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汾县人民医院《医学基础知识》招聘试题及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w**** 文档编号:3538036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40 大小:24.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襄汾县人民医院《医学基础知识》招聘试题及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襄汾县人民医院《医学基础知识》招聘试题及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襄汾县人民医院《医学基础知识》招聘试题及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襄汾县人民医院《医学基础知识》招聘试题及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襄汾县人民医院《医学基础知识》招聘试题及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亲,该文档总共4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襄汾县人民医院《医学基础知识》招聘试题及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襄汾县人民医院《医学基础知识》招聘试题及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襄汾县人民医院《医学基础知识》招聘试题及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4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襄汾县人民医院《医学基础知识》招聘试题及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下列哪项体征与本病不符()。

  A、Velcro音

  B、两肺叩诊过清音

  C、两肺呼吸音低

  D、桶状胸

  【答案】A

  【解析】弥漫性肺间质纤维化可闻及细湿啰音,音调高,颇似撕开尼龙扣带之声,称为velcro啰音,又名水泡音(吸气性爆裂音)。

  6、药物消除的零级动力学是指()。

  A、吸收与代谢平衡

  B、血浆浓度达到稳定水平

  C、单位时间消除恒定量的药物

  D、单位时间消除恒定比值的药物

  【答案】C

  【解析】恒量消除又称零级消除动力学,指单位时间内按恒定数量的数量消除。

故选C。

  7、变移上皮分布于()

  A、气管与支气管

  B、子宫与阴道

  C、输尿管与膀胱

  D、输尿管与卵巢表面

  【解析】细胞的形态和层次可随着所在器官的收缩或扩张而发生变化,称为变移上皮(又称移行上皮),它分布在肾盂、输尿管、膀胱和尿道前列腺部。

  8、医疗责任事故包括下列情形,除了()。

  A、擅离职守,贻误诊治时机而造成过失

  B、遇复杂难题不执行上级医师指导,擅自处理造成过失

  C、上级医师接到下级医师报告后不及时处理造成过失

  D、由于相应职称的一般水平,能力不足而造成的过失

  【解析】这种分类主要是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而制定的。

尽管在实践中两者多有交叉,但是依其所占的主要份量来进行分类,还是不难定性的。

据此,医疗责任事故是指责任人因违反规章制度、诊疗护理常规等失职行为为主要原因所致的事故。

医疗技术事故是指责任人因专业技术水平和经验不足为主要原因导致诊疗护理失误所致的事故。

  9、关于肺表面活性物质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能降低肺泡表面张力

  B、由肺泡Ⅱ型细胞分泌

  C、能减小肺的弹性阻力

  D、能降低肺的顺应性

  【解析】肺表面活性物质能降低肺泡液-气界面的表面张力,使肺的回缩力减小,从而使肺的顺应性增加。

  10、中动脉又名()。

  A、弹性动脉

  B、肌性动脉

  C、无名动脉

  D、输送动脉

  【答案】B

  【解析】中动脉主要由大量环行排列的平滑肌和少量的弹性纤维和胶原纤维组成。

因此管壁的收缩性大,故又称为肌性动脉。

具有调节局部器官供血量的作用。

故选B。

  11、头孢他啶/棒酸和头孢噻肟/棒酸纸主要用于检测()。

  A、MRS

  B、血清芽管试验

  C、胆汁溶菌试验

  D、超广谱β-内酰胺酶

  【解析】头孢他啶/棒酸和头孢噻肟/棒酸纸主要用于检测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

  12、关于阑尾不正确的描述是()。

  A、远端位置恒定

  B、根部的体表投影在脐与右髂前上棘连线的中、外1/3交界处

  C、全长6~8cm

  D、连于盲肠后内侧壁上

  【解析】阑尾是细长弯曲的盲管,在腹部的右下方,位于盲肠与回肠之间,它的根部连于盲肠的后内侧壁,近端开口于回盲瓣下方,全长6~8cm,远端游离并闭锁,其体表投影约在脐与右髂前上棘连线中、外1/3交界处,称为麦氏点。

