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申克的救赎影评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536378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5.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肖申克的救赎影评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肖申克的救赎影评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肖申克的救赎影评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肖申克的救赎影评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肖申克的救赎影评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肖申克的救赎影评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肖申克的救赎影评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肖申克的救赎影评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肖申克的救赎影评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肖申克的救赎影评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肖申克的救赎影评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肖申克的救赎影评Word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肖申克的救赎影评Word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肖申克的救赎影评Word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肖申克的救赎影评Word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肖申克的救赎影评Word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肖申克的救赎影评Word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肖申克的救赎影评Word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肖申克的救赎影评Word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肖申克的救赎影评Word下载.docx

《肖申克的救赎影评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肖申克的救赎影评Word下载.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肖申克的救赎影评Word下载.docx

安迪:

你应该继续吹(指口琴)就不会忘记了。

瑞德:

忘记什么?

忘记在这世界上,还有这不用高墙栅栏围起来的地方,还有你自己心里的,他们拿不走、碰不到的东西,属于你自己的东西。

你指什么?

希望!

希望?

听我说一句老朋友,希望是很危险的,它会让你发疯,在这种地方,千万不要有这种念头。

这不禁让我想起了典狱长的话:

把信仰交给上帝,把身体交给我。

希望是关不住的,锁不牢的,是有翅膀的鸟,是流动的空气,是息息尚存的呼吸,是永远无法遏制的,是任何黑暗都无法染指的。

有了希望就有了一切,有了希望就一切皆有可能。

2、评《肖申克的救赎》

盛开在自由土壤上的希望之花

在好莱坞的电影里一般对影片的商业性很看重,而能像《肖申克的救赎》这部影片,将电影的商业性和艺术性这样完美地结合起来的影片,不是很多。

更难能可贵的是《肖》这部电影的艺术性要远远超过它自身的商业性,以至于十几年后的今天,这部电影仍然倍受人们喜爱,甚至被认为是“男人必看电影”之一。

《肖申克的救赎》这部电影是从两个方面来拯救我们的:

一方面是自由,另一方面就是希望。

我将从这两个方面来谈一下这部电影。

&

lt;

一&

gt;

自由是埋在心里的一枚种子

影片中有这样三个场景:

一个是这样的,在一个春光明媚的清晨,囚犯干完活后,在屋顶闲散地坐着,很悠然地喝着安迪可以说是用生命换来的冰镇啤酒,享受着温暖悠闲的阳光,那就仿佛是在自家的屋顶上一样,享受着来之不易的自由?

?

另一个场景里,在安迪打开音乐后,监狱里响起了莫扎特的音乐,高亢优美的声音在监狱上空回荡起来,所有人,包括囚犯和狱警,在那一刻都朝向音乐传来的方向,安静的聆听,忘掉了高墙的束缚?

还有一个场景,安迪经过自己的不懈地努力终于建成了当时英格兰当时最好的监狱图书馆,囚犯可以像自由的人一样,在图书馆里获取监狱外自由的空气?

.

安迪所做的这一切:

冒着生命的危险只为同伴争取一段自由自在地喝酒的机会;

宁可得罪典狱长和那个极其恐怖的狱警,只是为了囚犯感受到音乐里的那种自由的感觉;

十几年如一日地写信,最终建成了一个像样的图书馆。

在安迪看来,这所做的一切都只是为了两个字,那便是“自由”。

人活着不能失去自由,即便是在监狱里,也应该尽力为自己争取自由,以为在他看来,人活着便是为了争取自己的自由。

影片从两个对自由的限制因素:

一个是监狱;

另一个便是体制化(institutionalized);

监狱是从肉体,身体方面来限制自由;

而体制化则是从灵魂,精神上对自由的限制。

影片强调的便是从精神上限制自由的体制化。

影片中有这样一段出自瑞得的话:

“fistyouhatethem,then,yougetusedtoit,enoughtimepasses?

yougetso,youdependedonthem,thatisinstitutionalized.(起初,你讨厌它,然后逐渐地习惯它,足够的时间后,你开始依照它,这就是体制化)。

”“institutionalize”翻译过来的意思便是:

使?

制度化,使?

