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点叉尾.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513136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48.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斑点叉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斑点叉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斑点叉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斑点叉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斑点叉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斑点叉尾.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5页
斑点叉尾.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5页
斑点叉尾.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5页
斑点叉尾.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5页
斑点叉尾.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5页
斑点叉尾.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5页
斑点叉尾.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5页
斑点叉尾.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5页
斑点叉尾.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5页
斑点叉尾.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5页
斑点叉尾.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5页
斑点叉尾.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5页
斑点叉尾.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5页
斑点叉尾.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5页
斑点叉尾.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斑点叉尾.docx

《斑点叉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斑点叉尾.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斑点叉尾.docx

斑点叉尾

斑点叉尾鮰及其国外营养学探究与饲喂管理

斑点叉尾鮰属于鲶形目、鮰科鱼类。

天然分布区域在美国中部流域、加拿大南部和大西洋沿岸部份地区,以后广泛地进入大西洋沿岸,现在基本上全美国和墨西哥北部都有分布。

产地是水质无污染、沙质或石砾底质、流速较快的大中河流也能进入咸淡水水域生活,现为美国主要淡水养殖品种之一。

斑点叉尾鮰由湖北省水产科学研究所于1984年引进,经过几年的研究及推广养殖,证实该种鱼适合我国大部份地区养殖。

一、形态特征及习性

斑点叉尾鮰体型较长,体前部宽于后部,头较小,吻稍尖,口亚端位,体表光滑无鳞,粘液丰富,侧线完全,皮肤上有明显的侧线孔。

头部上下颌具有深灰色触须4对,其中鼻须1对,颌须1对,颐须2对,长短各异,以颌须为最长,末端超过胸鳍基部,鼻须最短。

鳃孔较大,鳃膜不连于峡部,颐部有较明显而不规则的斑点,体重大于0.5公斤的个体斑点消失。

具有脂鳍一个,尾鳍分叉较深,各鳍均为深灰色。

体两侧背部淡灰色,腹部乳白色,幼鱼体两侧有明显而不规则的斑点,成鱼斑点逐步不明显或消失。

图斑点叉尾鮰

斑点叉尾鮰对生态环境适应性较强,适温范围为0—38℃,生长摄食温度为5—36.5℃,最适生长温度为18—34℃。

在溶氧2.5mg/l以上即能正常生活,溶氧低于0.8mg/l时开始浮头;斑点叉尾鮰属底栖鱼类,较贪食,具有较大的胃,胃壁较厚,饱食后胃体膨胀较大。

有集群摄食习性,并喜弱光和昼伏夜出摄食。

摄食方式在10cm以前吞食、滤食方式并用10cm以上开始以吞食为主,兼滤食。

在人工饲养条件下对投喂的配合饲料都能摄食,尤其喜食由鱼粉、豆饼、玉米、米糠、麦麸等商品饲料配制而成的颗粒饲料,还摄食水体中的天然饵料,常见的有底栖生物、水生昆虫、浮游动物、轮虫、有机碎屑及大型藻类等。

二、国外营养学探究与饲喂管理

美国的斑点叉尾鮰人工养殖主要集中在美国东南部的密西西比河三角洲,阿拉巴马州、阿肯色州、路易斯安那州和密苏里州这4个州的斑点叉尾鮰产量占到了全美生产总量的95%。

斑点叉尾鮰人工养殖,一旦鱼苗开始到水面觅食,就可投喂直径较小的颗粒饲料;放入成鱼池养殖,开始投饲高蛋白饲料(含28%~32%蛋白质),成鱼养殖总共150~180天。

(一)营养需要

斑点叉尾鮰需要同样的营养物质来维持正常的生长和代谢,只是某些特殊营养物质的需要量同其他鱼类相比可能有所不同。

体增重和饵料系数是用来判定营养需要的主要指标,其他一些指标如特定酶的活性和组织中营养物质的沉积也可用来作判定标准。

这些研究确定的斑点叉尾鮰的营养需要同样在实际生产应用中具有指导意义。

(1)蛋白质和氨基酸

理论上,为保证正常生长,动物不是需要某种特定的蛋白质,而是需要蛋白质中的必需氨基酸。

尽管如此,很多研究都测定了斑点叉尾鮰饲料中蛋白质需要,其变化范围较大,在24%~55%之间。

之所以出现如此大的变化范围,是因为这些研究是在不同的条件下进行的;并且影响到饲料中蛋白质需要的因素很多,包括鱼的大小、投喂率、蛋白质品质、氨基酸组成、天然食物的存在、消化能(DE)、水温和养殖密度。

