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必修一 文言文字词句整理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524549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2.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必修一 文言文字词句整理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高中语文必修一 文言文字词句整理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高中语文必修一 文言文字词句整理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高中语文必修一 文言文字词句整理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高中语文必修一 文言文字词句整理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高中语文必修一 文言文字词句整理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高中语文必修一 文言文字词句整理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高中语文必修一 文言文字词句整理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高中语文必修一 文言文字词句整理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高中语文必修一 文言文字词句整理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高中语文必修一 文言文字词句整理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高中语文必修一 文言文字词句整理Word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高中语文必修一 文言文字词句整理Word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高中语文必修一 文言文字词句整理Word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高中语文必修一 文言文字词句整理Word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高中语文必修一 文言文字词句整理Word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高中语文必修一 文言文字词句整理Word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高中语文必修一 文言文字词句整理Word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高中语文必修一 文言文字词句整理Word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高中语文必修一 文言文字词句整理Word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必修一 文言文字词句整理Word下载.docx

《高中语文必修一 文言文字词句整理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必修一 文言文字词句整理Word下载.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中语文必修一 文言文字词句整理Word下载.docx

④离心,背叛

夫诸侯之贿,聚于公室,则诸侯贰。

《左传》)

⑤再,重复。

 (例:

不迁怒,不贰过。

《论语•雍也》)

⑥从属二主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2.鄙

①边远的地方  (例:

《为学》:

“蜀之鄙有二僧。

”)

②庸俗,鄙陋。

《左传•庄公十年》: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③看不起,轻视。

《左传•昭公十六年》:

“我皆有礼,夫犹鄙我。

3.许

①准许。

 (同现代汉语)

②答应,听从。

“许之。

”、“许君焦、暇……”)

③赞同。

 (例《愚公移山》:

“杂然相许。

④约数  (例:

《小石潭记》:

“潭中鱼可百许头。

⑤表处所

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4.阙

①què

 古代宫殿前两边的高建筑物。

②què

 城楼

③què

 皇宫,引申为朝廷

④quē 通“缺”(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出师表》)

⑤jué

 挖掘,引申为侵损,削减。

5.微

①细小,轻微(同现义)

②衰败  国势衰微。

③卑贱

《史记•曹相国世家》:

“参如微时,与萧何善。

④幽微,精妙。

 微言大义(成语)

⑤隐蔽,不显露。

见微知著(成语)

⑥如果没有。

《岳阳楼记》:

“微斯人,吾谁与归?

6.敝

①坏,破旧。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使史更敝衣草屦。

②谦词  敝人

③疲惫  (例:

《资治通鉴》:

“曹操之众,远来疲敝。

④损害,衰败。

 因人之力以敝之。

(本文)

“说”“辞”见课后第三题。

7.以

①以其无礼于晋     (因为,连词)

②敢以烦执事      (拿,用,介词)

③越国以鄙远      (表顺承,连词)

④焉用亡郑以陪邻?

   (表顺承,连词)

⑤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把,介词)

8.而

①今急而求子      (才,连词,表顺承)

②夜缒而出       (表修饰,连词)

③若亡郑而有利于君   (表顺承,连词)

④朝济而夕设版焉。

   (表转折,连词)

9.焉

①子亦有不利焉。

     (语气词,表陈述)

②焉用亡郑以陪邻?

    (疑问副词,为什么)

③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疑问副词,怎么能)

④且焉置土石       (疑问代词,哪里)

⑤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代词,之)

⑥永之人争奔走焉     (兼词,于此)

“之”的意义和用法见课后第三题。

【特殊句式】

1.判断句

①是寡人之过也(“……也”表示判断)

②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否定判断)

2.省略句

①晋军(于)函陵,秦军(于)汜南(省略介词“于”)

②(烛之武)辞曰:

“臣之壮也……”(省略主语“烛之武”)

③若舍郑以(之)为东道主(省略介词“以”的宾主“之”)

3.倒装句

(1)宾语前置句

夫晋,何厌之有?

