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编目基础知识.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525731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45 大小:41.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献编目基础知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文献编目基础知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文献编目基础知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文献编目基础知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文献编目基础知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文献编目基础知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5页
文献编目基础知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5页
文献编目基础知识.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5页
文献编目基础知识.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5页
文献编目基础知识.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5页
文献编目基础知识.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5页
文献编目基础知识.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5页
文献编目基础知识.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5页
文献编目基础知识.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5页
文献编目基础知识.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5页
文献编目基础知识.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5页
文献编目基础知识.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5页
文献编目基础知识.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5页
文献编目基础知识.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5页
文献编目基础知识.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5页
亲,该文档总共4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文献编目基础知识.docx

《文献编目基础知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献编目基础知识.docx(4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文献编目基础知识.docx

文献编目基础知识

文献编目基础知识

主讲人石春耘顾蔷芬

第一部分:

概述

第二部分:

文献编目工作所包含的内容和基本概念

第三部分:

我馆文献编目工作概况

第四部分:

汇文系统编目模块功能简介

第五部分:

CNMARC格式著录标准和规则

第一部分:

概述

1文献机构的目录职能:

1.1目录的揭示职能和检索职能:

目录的职能主要是对文献的形式和内容特征描述,通过完整的著录来实现,(传统编目工作主要产生题名、责任者、主题、分类四大款目)为读者提供文献的目录,以揭示馆藏内容。

1.2目录的宣传职能和和识别职能

1.3目录的管理、交流职能和情报、参考职能:

2文献编目的发展及现状

2.1文献编目、网络信息资源编目和信息资源编目:

对大量馆藏实体信息资源进行整理、整序和整合的工作,被称为“文献编目”,但对于大量非馆藏网络信息资源,同样也存在一个整理、整序和整合的工作,所以我们将这两大部分的编目工作统称为信息资源编目。

2.2文献编目现状:

20世纪下半期,西方的信息资源编目工作已由跨国化、统一化、手工化、进入到国际化、标准化、自动化、网络化。

在我国近三十年,文献编目工作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大部分地区的图书馆的编目工作已完成了标准化、自动化的进程,文献资源共建共享已逐步成为现实,开展的网上联合编目并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我馆2000年上了“汇文”系统,2002年正式申请成为CALIS的成员馆,实现了联机合作编目。

3网络信息资源编目与发展

3.1我国网络信息资源编目现状

3.2网络信息资源编目知识简介

DC简介:

采用DC格式作为网络信息资源描述工具

1995年OCLC和NCSA创造出了一套全新的编目格式DublinCore,即都柏林核心,简称DC,DC的创建思想是使用简单的标识集合来描述网络信息资源,所包括的三个大类十五个要素可基本揭示信息资源的特征。

第一大类为描述资源内容的要素;第二大类为描述知识产权的要素;第三大类为描述资源外部属性的要素。

DC的创制为专业或非专业编目人员、网络信息创编者提供一个简单、实用而又有效的信息描述工具。

4计算机联机编目概述

4.1什么是联机编目?

是指利用计算机和网络环境,由多个图书馆共同编目,合作建立具有统一标准的信息资源联合目录数据库,并在此基础上实现联机合作编目。

4.2联机编目的优点

1、降低编目成本

2、提高书目质量

3、分享专业知识和技能

4、提高编目效率

4.3国内外联机编目实践

世界上著名的联机合作编目机构:

1、联机计算机图书馆中心(OCLC)

2、研究图书馆信息网络(RLIN)等

3、澳大利亚文献服务系统(Kinetica)

4、英国图书馆自动信息服务系统(Blaise)

中国著名的联机共享编目机构:

1、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CALIS),

2、全国图书馆联合编目中心(OLCC)

3、台湾图书书目信息网(NBINet)

OCLC简介

OCLC的联机编目是一个交互式的联机系统。

它是OCLC所提供的核心服务,可以帮助成员图书馆联合编目、记录查询、规范控制和馆际互借,并且提供以下主要服务项目:

1、编目对文献资料进行编目并从OCLC联机联合目录中下载OCLC机读编目记录。

2、馆际互借:

在成员馆之间互借图书资料。

3、联合期刊目录建立、维护、显示期刊和其他文献的馆藏信息。

4、文献选取使选取和订购文献的程序自动化。

CALIS简介

1998年11月,中国高等学校文献保障系统(CALIS)成立。

它是我国高等教育“211工程”总体建设规划中两个公共服务体系之一,联合保障和资源共享是它任务的核心所在,它的总体目标是在“九五”期间,建成以中国教育与科研计算机网(CERNET)为依托的网上信息资源共享系统。

4.4联机编目系统

现行的联机编目系统一般为Client/Server结构,网络通信普遍采用TCP/IP协议,数据访问通常采用Z39.50协议。

4.5联机编目系统的功能

1、联机编目功能

2、批处理功能

3、MARC转换功能

4、统计功能

5、馆际互借功能

6、系统维护功能

知识简介

Z39.50简介:

Z39.50是1980年由美国图书馆界为LSP计划而定义出来的信息查询与检索协议,后来成为美国的国家标准(NISOZ39.50)和全球的国际标准(ISO23950)。

Z39.50的设计目的主要在于定义客户端与服务器之间数据库查询与检索的方式和语法,以便能以一套标准方式存取各类电子资源。

目前国内外大多数联机编目系统普遍支持并提倡使用Z39.50。

4.6联机编目未来发展的四大趋势:

1、信息资源的范围将更为扩大。

2、联合目录的体系将更为强大。

3、服务内容与品质将更为提高。

4、联机编目系统未来趋于知识管理系统。

4.7网络信息资源联机编目系统简介:

1网络资源在线合作编目的实现——美国CORC系统的创制

2中文在线资源联合编目系统——UCCOR简介

第二部分:

文献编目工作所包含的内容和基本概念

文献编目:

传统的文献编目是指依据一定的规则和科学方法,对馆藏文献资源的内容及形式特征进行分析、选择、做出记录,并将其组织成目录的过程。

即文献著录和目录组织两个过程。

文献著录:

指按照一定的规则对文献内容与形式特征进行分析、选择、记录的过程。

文献著录的结果产生款目,也就是我们传统上俗称的目录卡片,现在计算机编目后又称“MARC记录”。

目录组织:

是指按照一定的次序将各类著录完成的款目排列起来组成目录的过程,目的是方便读者检索。

我馆手工编目时曾组织过“读者目录”、“公务目录”、“书名目录”、“著者目录”、“分类目录”等。

用机读目录后,读者可通过OPAC读者公共查询系统进行检索,手工的目录组织才停止。

文献编目需遵循的四大原则:

思想性原则、规范性原则、实用性原则和计划性原则。

其中最需要遵循的是“规范性原则”,即图书情报机构在对文献进行标引、著录以及目录组织时必须按照统一的标准化了的规则进行,这一点在编目工作中犹为重要。

文献编目标准化工作:

制定统一的编目标准和条例供大家在进行编目工作时遵守和执行。

文献著录规则的类型:

1、文献著录标准:

包括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文献著录的国际标准即ISBD,它包括ISBD和一系列分则。

我国文献著录的国家标准也是由《文献著录总则》及各分则组成。

2、文献编目条例:

是依文献著录的国际或国家标准针对某一类或所有类型文献的著录所制订的实用著录细则。

如《英美编目条例》(AACR)和我国的《西文文献著录条例》,都是具体的文献著录细则。

编目工作的规章制度:

具体在进行编目工作时,还要严格按照一定的程序和规章制度进行。

编目规章制度的内容主要包括:

1、选书及目录建立的标准

2、著录规则及著录级次的选择规定

3、文献分类及主题标引细则

4、文字排检及目录组织规则

5、规范档编制及质量管理规则

机读目录简介:

机读目录(Machine-red-ablecatalogue,简称MARC),它是一种以代码形式和特定结构记录在计算机存贮载体上,可由计算机自动控制、处理和编辑输出的目录。

机读目录的主要特点:

1、一次输入,多项检索。

2、一次输入,可输出多种载体的款目。

3、网上传输,可实现合作编目和联机检索。

机读目录格式的创制与发展:

美国国会图书馆首创“MARCⅠ磁带”,并发展到“MARCⅡ磁带”(1983改称USMARC),1973年,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将其格式结构作为国际标准颁布,成为《文献目录信息交换用磁带记录格式》(ISO2709),1983年,达到“国际书目控制”的目标,以《UNIMARC手册》问世,1984年,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综合信息规划处,出版了《公共交换格式》(CCF)。

在我国,1994年北京图书馆编印出版了《中国机读目录通讯格式使用手册》(简称CNMARC),推动了我国机读目录的普及和规范。

CNMARC简介:

1、CNMARC记录的逻辑结构:

在机读目录里,一条书目记录(Record)相当于手检目录中的一条款目,是一种文献有关信息的完整记录。

按一定顺序排列而成的记录集合称之为文件(File),相当于一个功能齐全的手检目录体系。

这一目录体系经过程序控制的计算机加工处理,可按需要输出题名、责任者、主题、分类等多种目录。

2、CNMARC记录格式

每条机读目录由以下基本部分组成:

记录头标区;地址目次区;数据字段区;记录分隔符

例:

00000000000024__093900.0__d¥2.90__aCN_b7015.2161__aCN_b7015.216__ad1984emy0chiy0121ea_0_achi__aCN_b110000__ayz000yy__ar_1_a运动解剖学_Ayundongjiepouxue_f体育院、系教材编审委员会《运动解剖学》编写组编__a北京_c人民体育出版社_d1984__a444页_d25cm__a体育系通用教材__a运动解剖_x解剖学_x高等学校_x教材__aG804_v3__aG804.4/1-1__aG804.4_v3__a59.42_02_a体育院、系教材编审委员会《运动解剖学》编写组_Atiyuyuanxijiaocaibianshenweiyuanhuiyundongjiepouxuebianxiezu_4编_0_aCN_bSUDAL_c__00749nam22200289

3、CNMARC数字字段区划分为十大功能块:

0—标识块

1—编码信息块

2—著录块

3—附注块

4—连接款目块

5—相关题名块

6—主题分析块

7—责任者块

8—国际使用块

9—国内使用块

4、字段、子字段:

字段相当于一个著录项目(Field),一个字段又可划分为若干个子字段(Sub-field,相当于一个著录单元),而一个子字段通常是由数据元素(Dataelement)所组成。

USMARC简介(略)

文献编目工作的内容:

文献编目包括文献的描述性编目和文献的主题编目。

前者主要是对受编文献的物质形态进行分析、选择和记录的过程,后者主要通过分析受编文献所论述的主题内容来揭示其内容特征,它以文献分类标引和主题标引及编制相应款目的工作为重点。

文献标引:

文献标引就是根据文献的特征,赋予特定标识的过程,换言之就是从文献内容特征来揭示文献的标引。

主要包括:

1、分类标引:

以分类表为工具,赋予文献码号标识的过程,称为分类标引。

2、主题标引:

以主题词表(叙词表)、标题表等为工具,赋予文献词语标识的过程。

文献标引语言:

指专为标引文献与检索文献的需要而创制的一种人工语言。

它是用经过规范化处理的词汇或代码,描述文献的内容特征以及某些外表特征概念,并揭示概念之间的相关性的一种概念标识系统。

文献标引语言的作用:

保证标引用语和检索用语的一致性,起桥梁作用,同时较大程度保证检索效率。

文献标引语言的类型:

1、分类语言:

如《中图法》,《科图法》,《人大法》

2、主题语言:

如《汉语主题词表》,《中国分类主题词表》等

3、代码语言(略)

《中图法》、《汉语主题词表》简介:

《中图法》简介: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原名《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是我国图书馆和情报单位普遍使用的一部综合性分类法。

1、《中图法》组成部分:

“编制说明”、“基本大类表”、“主表”、“附表”组成。

2、《中图法》的标记符号:

2.1基本标记符号:

分类法中的分类号也称标记符号,它是类目的代号,《中图法》采用拉丁字母与阿拉伯数字相结合的混合制标记符号。

个别类用两位拉丁字母标记二级类目:

如:

“T工业技术”大类内容繁多,故采用双位拉丁字母标记16个二级类目。

如:

