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现代垃圾焚烧技术.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528645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53 大小:606.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简述现代垃圾焚烧技术.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简述现代垃圾焚烧技术.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简述现代垃圾焚烧技术.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简述现代垃圾焚烧技术.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简述现代垃圾焚烧技术.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简述现代垃圾焚烧技术.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3页
简述现代垃圾焚烧技术.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3页
简述现代垃圾焚烧技术.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3页
简述现代垃圾焚烧技术.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3页
简述现代垃圾焚烧技术.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3页
简述现代垃圾焚烧技术.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3页
简述现代垃圾焚烧技术.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3页
简述现代垃圾焚烧技术.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3页
简述现代垃圾焚烧技术.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3页
简述现代垃圾焚烧技术.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3页
简述现代垃圾焚烧技术.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3页
简述现代垃圾焚烧技术.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3页
简述现代垃圾焚烧技术.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3页
简述现代垃圾焚烧技术.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3页
简述现代垃圾焚烧技术.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3页
亲,该文档总共5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简述现代垃圾焚烧技术.docx

《简述现代垃圾焚烧技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简述现代垃圾焚烧技术.docx(5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简述现代垃圾焚烧技术.docx

简述现代垃圾焚烧技术

IMBstandardizationoffice【IMB5AB-IMBK08-IMB2C】

 

简述现代垃圾焚烧技术

第1章绪论

第节焚烧技术的发展历史

垃圾焚烧技术作为一种以燃烧为手段的垃圾处理方法,其应用可以追溯至人类文明的早期,如刀耕火种时期的烧荒即可视为焚烧应用的一例。

但焚烧作为一种处理生活垃圾的专用技术,其发展历史与其他垃圾处理方法相比要短很多,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1.1.1萌芽阶段

萌芽阶段是从19世纪80年代开始到20世纪初期。

1874年和1885年,英国诺丁汉和美国纽约先后建造了处理生活垃圾的焚烧炉,代表了生活垃圾焚烧技术的兴起。

1896年和1898年,德国汉堡和法国巴黎先后建立了世界上最早的生活垃圾焚烧厂,开始了生活垃圾焚烧技术的工程应用。

但是由于这一阶段的技术原始和垃圾中可燃物的比例较低,在垃圾焚烧过程中产生的浓烟和臭味,对环境的二次污染相当严重,因此这种方法曾一度为人们所抛弃。

1.1.2发展阶段

从20世纪初到60年代末的约半个世纪,是垃圾焚烧技术的发展阶段。

一次世界大战后,发达国家的经济得到了较大发展,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垃圾成分的变化,给垃圾焚烧创造了条件,因此垃圾焚烧技术又逐渐发展起来。

这期间,欧洲、北美及日本都陆续建起了一些生活垃圾焚烧厂,其工艺与设施水平也在随着燃煤技术的发展而从固定炉排到机械炉排,从自然通风到机械供风而逐步得到发展。

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发达国家的经济得到更大发展,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垃圾中的可燃物和易燃物也随之迅速上升,促进了垃圾焚烧技术的应用。

特别是在20世纪60年代的电子工业变革后,各种先进技术在垃圾焚烧炉上得到了应用,使垃圾焚烧炉得到了进一步完善。

但总体来说,由于当时城市生活垃圾中的可燃物仍然少于非可燃物,产生量与消耗空间的矛盾尚不突出,对垃圾焚烧伴随的环境问题的认识仍肤浅等因素,直到20世纪70年代以前,生活垃圾焚烧技术的发展并不十分理想。

1.1.3成熟阶段

从20世纪70年代初到90年代中期的20多年间,是生活垃圾焚烧技术的成熟阶段,也是生活垃圾焚烧技术发展最快的时期。

这时期几乎所有的发达国家、中等发达国家都建设了不同规模、不同数量的垃圾焚烧发电厂,发展中国家建设的垃圾焚烧发电厂的也不在少数,垃圾焚烧技术的发展方兴未艾。

表1-1所示的数据可以对生活垃圾焚烧技术的当代发展史作一代表性的注解。

综合分析发达国家生活垃圾焚烧技术在近二十年间迅速发展的原因,除了经济、技术、观念等因素外,还有一些其他方面的影响,比如: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和城市规模的扩大,城市人口数量骤增,生活垃圾产量也快速递增,使原有的垃圾填埋场日益饱和或已经饱和,而新的垃圾填埋场地又难于寻找,采取垃圾焚烧方法,可使生活垃圾减容85%以上,最大限度地延长现有垃圾填埋场的使用寿命。

