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症与修复.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525001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63 大小:168.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炎症与修复.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炎症与修复.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炎症与修复.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3页
炎症与修复.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3页
炎症与修复.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3页
炎症与修复.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3页
炎症与修复.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63页
炎症与修复.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63页
炎症与修复.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63页
炎症与修复.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63页
炎症与修复.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63页
炎症与修复.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63页
炎症与修复.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63页
炎症与修复.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63页
炎症与修复.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63页
炎症与修复.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63页
炎症与修复.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63页
炎症与修复.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63页
炎症与修复.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63页
炎症与修复.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63页
亲,该文档总共6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炎症与修复.docx

《炎症与修复.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炎症与修复.docx(6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炎症与修复.docx

炎症与修复

第六章   炎症与修复

吴翠环撰写部分     杨丽敏撰写部分

第一节 炎症的基本病理变化        第二节 炎症介质

一、变质                  一、细胞释放的炎症介质

二、渗出                  

(一)血管活性胺

三、增生                  

(二)花生四烯酸代谢产物

                      (三)细胞因子

第三节 急性炎症

一、急性炎症特点              (四)血小板激活因子 

二、血管反应                (五)溶酶体成分

三、液体渗出                (六)一氧化氮

四、炎症细胞的种类和功能          二、体液产生的炎症介质

五、急性炎症类型              

(一)激肽系统

(一)浆液性炎               

(二)补体系统

(二)纤维素性炎              (三)凝血系统

(三)化脓性炎              

1.脓肿                第三节 急性炎症

2.蜂窝织炎                四、白细胞渗出

3.表面化脓和积脓             

(一)趋化作用

                     

(二)白细胞聚集

                     (三)吞噬作用

(四)出血性炎               第五节 修复

一、慢性炎症特点              一、再生

二、肉芽肿的形态学特征           

(一)再生的调控

三、肉芽肿性炎中有关细胞           1.细胞周期和增生

四、肉芽肿性炎的类型及其主要病理变化     2.细胞周期和细胞分裂

(一)细菌及螺旋体感染3.细胞生长和分化

1.结核肉芽肿               二、纤维性修复

2.麻风肉芽肿               

(一)肉芽组织

3.梅毒树胶                

(二)纤维化

4.伤寒肉芽肿               (三)瘢痕改建

 

(二)寄生虫                三、创伤愈合

1.血吸虫病            第六节 炎症与修复研究的新动向

2.丝虫病

(三)真菌

(四)尘肺

 1.矽肺

 2.石棉肺

 3.农民肺

(五)原因不明

 五、炎性息肉

六、炎性假癌

 

第六章炎症与修复

炎症(inflammation)是具有血管系统的活体组织对损伤因子所发生的防御反应。

具有减轻机体受损程度,限制损伤因子在体内扩散和对损伤组织进行修复的作用。

人类的许多疾病都属于炎症,即使动脉粥样硬化本质上也是炎症。

随着人类医疗实践和科学实验的不断深入,对炎症的发生、发展的认识有了长足的进步,如新的炎症介质的不断发现,阐明了血管反应、白细胞游出和吞噬作用以及再生修复过程的分子机制也将为疾病的治疗带来新的希望。

第一节  炎症的基本病理变化

任何炎症性疾病,其发病原因、发生部位可能不同,但均有它们的共同点,即局部组织的变质(alteration)、渗出(exudation)和增生(Proliferation)这一基本病理变化。

