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课资料Word下载.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353715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1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团课资料Word下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团课资料Word下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团课资料Word下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团课资料Word下载.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团课资料Word下载.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团课资料Word下载.doc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团课资料Word下载.doc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团课资料Word下载.doc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团课资料Word下载.doc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团课资料Word下载.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团课资料Word下载.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团课资料Word下载.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团课资料Word下载.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团课资料Word下载.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团课资料Word下载.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团课资料Word下载.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团课资料Word下载.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团课资料Word下载.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团课资料Word下载.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团课资料Word下载.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团课资料Word下载.doc

《团课资料Word下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团课资料Word下载.doc(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团课资料Word下载.doc

第二,共青团是党联系青年的桥梁和纽带,是党进行青年群众工作的主要渠道,党通过共青团把广大青年团结在党的周围;

第三,共青团与广大青年有着密切的联系,共青团员的标准、数量,团的活动方式、教育方法都与共产党员有所不同;

第四,共青团按照青年特点开展工作,在维护全国人民总体利益的前提下,代表和维护青年的具体利益。

  团的先进性与群众性是辩证统一的,两者的关系表现在先进性以群众性为条件,是群众性的导向;

群众性以先进性为前提,是先进性的基础。

坚持先进性,群众性才有正确的政治方向;

注意群众性,先进性才有广泛的作用。

如果片面地强调先进性,团就会脱离青年群众,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如果片面地强调群众性,就会把共青团等同于一般的群众团体,就会失去凝聚力和存在的意义。

这是被团的历史反复证明了的。

 5.为什么说共青团是中国共产党的助手和后备军?

  共青团作为党的助手和后备军,既是党建立共青团的目的,也是党赋予共青团的光荣使命。

早在1949年4月,任弼时同志代表党中央,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向青年团提出了“培养出千千万万有高度政治觉悟又有坚强的实际工作能力的优秀的革命后备军”的任务。

党的十三大把共青团组织的这一特殊的作用再一次载入党章。

根据党的要求,共青团在几十年成长和发展的历史过程中,为党的事业贡献了力量,充分发挥了助手和后备军作用。

这主要表现在:

共青团坚决拥护党的纲领,积极宣传和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

围绕“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开展各种适合青年特点的活动,动员和带领广大团员青年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

共青团十分关心青年的学习、劳动和生活,及时向党组织反映来自青年和其他人民群众中的各种建议和批评,协助党组织改进各方面的工作,密切党和群众的联系;

共青团担负起了为党员队伍和干部队伍培养输送后备力量的职责,大批优秀团干部、优秀团员在团组织内锻炼成长,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合格人才。

  6.共青团的创立过程是怎样的?

  1919年的五四运动,使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工人运动进一步结合,从思想上、组织上为中国共产党的创立做好了准备。

1920年8月,中国共产党发起组为了教育广大青年,更好地实行社会改造和宣传社会主义,首先在上海组织了社会主义青年团。

同年10月,毛泽东同志在湖南准备建党的同时,也开始组织社会主义青年团。

在此前后,各地在准备建党的同时,也组织了社会主义青年团。

1921年7月,在党的第一次代表大会上,研究了各地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青年团的问题。

会后派出党员去做团的工作,加强对团的领导。

在团组织日益壮大的情况下,1922年5月召开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大会通过的团的纲领,确定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为中国青年无产阶级的组织,是为完全解放无产阶级而奋斗的组织。

  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是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的前身。

  7.共青团组织几次更名情况是怎样的?

  1922年5月,在党的直接领导下,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召开了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建立了全国统一的组织。

1925年1月在团的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决定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改名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1935年11月,为团结一切抗日的青年,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党决定把团的组织改变为民族解放性质的抗日救国的青年团体。

全国先后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青年抗日救国团体。

在国民党统治区,有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武汉青年救国团、广东青年抗日先锋队和抗日战争后期的民主青年同盟等,在陕甘宁边区和各敌后根据地,有青年救国会和青年抗日先锋队。

  1946年6月,党中央发出建立民主青年团的提议。

经过两年多的试办,1949年元旦,党中央发出建立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的决议,1949年4月召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告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正式成立。

1957年5月,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召开的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决定把团的名称改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8.共青团有哪些优良传统和作风?

