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防腐测厚管理新规制度.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538104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6.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设备防腐测厚管理新规制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设备防腐测厚管理新规制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设备防腐测厚管理新规制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设备防腐测厚管理新规制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设备防腐测厚管理新规制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设备防腐测厚管理新规制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设备防腐测厚管理新规制度.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设备防腐测厚管理新规制度.docx

《设备防腐测厚管理新规制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设备防腐测厚管理新规制度.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设备防腐测厚管理新规制度.docx

设备防腐测厚管理新规制度

设备防腐测厚管理制度

(WHNYLM/ZD-068-)

  第一条 总则

  为了加强设备防腐测厚工作,预防及缓解生产设备遭受腐蚀和破坏,延长使用寿命,改善操作环境,确保正常生产,特制订本制度。

  设备防腐测厚管理是设备管理工作关键内容。

凡受到工艺介质、冷却水、大气、土壤等腐蚀各类设备、管道、建构筑物等(以下统称“设备”),全部必需采取对应防腐测厚方法。

本制度适适用于企业各厂矿建、构筑物、设备、管道、阀门等防腐蚀测厚管理工作。

第二条 组织和职责

利民企业成立防腐测厚防护工作小组,负责对企业防腐测厚重大问题进行研究、决议,并开展腐调查和监测等防腐测厚技术工作。

(一)企业机电动力部负责设备防腐蚀测厚监督管理工作,关键职责包含:

1.在机电动力部部长领导下,负责企业设备防腐测厚技术管理工作,并和相关部门相互协作,共同搞好设备防腐测厚监督管理和研究工作。

2.负责企业设备防腐测厚技术管理工作,审核下属单位防腐测厚项目标年度监测和检修计划、督促各厂、矿实施企业相关防腐管理制度,并检验实施情况。

3.组织、参与重大设备腐测厚泄漏事故调查分析、处理及上报工作。

4.掌握关键生产装置、关键设备腐蚀动态,督促和检验各厂、矿做好定时防腐蚀检验、检验和日常防腐蚀管理工作。

5.督促和检验各厂、矿建立健全防腐测厚管理技术档案资料。

(二)各厂、矿设备管理部门职责:

1.落实实施本单位设备防腐测厚管理制度、管理工作。

2.负责编制本单位设备防腐蚀检测年度计划设备防腐测厚管理工作细则,并负责实施、监督检验,并做好计划实施工作。

3.负责建立健全本单位防腐测厚档案工作,建立易腐蚀设备、管道档案及腐蚀图片集,建立数据库。

4检验施工质量,参与本单位防腐蚀工程完工验收。

5配合机电动力部审查各类防腐药剂需求计划和供给厂家,并参与各类防腐化学药剂和质量检验和评定工作。

6.负责组织防腐测厚事故调查、分析工作。

第三条 设备防腐蚀管理内容

(一)防腐蚀工程和设备应采取科学管理,为工程和设备提供综合防护方法,包含:

合理设计、正确选材、精心施工、检验验收、综合防护、检测监测、自动监控等。

(二)严格控制工艺操作条件,严禁超负荷运行和违规操作,尤其是物料中腐蚀性介质含量不得超出要求值,预防因为生产工艺波动造成设备腐蚀加剧。

严禁随意排放有腐蚀性物质。

当工艺条件改变时,应采取对应方法,预防设备防腐蚀方法失效。

(三)对关键生产装置关键腐蚀部位施行特护,定时进行监测。

(四)防腐蚀材料应专材专用,防腐蚀设备、备件、材料应有合格证、化验单和材质标识,使用和保管应符合相关要求。

(五)已经有防腐蚀设备,不得无故取消或任意修改,确需变更,应由使用单位提出方案,经生产技术部门和设备管理部门审核同意后方可修改。

(六)凡受到生产工艺过程中介质和工业大气腐蚀设备,应按设备主次和介质条件,由生产部门会同设备管理部门共同制订对应防腐蚀方法,方可实施。

(七)使用部门应遵守工艺操作规程,以免因介质条件改变,影响防腐蚀设备使用。

当工艺条件必需变动时,应会同设备动力管理部门重新核定防腐蚀方法,并把变动内容列入设备档案。

(八)生产、基建、安技措等项目中防腐蚀设备施工,在填写任务书后,应报请设备动力管理部门审查,经同意后方可交施工单位施工。

完工后应由设备动力管理部门、施工单位、使用部门共同验收。

(九)防腐蚀施工、安装均应制订施工操作、安全规程,以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生产。

设备动力管理部门应加强防腐蚀工作监督、检验和完工验收工作。

(十)对已采取防腐蚀方法而仍不能取得满意效果关键设备和环境保护设置,应组织力量,研究腐蚀机理,提出改善方法。

(十一)应主动采取防腐蚀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并立即总结经验,推广使用。

第四条 设备及管道测厚管理内容

(一)通常要求

1.设备、管线测厚包含全方面普查测厚和定点测厚。

定点测厚分为定点定时测厚和检修期间定点测厚。

2.设备、管道全方面普查测厚应结合压力容器和工业管道全方面检验工作进行。

全方面普查测厚点应包含全部定点测厚点。

3.测厚监测关键针对设备、管道均匀腐蚀和冲刷腐蚀,对于氨腐蚀、应力腐蚀等应经过其它检测手段进行监测。

在高温硫腐蚀环境下,应关键对碳钢、铬钼合金钢制设备、管道进行测厚监测。

(二)定点测厚管理

1.生产装置上测厚检验必需定点。

2.定点测厚点必需有显著标示和编号。

在裸管上测厚点,可涂漆作标识;有保温层设备及管道上测厚点,应安装保温罩(盒)并标上编号。

3.装置检修期间应对装置全部定点测厚点进行常温测厚。

4.定点测厚分布点由测厚管理部门组织车间设备及工艺技术人员依据工艺工况及介质腐蚀性和历年腐蚀检验情况确定,应能覆盖全厂腐蚀部位。

5.应对腐蚀减薄量超出设计腐蚀裕度数据立即查对数据正确性,如确定无误,应分析原因,提出处理提议。

(三)定点测厚布点标准

1.下列易腐蚀和冲刷部位应优先考虑布点:

管线腐蚀冲刷严重部位:

弯头、大小头、三通、喷嘴、阀门、调整阀、减压阀、孔板等;流速大(大于30m/s)部位,如:

管式加热炉炉管出口处、机泵出口阀后等;硫腐蚀环境下气相和气液相交界处;流体下游端(包含焊缝、直管)轻易引发严重冲刷部位;同一管线热端;换热器管束流体入口管端;塔、容器气液交界处;换热器、冷凝器壳程入口处;流速小于1m/s管线(包含水冷却器管束),有沉积物存在易发生垢下腐蚀部位;死角部位,如:

排凝管、采样口、调整阀副线等。

2.输送腐蚀性较强介质管道,直管段长度大于20m时,纵向必需安排三处测厚点,长度为10-20m时,必需安排两处,小于10m时安排一处。

3.介质腐蚀性较轻管道通常在直管段(两个弯头间连接管)安排一处测厚点,在弯头处安排一处测厚点。

4.管线上弯头、大小头及三通等易腐蚀、冲蚀部位应尽可能多部署测厚点。

5.考虑现场实际,不能将测厚点选在测厚人员不易操作位置(腐蚀尤其严重,需尤其重视部位除外)。

6.对大小头、弯头、三通管、调整阀或节流阀后、集合管等相关管道常见结构布点位置可参考设备结构图。

7.管道上同一截面处应安排4个测厚点,通常部署在冲刷腐蚀可能严重部位和焊缝周围(关键在介质流向下游侧)。

(四)测厚频率确实定

1.当腐蚀速率在0.3~0.5mm/a或剩下寿命在1~1.5年之间时,应每三个月测定一次。

2.当腐蚀速率在0.1~0.3mm/a或剩下寿命在1.5~2年之间时,应每十二个月测定一次。

3.当腐蚀速率小于0.1mm/a时,可在每次停工检修时测定一次。

4.对腐蚀极为严重(腐蚀速率大于0.5mm/a)或剩下寿命小于1年部位应进行监控,对监控部位应增加测厚频率(测厚频率及位置由机电动力部、生产部及焦化厂共同确定)。

5.停用设备及管道重新启用前应增加一次测厚,并做好对应统计。

(五)测厚方法及数据处理

1.测厚仪器采取超声波测厚仪,精度不低于0.1mm,测量误差应在±(H%+0.1)mm(H—壁厚,mm)范围内。

2.探头采取直接接触式直探头,当被测设备、管道温度大于100℃时,应采取合适高温直探头。

3.应选择适宜耦合剂,高温测厚应采取高温耦合剂。

4.每次测厚前,应对测厚仪器进行标定,标定试块材质和表面情况应和测厚对象基础一致。

5.关键设备及管道测厚时应采取二次测厚法,即在探头分隔面相互垂直两个方向上(对管道测厚,探头分隔面应和轴线垂直或平行)测定两次,以最小值为准。

假如两次测厚值偏差大于0.2mm,应重新测定。

6.对中高温条件下(100℃~500℃)测厚,应将测厚值换算成常温值。

在厚度为3~30mm范围内,碳钢厚度转换按下式计算:

Hto=16.26+[(Htt-16.71)-2.235×10-3×(Tt-310)]/1.14×10-4(Tt-310)+1.025

式中:

Hto—碳钢常温计算厚度值,mm;

Htt—碳钢高温所测厚度值,mm;

Tt—碳钢测点表面温度,℃;

7.当测厚操作人员有成熟经验,且确有把握时,也可采取声速修正法对中、高温测厚数据进行转换。

8.腐蚀速率按下式计算:

某点腐蚀速率(mm/a)=

9.剩下寿命估算

剩下寿命计算方法是:

用所测得剩下壁厚转换值减去根据GB150-1998和SH3059-94所确定最小壁厚,所得差值除以平均腐蚀速率即为钢制设备及管道剩下寿命。

该剩下寿命可靠程度取决于测厚数据可靠程度且只能用于均匀腐蚀,可指导确定检测频率,不宜作判废依据。

对DN100及以上管道,当剩下壁厚转换值≤3㎜时,则对应部位剩下寿命按0处理。

第五条 检验和考评

  

(一)各厂矿为方便设备防腐测厚管理,应建立设备防腐测厚台账,机电动力部每个月对各厂矿设备防腐测厚管理情况进行检验,发觉有未按制度实施对其设备管理单位进行300-500处罚。

  

(二)对各厂矿每三个月对各厂、矿所属设备、管道、储槽(煤气管道测厚周期为六个月)进行测厚,厚度达不到要求要立即上报,不得隐瞒,如造成设备泄露或发生事故要对其责任人进行5000-10000元处罚。

第七条 附则

本要求由机电动力部负责解释。

生效日期及版本说明:

本要求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附件:

1、WHNYLM/ZD-067-JL01管道、储槽测厚统计

 

管道、储槽测厚统计

编号:

WHNYLM/ZD-068-JL01

序号

管道及储槽名称

原始厚度

μm

测量厚度μm

厚度差μm

测厚人

备注

 

注:

煤气管道测厚周期为6个月一次,酸碱管道、储槽测厚3个月一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