此外,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垃圾中可燃物、易燃物的含量大幅度增长,提高了生活垃圾的热值,为应用和发展生活垃圾焚烧技术提供了先决条件。

表1-1德国垃圾焚烧炉发展概况表

年代

运行

炉数

处理容量/

(万吨/年)

服务人口

/万人

占总人口

百分比/%

平均处理

容量/(t/d)

1965

7

72

245

310

1970

24

283

859

360

1975

33

458

1359

430

1980

42

634

1773

460

1985

46

800

2120

500

1990

49

900

1995

56

1080

第1.2节国内外焚烧技术的应用现状

1.2.1国外应用现状

目前,全球每年要产生数亿吨的生活垃圾。

世界各国处理垃圾方式多种多样,但建大型填埋场进行填埋,仍为主流。

以垃圾场为依托,收集和利用可燃气体,使其转化为电能既可保护生态环境,又开发出了新能源,所以已引起广泛关注。

垃圾焚烧是一种技术高度复杂,成本相对昂贵的生活垃圾处理技术。

因此,无论是其发展源流与应用现状,目前均以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最具代表性。

目前,机械炉排焚烧炉是发达国家大型生活垃圾焚烧炉的主流设备,但垃圾流化床焚烧炉等也具有较好的潜在应用特性。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垃圾焚烧技术在发达国家得到了较快的发展。

日本的垃圾焚烧比例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已达75%,现有大小垃圾焚烧厂接近1900座。

瑞士、比利时、丹麦、法国、卢森堡、瑞典、新加坡等国焚烧的比例也都已接近或超过填埋。

可见,垃圾焚烧技术正逐步为越来越多的国家所采用。

1.2.2国内应用现状

中国每年约要产生上亿吨的生活垃圾,垃圾已给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威胁,如何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垃圾无害化、资源化处理,是我们所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

生活垃圾,主要组成部分是有机物,有机物通过集中填埋,会自然发酵降解。

一个庞大的垃圾填埋场,在其不断的生物转化过程中,产生大量的可燃气体,其中包括甲烷、二氧化碳及少量的氮、氧等。

其中甲烷、二氧化碳等成分含量增加,是造成温室效应的重要原因之一,而且它们还破坏臭氧层,直接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和生存。

20世纪80年代,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处理技术的研究和应用起步。

“八五”期间被列为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其代表作就是1988年在深圳建成的市政环卫综合处理厂。

作为我国第一座垃圾焚烧电厂,正是它揭开了我国采用焚烧技术处理城市生活垃圾的序幕。

至今,我国在深圳、珠海、上海、宁波等城市已建成近30座垃圾焚烧发电厂。

作为一个兴利除弊的良性产业,垃圾发电很快得到了来自国家产业政策的强大拉动。

1996年,国家经贸委等联合下发文件,把垃圾焚烧发电列入了“资源综合利用目录”。

1998年,垃圾发电首次被明确为“一种新能源”(国家计委《关于新能源建设项目审批通知》)。

2002年,一个对我国环卫事业改革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生活垃圾收费制度确立,也为推进垃圾处理的产业化、市场化奠定了基础。

其标志就是由国家计委、财政部、建设部、国家环保总局联合发出的《关于实行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收费制度、促进垃圾处理产业化的通知》。

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垃圾焚烧发电技术还只是刚刚起步,目前还远远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需要。

但是,巨大的市场潜力正在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企业来投资垃圾焚烧技术设备的研制,一个新兴的环保产业正逐步形成。

