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事故预想及处理方法及电气调试方案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521735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39 大小:46.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气事故预想及处理方法及电气调试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电气事故预想及处理方法及电气调试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电气事故预想及处理方法及电气调试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电气事故预想及处理方法及电气调试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电气事故预想及处理方法及电气调试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电气事故预想及处理方法及电气调试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9页
电气事故预想及处理方法及电气调试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9页
电气事故预想及处理方法及电气调试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9页
电气事故预想及处理方法及电气调试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9页
电气事故预想及处理方法及电气调试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9页
电气事故预想及处理方法及电气调试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9页
电气事故预想及处理方法及电气调试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9页
电气事故预想及处理方法及电气调试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9页
电气事故预想及处理方法及电气调试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9页
电气事故预想及处理方法及电气调试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9页
电气事故预想及处理方法及电气调试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9页
电气事故预想及处理方法及电气调试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9页
电气事故预想及处理方法及电气调试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9页
电气事故预想及处理方法及电气调试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9页
电气事故预想及处理方法及电气调试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9页
亲,该文档总共3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电气事故预想及处理方法及电气调试方案文档格式.docx

《电气事故预想及处理方法及电气调试方案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气事故预想及处理方法及电气调试方案文档格式.docx(3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电气事故预想及处理方法及电气调试方案文档格式.docx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和《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制定本预案。

3适用范围

3.1本预案适用于公司应对和处理因电力生产重特大事故、电力设施大范围破坏、严重自然灾害等引起的厂区大面积停电事件。

3.2本预案用于规范在厂区电网发生大面积停电事件下,各相关部门组织开展救援、事故抢险与处置、电力供应恢复等工作。

3.3本预案中大面积停电是指:

电力生产受严重自然灾害影响或发生重特大事故,引起连锁反应,造成区域电网减供负荷而引起的大面积停电事件。

4、工作原则

4.1预防为主。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加强电力安全管理,落实事故预防和隐患控制措施,有效防止重特大电力生产事故发生,加强电力设施保护宣传工作和行政执法力度,开展大面积停电恢复控制研究,制订科学有效的电网恢复预案,开展停电救援和紧急处置演习,提高对大面积停电事件处理和应

急救援综合处置能力。

4.2统一指挥。

在公司统一指挥和协调下,通过应急指挥机构,组织开展事故处理、事故抢险、电网恢复、应急救援、恢复生产等各项应急工作。

4.3分工负责。

按照分层分区、统一协调、各负其责的原则建立事故应急处理体系。

5.应急响应

5.1事件报告

1、发生停电事件时,公司应急指挥机构应将停电范围、停电负荷、发展趋势等有关情况立即报告应急救援指挥部、指挥部办公室。

2、应急救援指挥部总指挥主持召开紧急会议,就有关重大应急问题作出决策和部署,同时宣布启动预案。

5.2应急处置

电网与供电恢复:

发生停电事件后,电仪车间要尽快恢复110KV变电站电网运行和电力供应。

1、在电网恢复过程中,电气人员负责协调各10kV变电所之间的电气操作、用电恢复,保证电网安全稳定留有必要裕度。

在条件具备时,优先恢复重点部门的电力供应。

2、在供电恢复过程中,各部门严格按照调度计划分时分步地恢复用电。

5.3应急结束

在同时满足下列条件下:

应急救援指挥部经研究决定宣布停电事件状态解除。

1、电网主干网架基本恢复正常接线方式,电网运行参数保持在稳定限额之内。

6.预防措施

6.1全面加强技术支持部门的应急基础保障工作。

公司应认真分析和研究电网大面积停电可能造成的危害和损失,增加技术投入、研究、学习先进经验,不断完善大面积停电应急技术保障体系。

6.2各有关部门在积极利用现有装备的基础上,根据应急工作需要,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装备。

各应急指挥机构应保证救援装备始终处在随时可正常使用的状态。

6.3加强公司的电力调度、运行值班、抢修维护、生产管理、事故救援队伍建设,通过日常技能培训和模拟演练等手段提高各类人员的业务素质、技术水平和应急处置能力。

6.4培训和演习

公司各部门应认真组织员工对应急预案的学习和演练,并通过专业人员的技术交流和研讨,提高应急救援的业务知识水平。

公司应根据自身特点,定期组织内部应急救援演习。

(二)电气火灾应急处理预案

1、目的

各低压配电室电气设施繁多,用电量大时极易发生电气火灾。

一旦发生火灾,容易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重大环境污染事故,为确保人员安全,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2、工作原则

