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卫生日常检测.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510023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44.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职业卫生日常检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职业卫生日常检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职业卫生日常检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职业卫生日常检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职业卫生日常检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职业卫生日常检测.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职业卫生日常检测.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职业卫生日常检测.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职业卫生日常检测.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职业卫生日常检测.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职业卫生日常检测.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职业卫生日常检测.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职业卫生日常检测.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职业卫生日常检测.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职业卫生日常检测.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职业卫生日常检测.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职业卫生日常检测.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职业卫生日常检测.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职业卫生日常检测.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职业卫生日常检测.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职业卫生日常检测.docx

《职业卫生日常检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卫生日常检测.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职业卫生日常检测.docx

职业卫生日常检测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报告书

长佳蓝检字J(2016)ZWJP第004号

 

检测类别:

日常检测

委托单位:

湖南晶典饰品有限公司

报告日期:

2016年05月23日

长沙佳蓝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加盖公章)

 

注意事项

 

1、检测报告无检测单位“盖公章”、“骑缝章”、“CMA章”无效。

2、检测报告部分复印无效,全部复印件未重新盖章无效。

3、检测报告无报告编写、审核、签发人签字无效。

4、检测报告涂改无效。

5、本检测报告仅对委托项目负责。

6、本检测报告仅代表检测时委托方提供的工况条件下的检测结果。

7、若对检测报告有异议,请于报告发出之日起七日内向本公司提出。

 

地址:

长沙市高新区麓枫路69号

网址:

电话:

8

传真:

8

邮编:

410025

湖南晶典饰品有限公司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检测报告书

检测单位:

长沙佳蓝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法人代表:

易佳

项目负责人:

报告编写人:

报告审核人:

报告签发人: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报告书

1、概况

受检企业基本情况

企业名称

湖南晶典饰品有限公司

联系人

陈建光

企业地址

慈利县工业园

联系方式

产品

玻璃水钻

任务来源

企业委托

检测性质

日常检测

检测范围

根据委托方指定,检测范围为湖南晶典饰品有限公司共六个车间。

(具体岗位详见检测内容及频次)。

检测依据

法律、法规、规章

1)《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2011]第52号,2011年12月31日;

2)《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国务院令2002年352号,2002年5月12日;

3)《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47号);

4)《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48号);

5)《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监督管理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49号);

6)《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50号);

7)《职业病目录》(卫法监发﹝2002﹞108号);

8)《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卫法监发﹝2002﹞63号);

9)《高毒物品目录》(卫法监发﹝2003﹞142号)。

标准:

1)GBZ1-2010《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2)GBZ2-2007《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3)GBZ159-2004《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

4)GBZ/T160《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5)GBZ/T189《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

工作规范

1)AQ/T4269-2016《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工作规范》;

2)《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印发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工作规范的通知》(安监总厅安健〔2014〕39号)。

其他依据

1)湖南晶典饰品有限公司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委托合同。

质量控制

根据合同及检测目的制定详细的检测工作方案。

采样点和采样对象的选择:

按照有关标准及检测方法中的规定选择采样对象、采样点位、采样时机和采样时间。

采样仪器设备:

采样仪器设备均在检定/校准有效期内,采样前对采样仪器设备进行自校准,保证仪器设备的正常使用。

现场采样:

现场环境条件要满足相关检测要求,采样过程中同时做样品空白对照;样品采集完成后根据各自特点进行封存,并尽快送实验室进行分析,运输过程中保证样品的完好,避免污染。

实验分析:

实验室分析人员按GBZ/T160《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对样品进行分析,做好样品空白对照,标准物质或质控样品分析。

结果统计:

检测结果按照检测方法及标准中的公式进行计算和统计。

2、生产情况

生产工艺流程

自动抛磨机—下料—分筛—吸塑—大园磨—镀银镜反应—喷漆—清洗—检验—包装。

原辅材料:

主要原、辅材料

主要产品、副产品、中间产品

名称

形态

年用量(吨)

贮存情况

名称

形态

年产量(包)

贮存情况

玻璃珠

固态

500

玻璃水钻

固态

2000万(1包1440颗)

胶粉

固态

100

抛光粉

固态

30

续上页

硝酸银

液态

1

树脂油漆

液态

2

检测期间生产现状描述

我司于2016年05月06日对湖南晶典饰品有限公司进行现场采样及检测工作,检测期间该公司生产现状及防护措施情况见表2-1

表2-1企业生产状况及防护措施

检测区域

岗位/对象

劳动定员(人)

操作方式

接触

时间

生产情况

防护措施

个体防护

防护设施

1号磨钻车间

大圆磨岗

2

自动加工

7d/w、9h/d

正常生产

朝美牌口罩

排风扇,机器自带水除尘

自动磨机岗

5

自动加工

7d/w、12h/d

正常生产

朝美牌口罩

排风扇,机器自带水除尘

2号磨钻车间

自动磨机岗

7

自动加工

7d/w、12h/d

正常生产

朝美牌口罩

排风扇,机器自带水除尘

喷漆车间

喷漆岗

1

自动加工

7d/w、8h/d

正常生产

朝美牌口罩

排风扇

上料岗

1

手动加工

7d/w、8h/d

正常生产

朝美牌口罩

排风扇

下钻岗

4

手动加工

7d/w、8h/d

正常生产

朝美牌口罩

排风扇

分筛车间

分筛岗

3

手动加工

7d/w、9h/d

正常生产

朝美牌口罩

排风扇

吸塑车间

吸塑岗

8

半自动加工

7d/w、8h/d

正常生产

朝美牌口罩

排风扇

镀银镜反应车间

反应岗

3

手动加工

7d/w、6h/d

正常生产

朝美牌口罩

排风扇

清洗岗

5

手动加工

7d/w、6h/d

正常生产

朝美牌口罩

排风扇

3、职业病危害因素辨识

职业病危害因素(详见表3-1)。

表3-1危害因素识别表

车间名称

岗位

接触的有害因素

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来源

接触方式

1号磨钻车间

大圆磨岗

噪声、矽尘

大圆磨机作业产生噪声、矽尘

定岗接触

自动磨机岗

噪声、矽尘

自动磨机作业产生噪声、矽尘

多岗接触

2号磨钻车间

自动磨机岗

噪声、矽尘

自动磨机作业产生噪声、矽尘

多岗接触

续上表

喷漆车间

喷漆岗

噪声、苯、甲苯、二甲苯、乙酸乙酯、乙酸丁酯

喷漆作业产生噪声、苯、甲苯、二甲苯、乙酸乙酯、乙酸丁酯

多岗接触

上料岗

噪声、苯、甲苯、二甲苯、乙酸乙酯、乙酸丁酯

喷漆作业逸散和机器产生噪声、苯、甲苯、二甲苯、乙酸乙酯、乙酸丁酯

定岗接触

下钻岗

噪声、苯、甲苯、二甲苯、乙酸乙酯、乙酸丁酯

喷漆作业逸散和机器产生噪声、苯、甲苯、二甲苯、乙酸乙酯、乙酸丁酯

定岗接触

分筛车间

分筛岗

噪声

分筛作业产生噪声

定岗接触

吸塑车间

吸塑岗

噪声、苯、甲苯、二甲苯、乙酸乙酯、乙酸丁酯

吸塑机作业产生噪声、包装塑料产生的苯、甲苯、二甲苯、乙酸乙酯、乙酸丁酯

定岗接触

镀银镜反应车间

反应岗

噪声、氢氧化钠、二氧化氮

镀银镜反应作业产生噪声、氢氧化钠、二氧化氮

定岗接触

清洗岗

噪声

镀银镜车间搅拌机,机器作业产生噪声

定岗接触

4、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

检测内容及频次

单元/车间

岗位/工种

采样点位/对象

接触时间

采样方式

职业有害因素

检测点数量频次

点位数量

采样天数

采样频次

1号磨钻车间

大圆磨岗

操作工位

9h

定短

噪声、矽尘

1

1

3

自动磨机岗

磨机工

12h

个体

噪声、矽尘

1

1

1

操作工位