  共青团不但具有光荣历史,而且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具有先进青年群众组织特色的优良传统和作风。

  

(一)始终站在社会变革的前列,做革命和建设事业的突击队。

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

“‘五四’以来,中国青年起了什么作用呢?

起了某种先锋队的作用……就是带头作用,就是站在革命队伍的前头。

”从五四运动到改革开放的今天,无论是在与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艰难苦斗中,还是在建设富强、文明、民主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事业中,共青团在党的领导下,始终站在社会变革的前列,团结带领广大青年为了国家和民族的解放,为了改变祖国贫穷落后的面貌,冲锋在前,奋斗在前,成为推动社会变革的先锋队。

  

(二)代表和维护青年利益,适应青年特点开展工作。

中国共青团从它成立之日起,就公开宣布它是维护青年利益的团体,要为青年工人、农民、学生的利益而奋斗,吸引着千千万万的青年投入革命的怀抱。

在民主革命时期,它为了青年的利益和人民的利益而奋斗,同时克服了团内一度存在的“不着重去注意青年的特殊的工作,而和党做同样工作”的脱离青年群众的“第二党”倾向,成为团结中华进步青年的核心。

在社会主义建设初期,毛泽东同志谆谆告诫青年团:

“你们现在有900万团员,如果不注意青年特点,也许就只有100万拥护你们,800万不拥护你们。

”在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新时期,共青团进一步提出要为青年建功立业、成长成才的根本利益服务,强调把服务作为团的各项工作的重要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代表和维护青年利益上更加主动,更加自觉。

  (三)自觉接受党的领导,积极引导青年前进。

共青团自成立以来,始终把马列主义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要求团的组织和团员接受党的政治领导,拥护党的政治主张,引导广大青年不断地走上党所指引的革命道路,保证中国青年运动的健康发展。

因此,始终不渝地接受党的领导,既是共青团性质的基本要求,也是把握青年运动前进方向的首要条件。

9.团的历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基本情况是怎样的?

  1922年5月5日至10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

来自15个地方,代表着全国5000多名团员的25名代表出席了大会。

张太雷致开幕词。

中共中央领导人陈独秀、张国焘等出席。

大会听取了各地代表和临时中央局的报告,讨论通过了团的《纲领》、《章程》等文件。

大会选举高君宇、施存统、张太雷、蔡和森、俞秀松组成第一届中央执委会,施存统被推选为书记。

团的一大实现了青年团的思想、组织的统一,有力地推动了中国青年运动的蓬勃发展。

  1923年8月20日至25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南京召开。

出席大会的代表有邓中夏等30余人,代表全国16个省的30多个地方团组织的6000多名团员。

大会听取了团中央执委会的工作报告,出席少共国际三大代表刘仁静的报告和中国共产党代表的报告。

通过了青年工人运动、学生运动等一系列决议案,并明确了团在政治上必须完全服从党的主张。

大会选举了第二届中央执委会,刘仁静、林育南、恽代英、邓中夏4人组成中央局,刘仁静任委员长。

团的二大对于统一全团思想,动员和组织广大团员青年参加统一战线,推动国民革命运动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925年1月26日至30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

出席会议的代表18人,代表着团员2400多人。

大会决定把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改名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大会选举了第三届中央执委会,张太雷当选为总书记,后由任弼时担任。

团的三大明确了自己的组织路线,为投身大革命洪流,做了思想上、组织上的准备。

  1927年5月10日至16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武汉召开。

到会代表60多人,代表了50000名团员。

大会规定了共青团和青年运动的方针、任务,进一步明确了团的性质和任务。

大会选举了新的中央执委会,任弼时正式当选为书记。

  1928年7月12日至16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在苏联莫斯科召开。

到会代表46人,代表全国75000名团员。

少共国际和中共中央的代表出席大会并作报告。

大会选举了新的中央委员会,关向应当选为书记。

大会号召全团转变工作方针,努力宣传和争取青年群众,迎接新的革命高潮。

  在全国解放前夕,中共中央在1949年1月1日公布了《关于建立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的决议》。