(“有”的宾语“何厌”前置,“之”作为标志。

翻译时要调整为“有何厌”)

(2)状语后置

以其无礼于晋(介宾短语“于晋”作状语,后置,翻译时要调整为“于晋无礼”)

【译文】

晋国国王、秦国国王率军围攻郑国,因为郑国对晋国无理,并且存有贰心和楚国结交。

晋国军队驻扎在函陵,秦国军队驻扎在氾河南岸。

佚狐对郑国国王说:

“国家危险啊,如果派烛武拜见秦国国王,敌军必然退兵。

”郑国国王按照他的话做。

烛武推辞道:

“我在壮年的时候,尚且不如别人;

如今老了,没有能力做事了啊!

”郑国国王说:

“我不能早点用您,如今紧急的时候才求您,是我的过错啊。

但是郑国灭亡,对您也不利啊。

”烛武答应了他。

夜晚用绳子吊下烛武出城。

烛武拜见秦王说:

“秦、晋围郑,郑国已经知道要灭亡了。

如果灭掉郑国对您有利,哪敢拿这件事麻烦您呢?

越过晋国把边远的郑国当做边邑,您知道那样很难吗,为什么要灭掉郑国而给邻国增加土地呢?

邻国实力的加强,就是您的实力的削弱啊。

如果您放弃攻打郑国而把它作为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使者往来,供给他们缺少的东西,对您也就没什么害处啊。

而且您曾经赐予晋国粮食,晋国许诺给您焦、瑕两邑,但他们早上渡过黄河,晚上就设置筑城墙的板修筑城墙,这是您知道的啊。

晋国,哪里有知足的啊?

已经在东边使郑国成为它的边境,便要在西边扩大延伸边境了。

如果不使秦国的国土减少,将从哪里取得土地呢?

损伤秦来让晋获利,希望您考虑这件事。

”秦国国王很高兴,跟郑国人结盟。

派杞子、逢孙、扬孙驻防,就撤回去了。

晋国的子犯请求攻击秦国军队。

晋国国王说:

“不可。

没有那个人的力量我是不会到现在这个地步的。

借用他的力量却又伤害他,不仁义;

失去自己的盟友,不明智;

用散乱换代替整齐,不合武德。

我们还是回去吧。

”晋也撤兵离去了。

5.《荆轲刺秦王》

【字音】

淬(cuì

)火忤(wǔ)徵(zhǐ)嗔目(chēn)拊(fǔ)心厚遗(wuì

)秦王宠臣陛(bì

)卒(cù

)起不意引其匕首提(dǐ)秦王揕(zhè

n)箕踞(jījù

)樊於(wū)期被八创(chuāng)拜谒(yè

【通假字】

1.秦王必说见臣(“说”通“悦”,高兴)

2.往而不反者,竖子也(“反”通“返”,回来)

3.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振”通“震”,害怕)

4.燕王拜送于庭(“庭”通“廷”,朝廷)

5.秦王还柱而走(“还”通“环’,绕)

6.卒起不意(“卒”通“猝”,突然,仓猝)

7.请辞决矣(“决”通“诀”,告别)

8.日以尽矣(“以”通“已”,已经)

9.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奉”通“捧”双手捧着)

10.愿大王少假借之(“少”通“稍”,稍微)

11.图穷而匕首见(“见”通“现”,显露)

【古今异义】

1.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信:

信物;

书信)

2.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涕:

眼泪;

鼻涕)

3.持千金之资币物(币:

礼品;

货币)

4.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穷困:

走投无路,陷入困境;

贫穷,生活贫穷,经济困难)

5.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长者:

品德高尚之人,此处指樊於期;

年长之人)

6.今闻购将军之首(购:

重金收买;

购买)

7.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可以:

可以用(它);

表可能、能够、许可)

8.将军岂有意乎(有意:

同意,愿意;

故意)

9.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

(偏袒:

袒露一只臂膀;

偏护双方中的一方)

10.于是太子预求天下之利匕首(于是:

在这时;

表顺承关系或另提一事)

11.终已不顾(顾:

不回头;

不照顾,不考虑,不顾及)