在炎症过程中它们以一定的先后顺序发生,且可同时存在。

一般说来变质是损伤性过程,而渗出和增生是对损伤的防御反应和修复过程。

病理学家通常根据炎症局部变质、渗出和增生哪一种病变占优势,而将炎症概括地分为变质性炎、渗出性炎和增生性炎。

一、变质

炎症局部组织发生的变性和坏死称为变质。

变质既可发生于实质细胞,也可见于间质。

实质细胞常出现的变化为水变性、脂肪变性、凝固性坏死或液化性坏死等。

间质结缔组织可发生粘液样变性和纤维素样变性或坏死等。

必须指出,组织和细胞的变性或坏死在其他病理过程(如缺氧)中也能见到,所以这种改变并非炎症所特有。

变质的程度取决于致炎因子的性质、强度和机体的反应性。

例如强酸、强碱的作用,对任何个体均造成局部组织的严重变质;肝炎病毒有时使肝细胞发生变性,坏死轻,有时则使肝细胞发生广泛坏死。

这种差异,与患者感染病毒的量和免疫反应的不同有关。

变质由致炎因子直接作用,或由于炎症发展过程中形成局部血液循环障碍和炎症反应产物的间接作用引起。

炎症局部组织细胞损伤的机制,随致炎因子的不同亦各异,如高温使细胞膜发生热凝固;细菌毒素卵磷脂酶可以分解细胞的主要构成部分卵磷脂,导致细胞膜断裂;致病株阿米巴具有膜结合磷脂酶A,促使滋养体表面植物血凝素样粘附分子与靶细胞膜上相应糖基配体结合,转化为溶血性卵磷脂,使细胞膜溶解等,均是直接损伤细胞膜。

流行性乙型脑炎时,软化灶的形成,除病毒或免疫反应对神经组织造成的损害外,病灶的局灶性分布可能与局部血液循环障碍有关。

在炎症过程中,激活后的白细胞在吞噬过程中的脱颗粒阶段可向细胞外间隙释放溶酶体酶、活性氧自由基、前列腺素和白细胞三烯,这些产物可引起组织的变质,加重炎症过程中细胞和组织损伤。

因此,在治疗此类疾病时适当控制白细胞的渗出具有一定意义。

炎症局部组织细胞不仅出现变性、坏死的形态变化,而且还可发生一系列代谢变化。

分解代谢增强是发炎组织的一个代谢特点。

在炎症的初期,局部组织的耗氧量增加,氧化过程增强,以后由于血液循环障碍和酶系统功能障碍,耗氧量和氧的利用减少,使各种氧化不全的代谢产物,如乳酸、脂肪酸、酮体及氨基酸等酸性产物堆积,使炎症局部氢离子浓度升高,出现局部酸中毒。

一般来说,局部酸中毒在炎症中心部较明显,炎症越急剧越明显。

在组织分解增强时,细胞内的K+也逸出至细胞外,造成炎症局部的K+浓度升高,加重组织变质。

此外,在炎症变质过程中还可导致炎症介质的形成与释放。

二、渗出

炎症局部组织血管内的液体、蛋白质和白细胞通过血管壁进入组织间质、体腔或至体表,粘膜表面的过程称为渗出。

所渗出的液体和细胞总称为渗出物或渗出液(exudate),其内蛋白质含量较高,并有较多的细胞成分及它们的崩解成分即细胞碎片。

因而由炎症所引起的浆膜腔渗出液,比重高于1.018,细胞含量多,外观常显浑浊。

这些有别于在心力衰竭、静脉回流受阻等情况下,由于血管腔壁内外流体静压平衡失调所形成的漏出液(transudate)。

无论渗出还是漏出都可在组织间质造成水肿(edema)、或在浆膜腔造成积液(hydrops)。

通过对水肿液的检测有助于确定水肿发生的原因。

炎症渗出是由于局部血管通透性升高和白细胞主动游出所致。

以血管反应为中心的渗出性病变是炎症的重要标志,在局部具有重要的防御作用。

三、增生

  在致炎因子、组织崩解产物或某些理化因子的刺激下,炎症局部定居组织内的巨噬细胞(如肝的Kupffer细胞、骨组织的破骨细胞、脑的小胶质细胞、滑膜的A型细胞等)、内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增生。

