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测量实习指导书全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532973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198.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程测量实习指导书全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工程测量实习指导书全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工程测量实习指导书全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工程测量实习指导书全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工程测量实习指导书全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工程测量实习指导书全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8页
工程测量实习指导书全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8页
工程测量实习指导书全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8页
工程测量实习指导书全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8页
工程测量实习指导书全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8页
工程测量实习指导书全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8页
工程测量实习指导书全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8页
工程测量实习指导书全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8页
工程测量实习指导书全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8页
工程测量实习指导书全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8页
工程测量实习指导书全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8页
工程测量实习指导书全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8页
工程测量实习指导书全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8页
工程测量实习指导书全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8页
工程测量实习指导书全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工程测量实习指导书全文档格式.docx

《工程测量实习指导书全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测量实习指导书全文档格式.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工程测量实习指导书全文档格式.docx

测角

中误差(〃)

测回数

半测回归零差

(〃)

一测回

2C互差

各测回方向较差

T级

2

w6

w9

2〃级

3

w8

w13

w12

w18

6〃级

4

--

w24

(三)道路中线曲线放样

本次道路中线放样,根据给定的设计数据,假定交点位置,并假定入口切线方位角,按照“一级及

以上公路”技术要求进行。

表3直线段中线桩位测量限差

线路名称

纵向误差(m)

横向误差(cm)

铁路、一级及以上公路:

S/2000+0.1

10

二级及以下公路

S/1000+0.1

注:

S为转点桩至中线桩的距离

 

表4曲线段中线桩位测量闭合差限差

纵向相对闭合差

横向闭合差(cm)

平地

山地

铁路、一级及以上公路

1/2000

1/1000

1/500

15

(四)线路纵横断面测量

1.纵断面测量:

布设成附和路线,高差闭合差w50Lmm(L为附和路线长度,单位为Km)。

2.横断面测量:

按照一级及以上公路技术要求进行

表5横断面测量的限差

距离(m)

高程(m)

I/100+0.1

h/100+I/200+0.1

I/50+0.1

h/50+l/100+0.1

I为测点至线路中线桩的水平距离(m);

h为测点至线路中线桩的高差(m)

(五)水平位移观测

本次实习采用测小角法测量水平位移的方法,根据设计要求,选择相应监测等级的技术规程进行。

表6水平位移基准网的主要技术指标

相邻基准点点位中误差(mm)

平均边长

(m)

测角中误差(〃)

测边

相对中误差

水平角观测测回数

1〃级仪器

2〃级仪器

1.5

w300

0.7

w1/300000

12

w200

1.0

w1/200000

9

二等

3.0

w400

200

1.8

1/100000

6

三等

6.0

450

350

2.5

1/80000

四等

12.0

600

表7水平角方向观测法的技术指标

光学测微器两处重合读数之差(〃)

半测回归零差(〃)

2C互差(〃)

四等及以下

1

6

9

8

13

一级及以下

12

18

24

(6)沉降观测

表8垂直位移监测基准网的主要技术要求

相邻基准点

高差中误差

(mm)

变形监测点

高程中误差

每站

往返较差或

环线闭合差

检测已测高

差较差(mm)

0.3

0.07

0.1Wn

0.2石

0.5

0.15

0.30折

0.4用

-三-等

0.30

0.60專

O&

G

2.0

0.70

1.40jn

2.0/n

表9水准观测的主要技术要求

等级

水准仪

型号

水准尺

视线

长度

前后视

距较差

前后视距差累积(m)

视线离地面最低高度

基、辅分划读数

基、辅分划所测高差较差

DS05

因瓦

0.4

30

50

DS1

四等

75

5.0

8.0

0.2

(六)井下观测

1.每测站两测回观测水平角(边长小于15m两次对中,两个测回观测水平角);

2.半测回互差小于土40"

;

测回间互差要小于土30"

.完成实习内容的方法

1.测设的基本工作:

极坐标、直角坐标,坡度线的测设;

2.建筑物放样:

建筑物基线、方格网的测设方法;

建筑物定位与放线;

3•线路测量:

曲线测设,纵、横断面测绘;

4•变形观测:

水准测量,导线测量;

5.井下导线测量:

水平角的观测,三角高程观测;

6.测量新仪器展示:

邀请知名测量生产厂家来学校进行新仪器的讲解;

7.专场报告:

邀请现场专家做关于工程测量等相关内容的报告。

8•整理上交成果,编写技术总结和个人小结,实习考核。

9•所需参考资料详见下表:

参考资料表

内容顺序

实习内容

参考资料

备注

线路工程测量

《工程测量》

施工放样

《工程测量规范》

断面绘制

CASS7.0使用手册

井下导线测量

《矿山测量规范》

变形观测

《建筑变形观测规范》

三.实习时间分配

实习内容与时间分配表

实习顺序

时间分配

(天)

实习动员、借领仪器工具、仪器检校

1天

做好出测前的准备工作

测设的基本工作

6天

平面位置及坡度线的测设过程,全站仪放样

建筑物施工放样

建筑施工控制测量和施工测量

线路测量

15天

圆曲线,缓圆曲线,纵、横断面

5天

实施沉降和位移变形观测项目

井下测量

模拟井下导线等测量工作

7

测量新仪器展示

邀请仪器厂商进行新仪器演示

专场报告

邀请现场专家做关于工程测量生产的报告

技术总结和个人小结、考核

2天

动手操作与理论问答

机动

天气原因或实习调整

合计

45天

四•实习操作要领

(一)测设的基本工作概略作业流程

1•角度放样

A、B为实地上的两个已知点,

用直接放样法和归化法分别放样/

已知/BAP仁31=44°

24'

36〃,/BAP2=32=15°

38'

49〃,试

BAP1、/BAP2等于各自的设计角度31、32。

图1角度放样

2•距离放样

A为实地上的已知点,AM为定线方向,AB的设计距离为21.482m试用直接法和归化法放样该距

离。

-o

B

图2距离放样

3.极坐标放样

地面控制点A、B的坐标分别为:

A(675.90,681.76),B(744.60,662.76),待定点P的设计坐标为P(666.31,609.11),试用极坐标法放样出P点。

4.直角坐标法放样

已知M(200,200),O(200,400),M、O为矩形控制网中的控制点,P的设计坐标为P(190,

370),试用直角坐标法放样出设计点P。

M

na

O

u

J

b1

P

图3直角坐标法放样

5.交会法放样

已知A(992.54,674.50),B(1081.04,750.00)为地面两已知点,P为待放样点,P的设计坐标

为P(899.12,762.88),试用角度前方交会的归化法放样P点。

6•高程放样

例1:

已知:

高程控制点A的高程为HA=89.467m,放样点B的设计高程为HB=89.000m,请实地放样出高程点B。

例2:

已知高程点BMA的高程HA=82.251m,待放样点P的设计高程HP=85.751m,请实地放样出高程点P。

7.坡度线测设

设地面上A点的高程为72.000m,AB两点之间的水平距离为100米,要求从A点沿AB方向测设

一条设计坡度为-1.5%的直线AB,即在AB方向上定出1、2、3、4、B各桩点,使其各个桩顶面连线的坡度等于设计坡度。

图4坡度线测设

8.全站仪放样

图5全站仪放样

(二)建筑物施工放样的概略作业流程

1•场地平整高程放样

根据施工要求,要把形如图6所示左图现状地块,平整成右图所示的平整地块。

现假定地块的设计

平整标高为10.000m,长、宽100m左右。

在实习基点找一块大小相当,有起伏的场地,假定一中间点标高为10.000m,已该点为基准,在边界线上放样设计标高(每边3点)。

要求放样精度小于3mm。

(1)根据场地平整设计资料,编制放样方案(需上交);

(2)根据放样方案,在实习基地找一足够大的区域,放样场地平整的设计高程。

2.建筑主轴线放样

根据图7所示建筑轴线尺寸,放样建筑主轴线。

要求按照二级建筑方格网技术要求进行。

(1)根据图7建筑轴线设计资料,计算轴线放样数据及限差,编制放样方案(需上交)

(2)根据放样方案,在实习基地找一足够大的平坦区域,用直接放样法放样建筑轴线;

(3)检核放样轴线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如不满足,采用归化法对放样结果进行精确改正,直至满足设计要求。

