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贵州省黔东南州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530133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33.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贵州省黔东南州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届贵州省黔东南州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届贵州省黔东南州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届贵州省黔东南州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届贵州省黔东南州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届贵州省黔东南州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届贵州省黔东南州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届贵州省黔东南州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届贵州省黔东南州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届贵州省黔东南州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届贵州省黔东南州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届贵州省黔东南州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届贵州省黔东南州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届贵州省黔东南州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届贵州省黔东南州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届贵州省黔东南州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贵州省黔东南州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

《届贵州省黔东南州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贵州省黔东南州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届贵州省黔东南州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

届贵州省黔东南州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生物试题解析版

黔东南州2019届高三模拟考试

理科综合(生物部分)

1.下列有关细胞及其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A.菠菜根尖细胞的增殖需要中心体的参与

B.没有光合色素的细胞不可能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

C.溶酶体内合成的水解酶可用于分解衰老的细胞器

D.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是由核糖体合成的

【答案】D

【解析】

【分析】

1、硝化细菌属于原核生物,其能通过化能合成作用合成有机物,属于自养型生物;2、蓝藻属于原核生物,其能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属于自养型生物。

3、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酶是RNA,所以说酶合成的场所多数在核糖体上,少数在细胞核、线粒体和叶绿体中。

【详解】菠菜根尖细胞属于高等植物细胞,无中心体,故其增殖不需要中心体的参与,A错误;没有光合色素的细胞也可能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如硝化细菌可以进行化能合成作用,B错误;溶酶体不能合成水解酶,水解酶在核糖体上合成,C错误;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是在红细胞未成熟的时候,在其核糖体合成的,D正确;故选D。

2.下列关于病毒的叙述,错误的是

A.没有细胞结构,但有呼吸代谢的酶系B.仅有一种核酸,DNA或RNA

C.有的可以作为基因工程的载体D.发生遗传、变异和进化的速度可能比其他生物快

【答案】A

【解析】

【分析】

病毒无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活,只能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里。

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

【详解】病毒没有细胞结构,没有呼吸代谢的酶系,需要的能量由宿主细胞提供,A错误;一种病毒仅有一种核酸,DNA或RNA,故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B正确;有的可以作为基因工程的载体,如噬菌体,C正确;病毒是一种生物,有遗传物质,所以能同所有生物一样,能够发生遗传、变异和进化,D正确;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病毒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下图是物质进入细胞的示意图,其中①~④表示4种物质跨膜运输方式。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植物根部细胞可以通过图示①的方式进行吸水

B.Na+可以通过图示②的方式进入人体细胞

C.有机小分子都要通过图示③的方式进入人体细胞

D.生物膜的流动性可以通过图示④的方式来体现

【答案】C

【解析】

【分析】

据图分析,①表示自由扩散,②表示协助扩散,③表示主动运输,④是胞吞;自由扩散的特点是高浓度运输到低浓度,不需要载体和能量;协助扩散的特点是高浓度运输到低浓度,需要载体,不需要能量;主动运输的特点是需要载体和能量。

【详解】水一般进出细胞是通过自由扩散实现,故植物根部细胞可以通过图示①自由扩散的方式进行吸水,A正确;神经细胞兴奋的时候,Na+可以通过图示②协助扩散的方式进入神经纤维,B正确;有机小分子物质通过生物膜的方式有自由扩散、协助扩散、主动运输方式出入细胞,C错误;胞吐,胞吞都是依赖生物膜的流动性完成的,故生物膜的流动性可以通过图示④胞吞的方式来体现,D正确;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区分能力,属于简单题。

考生要能够识记不同运输方式的特点,分别从运输方向、是否需要消耗能量、是否需要载体等方面进行区分识记。

4.下列有关动植物生命活动及其调节的说法,正确的是

A.抗体、淋巴因子和血红蛋白均是内环境中的成分

B.人从30℃的环境进入3℃的环境机体的散热量增加,产热量也会增加

C.脱落酸可以促进果实的衰老和脱落,不会受细胞基因组的调控

D.太空中,茎失去背地性是因为生长素不能进行极性运输

【答案】B

【解析】

【分析】

内环境由血浆、组织液、淋巴组成,凡是可以存在于血浆、组织液或淋巴中的物质都可以看作是内环境的物质,只存在于细胞内的物质不是内环境中的物质。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既受激素调节,也受基因控制,植物生命活动调节从根本上说是植物基因组程序性表达的结果;脱落酸的作用是促进叶片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乙烯的作用是促进果实成熟,赤霉素通过促进细胞伸长而使植株增高。

