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圣花乡旅游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精品.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519714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110 大小:304.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圣花乡旅游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精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0页
三圣花乡旅游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精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0页
三圣花乡旅游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精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0页
三圣花乡旅游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精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0页
三圣花乡旅游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精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0页
三圣花乡旅游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精品.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0页
三圣花乡旅游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精品.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0页
三圣花乡旅游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精品.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0页
三圣花乡旅游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精品.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0页
三圣花乡旅游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精品.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0页
三圣花乡旅游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精品.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0页
三圣花乡旅游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精品.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10页
三圣花乡旅游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精品.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10页
三圣花乡旅游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精品.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10页
三圣花乡旅游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精品.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10页
三圣花乡旅游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精品.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10页
三圣花乡旅游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精品.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10页
三圣花乡旅游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精品.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10页
三圣花乡旅游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精品.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10页
三圣花乡旅游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精品.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三圣花乡旅游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精品.docx

《三圣花乡旅游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精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圣花乡旅游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精品.docx(1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三圣花乡旅游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精品.docx

三圣花乡旅游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精品

三圣花乡旅游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2006——2015年

 

四川旅游规划设计研究院

项目名称:

三圣花乡旅游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委托单位:

成都市锦江区人民政府

编制单位:

四川旅游规划设计研究院

旅游规划设计证书等级:

甲级

旅游规划设计证书编号:

旅规甲08-2003

规划成果专用章:

 

规划编制完成时间:

2006年2月

 

项目组织

项目名称:

三圣花乡旅游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6—2015)

项目委托单位:

锦江区人民政府

项目承担单位:

四川旅游规划设计研究院(旅游规划甲级资质单位)

《三圣花乡旅游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

杨建德区政府副区长

副组长:

唐映辉区旅游局局长

李旭三圣街道党工委书记

成员:

王耀军区委办副主任

蹇一萍区政府办副主任

刘卫华区信息办主任

齐鸣区安监局局长

张轶区物价局局长

李华昌区科技局局长

陈武区劳动保障局局长

李青区建设局局长

杜朝伦区交通局局长

王强三区城乡一体化工作局局长

洪瑞鹏区文体局局长

张继祥区卫生局局长

伍建科区环保局局长

王开双区市容环境局局长

易丹锦江工商局局长

余子游区质监分局局长

张毅区公安分局副局长

钟为春区残联理事长

管理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区旅游局局长唐映辉同志兼任。

项目顾问:

何一心:

四川省旅游局高级工程师

陈隆志:

四川省旅游局高级经济师

陈茂勋:

四川省科技顾问团成员、高级规划师

课题组长:

徐蓓兵四川旅游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高级规划师

课题组副组长、技术负责人:

吕一飞四川旅游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教授、博士

课题组成员:

李柏槐教授、博士

董思雨工程师

王丽工程师

李晓明工程师

李雪梅硕士

潘懿丹硕士

程利辉硕士

 

前言

三圣花乡旅游区位于成都市锦江区三圣街道办事处辖区,行政区划包括5个村,红砂村、幸福村、江家堰村、驸马村、万福村,面积12平方公里,2004年,有农民3840户,13040人。

从清代以来,就有种植花卉的传统。

近年来,在成都市和锦江区领导下,三圣花乡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和城乡一体化进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取得明显成效,在全国具有一定的示范意义。

近年来,三圣花乡又开发旅游,目前已建成比较成熟的都市近郊乡村旅游地,有“花乡农居”、“幸福梅林”、“江家菜地”、“东篱菊园”、“荷塘月色”5个景区,人称“五朵金花”。

2005年,旅游区共接待游客746.96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9028.91万元。

目前,旅游区景点和基础设施大体建成。

投资总额20400万元,其中锦江区政府投入8300万元,用于搭建融资平台,撬动和吸引民间资金投入12100万元。

为了进一步建设好“三圣花乡”,申报国家AAAA级旅游区,锦江区人民政府委托四川旅游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三圣花乡旅游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目录