如果能尽快开发出适合国情的垃圾焚烧技术,应该能在我国得以较大的推广。

第1.3节概况

1.3.1垃圾焚烧电厂工艺流程

典型的城市生活垃圾焚烧系统的工艺流程可描述为:

∙垃圾经前处理后与助燃空气系统所提供的一次、二次风在垃圾焚烧炉中混合燃烧;

∙燃烧所产生的热能被余热锅炉加以利用,采用汽机发电;

∙经过降温后的烟气在净化后,经烟囱排入大气;

∙垃圾焚烧产生的滤渣经处理后,送往填埋场或作为其他用途,烟气处理系统所收集的飞灰也做专门处理;

∙各系统产生的废水送往废水处理系统;

∙现代化的垃圾焚烧厂的整个处理过程都可由自动控制系统加以控制。

1.3.2苏能垃圾发电厂系统简述

以下部分都将以苏州市苏能垃圾发电有限公司为例,介绍现代生活垃圾焚烧的主要工艺流程。

图1-1全厂工艺流程图

1、卸车平台2、垃圾仓3、抓斗控制室4、垃圾吊

5、进料斗6、给料炉排7、一次风8、焚烧炉排

9、二次风10、余热锅炉11、半干式反应塔12、石灰浆制备

13、活性炭喷射吸附14、布袋除尘器15、引风机16、烟囱

17、汽轮机18、发电机19、除渣机20、渣仓

21、渗滤液收集间22、灰仓23、刮板输送机24、灰仓

本厂规模为日焚烧垃圾1000t/d,有3条日处理能力为350t/d的垃圾焚烧线以及两台额定功率为9MW(最大功率为12MW)的中压凝汽式汽轮发电机组。

采用半干法烟气净化处理方式,加活性炭吸附及布袋除尘器,执行技术和设备出口国的垃圾焚烧厂烟气排放标准(1992年欧盟Ⅰ标准),其中二恶英执行欧盟Ⅱ标准。

第2章垃圾焚烧

第2.1节主要机组型号、参数

苏州苏能垃圾焚烧发电厂设置3条350t/d的垃圾焚烧炉处理线,日处理城市生活垃圾1000t,年处理生活垃圾万t。

垃圾焚烧系统配置3台350t/d垃圾焚烧炉排炉,3台中压、单锅筒自然循环水管锅炉。

焚烧炉采用Seghers-Keppel公司技术生产的多级垃圾焚烧炉,其关键部件由Seghers-Keppel公司供货,其余部分设备由国内加工制造。

其主要技术指标见表2-1。

余热锅炉由Seghers-Keppel公司设计,国内锅炉厂加工制造。

其主要技术指标见表2-2。

表2-1焚烧炉主要技术指标

序号

项目

参数

1

数量

3

2

焚烧炉炉排型式

多级炉排炉

3

每台焚烧炉最大连续处理垃圾量(MCR)

d

4

每台焚烧炉最大处理垃圾量(110%MCR)

d

5

焚烧炉设计热容量

6

进炉垃圾低位发热量设计热值

5860kJ/kg

7

进炉垃圾低位发热量变化范围

4100~7500kJ/kg

8

焚烧炉年累计运行时间

8000h

9

烟气在>850℃的条件下停留时间

>2s

10

焚烧残渣热灼减率

<3%

11

炉排长度

10069mm

12

炉排宽度

5700mm

13

炉排倾斜角度

°

14

炉排表面积

57.4m2

15

炉排热负荷(MCR)

410kW/m2

16

最大炉排热负荷(110%MCR)

450kW/m2

17

炉排机械负荷(MCR)

254kg/m2

18

最大炉排机械负荷(110%MCR)

281kg/m2

19

一次风量(MCR)

34090m3/h

20

二次风量(MCR)

6982m3/h

21

一次风入炉温度

180℃

22

二次风入口温度

37℃

23

焚烧炉出口烟气量(MCR)

57149m3/h

24

炉排使用寿命

每年炉排更换面积≯5%

25

耐火材料使用寿命

1年

26

不添加辅助燃料的垃圾低位发热量

(烟气在≮850℃的条件下停留时间>2s)