在某些情况下,炎症灶周围的上皮细胞或实质细胞和间质也可发生增生。

如在病毒性肝炎时,坏死肝细胞周围常出现肝细胞再生,炎症严重时,肝小叶的网状支架塌陷,则再生的肝细胞因失去支架而不能成条索状排列,且呈团块,即肝细胞结节状再生。

此外,间质细胞也可伴随反应性增生,其kupffer细胞增生、肥大,并可变为游走的吞噬细胞,参与炎细胞浸润。

以后,成纤维细胞增生并参与修复。

一般来讲在炎症早期增生较轻微,炎症后期和慢性炎症时增生较明显。

但少数炎症初期增生现象就比较突出,如急性弥漫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时,肾小球毛细血管的内皮细胞和系膜细胞明显增生;伤寒早期,肠壁淋巴组织的巨噬细胞增生等。

实质细胞和间质细胞的增生与相应的生长因子(如EGF、PDGF、FGF、MDGF等)的作用有关。

炎症增生是一种防御反应,可以限制炎症的蔓延,如急性炎症时,局部淋巴结肿大、充血,淋巴窦扩张,淋巴索和淋巴滤泡中的网状细胞和淋巴细胞增生,这些增生的细胞具有很强的吞噬作用,能吞噬和消化病原微生物,消除坏死的细胞并释放溶酶体酶和溶菌酶等。

又如成纤维细胞和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增生所形成的肉芽组织,是炎症后期组织修复和创伤愈合的基础。

然而,增生过程亦非都对机体有利,如风湿性心内膜炎时,如果瓣膜的粘连、机化和纤维组织增生严重,常可导致瓣膜狭窄或关闭不全,继而引起心脏功能不全的严重后果;广泛或反复的肝细胞损伤时,肝细胞结节状再生,此外,在Kupffer细胞、肝细胞、胆管上皮细胞等产生的细胞因子(TNF-、TNF-、白细胞介素等)及细胞外基质的破坏和毒素的刺激下,位于Dissel间隙中贮存维生素A的贮脂细胞(Ito细胞)可演化为肌成纤维细胞样细胞(myofibroblastlikecell)产生过多的胶原,使肝小叶结构和血液循环途径被改建而形成肝硬化,影响肝功能,严重者可因肝昏迷而死亡。

第二节炎症介质

某些致炎因子可直接引起局部组织发生急性炎症反应,但许多急性炎症反应过程是由一系列内源性化学因子介导实现的,这类化学因子被称为炎症介质(inflammatorymediator)。

按照炎症介质的来源分为细胞源性和血浆源性的炎症介质。

细胞源性炎症介质常以颗粒的形式储存于细胞内,需要时释放到细胞外,或在致炎因子的作用下由细胞合成并释放;血浆源性的炎症介质主要来自血浆内凝血,纤溶,激肽和补体四个系统的活化产物,纤维蛋白肽,纤维蛋白降解产物,缓激肽和活化的补体都属于此类。

血浆来源的炎症介质常以前体的形式存在于血浆中,必须经一系列蛋白水解酶裂解才能被激活。

大多数炎症介质通过与靶细胞表面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发挥其生物活性,但也有某些炎症介质本身具有酶活性或介导氧代谢产物造成组织损伤等效应。

炎症介质作用于靶细胞可使靶细胞产生第二级炎症介质,后者的作用可以与原炎症介质相同或相似,也可以截然相反,即可发生放大或拮抗效应。

炎症介质一旦被激活或由细胞释放,存在的时间很短,迅速被降解、灭活、或被抑制。

一、细胞释放的炎症介质

(一)血管活性胺(vascularamines)包括组胺和5-羟色胺(5-HT)。

它们是炎症过程中第一批释放的介质。

1.组胺主要存在于血管周围的肥大细胞,也存在于血液中的嗜碱性粒细胞和血小板的颗粒内。

组织和血液中组胺含量与组织中肥大细胞和血液中嗜碱性粒细胞的数量呈正相关。

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释放的组胺是由左旋组氨酸在组氨酸脱羧酶作用下形成的,通常组胺与肝素结合以颗粒的形式储存在细胞中,当受到创伤、寒冷、热等物理因素,免疫反应,补体片段C3a和C5a,及来自白细胞的组胺释放蛋白,神经多肽(如P物质),细胞因子(如IL-l和IL-8)以及白细胞的组胺释放因子(histaminereleasefactor,HRF)等刺激时,即以通过脱颗粒的方式释放出来。