随鱼体的生长,斑点叉尾鮰的饲料中蛋白需要量逐渐降低。

斑点叉尾鮰鱼苗从0.02g长到0.2g,饲料中蛋白质水平为55%时可维持正常生长发育。

当饲料中蛋白质含量为35%时,斑点叉尾鮰体重从14g增加到100g,生长速度最快;而对114~500g的鱼而言,饲料中蛋白质水平为25%就足够了。

斑点叉尾鮰的蛋白质需要受饲料消化能影响。

饲料中能量水平较低时,投喂蛋白质水平为27%和38%的饲料,斑点叉尾鮰稚鱼生长速度相同。

但是当能量水平提高时,饲料消耗量将减少,若此时饲料中蛋白质含量较低时,鱼体生长较慢。

投喂率可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斑点叉尾鮰日粮蛋白质需要。

池塘养殖的斑点叉尾鮰,当分别含30%和36%蛋白质饲料时,其增重相同;但当饱饲含75%蛋白质的饲料时,与含36%蛋白质的饲料相比,鱼体增重较快。

同样当投喂足量时,饲料中26%的蛋白质水平足以保证最佳体增重。

而当给鱼投喂的预定最高水平为60kg/ha/天时,饲料蛋白质水平最低为32%才能保证最佳生长。

当投喂量不足时,与投喂高蛋白含量的饲料相比,投喂低蛋白饲料的鱼需要更多的总蛋白才能保证正常生长。

对池塘养殖的斑点叉尾鮰,当饲料最大预定投喂率为90kg/ha/天或以上时,投喂含28%蛋白质的饲料和32%蛋白质的饲料的增重效果相同。

天然有机质饵料的存在可能影响斑点叉尾鮰饲料中蛋白质需要,但对大鱼的影响可能不大。

虽然鱼塘中天然有机质饵料很丰富,但对促进集约化养殖的食用鱼生长的作用却很小。

据估计生长在中等密度池塘中的斑点叉尾鮰从天然食物仅能获得自身生长需要的2.5%的蛋白质和0.8%的能量,但天然饵料是微量营养元素如维生素、矿物元素和必需脂肪酸的重要来源。

在池塘中养殖的斑点叉尾鮰从最初阶段的鱼苗长到上市规格,饱饲时饲料蛋白的最低浓度约为24%才能获得最大生长速度。

但是要获得最佳生长、加工产量和体组成,饲料中蛋白质最低浓度可能大约需要28%。

当池塘养殖的斑点叉尾鮰饱饲时,蛋白水平为24%~26%的饲料虽然表面上好像能维持其最大生长,但与含28%或32%蛋白质的饲料相比,有增加体脂的趋势,这主要是由于低蛋白日粮的蛋能比相对较低造成的。

斑点叉尾鮰和大多数单胃动物一样需要十种必需氨基酸(表.1)。

胱氨酸和酪氨酸被归为非必需氨基酸。

然而饲料中添加它们能分别降低对蛋氨酸和苯丙氨酸的需要。

对斑点叉尾鮰来说,胱氨酸能替代60%蛋氨酸的需要,而酪氨酸能替代50%苯丙氨酸的需要。

满足氨基酸的需要量可通过投喂过量的蛋白质,或者在有氨基酸缺陷的蛋白质中添加化学合成的晶体氨基酸或另外投喂辅助性蛋白质混合物。

在这几种方式中,投喂辅助性蛋白质混合物是最经济的。

要对蛋白质进行有效配合来满足鱼的氨基酸需要,必须知道饲料的氨基酸组成以及各种氨基酸生物学利用率。

常用饲料的氨基酸组成数据通常可查阅营养成分表获得。

斑点叉尾鮰几种常用饲料的氨基酸利用率的数据也可以从营养成分表中得知。

赖氨酸被认为是斑点叉尾鮰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

若使用传统原料,配方以最少赖氨酸需要量来计算,饲料中其他所有氨基酸已经能满足甚至超过鱼体需要。

赖氨酸可能是斑点叉尾鮰商业饲料中唯一用到的氨基酸添加剂。

表.1斑点叉尾鮰的氨基酸需要

氨基酸

建议需要量(占日粮蛋白质的%)