【详解】抗体、淋巴因子均存在于内环境中,血红蛋白是红细胞内的成分,不是内环境中的成分,A错误;从30℃的环境进入3℃环境,人的散热量增加,为了保持体温相对稳定,其产热量也相应增加,B正确;脱落酸能够调控细胞基因组的表达,促进果实的衰老和脱落,C错误;太空中失去了重力对生长素分布的影响,根失去了向地性,但是在太空中生长素仍然进行极性运输,D错误;故选B。

5.藏羚羊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主要生活在海拔3700~5500米的青藏高原的高山草原、草甸和高寒荒漠地带研究人员对这三个地区的藏羚羊种群特征及其生活环境进行调查,结果如下图所示。

图中Ⅰ、Ⅱ、Ⅲ、VI分别对应大、中、小、幼四个年龄等级。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调查藏羚羊的种群密度时通常采用标志重捕法,得到的数据是估计值

B.甲、丙两个藏羚羊种群的年龄结构分别为衰退型和增长型

C.未来一段时间内,自然状态下乙种群的种群密度可能变化不大

D.藏羚羊作为食物链上的一个重要环节,对维持生态平衡具有重要作用,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答案】D

【解析】

【分析】

图中Ⅰ、Ⅱ、Ⅲ、Ⅳ分别对应藏羚羊大、中、小、幼四个年龄等级,分析柱形图可知:

甲种群Ⅰ>Ⅱ>Ⅲ,年龄结构属于衰退型;乙种群各年龄段的数目大致相等,属于稳定性种群,丙种群Ⅳ>Ⅲ>Ⅱ>Ⅰ,年龄结构属于增长型,据此答题。

【详解】标志重捕法和样方法都是估算种群密度的方法,所以调查得到的种群密度一般不是最精确的现实反映,A正确;研究种群的年龄组成可以预测种群未来数量动态,根据试题分析,三个藏羚羊种群的年龄结构分别属于衰退型、稳定型、增长型,B正确;乙种群各年龄段的数目大致相等,属于稳定性种群,故未来一段时间内,自然状态下乙种群的种群密度可能变化不大,C正确;藏羚羊作为食物链上的一个重要环节,对维持生态平衡具有重要作用,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D错误;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种群的特征、群落的结构、种间关系等多个知识点,意在考查扩散对于种群和群落相关知识的掌握,属于简单题。

6.果蝇中一对同源染色体的同源区段同时缺失的个体叫作缺失纯合子,只有一条发生缺失的个体叫作缺失杂合子。

已知缺失杂合子可育,而缺失纯合子具有致死效应。

研究人员用一只棒眼雌果蝇和正常眼雄果蝇多次杂交,统计F1的性状及比例,结果是棒眼雌果蝇︰正常眼雌果蝇︰棒眼雄果蝇=1︰1︰1。

在不考虑X、Y染色体同源区段的情况下,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亲本雌果蝇发生了染色体片段缺失,且该果蝇是缺失杂合子

B.正常眼是隐性性状,且缺失发生在X染色体的特有区段上

C.让F1中雌雄果蝇自由交配,F2雄果蝇中棒眼︰正常眼=2︰1

D.用光学显微镜观察,能判断F1中正常眼雌果蝇的染色体是否缺失了片段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题干信息分析,缺失一对同源染色体的同源区段的个体叫作缺失纯合子,不可育;只有一条发生缺失的个体叫作缺失杂合子,可育。

研究人员用一只棒眼雌果蝇和正常眼雄果蝇多次杂交,后代雌性出现了两种表现型,比例为1:

1,说明棒眼对正常眼为显性性状,且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特有的片段上;而后代雄性只有棒眼一种表现型,说明母本存在缺失现象,为缺失杂合子,即有一条X染色体上控制眼色的基因所在的片段发生了缺失。

【详解】根据以上分析已知,母本发生了染色体片段缺失,且该果蝇是缺失杂合子,A正确;根据以上分析已知,棒眼是显性性状,正常眼是隐性性状,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特有的片段上,且该片段发生了缺失,B正确;F1中雌果蝇中棒眼为杂合子,正常眼为缺失杂合子,因此其产生的棒眼基因与正常眼基因的比例为1:

2,则让F1中雌雄果蝇自由交配,F2雄果蝇中棒眼︰正常眼=1︰2,C错误;根据以上分析可知,F1中正常眼雌果蝇的染色体应该发生了缺失,属于染色体结构的变异,可以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D正确。