  13、黄骨髓存在的部位是()。

  A、所有骨的内部

  B、幼儿长骨骨干内部

  C、成人长骨骨干骨髓腔内

  D、幼儿长骨骨髓内部

  【解析】骨髓为充填于骨髓腔和骨松质间隙内的软组织。

分为红骨髓和黄骨髓。

红骨髓含有发育阶段不同的红细胞和其他幼稚型血细胞,呈红色,有造血和免疫功能。

胎儿和幼儿的骨髓均为红骨髓,5岁以后,长骨骨干内的红骨髓逐渐被脂肪组织代替,呈黄色,称黄骨髓,失去造血能力。

故黄骨髓存在成人长骨骨干骨髓腔内。

  14、流行病学实验的双盲法是指()。

  A、研究对象和负责分组及照顾病人的医师不知道试验分组情况

  B、研究对象和资料收集及分析人员不知道试验分组情况

  C、研究对象和试验设计者不知道试验分组情况

  D、试验设计者和负责分组及照顾病人的医师不知道试验分组情况

  【解析】在临床实验研究中,为了避免研究者和被研究者主观因素带来的偏倚,试验中要求采用盲法。

①单盲:

医生(观察者)知道,患者(研究对象)不知情;

②双盲:

医生、患者均不知情;

③全盲(三盲):

试验资料分析者、医患均不知情。

故选A。

  15、关于细粒棘球蚴病,下列哪项是不对的()。

  A、大多数在儿童期感染

  B、是棘球蚴(包虫)病的其中一种

  C、主要流行于牧区和半牧区

  D、人因摄入棘球绦虫的幼虫而感染

  【答案】D

  【解析】常见错误:

①选答“是棘球蚴(包虫)病的其中一种”,棘球蚴病又称为包虫病,包括细粒棘球蚴病及泡型棘球蚴病等。

应复习棘球蚴病的概念;

②选答“大多数在儿童期感染”,本病虽然多在青壮年发病’但大多数在儿童期感染。

应复习棘球蚴病的流行病学史。

要点:

细粒棘球蚴病是由细粒棘球绦虫的幼虫感染引起的疾病,是因人摄入棘球绦虫的虫卵而感染。

  16、下列哪种细菌一般不用革兰染色法()。

  A、铜绿假单胞菌

  B、草绿色链球菌

  C、结核分枝杆菌

  D、大肠埃希菌

  【解析】结核分枝杆菌常用抗酸染色法。

  17、霍乱首例病人的确诊应快速、准确,并及时作疫情报告,这是因为该病()。

  A、为烈性传染病

  B、无治疗方法

  C、无有效的预防措施

  D、病死率极高

  【解析】常见错误为选病死率极高,是认为霍乱患者是由于排出大量米泔水样腹泻物,而导致大量水分和电解质丢失,其如未经治疗处理,病人死亡率高达60%。

进行微生物检查时之所以要对霍乱首例病人的病原学诊断应快速和准确,且必须及时作出疫情报告是因为霍乱为烈性传染病,传染性强。

  18、下列关于胆道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A、胆汁全部由肝细胞分泌

  B、胆囊24小时可接纳胆汁500ml

  C、促进胆汁分泌最强的是促胰液素

  D、成人每日分泌胆汁约800-1200ml

  【解析】成人每日分泌的胆汁量800~1200ml。

胆囊容积虽仅为40~60ml,但24小时内能接纳约500ml的胆汁。

胆汁分泌受神经内分泌调节,促进胆汁分泌作用最强的是促胰液素。

毛细胆管在调节胆汁流量和成分方面起着关键作用。

胆汁主要由肝细胞分泌,占胆汁分泌量的3/4,胆管也可分泌胆汁,占胆汁分泌量的1/4。

  19、下列关于胆道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B、胆囊24小时可接纳胆汁500m

  l

  20、钩端螺旋体病的治疗药物宜首选()。

  A、四环素

  B、链霉素

  C、青霉素

  D、庆大霉素

  【解析】青霉素为钩端螺旋体病治疗的首选药物。

  21、患者剧烈呕吐、腹泻后,心电图检查发现ST段压低,T波低平,U波增高以及Q-T间期延长,导致该患者出现心电图改变的原因是()。

  A、高钾血症

  B、低钾血症

  C、高钠血症

  D、低钠血症

  【解析】患者剧烈呕吐、腹泻,大量体液流失,易引发电解质平衡紊乱。

结合心电图检查:

ST段压低,T波低平,U波增高及Q-T间期延长,为低钾血症常见心电图表现,考虑为低钾血症。

  22、细菌的繁殖方式是()。

  A、有性抱子结合

  B、孢子出芽

  C、分支断裂繁殖

  D、二分裂

  【解析】细菌是原核细胞微生物,进行的是简单无性二分裂方式繁殖。

  23、下列哪项不是人工被动免疫的制品()。

  A、胸腺素

  B、丙种球蛋白

  C、类毒素

  D、抗毒素

  【解析】本题考核对人工被动免疫生物制品的认识。

常见错误为选转移因子,认为转移因子不属于人工被动免疫的生物制品,转移因子属于细胞因子,是属于被动免疫制剂的。

用于人工被动免疫的应该是抗体或免疫细胞、细胞因子等,包括抗毒素、丙种球蛋白、转移因子、胸腺素,类毒素则属抗原性制品,用于人工主动免疫。

  24、关于贫血患者的血氧变化特点,正确的是()。

  A、动脉血氧分压降低

  B、动脉血氧含量降低

  C、动脉血氧饱和度降低

  D、动-静脉氧含量差增大

  【解析】血液性缺氧是由于血红蛋白数量减少或性质改变,以致血氧含量降低,主要特点是动脉血氧分压及血氧饱和度正常、血氧容量降低,从而导致血氧含量减少。

题干中贫血患者属于血液性缺氧。

贫血患者动脉血氧含量降低。

  25、医学动机与效果之间存在()关系。

  A、良好的医学动机引出不良的医学效果

  B、良好的医学动机引出良好的医学效果

  C、相同的医学动机引出相同的医学效果

  D、不同的医学动机引出相同的医学效果

  【答案】ABCD

  【解析】动机和效果是行为构成中最重要的两个因素。

任何人的行为都是由一定动机引起的,又都表现为一定的行为过程、影响和结果;

一定的行为过程、影响和结果又总是直接、间接地反映着一定的动机。

在一般情况下,动机和效果是一致的。

好的动机产生好的效果,坏的动机产生坏的效果。

但在有些情况下,动机和效果也会不一致,甚至完全相反。

好的动机可能产生坏的效果,即所谓"

事与愿违"

坏的动机也可能产生好的效果,即所谓"

歪打正着"

故选ABCD。

  26、动脉粥样硬化症可见()。

  A、阿少夫细胞

  B、泡沫细胞

  C、陷窝细胞

  D、嗜神经细胞现象

  【答案】B

  【解析】动脉粥样硬化症斑块期的病灶内均可见泡沫细胞。

乙脑时,可见噬神经细胞现象。

  27、急性心肌梗死的并发症有()。

  A、心律失常

  B、心脏破裂

  C、心力衰竭

  D、乳头肌功能失调或断裂

  【解析】急性心肌梗死是冠状动脉急性、持续性缺血缺氧所引起的心肌坏死。

急性心肌梗死的并发症包括:

  

(1)心律失常;

  

(2)心力衰竭,以左心衰竭常见;

  (3)心源性休克;

  (4)心脏破裂:

室间隔穿孔及乳头肌断裂可迅速加重心力衰竭而导致死亡;

  (5)心室室壁瘤。

  28、结核病时发生()。

  A、脂肪坏死

  B、液化性坏死

  C、凝固性坏死

  D、干酪样坏死

  【解析】干酪样坏死是凝固性坏死的特殊类型。

主要见于由结核杆菌引起的坏死,是凝固性坏死的一种特殊类型。

  29、林可霉素()。

  A、具有较强抗绿脓杆菌作用

  B、主要用于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骨及关节感染

  C、为支原体肺炎首选药物

  D、对念珠菌有强大抗菌作用

  【解析】林可霉素属于林可霉素类,在体内分布较广,在骨组织中的浓度是血药浓度的

  1.5倍,故该药物可用于金黄色葡萄球菌所致的急慢性骨髓炎和脓性关节炎的治疗。

  30、关于卵巢微细结构的描述,错误的是()。

  A、白膜深面为皮质

  B、皮质内有不同发育阶段的卵泡

  C、中央为髓质

  D、黄体位于髓质

  【解析】卵巢微细结构具有以下特点:

  

(1)表面上皮:

表面被覆单层立方或扁平上皮;

  

(2)白膜:

上皮下为薄层致密结缔组织;

  (3)卵巢实质可分为皮质和髓质,两者间无不明显分界;

  (4)皮质较厚,位于周边,由处于发育不同阶段的卵泡、黄体、白体及其之间的结缔组织组成;