12.北蛮夷之鄙人(鄙人:

粗鄙的人;

卑鄙的人)

13.图穷而匕首见(穷:

穷尽;

缺少钱财)

14.愿大王少假借之(假借:

宽容,原谅;

不是自己的,偷别人的,如:

假借名义)

15.秦王还柱而走(走:

跑;

行走)

16.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提:

读作dǐ,投掷,投打;

用手“提”着篮子之类)

乃引其匕首提秦王(提:

投击;

垂手拿着)

17.诸郎中执兵。

(郎中:

宫廷的侍卫;

称中医医生)

18.断其左股。

(股:

大腿;

量词。

19.左右既前(左右:

身边侍臣;

方位名词)

20.荆轲废(废:

倒下;

残废)

21.秦王复击轲(复:

又,再;

往复,重复,复习)

【词类活用】

1.进兵北略地(北:

名词作状语,向北)

2.秦兵旦暮渡易水(旦暮:

名词作状语,早晚)

3.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邑:

名词作动词,封邑)

4.樊龄期乃前曰(前:

方位名词用作动词,走上前)

5.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函:

名词用作状语,用匣子)

6.其人居远未来(远:

形容词用作名词,远地)

7.至易水上,既祖,取道(祖:

名词用作动词,出行前祭路神)

8.皆白衣冠以送之(白:

形容词作动词,白衣冠,穿着白色的衣服,戴着白色的帽子)

9.士皆垂泪涕泣(涕:

名词用作动词,哭)

10.发尽上冠(上:

名词作状语,向上)

11.顷之未发,太子迟之(迟: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迟)

12.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名词用作状语,用厚礼)

13.(秦王)乃朝服(名词用作动词,穿上上朝的礼服)

14.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闻大王(使:

动词用作名词,使者。

闻:

动词的使动用法,使……闻,禀告)

15.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前:

名词用作动词,走上前)

16.群臣怪之(怪:

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怪,认为奇怪)

17.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绝:

动词使动用法,使……断了)

18.非有诏不得上(上:

方位名词用作动词,上前)

19.断其左股(断: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断)

20.箕踞以骂曰(箕:

名词作状语,像箕一样)

21.乃欲以生劫之(生:

动词作状语,活生生地)

【一词多义(虚词)】

1.以

①何以言之(介词,凭借)

②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介词,用)

以刀试人(介词,用)

③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连词,表目的,用来……的)

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连词,表目的,来)

④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介词,因为)

⑤日以尽矣(“以”通“已”,已经)

⑥皆白衣冠以送之(连词,而)

⑦以次进(介词,按照)

⑧以故荆轲逐秦王(连词,因此)

2.乃

①家祭无忘告乃翁(代词,你,你的)《示儿》

②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判断动词,是)《游褒禅山记》

乃欲以生劫之(判断动词,是)

③太子丹恐惧,乃请荆卿曰(副词,于是,就)

④乃今得闻教(副词,却,竟然)

⑤而今乃以手共搏之(副词,只,仅仅)

3.之

①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代词,您)

②秦王购之金千斤(代词,指樊将军的首级)

③为之奈何(代词,这件事)

④愿得将军之手记以献秦(结构助词,的)

⑤顷之未发(用在时间副词后面,凑足音节,不译)

⑥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结构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特殊句式】

1.判断句

(1)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者,……也)

(2)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也”表判断)

(3)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者”表判断)

(4)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所以……者”,“乃……也”表判断,意思是“之所以……,是因为……)

2.倒装句

(1)状语后置

①见燕使者(于)咸阳宫(应“(于)咸阳宫”见燕使者)

②秦王购之(以)金千斤,邑万家(应“(以)金千斤,邑万家购之”)

③给贡职如郡县(即“如郡县给贡职”)

④常痛于骨髓(应“于骨髓常痛”)

④嘉为(之)先言于秦王(应“于秦王先言”)

⑤燕王拜送于庭(应“于庭拜送”)

(2)定语后置

①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应“千斤金”和“万家邑”)

②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应“知其事”宾客)