一成不变。

从这解释里可以抽象出成两个字那便是“同化”,对一个个体来讲,体制化的过程就是同化的过程,是一个个体在群体里或社会里,被大多数思想所同化的过程,而当这个群体或社会的思想不是一个多元化的空间时,这种同化的过程就变得越加厉害了。

影片中一直试图给我们展现一个被强烈体制化(同化)的世界(监狱),典狱长,狱警以及监狱里的各种制度等等,都成了这种体制化(同化)的工具。

当然,我们每个人都没有生活在监狱里,所以也根本就无法感觉那种身体上的对自由的限制的痛苦,可这并不表明你的灵魂,精神上就是自由的。

每个人不自觉地都在受到体制化(同化)的影响,没有人能够逃脱这种被体制化(同化)的命运。

只要你现在问一问你自己:

我还是不是自己以前想象的自己?

我还是我自己吗?

或许你就能感觉得到了。

自由是埋在心里的一枚种子,需要我们不时用自己思想的泉水去浇灌。

影片中的安迪为了让拯救那些囚犯,不只一次地为他们争取到了自由的阳光。

而我们呢?

谁来拯救我们自己呢?

我想,除了我们自己,还会有谁呢?

&

二&

希望是梦里会开的花

现时中没有一个人可以获取完全的自己理想的自由,但只要心存希望,我们便有了生活下去的勇气。

影片有这样三个相互比较的人物:

一个是老布:

在监狱里生活了大半辈子的图书馆管理员老布,好不容易获取了自由,可是出狱后,整日里却生活在惶恐中,最终在极度压抑和忧郁中,草草地了解了自己的一生。

一个是瑞得:

出狱后的瑞得,也面临着和老布几乎一样的心境,只是他心里或多或少的还存在那么一点希望——曾经答应安迪的一个承诺,最终活了下来。

另一个就是安迪,他经过自己的不懈的努力,钻过500码的污水管道,终于获取了自由。

在倾盆大雨里,酣畅淋漓地呼吸着自由的空气,幸福的张开了双臂?

这三个场景其实是在问我们:

为什么同样都是获取了自由,但为什么三个人却会有那么大的差别呢?

这便是由于“希望”的缘故。

在安迪的心中一直就没有放弃对自由的希望,而且他也一直在为自己的希望努力着——每天晚上都要用那个小锤去挖瑞得认为几百年也挖不穿的墙壁。

而对瑞得和老布来说,他们早就放弃了希望,以为在他们看来希望只能让自己更痛苦,甚至认为希望便是痛苦的根源。

希望是梦里会开的花,带着梦,带着希望,才能拥抱明天。

三&

用荒诞诠释自由和希望的关系

影片出现了好些看似非常荒诞的场景:

监狱里的图书管理员老布,最终获取了自由却自杀了;

黑人瑞得好几次满怀希望地想被保释出去,却总是失败了,在最后一次,当他完全失去希望的时候,却保释成功;

老布用颤抖的双手放飞了自己收养的小鸟,小鸟回归了自然,获取了自由,而老布自己却极不愿意回到社会里去?

影片试图用这些看似荒诞的场景来问我们:

什么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自由,什么是希望,希望和自由之间到底有怎么样的关系?

自由是什么?

人的自由不同于动物,小鸟回到了自然,它便获取了自由;

而人呢?

人的自由肯定不同于动物,人是有思想的动物,人类的自由便是一种思想的产物。

影片在告诉我们,自由是以希望为前提的,你没有希望,没有对希望追求的勇气你便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自由;

严格来说,一个是很难达到自己理想中的自由。

但这并不是说就要放弃对自由的争取,而且这种争取的过程就是一个人的一生。

我们将这种对理想中的自由的渴望寄托在自己的希望之上,于是,自由和希望就联系在了一起。

在我看来,影片似乎就是要告诉我们这个主旨。

四&

自由和希望的完美结合的结尾

影片的结尾是这样的:

湛蓝的天空下是蔚蓝的广阔的大海,沙滩边是一条小船,两个老朋友终于在阳光明媚的海滨相逢,彼此都很愉悦地相互微笑着?