它不依赖于IgE或其它刺激性抗原的激活。

组织细胞膜上存在组胺受体(H1、H2、H3),组胺通过于细胞膜上的组胺受体结合发挥生物学效应。

H1受体兴奋主要表现为支气管和血管平滑肌的收缩,还可以使血管内皮细胞收缩,血管通透性增加。

组胺还可以直接作用内皮细胞使其瞬间表达选择素-P,并释放PGI2、PAF和LTB4。

H2受体兴奋,主要表现为血管平滑肌舒张和支气管黏液分泌增加,因此,组胺生物学效应是H1受体和H2受体激动后综合作用的结果。

在炎症中,组胺主要使细动脉扩张和细静脉通透性升高,对嗜酸性粒细胞有趋化作用。

2.5-羟色胺又称血清素(serotonin),人类的5-HT主要存在于血小板和肠嗜铬细胞中。

5-HT是由体内色氨酸经羟化酶作用先形成5-羟色氨酸,再经脱羧酶作用形成。

5-HT是由血小板与血栓素,ADP,胶原和抗原抗体复合物结合后发生凝集而被释放,也可受血小板活化因子刺激而释放,其作用与组胺类似,主要与血管通透性升高有关。

3.花生四烯酸的代谢产物花生四烯酸(arachidonic acid,AA)是二十碳不饱和酸,广泛存在于体内多种器官如前列腺、脑、肾、肺和肠等的细胞内。

正常细胞内无游离的AA存在,而是以脂化的形式与细胞的膜磷脂结合。

在致炎因子(化学、物理因子及C5a等)作用下,细胞的磷脂酶被激活,使AA从膜磷脂中释放。

炎症时,磷脂酶主要来源于嗜中性粒细胞的溶酶体。

AA本身无炎症介质作用,当AA释放后经不同代谢途径生成前列腺素,白三烯和脂毒素,通过不同的方式和途径参与并影响炎症过程。

从而发挥其炎症介质的作用。

(1)前列腺素(prostaglandin,PG)AA是PG前体,它经过环加氧酶途径产生各种PG,AA的环加氧酶途径是在环加氧酶作用下,最初形成不稳定的环内过氧化物,即PGG2和PGH2,它们有收缩血管和聚集血小板作用,但不稳定。

PGH2在PGE2/PGD2异构酶作用下生成稳定的PGE2和PGD2,PGH2在还原酶的作用下生成PGF2α。

已知PGD2、PGE2、PGF2α三者具有使血管扩张、通透性升高及引起发热、疼痛等作用。

PGE2是痛觉过敏物质,通过增强皮肤对疼痛的敏感性而导致疼痛,同时它也是一种强致热剂。

临床上应用解热镇痛类药物如阿司匹林、消炎痛等就是通过抑制环氧化酶途径,减少PG的合成而达到治疗目的。

PGH2在血管内皮细胞的前列腺素合成酶作用下生成PGI2,PGI2是一种血管扩张剂和血小板聚集抑制剂,并能明显增强血管通透性和其它炎症介质的释放。

PGH2在血小板血栓素合成酶作用下生成血栓素A2(TXA2),TXA2是已知的作用最强引起血管收缩和血小板聚集的物质之一。

由于体内各种组织细胞具有不同的异构酶,还原酶和合成酶,各种细胞产生的PG的种类有所不同。

炎症时,体内产生的前列腺素多为PGE2,PGI2和TXA2。

嗜中性粒细胞,肥大细胞和血小板因富含磷脂酶,故是PG的主要来源。

PG作为炎症调节介质,它既可以促进炎症的发生,又可以抑制炎症反应。

PG的致炎作用表现在几个方面:

