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机可靠性测试手册.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521655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2.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整机可靠性测试手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整机可靠性测试手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整机可靠性测试手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整机可靠性测试手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整机可靠性测试手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整机可靠性测试手册.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整机可靠性测试手册.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整机可靠性测试手册.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整机可靠性测试手册.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整机可靠性测试手册.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整机可靠性测试手册.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整机可靠性测试手册.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整机可靠性测试手册.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整机可靠性测试手册.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整机可靠性测试手册.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整机可靠性测试手册.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整机可靠性测试手册.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整机可靠性测试手册.docx

《整机可靠性测试手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整机可靠性测试手册.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整机可靠性测试手册.docx

整机可靠性测试手册

标准化工作室编码[XX968T-XX89628-XJ668-XT689N]

 

整机可靠性测试手册

深圳市世融通电子公司

产品测试手册

编制部门:

品质部日期:

拟定:

日期:

审核:

日期:

批准:

日期:

版本

时间

修改内容

修改人

 

1简介

1.1目的

为了规范世融通公司产品测试的各项工作,使公司产品研发、品质管理按照共同的测试项目和测试标准进行测试,以使项目各阶段品质保证能达到手机的测试要求,特制定本测试手册。

1.2适用范围

本手册适用于本公司所有项目的整机测试。

1.3责任

公司产品研发、品质保证都需按本测试手册进行相关测试,对问题进行分析,确定责任部门,由责任部门提出改善对策。

2整机测试项目

2.1电性能测试

按照产品检验规范和行业相关标准,测试手机的各项重要电性能指标;

2.2ESD测试

测试手机在静电环境中的性能;

2.3环境测试

模拟公司各产品使用的各种恶劣环境,测试其性能是否达到要求;主要包括高/低温试验、湿热试验、防尘试验等。

2.4寿命测试

测试产品各易损部件的工作寿命是否达到规格要求;主要包括读卡器,打印机,制票机等产品试验。

2.5机械强度测试

测试括读卡器,打印机,制票机等机械结构的强度;主要包含振动测试、跌落测试等。

3.整机测试标准

3.1电性能测试标准

依照公司规范、行业相关标准,测试公司产品的电性能。

参考标准:

1.公司的产品行业环境要求和试验方法。

2.公司产品根据公司可靠测试设备测试。

3.根据公司可靠性设备进行安全要求和产品验证进行试验

3.2ESD静电测试标准

产品在接充电器和不接充电器的情况下,分别测试产品在常用使用状态下的ESD性能,待机和运行状态是必须要测试的状态。

接触放电为±6KV,对裸露的金属件续放电各10次后对地放电,应无数据丢失和功能损坏等;接触放电每点每个测试电压连续放电10次(加严测试±20次);

空气放电±10KV,主机底壳等处进行放电,被选点每点每个测试电压放电10次(加严测试±20次),每放电一次需对地放电,状况应良好,应无数据丢失和功能损坏。

注:

测试后功能恢复正常,及外观检查应良好(电镀层不应有掉镀层等不良现象)。

完成后作好记录。

所需手机数为2部。

参考标准:

行业可靠性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

ESD实验室环境要求:

环境温度:

+15~+35℃

相对湿度:

ESD实验室湿度应严格控制到30%~60%RH

大气压力:

86~106kPa

3.3环境测试标准

测试项目及条件:

测试项目

测试条件/参考标准

主要测试阶段

数量

注意事项

低温储存

试验

T=-30±3℃,试验时间12小时,回温2h后检测功能、外观、机械和电性能有无异常。

项目PR1阶段,首次量产,重要元器件或元器件的供应商,结构材料变更;

4

试验中手机带电池关机状态。

低温工作

试验

T=-20±3℃,试验时间8小时,测试过程中需进行中间检测,观察信号指示并进行拨打测试(或用仪器测试电性能),测试持续时间到后立即在该温度下进行电性能和功能测试,最终检测:

将试验样品回温2h后检测呼叫连接、外观、机械等应正常。

中间检测及最终检测均正常测试才为合格。

项目PR1阶段,首次量产,更改重要元器件或元器件的供应商,结构材料变更;

4

试验中手机处于待机状态(如果T=-20±3℃条件下电性能有异常情况,品质可按照T=-10±3℃的实验条件作为最低出货标准。

若选择观测信号指示与被叫的方式,需将手机工作在带SIM卡的标准用户模式)