>4600kJ/kg

27

焚烧炉效率(MCR)

%

表2-2余热锅炉主要技术指标

序号

项目

参数

1

数量

3

2

余热锅炉型式

中压、单锅筒自然循环立式锅炉

3

每台锅炉额定蒸发量(MCR)

d

4

蒸汽压力

5

蒸汽温度

400℃

6

汽包工作压力

7

汽包工作温度

256℃

8

焚烧炉年累计运行时间

8000小时

9

给水温度

130℃

10

锅炉出口烟气量(MCR)

57649m3/h

11

烟气温度

216℃

12

锅炉排污率

2%

13

锅炉效率(MCR)

%

第2.2节垃圾仓及卸车平台

2.2.1卸车平台

垃圾卸车平台采用高位、封闭布置,城市垃圾由专用垃圾车运入本厂,经汽车衡自动秤重(地磅房具有称重、计量、传输、打印和数据处理等功能)后通过高架车道进入长76m,宽33m,标高9.00m的卸车平台。

卸车平台在宽度方向有%坡度,坡向垃圾仓侧,垃圾运输车洒落的渗滤液,流至垃圾仓门前的地漏,汇集到管道中,导入渗滤液收集池。

卸车平台设10个对开式卸料门,以保证每天1000t垃圾,约70~100辆(载重15t的垃圾压缩运输车)垃圾车的快速、便捷进厂卸车。

在卸车平台和垃圾抓斗控制室有红绿灯指示门开关状态。

为使垃圾车司机能准确无误地把车对准垃圾卸料门,将垃圾卸入垃圾池内而不使车翻入垃圾仓,在每个门前有白色斑马线标志,靠门处设车挡。

2.2.2垃圾仓及上料系统

垃圾仓是一个密闭、且具有防渗防腐处于负压状态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大坑,紧挨焚烧间布置,仓长60m、净宽约17m、深14m(地上9m、地下5m),屋架下缘标高30.6m。

其容积为14000m3,按3台焚烧炉处理垃圾量计,可贮存约5~7天垃圾处理量。

垃圾在垃圾仓内堆放发酵,使垃圾渗滤液顺利导出及保证设备事故或检修时能正常接收垃圾。

垃圾仓上方侧墙设有焚烧炉一次风机吸风口,使垃圾仓呈负压状态,防止臭味和甲烷气体的积聚,抽取池中臭气作焚烧炉助燃空气。

此外,在垃圾仓顶加设抽风系统,保证焚烧炉停炉期间垃圾储存坑的臭气不向外扩散,在焚烧主厂房内设置除臭装置,从垃圾仓顶抽出的臭气在经过除臭装置净化、脱臭后排出,以避免臭气污染环境。

