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流动及相关概念辨析.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537338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34.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知识流动及相关概念辨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知识流动及相关概念辨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知识流动及相关概念辨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知识流动及相关概念辨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知识流动及相关概念辨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知识流动及相关概念辨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知识流动及相关概念辨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知识流动及相关概念辨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知识流动及相关概念辨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知识流动及相关概念辨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知识流动及相关概念辨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知识流动及相关概念辨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知识流动及相关概念辨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知识流动及相关概念辨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知识流动及相关概念辨析.docx

《知识流动及相关概念辨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知识流动及相关概念辨析.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知识流动及相关概念辨析.docx

知识流动及相关概念辨析

知识流动及相关概念辨析

知识流动及相关概念辨析

华连连/张悟移

2012-9-2815:

04:

02  来源:

《情报杂志》(西安)2010年10期

  【英文标题】AnalysisofKnowledgeFlowandItsRelativeConcepts

  【作者简介】华连连(1984-),女,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物流供应链管理、知识管理等;昆明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昆明650093

  张悟移(1965-),男,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物流供应链管理、知识管理等。

昆明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昆明650093

  【内容提要】知识流动作为知识管理的关键环节之一,是企业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目前关于知识流动的相关概念比较多,但其在内涵和外延上存在着一定差异,本文将从知识流动的概念、内涵以及相关概念等入手进行分析研究,并做相关评述。

  【关键词】知识流动/知识溢出/知识扩散/知识转移/知识共享

  0引言

  知识流动现象早已存在于人类的交往和实践中,但由于知识的产生和流动依附主体活动而存在,缺乏独立性,再加上知识尚未成为社会生产活动中的最重要的要素,所以知识流动在相当长的时间几乎没有受到关注。

但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知识价值逐渐被挖掘出来,知识流动活力凸显,在知识共享和知识创新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有效推动知识流动的发展成为组织和个人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然而,从目前的研究来看,知识流动的研究相对滞后,尚不能支撑和满足知识实践发展的需要,知识流动、知识转移、知识传播、知识溢出和知识共享等相关概念的混淆也常常使知识管理实践者感到迷惑。

为此,有必要对知识流动的内涵及其相关概念进行研究和辨析。

  1知识流动的概念研究综述

  管理学者P.Drucker早在1965年即预言:

“知识将取代土地、劳动、资本与机器设备,成为最重要的生产因素。

”随着知识管理研究的发展,Teece于1977年在探讨跨国公司技术转移[1]的过程中,首次提出知识转移的概念,这就为知识流动的研究开启了大门,引起各国学者的关注。

然而,由于研究时间较短,研究角度和具体过程不同,关于知识流动的概念研究也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主要观点如下:

  MaxH.Boisot(1995)从企业技术战略发展的角度探讨了知识流动的概念[2],他认为知识流动包含知识扩散、知识吸收、知识扫描和问题解决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知识扩散阶段,技术领先企业在有意识培养技术跟随者的情况下,选择部分技术进行扩散;第二阶段是知识吸收阶段,技术跟随者学习吸收技术领先企业的技术知识,但是这些知识大部分是比较陈腐的一般知识,很难学到核心知识;第三阶段是知识扫描阶段,不同的跟随者对知识有不同的理解,部分企业将扩散的知识与自有知识相结合,能够发现新的知识,新知识又成为企业的隐性知识,用来解决第四阶段中遇到的问题。

这四个阶段呈环状发展,不断提升行业的知识量,从而最终实现技术水平的提升和产业规模的扩大。

  KurtBernardoWolf(1997)在谈到知识流动环境时指出科学会议,如国际会议等是建立知识主体联系,促进知识交流的重要途径之一。

同一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在特定的时间内出席正式会议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不仅能够丰富该领域相关知识的内容,同时也能够向与会者学习探讨新的知识,并将新的知识和发现带到自己的研究区域或者国家,促使知识流动的实现。