高温储存

试验

T=65±2℃,试验时间12小时,储存时间到后立即检测功能、外观、机械和电性能应正常。

(可立即调低温度至55±2℃进行高温工作试验)

项目PR1阶段,首次量产,更改重要元器件或元器件的供应商,结构材料变更;

4

试验中手机带电池关机状态。

高温工作

试验

T=55±2℃,试验时间8小时,测试过程中需进行中间检测,进行主叫拨打测试(或用仪器测试电性能),测试持续时间到后在该温度下进行电性能和功能测试,最终检测:

将试验样品回温2h后进行功能、外观、机械和电性能等检测。

中间检测及最终检测均正常测试才为合格。

项目PR1阶段,首次量产,更改重要元器件或元器件的供应商,结构材料变更;

4

试验中手机处于待机状态。

主叫可采用直接拔打112的方式。

恒定湿热

试验

T=40±2℃,RH=93±3%,试验时间48小时,测试过程中需进行中间检测,进行主叫拨打测试(或用仪器测试电性能),测试时间到后在该温度下进行电性能和功能测试,回温2h后检测呼叫连接、外观、机械等应正常。

项目PR1阶段,首次量产必须要测,更改重要元器件或元器件的供应商,结构材料变更

4

试验中手机处于待机状态。

(翻盖手机翻盖处于打开状态,使用大LCD也处于工作状态,主叫采用拨打112的方式)。

湿热循环

试验

从室温以不大于1℃/MIN速度变到40℃,RH:

93±3%,保持1H;再以不大于1℃/min速度变到-10℃,保持1h;循环13次。

循环期满,回温2H后检测功能、外观、机械和电性能应正常。

项目PR1阶段,首次量产,更改重要元器件或元器件的供应商,结构材料变更;

4

试验中手机处于待机状态

盐雾测试

三个喷雾周期,每个2h,每个喷雾周期后有一个为期22h的湿热储存周期。

喷雾条件为

温度为(15~35)℃,浓度为(5.0±1)%的氯化钠溶液;储存条件为(40±2)℃,相对湿度为90%~95%

项目PR1阶段

2

手机带电池关机状态

防尘试验

将手机放置在粉尘试验箱内,样品体积综合不得超过试验箱有效空间的1/3,底面积不得超过有效水平在积的1/2;与实验箱内壁距离应不小于100mm。

启动粉尘试验箱,使气流能够将灰尘均匀缓慢地沉降在试验样品上,最大值不得超过2m/s。

测试时间到后,将手机在粉尘箱内静置2H,进行功能、外观及装配检测。

(在仪器未到位前,也可采用袋子装上少许灰尘,把手机装进袋子且用人手抖动袋子1分钟方式)。

项目PR1阶段,首次量产;

2

试验中手机带电池关机。

测试后的手机显示区域内、摄相头区域内不得有粉尘出现。

备注:

对于本环境测试标准中未涉及的新工艺,新标准,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采用行业标准来进行测试。

*防尘测试在没有专用测试仪器的情况下,可以采用手动测试的方式代替。

3.4寿命测试标准

测试项目

测试方法/标准

主要测试阶段

数量

注意事项

翻/滑盖寿命试验

以40~60次/分钟的速度翻动翻盖,来回为1次,要求翻盖达到最大转动位置。

每3000次检查1次。

要求翻盖最少测试8万次。

测试结束后首先对样品进行功能、结构检测;然后拆机检查铰链周围壳体以及FPC有无外观异常,并对FPC阻值进行测量。

第一次装机,首次量产,转轴供应商变更;

4

测试中手机处于待机状态;

测试中手机应无异常(关机,显示乱等);

测试后手机应无结构松动,响声等,外观无掉漆、裂痕;

壳体无破裂,FPC无破裂;

以40~60次/分钟的速度滑动滑盖,来回为1次,要求滑动达到最大行程位置。

每3000次检查1次。

要求滑盖最少测试10万次。

测试结束后首先对样品进行功能、结构检测;然后拆机检查滑轨、FPC外观,并对FPC阻值进行测量。

第一次装机,首次量产,转轴供应商变更;