PGE2可使血管扩张,血管通透性增加,并可引起发热。

PGI2可以抑制血小板凝集。

PG还是PGE1,PGE2可加强白细胞的趋化作用,增加血管通透性,增加溶酶体酶的释放,促进炎症反应;而PGF1α可以减少白细胞的趋化作用,抑制某些炎症介质和溶酶体酶的释放,从而使炎症反应减轻。

前列腺素生物合成的关键酶是环加氧酶(cyclooxygenase,COX),COX有两种类型,COX-1和COX-2。

COX-1基因是一种看家基因,几乎所有组织在生理条件下都可以表达。

通过COX-1产生的PG主要参于调节正常的生理功能,例如减少胃酸分泌保持胃黏膜完整性、调节正常的血小板功能和调节肾血流量等。

COX-2基因可以被迅速诱导,但同时也受到严格的调节。

生理条件下,COX-2的表达受到限制,但是在炎症过程中,COX-2可由NO、白介素-1和TNF等细胞因子诱导,参与局部炎症和疼痛的产生。

非甾体抗炎药物在临床上可以通过抑制COX从而减少了前列腺素的合成达到缓解疼痛和发挥抗炎作用。

然而,这些药物在抑制COX-2的同时,也抑制了COX-1,使COX-1不能发挥正常的生理作用,从而产生副作用,如血小板功能障碍、胃溃疡等。

非甾体抗炎药物还可以抑制其他炎症介质的表达,如:

IL-1,TNF-α,iNOS,发挥抗炎作用。

同时这类药物还可以使一些抗炎因子(脂调素-1)的表达增加,脂调素-1(lipocortin-1)可以抑制AA从膜磷脂中释放,从而抑制某些炎症介质的产生。

(2)白细胞三烯(1eukotrene,LT)AA通过脂质加氧酶途径生成LT,嗜中性粒细胞内的5-脂质加氧酶(5-lipoxygenases,5-LO)转运至核膜上与5-脂质加氧酶活化蛋白(FLAP)相互作用生成活化的酶体复合物,AA在其作用下产生5-氢过氧花生四烯酸(5-HPETE),5-HPETE去氧还原为5-羟花生四烯酸(5-HETE),5-HETE再生成一系列的LT,包括LTB4、LTC4、LTD4和LTE4等。

LTB4是嗜中性粒细胞的趋化因子,引起嗜中性粒细胞粘附,聚集于血管内皮细胞,并产生氧自由基,释放溶酶体酶。

LTB4还具有多种免疫调节功能,抑制单核细胞、CD4+T细胞和B细胞的增生;抑制CD8+T细胞产生干扰素。

LTC4、LTD4和LTE4能引起强烈的血管收缩、支气管痉挛和血管通透性增高。

临床使用类固醇激素类药物可抑制AA从膜磷脂中释放,从而减轻炎症反应。

还可以通过下调COX2、IL-1、TNF-α和iNOS等基因的表达或上调抗炎蛋白基因的表达等机制来实现其抗炎的目的。

(3)脂毒素(Lipoxins)也是由AA产生的生物活性物质,它们主要是通过转细胞生物合成机制形成。

血小板本身不能形成脂毒素,只有当其与白细胞相互作用时由嗜中性粒细胞衍生的中间介质形成脂毒素。

如脂毒素A4和B4(LXA4、LXB4)就是由血小板12-脂氧化酶作用于嗜中性粒细胞产生的LTA4所形成的代谢产物。

细胞与细胞间的接触可增强转细胞合成机制;如果阻断细胞间的粘附,脂毒素的产生则受抑制。

脂毒素可抑制嗜中性粒细胞的粘附及趋化作用,但却能促进单核细胞的粘附。

LXA4有刺激血管扩张作用从而削弱LTC4引起的血管收缩作用。

脂毒素的量与形成的LT的量成负相关,也就是说脂毒素可能是体内LT活动的负调节因子。

3.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

(1)细胞因子(cytokine)主要由激活的淋巴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产生,也可来自内皮细胞、上皮细胞和结缔组织中的细胞。