这样的结尾寓意却是非常深刻的。

湛蓝的天空和蔚蓝广阔的大海象征着理想中的自由;

而那艘小船和两个老朋友的微笑则寓意对未来美好的希望。

这样的结尾之所以能打动人心,就是因为它将自由和希望完美的融合在了,并且一起呈现给了我们。

3、关于救赎

强者自救,圣者渡人------人性之韧性

故事很简单,1947年,英国缅因州一位成功的银行副总裁安迪因为律师的无能、司法的昏馈被错判谋杀妻子和情夫,在肖申克监狱终身监禁。

安迪在狱中的铁笼里用一把六英寸长的鹤嘴石锤执着地掘洞(通常情况下得挖600年才能打通通往外届的地道),于第19年成功逃狱。

影片更多地并不是表现安迪如何艰难地、顽强地、智慧地掘洞,而是安迪在那个残酷吞噬犯人肉体和灵魂的魔域里对人性的坚守:

即作为一个人的情感、权利、价值的顽强的自我意识和肯定,永不认命,永远怀揣着希望,自我救赎。

安迪冒着被狱警队长海德利推下车牌厂房顶“意外”坠楼的危险,为海德利继承的3。

5万的遗产出计免税,其要求只是给同事每个人买3罐啤酒,仅仅是“我认为这样他们就会觉得自己更像个男人,才会有尊严”,仅仅是为了感觉自己是个正常人,重温那久违了的自由,那怕只是一小会、一霎那。

六年后的一天,安迪又不顾诺顿和海德利的穷凶极恶,将门反锁,只为了放上片刻的唱片,让所有的囚犯听到那美妙的音乐,享受飞翔的自由感。

安迪对一个自由人的情感诉求已经冒死不辞了。

正是由于对希望的执着,对一个“自由人”的顽强的自我意识,安迪不折不饶地每周给州议会写一封信以至六年后每周二封,要求扩建监狱图书馆,增加图书。

六年后州政府终于寄来了一张200元的支票,并于第12年终于明白,这200元也打发不了安迪。

安迪还联系图书俱乐部、争取慈善机构的捐赠、收购旧的图书杂志等,把一间臭哄哄、老鼠乱窜的储藏室改造成了新英格兰最棒的监狱图书馆。

他还从识字开始教汤米等囚犯学习,拿到高中文聘。

并为此廉价给狱警报税、给典狱长诺顿洗黑钱,否则安迪的“图书馆将立即拆除,那些书也将当众烧毁开篝火晚会。

安迪所作的这一切,我们还可以换个角度去理解:

那个在肖申克监狱呆了50年的图书馆管理员布鲁什克,假释批准重新获得了一个自由人身份后,已无法适应新的生活,经常记不起自己身在何方,常在噩梦中跌落到无底的深渊,厌倦并自绝于自由人的生活。

老布早已认命并认可了肖什克监狱对自己的定位,已习惯和离不开肖申克监狱,从肉体到灵魂都被肖申克监狱剥夺了,异化了。

他已不再渴望和需要自由人的一切,放弃任何救赎。

安迪对“三姐妹”抗争、为狱中同事所做一切,无视典狱长放唱片,都是人的意识、尊严、价值的顽强的自我肯定和自我救赎。

这应该是安迪心中执着希望的具体内涵,也是片首一个犬牙交错的凿开的洞口里、一个阴暗、闭陋的牢笼里,那支始终盘旋着的高亢、悠扬的歌声,就像一只小鸟却冲破牢笼,盘旋天外,盘旋在我们的心中,盘旋影片始终的主题:

“希望,你需要它,这样就不会忘记”

安迪以人性的美好和力量救赎了自己,这是一种人性的救赎。

我们为片中主题诗意的表达而深深感动。

感动的同时,我们也不禁疑惑:

肖申克监狱的其它犯人也能如此救赎吗?

罪恶的肖申克监狱也能凭此救赎吗?

在那个阴暗、封闭的肖申克高墙里,犯人的肉体和灵魂都被无情的吞噬着。

一个新来的囚犯胖子仅仅因为哭泣、哀号就被残暴的海得利一阵毒打,头都打烂了,活活惨死。

安迪因为冒昧要帮海得利出计免税,海得利就可以揪着安迪的衣领要把他推下楼让他自己发生意外。

单纯的汤米困为无意中得知安迪案的真凶厄摩的线索,坏了诺顿洗黑钱的美事,就被公然地、轻易地解决了。

在那个封闭的高墙里,没有人会质疑汤米的突然死亡。

诺顿和海得利安之若素。

“混蛋、白痴、肥猪、死人渣、猴崽子?

”,“让你拉你就拉,让你撒尿你就撒尿!