他特别指出,这是发展中国家学习先进知识和技术的重要机会[3]。

  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2000)认为知识流动是区域创新系统的组织关联表现形式,知识流动能够帮助区域内知识主体学习和获取外部知识,充实系统内的发展,并且在学习的过程中,区域内主体依靠自身知识和外部知识的结合来产生新的创新。

  HaiZhuge(2002)将知识流动界定为:

知识在人们之间流动的过程或是知识处理的机制,知识流动包含三个重要的影响因素:

主体、内容和方向[4]。

知识主体包括知识发送者和知识接收者,他们是知识流动的节点,也是知识的携带者和拥有者,一旦合作主体发生变化,那么知识合作必然会呈现新的特点,并且碰撞产生新的知识用来解决新的问题。

知识流动的内容是指主体间能够共享的知识或者是合作主体之间都能够理解的知识,主要用来解决合作中面临的问题,而并不涉及任务之外的内容;知识流动的方向是发送一方对另一方知识的传递和给予,方向是单向的、不可逆的。

  国内学者也有从不同角度研究知识流动的,顾新(2006)从创新的角度提出知识流动是指知识在参与创新活动的不同主体之间的扩散和转移[5]。

马旭军(2007)从产学研角度提出知识流动是指知识在企业、大学、科研院所等系统内部以及部门之间的流动[6]。

谢守美(2009)[7]将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思想引入到知识流动的研究中,认为知识流动是在知识生态系统中,知识主体之间、知识主体与外部环境之间的知识信息交流,可分为生产、获取、组织、传递、共享与创新等过程。

  上述概念研究由于切入的角度不同,学者们的理解也存在差异,主要是针对某些特定领域或者特定过程的概念界定,其内涵要么过于狭窄、要么过于宽泛,缺乏普遍性和准确性,但总体来看,这些概念尚有共同之处:

a.知识流动过程都需要主体参与,知识流动过程都有知识发送者和接受者,不过在具体的流动过程中主体可能是个体,也可能是组织和区域;b.知识流动是一个复杂的动态过程,不是主体之间简单的知识传递或交换,其机理机制尚需要深入研究:

c.知识流动是一个知识重组合、再生产的过程,能够促进知识创新局面的出现。

d.仅仅靠知识的自发流动难以满足知识主体发展的需要,知识流动的实现需要一定的条件和要素及外部环境的配合。

  知识流动是指在特定环境中,知识在有一定需求的主体之间(包括个人、组织和区域),从知识存量高者流向知识存量低者的过程。

发送的知识是知识接受者现有知识能匹配和需要的知识。

  2知识流动的内涵

  2.1知识流动是一个复杂的动态过程从知识本身的资源性来看,知识具有稀缺性,不是公共产品,不可能均匀地分布在所有主体中,必须通过交流和交易才能更有效实现其价值。

从知识流动的过程来理解,Gilbert和Cordey-Hayes(1996)认为知识的转移并不是静态发生的,它必须经过不断的动态学习,才能达到目标[8]。

李凤云(2004)则强调在知识的识别、获取、开发、分解、储存、传递、共享以及运用其产生价值的运动过程中应该是无阻碍的[9]。

至于复杂,是因为知识流动过程伴随着大量主体的参与,受诸多条件的限制,不仅有显性知识的流动,同时还要有效激活隐性知识的流动,尤其是有效推动隐性知识的流动成为知识流动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本文认为,“流动”本身有经常变换位置的意思,与“静止”相对。

知识在不同主体间位置的变换就是典型的知识流动过程,这种知识流动不同于物流的实体性,它往往看不见,甚至是不易觉察的,可能是主动的,可能是被动的,可能是快速地传播并为知识受体所吸收,也可能其传播是缓慢的自然过程,但最终知识流动的目的是使知识能够根据需要跨越时间和空间,为不同主体使用,达到知识共享的目的。