2.1预防为主。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加强电力安全管理,落实事故预防和隐患控制措施,有效防止电气火灾事故发生,制订科学有效的电气火灾事故应急预案,开展火灾救援和紧急处置演习,提高对电气火灾事故的综合处置能力。

2.2统一指挥。

在公司统一指挥和协调下,通过应急救援指挥部组织开展事故处理、事故抢险、应急救援、恢复生产等各项应急工作。

2.3分工负责。

3、应急响应

110kV变电站、各10kV配电室以及低压配电室内电缆夹层火灾事故一旦发生,现场负责人应保持冷静,现场工作人员或其他人员应当保持头脑清醒。

3.1汇报最高管理人员、部门负责人及安质部负责人,并及时通知相关安全员、急救人员,以上人员要及时赶赴现场。

若发生人员伤亡,当事人应向事故现场就近的医院和120报告,请求支援。

3.2若发生电气设备着火时,首先要将电气设备的电源切断,报告单位领导、安质部,现场人员要积极投入现场进行救灾灭火,

安全保卫人员负责组织人员疏散,确保疏散过程不出现人员伤亡、拥挤或事故扩大,敦促组织人员从安全通道疏散。

3.3遇到带电设备着火时,在现场工作人员中要熟悉带电设备的人员进行指挥或带领下进行灭火。

灭火应当使用干式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或1211灭火器等灭火,不得使用自来水、泡沫灭火器灭火。

3.4变压器等注油设备着火时,应当使用干燥的砂子等灭火。

3.5带电设备现场灭火时,灭火人员未穿绝缘鞋和戴绝缘手套情况下,不能直接用水灭火,否则可能发生触电事故。

3.6一般情况下起火的5-7分钟内是扑救最有利的关键时间,超过这一段时间,由于火势发展,普通的灭火办法无剂于事,因此在火灾初始状态时,所有在场人员要边呼救、边灭火、边抢救,使用一切可以使用的手段,包括使用灭火器、消防水、砂子等,迅速扑灭初始的火势,并应设法尽快脱离危险火区。

3.7火灾发生后,事故现场人员不要惊惶失措,就近寻找湿毛巾蒙住口鼻或趴在地上往外趴的方法,尽快冲出浓烟区段,以避免有毒气体对人身造成危害。

火灾扑救人员在扑救火灾时,应当加强自身防护,尽量穿戴好防护用品,现场有条件的尤其不可忘记戴防毒面具,防止再发生中毒事故。

对于抢救出的中毒者,应及时将其转移在空气新鲜的地方,然后及时送往医院抢救。

3.8遇有明火时,应将头发和衣服浇湿以防着火上身,如身上已着火,应迅速就地浇灭。

3.9常用灭火器的正确使用

3.9.1干式灭火器的使用方法:

使用时一手握住喷嘴,对准火源,一手向上提起拉环,便会喷出浓云般的粉雾,覆盖燃烧区,将火扑灭。

3.9.2泡沫灭火器的使用方法:

使用时一手握提环,一手托底部,将灭火器颠倒过来摇晃几下,泡沫就会喷射出来。

注意泡沫灭火器不要对人喷,不要打开筒盖,不要和水一起喷射。

3.9.3使用1211灭火器的使用方法:

使用时首先拔掉安全销,一手握住压把,一手将喷嘴对准火源根部,压杆即开启,左右扫射,快速推进。

4、预防措施

4.1各级安全管理人员经常检查消防设施如火灾警报系统、消防栓、灭火器等,确保设施有效。

4.2各级安全管理人员经常对现场进行安全检查排除隐患。

4.3安全专职负责组织消防知识教育、消防反事故学习,确保各级人员熟悉消防知识,加强员工消防意识,做到防患于未然。

(三)触电事故应急处理预案

触电事故是企业常见的事故,也是企业人身伤亡事故的主要类型。

从触电者的最终伤害程度来看,当触电者抢救及时、方法正确是极有可能获救的。

编制触电事故应急预案的目的是尽最大努力把触电受伤者从死亡线上抢救出来,把事故的人员伤亡减少到最小程度。

2、相关文件

《电业安全规程》《紧急救护》

3、适用范围

本应急预案适用本企业所有从事生产的员工,在工作场所发生触电事故时,承担对他人触电实施紧急救护的责任,在其他场所发生触电事故时,承担对外人触电实施紧急救护的义务。

4、应急响应

4.1发现有人触电时,应立即使触电人员脱离电源,脱离电源方法如下。

4.1.1高压触电脱离方法,触电者触及高压带电设备,救护人员应迅速切断使触电者带电的开关、刀闸或其他断路设备,或用适合该电压等级的绝缘工具,绝缘手套、穿绝缘鞋、并使用绝缘棒等方法,将触电者与带电设备脱离。

触电者未脱离高压电源前,现场救护人员不得直接用手触及伤员。

救护人员在抢救过程

中应注意保持自身与周围带电部分必要的安全距离,保证自己免受电击。

4.1.2低压触电脱离方法:

低压设备触电,救护人员应设法迅速切断电源,如拉开电源开关、刀闸,拔除电源插头等,或使用绝缘工具、干燥的木棒、木板、绝缘绳子等绝缘材料解脱触电者,也可抓住触电者干燥而不贴身的衣服,将其拖开,切记要避免碰到金属物体和触电者的裸露身体,也可用绝缘手套或将手用干

燥衣物等包起绝缘后解脱触电者,救护人员也可站在绝缘垫上或干木板上,绝缘自己进行救护。

为使触电者脱离导电体,最好用一只手进行。

4.1.3落地带电导线触电脱离方法:

触电者触及断落在地的带电高压导线,在未明确线路是否有电,救护人员在做好安全措施,如穿好绝缘靴、带好绝缘手套后,才能用绝缘棒拨离带电导线。

救护人员应疏散现场人员在以导线落地点为圆心8米为半径的范围以外,以防跨步电压伤人。

4.2发现者应即时向单位领导汇报,明确事故地点、时间、受伤程度和人数,领导应根据现场汇报情况,决定停电范围,下达停电指令。

4.3根据其受伤程度,决定采取合适的救治方法,同时用电话等快捷方式向当地的120抢救中心求救,并派人等侯在交叉路口处,指引救护车迅速赶到事故现场,争取医务人员接替救治。

在医务人员未接替救治前,现场人员应及时组织现场抢救。

4.4抢救方法如下:

4.4.1触电伤员如神志清醒者,应使其就地仰面平躺,严密观察,暂时不要使其站立或走动。

4.4.2触电伤员如神志不清者,应就地仰面平躺,且确保气道畅通,呼叫伤员或轻拍其肩部,以判断伤员是否意识丧失,禁止摇动伤员头部呼叫伤员。

4.4.3触电后又摔伤的伤员,应就地仰面平躺,保持脊柱在伸直状态,不得弯曲,如需搬运,应用硬模板保持仰面平躺,使伤员身体处于平直状态,避免脊椎受伤。

4.5呼吸、心跳情况的判定

4.5.1触电伤员如意识丧失,应在10秒内,用看、听、试的方法,判定伤员呼吸、心跳情况。

看——看伤员的胸部、腹部有无起伏动作。

听——用耳贴近用伤员的口鼻处,听有无呼气声音。

试——试测口鼻有无呼气的气流,再用两手指轻试一侧,左或右,喉结旁凹陷处的颈动脉有无搏动。

4.5.2若看、听、试结果,既无呼吸又无颈动脉搏动,则可判为呼吸、心跳停止。

4.5.3心肺复苏法

4.5.3.1触电伤员的呼吸和心跳均已停止时,应立即按心肺复苏法中支持生命的三项基本措施进行抢救。

三项基本措施:

通畅气道

口对口,人工呼吸。

胸外按压,人工循环。

4.5.3.2通畅气道,触电伤员呼吸停止,重要的是应始终确保气道通畅。

如发现伤员口内有异物,可将其身体及头部同时侧转,并迅速用一个手指或用两手指交叉从口角处插入,取出异物。

操作中要注意防止将异物推到咽喉深部。

通畅气道可采用仰头抬颏法。

用一只手放在触电者前额,另一只手的手指将其下颌骨向上抬起,两手协同将头部推向后仰,舌根随之抬起,气道即可通畅,严禁用枕头或其他物品垫在伤员头下。

头部抬高前倾,会加重气道的阻塞,且使胸外按压时心脏流向脑部的血流减少,甚至消失。

4.5.3.3口对口人工呼吸,在保持伤员气道通畅的同时,救护人员用放在伤员额头上的手指,捏住伤员的鼻翼,在救护人员深吸气后,与伤员口对口紧合,在不漏气的情况下,先连续大口吹气两次,每次1秒—5秒。

如两次吹气后试测颈动脉仍无搏动,可判断心跳已经停止,要立即同时进行胸外按压。

吹气和放松时要注意伤员胸部应有起伏的呼吸动作。

吹气时如有较大阻力,可能是头部后仰不够,应及时纠正。

触电伤员如牙关紧闭,可口对鼻进行人工呼吸。

口对鼻人工呼吸吹气时,要将伤员觜唇紧闭,防止漏气。

4.5.3.4胸外按压,正确的按压位置是保证胸外按压效果的重要前提。

确定正确按压位置的步骤如下:

右手的食指和中指沿触电伤员的右侧肋弓下缘向上,找到肋骨和胸骨接合处的中点,两手指并齐,中指放在切迹中点,剑突底部,食指平放在胸骨下部,另一只手的掌根紧抬食指上缘置于胸骨上,即为正确的按压位置。

正确的按压姿势是达到胸外按压效果的基本保证。

正确的按压姿势如下:

使触电伤员仰面躺在平硬的地方,救护人员站立或跪在伤员一侧肩旁,两肩位于伤员胸骨正上方,两臂伸直,肘关节固定不屈,两手掌根相叠,手指翘起,不接触伤员胸壁,以髋关节为支点,利用上身的重力,垂直将正常成人胸骨压陷3cm——5cm,儿童和瘦弱者酌减,按压至要求程度后,立即全部放松,但放松时救护人员的掌根不得离开胸壁。

按压必须有效,其标志是按压过程中可以触及到颈动脉搏动。

操作频率如下:

胸外按压要以均匀速度进行,每分钟80次左右,每次按压和放松的时间相等。

胸外按压与口对口、鼻人工呼吸同时进行,其节奏为单人抢救时每按压15次后吹气2次,反复进行,双人抢救时,每按压5次后由另一人吹气1次,反复进行。

4.6抢救过程中的再判定

4.6.1按压吹气1分钟后,相当于单人抢救时做了4个,压吹循环,应用看、听、试方法在5秒——7秒时间内完成对伤员呼吸和心跳是否恢复的再判定。

4.6.2若判定颈动脉已有搏动但无呼吸,则暂停胸外按压,而再进行2次口对口人工呼吸,接着每5秒时间吹气1次,即每分钟12次。

如脉搏和呼吸均未恢复,则继续坚持心肺复苏法抢救。

4.7抢救过程中伤员的移动与转院

4.7.1心肺复苏应在现场就地坚持进行,不要为方便而随意移动伤员,如确实需要移动时,抢救中断时间不应超过30秒。

4.7.2移动伤员或将伤员送往医院时,应使伤员平躺在担架上,并在其背部垫以平硬阔木板。

移动或送医院过程中应继续抢救,心跳呼吸停止者要继续心肺复苏法抢救。

4.7.3应创造条件,用塑料袋装入砸碎了的冰屑做成帽状包绕在伤员头部,露出眼睛,使脑部温度降低,争取心脑完全复苏。

4.8伤员好转后的处理

4.8.1如伤员的心跳和呼吸经抢救后均已恢复,可暂停心肺复苏法操作,但心跳呼吸恢复的早期有可能再次骤停,应严密监护,不能麻痹,要随时准备再次抢救。

4.8.2初期恢复后,伤员可能神志不清或精神恍惚、躁动,应设法使伤员安静。

4.8.3现场抢救用药,现场触电抢救,对采用肾上腺素等药物治疗应持慎重态度。

如没有必要的诊断设备和条件及足够的把握,不得乱用。

在医院内抢救触电者时,由医务人员经医疗仪器设备诊断后,根据诊断结果再决定是否采用。

5、预防措施

5.1组织定期学习《电业安全规程》,加强用电安全意识。

5.2加强电力设施的维护,防止设备老化造成的误触电事故。

5.3加强对安全工器具的管理,防止因工器具不合格造成的误触电事故。

5.4安全部门组织,每年一次组织全企业从事生产的员工学习触电急救方法。

要求能够较熟练地掌握,并在事故抢救过程中准确采取应急措施。

电气专业调试方案

编制单位:

编制人员:

审核:

审批:

编制时间:

1编制依据

1.1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提供的施工图纸。

1.2DL408-91能源部《电业安全工作规程》(发电厂和变电所电气部分)

1.3厂家提供的配电箱(柜)原理图、二次接线图。

1.4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1.5设备厂家提供的设备参数。

1.6留学生综合楼机电设备安装总包合同工程概况

1.1概述

1.1.1本工程为对外经贸大学留学生综合楼,位于北京市朝阳区惠新东街,主要功能为宿舍,建筑高度45米,建筑面积:

49979.2m2;

其中:

地上为35000m2;

地下为14979.02m2。

地上部分段10层、13层,局部9层,地下2层。

建筑耐火等级:

一级;

结构形式:

框架-剪力墙结构;

抗震设防烈度:

8度。

地下2层为人防工程,按核5级,常5级一等人员掩蔽设计。

分为四个防护单元,17个抗暴单元。

1.1.2电气工程概况

系统

设计图纸要求

备注

10/0.4KV变、配电系统

1.负荷等级:

本工程为一类高层建筑,根据建筑物的重要性,以下负荷为一级负荷:

消防用电设备,如排烟风机、消防补风机、消防电梯、消防控制室;

应急照明、疏散照明、备用照明;

弱电安防机房电源;

消防电梯;

污水泵。

2.供电电源及电压

本工程采用10KV供电“由市政引入两路10KV电源,两路电源是独立的,满足一级负荷的供电要求。

一级负荷由双路电源供电,当一路电源发生故障时,另一路电源不应同时受到损坏。

3.变电所系统主接线、配电方式:

变电所10KV系统主接线采用单母线分段,正常时两路电源分段运行,当一路10KV电源失电时,母联手动投入,由另一电源承担全部一、二级负荷和50%的三级负荷供电,两路电源进线开关与母联开关设电气联锁,任何时候只能同时合两台开关。

4.变电所设置:

10KV变电所设置在地下一层,变电所内设置4台1250KVA的变压器,高低压配电柜采用下进上出线方式供电。

5.用电设备总安装功率8267.2KW(其中消防负荷功率1923.1KW);

计算有功功率3934.0KW。

低压配电

1.低压配电系统电源为220V/380V,三相四线加PE线的接地系统(TN-S系统)。

2.低压配电采用放射式、树干式与放射式相结合的方式。

负荷大机房和重要负荷(冷水机房、消防泵房等)采用放射式供电,一般负荷采用放射式和树干式相结合的供电方式。

3.消防联动负荷及重要负荷(消火栓泵、消防喷淋泵等)采用双电源供电末端互投。

4.消防负荷由变配电所低压配电系统采用专用的供电回路,其应急电源配电装置与其它电源配电装置分开配电柜设置。

5.酒店、宿舍负荷采用密集母线槽树干式配电,每层设插接箱和配电总柜,放射式为客房供电,每层作总计量。

管线敷设

本楼电气管线暗敷设在楼板和墙内。

低压配电干线电缆采用WDZA+-YJY-1KV电缆,消防设备采用NG-A-1KV电缆,普通照明及插座线路均采用BV线,动力回路穿管出线采用ZRBV导线,应急照明采用耐火线。

动力、照明干线回路采用电缆线槽内敷设(管井竖向可为梯架),消防线路用有防火保护的封闭式金属线槽敷设。

消防线路和非消防线路在一起时,线槽中间要求加隔板保护。

照明系统

1.本工程照明方式设有一般照明和应急照明(在特殊装修场所)。

在一般照明中设有正常照明和应急照明,其中应急照明兼作值班和警卫照明。

应急照明在变电所、消防控制室等机房设置100%备用电源。

在楼梯间及其前室、疏散通道等设置疏散照明。

2.门厅、大堂、走道等公共场所,自用办公间及室外立面照明等处采用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实现集中定时、感光及远方集中控制方式,具有多回路分区独立控制及场景设置功能。