”这侮辱性的极端的语言在狱警们的口中就像口头禅一样,充斥在犯人的耳中,心中,还有可怕的鸡奸,蠕动在碗里的毛虫,黑钱像河水一样流进诺顿腰包的耸人听闻的罪恶?

这一切都令人不寒而栗。

而这一切在肖申克监狱就像常规生活一样地上演着。

环境的严酷,使我们不能不产生对新英格兰罪恶狱警制度的深恶痛绝,不能不质疑究竟该下地狱的是谁?

最应该救赎的是什么?

并且应该以怎样的方式救赎?

安迪的自我救赎之道是震憾有力的,但面对阴暗、封闭的高墙、面对高墙里毛骨耸然的罪恶,我们又感到片中主题的软弱无力的,对最需救赎的新英格兰昏馈的、无能的司法制度和残暴、野蛮的狱警制度是苍白的。

当然,作者及导演有权选择自己对题材的理解与表达角度。

然而,即使撇开我们无法不正视的真实问题,我们也不能不疑惑:

仅靠人性能救赎肖申克监狱中的其它犯人吗?

能救赎肖申克的罪恶吗?

掩卷深思,回答显然是否定的。

肖申克监狱的犯人人性上某种程度地救赎了,但他们悲惨的人生能得到救赎?

也要靠人性来救赎吗?

人性的救赎恐怕解决不了缅因州昏馈的司法制度和罪恶的狱警制度,救赎不了暗无天日的肖申克监狱。

所以我们奇怪地发现,安迪的人性之道越是高扬,我们对肖申克的罪恶越容易原谅。

诗意的救赎之道某种程度上消解了肖申克的罪恶,并且回避了肖申克的救赎这一严竣问题。

这里,真实与主题产生了冲突。

真实的严竣产生了震憾、诗意的主题,却又质疑了主题在真实中的力量。

四、相关链接

1.原作者:

这部影片改编自史蒂芬.金的小说《丽塔.海华丝与肖申克的救赎》,是史蒂芬.金的小说集《春天里的四个故事》中的一个。

其实,正如史蒂芬.金自己所说的那样:

“我写的是‘恐惧小说’而不是恐怖小说。

”他的作品有很多部都被搬上了大银幕以及电视剧集,其中多数为惊悚类型,但是其中也不乏《肖申克的救赎》这种类型的电影,比方说《绿里奇迹》《惊鸟》等作品就是比较符合“恐惧小说”的范畴。

2.编剧、导演:

该片的导演弗兰克.达拉邦特经过长达五年的时间才从史蒂芬.金那里获得了这个小说的改编权,并且用八周的时间写完了剧本,当然,弗兰克.达拉邦特对史蒂芬.金原作里的人物做了一些适当的调整,比方说瑞德这个角色本来不应该是黑人,但是为了增加效果,弗兰克.达拉邦特选择了摩根.弗里曼作为影片的男二号。

3.关于弗兰克.达拉邦特:

他是好莱坞最佳编剧之一,其代表作品除了这部肖申克的救赎之外还有《苍蝇ii》《绿里奇迹》等,他还曾经在《v字特攻队》(又名够僵行动)里参与了演出。

肖申克的救赎使得弗兰克.达拉邦特的名声如日中天,作为一个编剧和导演,他带着这部片子获得了七项奥斯卡提名。

4.演员:

蒂姆.罗宾斯

对蒂姆·

罗宾斯一直以来的印象都是天真可爱的大男孩,时而愚笨,时而轻狂,1米97的大个头,天庭饱满,眼神倔强。

已进不惑之年的他在电影里从未表现出中年的老成世故,更多的是年轻的稚纯和异想天开的足智多谋。

蒂姆·

罗宾斯12岁踏上舞台,迄今已出演和拍摄了40多部作品,并一直致力于慈善事业。

他和苏珊·

萨兰登的婚姻也许会成为演艺圈的神话,老妻少夫的婚姻历经多年仍感情笃深。

当年角逐奥斯卡金像奖惜败给汤姆·

汉克斯的《阿干正传》,却阻止不了他在今年的《神秘之河》中的大器晚成。

蒂姆.罗宾斯在出演该片以前,虽然也参与演出了多部作品,但是给人留下的印象始终不深刻,但是这部影片让他名声大噪,一跃成为了好莱坞的一线演员,但是不知道是何原因,蒂姆.罗宾斯却始终保持着低调的态度,而演技却无法超越自己塑造的安迪这个角色,直到在《神秘河》一片中才开始找到自己的位置。