③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应“侍(于)殿上群臣”)

(3)宾语前置

而报将军之仇者,何如(应“如何”)

(4)主谓倒装

①为之奈何(应“奈何为之”)

3.被动句

①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见”表被动)

②父母宗族,皆为戮没(“为”表被动)

4.省略句

(1)方急时,(秦王)不及召下兵,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左右)惶急无以击轲,而(左右)乃以手共搏之(省略主语)

(2)皆(穿)白衣冠以送之(省略谓语)

(3)秦王购之(以)金千斤(省略介词)

(4)人不敢与(之)忤视(省略宾语)

(5)今闻(秦)购将军之首(省略宾语)

(6)每念(之)常痛于骨髓(省略宾语“父母宗族,皆为戮没”一事)

(7)取之(以)百金(省略介词)

(8)荆轲有所待,欲与(之)俱(往)(介词宾语和谓语)

(9)待吾客与(之)俱(往)(省略介词宾语和谓语)

(10)又前而为(之)歌曰(省略宾语)

(11)嘉为(之)先言于秦王曰(省略宾语)

(12)其人居远未来,而为(之)留待

(13)群臣侍(于)殿上者,不得持尺兵

(14)比(于)诸侯之列

(15)皆陈(于)殿下

(16)而(按)秦法……

5.固定句式

(1)将奈何(“奈何”,可译为“怎么办”)

(2)岂可得哉(“岂……哉”,表反问,“怎么……呢”)

(3)臣乃得有以报太子(有以:

有……用来)

(4)而卒惶急无以击轲(无以:

没有……用来)

秦国的将军王翦攻破赵国,俘虏赵王,全部占领了赵国的国土,向北进军侵占土地,到达燕国南部的边界。

燕国的太子丹很害怕,就请求荆轲说:

“秦军早晚要渡过易水,那么即使我想长久地侍奉您,又怎么能够做得到呢?

”荆轲说:

“即使太子不说,我也要向您请求行动了。

假如现在去,没有什么凭信之物,那就无法接近秦王。

现在的樊将军,秦王用一千斤金和一万户人口的封地作赏格来悬赏征求他的头颅。

果真能够得到樊将军的首级及燕国督亢一带的地图献给秦王,秦王一定高兴地召见我,我就有机会来报答太子了。

”太子说:

“樊将军因为走投无路,处境困窘而来归附我,我不忍心由于自己的私仇而伤害长者的心意,希望您另外考虑对策吧!

荆轲知道太子不忍心,于是私下里会见樊於期,说:

“秦国对待将军,可以说是刻毒透顶了。

父亲、母亲和同族的人都被杀死或没收入官为奴。

现在听说用一千斤金和一万户人口的封地作赏格来悬赏征求将军的首级,您将怎么办?

”樊将军仰面朝天,长长地叹息,流着眼泪说:

“我每当想起这一点,常常恨入骨髓,只是想不出什么计策罢了!

“现在有一个建议,可以用来解除燕国的忧患,报将军的深仇大恨,怎么样?

”樊於期于是上前问道:

“怎么办?

“希望得到樊将军的首级来献给秦国,秦王一定高兴而友好地接见我。

我左手抓住他的衣袖,用右手刺他的胸膛。

这样,将军的仇报了,燕国被欺侮的耻辱也除掉了。

将军是否有这个心意呢?

”樊於期脱下一只衣袖露出胳膊,握住手腕,走近一步说:

“这是我日日夜夜为之咬牙切齿、捶胸痛恨的事,今天才得到您的指教!

”于是自割其颈而死。

太子听说了这件事,赶着马车跑去,伏在樊於期的尸体上大哭,非常悲伤。

已经这样了,没有办法了,于是就收拾安放樊於期的首级,用盒子封好它。

于是太子预先寻求世上锋利的匕首,得到赵国徐夫人的匕首,用一百金把它买到,叫工匠用毒药水淬过它。

用匕首试着刺人,鲜血沾湿了衣服。

人没有不马上死去的。

于是整理行装,派遣荆轲上路。

燕国有个勇士秦武阳,十二岁的时候就杀过人,人们不敢正眼看他,于是叫秦武阳做助手。

荆轲等待着另一个人,想同他一起去。

那个人住得很远,没有来,因而停下等候他。

过了一阵还没动身,太子嫌荆轲走晚了,怀疑他有改变初衷和后悔的念头,就又请求他说:

“太阳已经完全落下去了,您难道没有动身的意思吗?