精氨酸

组氨酸

异亮氨酸

亮氨酸

赖氨酸

蛋氨酸+胱氨酸

苯丙氨酸+酪氨酸

苏氨酸

色氨酸

缬氨酸

4.3

1.5

2.6

3.5

5.1

2.3

5.0

2.0

0.5

3.0

在实践中,应用化学合成的晶体氨基酸添加剂来改善鱼饲料中低劣蛋白质原料的品质的方法还存在争议。

对鲤鱼的早期研究发现,如果每天投喂几次,晶体氨基酸添加剂能改善劣质蛋白原料的品质。

试验饲料中的晶体氨基酸似乎在鲤鱼肠道中的吸收速度要比酪蛋白饲料中的氨基酸要快些。

但对斑点叉尾鮰来讲,化学合成的晶体赖氨酸生物学效价只相当于豆粕蛋白质中赖氨酸的57%~68%。

晶体赖氨酸通过斑点叉尾鮰的胃似乎比蛋白质中的赖氨酸要早些;可能是在蛋白质中的赖氨酸被吸收利用之前晶体赖氨酸已经从肠道被吸收。

然而,如果每天投喂1~2次,在含赖氨酸不足的饲料中添加了晶体赖氨酸,将蛋白质中有效赖氨酸水平调至占蛋白质5%时(假定晶体赖氨酸100%可利用),斑点叉尾鮰的生长速度与饲喂未添加赖氨酸但含足够赖氨酸的饲料相似。

这表明晶体赖氨酸添加剂能很好地被斑点叉尾鮰利用。

每天投喂2~5次,斑点叉尾鮰对晶体赖氨酸的利用不存在区别;但和鲤鱼不同的是,投喂次数过多,斑点叉尾鮰可能对赖氨酸利用稍微受到影响。

在某些动物中,氨基酸添加剂能提高体增重和饲喂低蛋白但氨基酸充足的饲料利用率。

但对斑点叉尾鮰来讲,在低蛋白但氨基酸充足的饲料中添加赖氨酸、蛋氨酸或两者都添加却不能起到上述效果。

蛋白质消化率(表.2)对饲料配方是很重要的。

利用氨基酸有效利用率(表.3)进行饲料配方,可以得到比利用蛋白质消化率更精确的饲料配方。

例如,斑点叉尾鮰对棉籽粕的蛋白质消化率约为82%,而赖氨酸可利用率约仅为66%。

如果以棉籽粕的蛋白质消化率为基础来进行配方,可能会导致赖氨酸的缺乏。

(2)能量需要

斑点叉尾鮰的能量需要在斑点叉尾鮰饲料开发的早期研究中很大程度上被忽视了,除由于没有注意饲料能量不平衡对鱼健康的影响外,还忽视了饲料中常用的原料如豆粕、玉米和鱼粉也可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能量的平衡。