7.研究者为了研究光合作用中O2的来源,给三组小球藻提供含有一定比例18O的水和HCO3-(其他条件均相同),光照一定时间后,分别检测小球藻释放的O2中18O的比例,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本实验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光合作用中产生O2的阶段称为___________,此阶段的其他产物在暗反应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提高第1组实验的光照强度,O2的释放速率没有增加,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

(4)若实验过程中胞间CO2浓度不变,且第3组实验的O2释放速率比第2组的快时,第3组小球藻细胞内C5的含量比第2组的___________(填“高”或“低”)。

【答案】

(1).光合作用释放的O2来自水

(2).光反应(3).参与C3的还原反应(成为C3的还原反应提供能量和还原剂)(4).最初的光照强度已经达到了光合作用的光饱和点(或HC02-的浓度过低)(5).高

【解析】

【分析】

光合作用的过程

(一)光反应:

1、场所:

叶绿体的类囊体上。

2、条件:

光照、色素、酶等。

3、物质变化:

叶绿体利用吸收的光能,将水分解成[H]和O2,同时促成ADP和Pi发生化学反应,形成ATP。

4、能量变化:

光能转变为ATP中的活跃的化学能。

(二)暗反应:

1、场所:

叶绿体内的基质中。

2、条件:

多种酶参加催化。

3、物质变化:

(1)CO2的固定:

CO2与植物体内的C5结合,形成C3。

(2)C3的还原:

在有关酶的催化作用下,C3接受ATP水解释放的能量并且被[H]还原,经过一系列的变化,形成葡萄糖和C5。

4、能量变化:

ATP中活跃的化学能转变为有机物中的稳定的化学能。

【详解】

(1)通过表格分析,为三组小球藻提供的水含18O的比例相同,不同的是每组提供的HCO3-中含18O的比例不相同,最后三组实验释放的氧含8O的比例几乎相同,说明光合作用释放的O2来自水。

(2)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产生[H]、ATP、O2,氧气释放出去,[H]、ATP参与C3的还原。

(3)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主要有:

光照强度、二氧化碳浓度、温度。

光照强度已经达到了光合作用的光饱和点(或HC02-的浓度过低)时,即时提高第1组实验的光照强度,O2的释放速率也不增加。

(4)实验过程中胞间CO2浓度不变,第3组实验的O2释放速率比第2组的快时,第3组实验的[H]、ATP释放速率比第2组的快,则第3组实验的C3的还原速率比第2组的快,故第3组小球藻细胞内C5的含量比第2组的高。

【点睛】本题考查光合作用的过程和相关的实验,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判断问题的能力,属于考纲理解和应用层次的考查。

8.下图是人体中发生的部分生理过程示意图,①~④代表人体内不同的调节方式,A~G代表不同的细胞或结构。

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结构C在反射弧中是___________。

A、B两种细胞中,___________细胞是G(分泌细胞)分泌的激素作用的靶细胞,作出上述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碘在F中参与激素的合成,则其参与合成的激素可能是___________,D、E、F之间的调节机制有___________调节。

(3)机体的分泌细胞需要源源不断地产生激素以维持激素含量的动态平衡,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某同学认为“G产生的物质进入血管后,会随血液运输到全身各处并发挥作用”,你认为该观点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感受器

(2).B(3).A、B两种细胞中只有B上存在与该激素分子结合的受体(4).甲状腺激素(5).分级调节和反馈(负反馈)(6).激素一经靶细胞接受并其作用后就被灭活,所以人体内需要源源不断地生产激素,以维持激素含量的动态水平(7).不正确,激素通过体液运输到全身,某些激素几乎可以作用于全身各处细胞,而有些激素只能与特定的靶细胞结合才能发挥作用

【解析】

【分析】

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如图:

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组成。

激素作用特点:

1、微量而高效;2、由内分泌腺体分泌,只作用于靶细胞,靶器官(甲状腺激素可以作用于全身细胞,因为甲状腺激素的功能之一就是促进新陈代谢);3、通过体液运输。

【详解】

(1)①结构上有神经节,为传入神经,故推测结构C在反射弧中是感受器。

激素特异性作用于靶细胞上的受体,A、B两种细胞中只有B上存在与该激素分子结合的受体,故通过图示看出A、B两种细胞中,B细胞是G(分泌细胞)分泌的激素作用的靶细胞。

(2)碘是甲状腺激素的组成成分,故F是甲状腺,其参与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图示中D是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E垂体,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作用于F甲状腺,D、E、F之间的调节机制有分级调节和反馈(负反馈)调节。