这些细胞因子在免疫和炎症反应过程中产生,并通过与靶细胞上特异性受体结合而发挥作用。

它们除参与免疫反应外,还可以影响和调节其它炎性细胞的功能,从而在急、慢性炎症中发挥重要作用。

细胞因子种类很多,根据其作用的靶细胞及主要功能可分成下列类型:

①调节淋巴细胞生长、分化和激活淋巴细胞的细胞因子,如IL-2和IL-4,它们对淋巴细胞起到正性调节的作用,而IL-10,TGF-β起到负性调节的作用。

②调节与自然免疫有关的细胞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α1(TNF-α1)和IL-lβ,I型干扰素(1FN-α和IFN-β)及IL-6;③在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中,激活巨噬细胞的因子,如I型干扰素γ(1FN-γ)、IFN-α、IFN-β、IL-5、IL-10和IL-12等;④刺激造血、调节未成熟白细胞生长、分化的因子,如IL-3、IL-7、集落刺激因子(CSF)和干细胞因子等。

上述细胞因子中IL-l和TNF是介导炎症的主要细胞因子。

IL-l和TNF-α主要由活化的巨噬细胞产生,TNF-β主要由活化的T淋巴细胞产生,又称为淋巴毒素。

内毒素,免疫复合物,毒素,物理损伤和一系列炎症反应可以刺激IL-l和TNF的分泌。

它们可以引起内皮细胞表面的粘附分子表达增多,促进内皮细胞与白细胞的粘着、促进嗜中性粒细胞的趋化作用、聚集和激活间质释放蛋白酶,使细胞外基质降解,引起组织损伤,它们还可以引起急性炎症时的发热,厌食,嗜睡,外周血白细胞升高,ACTH的释放等症状。

特别是TNF可降低血管抵抗性,引起高血压,心率加快等。

(2)趋化因子(chemokine)趋化因子超家族是一类分子量为8-10kD的小分子蛋白,它可以引起白细胞的定向迁移和活化。

趋化因子结构的显著特点是具有相似的氨基酸序列,蛋白分子内部含有4个半胱氨酸残基(Cysteine)并形成了两个内部二硫键,根据这些保守的半胱氨酸残基不同,趋化因子超家族分为四大类。

每一类都可以与内皮细胞表面的硫酸肝素糖蛋白结合,主要对黏附在血管内皮细胞上的白细胞发挥趋化作用:

①C-X-C亚家族(又称α亚家族):

该家族由激活的单核细胞、内皮细胞、纤维母细胞及巨噬细胞产生,主要作用于嗜中性粒细胞。

如白细胞介素-8(IL-8),它由活化的巨噬细胞和内皮细胞分泌,可以引起嗜中性粒细胞的定向迁移和活化,却限制单核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的活化,并且它还是IL-1和TNF-α重要的诱导因子。

②C-C亚家族(又称β亚家族):

该亚家族多由活化的T细胞产生,包括单核细胞趋化蛋白(MCP-1、MCP-2、MCP-3),单核细胞炎性蛋白1α(MIP-1α),RANTES,它们主要是趋化单核细胞,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而对嗜中性粒细胞没有趋化作用。

RANTES是一种主要由正常T细胞表达和分泌的趋化因子,血小板、肾小管上皮细胞、肾小球系膜细胞、肝脏和脾脏的细胞也可产生,当细胞活化后,其生成反而减少。

③C亚家族(又称γ亚家族):

如淋巴细胞趋化蛋白(lymphotactin)主要对淋巴细胞具有特异趋化作用。

④CX3C亚家族(又称δ亚家族):

该亚家族以两种形式存在:

一种是细胞表面蛋白结合形式,由内皮细胞的炎症介质诱导所产生,能促使单核细胞及T细胞与内皮细胞黏附。

另一种是可溶形式,由膜结合蛋白水解产生,既有黏附活性又有趋化活性。

4.血小板激活因子(Platelet-ActivatingFator,PAF)PAF是具有生物活性的磷脂类炎症介质,来源于血小板、嗜碱性粒细胞、肥大细胞、嗜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和内皮细胞。

