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C7大手法及举例说明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537254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427.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QC7大手法及举例说明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QC7大手法及举例说明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QC7大手法及举例说明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QC7大手法及举例说明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QC7大手法及举例说明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QC7大手法及举例说明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8页
QC7大手法及举例说明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8页
QC7大手法及举例说明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8页
QC7大手法及举例说明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8页
QC7大手法及举例说明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8页
QC7大手法及举例说明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8页
QC7大手法及举例说明Word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8页
QC7大手法及举例说明Word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8页
QC7大手法及举例说明Word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8页
QC7大手法及举例说明Word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8页
QC7大手法及举例说明Word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8页
QC7大手法及举例说明Word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8页
QC7大手法及举例说明Word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8页
QC7大手法及举例说明Word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8页
QC7大手法及举例说明Word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QC7大手法及举例说明Word下载.docx

《QC7大手法及举例说明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QC7大手法及举例说明Word下载.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QC7大手法及举例说明Word下载.docx

调查表的设计通常分为地面的服务品质及航机上的服务品质。

地面又分为订票、候机;

航机又分为空服态度、餐饮、卫生….等。

透过这些调查,将这些数据予以集计,就可得到从何处加强服务品质了。

2柏拉图

在工厂里,要解决的问题很多,但往往不知从哪里着手,但事实上大部分的问题,只要能找出几个影响较大的要因,并加以处置及控制;

就可解决问题的80%以上,柏拉图是根据归集的数据,以不良原因、不良状况发生的现象,有系统地加以项目别(层别)分类,计算出各项目别所产生的数据(如不良率、损失金额)及所占的比例,再依照大小顺序排列,再加上累积值的图形。

柏拉图是美国品管大师朱兰博士(JosephJuran)运用意大利经济学家柏拉图(Pareto)的统计图加以延伸所创造出来的。

在工厂或办公室里,把低效率、缺点、制品不良等损失按其原因别或现象别,也可换算成损失金额来表示,以金额顺序大小排列,对占总金额的80%以上的项目加以追究处理,这就是所谓的柏拉图(pareto)分析。

柏拉图法的使用要以层别法的项目别(现象别)为前提,依经顺位调整过后的统计表才能画制成柏拉图。

柏拉图分析的步骤:

(1)将要处置的事,以状况(现象)或原因加以层别。

(2)纵轴虽可以表示件数,但最好以金额表示比较强烈。

(3)决定搜集资料的期间,自何时至何时,作为柏拉图资料的依据。

期间尽可能定期。

(4)各项目依照合计之大小顺位自左至右排列在横轴上。

(5)绘上柱状图。

(6)连接累积曲线。

范例1:

某部门将上个月生产的产品作出统计,总不良数414个,其中不良项目依次为:

层别统计表

顺位

不良项目

不良数(件)

占不良总数比率(%)

累积比率(%)

1.

破损

195

47.1

2.

变形

90

21.7

68.8

3.

刮痕

65

15.8

84.6

4.

尺寸不良

45

10.9

95.5

5.

其他

19

4.5

100

合计

414

上图可以看出,该部门上个月产品不良最大的来自破损,占了47.1%,前三项加起来超过了80%以上,进行处理应以前三项为重点。

范例2:

沿上题鉴于主要不良项目为破损,此破损为当月份生产许多产品的破损总合,再将产品别用柏拉图法分析如下:

破损不良数=195件

产品别依次为:

产品

130

66.7

35

17.9

10

5.1

D

8

4.1

12

6.2

在上个月的产品中,光是A产品在破损这一项就占了整部门的47.1%×

66.7%=31.4%。

在进行消灭不良的活动中,即以此项为第一优先对象。

A产品+B产品两项合计超过80%,故A、B产品为重点处理产品。

范例3:

某纸业公司在年底将本年度内的品质损失进行统计分析。

依项目别(层别)统计如下,其中光是第一项损失,就占了整个总损失的55.2%。

年度损失额(万元)