因此进行饲料配方时,饲料能量是否平衡是很重要的考虑因素,因为能量过高会导致饲料摄入减少从而导致养分吸收降低,而且饲料能量过高还能引起体脂沉积的增加。

如果饲料能量水平太低,蛋白质将被用于提供能量而不是用于组织合成,这样便造成原料中蛋白质的浪费。

最近的研究表明,含28%和32%蛋白质的饲料消化能水平为2.8kcal/g时,用于食用鱼的生长已经足够了。

降低消化能可能减少体脂沉积但体增重却可能受到影响。

在斑点叉尾鮰商业饲料配方中还没有可行的方法来调整消化能以及将饲料中脂肪和纤维水平维持在理想范围内。

因此,在蛋白质含量一定的饲料中,能蛋比通常是确定的。

如蛋白质含量为28%和32%的饲料中,能蛋比分别约为11.8和10.3kcal/g可消化蛋白质(或蛋能比为85及97mg可消化蛋白/kcal)。

在这个范围内的能蛋比能保证最佳生长和适宜的体脂沉积。

饲料的能值应以有效能方式来表示。

总能是某种化合物完全氧化(燃烧)释放出的所有能量,但不是真正的有效能。

这是因为并非所有的化合物都能够完全被消化。

代谢能是消化能减去家畜尿中损失的能量或鱼尿和腮中损失的能量,通常用来表示家畜饲料的能量含量。

由于代谢能可以更精确反应代谢过程中可利用的能量,因此,在理论上,利用代谢能来表示饲料能量可能比消化能更理想。

但因为总能大部分是在消化过程中损失,鱼类经尿和鳃损失的能量比其他动物经非粪途径损失的更少,而且不同饲料粪能损失变化不大,所以在实际生产中很少根据代谢能值来配制鱼的饲料。

消化能通常用来表示斑点叉尾鮰的能量。

常用饲料能量消化系数见表.2。

脂类是斑点叉尾鮰良好的能量来源。

淀粉消化能值较脂类和蛋白质低,因此动物性饲料通常比植物性饲料具有更高的消化能。

表.2斑点叉尾鮰饲料的蛋白质、脂肪、

碳水化合物和能量的平均表观消化率%

饲料

饲料国际编码

蛋白质

脂肪

碳水化合物

能量

血粉(81%*)

棉粕(41%)

鱼粉(凤尾鱼)(65%)

鱼粉(鲱鱼)(61%)

鱼油

花生粕(49%)

苜蓿粉(17%)

玉米麸(43%)

玉米粒(10%)

玉米粒(煮过的10%)

肉骨粉(50%)

家禽副产品(61%)

羽毛粉(84%)

全脂米糠(13%)

精米粉(9%)

大豆粕(44%)

大豆粕(48%)

小麦麸(16%)

小麦粒(13%)

次粉(17%)

5-00-380

5-01-621

5-01-985

5-02-009

5-03-650

1-00-023

5-04-900

4-02-935

5-00-388

5-04-798

5-03-795

4-03-928

5-04-604

5-04-612

4-05-190

4-05-268

4-05-201

74‡

81†,83§

90†

87†,70-86‡,85§

86‡,74§

13†

92‡

60†,97§

66†

75†,82‡,61§

65‡

74†

73§

63§

77†

84†,85‡,97§

82†

84†,92§

72†

81†

97†

97†

 

76†

96†

77†

83†

 

81†

 

96†

17†

 

59-66†

62-78†

 

59†

56†,80§

85†,92§

76§

16†

26†,57§

59†

81†,76§

67†

50§

14§

56†

72†

56†

60†,63§

表.3斑点叉尾鮰几种饲料的氨基酸平均表观可利用率%

氨基酸

花生粕

(5-03-650)*

大豆粕

(5-04-612)

肉骨粉

(5-00-388)

鲱鱼粉

(5-02-009)

玉米粒

(4-02-935)

棉粕

(5-01-621)

全脂

米糠

(4-03-928)

次粉

(4-05-204)