4

Speaker寿命测试

采用电池加旅充充电的供电方式或者直接用4.2V直流电源供电方式,将试验样机设置成长时间播放状态(采用播放MP3,循环连续播放),连续播放时间不少于120H,功能应正常。

项目PR1阶段,speaker音频参数调整,供应商变更;

6

选用音频较高的歌曲;测试中突然掉电不超过1分钟可以累积测试时间,超过1分钟必须重新计算。

马达振动

寿命试验

将手机设置为马达长时间振动状态,试验时间不少于72H;对于单体马达可采用:

2秒开1秒关为一个周期,循环5万次以上,马达功能应正常。

项目PR1阶段,更换马达供应商;

3

单体振动周期选取参考手机实际使用定出,选取最接近的振动周期进行测试

机械按键寿命测试

以40~60次/分钟的速度,不小于5N的力度均匀按键,Dome:

10万次;Switch:

5万次;导航键:

6万次,每2万次检查1次,试验后功能应正常。

项目PR1阶段,DOME供应商、按键设计变更;

2

手机处于关机状态

电池插拔测试

装上电池再取下电池。

累计2000次以上。

每插拔100次开机检查一次,手机功能应正常。

项目PR1阶段,电池连接器变更;

2

测试速度不超过30次/分(插入拔出算一次)

SIM卡插拔测试

插入SIM卡再取出,累计1000次。

每插拔100次开机检查一次,手机不能有不识卡现象,测试完毕手机功能应正常。

(2合一,3合一卡座特殊处理)

项目PR1阶段,更换SIM卡座供应商;

2

测试速度不超过30次/分(插入拔出算一次)

外置内存卡

插拔试验

插入内存卡再取出,累计1000次。

不支持热插拔的机型,每插拔100次开机检查一次,支持热插拔的机型必须在开机状态下测试,每插拔100次检查一次,要求测试后存储卡结构正常(不能破裂),手机无不识卡问题,内存卡中的内容不可丢失。

项目PR1阶段,更换T卡座供应商;

2

插拔频率不超过30次/分钟。

(插入拔出算一次)

耳机插孔插拔试验

将耳机垂直插入耳机孔后,再垂直拔出,如此反复,累计3000次。

功能应正常。

项目PR1阶段,更换耳机插孔供应商;

2

插拔频率不超过30~40次/分钟。

(插入拔出算一次)

若手机采用数据线、耳机、充电器三合一接口,需要采用三种配件对应同一个母座各测试3000次。

I/O插拔测试

插入数据线再拔下,累计3000次。

每插拔100次开机检查一次,手机功能应正常。

项目PR1阶段,更换I/O口供应商;

2

插拔频率不超过30次/分钟。

(插入拔出算一次)

若手机采用数据线、耳机、充电器三合一接口,需要采用三种配件对应同一个母座各测试3000次。

电池盖插拔测试

插上电池后盖再拔下,累计1000次,外观、功能应正常。

项目PR1阶段,更换电池盖材料/供应商;

2

插拔频率不超过30次/分钟(插入拔出算一次)

手写笔插拔测试

手写笔垂直插入手机再拔出为一次,插拔10000次,实验中检查手机与手写笔的配合有无不顺畅现象。

测试完毕后手机与手写笔外观、结构应正常。

(试验速率:

≤25次/分钟)

项目PR1阶段,更换手写笔供应商;

2

10000次测试后,手机壳体卡扣弹片功能正常,无破裂;手写笔可以锁紧不会滑落,多段设计的手写笔,拉出后应为伸长状态

*触摸屏点击试验

将手机固定在点击测试仪器上,用固定在尖端的随机手写笔,加载150g的力,对触摸屏点击25万次,每5万次对屏幕进行检查并清洁;手机处于待机状态;测试完毕后,触摸屏表面无损伤,功能正常。

点击速率:

约1次/秒

第一次送样,更换TP、触摸IC;或更换LCD供应商;

2

采用手机自带手写笔进行测试,同时验证手写笔的可靠性。

*触摸屏划线试验

将手机固定在划线测试仪器上,用手机自带的手写笔沿触摸屏的对角线进行划线测试,划线压力为150g力,测试次数10万次(反复来回为2次),每1万次对触摸屏功能、结构和外观进行检测,并对触摸屏进行清洁。

