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生态环境安全法律问题.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528640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62.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家生态环境安全法律问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国家生态环境安全法律问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国家生态环境安全法律问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国家生态环境安全法律问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国家生态环境安全法律问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国家生态环境安全法律问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8页
国家生态环境安全法律问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8页
国家生态环境安全法律问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8页
国家生态环境安全法律问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8页
国家生态环境安全法律问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8页
国家生态环境安全法律问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8页
国家生态环境安全法律问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8页
国家生态环境安全法律问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8页
国家生态环境安全法律问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8页
国家生态环境安全法律问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8页
国家生态环境安全法律问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8页
国家生态环境安全法律问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8页
国家生态环境安全法律问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8页
国家生态环境安全法律问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8页
国家生态环境安全法律问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8页
亲,该文档总共3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国家生态环境安全法律问题.docx

《国家生态环境安全法律问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家生态环境安全法律问题.docx(3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国家生态环境安全法律问题.docx

国家生态环境安全法律问题

国家生态环境安全法律问题

(提纲)

2005-2

 

一、国家生态环境安全

(一)各国环境安全理论与制度比较

1,国家生态环境安全问题的提出

生态环境问题与国家安全的联系

制度产生

我国提出国家生态环境安全问题的背景

2,各国比较

一般概念

我国的国家生态环境安全概念

西方国家关于国家环境安全的概念

俄国的生态安全概念

概念的比较

(二)我国生态环境安全问题

1,我国国家生态环境安全问题的特殊性

2,影响我国国家生态环境安全的主要问题

国土安全

环境安全

自然灾害

国际环境安全

3,国家生态环境安全在国家安全中的地位

国家安全

信息安全、科技安全、市场安全、产业安全、外交安全……。

 

社会安全政治安全军事安全

 

生态安全经济安全

 

二、生态保护建设法律制度完善

(一)环保部门在生态保护建设中的主要职能

(1)区域生态环境管理

制定生态保护政策、制度与法律、法规。

生态调查、区划和规划

监督自然资源开发活动中的环境保护

指导监督矿区复垦、生态破坏恢复整治、湿地环境保护、荒漠化防治工作

监督管理海岸工程、陆源污染、拆船等海洋环境污染防治工作

(2)自然保护区与物种管理(生物多样性)

自然保护区监督管理

物种管理

(3)农村环境保护

农村生态环境保护

生态示X区建设和生态农业建设

(4)生物安全管理

管理生物技术环境安全

防止外来物种入侵

(二)完善生态环境管理法律体系

1,国家生态环境安全法制化

2,生态环评制度

 

一、国家生态环境安全

(一)各国环境安全理论与制度比较

1,国家生态环境安全问题的提出

历史与演变

1,生态环境问题与国家安全的必然联系。

国家生态环境安全问题即生态环境与国家安全的关系问题。

国家安全直接关系到国家主权、公民的生存权和社会的稳定,为法律保护之最。

将生态环境与国家安全联系在一起并不是当代人才有的警醒,在中国历史上鲧治水失败被处死刑,可以说是国家生态安全最早的殉道者,历代统治者也都把保护自然资源、防治自然灾害作为国策问题予以高度重视,如中国最早提出国策概念的管仲在其《地员篇》中强调的“地者政之本”。

而中国古代游牧民族与农业民族的长期争战造成的山河破碎、国破家亡的悲剧,其直接原因往往是游牧民族赖以生存的草原资源受到破坏,这些经常处于生态难民境域中的铁骑对文明社会造成的巨大破坏至今还令许多西方人谈虎变色,然而这种情况在当今世界依然有迹可寻,以土地和水资源为核心的国土资源的极度短缺是一些执政者以维护国家安全名义对外扩X的真实原因。

另一方面,那些弱小的生态难民只能流离失所,例如2001年11月15日,太平洋岛国图瓦卢宣布,因温室气体排放导致海平面上升,他们将放弃国家主权,举国移民。

由此可见,国家生态环境安全问题既是国内法的国策性问题,又是国际法的全球性问题。

2,作为一项制度产生于西方。

西方国家关于国家环境安全的概念最早见于美国环境专家莱斯特·R·布朗所著《建设一个持续发展的社会》一书,作者在对全球环境问题系统研究后提出“国家安全的关键是可持续发展性”、“生态环境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国家安全的首要问题”等重要论点。