丙氨酸

精氨酸

天冬氨酸

谷氨酸

甘氨酸

组氨酸

异亮氨酸

亮氨酸

赖氨酸

蛋氨酸

苯丙氨酸

脯氨酸

丝氨酸

苏氨酸

酪氨酸

缬氨酸

平均值

88.9

96.6

88.0

90.3

78.4

83.0

89.7

91.9

85.9

84.8

93.2

88.0

87.3

86.6

91.4

89.6

88.4

79.0

95.4

79.3

81.9

71.9

83.6

77.6

81.0

90.9

80.4

81.3

77.1

85.0

77.5

78.7

75.5

81.0

70.9

86.1

57.3

72.6

65.6

74.8

77.0

79.4

81.6

76.4

82.2

76.1

63.7

69.9

77.6

77.5

74.3

87.3

89.2

74.1

82.6

83.1

79.3

84.8

86.2

82.5

80.8

84.1

80.0

80.7

83.3

84.8

84.0

82.9

78.2

74.2

53.9

81.4

53.1

78.4

57.3

81.8

69.1

61.7

73.1

78.4

63.9

53.9

68.7

64.9

68.3

70.4

59.6

79.3

84.1

73.5

77.2

68.9

73.5

66.2

72.5

81.4

73.4

77.4

71.8

69.2

73.2

75.1

82.0

91.0

82.4

88.8

80.0

70.4

81.4

84.1

81.3

81.9

82.9

79.5

82.0

77.3

86.7

83.2

82.2

84.9

91.7

82.8

92.3

85.2

87.4

81.8

84.6

85.9

76.7

87.2

88.3

83.0

78.8

83.0

84.5

84.9

*国际饲料编码

(3)脂类和脂肪酸

斑点叉尾鮰可以合成大部分自身需要的脂肪酸;因此从营养角度看,除了提供必需脂肪酸(EFA)外,也许再没有更好的饲料脂肪水平。

由于饲料中维持最佳生产性能的最佳脂肪水平还不确定,斑点叉尾鮰饲料中的脂肪水平曾一度高达16%。

因此考虑到节约蛋白质、产品质量和饲料生产管理的限制等因素,饲料中确定一个最佳脂肪水平是很有必要的。

种鱼和成鱼商业饲料脂肪水平很少超过5%~6%,而且大约3%~4%的脂肪是饲料成分中原本就有的,另1%~2%在制粒时控制粉尘的过程中喷洒添加。

饲料脂肪过量可导致体腔和体组织中脂肪过度沉积,这反而会影响鱼的产量、质量以及加工产品的储存。

斑点叉尾鮰以及其他大部分温水鱼类的必需脂肪酸(EFA)需要量并未精确测定,但斑点叉尾鮰似乎需要少量n-3系列脂肪酸。

n-6系列脂肪酸虽然不是斑点叉尾鮰生长所必需的,但可能是斑点叉尾鮰维持正常免疫功能必需的。

斑点叉尾鮰能够延长和去饱和亚麻油酸(18:

3n-3)从而合成n-3系列高度不饱和脂肪酸(HUFA),饲料中1%~2%亚麻油酸或者0.5%~0.75%高度不饱和脂肪酸可满足n-3系列必需脂肪酸需要。

n-3系列必需脂肪酸可由海鱼油提供,如鲱鱼油。

鱼池中天然有机质饵料也是EFA来源之一。

鱼油、动物油和植物油都可用于商业斑点叉尾鮰饲料。

海产鱼油如果添加过量会将其鱼腥味转移到鱼体上。

另外,饲料含鲱鱼油2%~7%对斑点叉尾鮰有免疫抑制作用,这大概是因为鲱鱼油中含较高水平n-3系列HUFA的原因。

MississipiDelta公司生产的斑点叉尾鮰饲料中常喷洒鲶鱼油(由鲶鱼加工废品中提取的产物),或者鲶鱼油和鲱鱼油混合物。

动物性和植物性油脂经混合后也可喷洒到饲料中。

斑点叉尾鮰对鱼油的消化率为97%,虽然斑点叉尾鮰对饲料中的脂肪原料的消化率还未测定,但可以估计是很高的。

(4)碳水化合物

淡水鱼和温水鱼(包括斑点叉尾鮰)能比冷水和海水鱼更好地利用饲料中可消化碳水化合物。

这大概是因为温水鱼比海水和冷水鱼具有更高肠淀粉酶活性的原因。

尽管鱼类饲料的碳水化合物需要尚未确定,但鉴于碳水化合物是较廉价的能量原料,故在鱼饲料中提供适当可消化碳水化合物具有重要意义。

碳水化合物消化和代谢所需的酶已在多种鱼中检测出来,但鱼类碳水化合物代谢的激素调控和代谢调控机制还不清楚,可能与其他动物有区别。

体外研究表明,斑点叉尾鮰的胰岛仅对部分能够引起哺乳动物释放胰岛素的普通刺激原产生应答反应释放胰岛素,其机理与哺乳动物相似。

斑点叉尾鮰能够在一定碳水化合物/脂肪比率范围内,像利用脂肪一样有效地利用多糖作为能量来源,如糊精和淀粉;然而斑点叉尾鮰对单糖(葡萄糖和果糖)和双糖(麦芽糖和蔗糖)的利用率却不高。