3.建筑物轴线放样

某砖混结构住宅楼,图8是其建筑总平面图,其基础平面图,基础剖面图,首层建筑平面图分别见

图9。

已知控制点A,B的坐标分别为:

A(106.40,260.13),B(106.40,278.63)设计建筑物的轴线交点坐标分别为A-1(118.60,267.23),A-4(121.88,276.25),根据以上已知资料和图纸,实地进行建筑物放样,并撒出基槽边界线。

图8建筑总平面图

图10基础平面图

(三)线路测量的概略作业流程

1•圆曲线测设

根据图10所示道路中线圆曲线设计图,按照一级及以上公路技术要求,放样道路圆曲线。

(1)根据道路圆曲线设计资料,分别就切线支距法、偏角法和极坐标法,计算放样限差,编制放

样方案(需上交);

(2)根据放样方案,在实习基地找一足够大的平坦区域,放样道路道路中线。

2•综合曲线测设

已知JD2的里程为:

DK0+986.38,转角a右=35°

30曲线半径R=200m,缓和曲线长IO=5Om,

要求桩距为10m。

(1)根据道路综合曲线设计资料,分别就切线支距法和偏角法,计算放样限差,编制放样方案(需上交);

(2)根据放样方案,在实习基地找一足够大的平坦区域,放样道路道路中线。

3•全站仪放样圆曲线

以图10为例,计算出的圆曲线各细部桩的坐标(x,y),在测区内选一适当的点为JD1,按算出的

转角a右标定出线路的直线段方向。

4•道路纵断面测量

(1)选择一长约500m的一段直线路线(两端需有已知高程点,若无,采用四等水准测量);

(2)测量道路中线变坡点的高程值,以及变坡点至线路起点的水平距离;

对于坡度恒定路段,每20m采集一个高程点

(3)制作纵断面数据表,并绘制纵断面图。

5•道路横断面测量

(1)垂直于道路中线,向两侧测量变坡点的高程值,以及变坡点至道路中线的水平距离;

对于坡度恒定路段,只需测量测量坡顶及坡底两处高程。

(2)制作横断面数据表,并绘制横断面图。

(4)变形观测的概略作业流程

1•水平位移监测

为确保施工安全,要求对如图所示的高边坡顶端进行水平位移监测。

根据设计要求,最小要能监测

出2mm以内的位移变化量。

每天变化量超过3mm,累计超过3cm,需给出预警提示。

(1)根据水平位移监测的设计技术要求,编制监测方案(需上交);

(2)根据监测方案,在实习基地找一较为松软的泥地,打下两根木桩,贴上监测标识;

(3)在木桩连线一侧,找一坚硬的地面(如水泥路面)设置站点,瞄准一稳定的后视目标,建立起监测点-测站点-后视点的水平夹角,按测回法观测水平夹角;

(4)每天两次观测监测点-测站点-后视点,获取观测数据,连续观测5天;

(5)根据观测数据,计算监测点的水平位移量,做出时间--位移图表,分析位移变形规律(形成报告上交)。

图11高边坡水平位移监测示意图

2•建筑物沉降监测

为确保高层建筑物施工安全,防止建筑物垂直沉降过快,需要在施工过程中对建筑物的垂直沉降进

行监测。

如图12是一高层建筑物,根据设计要求,在建筑物第一层高出地面0.5m的各拐点处,设置沉降观测点,每浇注1层楼层,进行一次监测。

两处监测间沉降变化量超过3mm,累计沉降量超过3cm,

需给出预警提示。

(1)根据沉降观测的设计技术要求,编制监测方案(需上交);

(2)根据监测方案,在实习基地找一较为松软的泥地,打下四根木桩(形成矩形,模拟建筑物沉降观测点),在木桩上钉上铁钉,作为沉降观测点;

(3)在观测点附近稳定的地方,设置至少3个水准基点;

按水准控制测量的方法测量水准基点的高程

(4)采用附和或闭合水准测量方法,获取沉降观测点的高程数据,连续观测5天;

高层建筑物沉降监测示意图

(5)根据观测数据,计算监测点的沉降量,做出时间一沉降图表,分析沉降变形规律(形成报告上交)。

(五)井下测量的概略作业流程

1•井下15〃导线测量

2•给定中腰线

(1)中线:

瞄线法和拉线法;

(2)腰线:

用经纬仪标设腰线和用悬挂半圆仪标设腰线;

五•实习报告的编制

实习报告是对整个实习的总结,编写格式和内容如下:

1•实习报告的格式应符合学校规定。

2.前言说明实习的目的、任务和要求。

3.实习内容:

实习项目、测区概况、作业方法、技术要求、计算成果及示意图,本人完成的工作及成果数量。

3000

4.介绍实习体会,实习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对本次实习的意义及建议,全文不得少于字。

六.思考题

1.通过本次实习,你有了哪些收获?

2.你在实习过程中还存在什么问题?

3.学校制定的实习计划是否科学,有没有实际指导意义,如何改进?

七.安全注意事项

1.仪器不能离人,更不能在仪器旁边打闹,以确保仪器安全。

2.在马路上测量时,注意车辆与行人,靠边安置仪器,尽量不将仪器安置在马路中央。

3.野外测量时,不能单独行动,要集体协作。

4.注意天气变化,做好防雨工作。

5.在居民区测量要搞好与居民的关系,避免发生争执。

附件1:

放样方案格式

XXX建筑轴线放样方案

一、放样精度选择

根据设计要求,XXX建筑轴线放样的精度要求为:

边长相对中误差:

,角度观测中误差:

据此,在轴线设计图中,轴线最短边为?

,要求的放样精度为?

mm因此,若使用全站仪进行放样,要

求仪器的测角精度为?

,需测?

测回;

测距精度为?

次平均。

二、放样方案

1.放样数据

(以表格方式列出)

2.放样步骤

⑴放样部位:

1详细放样步骤:

2检核方法:

3归化法调整(若需要):

⑵放样部位:

3.全局检核方法(若需要):

4.归化法调整(若需要):

XXX道路中线放样方案

一、放样精度选择

参照“建筑轴线放样方案”的描述方法,估算出所使用仪器的精度。

(不同的放样方法估算的方法

不一样,需按照不同的放样方法进行)。

二、放样方案

参照“建筑轴线放样方案”的描述方法,只需列出主要步骤。

附件2:

断面测绘数据记录表及断面图样例

1.纵断面测绘数据记录表样例

XXX纵断面测绘数据记录表

序号

里程(m)

桩点高程(m)

0.0

10.12

100.0

10.65

150.3

9.98

2.纵断面图样例

纵断面图样例(横向比例:

1:

1000纵向比例:

1:

50)

3.横断面测绘数据记录表样例

XXX横断面测绘数据记录表

距中线距离(m)

-49.5

-30.3

-15.6

10.86

中桩K0+100.0

10.0

10.23

15.3

符号表示在中线左侧

4.

地■高思单

g

dE

*

CX

C

■.

V

E;

-

呻尺;

ani;

500惦i;

iw

横断面图样例

5.沉降曲线图

I16

目题习宀头

绩成设测点主线曲圆

标目匕匕厶冃技习宀头

号占小交

转角观测结果

标目

角转

n

曲线元素素

---册m咲曲俗(W

Eoq---<

)<

)TL

--径钏Ra

主点桩号

#:

YZ#:

ZQ#:

ZZ

主点测设方法

实习总结

实习题目

偏角法详细测设圆曲线成绩

实习技能目标

主要仪器及工具

交点号

交点桩号

转角观测结果

盘位

目标

水平度盘读数

半测回右角值

右角

转角

盘左

盘右

曲线元素

R(半径)=T(切线长)=Eo(外矢距)=

a(转角)=L(曲线长)=q(切曲差)=

主占八、、桩号

ZY桩号:

QZ桩号:

YZ桩号:

各中桩的测设数据

桩号

曲线长

偏角

水平度盘读数

弦长

切线支距法详细测设圆曲线成绩

X

Y

用切线支距法测设综合曲线

成绩

R=l0=a=T=L=

Eo=q=x0=y0=

八、、

ZH桩号:

HY桩号:

QZ桩号:

YH桩号:

HZ桩号:

各中桩的测设数据

测段

x

y

ZH^HY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