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表的《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正式使用了“环境安全”这一用语,阐明安全的定义除了对国家主权的政治和军事威胁外,环境问题已成为具有战略意义的问题之一。

应当说这个时候的国家环境安全还基本上是经济问题和国内环境保护问题。

但转折来自1991年美国公布的《国家安全战略报告》,首次将环境视为其国家利益组成部分,认为各种全球生态环境问题已在政治冲突中起作用了,为消除来自环境的压力,保护美国国家利益,美国有义务督促世界各国来共同承担责任。

美国国防部自1995年起每年向总统和国会提交关于环境安全的年度报告。

美国白宫与国务院官员称“世界X围内的环境退化已威胁到美国的繁荣”,进而认为在某些对美国利益至关重要的地区而因环境资源问题可能导致冲突,将促使美国介入其中,并实施干预。

”日本步美国之后,亦较早提出环境安全是国家安全的主要内容,表示“只有在地球环境上发挥主导作用,才是日本为国际社会做贡献的主要内容。

”除美、日外,欧盟、加拿大、俄罗斯等国家(集团)也将环境安全列入国家安全战略的主要目标。

3,我国提出国家生态环境安全问题的背景。

中国由于生态环境问题特别是与自然灾害相关的第一环境问题特别严峻,因而国家生态环境安全历来为统治者所高度重视,中国的国家生态环境安全有其自身的发展历史和文化底蕴,但新中国在国家规X性文件中正式提出国家生态环境安全的概念,始见于2000年底国务院发布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这是我国首次将生态安全作为环境保护的目标,纳入国家安全的X畴,明确指出“(如果)生态环境继续恶化,将严重影响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国家生态环境安全。

我国生态安全问题的提出的主要背景有三:

一是国内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生态赤字日渐膨胀,自然灾害加剧,特别是近年来频繁发生的洪涝、干旱、沙尘暴和急剧扩大的荒漠化,严重干扰了人们的生产生活与社会安定,直接影响到我国社会经济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受到巨大破坏,甚至对人的生存直接构成威胁,从而使得我国生态安全问题凸显出来。

二是我国西部大开发的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问题引起全国上下的普遍关注,由于我国西部地区生态环境脆弱,而西部幅员辽阔且是我国主要江河与沙尘的发源地,直接事关全国的生态环境安全。

三是西方国家与国际社会关于生态环境安全的理论与实践在我国产生了积极的反响,特别是1987年第42届联大以来联合国协调各国实施有关20世纪后期十年国际减灾行动纲领、《21世纪议程》与“可持续发展”战略,推动了我国近年强化了相关领域的立法。

如“十五”计划所确定的环境政策和措施、国务院1998年制定的《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全国人大制订或修订的《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防沙治沙法》等,均从不同角度强调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为我国现代化的重要战略目标,并相继涉与到了生态安全问题。

同志指出,人口资源环境工作是强国富民安天下的大事,表明党和国家对生态安全问题的高度重视。

作为发展中的人口和环境大国,我国要长期致力于经济的全面快速发展,以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与解决国内东西部地区发展不平衡的现实问题,但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要并举而相互促进。

发展经济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实现区域协调发展不能搞掠夺资源式的盲目无度的开发,不能走发达国家既往“先破坏、后治理”的老路,而必须寻求一条符合我国社会、经济、生态条件,符合国际社会普遍倡导的生态环境安全保障,有利于克服国内环境恶化与资源冲突而危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发展新路。

我国将生态环境安全提到国家XX久安与民族振兴的地位,重视生态保护与建设,不仅是为增强自身综合国力,确保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而创造重要条件,而且是积极参与国际环境合作,对全人类环境事业负责的精神状态与切实行动。

2,国家生态环境安全概念的比较

1,一般概念。

国家生态环境安全问题古已有之,但各国以与各历史时期情况有所不同。

生态环境是由水、土、森林、动植物、空气等自然要素相互协调而有机构成的“综合体”,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每一步都离不开生态环境的“综合支持”,生态安全或环境安全一般可理解为:

维系一定区域或国家社会经济持续协调发展的“稳定环境”就是生态环境安全,即确保“与人类生存息息相关的生态环境与自然资源基础处于良好的状态或不遭受不可恢复的破坏”。

人们对生态(环境)安全的认识与实践有一个渐进过程,且可从不同的视角或层次来观察理解,在一国的区域之间、国家之间、多国构成的地区乃至全球X围,其具体涵义亦会各有差异。