3.根据各场所使用功能的不同,采用与之相符合的光源和灯具,均以高效节能型为主,并兼顾各场所的特殊要求作为选择的依据。

4.所有灯具均选用Ⅰ类灯具。

除展厅特殊展品对照明的要求需采用白炽灯外,其余选择细管径直管荧光灯、紧凑型荧光灯、金属卤化物灯、高压钠灯、LED灯等高效节能和长寿命光源

5.地下二层人防部分战时一二级负荷由柴油发电机提供电源,并设EPS电源,平时应急照明全部采用分散蓄电EPS供电,其供电时间不少于30分钟。

人防部分蓄电池放置在各防火分区的防化值班室内,地下一层放置在应急照明配电箱内,地上各层放置在各层电气竖井内。

人员密集处的厅堂、安全出口、公共走道均设疏散照明,其供电电源除应急照明箱双电源供电提供的备用电源外,还配EPS蓄电池集中供电,其供电时间不小于90分钟。

弱电系统

1.本工程弱电包括综合布线系统、安全防范系统、卫星及有线电视系统、公共及紧急广播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楼宇自控系统、无线信号增强系统、灯光照明控制系统、变配电监控系统、漏电火灾报警系统。

消防系统

本工程采用集中式报警系统,消防控制室设在地下一层,各种线缆均穿预留钢管埋地引入。

在各层均设消防控制箱,各支线穿钢管在墙内或板内暗敷设。

在设备间、各房间及前室设置感烟探测器,在各层主要出入口设置手动报警按钮及声光报警器,在消火栓内设消火栓按钮,在水流指示器处设置信号模块。

建筑物防雷、接地

1.二类防雷,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即各弱电系统)在机房内设有专用接地端子,采用联合接地方式,接地电阻小于0.5欧姆。

消防控制室及各弱电竖井内预留接地端子,各设备接地端子用不少于25mm2的铜芯线连至接地端子。

2.防雷措施:

1)原则上尽量利用建筑物的金属构件及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作为防直击雷、侧击雷及接地装置。

2)避雷带采用Ø

12mm热镀锌圆钢,避雷网格不大于10m*10m或12m

*8m,裙房部分可暗敷在屋顶保护层内,所有突出屋面风管、风道、栏杆及金属构件、冷却塔、风机等均应与避雷带做可靠电气连接。

利用结构柱子内的(具体位置见平面图)不少于Ø

16主筋(两根,上下通长连通)作为防雷引下线,利用基础横、纵梁内主钢筋及护坡桩、墙内主钢筋作为接地极。

并将接闪器、引下线和接地极相互连通。

建筑首层地板、顶层顶板及中间各层每3层利用外圈圈梁内主筋做均压环。

3.接地系统:

基础横纵主梁或底板内内下层主筋(两根)自身连通,并在其交叉处相互连通成网格作为建筑物主体接地体,要求接地电阻不大于0.5Ώ.

4.本工程设总等电位联结,总等电位箱设在各(配)变电所内,其之间用热镀锌扁钢连通。

在各机房、站房、扶梯、卫生间等处做局部等电位联结。

本工程总等位联结采用网状结构:

各进出建筑物电缆金属外皮、金属管道、进线配电箱的PE母排以及防雷预埋件均应与建筑物接地系统做总等电位联结。

5.作为防雷引下线的柱子主钢筋,其上部应与接闪器焊接,下部在室外地坪下1m处,焊出一根Ø

12镀锌圆钢,与柱内二根钢筋焊接,并伸向室外距外墙1.2m处。

2组织机构

组成由机电部长、质量员、工长、电气技术人员、施工队负责人为主的电气工程调试领导小组。

总指挥:

陈宝俊

副总指挥:

翟天国、吕平年、陈旭光、王士荣

组员:

施工班组人员

3调试计划

区域

日期

电工人数

配合施工人数

备注

地下一层

2016年09月11日~2016年9月17日

12

15

地下二层

2016年09月18日~2016年9月21日

8

11

二区地上部分

2016年09月22日~2016年9月23日

5

一区地上部分

2016年09月24日~2016年9月28日

4工具准备

序号

名称

单位

数量

1

相序表

2

2500V绝缘摇表

3

1000V绝缘摇表

4

500V绝缘摇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