为了防止蚊蝇和细菌的孽生,设置药液喷洒装置,该装置由药液贮存箱和喷洒泵及胶管组成,根据季节变化定期向垃圾池内喷洒药液,进行杀菌消毒。

垃圾仓顶设两台起重量,抓斗容积为8m3的桔瓣式垃圾抓斗吊车,供焚烧炉加料及对垃圾进行混合、倒堆、搬运、搅拌等,确保入炉垃圾组分的均匀及稳定燃烧。

垃圾抓斗吊车轨顶标高30.5m,起重机跨度25.5m。

在侧墙标高23.9m处设垃圾抓斗控制室。

操作人员在这里对抓斗吊车的运行进行控制。

在垃圾仓靠近焚烧间侧,标高22.9m设焚烧炉加料平台,布置有三个加料斗。

在垃圾仓长度方向两端,标高22.9m处各设有一个垃圾抓斗检修孔。

在抓斗需要检修时可通过一侧检修孔将抓斗下放至±地面,通过另一侧可放至9.00m平面,再转送至检修场地检修。

垃圾抓斗吊车配有称重装置,可将垃圾装入量传送给抓斗控制室进行记录。

每次读数包括垃圾净重、进料位置和时间,每个进料斗配有各自的记数器,自动分系统计量。

垃圾抓斗吊具有计量、预报警、超载保护及防摆、防倾、自定位、防撞等功能。

吊车控制室能够记录并显示统计记录投料的各种参数。

抓斗吊车运行由抓斗吊控制室操作人员遥控操作。

吊车配备手动控制、半自动控制和全自动控制三种操作控制模式。

第2.3节焚烧系统

图2-1焚烧系统

2.3.1进料斗及给料溜槽

进料斗位于垃圾仓内靠近焚烧间侧标高22.9m处,开口尺寸5.4m×7.5m。

垃圾在进入进料斗后通过能使垃圾顺畅滑动的倾斜溜槽进入给料炉排。

进料斗的下方设有液压传动的开/关挡板,挡板在焚烧炉启/停、维修时使用,同时可作为解除垃圾搭桥的装置。

挡板可以在集中控制室内进行操作。

为了监视进料斗中垃圾的料位情况及预防垃圾搭桥发生,在每个进行料斗的上方安装一个摄像头,以利于垃圾吊车操作人员进行监控。

此外,料斗上装有喷淋灭火装置。

溜槽通过膨胀节与进料斗相连,有利于溜槽与给料炉排衔接处的密封。

为了保证垃圾能靠自重顺利下落,并能维持炉膛的负压溜槽有一定倾斜的高度。

此外,为防止溜槽堵塞,从进口到出口的尺寸逐渐增大。

溜槽采用双层结构,在外侧设有水套(冷却水),在溜槽着火时限制溜槽温度的升高。

2.3.2炉排系统

垃圾从给料溜槽进入给料炉排,炉排上覆盖着耐火材料。

给料炉排是一个容量配料机,它将垃圾从溜槽推进焚烧炉排。

助燃空气不从给料炉排进,这是为了将燃烧带和垃圾供应通道分开(这样可以避免给料溜槽燃烧起来)

通常情况下,给料炉排配量运动由自动控制程序控制

垃圾在焚烧炉排上进行燃烧。

其主要功能有:

∙搬运燃烧的垃圾;

∙传送或者转移燃烧的垃圾;

∙分布一次助燃风;如有需要,进行拨火。

在自动控制情况下,给料炉排、滑动炉排和焚烧炉的拨火动作都由SIGMA程序控制,在焚烧炉排的末端,焚烧产生的灰渣会被推进除渣机里。

图2-2炉排系统图

2.3.2.1给料炉排

一、组成

给料炉排位于溜槽的底部,给料炉排总宽度为5400mm,保证定量、均匀地将垃圾送到焚烧炉排上。

每台给料炉排装有三个液压推料机,将垃圾通过给料炉排推入焚烧炉中。

推料机为液压驱动,液压缸由液压站提供动力。

给料炉排由3个移动框架构成,在给料平台上水平滑动。

用液压汽缸进行驱动,液压缸安装在完全封闭的防尘罩内。

如果有必要,每一个移动框架可以相互独立。

然而,在正常条件下,两台汽缸一起运转。

给料炉排向前运动的速度(给料炉排向后运动保持一固定速率)以及前伸的长度决定垃圾的供给量。

二、控制

⑴给料炉排给料速度可以采用下列方式进行控制:

①向前运动:

在中心控制系统,通过速度控制阀来控制

②向后运动:

就地控制,通过就地流量控制液压阀。

③自动操作中,向前运动的速度由SIGMA进行控制

注意:

当锅炉出口烟气中氧气含量过低,SIGMA控制系统也可以停止给料炉排的工作。

速度也可以直接通过改变控制阀命令值来进行控制。

⑵前伸长度参数可以调节,给料炉排用一位置控制线路进行控制,其工作程序如下:

开始按照给定速度运行,位置定值通过一段时间速度整合来计算。

每一个移动框架的实际位置要不断进行测量用一只控制器来操纵控制阀,使移动框架实际位置与设定值一致。

三、运转情况

正常运转时,给料炉排的运转情况如下:

1每一次反复动作开始时,快速向前运动,直到一个固定位置(压缩)。

2慢慢持续向前运动,达到规定的常规伸出长度,这时,焚烧炉内垃圾给料必须持续进行,不得间断。

3给料炉排迅速收回。

4完成每一次反复动作(向前和向后运动)后有一段延迟时间;正常情况下,延迟时间几乎没有,只有在速度控制设备或者液压速度控制阀无法正常工作时才使用。

四、特殊操作

⑴压缩冲程

在给料冲程的第一部分,垃圾在给料平台上进行挤压,而不是传送。

为了限制挤压时间,才执行一个压缩冲程。

在这个压缩冲程期间,给料平台运动速度设定为最大值,不考虑位置控制器的输出。

当其中一个移动框架达到压缩冲程长度的尾端,位置控制器又开始对速度进行控制了。

⑵清炉

如果焚烧炉关闭,给料平台必须全部清空。

这时,操作人员需按“清空”按钮。

在“清空模式”期间,给料炉排行程设为最大。

只有在焚烧炉温度足够低,为了避免给料炉排因热膨胀被堵住时,才这样做。

2.3.2.2焚烧炉排

一、组成

焚烧炉排由5个标准炉排组,以及六个液压缸组成。

每一个标准炉排组都由6行不同型号的炉排组成,在焚烧过程中起着不同的作用。

这些不同炉排为:

⑴2行翻转炉排:

用来拨火形成上下移动,确保垃圾层翻转移动;

⑵2行滑动炉排:

用来传送垃圾,确保垃圾燃烧层在水平方向向前运动;

⑶2行固定炉排:

不能移动。

每个标准炉排组的运动是独立的,在必要时可以完全停止运行。

焚烧炉炉排分别为干燥、加热、分解、燃烧、燃烬区,为了保证垃圾完全燃烬,最后1段适当加长。

二、控制

翻转炉排和滑动炉排的分离使操作人员可以控制炉排上的焚烧程序。

而且,可以为每个部件的这些动作单独编程。

炉排不同部件的机械驱动也如此。

滑动炉排安装在一个可移动的框架上,通过液压活塞和连接杆来驱动。

翻转炉排安装在一个轴杆上,直接使用杠杆进行旋转。

杠杆也由液压汽缸驱动。

对于一个标准炉排组,两行滑动炉排片都安装在同一个移动框架上,因此,也由同一液压汽缸驱动。

翻转炉排有自己的液压汽缸。

使用电磁阀对滑动炉排的前后运动和翻转炉排的上下运动进行控制。

如果该阀发出指令,一行炉排就会向前或向后运动。

一旦部件全部完成其行程,指令就会消除。

行程的最后动作由限位开关进行测试。

指令撤消后,电磁阀处于收回位置,滑动炉排和翻转炉排将回到静止的位置上。

静止位置也由限位开关检测。

对于同一炉排组,两行翻转炉排由同一个电磁阀控制,因而也同时操作。

在自动操作模式下,不同部件滑动炉排和翻转炉排的运转由程序控制系统进行控制同一部件滑动炉排和翻转炉排不可能同时运转,否则可能损坏设备,因此,他们的运转相互连锁。

液压汽缸由另外的设备提供:

⑴用两只感应限位开关来检查他们的位置

⑵对于滑动炉排,用一只均衡控制阀来调节向前伸出的速度

⑶至于翻转炉排,用两只就地调节阀来控制其前后运动。

三、运转情况

在正常运转时,焚烧炉排部件持续运转情况如下:

⑴滑动瓦片的前后运动,每一圈,前后运动次数为0-3次。

①相对而言,向前运动是慢的连续运动,而向后要快些。

②当滑动瓦片到达靠后位置时,滞后计时器开始启动。

③滑动炉排运转期间,翻转炉排停止转动。

⑵翻转炉排的上下运动:

每一圈,上下运动次数为0-3次。

①两个方向运动都快(向上和向下)

②翻转运转后,有一段停滞时间(通常约5-10秒)

③翻转期间,滑动炉排停止运动。

⑶滑动和翻转运动交替进行。

一圈开始时是滑动炉排运转。

如果滑动和翻转都完成后,一圈就结束了。

针对每一炉排组,操作人员都可以设置其翻转和滑动次数

每一部件的第一行固定炉排片的温度要连续监控。

如果温度太低,就会产生一个报警信号。

温度太高(一般不超过350℃)会缩短炉排使用寿命。

为了降低炉排温度,操作人员可以这样做:

①增加一次风流量

②增加垃圾层厚度

③降低一次风预热温度。

四、特殊操作(拨火)

如果垃圾有问题(燃烧值很低或密度很高),就要进行拨火。

在一特定时间内,只进行一次拨火操作,要停止垃圾给料和传送。

拨火可以通过操作监视系统按钮来进行启动或停止。

在拨火期间,正常的炉排运动就要中断,给料炉排也停止给料。

一个接一个,炉排部件的翻转瓦片得到指令,但要考虑一个可调节的延迟时间。

2.3.2.3Seghers-Keppel多级炉排特点

⑴应对不同热值范围的的生活垃圾,保证正常稳定运行

翻动炉排片的设置,可以在焚烧热值较低、质量较差的垃圾时,通过翻动炉排片松动料层,使垃圾较好混合,保证垃圾的完全充分焚烧,使焚烧炉的热灼减率控制在<3%,以达到比较严格的技术要求。

在焚烧热值较高的垃圾时,通过在控制系统中预设翻动与滑动次数的比值,来降低每组翻动炉排片的动作频率,减少垃圾在垃圾炉排上的停留时间,以保证焚烧炉处理垃圾的数量。

⑵独立的炉排组控制系统,使焚烧炉调节比较便捷

由于每个炉排组都可以单独控制,因而使焚烧炉在垃圾干燥、加热、分解、燃烧、燃烬的每个反应过程中能得到较好的控制。

⑶炉排底部分室进风优化了燃烧空气供应,延长了炉排使用寿命

炉排下部的灰斗有既能收集炉底灰,又是各个炉排组的一次风的进风口。

一次风沿炉排组下进入焚烧炉,向下吹至垃圾料层,这既有效地减少了垃圾表面结焦,又能比较好地冷却了炉排片,减少了炉排片的更换率。

此外,炉排选用优质材料,以及各个运动部件的精确的配合,炉排片具有很高的耐用性。

炉排的漏灰经炉排下部的灰斗到炉底的湿式链板灰渣输送机,由灰渣输送机将灰渣输送到焚烧炉出渣机。

2.3.3燃烧空气系统

垃圾的完全燃烧分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包括在焚烧炉排不同部位进行干燥、排气和部分氧化,这一阶段在焚烧炉排的不同区域完成;

第二阶段,持续氧化并完成氧化过程,,这在后燃烧带区域进行,这阶段滞留时间、氧气含量、烟气温度都是有规定的(超过850°C的烟气滞留时间最少为2秒)。

在燃烧过程中,空气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提供燃烧所需要的氧气,使垃圾能充分燃烧,并根据垃圾的变化调节用量,使焚烧正常运行,烟气充分混合,使炉排及炉墙得到冷却。

焚烧炉特别为低热值垃圾优化了其设计(见下面的图表)。

前后炉顶的形式(配有专用喷嘴)和位置使其能对第一组件(干燥区)产生足够的热辐射,以加快干燥和点火的过程(见CFD模拟图)。

此外,这种形式加速了烟气在进入锅炉之前的混合。

图2-3低热值垃圾焚烧炉和对干燥炉排热辐射((C)的CFD模拟图

绝热耐火砖的设计考虑到了焚烧炉外墙的最高温度为50℃。

由于该焚烧炉采用多级燃烧过程设计(即:

水平和垂直方向的),因而将一次风的用量降低到最小。

并且,通过热解过程产生烟气。

这些烟气在第一通道二次风的注入后,可彻底燃烧。

在焚烧炉的后墙,设有两个可进入的人孔门。

焚烧炉上还安装了适量的观察孔,每个观察孔都采用了安全玻璃和通风设施。

焚烧炉的后墙还安装经过测试的彩色摄像头,用以监视炉内的火焰情况。

火焰图象可以显示在控制室内的宽带显示屏上。

为了监视燃烧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