第一章环境和资源8

1.1三圣花乡旅游区概况8

1.1.1旅游区范围和用地性质8

1.1.2交通区位8

1.1.3历史沿革8

1.1.4自然环境8

1.1.5社会经济环境8

1.2区域经济社会环境分析8

1.2.1成都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8

1.2.2锦江区经济社会发展和十一五规划纲要9

1.3旅游资源及评价11

1.3.1旅游资源11

1.3.2旅游资源评价13

1.3.3环境容量测算13

第二章旅游区建设的重要意义和作用15

2.1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示范意义和作用15

2.1.1结合实际,打造“五朵金花”15

2.1.2发展方式:

休闲经济,产业支撑15

2.1.3生活方式:

离土不离乡,就地市民化15

2.1.4五朵金花的效益16

2.1.4.1城乡一体化16

2.1.4.2生产发展16

2.1.4.3生活宽裕16

2.1.4.4村容整洁17

2.1.4.5乡风文明,管理民主17

2.2建设都市近郊乡村旅游目的地的意义和作用17

第三章旅游现状和发展前景18

3.1旅游现状18

3.1.1旅游景区建设现状18

3.1.2旅游客源市场现状及预测18

3.1.2.1四川省旅游客源市场18

3.1.2.2成都市旅游客源市场18

3.1.2.3三圣花乡旅游客源市场18

3.1.3公路交通20

3.1.4其它基础设施20

3.1.5旅游服务设施20

3.2现存主要问题20

3.3旅游区优劣势和特色分析及前景预测21

3.3.1三圣花乡优劣势分析21

3.3.2五个景区的特色22

3.3.2.1花乡农居22

3.3.2.2幸福梅林22

3.3.2.3江家菜地22

3.3.2.4荷塘月色22

3.3.2.5东篱菊园22

3.3.3前景预测22

第四章规划总则23

4.1规划依据23

4.1.1中央和国家的政策、法律、法规23

4.1.2地方性政策、法规、规划23

4.2规划时空范围23

4.2.1规划时限23

4.2.2规划空间范围23

4.3指导思想和原则23

第五章旅游开发战略24

5.1主题定位24

5.1.1五个景区的定位24

5.2形象定位24

5.3规划目标和主要成效24

5.4总体布局和五景区功能分区25

5.4.1总体布局25

5.4.2五景区的功能分区25

5.5旅游产品和线路25

5.6目标市场定位26

第六章旅游项目策划27

6.1乡村旅游活动项目策划27

6.1.1乡村旅游的特色27

6.1.2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观光项目27

6.1.3三圣乡民俗场景体验27

6.2三圣庙(乡土文化)27

6.2.1资源依托和建设意义27

6.2.2项目定位28

6.2.3项目建设28

6.2.4项目选址28

6.2.5市场营销口号28

6.3锦江书院(本土文化)28

6.3.1资源依托和建设意义28

6.3.2项目定位28

6.3.3项目建设(近期)29

6.3.4选址29

6.3.4市场营销口号29

第七章游览和旅游安全规划30

7.1游览规划30

7.1.1游览线路30

7.1.1.1旅游区主出入口和主环线30

7.1.1.2景区5条游线30

7.1.2游客中心30

7.1.2.1选址30

7.1.2.2面积30

7.1.2.3服务和设施30

7.1.3引导标识30

7.1.3.1旅游区入口标识30

7.1.3.2导游全景图30

7.1.3.3导览图30

7.1.3.4景物介绍牌30

7.1.3.5旅游区信息触摸屏(非游客中心的)30

7.1.3.6引导标识设置合理30

7.1.3.7标识制作水平31

7.1.4公众信息资料31

7.1.4.1宣教资料31

7.1.4.2国际互联网31

7.1.5导游(讲解服务)31

7.1.6公共信息图形符号31