  2.2知识落差决定知识流动的方向物理学认为世间所有物质或非物质的传导、扩散总是由势差引起的,并总是从高位势向低位势扩散。

同样,知识流动各方知识存量的差距表现为知识“势差”,即知识势能的落差,表现为知识势能高的主体知识会流向知识势能低的主体。

  李顺才和邹珊刚(2003)借鉴了流体力学的分析思想,从知识区位、动机水平、环境等方面提出一个分析知识流动动力机制的基本框架[10]。

王曰芬(2007)从知识分布的角度提出,组织中的知识都是非均衡分布的,体现在地域上的非均衡和专业化上的非均衡。

知识的不均衡分布使不同主体之间存在知识“势能”的落差,促使知识的流动与转换[11],这也是知识流动形成的基本前提。

知识势差的存在是必然的,但知识势差并非越大越好。

Marjolein等在2001年的研究表明,适度的知识“势差”是知识高效转移和传播的关键[12],“势差”过小会造成可以转移的知识流量过少,难以满足知识受体的需要;而“势差”过大,落后一方则无法真正掌握和学习外部知识,导致知识流动的过程无法顺利实现。

  物理学认为,势差是形成流向的关键,而知识存在知识势差,也就必然存在知识流动的方向问题。

邹珊刚(2001)提出知识流动具有矢量特性,总是从知识资源应用水平高的系统流向知识资源利用水平低的系统[13]。

陈金贤(2003)从知识流动的成本入手,提出知识流向取决于需求知识的资本流向,且知识流向和资本流向刚好相反[14]。

这一解释的前提假设是知识流动是有偿的过程,知识低势位的主体要想学习和获得有效知识,需要通过支付成本给高知识势位的主体,从而达到学习新知识的目的。

谢守美(2009)从知识生态系统的角度提出知识流动既可以是单向的,也可以是双向的,流向是可逆的[17]。

还有学者从母子公司的角度提出知识的正反向流动。

认为母公司向子公司的知识流动称为正向流动,而子公司向母公司的知识流动称为反向流动或叫逆向流动。

  可见,关于知识流向的提法众多,角度各有不同。

但是本文认为,从知识势能的角度来看,知识流动只有一个方向,即知识从高势位流向低势位,即使是知识存量总量很大的系统,某一局部的知识片段仍有可能是高需求的,这也可以用来解释子公司知识向母公司流动的现象。

  2.3知识流动的影响要素知识流动的实现受诸多因素影响,如知识内容、知识主体、知识媒介以及环境条件都可能成为影响知识流动的要素,学者们结合特定的行业、组织和个人,对知识流动的影响要素做了很多研究。

MauraSoekijad和ErikAndriessen(2003)在谈到竞争性合作中的知识共享的条件时指出,共同的兴趣、合作的需要以及组织特性构成学习和传播知识的环境,都可能成为影响知识流动的要素[15]。

JeffreyL.Cummings和Bing-ShengTeng(2003)在研究产品技术开发的过程中,提出知识流动的影响要素,分别为知识的嵌入性、企业合作的特性、知识接收者的特性以及知识转移活动等[16]。

但这些研究往往针对性比较强,不能反映一般性的问题。

  本文在众多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对知识流动的一般影响要素及其对知识流动的影响机理进行了梳理,由于众多学者在研究的过程中提法较多,故在本文中将部分影响要素进行了综合,见图1。

  图1知识流动影响要素

  2.3.1知识特性。

在知识流动的过程中,知识特性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知识流动的效率。

显性知识,也就是可表达性的知识容易流动传播,而占知识总量80%的隐性知识(又叫默会知识[17])具有默会性,是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知识,知识主体需要通过亲历亲为的实践或人际互动来获得,此类知识往往会加大知识流动的难度,但是如果能采取有效的方法措施挖掘默会性的知识,则会帮助知识主体提高知识流动的效率。

  2.3.2合作特性。

不同节点要有效促进知识流动,需要合作双方具备较高的合作条件来保障合作的顺利实现。

  a.组织距离:

指组织差异,主要包括组织结构、制度、流程以及决策程序等方面的差异,差异程度越小,组织越具有相似性,知识流动中就越容易实现知识的对接和融合。

  b.物理距离:

主要指合作双方面对面交流的难易程度、时间快慢及费用以及由地理位置所引起的其他各种不便。

Davenport和Prusak认为有时候知识转移只在各参与方在物理上都聚在一起的情况下才会发生[18]。

BaptistaR(1998)研究表明在技术吸收过程中,同一地区存在着显著的学习效应;其技术扩散的强度要比区域外的要更强一点[19]。

可见这些学者认同企业间的物理距离会影响到知识的流动。

但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知识主体拥有了越来越多的沟通方式,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对物理距离的依赖,但是对于制造业等产业聚集明显的行业来说,物理距离仍然是不得不考虑的重要因素。

  c.知识距离:

是指转移双方在知识存量上的差距或者说双方在掌握的知识上的相似度。

Dixon(2000)曾提出共有知识的概念,他认为人们学习新知识最重要的方法是伴随着他们既有的知识,这就意味着知识源和知识受体之间如果有共有知识会使转移更容易[20]。

知识距离越小,主体间的共有知识越多,对同一问题的理解就越到位,越有利于知识的流动和传播;反之,若知识距离过大,则会出现知识受体难以顺利接收知识源的知识传递的现象,这不仅会影响双方的合作,同时也不利于知识流动的进行。

  d.规范距离:

也有学者称之为准则距离,包括组织文化差异和工作价值观差异(Tushman,1977)[21],惯例及认知模式(卢兵,2006)[22]等。

这些要素往往是企业从成立之初就在努力打造或企业历史文化[23]沉淀的结果,这种深层次的认同感越高,越容易减少合作过程中的摩擦,更快更有效地促进知识流动;反之,则可能会影响双方的融合,减缓知识流动的效率。

  2.3.3关系质量。

是指知识源和知识受体之间亲密的良好的感情关系(马庆国等2007)[24],其中包括知识流动双方的合作经验、合作时间及双方的信任程度和沟通质量。

如果合作双方有长期的合作经验以及双方能够在长期的合作中有良好的相处之道和沟通习惯,那么在合作的过程中,就会更容易达成默契,达到知识流动的目的,实现知识共享。

  2.3.4知识受体的特性。

知识受体也被称为知识接受者,即知识低势位的一方。

Duanmu和Fai(2007)发现,知识受体对接受知识价值的预见、捕捉能力、其自身原有的知识存量、对知识的领悟吸收能力、思维能力、交往能力等智力因素和情感智商的高低直接影响知识流动的效果[25],也就是说知识受体较强的知识学习能力是促进知识流动有效实现的重要因素。

同时知识受体受利益驱动会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以满足合作的需要和自身利益的实现。

若知识受体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动机,那将会极大促进知识流动的效率;反之,则会阻碍知识流动的顺利实现。

  2.3.5知识源的特性。

即知识发送方的特性。

知识发送方的自身知识量、知识应用能力以及在行业中的地位,对有效信息的编码能力都可以被视为是其发送能力的组成部分;而其发送动机则是指发送方对所要发送知识的意向、对自身知识的保护程度等的判断。

强烈的发送能力和发送动机不仅能有效推动知识流动,而且能够吸引外部环境对其知识的挖掘和学习。

  2.3.6情境特性。

本研究主要是指外部环境对知识流动的影响。

Ghoshal与Barflet(1988)提出并实证证明了知识传输渠道对知识流动的作用,认为如果缺失知识传输渠道,那么知识就很难发生有效流动[26]。

王文平(2009)则从关系强度的视角谈知识流动路径是影响知识流动效率的重要因素[27],据此本文将之归结为知识传输渠道要素或者知识流动网络。

Zander(1995)提出影响知识流动的外部环境时指出不同产业行业对知识流动的需求不同[28],即产业行业特性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知识流动的实现效果。