同年4月11日至18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平召开。

出席大会的代表有340人,代表了全国19万青年团员。

毛泽东接见了全体代表并为大会题词;

朱德出席了大会的开幕式、闭幕式,并代表中共中央和人民解放军总部向大会致贺词。

周恩来于4月22日作了长篇报告。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任弼时代表中共中央向大会作了政治报告。

冯文彬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的任务与工作》为题,向大会做了工作报告。

大会选出了新的中央委员会,选举任弼时为名誉主席,冯文彬当选为书记,廖承志、蒋南翔任副书记。

这次大会标志着中国青年运动进人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1953年6月23日至7月2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

出席大会代表795人,列席代表152人。

在开幕式上,刘少奇代表中共中央致祝词。

大会期间,毛泽东接见大会主席团成员并发表重要讲话。

大会闭幕时朱德到会作了讲话。

大会通过了胡耀邦作的《团结全国青年在建设祖国的伟大行列中奋勇前进》的工作报告。

大会选举了新的中央委员会,胡耀邦、廖承志、刘导生、罗毅、王宗槐、荣高棠、区棠亮、章泽、胡克实当选为团中央书记处书记。

这次大会是全体青年团员为逐步实现国家工业化和逐步地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而努力奋斗的动员大会和誓师大会。

  1957年5月15日至25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

出席会议的正式代表1493人,列席代表70人。

党和国家领导人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陈云等同志出席了开幕式。

中共中央总书记邓小平致贺词。

大会通过了胡耀邦作的《团结全国青年建设社会主义的新中国》的工作报告。

大会选举了新的中央委员会,胡耀邦为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刘西元、罗毅、胡克实、王伟、梁步庭、项南为书记处书记。

大会决定将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改名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还决定将解放前后的团的历次全国代表大会衔接起来,依照次序排列,把下一次代表大会定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

  1964年6月11日至29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

出席大会的正式代表2396人,列席代表927人。

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副主席刘少奇、周恩来、朱德,总书记邓小平接见了全体代表。

邓小平代表中共中央向大会作政治报告。

大会通过了胡耀邦作的《为我国青年革命化而斗争》的工作报告。

大会选出了新的中央委员会,胡耀邦为第一书记,胡克实、王伟、杨海波、张超、王照华、路金栋、王道义、惠庶昌为书记。

团的九大是建团以来规模空前盛大的一次大会。

  1978年10月16日至26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

参加会议代表共2000人。

中共中央副主席李先念代表中共中央、国务院致词。

大会通过了韩英作的《为伟大的新长征贡献青春》的工作报告。

大会选出了新的中央委员会,韩英为第一书记,胡启立、王敏生、胡德华、刘维明、周鹏程、高占祥、李海峰为书记。

团的十大是深入揭批林彪、“四人帮”的团结战斗的大会,是一次动员全国各族青年进行新长征的誓师大会,标志着被迫中断12年的团的系统领导重新恢复。

  1982年12月20日至30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

出席会议的正式代表1995人,列席代表150人。

邓小平、胡耀邦等50多位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开幕式并接见全体代表。

胡启立代表中共中央向大会致祝词。

大会通过了王兆国作的《团结全国各族青年,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光辉前程进军》的工作报告。

大会选举了新的中央委员会,王兆国为第一书记,胡锦涛、刘延东、李海峰、克尤木·

巴吾东、陈昊苏、何光〈Gq0300901〉为书记。

团的十一大是动员亿万青年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光辉前程进军的誓师大会。

  1988年5月4日至8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

出席会议代表2027名。

党和国家领导人赵紫阳、杨尚昆、李鹏、万里、乔石等出席了开幕式。

大会通过了宋德福作的《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继往开来艰苦奋斗》的工作报告。

大会对团章的部分条文作了修改,通过了《关于实行团员证制度的决议》,审议了《关于共青团体制改革的基本设想》,并第一次审改确定了代团歌。

大会选出新的中央委员会,宋德福为第一书记,刘延东、李源潮、张宝顺、李克强、洛桑、刘奇葆、冯军为书记。

团十二大是一次充分体现民主、团结、求实和改革精神的大会。

  1993年5月3日至10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

出席会议代表1420人。

党和国家领导人江泽民、李鹏、乔石、李瑞环、刘华清、胡锦涛出席了开幕式,胡锦涛代表党中央向大会致祝词。

大会通过了李克强作的《高举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团结带领各族青年为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而奋斗》的工作报告,修改了团章。