  (5)髓质狭小,位于中央,由疏松结缔组织组成,内含有丰富的弹性纤维及血管、淋巴管、神经。

  31、血液中最大的细胞是()。

  A、淋巴细胞

  B、中性粒细胞

  C、红细胞

  D、单核细胞

  【解析】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根据白细胞胞质有无特殊颗粒,可将其分为有粒白细胞和无粒白细胞两类。

有粒白细胞分为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

无粒白细胞有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两种。

单核细胞占白细胞总数的3%~8%,是白细胞中体积最大的细胞,直径14-20μm。

  32、能促使胃蛋白酶原转变为胃蛋白酶的物质是()。

  A、盐酸

  B、前列腺素E2

  C、丙谷胺

  D、内因子

  【解析】胃蛋白酶原以无活性的酶原形式储存在细胞内。

进食,迷走神经兴奋及促胃液素等刺激可促进其释放。

胃蛋白酶原进入围墙后,在

  H

  C.L作用下,从酶原分子中脱去一个小分子肽段后,转变成有活性的胃蛋白酶,分子量由43500减少到35000。

  33、风湿病的基本病变不包括()。

  A、风湿小体

  B、钙化

  C、纤维瘢痕形成

  D、黏液样变性

  【解析】风湿病的基本病理变化包括:

非特异性炎、肉芽肿性炎(分为三期:

变质渗出期、增生期或肉芽肿期、纤维化或愈合期)。

  34、干热灭菌最适温度和时间是()。

  A、200~210℃,2h

  B、180~190℃,2h

  C、210~220℃,2h

  D、160~170℃,2h

  【解析】干热灭菌时,一般细菌的繁殖体在干燥状态下,80℃~100℃1小时可被杀死;

芽胞需要加热至160~170℃2小时才杀灭。

  35、为诱导免疫耐受,投与免疫抑制剂的最好时间是()。

  A、二次免疫应答中

  B、几乎与抗原同时投与

  C、接种抗原前一周

  D、注射抗原后一周

  【解析】考查要点:

建立免疫耐受。

常见错误:

选接种抗原前一周。

接种抗原前一周,机体尚未接触抗原,没有免疫应答,当然不会产生“诱导免疫耐受。

”免疫抑制剂的作用是抑制T细胞活化过程中IL-2基因的转录,所以应同抗原一起投与。

  36、右心房的出口是()。

  A、上腔静脉口

  B、下腔静脉口

  C、右房室口

  D、冠状窦口

  【解析】右心房的出口是右房室口。

  37、患者女性,42岁,主因“活动后气短半年,加重1个月”入院。

查体:

双肺部可闻及细小湿性啰音,胸部X线可见肺内多发浸润影,胸膜下小叶间隔增厚。

该患者若进行肺功能检查,可能的结果为()。

  A、肺总量增加

  B、残/总比增加

  C、限制性通气障碍

  D、弥散功能无变化

  【解析】间质性肺病主要累及肺间质,同时也累及肺泡壁、小气道和小血管。

UIP的特点有病变分布不均一,新旧交替,成纤维细胞广泛增生,肺泡炎程度轻,对糖皮质激素反应差。

但UIP患者病情进展较慢,数月甚至数年逐渐加重。

  38、男性,60岁。

20年前患右上肺结核治愈。

近1个月来刺激性咳嗽、血痰来诊。

复查X线胸片见右上肺大片致密阴影伴肺不张。

其诊断需高度警惕下列哪种疾病()。

  A、支原体肺炎

  B、肺癌

  C、肺脓肿

  D、肺结核复发

  【解析】肺癌患者临床表现为刺激性咳嗽,痰中带血、胸痛和消瘦,胸部X线表现为片状致密影,可伴有肺不张,典型肺癌肿块影呈分叶状,有毛刺和切迹。

  39、用于鉴别革兰阴性杆菌中氧化型与发酵型的是()。

  A、氧化酶试验

  B、0/F试验

  C、枸橼酸盐利用试验

  D、吲哚试验

  【解析】氧化-发酵试验(0/F试验)可用于鉴别革兰阴性杆菌中氧化型与发酵型。

  40、与免疫原混合/结合后可提高免疫应答的物质是()。

  A、激活剂

  B、免疫佐剂

  C、载体分子

  D、抑制剂

  【解析】免疫佐剂能非特异性增强抗原的免疫原性或改变免疫反应类型使机体对该抗原的免疫应答更强烈。

  41、钩端螺旋体病的治疗药物宜首选()。

  42、甲型肝炎病程中,传染性最强的阶段是()。

  A、潜伏期

  B、黄疸前期

  C、恢复期

  D、慢性期

  【解析】五种肝炎病毒导致人类病毒性肝炎中,输血不是作为主要传播途径的病毒性疾病为甲型肝炎病毒(HAV)与戊型肝炎病毒(HEV)是经消化道途径传播-粪口传播;