除能激活血小板外,还可参与炎症过程的许多环节,PAF可以引起血管收缩,支气管痉挛,即使在PAF较低浓度时也可以使血管通透性增加,其作用是组胺引起血管通透性升高的100-10000倍。

PAF还可以促使白细胞粘着、白细胞脱颗粒及趋化作用等。

此外,PAF还可刺激白细胞及其它细胞合成前列腺素和白细胞三烯。

动物实验证明血小板激活因子的拮抗剂可抑制炎症反应。

香烟烟雾可以刺激产生大量的氧化的PAF衍生物,它们可以引起血小板,嗜中性粒细胞与内皮细胞的粘附,增强炎症反应及潜在的血栓栓塞的危险。

PAF的上述作用是由含有成对受体的单个G蛋白所介导,并受一类能灭活PAF的乙酰基水解酶的调控。

5.溶酶体成分(Lysosomalconstituents)嗜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的死亡及吞噬过程中的酶类外溢均可导致溶酶体酶的释放,从而引起炎症反应。

溶酶体成分包括有两种类型特异性颗粒和嗜天青颗粒。

特异性颗粒体积小、电子密度低,包括有:

溶菌酶、胶原酶、乳铁蛋白、组氨酶、碱性磷酸酶等,占总颗粒的80%;嗜天青颗粒体积大,电子密度高,包括有:

髓过氧化物酶、酸性水解酶、中性蛋白酶、阳离子蛋白、溶菌酶、磷脂酶A2等。

部分溶酶体成分可通过增加血管通透性和增强趋化作用促发炎症。

但更主要的作用则是破坏组织,如酸性蛋白酶在吞噬溶酶体的酸性环境下,能降解细菌和吞噬的组织碎片。

中性蛋白酶(弹力蛋白酶、胶原酶、组织酶等)通过破坏胶原纤维、弹性蛋白、纤维蛋白、基底膜及软骨而降解各种细胞外成分,导致诸如化脓性及其它破坏性炎症过程中组织的严重坏死和溶解。

中性蛋白酶可以直接裂解C3和C5,释放过敏毒素和激肽。

溶酶体成分经脱颗粒过程才能发挥作用。

当吞噬溶酶体形成后,特异性颗粒和嗜天青颗粒在相应的介质作用下排空内容物,对被吞噬物的杀伤和降解;或在吞噬细胞死亡崩解后颗粒内成分溢出而发挥作用。

巨噬细胞内还包含有酸性水解酶,胶原酶,弹性蛋白酶,磷脂酶,纤溶酶原激活剂等,这些酶在慢性炎症反应中也起到一定的作用。

人体的血清和组织液中同时也存在抗蛋白酶系统,如α1-抗胰蛋白酶(α1-antitrysin)主要对嗜嗜中性粒细胞的弹性蛋白酶起抑制作用。

α1-抗胰蛋白酶缺乏的病人,临床常出现以组织损伤为主的炎症反应。

同样,人体内也存在抗氧化保护机制,避免或减轻白细胞的氧代谢产物引起组织损伤。

6.一氧化氮(nitricoxide,NO)NO是一种可溶性气体,主要由内皮细胞,巨噬细胞和脑内的特异性神经细胞产生。

NO是由L-精氨酸、分子氧、NADPH及其它辅助因子在不同类型一氧化氮合成酶(NOS)的作用下生成。

形成的NO通过cGMP的介导以旁分泌途径作用于靶细胞发挥炎症介质作用。

NOS有三种不同的类型,即内皮细胞型(eNOS)、神经细胞型(nNOS)和细胞因子诱导型(iNOS)。

它们的激活方式有所不同,eNOS和nNOS是由细胞内(Ca2+)激活,通常仅有少量表达,在钙调素存在的情况下,当细胞内大量ca2+进入即迅速被激活而大量表达,并快速产生NO。

由eNOS生成的NO在调节心血管功能起到一定的作用,可以维持足够的血流量,调节微血管的通透性,调节血小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英语考试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