大会选举产生了新的中央委员会。

李克强当选为第一书记,刘鹏、袁纯清、吉炳轩、赵实、巴音朝鲁、姜大明为书记处书记。

这是团的历史上一个朝气蓬勃、团结奋进、创新求实、继往开来的大会。

  1998年6月19日至25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

出席会议正式代表1469人,列席代表31人。

党和国家领导人江泽民、李鹏、朱镕基、李瑞环、胡锦涛、尉健行、李岚清等出席了开幕式,胡锦涛代表党中央向大会致祝词。

大会通过了周强作的《在邓小平理论指引下团结带领各族青年为实现党的跨世纪宏伟目标而奋斗》的工作报告,修改了团章。

周强当选为第一书记,巴音朝鲁、孙金龙、胡春华、黄丹华、崔波、赵勇为书记处书记。

团十四大是在世纪之交的历史时刻召开的青年盛会,对于动员和带领各族青年为实现党的跨世纪宏伟目标而奋斗具有重要意义。

  10.共青团组织的行动指南是什么?

  共青团组织的行动指南,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

马克思列宁主义在其创立、发展过程中,汲取了全人类文化的精华,揭示了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为无产阶级的彻底解放指明了方向。

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列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形成了毛泽东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列主义。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总结建国以来正反两方面的经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实现全党工作中心向经济建设的转移,实行改革开放,开辟了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时期,逐步形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路线、方针、政策,阐明了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创立了邓小平理论。

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实践证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不仅是指导中国革命不断走向胜利的理论基础,而且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是我们党的事业成功的可靠保证。

共青团只有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行动指南,才能出色完成党赋予的历史任务,使团的各项工作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11.共青团的基本职能是什么?

  共青团的主要社会职能包括三个方面:

  

(一)团结、教育、引导青年为实现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而奋斗,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践中锻炼成长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发挥党的助手和后备军作用。

  

(二)参与社会协商对话、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承担政府委托的有关青年工作事务,指导和帮助青联、学联、少先队等青少年组织开展工作,发挥党和政府联系青年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三)在维护全国人民总体利益的前提下,代表和维护青年的具体利益,全心全意为青年服务,发挥青年利益的社会代表作用。

  12.共青团的奋斗目标和基本任务是什么?

  团章规定,共青团的奋斗目标是:

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纲领,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行动指南,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全国各族青年,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为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社会制度而奋斗。

  为了实现这个总目标,团章规定共青团的基本任务是:

坚定不移地贯彻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团结带领广大青年,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促进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接班人,努力为党输送新鲜血液,为国家培川青年建设人才。

  13.共青团的组织原则是什么?

  共青团的组织原则是民主集中制。

按照民主集中制团章规定,各级团的组织和广大团员、团干部都必须遵循的原则是:

  

(一)团员个人服从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组织服从上级组织。

共青团组织认真实行上述原则,才能确保党对团的政治领导,以及团的系统领导的顺利实现,确保共青团的指导和各项任务的贯彻落实,确保团内民主生活的正常开展。

  

(二)团的全国领导机关,是团的全国代表大会和它产生的中央委员会。

地方各级团的领导机关,是同级团的代表大会和它产生的团的委员会。

  (三)团的各级领导机关,除他们派出的代表机关外,都由选举产生。

团的县级和县级以上各级委员会派出的代表机关,一般是指介于团省委和团县委之间的团地委以及介于团县委和乡(镇)团委之间的团区委,它们均属于工作委员会的性质,不需要选举产生。

