,点击“地籍参数设置”,弹出“地籍参数设置”对话框,在该对话框中可设置街道位数、街坊位数、地号字高等参数。

3.在“工具”下拉菜单下,点击“多功能复合线”根据草图连接相应点号,完成输入C封闭该区域。

在“地籍”下拉菜单中,点击“复合线转为权属线”弹出宗地基本属性对话框,在对话框中输入“街道”、“街坊”、“宗地号”、“权利人”、“地类”(在本次实习中权利人为建筑物的名称、地类为教育用地)。

也可在“地籍”下拉菜单中,直接点击“绘制权属线”绘完一个权属线后将自动弹出“宗地基本属性”对话框,设置相关参数。

4.用相同的方法,绘完所有的权属线,并按照“从左至右,自上而下,由1开始顺序编码“的原则为宗地编码。

5.修饰图,使图更加美观。

6.在“地籍”下拉菜单中,点击“绘制宗地图框”,根据宗地形状选择相应的图框尺寸,本组选用“A4横”单块宗地,将弹出“宗地图参数设置”,设置比例尺分母倍数,将保持到文件前的对号打上,设置保存路径和文件名。

五、实习心得

为期两周的实习结束了,虽然我们完成了任务,但是我们也遇到不少问题,走了不少弯路。

我们实习的地点就在校园里面,参照老师给定的点号图,我们选择了测绘学院作为测量宗地,从学校西门到资环学院前面小路边长约为250M的地块为实习地块。

动员大会结束后我们小组商量决定先选好控制点,确定测站数。

下午2:

00,我们开始测量。

架设仪器的时候我们就出现了问题,由于挑选仪器的时候没有仔细检查,有一个三脚架不能固定,给我们对中整平带来了很大麻烦,但是临时换仪器已经不可能了,我们只好找了一个布条衬在架腿固定处。

接下来就是全站仪的操作问题,由于平时只是理论学习,真正操作仪器的机会不多,刚接到仪器,我们感觉有点生疏,好多操作都是模糊不清的,经过好长时间的调试我们才开始测量。

测量过程中,我们尽可能的做到精确,在测第二站的时候,我们明明已经对中整平,然而仪器仍然提示说水平方向没有整平,最后很无奈的跟臧老师打电话,请老师过来帮忙,最后老师告诉我们只是做了粗略地整平,必须把仪器旋转90度后再次正平。

看来没有实践是根本不行的。

之后的外业测量工作都很顺利,拷过数据之后,我们开始内业作图。

周三晚上臧老师给我们做了一个集中指导,针对利用南方cass来绘制宗地图。

我们展点的时候忽然发现,好多点数据出现误差,致使建筑图形发生扭曲。

一切都是我们测量不够认真,不知道在哪一步出现了错误。

虽然说这次实习很短暂,但它使我们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为我们将来步入社会做好了铺垫,更重要的是它培养了我们一种精神,吃苦耐劳,独立自主,自己发现问题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解决它。

这些东西都是在平时课堂上所学不到的,但他又是那么基础,重要,由此我又不得不想起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句话。

在实习的这段时间,我们实习的同时,臧老师很负责任的在校园里巡视,及时为我们解答疑问,帮助我们顺利完成实习。

扩展阅读:

地籍测量实习报告1

《地籍测量学》课程

实习报告

班级:

测绘0904姓名:

XX时间:

20xx年5月21日

一、实习目的

1、学习使用CASS进行图像校正,内业识别图像、矢量化;2、掌握图斑划分的方法;了解图斑划分的要求;3、掌握地籍调查中图斑面积的计算方法二、人员分配

1.内业识图:

2.内业检查:

3.实地调查:

4.内业修改:

5.图斑计算:

三、实习步骤

提问:

图斑的相关内容

图斑调查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图斑划分;二是图斑地类认定;三是确定属性。

(一)图斑定义

单一地类地块,以及被行政界线、土地权属界线或线状地物分割的单一地类地块为图斑。

(二)图斑划分要求

(1)按《20xx年土地利用现状分类》末级地类划分图斑,其中城市用地、建制镇用地、

村庄用地、采矿用地、风景名胜及特殊用地外围闭合界线形成的地块为一图斑。

(2)图上宽度大于2mm的线状地物划分为图斑。

(3)行政区域界线、土地权属界线、单线线状地物、地类界线分割的地块形成图斑。

(4)梯田、坡耕地单独划分图斑。

当各种界线重合时,依行政区域界线、土地权属界线、地类界线的高低顺序,只表示高一级界线。

行政区域界线、土地权属界线作为符号使用时不视为图斑界线;作为非符号使用时视为图斑界线。

(三)城镇、村庄等圈斑划分

如前所述,农村土地调查比例尺较小,不能直接使用城乡统一的《土地利用现状分类》标准,而将建设用地划分为城市用地、建制镇用地、村庄用地、采矿用地、风景名胜及特殊用地,及铁路、公路等用地。