7.1.7游客公共休息设施31

7.2旅游安全规划31

7.2.1安全保护机构、制度与人员31

7.2.1.1安全机构31

7.2.1.2安全保护制度31

7.2.1.3安全保护人员总数31

7.2.1.4流动安全保护人员数量32

7.2.2安全处置32

7.2.2.1高峰期游客安全处置32

7.2.2.1安全巡查32

7.2.3安全设施设备32

7.2.3.1危险地带安全防护设施32

7.2.3.2消防、救护设备32

7.2.4安全警告标识32

7.2.5安全宣传32

7.2.5.1安全广播32

7.2.5.2安全说明或须知32

7.3医疗及救护32

7.3.1医务室32

7.3.2定点医院救护机制32

7.3.3内部救援电话32

第八章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规划33

8.1旅游交通33

8.1.1公路建设33

8.1.2自配停车场33

8.1.2.1停车场总面积规划33

8.1.2.2花乡农居停车场33

8.1.2.3幸福梅林停车场33

8.1.2.4东篱菊园停车场33

8.1.2.5江家菜地停车场33

8.1.2.6荷塘月色停车场34

8.1.3内部交通34

8.1.3.1交通标识34

8.1.3.2旅游步道34

8.1.3.3特色交通工具34

8.2水电气34

8.2.1给排水34

8.2.2电力34

8.2.3天然气34

8.3邮电服务34

8.3.1电信服务34

8.3.1.1电话用户数预测34

8.3.1.2公用电话服务35

8.3.1.3移动电话35

8.3.2邮政纪念服务35

8.4服务设施规划35

第九章资源环境保护和卫生规划36

9.1空气质量保护36

9.2噪音防治62

9.3地面水环境保护62

9.4景观和生态保护62

9.4.1保护费用的投入36

9.4.2保护制度和措施36

9.4.3保护效果36

9.4.4梅林湿地保护36

9.5建筑布局和环境氛围36

9.5.1建筑物与景观的协调性36

9.5.2出入口主体建筑格调36

9.5.3周边环境与景观的协调性36

9.5.4绿化与美化37

9.6卫生37

9.6.1环境卫生37

9.6.2废弃物管理37

9.6.3垃圾桶37

9.6.4餐饮卫生37

9.6.5旅游公共厕所37

9.6.6吸烟区37

第十章市场营销规划38

10.1旅游形象定位38

10.2视觉形象设计38

10.3促销方案38

10.3.1促销策略38

10.3.2促销方案38

第十一章旅游商品规划40

11.1旅游商品开发现状40

11.2旅游商品开发原则40

11.3旅游商品开发项目40

11.4旅游商品销售规划40

11.5旅游购物管理40

第十二章旅游区经营管理规划41

12.1管理体制41

12.1.1管理和经营机构41

12.1.2管理和经营制度41

12.2企业形象41

12.3人力资源41

12.3.1现状41

12.3.2开发措施41

12.3.3需求目标41

12.3.4培训规划41

12.3.4.1管理人员培训41

12.3.4.2导游(讲解)人员培训42

12.3.4.3宾馆服务人员培训42

12.3.4.4其它服务人员培训42

12.3.4.5社区居民培训42

12.4投诉与处理42

12.5特殊人群服务42

12.6通过第三方认证42

第十三章旅游区开发投资效益分析44

13.1基础设施投入估算44

13.1.1公路建设投入44

13.1.2旅游其他基础设施投入估算44

13.2旅游相关项目投入估算44

13.2.1可持续发展项目投入估算44

13.2.2旅游营销经费投入估算44

13.2.3旅游管理机构投入估算44

13.2.4旅游人力资源开发投入估算45

13.3旅游开发项目的投资估算45

13.4旅游开发的投资估算汇总45

13.5收益—成本分析45

附录:

47

三圣花乡五个景区简况47

关于三圣乡的传说48

清末民初三圣乡社会风俗48

 