损失百分比(%)

本项目

累计

1

55

55.2

2

变颜色

22

22.1

77.3

3

包装污损

7.8

85.1

4

张数不齐批

6.7

91.8

5

8.0

6

99.5

随着交通及电子媒体的愈来愈发达,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感觉愈来愈短,许许多多的事情也愈来愈复杂。

一个管理人员面临千头万绪的工作,总是有顾此失彼、穷于应付之感,以致造成许多的[盲乱],工作缺乏效率。

柏拉图法(重点管理法),提供了我们没法面面俱到的状况下,去抓重要的事情、关键的事情,而这些重要的事情又不是靠直觉判断得来的,而是有数据依据的,并用图形来加强表示。

在这个快步调的时代里,人们喜欢也习惯于快速地去思考事情及解决问题。

假如能将平日累积的工作经验融入此重点管理法中,对于问题的处理及解决,往往是一劳永逸的。

也就是层别法提供了统计的基础,柏拉图法则可帮助我们抓住关键性的事情。

3特性要因图

所谓特性要因图,就是将造成某项结果的众多原因,以系统的方式图解之,亦即以图来表达结果(特性)与原因(要因)之间的关系。

因其形状像鱼骨,又称[鱼骨图]。

[某项结果之形成,必定有其原因,应设法利用图解法找出其原因来]。

首先提出这个概念的是日本品管权威石川馨博士,所以特性要因图又称[石川图]。

特性要因图,可使用在一般管理及工作改善的各种阶段,特别是树立意识的初期,易于使问题的要因明朗化,从而设计步骤解决问题。

如上图,当分析造成尺寸变异(不良)的时候,通常找出几个主要原因的大骨,而影响这些主要原因的一些要因如小骨一样,又附在几个主要原因的大骨上。

所以要因分析图如能做得完整的话,容易找出问题之症结,采取相应的对策措施。

1.特性要因图使用步骤

步骤l:

集合有关人员。

召集与此问题相关的、有经验的人员,人数最好4一10人。

步骤2:

挂一张大白纸,准备2一3支色笔。

步骤3:

由集合的人员就影响问题的要因发言,发言内容记入图上,中途不可批评或质问。

(脑力激荡法)

步骤4:

时间大约1个小时,搜集20一30个原因则可结束。

步骤5:

就所搜集的要因,何者影响最大,再由大家轮流发言,经大家磋商后,认为影响较大的予圈上红色圈。

步骤6:

与步骤5一样,针对已圈上一个红圈的,若认为最重要的可以再圈上两圈、三圈。

步骤7:

重新画一张要因图,未上圈的予去除,圈数愈多的列为最优先处理。

特性要因分析图提供的是抓取重要原因的工具,所以参加的人员应包含对此项工作具有经验者,才易奏效。

2.特性要因图与柏拉图之使用

•建立柏拉图须先以层别建立要求目的之统计表。

•建立柏拉图之目的,在于掌握影响全局较大的[重要少数项目]。

•再利用特性要因图针对这些项目形成的要因逐予探讨,并采取改善对策。

所以特性要因图可以单独使用,也可连接柏拉图使用。

3特性要因图再分析

要对问题形成的原因追根究底,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形成问题之主要原因找出来以后,再以[实验设计]的方法进行实验分析,拟具实验方案,找出最佳工作方法,问题也许能得以彻底解决,这是解决问题,更是预防问题。

任何一个人、任何一个企业均有它追求的目标。

但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总会有许许多多有形与无形的障碍,而这些障碍是什么(WHAT)、这些障碍为何形成(WHY)、这些障碍如何(HOW)破解等问题,就是要因分析图法主要的概念。

事实上,任何事情的形成都有它的原因,比如说你的办公桌的位置不好(脑子想)、你就去搬动它(动手搬),所以办公桌的位置就移动了:

上面的例子中办公桌的位置移动是结果,原先的位置不妥当是原因,动手去搬为达成目的所采用的方法。

一个管理人员,在他的管理工作范围内所追求的目标,假如加以具体的归纳,我们可得知从项目来说不是很多。

然而就每个追求的项目来说,都会有影响其达成目的的主要原因及次要原因,这些原固就是阻碍你达成工作的变数。

如何将追求的项目一一地罗列出来,并将影响每个项目达成的主要原因及次要原因也整理出来,并使用要困分析图来表示,并针对这些要;

在有计划地加以强化,将会使你的管理工作更加得心应手。

同样地,有了这些要因分析图,即使发生问题,在解析问题的过程中,也能更快速,更可靠。

4散布图

散布图是用来表示一组成对的数据之间是否有相关性。

这种成对的数据或许是[特性一要因]、[特性一特性][要因—要因]的关系。

在我们的生活及工作中,许多现象和原因,有些呈规则形的关连,有些呈不规则形的关连。

例如:

物价的高低或消费支出水平有关连;

油的粘度与温度高低有关系;

汽车的运转数与出力有关系;

等等。

我们要了解它,必须藉助统计方法来判断它们之间之关系。

下面我们列出了5种散布图,分别是:

(1)正相关(回转数与出力)

(2)负相关(油的粘度与温度)

(3)不相关(气压与气温)

(4)弱正相关(身高与体重)

(5)弱负相关(温度与步伐)

散布图的类型可见下列五图。

散布图的绘制程序如下:

1.收集资料(至少30组以上)

2.找出数据中的最大值与最小值。

3.准备座标纸,划出纵轴、横轴的刻度,计算组距。

通常纵轴代表结果,横轴代表原因。

组距的计算应以数据中的最大

值减最小值再除以所需设定的组数求得。

3.将各组对应数标示在座标上。

4.须填上资料的收集地点、时间、测定方法、制作者等项目。

5查核表(CheckSheet)

简单的查核表,就是备忘条,将要进行查看的工作项目一项一项地整理出来,然后定期或定时检查。

1点检用查核表

此类表在记录时只做[有、没有]、[好、不好]的注记。

制作程序如下:

a.制作表格,决定记录形式

b.将点检项目列出

c.查核

d.异常事故处理

例:

管理人员日常检点查核表

日期

31

人员服装

工作场地

机器保养

机器操作

工具使用

.

查核者

异常处理

2记录用查核表(计数用)

记录用查核表用来收集计量或计数资料,通常使用划记法。

其格式如下:

修整项目

次数

表面斑点

装配不良

电镀不良

其他

有经验的管理人员,通常会把管理的工作规划成两个阶段来运作,一个是改善管理,一个是维持管理,并持续进行。

古云[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这句话用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的管理工作再恰当不过了。

试想一个企业的营运假如一直维持现状,长期不进展,那只有接受淘汰的命运了,此所谓[适者生存,不适者汰换]。

谈到改善(突破),就要有计划,然后全体动员去做。

进行改善,进行突破,得到好的成果,这些成果就是改变了那些管理方法或生产方法,这些好成果得来不易,而要让这些成果能维持不再掉下来,那就得在维持管理方面下功夫,也就是所谓的[标准化]工作了。