摩根.弗里曼

这个黑人演员就如同一棵银幕常青树一般,常常活跃在各种类型的电影里,他的可塑性之大,让人折服,当年摩根.弗里曼就是凭借这部《肖申克的救赎》而获得了最佳男演员的提名。

慈祥睿智是摩根·

弗里曼一贯的银幕形象,从《罗宾汉》中凯文·

科斯特纳的随从,到《杀无赦》中克里特·

伊斯特伍德的搭档,以及《七宗罪》里经验独到的老警察,无一不显示出其与众不同的表演风格。

他是美国黑人演员中为数不多不会被限定在专门为黑人所写的角色的演员之一。

年近七旬的摩根·

弗里曼已经在舞台和银幕上活跃了30多年,曾3次获得奥斯卡提名。

5.永远的遗憾

影史上伟大的无冕之王:

《肖申克的救赎》

如果把一部电影比作一本小说,那么《肖申克的救赎》无疑是一部伟大的小说。

它反映着现实的社会生活,用经典的对白和多种修饰刻画出多个人物形象,用简单的方式组织故事的主线并伴以多条辅线,以艺术的画面表达着故事的主题,给我们深刻的教育和久久的思考。

肖申克的救赎这部电影,自1994年在美国公开上映之后,在美国仅仅获得了两千八百万美金的票房收入,但是,却因为录像带出租而受到了观众的注视,翌年参加奥斯卡奖的评选时,获得了包括最佳电影、最佳男演员、最佳编剧、最佳摄影、最佳剪辑、最佳音效、最佳音乐/歌曲七项大奖的提名,却因为遭遇了《阿甘正传》而统统坠马,乘兴而来,空手而归,但是从imdb得分和在影迷心中的地位,这部电影绝对是影迷心中的无冕之王。

轻快悦耳的高音同舒缓沉稳的低音势必合奏出震撼心弦的音符,尽管10年前《肖申克的救赎》没能幸运的拿到小金人,但作为90年代最受欢迎的美国电影之一的这部影片现在仍被影迷津津乐道,时间证明了它难以磨灭的迷人魅力。

6.《刺激1995》片名的由来

《肖申克的救赎》在1995年的奥斯卡颁奖晚会上颗粒无收,尽管他获得了包括奥斯卡最佳影片在内的多项题名。

最终《阿甘正传》成了唯一赢家,同样受到冷落的还包括那部惊世骇俗的《低俗小说》。

同年(1995),也就是本片在美国公映的第二年,该片被引进入中国的台湾。

由于当时影片的两位主角蒂姆.罗宾斯和摩根.弗里曼在台湾的名气不大,且原名《肖申克的救赎》也无法直接表达影片的含意。

引进方遂作出了这样的决定--他们认为整部影片讲的就是一个惊天骗局,而作为台湾引进的同类题材影片中最卖座最有影响的便是1973年保罗.纽曼和罗伯特.雷德福主演的《sting,the》,在台湾公映时译作《刺激》。

于是,这部于1995年引进的《肖申克的救赎》就被莫名其妙的冠以了《刺激1995》的名字,旨在沽名钓誉。

7.经典台词

“生命可以归结为一种简单的选择:

或忙于真正的生活,或一步一步走向死亡。

”这是美国影片《肖申克的救赎》中的一句话,看过这部电影的人不会忘记这句话。

(1)、hopeisagoodthing,maybethebestofthings.andnogoodthingeverdies.

希望是件美丽的东西,也许是最好的东西。

美好的东西是永远不会死的。

2)、fearcanholdyouprisoner.hopecansetyoufree.

恐惧让你沦为囚犯。

希望让你重获自由。

(3)、getbusylivingorgetbusydying.

忙着活,或者等死.

(4)、ittakesastrongmantosavehimself,andagreatmantosaveanother.

坚强的人只能救赎自己,伟大的人才能拯救他人。

(5)、somebirdsdon’tmeantobecaged.theirfeathersarejusttoobright.