第一章环境和资源

1.1三圣花乡旅游区概况

1.1.1旅游区范围和用地性质

三圣花乡旅游区隶属成都市锦江区三圣街道办事处。

三圣街道办事处位于成都市中区东南,北纬30°36′,东经104°08′,东与龙泉区接壤,南与双流县相邻,西连柳江办事处相接,北与成龙办事处毗邻。

幅员面积16.31平方公里,辖6个行政村。

三圣花乡旅游区包括5个景区,花乡农居(红砂村)、幸福梅林(幸福村)、江家菜地(江家堰村)、东篱菊园(驸马村)、荷塘月色(万福村),面积12平方公里。

旅游区用地性质属于城市通风口绿地,按国务院批准的成都城市规划,不能作为城市建设用地。

土质为龙泉山脉酸性膨胀土,农民形容为“天晴一把刀,下雨一包糟”,“土地不多人人种,丰产不丰收”。

1.1.2交通区位

三圣花乡的公路形成“两横两纵”城市交通网络。

“两横”指东西方向的外环路(绕城高速路,80米宽的双向八车道)、石胜路(70米宽双向四车道,一级油路)。

“两纵”指南北向的成龙路(70米宽双向四车道,一级油路)、成仁路(40米宽双向四车道,二级油路)。

可快速通达成渝高速、成绵高速、成南高速、成雅高速、成乐高速、机场高速等高等级公路,距离二环路仅7公里,距火车南站约10公里、距双流国际机场约15公里。

交通发达,区位优越。

1.1.3历史沿革

三圣街道办事处原名“三圣乡”,其名称曾多次变更,先前叫养马场,清朝时叫华阳县高店子或华阳县三圣场。

民国时期建立乡政权,称华阳县三圣乡。

解放后,沿用“三圣乡”名,2004年改制为“三圣街道办事处”。

“三圣”之得名,因有三圣庙而得名。

三圣庙建于清代,供奉炎帝神农氏、黄帝轩辕氏、黄帝史官仓颉,后又改奉刘备、关羽、张飞。

炎黄二帝系华夏始祖,刘关张乃三国英豪,皆为古代圣贤,故名。

2003年10月,红砂村举办“四川省首届花卉博览会”,建成“花乡农居”,成为第一朵金花。

被评为国家AA级旅游区和全国首批农业旅游示范点。

2004年12月27日—2005年1月25日,幸福村成功举办中国成都首届梅花节,建成“幸福梅林”,成为第二朵金花。

2005年,江家堰村建成“江家菜地”,成为第三朵金花。

驸马村建成“东篱菊园”,成为第三朵金花。

目前,万福村正在加紧建设“荷塘月色”,将在2005年底基本建成第五朵金花。

1.1.4自然环境

区内大部分为浅丘台地,地势起伏有致。

海拔500米。

属四川盆地亚热带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在16℃左右,四季分明,年降水量约1500mm左右。

土质系龙泉山脉酸性膨胀土,粮食产量不高,历来有栽种花木的传统。

被国家林业局、中国花卉协会评为“中国花木之乡”。

旅游区位于都江堰东风灌溉渠的尾水部位,枯水期用水紧张。

1.1.5社会经济环境

三圣花乡面积12平方公里,辖5个村,红砂村、幸福村、江家堰村、驸马村、万福村,2004年末,有农民3840户,13040人,人均耕地面积约0.7亩,农民人均纯收入5311元。

1.2区域经济社会环境分析

1.2.1成都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

成都市现辖10区、4市(县级市)和6县,总面积1.23万平方公里。

2004年末,总人口1060万,城市中心区人口400万,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3.5‰以内。

2004年,成都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185.7亿元;全口径财政收入286.3亿元;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394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072元。

2004年,成都市GDP在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中名列第四(仅次于广州、深圳、杭州),位居中西部第一。

评为全国十大最具经济活力城市,城市综合实力和竞争力进入全国十强行列。

2005年,预计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将达2350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500美元。