的确,管理工作犹如爬山一样,爬上一段就得休息一下,补充体力,准备下一段的工具,一段一段地爬,总是有机会到达山顶的。

也有人把维持管理与改善管理与带兵作战来做比。

一个指挥官的部队把预定攻占的阵地攻占下来后,得先做阵地巩固的工作,然后再进行下一波的攻击。

两者道理是一样的。

改善工作需先改善计划,改善计划会产生计划方案,然后这些计划方案要交付实施,才有机会得到我们预期的效果。

此时这些计划方案有无确实在实施,或实施的过程出现哪些问题,就得依赖查核表的跟催。

同样的,得到的成果要能维持,除了对新方法进行标准化外,经标准化后的新方法也可以使用查核表进行查检,这也是管理机能中控制机能的一种。

日常的管理工作中,使用查检表的例子比比皆是,对我们的管理工作助益甚大。

6直方图

直方图又称柱状图,可将杂乱无章之资料,解析出其规则性。

藉着直方图,对于资料中心值或分布状况可一目了然。

直方图的制作,牵涉到一些统计学的概念,但我们尽可能用简单的计算来说明。

1.直方图制作之步骤

(1)收集数据,并记录于纸上。

统计表上的资料很多,少则几十,多则上百,都要一一记录下来,其总数以N表示。

(2)定组数

总资料数与组数的关系大约如下表所示:

N(数据)

数组

50-100

6-10

100-250

10-20

250以上

(3)找出最大值(L)及最小值(S),并计算全距(R)。

R=L–S

(4)定组距(C)

组数=组距,通常是2.5或10的倍数

(5)定组界

最小一组的下组界=S—测量值的最小位数(一般是1或.0.1)×

0.5

最小一组的上组界=最小一组的下组界+组距

最小二组的下组界=最小的上组界

依此类推。

(6)决定组的中心点。

(上组界+下组界)÷

2=组的中心点

(7)制作次数分布表。

依照数值大小记入各组的组界内,然后计算各组出现的次数。

(8)制作直方图。

横轴表示测量值的变化,纵轴表示次数。

将各组的组界标示在横轴上,各组的次数多少,则用柱形划在各组距上。

(9)填上次数、规格、平均值、数据来源、日期。

直方图主要作为观察用,主要是为观察直方图之分布图型,将可得到3种状况:

A、柱状图形呈钟形曲线,可以说:

制程显得:

[正常],且稳定。

变异大致源自机遇原因。

然若呈现的是一种双峰或多峰形分布,则显得[不正常]或制程中有两

个标准。

B、制程中心值

直方图的平均值与规格中心值是否相近,作为调整制程的依据。

C、制程是否有能力符合工程规格。

依直方图散布状况来衡量是否具有达到工程能力的水准。

2直方图可达到下列目的:

•评估或查验制程

•指出采取行动的必要

•量测矫正行动的效应

•比较机械绩效

•比较物料

•比较供应商

(范例1)测量50个蛋糕的重量N=50

重量规格=310±

8g测量50个重量数据,如下表:

308

317

306

314

315

302

311

307

305

310

309

304

316

303

318

312

7

313

320

9

行最大

319

行最小

L=320、S=302

1将其分成7组

2全距R=L-S=320-302=18

3组距C=18÷

7=2.57,取C=3

4第一组下界=S-(S个位数×

0.5)=302-1=301

5第一组上界=301+C=304

6第二组依此类推

7划次数分配表,如下表:

分布表

组界

中心值

301~304

302.5

304~307

305.5

307~310

308.5

13

310~313

311.5

313~316

314.5

316~319

317.5

319~322

直方图之作用于了解制程全貌,可自图上看出分配中心倾向(准确度)及分配之形状,散布状态(精密度)与规格关系.

(1)准确度与精密度

上表中可以看出,一组的产品准确度虽然可以但精密度差,二组刚好相反,三组则准确度及精确度都差,四组两者皆可以。

7管制图(contro1chart)

1924年美国的贝尔电话实验所的修华特博士(Dr.W.A.Shewart)首先提出管制图使用以后,管制图就一直成为科学管理上的一个重要的工具,尤其在品质管制里就成了一个不可或缺的工具。

在生产的过程中,变异是正常的现象,其来自机遇原因的变异虽无可避免,但非机遇原因大都是人为或人力可以控制的。

我们知道在日常的生产里,产品虽在正常的情况下生产,但其产品仍会随机做一上一下的变化,有些人靠经验来判断及处理,但经验多半依靠直觉,当直觉不可靠时,会产生严重后果,何况经验是有相当长时间的试误累积而来的。