有些鸟儿是关不住的。

他们的羽毛太鲜亮了。

篇二:

2010~2011上半学年《影视鉴赏》期末考查论文

灵魂的救赎

——《肖申克的救赎》观后感

系别:

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班级:

08通信工程1班

姓名:

冯阳

学号:

200802050025

指导老师

灵魂的救赎

世上有些东西,是石墙关不住的,在人的内心,有他们管不到的东西,完全属于你。

这是看完《肖申克的救赎》后,让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他透过纷繁复杂的外部世界,直达我的灵魂深处。

震撼之余,又让我对生活充满希望。

这也是这部没有动作,没有特技,甚至没有美人的电影,却依然深深打动亿万观众,并且历经十几年而魅力不减的原因。

故事发生在1947年,银行家安迪被指控枪杀了妻子及其情人,被判无期徒刑,关在鲨堡监狱。

很长时间以来,他不和任何人接触,大家抱怨时,他在院子里很悠闲地散步。

老犯人瑞德是监狱中的“权威人物”,只要你付得起钱,他几乎能搞到任何你想要的东西:

香烟,糖果,酒,甚至是大麻。

安迪请瑞德帮他搞的第一件东西是一把小石锤,他解释说想雕刻一些小东西消磨时光,并说会想办法逃过狱方的例行检查。

不久,瑞德就玩上了安迪刻的国际象棋。

之后,安迪又搞了一幅丽塔·

海华丝的巨幅海报贴在了牢房的墙上。

由于安迪精通财务知识,他摆脱了狱中繁重的体力劳动和其他囚犯的骚扰。

不久安迪开始为越来越多的狱警处理税务问题,同时他也成为监狱长诺顿洗黑钱的工具。

由于安迪不停地写信给州长,终于为监狱申请到了一小笔钱用于监狱图书馆的建设。

安迪听说瑞德原来很喜欢吹口琴,就买了一把送给他。

夜深人静之后,总可以听到悠扬的口琴声回荡在监狱里。

一个年轻犯人的到来打破了安迪平静的狱中生活:

这个犯人以前在另一所监狱服刑时听说过安迪的案子,他知道谁是真凶。

但当安迪向监狱长诺顿提出要求重新审理此案时却遭到了拒绝,并受到了禁闭两个月的惩罚。

为了防止安迪获释,诺顿甚至不惜设计害死了知情人!

面对残酷的现实,安迪变得很消沉?

一天,他对瑞德说:

“如果有一天,你可以获得假释,一定要到某个地方替我完成一个心愿。

那是我第一次和妻子约会的地方,把那里一棵大橡树下的一个盒子挖出来,到那时你就知道是什么了。

”当天夜里,风雨交加,雷声大作,已得到灵魂救赎的安迪越狱成功。

原来20年来,安迪每天都在用那把小石锤挖洞,然后用海报将洞口遮住。

安迪出狱后,领走了诺顿存的一部分黑钱,并告发了他贪污受贿的真相。

而诺顿在自己存小账本的保险柜里见到的是安迪留下的一本《圣经》,里边挖空的部分放着一把几乎磨成圆头的石锤。

瑞德获释了,他在橡树下找到了一盒现金,两个老朋友终于在墨西哥阳光明媚的海滨重逢了。

一把小榔头,近20年的时间,在人身控制极为严格的法西斯式监狱,挖出了一条逃生的小隧道。

是什么力量支撑了他?

正如安迪在逃狱后给瑞德的信中所说的:

“remember,hopeisagoodthing,maybethebestofthingsandnogoodthingeverdies。

”是的,是希望!

是希望支撑着他完成了一次灵魂的救赎。

“ittakesastrongmantosavehimself,andagreatmantosaveanother。

”瑞德可以说是一个“strongman”,而安迪则是一个“greatman”,他救赎的不仅是自己,他也尽一切努力拯救囚犯们的灵魂。

实际上整部影片关于他挖隧道逃生的情节是惜墨如金,以至于安迪逃走那一幕让我感觉相当突兀,这说明神乎其神的逃狱并不是影片的主题。

而且瑞德告诉了我们,安迪在挖好地道之后并没有立刻逃走,他最终离开是因为汤米的死让他看清了诺顿们的残忍无情,看清了自己并没有能力救赎其他的囚犯。

也就是说,尽管安迪已经做好了逃狱的准备,他也没有马上逃走,虽然他有拥抱自由的极切渴望——在他逃出鲨堡之后站在小河里拥抱风雨的那个俯视镜头相信观者都会印象深刻——但他仍然留在鲨堡帮助那些“无希望的人”。

影片主要就是在这方面进行描写,我想这也是影片叫《肖申克的救赎》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