关于国家生态环境安全概念的X畴,目前国内外并无统一的定义。

2,在我国,国家生态环境安全亦称为环境安全、生态安全,有时被冠以国家职能的含义,称为国家生态安全或国家环境安全。

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中,它是指国家生存和发展所需的生态环境处于不受或少受破坏与威胁的状态。

此外,与国家生态环境安全相关的概念还有国家资源环境安全、国土资源安全、社会安全(主要指事故与灾害对社会安全的影响)等。

一般认为,环境问题包括两大类,即第一环境问题或原生环境问题和第二环境问题或次生环境问题,在一些国家(如法国)的环境保护立法上,前者称为污染防治法,后者称为自然保育法。

环境安全主要侧重于第二环境问题,即人类活动造成的环境问题,尤其是指环境污染问题;生态安全则主要侧重于第一环境问题,既包括自然力作用造成的环境问题,也包括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这两类环境问题在各国都存在,但有些国家(特别是农业为主国家)以第一环境问题为主,有些国家(特别是工业为主国家)以第二环境问题为主,有些国家(特别是经济高速发展国家包括我国)则两类环境问题都很严重。

因此,我国与国家安全相关的环境问题,应当既包括环境安全问题也包括生态安全问题,统称为国家生态环境安全。

我国还有一种表述是将环境安全包括在生态安全之内,如全国人大环境资源委员会主任曲格平同志将生态安全作为国家安全的基础条件,并指出生态安全主要包括四大问题,即国土安全、水安全、环境安全和生物安全。

因此,我国的国家生态环境安全亦可简称为生态安全。

3,西方国家关于国家环境安全的概念。

美国的国家环境安全产生于冷战结束后,其国家安全政策的目标从单纯的军事安全逐渐演变为包括环境安全、经济安全和军事安全在内的几重目标,具体包括四方面的内容:

一是资源安全,二是能源安全。

美国的资源和能源大量依赖国际市场,因此它认为国外重要的和敏感的能源和资源的流向都可能会引发国际冲突,都会影响美国的国家安全。

三是环境安全,指他国或国际环境存在的问题都会对本国造成影响,例如赤道带国家大规模砍伐热带雨林,对其他国家气候和生态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等。

四是生物安全,指生物系统的稳定与健康,特别是人口问题和食物系统问题。

美国的国家环境安全主要目标并不是针对其本国的环境问题,而以国际法意义为主,即任何发生在他国的、他国之间的、地区性的乃至全球性的事件,只要对美国的环境安全造成损害、威胁或者有潜在的威胁,美国就可以进行干预,以解除、减少对美国的损害或者威胁,保护美国的环境安全。

4,俄罗斯的环境资源法学界将生态安全作为环境资源法调整对象的一类社会关系大致也始于1980年代后期,《俄罗斯联邦宪法》将保障生态安全规定为俄罗斯与其各主体共同管辖的事项,《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XX国自然环境保护法》将保障生态安全作为保证人和公民的生态权利得以实现的保障措施,1995年11月17日还通过了《联邦生态安全法》,作为保障生态安全方面的专门性联邦法律。

但有学者认为,俄国的生态安全概念与保护环境是同义词,而不是一类新的社会关系。

近年来,由于对国际安全的非军事性威胁因素日益引起西方国家关注,环境安全问题的讨论十分热烈,其中比较活跃的国家为美国、英国、德国和加拿大等国;讨论比较积极的组织则有北约、欧洲安全与合作组织、欧盟、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以与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等欧美有关大学和研究机构。

较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如:

北约1999年的《国际背景下的环境与安全》、加拿大1999年的《环境、短缺和暴力》、德国2000年的《环境和安全:

通过合作预防危机》、美国2000年《环境变化和安全:

项目报告》等。

5,概念的比较。

总的说来,目前各国关于生态安全或环境安全的含义可分为两个层次:

第一层次的生态安全与各国国内法上的环境与自然资源保护或各国环保部门从事的环境污染防治和自然资源保护工作基本一样,在规X类型上主要属于国内政策和国内法规X;第二个层次的生态安全则是外交、军事等领域之内的新概念,在规X类型上主要着眼于国际法规X,也包括国内法在解决环境冲突中的单边主义机制。