一、二、三产业增加值比重,预计为7.7∶43∶49.3。

《成都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建议》提出:

要把成都建成中西部地区创业环境最优、人居环境最佳、综合竞争力最强的现代特大中心城市。

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以上,到2010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4200美元。

“十一五”时期主要任务之一是深入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这是推进城乡统筹发展,有效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

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审批稿)提出:

未来成都总人口约1500万人,今后,主城区建设用地发展方向是以中心城区为核心,沿放射道路走廊式轴向发展,重点向东、向南、向北3个方向发展,控制向西发展。

未来成都的城市空间结构模式为:

一城(即外环路以内的中心城)、三圈(三个圈层)、六条经济走廊。

其中,正东“经济走廊”为成都——龙泉驿走廊,这是成渝经济带的主走廊,最短,但经济流量最大。

三圣花乡正处于该经济走廊。

1.2.2锦江区经济社会发展和十一五规划纲要

锦江区地处成都市市东南,属于中心城区。

面积62.12平方公里,其中建成区19.5平方公里。

2004年末,全区总人口39.01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7万人。

十五期间,全区经济快速稳定增长,经济实力不断壮大,经济发展质量逐步提高。

2001-2004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从104.14亿元增长到175.91亿元,名列全市第二。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从2001年的2.67万元上升到2004年的4.48万元,位居全市第一。

十五期间,全区经济快速稳定增长,经济实力不断壮大,经济发展质量逐步提高。

2001-2004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从104.14亿元增长到175.91亿元,名列全市第二。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从2001年的2.67万元上升到2004年的4.48万元,位居全市第一。

图1-22004年成都市五城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对比(单位:

万元)

锦江区城乡一体化取得重大突破,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成功打造了“五朵金花”,打破了城乡界限,奠定了涉农区域尽快全面融入城市的基础,2001-2004年,城市化率由88%提高到98%。

《成都市锦江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送审稿,2005年12月)指出:

指导思想:

“十一五”期间,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协调经济、社会和自然的关系,构建“时尚锦江、人文锦江、现代锦江、和谐锦江”。

到2010年,把锦江区建设成为经济发达、人民富足、环境优美、社会稳定的全国一流强区。

时尚锦江:

突出商贸服务业品牌优势,引领时尚潮流,独树一帜。

人文锦江:

重视历史文化,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文化内涵。

现代锦江:

加强高中档商务楼、星级酒店及总部经济区构建。

和谐锦江:

通过打造“五朵金花”,使锦江区走出了一条因地制宜的城乡一体化途径。

“十一五”期间,要加大城乡统筹发展力度,构建和谐锦江。

经济目标:

到2010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11000美元,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4%以上,到2010年达到386亿元。

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0.1:

39:

60.9。

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幅达18%,2010年达到16亿元。

区域发展空间布局:

“一心一带四片区”的多层次的空间发展格局。

一心:

商贸核心区,包含春熙路、盐市口街道辖区。

一带:

国际商务及高档酒店配套服务经济带,包括督院街、合江亭、水井坊(东大街)、书院街街道辖区。

四片区:

酒文化及佛教文化人文休闲区。

水井坊街道辖区内“水井坊”遗址及周边区域的水井坊人文休闲区;合江亭街道辖区内大慈寺佛教文化区。

住宅文化区,一环路至三环路之间的区域。

生态农业观光休闲区,包括三圣街道辖区的花乡农居、幸福梅林、江家菜地、东篱菊园、荷塘月色“五朵金花”区域。

工业集中发展区和新型“异地”工业发展区,位于柳江及成龙街道辖区。

 

图1-3锦江区“十一五”空间布局图

 

图1-4生态农业观光休闲区布局图

重大工程与项目:

“十一五”规划实施的基本支撑。

其中,包括三圣花乡:

●生态农业观光休闲区基础设施和交通网络建设工程

在成功打造“五朵金花”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薄弱环节的建设,如垃圾处理工程、污水排放工程、通往市中心的快速通道工程、区域内交通网络的建设工程等。