口服麦芽糖和蔗糖的斑点叉尾鮰会导致持续的高血糖(一种糖尿病的征兆)。

尽管鱼体循环系统中胰岛素水平和哺乳动物相近或者偏高,但鱼体对大剂量葡萄糖的耐受力较低,表现出类似非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症状,而不是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症状。

用同位素跟踪技术研究斑点叉尾鮰葡萄糖代谢机制发现,其代谢机制与哺乳动物相似,但代谢水平较低,显然这是由于斑点叉尾鮰体内没有足够的酶或没有完善的内分泌系统进行葡萄糖的快速代谢的缘故。

典型的斑点叉尾鮰商业饲料含25%或更多可溶性(可消化)碳水化合物。

另外饲料中3%~6%的碳水化合物一般是粗纤维。

斑点叉尾鮰不能消化,故纤维素的存在也是不利的,因为饲料中不能被消化的物质会“污染”水体;然而实际上,饲料中或多或少总含有一些纤维。

斑点叉尾鮰不能像利用脂肪一样利用淀粉,但对可溶性碳水化合物的消化率大约为60%或更高,这比冷水鱼的利用率高出许多。

(5)维生素

斑点叉尾鮰维生素需要量(表.4)大都在实验室条件下通过投喂化学定量配制饲料的幼鱼来测定的。

一般认为测定的幼鱼需要量足够满足成鱼的营养需要。

斑点叉尾鮰商业饲料中大都添加了维生素添加剂,并考虑了饲料加工过程中的损失,含有足量的各种必需维生素,能保证鱼正常生长的需要。

最新数据表明饲料成分中固有的维生素对池塘养殖的斑点叉尾鮰维生素营养需要有着重要作用,但因为不了解饲料成分和鱼塘中天然有机质饵料中所含维生素的生物活性,这部分来源的维生素一般不予考虑。

很多研究也表明池塘养殖的斑点叉尾鮰可减少甚至不补充维生素。

投喂在实验室中通过化学定量配制的缺乏某种特定维生素的饲料,能够导致斑点叉尾鮰相应维生素缺乏征(表.4)。

这些缺乏征一般表现为厌食、生长缓慢和死亡率升高等。

然而在野生鱼群中维生素缺乏征很少发生,这可能是因为野生环境中鱼生长相对缓慢且天然饵料中含有充足的维生素可满足鱼体需要。

斑点叉尾鮰商业饲料中维生素的添加剂量大都超过鱼体的需要量,因此,虽然人工养殖的斑点叉尾鮰生长迅速,维生素缺乏征却不普遍。

斑点叉尾鮰研究者和养殖者对于高剂量使用某些维生素,特别是使用维生素C提高鱼体疾病抵抗力,有很大兴趣。

对斑点叉尾鮰的早期研究发现,高水平维生素C(10倍或高于正常生长需要)可降低因某些细菌感染而引起的死亡率。

但最近的很多研究却表明使用高剂量维生素C饲料并不能提高斑点叉尾鮰的抗病力。

疾病期斑点叉尾鮰对饲料维生素C浓度产生“全或无”型反应,即当维生素C在疾病期未添加时则死亡率上升,而当饲料中添加维生素C时死亡率显著下降。

浓度仅为25mg/kg维生素C即可提高感染了爱德华氏菌病斑点叉尾鮰的存活率。

很多研究者认为斑点叉尾鮰饲料中维生素C的需要量可降到11~15mg/kg。

MississipiDelta公司生产的斑点叉尾鮰商业饲料一般含有大约50~100mg/kg维生素C,这已经足以能满足斑点叉尾鮰最佳生长和保证鱼体健康的需要。

 