如果将中国、俄罗斯和美国的生态安全概念加以比较,显然,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侧重于环境安全的第二个层次的适用,将环境安全视为“制定包括全球环境挑战在内的新的世界安全议程”,强调美国“必须领导大家一起来保护最终决定全球繁荣与和平的地球环境”,尤为关注的是气候变化、臭氧层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等全球性的以与他国环境问题对本国的影响。

而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侧重于环境安全国内法X畴的适用,主要体现为防止国内生态赤字、缓解资源供需矛盾、防治自然灾害这样一种国家职能。

俄罗斯生态安全概念近似于我国,即所谓“作为保护人和公民的生态权利得以实现的保障措施”,均侧重于第一层次的含义,且与美国等西方国家主要使用环境安全概念不同的是,中、俄两国主要使用生态安全的概念,其中我国的生态安全概念主要体现了防止生态赤字、防治自然灾害这样一种国家职能;俄罗斯的生态安全概念主要体现的是“作为保证人和公民的生态权利得以实现的保障措施”这样一种新型的公民基本权利。

6,我国国家生态环境安全概念的更新。

我国当前的国家生态环境安全基本上是停留在西方国家1990年代以前的国家环境安全意义上,即只局限于经济意义和国内环境保护意义。

然而,国外的或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对我国的国家环境安全的影响是客观存在的,且有加剧的趋势,例如外蒙和中亚国家草原退化是我国沙尘暴的重要污染源,一些国家对我国南海石油资源的掠夺既是对我国主权的侵犯,也是对我国国家能源安全的威胁。

这要求我国应当与时对目前的国家生态环境安全概念重新定位,以适应我国国家利益保护的需要,并与国际的主流趋势同步。

(二)我国生态环境安全问题

1,我国国家生态环境安全问题的特殊性

我国生态安全的基本态势为:

资源数量多、类型多而多数质量较差;资源总量大而人均占有量小;资源供给增长缓慢且后备不足而需求增长迅速,供需矛盾突出;资源短缺和浪费现象并存。

我国资源安全形势严峻,资源承载负担重,尤其是能源、水资源与耕地资源的安全问题最为明显。

同时,我国作为发展中后起工业化国家与传统农业国,长期奉行三高粗放型即“高增长、高物耗、高污染”的发展模式,加上人口剧增,经济技术实力较弱,未能与时有效地遏制较大X围与程度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致使非再生性资源呈绝对减少趋势,可再生性资源亦显衰退态势。

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危害性不断加重。

特别是水污染严重、植被退化、湿地干涸、水土流失与荒漠化,极大制约了我国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

据统计,1986年全国因生态破坏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和间接损失为831.4亿元;1994年因生态环境破坏造成的经济损失约为4201.6亿元,接近同年GDP的10%;近几年来国民经济增长的大约一半被自然灾害所抵消。

可见,生态安全可以说是我国发展国策问题的核心,如果生态安全问题不解决,不仅造成当代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社会安定无法保证,还会造成生态问题的代际转嫁,给子孙后代带来不可逆的深重灾难,可持续发展便无从谈起。

在国外生态环境对我国生态环境安全的影响方面,虽然我国国土X围内生态系统的独立性较强,但我国周边国家和地区特别是西部、北部国家和地区的生态系统比较脆弱,其生态环境恶化会使我国西部地区本已十分脆弱的生态环境雪上加霜,进而对全国X围的生态环境安全造成严重影响,这也是我国国家生态环境安全所必须考虑的问题。

 

2,影响我国国家生态环境安全的主要问题

生态环境问题都会对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产生影响,但并不是都会对国家安全产生影响,例如噪声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等,只有那些严重危害广大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即生存利益、破坏社会稳定、动摇了经济和社会发展基础、对国家政治统治造成威胁的生态环境问题才属于国家生态环境安全问题。

我国目前这类问题大体包括四个方面:

一是国土安全问题。

国家有三要素,即领土、居民和主权,因此国家生态环境安全首先是指国土安全。

“国土一般是指一国国家主权支配管辖的地域空间,包括陆地与海域。

国土资源则是一国主权支配管辖的自然资源与其决定的环境资源和社会经济资源。

”国土安全又称国土资源安全,目前我国国土资源中对国家安全造成影响的主要问题有:

1,水土流失严重。

水土流失是中国面临的头号生态环境问题,目前我国水土流失面积367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38.2%,每年流失表层土50亿100亿吨,丧失的肥力折合成化肥,高于全国化肥年产量一倍以上,严重威胁农业的发展。

2,土地荒漠化严重。

目前我国沙化土地168.9万平方公里,趋于沙化土地90多万平方公里,其中已难以治理的荒漠化土地116万平方公里,而且荒漠化的速度加快,50年来我国土地荒漠化共约10万平方公里,而1985-1995年10年内荒漠化2.5万平方公里,西部一些地区甚至出现了“石漠化”。

我国70~80%的耕地养分不足,耕地土壤退化,耕层变浅,耕性变差,保水肥能力下降。

2000年西北、华北地区大面积频繁出现沙尘暴,与耕地理化性状恶化、团粒结构破坏、沙化有十分密切关系。

土地荒漠化不仅严重影响了农牧业,也对整个国土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破坏,例如沙尘暴频率加快,统计表明,我国沙尘暴50年代仅发生5次,80年代则上升到14次,90年代更高达23次。

荒漠化重要原因是植被遭受破坏,主要是草原植被和森林植被。

草原中国是草地资源大国,拥有草地近4亿公顷,约占国土面积的40%,居世界第二位。

但人均占有草地仅0.33公顷,为世界人均草地面积0.64公顷的一半。

中国草地可利用面积比例较低。

优良草地面积小,草地品质偏低;天然草地面积大,人工草地比例过小;天然草地的面积逐步减少,质量不断下降;草地载畜力下降,普遍超载过牧,草地”三化"(退化、沙化、碱化)不断扩展。

目前,中国90%的草地不同程度地退化,其中中度退化以上草地面积已占半数。

全国"三化"草地面积已达1.35亿公顷,并且每年还以200万公顷的速度增加,草地生态环境形势十分严峻。

我国84.4%的士草地的分布在西部,面积约3.31亿公顷。

由于不合理的利用,草原生态系统遭到了严重破坏,草地退化面积不断扩大。

西北地区沙漠逐渐扩展,荒漠化日益严重,沙尘暴频繁发生。

(山羊二把锄头四把镐。

森林。

根据第五次全国森林资源调查结果(1994-1998年),全国森林面积为15894万公顷,全国森林覆盖率为16、55%,人均占有率世界排名100位之后。

第四次森林资源清查期间年均出现森林赤字5400多万立方米,乱砍滥伐等原因每年毁林达151万公顷。

98年以来这种毁林势头虽然得以控制,但森林资源赤字欠帐太多,森林资源严重破坏难以在短期内得到恢复,全国近年来频繁发生的大X围的洪涝灾害、水土流失、荒漠化等都与森林赤字有关。

3,水安全问题。

中国水资源严重短缺,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只占世界人均水平的1\4,(一说人均水资源仅2229.8立方米,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6956.4立方米,)排名第100位之后,是世界上13个贫水国之一,且水资源分布极不均匀。

2000年,中国七大重点流域地表水有机污染普遍,各流域干流有57.7%的断面满足Ⅲ类水质要求,全国80%的河流和45%的地下水资源被污染而影响使用,21.6%的断面为Ⅳ类水质,6.9%的断面属Ⅴ类水质,13.8%的断面属劣Ⅴ类水质。

主要湖泊富营养化问题突出。

全国600多座城市中有400多座供水不足。

近年来水环境的恶化加剧了水安全问题,地下水严重超采,水资源污染加剧,全国每年污水排放量600亿吨,其中80%未经适当处理排放入自然水体,致使全国75%的湖泊受到显著污染,47%的河段受到污染。

尽管地下水降了,雪线升了,能用的水少了,但水的浪费却越来越严重,70%的农业用水利用率仅为40%,城市和工业用水浪费的问题一直不能得到有效的解决。

4,生物安全问题。

生物是生态系统的中心,生物的多样性是生态系统稳定的基础和标志,但人类对自然的掠夺式开发利用导致生物物种灭绝,一个物种的灭绝将导致10-30种生物的生存危机,从而导致生态系统的危机,而且灭绝的物种要恢复出来理论上是不可能的,这对于一个国家的自然资源损失来说,是难以用金钱来计算的,也是人类社会共同的损失。

中国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较丰富的国家,但也是生物物种破坏和消亡严重的国家,我国有3万多种高等生物,其中10%处于濒危灭绝境地,必须受到严格的保护。