(3)激素一经靶细胞接受并其作用后就被灭活,所以人体内需要源源不断地生产激素,以维持激素含量的动态水平。

(4)某同学认为“G产生的物质进入血管后,会随血液运输到全身各处并发挥作用”,不正确,激素通过体液运输到全身,某些激素几乎可以作用于全身各处细胞,而有些激素只能与特定的靶细胞结合才能发挥作用。

【点睛】本题考查反射和反射弧以及体液调节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

9.多酚氧化酶可以将银杏种子中的酚类物质(抑制种子发芽)氧化,下表是用不同浓度的赤霉素溶液处理银杏种子后,测得其种仁、种皮中多酚氧化酶活性及种子中基因表达脱落酸含量变化的结果。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上表中实验结果可知,银杏种子中的酚类物质可能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中。

(2)根据上表推测赤霉素可能具有促进种子萌发的生理作用,其中浓度为___________mg·kg-1的赤霉素溶液的作用效果相对较好。

(3)由上表所示结果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得出赤霉素还具有促进种子基因表达的作用,试分析并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表中赤霉素与脱落酸含量的变化可知,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需要___________,但根本上,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结果。

【答案】

(1).种仁

(2).200(3).不能(4).因为用不同浓度的赤霉素溶液处理银杏种子后,其萌发过程中基因表达并没有明显增强,且差别不大(5).多种植物激素协调作用(或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6).基因组在一定时间和空间上程序性表达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

酚类物质是银杏种子发芽的抑制物,多酚氧化酶可以将其氧化分解,可见多酚氧化酶可促进种子萌发;由表格看出:

赤霉素浓度为200mg/kg时,多酚氧化酶活性最高,此时银杏的发芽率应该最高。

【详解】

(1)分析上表中实验结果可知,种仁中多酚氧化酶活性相对值较高,由此推断银杏种子中的酚类物质可能主要分布在种仁中。

(2)和对照组(赤霉素浓度为0)相比,不同浓度的赤霉素对于种仁、种皮中多酚氧化酶活性的影响体现了促进,赤霉素浓度为200mg/kg时,多酚氧化酶活性最高,推测赤霉素溶液浓度为200mg/kg时,作用效果相对较好。

(3)分析上表中实验结果可知,用不同浓度的赤霉素溶液处理银杏种子后,其萌发过程中基因表达并没有明显增强,且差别不大,故由上表所示结果不能得出赤霉素还具有促进种子基因表达的作用。

(4)赤霉素促进多酚氧化酶活性,脱落酸能抑制该酶的活性,这表明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需要多种植物激素协调作用。

根本上,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是基因组在一定时间和空间上程序性表达的结果。

【点睛】本题借助于具体的一个情景和曲线,考查考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分析曲线的能力,难度中等。

10.狗的毛色(黄色、灰色、黑色)遗传受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一只灰色雌狗与一只黑色雄狗经过多次杂交,其产生的子代中出现了黑色雌狗、灰色雌狗、黑色雄狗、黄色雄狗,且比例接近1︰1︰1︰1。

在不考虑基因突变及染色体变异的情况下,请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以上杂交结果,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判断出狗的毛色性状的显隐性关系,理由是___________。

(2)控制狗的毛色遗传的基因最可能位于___________染色体上。

若选用黄色雌狗与黑色雄狗经过多次杂交,理想状态下,其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灰色雌狗与黄色雄狗的比例为1:

1,亲代黄色雌狗的基因型可能是___________。

(3)若已知控制狗毛色的基因B纯合时显黄色,请写出题干中灰色雌狗与黑色雄狗进行杂交的遗传图解_______。

【答案】

(1).不能

(2).灰色雌狗与黑色雄狗杂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且新产生的性状分离比为1:

1(3).X(4).XBXB(5).

【解析】

【分析】

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

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进行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过程中,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分离,同时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进行自由组合。

【详解】

(1)通过题干信息可知,灰色雌狗与黑色雄狗杂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且新产生的性状分离比为1:

1,故不能判断出狗的毛色性状的显隐性关系。

(2)通过题干信息可知,子代中狗的毛色与性别相关,故控制狗的毛色遗传的基因最可能位于X染色体上。

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灰色雌狗XBXb与黄色雄狗XBY的比例为1:

1,亲代黄色雌狗的基因型可能是XBXB,黑色雄狗的基因型可能是XbY。

(3)若已知控制狗毛色的基因B纯合时显黄色,灰色雌狗XBXb与黑色雄狗XbY进行杂交的遗传图解

【点睛】本题考查伴性遗传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11.请回答有关微生物培养、应用和保存以及物质提取的问题:

(1)微生物培养过程中对培养皿进行灭菌时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

培养细菌时常用到的培养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培养基名称)。

(2)从土壤中分离尿素分解菌的过程中,应向含有________的培养基中加入_______指示剂。

(3)对于需要临时保藏的菌种,首先要将菌种接种到试管的固体斜面培养基上,在合适的温度下培养,等菌落长成后,再将试管放入__________的冰箱中保藏。

对于需要长期保存的菌种,可以采用___________的方法。

(4)从胡萝卜中提取胡萝卜素时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法。

【答案】

(1).干热灭菌法

(2).牛肉膏蛋A胨培养基(3).以尿素为唯一氮源(4).酚红(5).4℃(6).甘油管藏(7).萃取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以及从生物材料中提取特定的成分,通过分析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的过程,以及提取有效成分的方法,再结合题意作答。

【详解】

(1)在微生物培养过程中,常用干热灭菌法对培养皿进行灭菌;培养细菌常用的培养基是牛肉膏蛋A胨培养基。

(2)微生物的鉴定常用鉴别培养基,从土壤中分离尿素分解菌的过程中,应该在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加入酚红指示剂。

(3)对菌种进行临时保藏时,应该将含有菌落的试管放入4℃的冰箱中保藏;对于需要长期保存的菌种,可以采用甘油管藏的方法。

(4)胡萝卜素不溶于水,易溶于石油醚等有机溶剂,适用于萃取法提取。

【点睛】消毒和灭菌 

消毒

灭菌

概念

使用较为温和的物理或化学方法杀死物体表面或内部的部分微生物(不包芽孢和孢子)

使用强烈的理化因素杀死物体内外所用的微生物(包括芽孢和孢子)

常用方法

煮沸消毒法、巴氏消毒法、化学药剂消毒法、紫外线消毒法

灼烧灭菌、干热灭菌、高压蒸汽灭菌

适用对象

操作空间、某些液体、双手等

接种环、接种针、玻璃器皿、培养基等

12.请回答下列与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和胚胎工程有关的问题:

(1)基因工程可以利用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PCR技术的基本原理是___________。

若在反应体系中加入3条目的基因的DNA片段,经4次循环后,含有目的基因的DNA片段(母链)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____。

(2)在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时,常用两种不同的限制酶切割目的基因和质粒来获得不同的黏性末端,其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可以培育出转基因抗病毒马铃薯植株,此过程涉及的细胞工程技术是___________。

(4)体外受精时,卵母细胞___________(填“有”或“没有”)完成减数分裂。

当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说明卵子已受精。

(5)胚胎工程的最终技术环节是_______________。

【答案】

(1).DNA(双链)复制

(2).1/8(3).防止目的基因和质粒自身环化和反向连接(或使目的基因定向连接到载体上)(4).植物组织培养技术(5).没有(6).在卵细胞膜和透明带的间隙观察到两个极体(7).胚胎移植

【解析】

【分析】

1、采用PCR技术扩增DNA的过程为:

变性、退火、延伸。

根据PCR过程的特点绘制PCR过程示意图如图所示:

2、基因工程的工具:

(1)限制酶:

能够识别双链DNA分子的某种特定核苷酸序列,并且使每一条链中特定部位的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断裂;

(2)DNA连接酶:

连接的是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3)运载体:

常用的运载体:

质粒、噬菌体的衍生物、动植物病毒。

【详解】

(1)PCR技术扩增原理是DNA双链复制。

DNA是半保留复制,故反应体系中加入3条目的基因的DNA片段,经4次循环后,由于DNA是半保留复制,故含有目的基因的DNA片段(母链)所占的比例为

(2)为了防止目的基因和质粒自身环化和反向连接(或使目的基因定向连接到载体上),在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时,常用两种不同的限制酶切割目的基因和质粒来获得不同的黏性末端。

(3)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可以培育出转基因抗病毒马铃薯植株,此过程涉及的细胞工程技术是植物组织培养。

(4)采集的卵母细胞发育到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即可受精,故体外受精时,卵母细胞没有完成减数分裂。

当在卵细胞膜和透明带的间隙观察到两个极体时,说明卵子已受精。

(5)利用转基因、核移植或体外受精等技术都可以获得胚胎,这些胚胎只有移植进受体才能进一步发育获得后代,因此胚胎移植技术是胚胎工程其他技术的最后一道“工序”。

【点睛】本题考查基因工程与体细胞核移植与胚胎工程的知识。

意在考查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用文字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