12h

定短

矽尘

1

1

3

2号磨钻车间

自动磨机岗1

磨机工

12h

个体

噪声、矽尘

2

1

1

操作工位

12h

定短

矽尘

2

1

3

喷漆车间

喷漆岗

喷漆工

8h

个体

噪声、苯、甲苯、二甲苯、乙酸乙酯、乙酸丁酯

1

1

1

上漆工位

8h

定短

苯、甲苯、二甲苯、乙酸乙酯、乙酸丁酯

1

1

3

上料岗

上料工位

8h

定短

噪声、苯、甲苯、二甲苯、乙酸乙酯、乙酸丁酯

1

1

1

续下表

下钻岗

下钻工位

8h

定短

噪声、苯、甲苯、二甲苯、乙酸乙酯、乙酸丁酯

1

1

3

分筛车间

分筛岗

操作工位

9h

定短

噪声

1

1

3

吸塑车间

吸塑岗

操作工位

8h

定短

噪声、苯、甲苯、二甲苯、乙酸乙酯、乙酸丁酯

2

1

3

镀银镜反应车间

反应岗

操作工位

6h

定短

噪声、氢氧化钠、二氧化氮

1

1

3

清洗岗

操作工位

6h

定短

噪声

1

1

3

采样、检测设备及方法

表4-2采样、检测设备及方法

序号

检测项目

检测方法

采样仪器及编号

检测仪器及编号

最低检出浓度

1

粉尘

(总尘)(呼尘)

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第1部分:

总粉尘浓度

GBZ/T

IFC-II粉尘采样器(JLX0011-1/2/3)GFC-5b个体粉尘采样器(JLX0014-1/2/3/4/5)

AUW120D十万分之一天平(JLS0007)

m3

2

芳香烃类化合物溶剂解吸-气相色谱法GBZ/T

大气采样器

(JLX0013-1、2)

GC9790Ⅱ气相色谱仪(JLS0015)

m3

3

甲苯

m3

4

二甲苯

m3

5

乙酸乙酯

饱和脂肪族酯类化合物溶剂解吸-气相色谱法GBZ/T

大气采样器

(JLX0013-1、2)

GC9790Ⅱ气相色谱仪(JLS0015)

mg/m3

6

乙酸丁酯

7

氢氧化钠

钠及其化合物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GBZ/T-2004

FC-1B粉尘采样器

(JLX0012-2)

SP-3520AA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JLS0005)

mg/m3

8

二氧化氮

无机含氮化合物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GBZ/T

大气采样器

(JLX0013-3、4)

SP-752紫外-可见光光度计(JLS0003)

m3

9

噪声

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第8部分:

噪声GBZ/T

/

ASV5910个体噪声剂量计(JLX0015-1/2/3/4/5)

30dB(A)

———续下页——

检测结果

表4-3化学有害因素检测结果

计量单位(浓度:

mg/m3,超限倍数:

倍)

检测区域

岗位/对象

检测项目

短时间浓度

8h时间加权浓度

超限倍数

最高浓度

CSTEL

PC-STEL

结果

判定

CTWA

PC-TWA

结果

判定

超限

倍数

超限倍数限值

结果

判定

CMAC

MAC

结果

判定

1号磨钻车间

大圆磨岗

矽尘(总尘)

<

1

达标

2

达标

矽尘(呼尘)

<

<

达标

2

达标

自动磨机岗

矽尘(总尘)

1

达标

2

达标

矽尘(呼尘)

达标

2

达标

2号磨钻车间

自动磨机岗1

矽尘(总尘)