此外,转基因技术对生物物种安全和国家经济安全均会产生巨大影响,也应当列入生物安全的X畴。

5,能源安全问题。

能源问题是当今全球性问题,亦是引发国际社会动荡的重要因素,经常成为各国经济安全的首要问题。

我国能源问题的特殊性在于:

能源严重供给不足,能源效率低、浪费大,能源环境污染严重,能源价格不合理,能源贸易与世界市场脱节。

此外,我国既存在工业能源和城市能源问题,也存在广大农村人口的生活能源问题,这种能源问题加剧了植被破坏,又是造成生态危机的重要根源。

二是环境安全问题。

这里的环境安全主要是指因环境污染对国家安全造成的严重影响。

目前我国环境污染中最严重的问题是大气污染、水污染、海洋污染、土壤污染和化学品污染。

我国大气污染以煤烟型污染为主,工业烟尘排放量占到83%以上,其次是沙尘污染。

1995年参加全球统测的10个尘污染最严重的城市中我国占了5个,1998年上升到8个,而据美国世界资源所1999年的公布结果,当年在世界10个大气污染最严重的城市中我国就占了9个。

我国北方城市每平方公里每月的降尘量50多吨,有的地方高达100多吨,著名的环保作家徐刚在拍摄环保电视剧时看到西部一些地方的树木树叶不堪沙尘重负被压掉。

2000年国家环保局公布的统计数字有所好转,在统计的338个城市中,36.5%的城市达到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63.5%的城市超过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其中超过三级标准的有112个城市,占监测城市的33.1%。

1980年代,我国受酸雨污染的农田面积约4000万亩,到了1990年代仅南方7省就造成农田减少1、5亿亩,而酸雨给两广川贵4省区带来的年经济损失达160亿元。

2000年的统计表明,目前我国酸雨区X围和频率保持稳定,酸雨区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30%。

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只占世界人均水平的1\4,排名第100位之后,是世界上13个贫水国之一。

而全国80%的河流和45%的地下水资源被污染而影响使用。

2000年,中国七大重点流域地表水有机污染普遍,各流域干流有57.7%的断面满足Ⅲ类水质要求,21.6%的断面为Ⅳ类水质,6.9%的断面属Ⅴ类水质,13.8%的断面属劣Ⅴ类水质。

主要湖泊富营养化问题突出。

尽管地下水降了,雪线升了,能用的水少了,但水的浪费却越来越严重,70%的农业用水利用率仅为40%,城市和工业用水浪费的问题一直不能得到有效的解决。

今年以来全国普遍干旱,许多城市严重缺水,已直接威胁到人们的生存,人的生存都成问题了,发展就无从谈起。

后两种污染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土壤污染比其他类型污染的持续性更长久,治理的难度更大。

2000年,国家有关部门对30万公顷基本农田保护区土壤有害重金属抽样监测,其中3.6万公顷土壤重金属超标,超标率达12.1%。

对23个省(区市)的不完全统计,共发生农业环境污染事故891起,污染农田4万公顷,造成农畜产品损失2489万公斤,直接经济损失达2.2亿元。

在化学品污染方面,目前国际上有两个非常重要的概念,一是POPs公约,即毒性与高、在环境中持久存在、不易分解且能够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富集,并可转移到下一代体内的有毒化学品,这个国际公约首批被禁止的化学品有12种,其中农药有8种,而这8种在我国都还在使用。

另一个概念是环境激素类化学品,世界卫生组织定义为“使内分泌功能发生变化,并因此而对个体与其子孙或者集团产生有害影响的外因性化学物质或者混合物。

”西方国家已初步筛选出70种化学品为环境激素类物质,日本环境厅已公布的为67种。

我国国家环保总局初步筛选出首批被严格监管的化学品名录种类,国家经贸委列出了997种危险化学品,但至今尚未列入法律之中,其中许多种事实上仍处于自由使用的状态,广泛用于制造涂料、树脂、可塑剂、洗衣剂等。

三是自然灾害问题。

自然灾害简称天灾,可分为两大类:

一是气候灾害,即由气候原因引起的自然灾害,主要包括干旱灾害、洪涝灾害、风灾(包括台风、狂风、风暴潮)等,以与由此引起的土地沙漠化、沙尘暴、盐碱化、山体滑坡、泥石流、农作物生物灾害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