TB,TD,TE,TF等。

有的类在类目最后使用字母标记其下位类:

如:

“TP312”程序语言类用的就是这种标记方法,如:

“ALGOL程序语言”的分类号为“TP312AL”。

2.2辅助标记符号:

(1)“.”间隔符号,例:

S512.1,

(2)“-”总论复分符号,如:

P1-49,Q-33。

(3)“()”国家、地区区分号,如:

《美国小麦杂交育种经验》分类号为。

其中712表示美国的地区复分。

(4)“”民族、种族区分号。

如:

《西藏民族建筑艺术图集》分类号为TU-882“214”,其中2表示中国,14表示藏族。

(5)<>通用时间、地点区分号。

如:

《美军冬季训练》分类号为E712.3<114>。

(6):

组配符号。

如:

《航海妇科学》分类号为R711:

R83。

(7)+联合符号。

如:

《激光与红外》分类号为TN24+TN21。

(8)=时间区分号。

如:

《古代长度计量仪》分类号为TH711=2

2.3辅助符号的使用次序:

分类号组合时如涉及多种辅助符号的使用,应按-、()、“”、=、<>的顺序组合。

例:

TL25-35(712),TF351.4(545)=53,J523.5“17”=42,R183.1(334)<112>。

3、《中图法》的作用:

3.1《中图法》是对揭示文献的目录进行分类组织的规范。

3.2《中图法》是对文献本身进行分类排架的依据。

3.3《中图法》提供了从学科、专业途径即知识分类途径检索文献的指南。

3.4《中图法》是图书馆工作人员在为读者查找文献资料、解答咨询问题、编制参考书目、组织图书资料展览、进行藏书统计分析等工作中常用的参考手册。

《汉语主题词表》简介:

1、《汉语主题词表》的宏观组成:

由字顺表、叙词表、轮排索引、双语种对照索引、范畴索引、词族索引等六大部分组成。

2、《汉语主题词表》的作用

2.1作为文献主题标引工具。

2.2作为其它专业性汉语主题词表结构与词汇的基础。

2.3作为标引语言领域研究对象。

文献标引工作的一般程序:

文献标引工作基本步骤:

1.查找并利用已有的标引成果。

2.进行主题分析。

3.主题概念转换。

如分类标引中的归类,主题标引中的选词。

4.主题标引记录。

将标引所得的标识按规定格式记载在特定的载体上。

文献主题分析:

是根据文献存储和检索系统的需要,通过审读文献,对文献内容进行分析和提炼的过程。

文献主题分析的步骤:

首先要了解和掌握文献主题的类型;其次要了解和掌握文献主题的结构;最后要掌握了解文献主题的分析方法。

1、文献主题的类型:

单主题和多主题;单元主题与复合主题;整体主题和局部主题;显性主题和隐性主题;

主要主题和次要主题;专业主题和相关主题。

2、文献主题的结构:

是指构成文献主题的各个因素及其相互关系。

刘湘生提出的文献主题的标引公式已被

国家标准所采用。

他把主题因素分成五个面,即五层,其排列次序和构成如下:

2.1主体面:

是能反映出主题中主要特征属性的一组主题概念。

2.2通用面:

是反映文献主题中一般通用特征属性的一组概念因素,即通用因素,它是指文献主题中次要成分,修饰说明文献内容的部分的次要属性因素。

2.3空间面:

即空间因素或位置面、位置因素,它是反映文献主题中的空间地理位置属性的一组概念因素。

2.4时间面:

即时间因素,它是反映文献主题中所处所属的时间属性的一组概念因素。

2.5文献类型面:

即文献类型因素,如字典、手册等,但如果文献类型因素是文献研究的对象,将成为文献主题的主体因素,如“辞典的编纂”。

3、文献主题的分析方法(略)

文献标引应遵循的基本规则:

1.启用规则:

文献标引工作进行前,一般者应根据本单位的性质、任务和特点,对所使用的分类法和主题词表及其标识的启用,做出必要的规定。

2.专指性标引规则:

指根据文献内容主题的客观深度,遵循标引语言工具的实际深度,给出恰如其分的专指性检索标识。

例如:

《飞机防火》,词表中有飞机、防火、飞机防火三个词,一定要选“飞机防火”一词来标引。

3.组配标引规则:

是一种主题概念的综合,是缩小主题概念范围,更确切、更专指地描述和表达文献内容主题的重要技术规则。

3.1《中图法》中分类组配用法举例:

如《法国中世纪计时器》类号为TH714(565)=3,《军事心理学》如果要集中分入应用心理学类下时可用组配法,类号为B849:

E0-051,如果馆里规定不用组配号,则分类号应为E0-051军事心理学类。

3.2主题标引中主题词的组配规则:

,才选用两个或多个主题词进行组配标引。

,在概念上必须是相容的、有着概念限定和概念交叉关系。

,并优先选用具有概念交叉关系的一组主题词进行组配标引。

4.上位标引规则:

指将文献专指性的内容主题,用泛指性的上位概念检索标识所进行的标引。

(指没有专指类和专指词可标,又无法进行组配标引时才用)如《夏旭起义》标引为“明末农民起义”。

注意在标引中,无论上位类还是上位词标引,都必须选用概念上和学科属性上最临近、最直接、最专指的上位类目或主题词进行标引,如:

“交际语言学”不能简单归入“H0语言学”,而应归入”C912.3社会关系、社会制约”。

5.挂靠标引规则:

就是针对文献的内容主题,将其归入在概念上与之相关相近的、交叉的、或有着某种渊源关系的检索标识的一种标引。

(指当文献既不能进行专指标引,又不能进行组配标引,也无恰当的上位概念进行上位标引时才用此方法标引)。

如《选择学》靠入C934决策学,《战略学》靠入C934决策学,《和平学》Y战争与和平理论(主题词)。

6.增类(词)标引规则:

指当文献的内容主题在分类法无类可归、主题词表无词可标

的情况下,可根据需要增补新的类目或增补新的主题词进行标引。

(新增类、词必须具有专业检索意义;新增类、词必须具有发展潜力,有一定的使用频率)。

7.多元标引规则:

一般指复合主题的多元组配标引、同一主题的多重特征(学科)属性的多角度的多元标引、多主题(并列主题)的多元分组标引。

7.1分类上一般叫互见分类,可加强文献的多途径检索功能。

如《民族人口与民族发展》主要分类号:

C951(民族发展类),互见分类号为C92-05(民族人口类)。

7.2从主题标引讲,一般指对多主题和或同一主题的多重特征进行分组标引。

如《陈独秀著作选》(多特征角度文献)机读数据主题标引为606@a陈独秀@j选集,601@a02@a中国共产党@x党史@j参考资料。

8.特殊概念关系主题标引的规则:

指对那些主题中在概念诸因素之间具有相互关系、比较关系、影响关系、应用关系、因果关系的标引规则。

8.1分类标引中的特殊概念关系主题标引的规则:

主题法的关系>,类号为:

G254.1(主要分类号),G254.2(互见分类号)。

,类

号为B02(主要分类号),B081(互见分类号)。

类号为P461(主要分类号),S72(互见分类号)

计算机在图书馆工作中的影响,类号为G250.7(主要分类号)

海水对金属的腐蚀,分类号为TG172.5.

8.2在主题标引中,特殊概念关系主题文献的标引,属于组配标引规则。

9.自由词标引规则:

指用词表以外的未经规范化处理的自然语言词汇,作为描述表达内容主题的一种标引。

手工检索系统的文献标引与目录索引的编制(略)

计算机检索系统的文献标引与索引文档组织(略)

第三部分:

我馆文献编目工作概况

我馆编目工作主要流程及相关规则:

本馆依据《中国文献编目规则》进行编目,并依据《中国图书分类法》(第四版)对入藏的中外文资料进行归类,同时按照本馆制订的《图书书次号取号规则》给予书次号、版次号等。

各文种图书的著录按照《普通图书著录规则》、《西文文献著录条例》、《中国机读目录格式使用手册》(CNMARC)及《UNIMARCManual》进行著录。

主要工作流程

验收新书——核对交接单,依图书批次进行编目——加盖馆藏章、登录号及贴条形码——查复——分类——取书次号——著录——总校(包括对著录和分类的校对)——打印目录卡片和书标——目录组织(包括对分类和种次号的校对)——粘贴书标——典藏分配——图书改编。