表.4斑点叉尾鮰维生素缺乏征症状及防治缺乏时

饲料中所需维生素最低水平和推荐水平

维生素

缺乏征

需要量(每kg饲料)

推荐量(每kg饲料)

维生素A

眼球突出,浮肿,肾出血,皮肤褪色

100~2000IU

2200IU

维生素D

骨中灰分下降,低钙磷

250~1000IU

1100IU

维生素E

肌肉萎缩,,皮肤褪色渗血,脂肪肝,红血球溶血,脾和胰有渗血点,蜡状色素沉积

25~50IU

30IU

维生素K

表皮出血

R

4.4mg

硫胺素

平衡失调,神经过敏,体色变深

1mg

2.5mg

核黄素

生长受阻

6b~9mg

6mg

吡哆醇

体呈蓝绿色,抽搐,神经失调,运动失调

3mg

5mg

泛酸

棒状鳃,消瘦,贫血,表皮(壳)溃烂

10~15mg

15mg

烟酸

表皮和鳍损伤,颔骨变形,贫血,眼球突出

7.4c~14mg

生物素

过敏症,皮肤褪色,肝丙酮酸羧化酶活性降低

R

叶酸

贫血

1.5mg

2.2mg

维生素B12

贫血

R

0.01mg

胆碱

脂肪肝,肾和肠道出血

400mg

肌醇

未出现症状

NR

抗坏血酸

肠道和肠外出血,鳍腐烂,骨胶质形成减少,脊柱侧凸,脊柱前弯症

11~60mg

50mgd

(6)必需矿物质

对鱼类矿物质营养的研究因水体中本身含有可溶性矿物质盐而非常困难。

例如斑点叉尾鮰幼鱼饲料钙需要量只能通过在无钙水中养殖才能被确定。

因水中含有足够钙时,斑点叉尾鮰可从水中吸收钙满足自身钙需要。

斑点叉尾鮰所必需的矿物质有14种。

尽管很难进行鱼类矿物质营养的研究,但斑点叉尾鮰对于14种矿物质缺乏征状和需要量已确定(表.5)。

厌食、体重减轻及死亡均未作缺乏征列出,因它们都是缺乏矿物质的症状。

表.5斑点叉尾鮰矿物质缺乏征、防止缺乏征成鱼饲料矿物质最低水平和推荐水平

矿物质

缺乏征

需要量(单位每kg饲料)

推荐量(单位每kg饲料)

钙a

骨灰分减少

磷b

骨灰分减少,骨钙磷减少

3~4g

3.5g

反应迟钝,肌肉无力,体镁含量下降

0.2c~0.4g

ND

ND

钾d

2.6g

ND

ND

ND

ND

钴e

ND

ND

0.05mg

碘e

ND

ND

2.4mg

锌ef

血浆锌浓度下降,血浆胆碱磷酸盐活性下降,骨锌下降,钙浓度下降

20mg

200mg

肝和血浆中硒依赖性谷胱甘肽过氧化酶活性降低。

0.25mg

0.1mg

锰e

2.4mg

25mg

铁e

血浆球蛋白,血液比容和红血球计数降低,血浆铁和铁蛋白饱和度降低

20mg

30mg

铜e

心脏细胞色素C氧化物酶活性降低,肝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降低

4.8mg

5mg

磷是相当重要的矿物质,鱼体需要量也相当大。

饲料中(特别是植物性饲料)都缺乏生物可利用磷。

一般用脱氟磷酸二氢钙作为斑点叉尾鮰饲料磷源添加剂。

通过实验室和鱼塘中的研究得出的生长性能指标表明脱氟磷酸盐与磷酸二氢钙对斑点叉尾鮰有着同样的营养作用。

植物性来源的饲料中大约2/3的磷是肌醇六磷酸盐,这种磷的结合形式很难被鱼类所利用。

使用植酸酶可以使饲料中植酸磷中的磷释放出来,从而提高其利用率。

磷源中磷的可利用率以及常用饲料中磷的原料见表.6。

表.6斑点叉尾鮰饲料中磷的表观利用率

饲料品种

国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