●乡村酒店等涉农区域服务业引进项目

为城乡一体化的可持续发展寻求产业支撑,在“五朵金花”区域内,引进特色鲜明,主题突出,娱乐性、可参与性强的各种农业观光休闲旅游项目,如乡村酒店、俱乐部、特色沙龙及其他休闲娱乐设施经营项目。

小结:

三圣花乡旅游区区位于“成都——龙泉驿经济走廊”,开发建设符合《成都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建议》制定的战略目标,符合成都城市向东发展的城市空间布局。

三圣花乡旅游区开发建设符合《锦江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构建“和谐锦江”的战略目标,符合锦江区十一五空间布局,是锦江区十一五重大工程和项目。

1.3旅游资源及评价

1.3.1旅游资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2003年),可将三圣花乡旅游资源分为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5个大类、13个亚类、43个基本类型。

表1-1 旅游资源分类表

主类

亚类

基本类型

地文景观

综合自然旅游地

浅丘台地型旅游地:

三圣花乡位于龙泉山脉浅丘台地,区内有平地、浅丘、蜿蜒的山脊线错落有致、水库湖泊、湿地等,自然景观多样。

水域风光

池沼

观光游憩湖泊:

幸福梅林梅香湖,取王安石·《梅花》诗“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之意,故名。

面积124亩。

湖中有小岛。

荷塘月色湖区,面积约1000亩,栽种荷花,景色美丽。

沼泽与湿地:

梅林湿地,面积约400亩。

东篱菊园陈家堰湿地,占地约100亩。

生物景观

树木

林地:

幸福梅林有1500亩梅林,为全国四大梅花种植基地之一。

古树名木:

幸福梅林有两株树龄100余年的“梅花王”,属于真梅种系直枝梅类宫粉型。

花卉地

花卉地:

花乡农居:

位于红砂村,占地面积3000亩,核心区面积1673亩,是西南著名的花卉生产地和花卉交易集散地,国家AA旅游区、全国首批农业旅游示范点。

幸福梅林:

梅花种植面积1500亩,规划面积3000亩。

230个品种,22万株。

东篱菊园:

规划1700亩。

目前,菊花大田种植面积1000多亩,品种100余个,盆栽菊花300万盆。

荷塘月色:

现有荷花种植面积600余亩,规划面积1074亩。

将建成西南地区最大的荷花基地。

野生动物栖息地

水生动物栖息地:

梅香湖、荷塘月色、陈家堰塘等水面约1800亩,有鲤鱼、草鱼等。

鸟类栖息地:

梅香湖、荷塘月色的水面有白鹭、野鸭数百只。

建筑与设施

综合人文旅游地

现代农业观光园:

花乡农居成都维生公司花卉温室大棚10000平方米,花卉科技示范园220亩,高档盆花栽培区8000平方米。

成都蓝田公司花卉大棚。

四川大兴花卉公司大棚。

繁华生态园。

江家菜地特色观光园,温室大棚,占地面积约20亩。

生态农业体验:

江家菜地,规划总面积3000余亩,一期项目建设用地1000亩,推出认种、代种菜地,把传统种植业变为体验式休闲产业,实现城乡互动,现已认种菜地222.534亩,把“菜地、休闲、劳动、消费、收获”等环节结合起来,生态农业体验,“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做农家活、看农家景”。

园林游憩区:

幸福梅林“岁寒三友苑”,种植梅、竹、松,有小湖,大风车造型。

幸福梅林精品梅园:

面积约1400平方米,种植各种精品梅花盆景。

梅花博物馆,500平方米。

景物观赏点:

咏梅诗廊,100米长。

幸福梅林风雨长廊,沿湖而建,长510米,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露天与廊房相结合,喝茶、餐饮休闲场所。

幸福梅林梅花知识长廊,长600米,露天式,步行道两侧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