因此,图斑划分也依此进行。

1.城市图斑根据建设部门定义,以非农业和非农业人口聚集为主要特征的居民点称为城市,包括按国家行政建制设立的市。

(1)城市建成区图斑划分原则。

城市建成区,指市政府所在地的基础设施和地面建筑物(构筑物)已经配套建成的地区,并具备城市功能(政治功能、交通功能、经济功能、文化功能等),建筑连接基本成片并由市政部门直接管理的区域。

包括市辖区建成区。

城市建成区划定,目前还没有一个严格的划分标准。

根据对城市的定义,按下列原则划分城市建成区用地范围,一是以近期的遥感影像为依据,以市中心向外,建筑物基本连成一片的,其边缘界线为城市用地图斑;二是可参照市政部门直接管理的区域,其边缘界线为城市用地图斑;三是城市基础设施(指交通设施的公共交通、桥梁、停车场等;水资源与给排水设施的自来水、雨水污水排放和处理等;能源设施的煤气、热力、电力等、通信设施的邮政、通信等;环境设施的工业及民用垃圾运输和处理等;防灾设施的消防、救护、公共安全等)比较完备区域边缘界线为城市用地图斑。

城市建成区内的农村居民点(城中村)视为城市建成区。

建成区内的耕地、园地等农用地,水域(江、河、湖泊)不视为城市建成区。

(2)其他城市建设用地图斑划分原则。

其他城市建设用地,是指与城市建成区不相连,且附属于城市的建设用地。

如近郊区已基本具备城市功能,基础设施和地面建筑物(构筑物)已经配套建成的区域、卫星城、大学城、开发区、住宅社区、休闲度假场所、工业用地、仓储用地等的建设用地也视为城市建成区。

其外围界线为城市用地图斑。

2.建制镇图斑镇是经国家批准设镇建制的行政地域。

镇是建制镇的简称。

我国的镇是包括县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建制镇(不含县城关镇)和县以下的建制镇。

建制镇是城市的范畴。

具体讲,城镇指规模小于城市、从事非农业生产活动为主有一定规模的居民点,既是人们生活居住的地点,又是从事生产和其他活动的场所。

设有一级政府组织。

建制镇用地与城市用地类似,建制镇用地调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镇政府所在地建成区,一部分为附属于建制镇的其他建制镇建设用地。

(1)建制镇建成区图斑划分原则。

镇政府所在地建成区外围界线为建制镇建成区图斑。

不包括穿过建制镇的河流、公路、铁路及农用地用地。

建制镇建成区内的农村居民点视为建制镇建成区。

(2)其他建制镇建设用地图斑划分原则。

其他建制镇建设用地,指与建制镇建成区不相连,且附属于建制镇的建设用地界线为建制镇用地图斑。

如工业用地、住宅小区、仓储用地等的建设用地。

3.村庄图斑城市和建制镇用地以外的乡、村非农建设用地。

包括连片的农村居民点;附属于农村居民点且不与其相连的其他非农建设用地,如住宅用地、工业用地、仓储用地等建设用地范围界线为村庄用地图斑。

(1)农村居民点内外并所属的为其服务的学校、村办企业、供销社等用地地视为村庄用地。

(2)农村居民点内的国有土地,如信用社等非农建设用地视为村庄用地。

(3)与农村居民点边缘相连的零星树木、晾晒场、猪圈、堆草用地等视为村庄用地。

(4)村庄用地范围内外的农业建设用地不视为村庄用地。

4.采矿用地图斑采矿用地是指用于采矿(如露天煤矿)、采石、采砂(沙)场、盐田、砖瓦窑等地面生产用地及尾矿堆放地(如露天煤矿剥离土堆放地)。

不包括采矿的地下部分,及用于加工、办公、生活、交通等的建设用地。

实际采矿用地(不是

设计范围)范围界线为采矿用地图斑。

5.风景名胜及特殊用地图斑该地类图斑指城镇村庄用地以外,包括名胜古迹、旅游景点、革命遗址、自然保护区、地质公园等风景名胜区域的管理机构、住宿餐饮、休闲娱乐等;军事设施、涉外、宗教、监教、殡葬等的建设(建筑物、构筑物)用地界线。

该区域建设用地以外的地类按《土地利用现状分类》标准划分。

其他建设用地图斑指上述建设用地以外的铁路、公路等的建设用地。

铁路、公路等建设用地图斑划分方法和要求见线状地物认定标准。

(四)图斑最小上图面积标准

图斑最小上图面积:

城镇村及工矿用地为图上4.0mm2,耕地、园地为6.0mm2,林地、草地等其他地类为15.0mm2。

(五)图斑编码注记与要求

为了读图、用图的方便,对数据库输出的土地利用图,以村或村民小组(宗地)为单位,从上到下、从左到右对每一个图斑都要标注一个不重复的编码。

图斑属性一般包括图斑的坐落、权属单位、权属性质、地类编号、顺序编号、图斑面积等。

当图斑为耕地时,还包括基本农田、耕地坡度分级、梯田、坡耕地、田坎系数等。

编码采用ab/cd形式,a-图斑顺序编号(不能重复);b-图斑为基本农田时注J、否则为空;r图斑地类编号(二级分类);d-耕地坡度分级代号(用Ⅰ、Ⅱ、Ⅲ、Ⅳ、Ⅴ代表5个坡度级)。