请允许我先遣发秦武阳!

”荆轲发怒,呵斥太子说:

“今天去了而不能好好回来复命的,那是没有用的小子!

现在拿着一把匕首进入不可意料的强暴的秦国,我之所以停留下来,是因为等待我的客人同他一起走。

现在太子嫌我走晚了,请允许我辞别吧!

”于是出发了。

太子和他的宾客中知道这件事的人,都穿着白衣,戴着白帽给他送行。

到易水上,祭过路神,就要上路。

高渐离敲着筑,荆轲和着节拍唱歌,发出声调悲凉的变徵声,众宾客都流着眼泪小声地哭。

荆轲又上前歌唱道:

“风声萧萧悲鸣啊易水彻骨寒冷,壮士这一离去啊就永远不再回还!

”又发出悲壮激昂的羽声。

众宾客都睁大了眼睛,头发都向上竖起顶住了帽子。

于是荆轲就上车离去,始终不曾回头看一眼。

到达秦国后,拿着价值千金的礼物,用厚礼赠送给秦王的宠臣中庶子蒙嘉。

蒙嘉替他事先向秦王进言,说:

“燕王确实非常惧怕大王的威势,不敢出兵来抗拒,愿意全国上下都做秦国的臣民,排在诸侯的行列里(意为:

燕国愿意同别的诸侯一起尊秦王为天子),像秦国的郡县那样贡纳赋税,而能够守住祖先的宗庙。

他们害怕,不敢自己来说,恭谨地砍下樊於期的头颅,献上燕国督亢一带的地图,用盒子封好,燕王在朝廷上行跪拜大礼送出来,派使者来禀告大王。

一切听大王的吩咐。

秦王听了蒙嘉的话,非常高兴。

于是穿了上朝的礼服,安排隆重的九宾大礼仪式,在咸阳宫接见燕国的使者。

荆轲捧着装着樊於期头颅的盒子,秦武阳捧着装着地图匣子,按次序进宫,到达殿前的台阶下,秦武阳脸色都变了,十分害怕,秦国的群臣对此感到奇怪。

荆轲回过头来对秦武阳笑了笑,上前替他向秦王说:

“北方蛮夷地区的粗鄙人,没有拜见过天子,所以害怕,希望大王稍微原谅他些,让他在大王的面前完成他的使命。

”秦王对荆轲说:

“起来,取来武阳所拿的地图!

荆轲拿了地图奉送给秦王,打开地图,地图全部打开,匕首就露了出来。

于是荆轲左手抓住秦王的衣袖,右手拿着匕首刺秦王。

还没有刺到秦王的身上,秦王非常惊骇,自己挣着站起来,挣断了袖子。

秦王拔剑,剑太长,就握住剑鞘。

当时秦王心里又怕又急,剑插得很紧,所以不能立即拔出来。

荆轲追逐秦王,秦王绕着柱子跑。

秦国的君臣都惊呆了,事情突然发生,意料不到,大家都失去了常态。

并且按照秦国的法律,臣子们侍立在殿上,不能带一点兵器;

那些宫廷侍卫握着武器,都排列在宫殿的台阶下面,没有君王的命令不能上殿。

当危急的时候,来不及召唤阶下的侍卫,所以荆轲追逐秦王,大家仓猝间惊惶失措,没有武器用来击杀荆轲,仅仅用空手一起同荆轲搏斗。

这时,秦王的随从医官夏无且(jū)用他手里捧着的药袋投击荆轲。

秦王还正在绕着柱子跑,仓猝间惊惶失措,不知道怎么办。

侍臣们就说:

“大王把剑背到背上!

大王把剑背到背上!