  综上所述,知识流动的影响要素包括知识特性、知识主体的合作特性、知识受体和知识源的特征以及情境因素等,其各个特性所包含的二级指标则能够更加具体地描述各影响要素的特性,可以为组织和个人进行有效知识流动提供指导和借鉴。

  3知识流动的相关概念

  知识流动(Knowledgeflow)的相关概念比较多,如知识溢出(Knowledgespillover)、知识扩散(Knowledgediffusion)、知识转移(Knowledgetransfer)和知识共享(Knowledgecommons)等,很多学者在研究的过程中会将这些概念混淆,甚至不加区分,而实际上,这些概念存在着较大的不同。

知识溢出、知识扩散、知识转移属于知识流动的三种方式[26],其中知识溢出是被动的知识流动、知识扩散是主动的知识流动,知识转移是知识流动的高级形式,知识共享是知识流动的最终目的。

  3.1知识溢出是被动的知识流动Romer(1986)的知识溢出理论认为,知识是追逐利润的厂商进行投资决策的产物,知识不同于普通商品之处是知识有溢出效应。

普通商品需要外部力量来促进其交换,而知识本身就能实现溢出,对周围环境产生影响。

Verspagen(1997)则将知识溢出分为两种:

租金溢出(rentspillovers)和纯知识溢出(purespillovers)[27],也就是主动溢出和被动溢出。

如“某种由单个企业的研发努力获取的独特技术被其他公司自由获取”(Bannock,1992)[28]或“为一个经济体不付出任何切实的报酬而从其他经济体的研发成果中获益”(Nieuwenhuijsen,2000)[29],的现象,被称之为知识的被动溢出,即纯知识溢出。

而“某种由单个企业的研发努力而获取的独特技术以有偿使用的方式转于其他公司”的现象,就属于知识的主动溢出,即租金溢出。

本文在此主要探讨基于合作方的联系而发生的知识在各主体之间的被动(无意识)的传播与溢出。

  纯知识溢出是一种被动的知识溢出和渗透的过程,是盲目的,没有方向,基本都是在知识源无意识的情况下发生的(娄策群2007)[30],属于知识流动的最初级形式。

虽然通常所指的知识流动,都强调在特定的环境下,知识在不同主体之间因为需求而发生的知识位置的变换过程,但在这个过程中难免会伴随着部分知识的渗透和溢出,产生溢出效用。

  3.2知识扩散是主动的知识流动知识溢出是基于企业内部联系而发生的知识在各主体之间的无意的传播与溢出;而扩散(diffusion)是一种特殊的传播类型[31],知识扩散是指知识主体之间在互动合作过程中发生的知识拥有者对知识的有意的传播[32],其本质是通过交流信息和知识,实现单个体向多个体传播,逐步实现知识的共享和利用。

熊彼特将之与产业特点结合,称为蜂聚现象,即当某项创新成功之后,社会上“就不仅重复做同样的事情,而且也在不同的方向上做‘类似的’事情”,该过程进展缓慢,但很多产业集群就是在这种技术扩散的基础上形成的。

  同时,既然是主动的知识流动过程,知识扩散对知识源的要求较高,这类知识源不仅要有足够的知识量,处于知识的高势位,而且要具备主动扩散知识的动机,如MaxHBoisot(1995)[33]谈到的,在组织进行技术战略发展时,技术领先企业(知识源)会有意识选择部分技术进行扩散,培养技术跟随者或技术配套者来满足自身不断发展壮大的要求。

再者,知识扩散的方向不确定,可以是拥有核心知识的中心点的知识扩散,也可以是非核心点的知识扩散,而且其速度往往比较缓慢。

  3.3知识转移是知识流动的高级形式关于知识转移的研究属于目前的热点和重点问题,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对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机理机制等展开讨论。