1

达标

2

达标

矽尘(呼尘)

达标

2

达标

自动磨机岗2

矽尘(总尘)

1

超标

2

达标

矽尘(呼尘)

达标

2

达标

喷漆车间

喷漆岗

10

达标

6

达标

甲苯

<

100

达标

<

50

达标

二甲苯

100

达标

50

达标

乙酸乙酯

300

达标

200

达标

乙酸丁酯

300

达标

<

200

达标

上料岗

10

达标

6

达标

续上表

甲苯

<

100

达标

<

50

达标

二甲苯

<

100

达标

<

50

达标

乙酸乙酯

<

300

达标

<

200

达标

乙酸丁酯

<

300

达标

<

200

达标

下钻岗

10

达标

<

6

达标

甲苯

<

100

达标

<

50

达标

二甲苯

<

100

达标

<

50

达标

乙酸乙酯

<

300

达标

<

200

达标

乙酸丁酯

<

300

达标

<

200

达标

吸塑车间

吸塑岗1

10

达标

6

达标

甲苯

<

100

达标

<

50

达标

二甲苯

<

100

达标

<

50

达标

乙酸乙酯

300

达标

<

200

达标

乙酸丁酯

<

300

达标

<

200

达标

吸塑岗2

10

达标

<

6

达标

甲苯

<

100

达标

<

50

达标

二甲苯

<

100

达标

<

50

达标

乙酸乙酯

300

达标

<

200

达标

乙酸丁酯

<

300

达标

<

200

达标

续上表

镀银镜反应车间

反应岗

氢氧化钠

2

达标

二氧化氮

10

达标

5

达标

备注:

标准来源:

GBZ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化学有害因素

CSTEL:

短时间接触浓度;CTWA:

时间加权浓度;CMAC:

最高浓度。

PC-STEL:

在遵守PC-TWA前提下容许短时间(15min)接触的浓度;

PC-TWA:

以时间为权数规定的8h工作日、40h工作周的平均容许接触浓度;

MAC:

工作地点、在一个工作日内、任何时间有毒化学物质均不应该超过的浓度;

超限倍数限值:

对未制定PC-STEL的化学有害因素,在符合8h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的情况下,任何一次短时间(15min)接触的浓度均不应超过的PC-TWA的倍数值。

——续下页——

表4-4噪声检测结果

检测区域

岗位/对象

测量项目

噪声类型

接触时间

测量结果

LEX,8h[dB(A)]

接触限值[dB(A)]

结果判定

1号磨钻车间

大圆磨工

噪声

非稳态噪声

9h

85

达标

自动磨机工

噪声

非稳态噪声

12h

85

超标

2号磨钻车间

自动磨机工1

噪声

非稳态噪声

12h

85

超标

自动磨机工2

噪声

非稳态噪声

12h

85

超标

喷漆车间

喷漆工

噪声

非稳态噪声

8h

85

达标

上料岗

噪声

稳态噪声

8h

85

达标

下钻岗

噪声

稳态噪声

8h

85

达标

分筛车间

分筛岗

噪声

稳态噪声

9h

85

超标

吸塑车间

吸塑工1

噪声

非稳态噪声

8h

85

达标

吸塑工2

噪声

非稳态噪声

8h

85

达标

镀银镜反应车间

反应岗

噪声

稳态噪声

6h

85

达标

清洗岗

噪声

稳态噪声

6h

85

达标

备注:

标准来源:

GBZ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物理因素(噪声)

5、结论与建议

结论:

1号磨钻车间:

矽尘(CTWA、超限倍数)检测结果符合《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化学有害因素》(GBZ)中的标准限值;自动磨机工噪声(LEX,8h)检测结果不符合《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物理因素》(GBZ)中的标准限值,其他岗位噪声(LEX,8h)检测结果符合《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物理因素》(GBZ)中的标准限值。

2号磨钻车间:

自动磨机岗2矽尘(CTWA)检测结果不符合《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化学有害因素》(GBZ)中的标准限值;自动磨机岗2矽尘(超限倍数)检测结果符合《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化学有害因素》(GBZ)中的标准限值;其他岗位矽尘(CTWA、超限倍数)检测结果符合《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化学有害因素》(GBZ)中的标准限值;自动磨机工1、自动磨机工2噪声(LEX,8h)检测结果均不符合《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物理因素》(GBZ)中的标准限值。

喷漆车间:

苯、甲苯、二甲苯、乙酸乙酯、乙酸丁酯(CSTEL、CTWA)检测结果符合《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化学有害因素》(GBZ)中的标准限值;噪声(LEX,8h)检测结果符合《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物理因素》(GBZ)中的标准限值。

分筛车间:

噪声(LEX,8h)检测结果不符合《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物理因素》(GBZ)中的标准限值。

吸塑车间:

苯、甲苯、二甲苯、乙酸乙酯、乙酸丁酯(CSTEL、CTWA)检测结果符合《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化学有害因素》(GBZ)中的标准限值;噪声(LEX,8h)检测结果符合《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物理因素》(GBZ)中的标准限值。

镀银镜反应车间:

二氧化氮(CSTEL、CTWA)氢氧化钠(CMAC)检测结果符合《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化学有害因素》(GBZ)中的标准限值;噪声(LEX,8h)检测结果符合《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物理因素》(GBZ)中的标准限值。

建议:

一号磨钻车间的自动磨机岗,二号磨钻车间的自动磨机岗1、自动磨机岗2,分筛车间的分筛岗噪声超标,应安装主动降噪设备,减少接触时间,定期检修设备,其他岗位均未超标,但仍需定期检修设备。

二号磨钻车间的自动磨机岗2矽尘(CTWA)超标,应加强对个人防护用品的监督和管理,督促作业人员正确使用,并定期对个人防护用品进行更换和维护。

在工作场所醒目位置设置警示标识,提醒工人注意个人防护。

加强对工人进行职业卫生知识的培训和宣传教育,完善管理制度,提高工人的职业卫生防护意识。

定期为员工进行职业体检,建立和完善员工的职业健康档案。

——续下页——

 

附录

实验室检测结果

(一)游离二氧化硅含量检测结果

检测区域

岗位/对象

检测项目

检测结果(%)

粉尘性质

1号磨钻车间

自动磨钻机岗

游离二氧化硅含量

16

矽尘

1号磨钻车间

自动磨钻机岗

游离二氧化硅含量

18

矽尘

(二)化学有害因素检测结果

检测区域

岗位/对象

检测项目

检测结果(浓度:

mg/m3)

定点短时间采样

个体长时间采样

1号磨钻车间

大圆磨岗

矽尘(总尘)

<

<

矽尘(呼尘)

<

<

<

自动磨机岗

矽尘(总尘)

矽尘(呼尘)

2号磨钻车间

自动磨机岗1

矽尘(总尘)

矽尘(呼尘)

自动磨机岗2

矽尘(总尘)

矽尘(呼尘)

喷漆车间

喷漆岗

甲苯

<

<

<

二甲苯

乙酸乙酯

乙酸丁酯

<

上料岗

甲苯

<

<

<

二甲苯

<

<

<

乙酸乙酯

<

<

<

乙酸丁酯

<

<

<

下钻岗

<

<

甲苯

<

<

<

二甲苯

<

<

<

续上表

乙酸乙酯

<

<

<

乙酸丁酯

<

<

<

吸塑车间

吸塑岗1

<

甲苯

<

<

<

二甲苯

<

<

<

乙酸乙酯

<

<

乙酸丁酯

<

<

<

吸塑岗2

<

<

甲苯

<

<

<

二甲苯

<

<

<

乙酸乙酯

<

<

乙酸丁酯

<

<

<

镀银镜反应车间

反应岗

氢氧化钠

二氧化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