图书分类的程序和方法

我馆依据《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四版)进行分类标引,根据本馆分类工作实践,制订本细则。

1.图书机读目录分类标引的基本原则

1.1在机读数据的分类标引中,应尽可能地为用户提供检索入口,增加多途径检索的功能。

1.2对于复合主题和多主题的图书,可标引多个检索用分类号,标引时注意提高图书分类标引的深度和专指度。

1.3对于集中排架处理的多卷册、丛书,给分类号时可以概括些,同时还应注意对单书进行检索用分类号的标引。

2.图书分类标引的基本程序

图书分类是一项细致而又要求精确的工作。

基本工作程序是:

(1)查复;

(2)分析图书特征;(3)归类给号;(4)校对。

3.特殊出版物的分类规定

3.1丛书:

一般均作单书归入有关各类;按专门学科编辑的丛书,所属类目一样,可集中归类,另外,有些综合性的丛书,出版时间相对集中,有总目次,本馆收藏较全的,也可集中归类。

3.2多卷册:

都应集中处理,如果书名,编者有变更,应注意先后归类的一致性,按同一种书处理。

3.3连续性出版物:

一般集中归类;虽有一总冠名,但各册都单独成篇,分别出版,又有各自书名的图书,也可分散归类。

3.4随书光盘:

随原书归类。

3.5工具书:

分类后,在分类种次号后加∆表示。

如《古今汉语词典》的分类号为:

H164/1∆。

(注意:

西文图书的工具书不用∆)

中西文图书书次号取号规则(2000年10月改用《中国法》后适用)

1.中西文书的同类书依“种次号”法取书次号,西文图书在种次号前加英文字母X做为前辍,以示和中文图书区别。

2.同一种著作不同版本,注释本,译本的区分号。

用前置符号短横“-”和数字表示(依到馆次序给出数序)。

如:

《简爱》的分类索书号为I561.45/46,那么它不同版本的图书编号为:

I561.45/46-1或1561.45/46-2

3.同一种著作的卷、册区分号。

用前置符号“:

”和卷册数序区分。

如果是分卷再分册,则用反斜杠“\”加以区分。

如:

《李自成》第一卷第二分册编号为:

I247.5/6:

1\2;按年代出版的著作,如年鉴、年刊、年度索引等,可在“:

”后直接用年代(后两位)编制区分号;在年代下如有册次区分时,再用分册区分号“\”区分,如:

《中国历史学年鉴》(2001年)编号为:

K2-54/1:

01∆。

如果《中国历史学年鉴》(2001年)有上册的话,则编号为:

K2-54/1:

01\1∆

4.一种书的附件,续集,或一套书的索引,又不愿分散排架的,可用加号“+”加数字表示。

如:

《做自己想做的人》编号为B848.4/7,此书所附的“训练手册”编号为B848.4/7+1。

5.会议文献,应按分类法的要求加以区分;而对于馆藏中文工具书,如年鉴、辞典、百科全书等,按馆藏特殊规定(即在种次号后加∆)予以区分,西文工具书不用∆。

第四部分:

汇文系统编目模块功能简介

系统实现联机联合编目管理功能;内嵌Z39.50模块,可以直接访问Internet网上任意的Z39.50服务器,获取MARC记录,并直接粘贴到编辑屏中,实现与Internet网上数据的共享。

同时,提供对指定Z39.50服务器的MARC记录上载,在本地编目的同时可直接进行联合联机编目。

全面支持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CALIS)的联合目录数据库上/下载操作,用户可在本地编目的同时,完成CALIS联合编目的上载操作。

可以直接读取外部MARC文件、或将外部MARC文件导入备份库中,随时读取利用。

这样,可以方便地利用来自OCLC、ITS、BFC、北京图书馆等生产的标准MARC数据。

提供对多个外部数据源的多点、广播式查询,用户可根据需要,预选若干个数据源(本地书目库、转换库、外部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