而利用管制图,可以依科学方法加以管制,并研究制程的变异研判是机遇原因或非机遇原因,适时地采取对策措施。

(一)营制图的实施循环

1、在制程中,定时定量随机抽取样本。

2、抽取样本做管制特性的量测。

3、将结果绘制于管制图上。

4、判别有无工程异常或偶发性事故。

5、对偶发性事故或工程异常采取措施。

a.找寻原因。

b.改善对策、应急对策。

c.防止再发根本对策。

NO

管制图的实施循环

从上图可以看出,管制图的实施步骤是:

抽取样本,进行检验,将检验的结果画制于管制图上,再从管制图来判断,工程是否正常,如为不正常即应采取必要的矫正措施。

(二)管制图分类

管制图分为计量值管制图和计数值管制图两种。

1、计量值管制图。

用于产品特性可测量的,如长度、重量、面积、温度、时间等连续性数值的数据有:

X一R:

平均值与全距管制图(表2一9一1)

X一R:

中位数与全距管制图(表2一9一2)

X一Rm:

个别值与全距移动管制图(表2一9一3)

X-:

平均值与标准差管制图

其中以X一R使用最普遍。

2、计数值管制图

用于非可量化的产品特性,如不良数、缺点数等间断性数据。

有:

P一Chart:

不良率管制图(表之一9一4)

Pn一Chart:

不良数管制图

C一Chart:

缺点数管制图(表2一9一5)

U一Chart:

单位缺点数管制图

其中以P一Chart应用较广。

初学管制图,可以先从X一R图及Pchart的使用开始,等熟练以后再视需要使用其他的图。

(三)X-R管制图

X主要管制组间(不同组)的平均值变化。

R主要管制各组内(同一组样品)的范围变化。

一组测量数据5+2+10+7+4有5个

平均值X=(5+2+10+7+4)/5=5.6

全距R=Xmax-Xmin=10-2=8

2、管制图制作法

步骤:

(1)收集最近与今后制程相似的数据约100个。

(2)依测定时间或群体区分排列。

(3)对数据加以分组,把2—6个数据分为一组。

•组内的个别数据以n个表示。

•分成几组的个别组数以K表示。

•剔除异常数据。

(4)记入数据表(如图)。

(5)计算每组平均值X。

(6)计算每组全距R。

(7)计算总平均值X。

(8)计算全距平均R。

(9)计算管制界限值(下表)。

(10)划出管制界限。

所定的方格最好能在上下限间隔约20~30mm较合适。

(11)打上点记号。

点与点(组与组)距离约2~5mm较合适。

在管制界限内的点以为记,在管制界限外以为○为记。

12:

记入其它有关事项。

13:

检查:

(a)制程是否在管制状态下。

(b)检讨制程能力。

3、管制界限与产品规格比较。

将计算管制图之数据整理成直方图,然后再与规格比较。

(1)

直方图在产品规格值上、下限内,则所计算出来的管制上、下限可采用。

(3)如超出规格上下限时,则认为制程不能满足规格要求,则需调整制程,作制程解析,把平均值移到规格中心,或进行缩小变异措施。

如果技术上或经济上有困难,则需考虑变更规格。

(四)计数值管制图

计量值管制图是管制品质或持续改进品质的良好方法,不过它们有若干限制,最明显的是没法用来管制做目测的检验,比如说产品的颜色不正确、表面刮痕……等是较难用量测工具来检测的。

1P管制图(不良率管制图)

P管制图可用在产品不良率、人员缺勤率等方面。

2P管制图的做法

(1)先收集近期内的产品,分组并算出不良率。

3、管制过程

P管制图如有点超过管制界限,应进一步解析制程,追查原因,采取措施。

4、P管制图范例

(五)管制图判读异常的要决

1、资料点超出管制界限时

2、资料偏离中心线连续7点时,表示有变化,要小心。

3、资料呈规则性,原因易找出来。

谢四兵培训教材之122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