  43、神经节阻断药是()。

  A、美加明

  B、酚苄明

  C、酚妥拉明

  D、琥珀胆碱

  【解析】神经节阻断药能选择性与神经节细胞N1胆碱受体结合,竞争性地阻止乙酰胆碱(ACh)与受体结合,使胆碱酯酶不能引起节细胞的除极化,从而阻断了神经冲动在神经节中的传递。

该类药物有六烃季铵、美加明和咪噻吩等。

  44、用于鉴别革兰阴性杆菌中氧化型与发酵型的是()。

  45、绒癌最常转移到()。

  A、肺

  B、肝

  C、肾

  D、胃

  【解析】毛膜癌简称绒癌,是一种高度恶性的滋养细胞肿瘤。

早期就可以通过血液转移至全身各个组织器官,引起出血坏死。

最常见的转移部位依次为肺、阴道、脑及肝等。

  46、当交感—肾上腺系统活动时,调节肾上腺髓质激素释放的主要因素是()。

  A、反馈调节

  B、自身调节

  C、神经调节

  D、体液调节

  【答案】C

  【解析】有些内分泌细胞可以直接感受内环境中某种理化因素的变化,直接做出相应的反应。

有些内分泌腺本身直接或间接地受到神经系统的调节,在这种情况下,体液调节是神经调节的一个传出环节,是反射传出道路的延伸。

这种情况可称为神经-体液调节。

例如,肾上腺髓质接受感神经的支配,当交感神经系统兴奋时,肾上腺髓质分泌的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增加,共同参与机体的调节。

当交感—肾上腺系统活动时,调节肾上腺髓质激素释放的主要因素是神经调节。

  47、属于Ⅰ型超敏反应的是()。

  A、支气管肺炎

  B、接触性皮炎

  C、血清性过敏性休克

  D、初次注入大量抗毒素的马血清引起的血清病

  【解析】血清性过敏性休克属于I型超敏反应,常发生再次注射相同来源的抗体或血清制品。

初次注入大量抗毒素引起的血清病属于III型;

自身免疫性溶血属于II型;

接触性皮炎属于IV型;

支气管肺炎不是超敏反应。

  48、血清中含量最高的补体成分是()。

  A、C1q

  B、I因子

  C、C3

  D、C5a

  【解析】C3为血清中含量最高的补体。

  49、气胸的典型X线表现为()。

  A、肺尖部类圆形透光区,内有细小的纹理

  B、多发性液气囊腔

  C、肺野内外带透亮度明显差异,外带无纹理,可见到受压的脏层胸膜

  D、肺野透亮度增高,肋间隙增宽,膈肌低平

  【解析】气胸胸片上大多有明确的气胸线,为萎缩肺组织与胸膜腔内气体交界线,呈外凸线条影,气胸线外为无肺纹理的透光区,线内为压缩的肺组织。

  50、下列哪种氨基酸是含硫的氨基酸()。

  A、谷氨酸

  B、赖氨酸

  C、亮氨酸

  D、蛋氨酸

  【解析】含硫氨基酸有三种:

半胱氨酸、胱氨酸和甲硫氨酸,甲硫氨酸又称为蛋氨酸,故选D。

  51、促胃液素的生理作用有()。

  A、刺激胃黏膜细胞增生

  B、刺激壁细胞分泌盐酸

  C、抑制主细胞分泌胃蛋白酶原

  D、刺激胰液、胆汁和肠液分泌

  【答案】ABD

  【解析】促胃液素的主要作用有:

  

(1)刺激胃黏膜细胞增殖;

  

(2)刺激壁细胞分泌盐酸和主细胞分泌胃蛋白酶原;

  (3)刺激胃窦与肠运动,有利于胃排空;

  (4)刺激胰液、胆汁和肠液分泌;

  (5)抑制幽门与回盲括约肌收缩。

故选ABD。

  52、细菌形成的芽胞是其()。

  A、处于繁殖的迟缓期

  B、休眠形式

  C、繁殖形式

  D、处于衰退期

  【解析】芽胞是某些细菌在一定条件下形成的休眠形式,并非细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从业资格考试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