它的组成可由同级党组织提名,征得上级团委同意后,由党委发文公布。

除此以外,团的各级领导机关的产生,都要广泛发扬民主,充分体现选举人的意志,采用无记名投票的方式,通过差额选举的办法选举产生。

  (四)团的各级委员会定期向代表大会或团员大会报告工作。

这一规定是团内实行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的有效形式,它有利于各级团的代表大会和团员大会对于各级团委贯彻团的决议、完成团的任务的情况和提出的工作目标进行审议和监督,以保证团的工作顺利开展。

  (五)团的各级领导机关应经常听取并认真处理下级组织和团员的意见;

团的下级组织必须向上级组织如实反映情况,及时请示、报告工作。

  (六)团的各级委员会实行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

一方面,只有在团的各级委员会实行集体领导,才能培养团干部的民主作风和民主意识,集中集体的智慧,作出正确的决策。

另一方面,必须把实行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结合起来,才能使每个委员在职责明确的前提下,以高度负责的精神,积极主动,独立负责,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做到重大事情集体领导,具体工作各负其责,提高团的工作的决策水平和团干部独立工作的能力。

  14.共青团的组织系统是怎样的?

  中国共青团是一个拥有300万个基层组织、6000多万团员的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

它根据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建立起从中央到地方直至基层的组织系统。

  

(一)共青团中央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中央委员会是受党中央领导的,经团的全国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的团的全国领导机关。

团中央机关是团的中央委员会的办事机构。

  团中央的主要任务是:

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帮助团员青年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现代科学文化知识武装自己,带领全国青年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艰苦创业,代表和维护青年的具体利益,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把青年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团中央的主要职责是:

领导全国共青团工作;

调查青年的思想动态和青年工作的情况,为党和国家制定有关青年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提供依据;

研究青年工作中的理论和实际问题;

征集青运史资料,研究撰写青年运动史;

代表和维护青年的具体利益,动员和协调社会各方面的力量促进青年的健康成长;

加强团的思想建设和组织建设;

加强团干部的选拔、管理、考核、培训和输送;

做好青年统战工作,指导和帮助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的工作;

负责全国青少年和学生的对外联络工作;

调查研究各国青年、学生运动的情况,建立和发展与各国青年、学生组织的友好关系,支持各国青年的正义事业,开展对港澳台青年、学生组织的工作,发展青年旅游事业,扩大同各国青年的交往;

领导团中央系统的青少年报刊和青少年读物的出版工作,指导各地青少年报刊的工作;

受党中央委托,领导全国少先队的工作,指导少先队辅导员的工作。

  

(二)共青团地方各级委员会

  团的地方各级委员会由三级构成,它包括团省、自治区、直辖市委和中央直属系统团委;

团市、地、州、盟委;

团县、市(县级市)、旗、市辖区委。

团的地方各级委员会是受同级党委领导的、经团的地方各级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的团的地方领导机关(团的派出机构如团地委,不由选举产生)。

各级地方团委机关,是团的各级地方委员会的办事机构。

  团的地方各级委员会的主要职责和任务是:

接受地方同级党委的政治领导,执行上级团的组织和同级代表大会的决议,贯彻共青团工作的指导思想,实现共青团组织的各项任务,创造性地领导和开展本地区团的工作,定期向上级团委报告工作。

  (三)共青团的基层组织

  团的基层组织,在工厂、商店、学校、机关、街道、合作社、农(林、牧)场、乡、镇、村、人民解放军连队、武装警察部队中队和其他基层单位,根据工作需要和团员人数,经上级团委批准建立。

团的基层组织一般分为团的基层委员会、总支部委员会、支部委员会。

根据团章规定,团的支部委员会、总支部委员会由团员大会选举产生,每届任期1年。

基层委员会由团员大会或代表大会选举产生,每届任期两年。

下设团委的基层团委,每届任期为2~3年。

团小组不是团的一级组织,是为了便于开展团的工作而划分的活动单位,团小组长可以由团员选举产生,也可以由团支部指定。

 

二 什么是团的支部组织

  1.什么是团支部?

  团支部,是共青团工作和活动的基本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