”秦王于是拔出剑用来攻击荆轲,砍断了荆轲的左大腿。

荆轲倒下了,就举起他的匕首投击秦王,没有击中,击中了柱子。

秦王又砍击荆轲,荆轲受了八处创伤。

荆轲自己知道事情不能成功了,靠着柱子笑着,像箕一样地张开两腿坐在地上,骂道:

“事情之所以没有成功,是想活生生地劫持你,一定要得到约契来回报燕太子啊!

秦王的侍臣上前,斩杀荆轲。

秦王还头昏眼花了很久。

6.《鸿门宴》

旦日飨(xiǎng)士卒鲰(zōu)生说(shuì

)我曰奉卮(zhī)酒为寿数(shuò

)目项王戮(lù

)力瞋(chēn)目玉玦(jué

目眦(zì

)尽裂按剑而跽(jì

)参乘(cānshè

ng)彘(zhì

)肩刀俎(zǔ)不胜(shēng)杯杓(shá

o;

同“勺”,酒器)沛公欲王(wà

ng)关中毋内(nà

)诸侯樊哙(fá

nkuà

i)

1.距关,毋内诸侯(“距”通“拒”,把守。

“内”通“纳”,接纳)

2.具以沛公言报项王(“具”通“俱”,全部)

良乃入,具告沛公(“具”通“俱”,全部)

3.要项伯(“要”通“邀”,邀请)

4.不敢倍德(“倍”通“背”,背叛)

5.不可不蚤来(“蚤”通“早”)

6.令将军与臣有郤(“郤”通“隙”,隔阂、嫌怨)

7.因击沛公于坐(“坐”通“座”,座位)

8.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不”通“否”,否则)

1.范增说项王曰(说:

劝说,劝告;

说话)

2.沛公居山东时(山东:

崤山以东;

指山东省)

3.亡去不义(去:

离开;

往,到)

4.沛公默然,曰:

“固不如也。

”(固:

本来;

坚固)

5.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游:

交往;

游往,游览)

6.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寿:

敬酒并祝人长寿;

祝寿。

婚姻:

儿女亲家,女方之父为婚,男方之父为姻;

结婚的事,因结婚而产生的夫妻关系)

7.所以遣将守关者(所以:

……的原因;

表因果的连词)

8.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非常:

意外的变故;

副词,很)

9.公敢入乎(敢:

能够;

有勇气、有胆量做某事)

10.旦日不可不蚤来谢项王(谢:

谢罪,道歉;

感谢)

11.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今人:

现在别人(指沛公);

现在的人,与古人相对)

12.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河北:

黄河以北;

指河北省。

河南:

黄河以南;

指河南省)

13.而听细说(细说:

小人的谗言;

详细说来)

14.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鱼肉:

鱼和肉;

鱼的肉)

15.与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等四人持剑盾步走(走:

逃跑;

步行)

16.再拜献大王足下(再:

两次;

又一次)

1.沛公军霸上(军:

名词用作动词,驻扎)

2.沛公欲王关中(王:

名词用作动词,统治,称王)

秦地可尽王也(王:

3.此其志不在小(小:

形容词用作名词,小的方面)

4.素善留侯张良(善:

形容词用作动词,与……交好)

5.项伯乃夜驰之公军(夜:

名词作状语,连夜)

6.沛公今事有急(急:

形容词用作名词,危急之事)

7.亡去不义(义:

名词用作动词,合于义)

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义:

8.君安于项伯有故(故:

形容词用作名词,老交情)

9.项伯杀人,臣活之(活:

动词使动用法,使……活)

10.吾得兄事之(兄:

名词作状语,像对待兄长一样)

11.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近:

形容词用作动词,接触,沾染)

12.籍吏民,封府库(籍:

名词用作动词,登记在册)

13.日夜望将军至(日夜:

名词作状语,每日每夜)

14.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从:

动词使动用法,使……跟从,率领)

15.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言:

名词用作动词,告诉)

16.范曾数目项王(目:

名词用作动词,用眼示意)

17.若入前为寿(前:

名词用作动词,上前)

18.寿毕,请以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