测试结束后,触摸屏功能应正常,外观无损伤(划痕)。

(划线速度:

约30mm/秒)

第一次送样,更换TP、触摸IC,或更换LCD供应商;

2

划线测试距离不小于屏幕对角线距离的1/3。

备注:

*触摸屏点击划线试验为选作测试项目,只针对TP的新供应商样品做验证测试,标准屏不再安排此项测试。

3.5机械强度测试标准

测试项目

测试方法/标准

主要测试阶段

数量

注意事项

跌落试验(单机)

试验样机插SIM卡,并装配电池,手机处于正常待机状态。

将样品放置在垂直跌落试验仪上,将高度调到1.3m,进行垂直跌落测试。

每个面各测2次,共跌落12次。

跌落测试后,首先对样品进行外观、功能,结构检测,记录测试状态后,再进行拆机检测。

(≤2.8的屏适用1.3米,≥2.8的屏适用1米)

第一次装机,项目PR1,首次量产,电池、壳体、屏等大的器件变更及供应商变更;

4

试验从手机的最小面开始跌落,每个循环中LCD面为最后跌落面;有翻盖(滑盖)的移动电话机应将盖合上;

跌落后进行外观检查,磨损是可以的,但不应有破裂以及裂痕;电池盖易脱落,手写笔易脱出,两次以内的掉卡或掉电以及胶塞拉出但未脱落等现象不作为不合格的判定依据。

拆机检测:

内部壳体无破裂机变形,定位柱等无变形,确保主板定位良好,主板元器件无损伤。

试验中,若因为设计原因,无法满足跌落后电池后盖任然锁紧状态,可采用加贴胶纸的方式固定电池盖后再进行测试

撞击试验

单体测试:

将单体显示屏固定在刚性支撑面上,用45g钢球,从50cm高处,以初速为O的状态,垂直冲击镜片中心点位置共5次。

试验结束后,对样品进行外观检测。

整机测试:

将试验样品装上配套电池。

不开机状态下依靠在刚性的支撑面上,用45g钢球,从50cm高处,以初速为O的状态,垂直冲击中心位置共5次。

试验结束后,对样品进行功能、外观及装配检测。

第一次装机,改LCD组件或供应商变更

2

单体测试试验:

采用45g钢球从50cm处垂直落下的方式进行。

单体测试后,显示屏外观无损伤,功能应正常。

整机测试试验:

采用45g钢球从50cm处垂直落下的方式进行。

整机测试后,手机显示应无异常,触摸屏外观、功能应正常。

(不适用TP)

微跌试验

样机插SIM卡开机状态,高度为7cm跌落到地面为PVC(厚度4mm,硬度80ShoreD)上,正反面(主按键正面及电池背面)各跌5000次。

有翻盖(滑盖)手机应将盖合上状态下测试。

第一次装机

2

所有功能正常。

每500次检查手机状态。

不能自动关机,不能掉网。

结构件无错位。

允许因摩擦及撞击造成的表面漆脱落。

软压试验

将手机正面朝上,放置在支撑部件的中心位置上,样品处于开机状态并锁住键盘。

弹性挤压头以25kg的力、每分钟15~30次的频率挤压样品中间部位1000次,分别在400、600、800、1000次进行外观检查和话音通信检查,外观、功能应正常,话音通信应能正常进行。

测试结束后进行功能、外观及装配检测应无异常。

第一次装机,电池、壳体、屏等大的器件变更或供应商变更

2

按压头材质为硅树脂,支撑部分材质为帆布。

3.6包装成品测试标准

随机振动

试验

振动频率:

10~500Hz

ASD(加速度频谱密度):

0.96m2/S3

持续时间:

每方向1小时(x,y,z三个方向)。

试验过程中检查手机有无掉卡、关机等不良现象,测试结束后功能检查应无异常。

第一次装机

一箱

手机处于待机状态。

自由跌落

试验

1角,3棱,6面各跌落1次。

地面为20mm厚的木板。

6个面按由小到大的顺序跌落,底面最后跌落

第一次装机

一箱

选取包装箱封口处的一角,以该角引出的3个侧棱,由短到长分别跌落1次,6个面按由小到大的顺序跌落,底面最后跌落

注意事项:

1,如有技术改进或品质提升,品质部需及时完善本测试手册;

2,本标测试手册解释权归品质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