当图斑较小时,编码用引线引出,标注在图斑外。

(六)耕地调绘

耕地中北方大于等于2m、南方大于等于1m的地坎(含耕地中田埂、地埂)称为田坎。

耕地坡度(地面坡度)大于2°时,可测算耕地田坎系数,用田坎系数扣除田坎面积;对耕地坡度(地面坡度)小于等于2°的耕地中的田坎,须外业实地逐条调绘在调查底图上,内业面积量算时逐条扣除。

此外,对耕地,不但

要将耕地的位置、范围、权属性质等调绘在调查底图上,还要将耕地划分为梯田和坡耕地两种类型。

由于梯田、坡耕地中的田坎数量、表现形式、规律等差异很大。

因此,采用田坎系数扣除田坎面积时,需要对梯田、坡耕地分别测算田坎系数和扣除,以保证测算田坎系数和扣除田坎面积的准确。

1.图像校正、内业识别图像,划分图斑

①导入已知栅格数据“H48H023086MAP.jpg”到CASS中

打开CASS,工具→栅格图像→插入图像②图像校正

方法一:

通过参数设置图框,把已知图像的左下角坐标设置为图框的东、北坐标,然后分别对应的选取图上坐标、图框坐标,用图像的四个角点坐标确定图像的位置。

方法二:

把已知图像方格网上的坐标写出来放在一个“*.dat”文件中,通过展入这些点,然后对应选取图像上的点即可校正图像。

③划分图斑

根据图斑定义的划分标准,把不同的地类划分成不同的图斑并编号,然后赋属性值。

2.外业考察

①打印底图并附上已经识别的地物外出考察,沿着图上已知的道路进行走访,必要时还询问了当地的群众,以区分地物类型。

②标注出了内业未识别的地物和变化的地物(以备内业修改所用)

3.内业修改成图。

把实地考察的结果显示在地图中,在arcgis的属性字段中增加“类型、ID”,并把土地利用类型、图斑号输入其中,共同构成地籍图的属性。

4.整理结果,生成地籍图,并计算平差面积。

每一块图斑都是以面状的形式存在的,通过其属性表可以查阅其面积,但是由于有些图斑中包含了道路和河流,耕地和田等土地利用类型中还有田坎,所以必须进行线状扣除和田坎扣除。

线状扣除主要用的公式是:

S=L*d(其中S为:

线状地物的面积;L为:

线状地物的长度;d为:

线状地物的宽度)田坎扣除的主要公式是:

S=A*13%(A为平差后的面积,13%是常数,也是田坎扣除系数)四、实习结果

1.地籍图一份、评差面积表格一份、综合报告一份五、心得体会

通过本次实习,首先是更好地巩固、扩大和加深了我们从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既然是要绘制图斑,就离不开实践。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之前在课堂上听,我并没有掌握很多具体知识,对知识的实际应用这些要真正要操作的东西更是一塌糊涂。

当调研时候,我的心里还一阵的发愁,不知道该如何把任务进行下去。

可是当真正走出去的时候,发现其实并不难。

当然,为了提高效率,我们两个小组合作,将整个图分成两部分,分别去调研。

另外一个我的感悟就是,团结就是力量,纪律才是保证。

一次完整的实习,单靠个人的力量和构思是远远不够的,小组的合作和团结才能让实习进度快速而高效地进行。

这次实习最直接地培养了我们小组的分工协作的能力,增进了同学之间的感情和凝聚力。

我们这次实习的原则就是要让每个组员都学会运用课本知识而且会实际操作,而不是抢时间,赶进度,草草了事收工。

所以,我们每个组员都分别独立的观察,记录每一块图斑,并准确进行计算。

做到步步有“检核”,这样做不但可以防止误差的积累,及时发现错误,更可以提高测量的效率。

我们怀着严谨的态度,错了就返工,决不马虎。

所以我们是最早开始进入计算阶段的小组,又是最后提交完整数据的小组。

我们深知搞测量方面的事,就是需要的就是细心,做事严谨,容不得作假。

当我们在外面测完所有需要的数据后,还要回来在电脑上进行绘图,标出相应的图幅号、街道号、界止点等。

可是由于这一项工作操作起来不是很好上手,加上不是每个组员都带了电脑,所以就不能每个组员都充分练习了。

所以电脑绘图这一块,我个人而言还不是很熟练,以后还需多练练。

总的来说,地籍实习,让我学到了很多实实在在的东西,对以前零零碎碎学的知识有了综合应用的机会,很好的巩固了理论教学知识,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同时也拓展了与同学之间的交际合作的能力。

当然其中不乏老师的教诲和同学的帮助。

这一段时间,我们也体会了不少酸甜苦辣,最后完成测量的时候还是由衷的高兴的。

我很珍惜老师为我们安排实习这理论与现实连接的重要环节,通过实习,不仅理解了基本地籍工作的全过程,系统的掌握地图绘制、图斑面积计算等基本技能,而且为以后的工作打下基础。

还使实际工作能力得到锻炼。

在实习中培养了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吃苦耐劳的献身精神、团结协作的集体精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