美国著名知识管理专家Davenport和Prusark(1998)认为,知识转移是把知识从知识源转移到组织其他人或部门的过程[34]。

也有学者隐式地表明“知识转移始于知识需求”。

从转移本身的定义来看,“转移”是指从一种存在状态到另一种存在状态,也指从一地转往另一地,也就是说,知识转移强调知识从一方转移到另一方的过程,是指两者之间知识的交流和共享,相对于知识流动来说,其知识受体单一,更强调的是技术等显性知识的转移。

  同时知识转移是一种有意识的、主动的知识流动和吸收过程,是知识流动的高级形式,知识源和知识受体对于要转移的内容非常清楚,转移的路径明确。

该过程更强调知识流动的结果,只有知识受体真正掌握了知识,才能算一个转移过程的完成。

  3.4知识共享是知识流动的最终目的知识共享与上述几个概念的不同之处在于,知识共享是一种知识存在的状态而不是动态概念,无方向性,一般不会将之与上述概念混淆,但其作为知识流动的最终目的,本文在此做简单介绍。

Kathryn(2002)认为知识共享是组织中的个人与其他人分享与组织相关的信息、想法、建议、经验的过程[35]。

知识共享强调的是知识流动的最终结果而非过程,在知识受体和知识源不断促进知识流动的努力下,最终达到能够使用知识的目的,使知识在更大范围内实现价值。

  综上所述,本文从定义、知识传播方向、与知识流动的关系以及流动的主被动等角度比较这5个概念的不同之处,见表1。

  4结论与展望

  随着知识经济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不同主体对于知识的需求逐渐加大,如何获得有效知识,如何在知识流动的过程中抓住有效知识,如何不断吸取外部的知识来提高自身的发展水平,成为行业企业以及群体个人倍加关注的问题。

知识流动作为一种实践活动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出现的。

然而,在知识流动实践快速发展和推进的同时,知识流动理论却明显滞后,这种倒挂现象的存在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知识流动的推进。

为此,本文从相关概念层面进行探讨,期望引起学者们的关注并把知识流动研究引向深入,另一方面期望对实施知识流动的企业或者相关主体有所启发和助益。

  随着研究的深入,知识流动的研究将会进一步发展,知识流动效率、知识流动方向、不同组织形式的知识流动以及寻找知识源等必将成为新的研究关注点。

  【参考文献】

  [1]TeeceD.TechnologyTransferbyMultinationalFirms:

TheResourceCostofTransferringTechnologicalKnow-How[J].TheEconomicJournal,1977(87):

242-261

  [2]MaxHBoisot.IsYourFirmaCreativeDestroyerCompetitiveLearningandKnowledgeFlowsintheTechnologicalStrategiesofFirm[J].ResearchPolicy,1995(24):

489-506

  [3]SofiaLiberman,KurtBernardoWolf.TheFlowofKnowledge:

ScientificContactsinFormalMeetings[J].SocialNetworks,1997(19):

271-283

  [4]HaiZhuge.AKnowledgeFlowModelforPeer-to-PeerTeamKnowledgeSharingandManagement[J].ExpertSystemswithApplications,2002(23):

23-30

  [5]顾新,李久平,王维成.知识流动、知识链与知识链管理[J].软科学,2006,20

(2):

10-16

  [6]马旭军.区域创新系统中知识流动的重要性分析[J].经济问题,2007(5):

19-20

  [7]谢守美.知识生态系统知识流动的生态学分析[J].图书馆学研究,2009(5):

7-10[8]GilbertM,Cordep-HayesM.UnderstandingtheProcessofKnowledgeTransfertoAchieveSuccessfulTechnologicalInnovation[J].Technovation,1996,16(6):

301-312

  [9]李风云.基于新型企业观的知识流管理[J].中国质量,2004,2(6)79-86

  [10]李顺才,邹珊刚.知识流动机理的三维分析模式[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3,15

(2)39-43

  [11]王日芬,黄加虎,王海丹.竞争情报中的知识流及转换机制研究[J],2007,26(3):

415-42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